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西師大版教案(通用3篇)
一年級數學西師大版教案 篇1
單元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景中,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感受數的加減法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2、探索并掌握100以內不進位,不退位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3、初步經歷在具體情景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教學時間:10課時
第一課時:小兔請客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能正確地進行整十數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重點: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會正確計算整十數的加減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1、教師童話引入課題。創設加減法情境。
2、看課文插圖。請學生說說圖意。
二、新知學習。
。ㄒ唬w會加減法的意義。
師: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學生回答……
生1:一共有多少個?
學生列式計算。說說你是怎么想?
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3、再看圖。
請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生:還剩下多少個果子?
生列式計算。
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二)認識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教師指導學生認識各部分的名稱。
加數+加數=和被減數—減數=差
三、鞏固新知
1、練一練
學生獨立觀察圖意。
自己列式計算。
全班核對。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2、學生計算。請學生板演。
有選擇的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3、數學游戲:誰先到家。
讓學生理解題意后。分組選擇小動物。
如:第一組是小猴,第二組是小狗,那么第三組選擇小松鼠。
依次類推。
在老師的口令下學生自己進行速算。
其他也如此。
四、課堂。
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采松果
教學目標:
、弊寣W生體會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口算這些加法。
、灿眉臃ń鉀Q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數學意識。
⒊進一步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熱情,以積極思考、操作實踐并與同學合作學習的態度。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求原來有多少的思考過程及列式計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用加減法計算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睅煟盒∨笥眩衲晷∷墒蟛伤晒筘S收啦!。松鼠媽媽和小松鼠一組去采松果,松鼠媽媽說:“我已經采了25個松果。”小松鼠數了數說:“哦!我采了4個松果”你想向小松鼠提什么問題呢?
學生提問,(學生提的問題已經學過就口答解決。)
⒉師:老師和你們想的一樣,“一共采了多少個松子?”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⒈師;請同桌的兩位小朋友扮兩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果的過程。想一想怎么算?同桌說說。
、步涣鲄R報:通過剛才的采松果活動,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該怎么算了嗎?指名學生說己的算法:
列出算式。
25+4=29
4+25=29
師問:你是怎樣想的?
、常和ㄟ^大家的努力我們知道,要求一共采了多
少個松果只要把“松鼠媽媽采來的25個”和“小松鼠采的4個”合起來。
、磶煟含F在你能用響亮的聲音回答老師的問題了嗎?
學生自己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師;這就是我們學習的用加法解決實際問題。(板書課題)
5師:你還能提什么問題?
生: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個?
同桌的同學交流演示。
指名學生列式:25-4=21
師問: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學生說一說。
三、從生活中體驗
、睅煟荷钪形覀円步洺龅竭@樣的實際問題。
擺一擺:小紅擺25根小棒再放4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請同學列式。
小明有25根小棒拿走4根。還剩多少根?
2練一練:
師引導學生逐題解答:前兩題要學生說出是怎么想的,并列出算式、口答問題。
第三題學生口算
拓展練習:
想想填填的第4題:
第三課時:鞏固練習
教學目標:使學生能比較熟練的掌握整十數和兩位數加一位數的不進位和不退位的加減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回憶整十數和兩位數加一位數的不進位和不退位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二、練習過程:
1、指名板演。其他學生自己計算。
30+5010+4060+20xx+2050+4090+10
90-7080-5070-6050-4080-6050-10
說說是怎么想的?
2、計算。
24+536-45+8325+4
52+32+5799-85+6135-2
指名說說是怎么想的?
核對答案。
3、看圖列式。
22m6m27m
讓學生仔細觀察,同桌討論。
獨立列出算式,計算。
4、這樣的算式你能寫幾個?
34+□=3□4□—4=4□
小組討論,自己填寫。
核對。我寫了幾個?同意嗎?
5、選問題,再解答?
東東做了26朵小紅花,小芳做了3朵小紅花。
問題:一共做了幾朵小紅花?
東比小芳朵多多少朵?
小芳比東東少多少朵?
三、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什么地方覺得學得有點難?
一年級數學西師大版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3~74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發展學生估算的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與他人進行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鞏固估算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1、把這些茶杯全部放進紙箱里,能裝得下嗎?
。1)這個問題的含義是什么?怎樣解決?
(2)你估計一下大概有多少個杯子?你是怎樣估計的?
