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快到了》教案(精選3篇)
《新年快到了》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道公歷的新年是元旦,農歷的新年是春節。
2、知道冬天的氣候特征,學會觀察了解周圍的環境變化。
3、了解冬季簡單的衛生保健方法,培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4、知道冬天的快樂和煩惱是密切相關的,培養學生初步的多角度看問題的意識,幫助學生創造性地豐富自己的生活,增添冬天里的.快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創設,引入學習
1、學生仔細觀察課文中的插圖,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的情景?說說在過年時遇到的最開心的事。
2、老師帶領學生朗讀“詩園”中的童謠。
3、看圖講故事。
4、學習“智慧泉”:公歷的新年是元旦;農歷的新年是春節。
二、感受交流,記錄冬天
1、課前讓學生開展“尋找新年,尋找冬爺爺”的活動,讓學生通過看天氣預報,觀察人們的衣著、植物的變化等方式感受新年快到的時候的氣候。
2、課堂中匯報課前搜集的各種資料,然后以畫畫、涂色或粘貼的方式將“我的.發現”填到相應的各自中。
3、鼓勵學生將更多的發現填在空白的橫線上。
三、總結
新年是喜氣洋洋的,我們每個人都盼望著過年?墒,新年又在寒冷的冬天,我們怎樣才能快樂、安全地過新年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討論交流,明理導行
1、教師引言導入:上節課我們了解了冬天的氣候特征,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健康、快樂地度過冬天,過一個快樂的新年呢?下面我們請班級的保健小醫生來開開藥方,把冬天的不愉快都從我們身邊趕走。
2、學生仔細觀察課文插圖,學習一些冬天的衛生保健知識。
3、學生匯報交流課前搜集的其他冬季衛生保健知識。
4、學習“回音壁”中的內容:要想新年過得好,身體健康第一條。
5、討論交流一些有趣的冬季健身游戲。
二、評判小結,強化感悟
1、學生在以往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先獨立完成對“快樂的冬天 煩惱的冬天”的思考,然后將自己的理由在全班進行交流。
2、教師分別列出喜歡與不喜歡的理由。
《新年快到了》教案 篇2
活動內容:
故事《祝你新年快樂》
設計意圖:
由于當今社會的計劃生育問題,大部分家庭中只有一個孩子,而這唯一的孩子就是家庭中的寶貝。由于家長的寵愛,很多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眼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不懂得關愛他人,更不懂什么是分享。根據《綱要》:“發展幼兒社會認知能力,培養健康積極的社會情感,認識并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協作的重要和快樂。”我設計這個活動,利用過新年互送賀卡的方法,讓幼兒初步理解分享,在活動中感知分享的快樂。同時在幼兒回答老師問題時,有效的發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記住故事名稱及主要角色。
2、能較連貫的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3、初步體驗分享的快樂。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5、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活動準備:
自己賀卡若干、油畫棒、動物圖片。
活動重點:
能夠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難點:
能較連貫的回答問題。
活動過程:
一、出示賀卡,引入故事。
小朋友,老師昨天收到了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看看?這是什么?(賀卡)這張小賀卡漂亮嗎?你們猜一下是誰送給我的?因為新年快到了,小老鼠波波專門畫了這張賀卡送給我當新年禮物,而且波波知道我最喜歡吃葡萄了,還在卡片里畫了一串大葡萄,王老師可喜歡這張卡片了。波波不僅送賀卡給王老師,他還畫很多的賀卡給她的好朋友,你們想知道波波還送賀卡給誰了嗎?想知道波波有沒有送賀卡給你嗎?那么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小故事,聽完故事你們就知道波波畫得賀卡送給誰了。
二、學習故事
1、交待故事名稱。
2、教師有感情地講故事,并運用圖片和半成品的賀卡,邊講述邊在賀卡上貼魚(送給小貓)、蘿卜(送給小白兔)、蜂蜜(送給小黑雄)、蘋果(送給小紅鳥)和雞蛋(送給波波),幫助幼兒記憶。
3、提問:
。1)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
。2)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當幼兒回答出一個小動物,就將一個小動物的圖片貼在黑板上)
4、教師有感情的再講一遍故事,邊講述邊提問!
