大班社會教案《生活中的信號》(通用5篇)
大班社會教案《生活中的信號》 篇1
背景分析: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已經進入了現代化的信息社會,各種各樣的通訊工具、聯系方式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一活動的設計可以幫助幼兒體驗與社會、與同伴之間的親密聯系,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信號,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可以為我們傳遞信息,指引我們做事情,在一次音樂活動“小司機”中我發覺大班幼兒對信號非常感興趣,并渴望去了解它們,所以我設計了“生活中的信號”這一社會活動。活動中根據大班幼兒年齡和心理發展特點,通過層層遞進的設問,調動幼兒的思維興趣,激活孩子的創新思維,展開他們的思維空間。活動中注意體現出創新思維的多種方法:擴散思維活動、想辦法、模仿活動、由一點向多點發散思維活動、創新想像與操作活動等。培養幼兒良好的思維品質,從而為日后的創造力培養打下基礎。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古代和現代生活中人們傳遞信息的多種方式,初步了解各種信號。
2.引導觀察生活中的信號,大膽創造自己班級的信號。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4.商討游戲規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
2.紅燈、綠燈(卡片)
3.字卡:聲音信號、光信號、動作信號
活動過程:
一、課前經驗導入
教師出示幼兒與家長共同搜集的信號圖片做成展板。
二、了解古代的信號
師:寫信是我國古代人們傳遞信息的主要方式,但是如果發生了緊急的情況,來不及寫信,比如:敵人快攻打到我們這里了,古代的'人會用什么方法通知其它人呢?(幼兒回答)
師利用課件小結:
(1)烽火、狼煙
小朋友還記得我國最長的墻是什么嗎?長城就是古代人們為了抵御敵人建造的,每隔一段距離就設一個烽火臺,當發生狀況時就一個接一個的點燃烽火,用煙傳遞敵人來侵的信息。
(2)鐘、鼓
古代發生重大事情時,例如起火、發大水等,人們會敲響鐘或鑼鼓等通知大家集合。
師:古代人充分利用他們的智慧創造了這些信號來傳遞信息,可是由于條件的限制,他們的信息傳遞得慢而且準確性不高。
三、了解現代生活中的信號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我們可以通過電視、電腦、電話等現代設備及時了解周圍發生的事情,隨時隨地和遠方的朋友交流。不過,為了方便我們的生活,人們也利用一些現代手段創造了許多信號來傳遞信息。
1.師幼玩游戲——小司機,將信號滲透在游戲中。
幼兒“開車”出發,師隨機出示紅燈、綠燈、做交警手勢、放120的聲音,提示幼兒注意傾聽、觀察,遵守交通規則。
師提問:你們來回憶一下,剛才的游戲中,我都用了哪些生活中常用的信號?
幼兒回答,師出示相應字卡:聲音信號、光信號、動作信號
2.師幼互問互答,了解生活中的信號
(1) 聲音信號
師:除了剛才游戲中的警笛聲,你還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聲音信號?(幼兒回答)
師點擊課件中的聲音讓幼兒猜是什么信號(軍號、電話鈴、發令槍,)并小結:生活中有許多聲音信號,我們一聽到這些信號就知道怎樣做。如:軍號、發令槍、鈴聲(電話鈴、上課鈴)、哨聲(一些體育比賽中,裁判會用哨聲來指揮比賽,如足球比賽中,吹兩個長音就表示比賽結束,師吹哨子演示)
(2) 光信號
師:人們利用燈、光創造出了許多光信號,如:信號燈、車燈、燈塔、提示燈(航空障礙燈)、信號彈、手電筒(師點擊課件與幼兒互動問答并小結)
(3) 動作信號
師: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屬于動作信號嗎?(幼兒回答)
師利用課件小結:
手勢:交警、裁判、樂隊指揮;旗語:海軍、足球裁判(師示范海軍旗語——再見,讓幼兒學做)
師:這些信號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方便、快捷,在一些緊急的狀況下還可以給我們特殊的幫助(師舉例說明)。
四、幼兒自己創編班級信號
師:剛才我們了解了生活中的許多信號,小朋友想不想來設計一個屬于我們自己的信號?