2、按規律填數33 53 35 55 21 23 41 43
。1)獨立填寫。
。2)進行交流。
。3)發現規律。
3、小明小亮小麗10m 15m
。1)3人比賽投沙包,小麗第二名,她可能投多遠?
。2)小麗和小亮只差2米,小麗投了米?
(3)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4、填什么數,才能打中?
(1)讓學生看懂圖意。
。2)注意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
。3)本題具有開放性。
5、數學游戲兩人輪流選數。
。1)每人每次選兩個數相加,結果要小于100。
。2)填表并把選過的數劃掉。
。3)比較兩人的得數,把大的得數圈起來。
(4)連續玩5次,誰的圈多誰就勝。
。5)教師向學生說清楚游戲規則。
。6)指導兩個學生進行游戲。
。7)組織全班進行。
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活動時的分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與他人進行交流的能力。
【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復習大家有什么新的收獲?覺得自己表現如何?
一年級數學西師大版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2.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使學生在活動中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領會上下的意義.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活動中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教學難點
在活動中體會上下位置關系.
教學過程
一、初步體會上下的位置關系
。ㄒ唬┗顒右唬航o小動物安家
1.出示圖片:主題圖1
引入:今天老師從動物王國請來了2位小客人,你們看!誰來了?它們倆一看這么好的環境(指那棵大樹),就說:“我們就在這兒安家吧!誰來幫它倆安家(指名貼)
2.觀察這兩只小動物的位置,你發現了什么?
3.剛才你們觀察到這兩個小動物的上下位置,那么我們今天就來認識上下.
板書課題:上下
4.誰能用完整話說一說:他倆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
5.小松鼠也來了,它也想在這兒安個家,但是,它的家想安在小鳥的下面,小兔的上面,你們說它的家安在哪兒?(自由說,指名貼)
6.出示圖片:主題圖2
7.教師提問:觀察這三個小動物的上下位置,它們又有什么關系呢?
。1)在組內說一說.
(2)小組匯報.
8.思考:剛才我聽說小松鼠一會兒在上,一會兒在下,這是為什么呀?
。ǘ┗顒佣嚎磮D回答問題.
二、在學生的活動中,加深對上下的認識
。ㄒ唬┗顒尤航o四個小動物分房子
教師:你們幫助這三個小動物安了家,其他小動物可著急了,想讓你們幫助它們分一分房子,愿意幫忙嗎?
1.出示圖片:分房子1
。1)動物王國有一座現成的四層樓,這次分到房子的有:小象、小貓、小狗和兔子
。ǔ鍪緢D片:動物組圖1)這次我們小組合作為它們分房子.
。2)分完后說一說它們的上下位置有什么關系.
2.小組匯報
。1)哪個組愿意給大家展示一下你們是怎么分的?
。2)哪個組還愿意介紹,哪個組愿意把它們說的擺出來?
。ǘ┗顒铀模喊匆蠼o動物分房子(小組合作)
1.我們幫小動物分房子,它們非常感謝大家,特意邀請咱們到大森林里去看一看,你們高興嗎?
2.出示圖片:分房子2
3.教師:你們看!動物王國又蓋起了一座新樓房,我們看看是幾層?這次它們還想讓咱們幫助分一分,不過,這回小動物們有一些小小的要求.
4.出示圖片:動物組圖2
5.播放音頻:小動物分房子1、2、3
小熊貓:我第一個搬進了新樓房,我家的上面住著:公雞、小馬、小猴和小豬.
小馬:我的上面只住著小猴.
大公雞:我就住在熊貓的上面,小馬的下面吧!
6.小組匯報:三只小動物都搬進了新家,讓我們看看它們都住在哪兒?
。ㄖ攸c匯報公雞的不同擺法)
7.還有猴子和小豬沒有房子,請你們幫忙安排一下吧!
。ㄈ┗顒游澹盒蕾p圖畫,用上下位置描述.
1.出示圖片:說一說
教師:你們能不能用上下位置來說一說這幅畫?
(四)活動六:結合生活舉例子
生活中還有很多具有上下位置關系的,你能舉個例子說一說嗎?
教案點評:
小學一年級學生,特別喜歡游戲。本課運用游戲促進他們學習,讓他們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數學,這樣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方面做了積極的嘗試,集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于一體,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游戲的過程中體驗到上下的含義和相對性。同時,這節課抓住教材的難點讓學生思考,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