。1)波波畫了什么好吃的送給小貓(小白兔、小黑熊、小紅鳥)?
。2)為什么波波要畫賀卡送給她的好朋友?
。3)波波在每一句賀卡上都寫了一句什么祝福的話?
三、教師小結,讓幼兒體會分享的感覺。
1、師幼合作,共同完成送給老鼠的賀卡。
小貓咪、小白兔、小黑熊、小紅鳥在收到波波的賀卡后也送了一張賀卡給波波,老師也收到波波的賀卡要不要畫一張送給波波呢?可是王老師比較笨,想不出應該畫什么給小老鼠波波,你們幫幫王老師,和我一起想一想,我們畫什么給波波呢?(聽完意見,完成賀卡)
2、通過談話,激發幼兒制作賀卡的興趣。
小朋友,你們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對嗎?你們想不想像王老師和小老鼠波波一樣畫出一些好吃的送給你們的好朋友?請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玩玩具,一起吃好吃的,一起過新年呢?小朋友你想畫什么好吃的?送給哪一位好朋友?(請部分幼兒回答)
四、延伸活動:
區角活動制作《新年賀卡》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后,我認真反思了這節課,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教學決定,在活動中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現、探討、尋找,讓孩子在觀察時享受探索的快樂。一節課下來,我個人認為,我設計的這節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小百科: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為世界多數國家通行的節日。世界各國,特別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現代世界多數國家為公元制紀年的1月1日,F代將"元旦"稱為公歷新年,將"春節"稱為農歷新年。當日,人們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慶祝新年的到來。
《新年快到了》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回憶過新年的景象,初步學念兒歌。
2、了解過新年要拜年,嘗試說說祝福的話。
3、體驗與同伴集體過節日的快樂。
4、讓學生了解節日的習俗。
【活動準備】
親子討論過有關過年的話題;“新年到”背景圖一張;“小朋友、新衣服、帽子、鞭炮、紅包、新年好字體”圖片各一張,紅包人手一個;喜慶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敲鑼打鼓放鞭炮
聽聽音樂中的喜慶氣氛,激起幼兒興趣。
二、初步學念兒歌
出示“新年到”背景圖,說說春節要來了,春節是中國人過大年,是中國的新年。
讓幼兒說說什么節日快要來了?
。ò研∨笥训膱D片貼到背景圖中)
提問:春節里我們小朋友的穿戴和平時有什么不一樣?(當幼兒說到穿新衣服,戴帽子時,老師將新衣服、新帽子的圖片,貼到“小朋友”身上。)
用兒歌的語言小結: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
提問:過新年的時候我們會做一些什么特別的事情?(當孩子說到“放鞭炮、拿紅包、拜年”時,老師將相應的圖片放到背景圖上。)
用兒歌的語言小結:放鞭炮、拿紅包,大家說聲新年好。
三、看圖片,完整學念兒歌
新年到,新年到,
穿新衣,戴新帽。
放鞭炮、拿紅包,
大家說聲新年好。
四、拓展
提問:你們知道拜年時除了說新年好,還能說什么?(祝你新年快樂、祝你心想事成……等)
嘗試將祝福的話編進兒歌里,如:將最后一句“大家說聲新年好”替換為“大家說聲新年快樂、大家說聲心想事成……”等等。
每人一個紅包,一起念念兒歌,學著拜拜年。
【活動延伸】
在娃娃家里,引導幼兒模仿拜年的情節。
小百科:春節更是民眾娛樂狂歡的節日。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煙花照天、辭舊歲、迎新年等等各種慶賀新春活動活動達于高潮。年初一早上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給尊長拜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