1.幼兒分組創編信息,師指導
2.請幼兒每組派代表上前演示自己組創編的信號,請其它幼兒猜一猜分別是哪個信號,集體學做。
五、結束
師:小朋友都表現得很棒,老師這里還有一個難題要考考大家:有個小哥哥喜歡冒險,一天,他獨自乘船來到海中央的小島上玩,當他想要返回的時候發現船被海浪給沖走了,怎么辦呢,他等了好久好久突然發現天空遠處一架直升飛機正在巡邏,這時他給直升飛機發了一個信號,最終得救了,小朋友猜猜他發了一個什么樣的信號救了自己?(幼兒猜想)
師:(點擊圖片SOS)小哥哥在沙灘上寫了一組大大的字母,小朋友認識嗎?這三個字母是什么意思,小朋友今天晚上回家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查一查,明天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好嗎?
大班社會教案《生活中的信號》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古代和現代生活中人們傳遞信息的多種方式,感受現代生活的進步。
2、能夠大膽利用旗子和手電筒等工具創造自己的信號。
3、體驗創造的快樂。
活動重點:
了解古代和現代生活中人們傳遞信息的多種方式。
活動難點:
能夠大膽利用旗子和手電筒等工具創造自己的信號。
實施策略:
1、玩游戲“我做動作你來猜”,引導幼兒感受動作也是一種信號,能傳遞信息。教師不講話只做動作,請幼兒按照動作的提示做出反應。如:保持安靜,坐、站等。
小結:剛才老師沒有講話,小朋友就知道做什么,原來動作也是一種信號,能讓我們明白要做什么。
2、出示前期調查表的.展板,請幼兒說一說: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常見的信號?它們有什么作用?如:紅綠燈提醒人們該停下還是前行,警示燈提醒人們路過時注意安全、交警的手勢是告訴我們怎么通過路口等。
3、出示教學課件,了解古代人們創造的幾種信號及其作用。
烽火:當敵人人侵時,守衛的人點燃烽火報警。
火弩:相距較遠時互相聯系。
消息樹:抗日戰爭時廣泛應用,當發現敵人時砍倒樹報警。
4、利用視頻,了解旗語、燈塔、軍號等特殊信號。
5、請幼兒嘗試設計自己的信號。
請幼兒兩兩結伴,選擇旗子或者手電筒,共同設計彼此看得懂的旗語或燈語。
【課后反思】
活動中,我始終抓住生活中的信號這條主線,無論是討論交流還是創編環節,設計的內容都是孩子們感興趣的。本節活動無論是課前的準備活動,還是課堂上的討論交流活動,孩子們的參與熱情都很高。活動過程中通過巧妙的提問和各種活動形式,使幼兒在活動中了解了生活中的不同信號。本節活動成功地激發了孩子們參與探究的熱情和愿望,這一點從課堂上孩子們所表現出的熱情和創造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說明。活動中需要改進的地方是:在引出古代傳遞信號方式這一環節中,問題提問的不準確,處理的不夠靈活,沒能夠更好的引導幼兒!
大班社會教案《生活中的信號》 篇3
活動目標:
1.掌握正確的奔跑方法,熟練走、跑的動作技能。
2.提高運動的敏捷性、協調性和快速反應、隨機應變的能力。
3.商討游戲規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4.樂于參與信號燈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紅綠黃的信號等各一個,紅綠布條各半(幼兒每人一條)。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帶領幼兒進入場地,進行隊列隊形的練習。
2.和老師一起做身體各個部分的準備活動。
二、花樣跑、走
幼兒分散站立在場地上提醒幼兒相互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根據教師發出的口令進行相應的動作鍛煉。
1.順時針繞場地跑。
2.逆時針繞場地走。
3.踮腳小步自由走。
4.半蹲自由走。
三、游戲
1.紅綠燈
⑴幼兒看教師指示牌進行走、停的游戲。
⑵幼兒看教師指示牌進行跑、停的游戲。
⑶幼兒指揮指示牌進行紅綠燈游戲。
2.看信號燈追逐跑
⑴把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手臂纏紅色布條,一組纏綠色布條,看老師信號等進行游戲,教師舉紅燈,纏著紅布條的幼兒就在指定范圍內追逐纏綠布條的幼兒;舉綠燈反之。
⑵幼兒熟悉玩法后,更換信號燈速度加快,訓練幼兒的速度及反應能力。
四、結束部分
1.幼兒聽音樂隨老師一起進行搖頭、點頭、擺臂、扭腰、甩腿、轉圈等身體放松運動。
2.教師小結本次活動,并組織幼兒收拾器械離開場地。
活動延伸
家長和寶寶對面站立,用一手牽寶寶的手,同寶寶一起提起右腿只用左腳著地站立。然后告訴寶寶自己站穩,慢松手,一面數數,看看寶寶能自己支持幾秒鐘。休息一會兒再用右腳著地,反復練習。
活動反思
在體育游戲活動和體育課教學中。注重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在活動中給幼兒以充分的自由。使他們自身能量盡可能地發揮出來。達到一定的運動量。教師在一旁注意發現動作符合教學要求的幼兒,一經發現,就以其為榜樣,引導其他幼兒觀摩學習。并給予表揚與肯定。
圍繞目標, 在幼兒已有經驗和新學的內容有關經驗,創設有利于幼兒發展自發主動的學習情景,讓孩子在生活或類似的情境中,產生學習的興趣,打開幼兒多種感官通道視覺、聽覺、嗅覺、觸覺、運動提供全方位的感受機會,讓幼兒有豐富的感受,通過實踐、讓幼兒體會和表達。
小百科:道路交通信號燈是交通安全產品中的一個類別,是為了加強道路交通管理,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提高道路使用效率,改善交通狀況的一種重要工具。
大班社會教案《生活中的信號》 篇4
活動目標:
1、明白信號有可以傳遞信息的作用,了解信號的重要性。
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各種信號,知道信號主要有聲音信號、光信號、動作信號三大類。
3、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4、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和很多小視頻。
2、紅綠燈模型,標有聲音信號、光信號、動作信號的字卡以及16張屬于這些信號的圖片,磁力板。手電筒一個,紅色綢子一條,哨子一個,16個呼啦圈。。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警報音頻)當聽到這聲音的時候表示有危險情況,我們需要快速逃離。之前我們也利用警報聲舉行過很多次的消防安全疏散演練(出示消防演練圖片)小朋友們肯定也懂得了許多自救的方法。那現在啊有一戶人家被大火困在了高樓上,小朋友你替他們想一想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別人發現并來營救他們呢?(出示被困圖片,小朋友回答完再出示帶有做法的圖片。老師示范做法:揮舞紅色物品,大聲呼喊或者吹口哨,晚上的時候還可以打開手電筒)小結:你看,剛才我們都沒有說話,別人卻能發現并來營救我們,這些做法都是一些信號。那我們給這些信號起個名字好不好?揮舞紅色的綢子通過動作傳遞信息,這是動作信號,手電筒通過發光發亮傳遞信號,是光信號,吹口哨通過聲音傳遞信息,是聲音信號。
二、師幼互問互答,了解生活中的信號。
(1) 光信號依次展示紅綠燈、燈塔、手電筒、車燈的圖片,點明這些信號的作用。并說明光信號在古代就被使用,比如狼煙,現代則用信號彈。
小結:剛才我們找了那么多的光信號,那光信號有什么特點呢?無論紅綠燈還是燈塔還是車燈或者手電筒,信號彈,狼煙,他們都能發光發亮,像這種利用燈、光創造出的信號就是光信號。
(2)聲音信號依次播放電話鈴、布谷鳥、上課鈴的聲音,點明其意義。通過視頻播放讓幼兒了解鳴槍和沖鋒號也是一種聲音信號。
小結:我們看一下這些聲音信號要告訴我們什么信息?(指著圖片說其意思)(3) 動作信號用小豬佩奇賽跑視頻引出表示活動開始的信號不只鳴槍,還可以通過揮舞旗子這一動作信號。通過圖片依次展開其他動作信號的講解,如交警指揮、樂隊指揮、海軍旗語等。(老師與幼兒一起來學習靠邊停車和右邊車輛直行手勢)三、給信號圖片分類小朋友人手一張信號圖片,仔細觀察,可以討論,想好后將圖片放到磁力板上三種信號的下面,進行信號分類。
四、游戲中感受三種信號小朋友們剛才都分得好棒哦!為了表揚小朋友們,老師要帶領你們去常山旅游。好,我們坐上車出發啦!
幼兒"開車"出發,師先提示警車聲音要讓行,再遇到紅綠燈,最后路遇交警,右邊直行。提示幼兒注意傾聽、觀察,遵守交通規則。
小結:哇,常山到了!小朋友們,我們下車了!(令幼兒回教室)五、拓展延伸請小朋友在家長的幫助下創編屬于自己的班級和家庭信號。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科學探索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引導孩子們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事物,發現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護孩子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善于觀察和發現。中班幼兒正處于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因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
數字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廣,而且孩子們每天都會和數字打交道,可以說生活中處處有數字,然而大部分的孩子幾乎都沒有注意到生活中數字的存在。本次活動我以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數字作為內容,通過綜合化的形式、生活化的內容、經驗化的拓展、游戲化的延伸,讓幼兒發現、了解生活中的數字,并在生活中運用數字。
活動開始,首先投放了與幼兒一起朗讀有趣的數字兒歌,對數字有個初步的概念。
接著,我準備了幼兒生活中常見物,如:有數字T恤衫、時鐘、尺子、鞋子、食品袋等幼兒身邊物,讓幼兒發現數字的存在,知道不同的數字在不同的物品上表示著不同的意思。
然后,我采用PPT課件的方式,引導幼兒在經驗講述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數字在我們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發現數字給我們生活中帶來的方便。并通過小組討論,發現數字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最后,以師幼共同編有趣的電話號碼結束活動,體驗玩數字的樂趣。
活動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也就是活動的重難點,我采用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將整個社區生活搬到課件中,在各個場景中,孩子們很快地發現了秒表、地鐵公交站、機場屏幕、各種儀器、溫度計、信號燈、身份證、股票、電話、門牌、海報等等生活物中的數字,大家不禁感慨:啊!數字真是太奇妙了。紛紛打開思維,暢談了很多生活中不同用途的數字。
多媒體課件的充分利用,讓我的活動開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班社會教案《生活中的信號》 篇5
活動目標:
1、能迅速辨別教師口令的差異和按要求做出相應的動作,提要反應能力。
2、通過反復循環的相關動作練習,培養堅持性和身體的耐力。
3、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4、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5、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活動重點:
聽、看不同信號提示快速第做出相應的身體動作。
活動準備:
口哨、錄音機,快慢節奏的音樂,不同人唱的歌曲的錄音光盤。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成一路縱隊進入場地,先圍繞場地進行走、跑交替運動,繞場3圈后,指令幼兒進入場地中進行自由分散小跑,教師提醒幼兒注意速度和互相避讓。
2、教師在場地中央,幼兒分散在場地上面對教師,師生一起做準備活動操:搖頭、伸懶腰、吸氣呼氣、甩臂、扭腰、彎腰、踢腿蹬腿、蹲下跳起等。
二、教學與練習部分:
3、聽音樂換動作
(1)教師:緩慢,四散走;輕快,四散小跑。
(2)幼兒聽音樂進行走、跑交替鍛煉。
4、聽歌曲變換動作。
(1)教師:小朋友唱,學小兔雙腳跳;大人唱,單腳跳。
(2)幼兒聽歌曲聲進行雙腳跳、單腳跳鍛煉。口哨聲代表運動時速度的改變,如由快變慢,由慢變快。
5、聽口哨變換動作。
(1)教師:哨音長而響亮,按順時針方向在場地上轉圈中速跑;哨音連續短促的時,幼兒就轉身逆時針方向跑。
(2)幼兒聽口哨聲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圍繞場地跑。
6、看教師手指揮的方向變換前、后、左、右方向,看教師手勢做動作(走、雙腳跳、單腳跳、四肢著地爬)變化動作。
(1)教師站立在場地一側邊緣,幼兒站在場地中。
(2)教師:我手指著你們身后方向并做出動作,大家就按示范的動作和所指的方向進行運動。
(3)幼兒看教師的動作和指示方向進行身體運動。
7、在音樂聲中,幼兒和教師隨意在場地上自由地做舒緩、輕松、柔軟的放松動作。
8、教師進行活動總結后,帶領幼兒離開運動場。
活動反思:
在體育課教學中,注重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在活動中給幼兒以充分的自由,使他們自身能量盡可能地發揮出來,達到一定的運動量。教師在一旁注意發現動作符合教學要求的幼兒,一經發現,就以其為榜樣,引導其他幼兒觀摩學習,并給予表揚與肯定。
2、大班健康動作的目標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跑、跳等基本動作;
2、發展幼兒的身體韌性及動作靈敏性;
3、培養幼兒堅強勇敢及競爭的意志品質。
4、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5、樂于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短繩若干、羊角球4個、跨欄4個、運動場地
活動過程
1、活動準備(熱身)師:(組織小朋友到操場后,進行隊列練習及進行相關動作練習,幼兒聽口令做動作。)所有幼兒按早操隊形站好,立正、轉成兩路眾隊,原地踏步,轉成早操隊形,立正,向左轉、向右轉。
2、基本部分
(1)分組師:今天我們要玩的游戲是分組分項目玩的,所以現在老師來分組,總的分為三組(人數均衡),每組選一名組長負責相關事情。
(2)介紹本次活動項目師:項目一是跳短繩(每人跳15個);項目二是羊角球跳(從始點都終點跳一次);項目三是跨欄,小朋友要跨過跨欄,不能把跨欄弄倒了。每一組在進行某個項目時,都是在組內輪流進行。三個小組輪著進行這三個項目,首先是第一組進行第一個項目,第二組第二個,第三組第三個。之后各組去選擇此時上一組已經完成的那個項目,各組的組長宣布項目開始及組織大家進行活動。
(3)項目開始師:好了,各組去指定的地方開始活動吧,組長要組織好各組的小朋友進行平衡活動。如果老師吹了3聲哨子就代表可以開始換項目跳了。組長一定要起到提醒的作用。
3、結束部分
師:小朋友按早操隊形集中,跟老師做一些放松動作(拍拍腿、揉揉肩、壓壓腿、擴擴胸)。(之后老師和幼兒一起收拾器材,把器材放到指定位置)。
活動反思
下面我對我組織的大班體育活動進行簡單的反思,我認為這節活動課有如下幾點成功之處:
1、設計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以發展幼兒各種姿勢的跳躍動作為主,提高了幼兒的彈跳能力、靈敏性、協調性。
2、發展了幼兒的創造性、探索能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
3、該活動是在幼兒基本掌握跳躍動作的基礎上,再進行結組一起跳的練習,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4、本次活動能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做到動靜交替,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較高,合作較好,并能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5、注重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教師和孩子之間不再是師生關系,而是成了孩子們游戲的合作伙伴和朋友,更親近了孩子,走進了孩子們的世界。
但也有許多不足:
1、由于活動的場地不夠寬敞,以至于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比較擁擠,不能夠完全發展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探索能力,孩子們在練習跳躍的動作稍微有些拘束,如果能在戶外開展這個活動效果會更好些。
2、孩子們在練習每一個協同跳躍動作的時間稍微長了點,以至于孩子們在體力上消耗稍大,如果在練習時間上縮短些,做到勞逸結合,我想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