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班會課教案范文(精選5篇)
情緒管理班會課教案范文 篇1
【活動目的】
1、讓學生了解情緒的多樣性,分享各自的情緒調節方法。
2、學習情緒ABC理論并應用到實際問題中。
3、使學生樹立主動調整情緒的意識,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理論分析】
情緒,是人對客觀現實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產生的一種態度體驗。
隨著年齡的增加,學生的情緒發展也開始出現了一些新的特征。青年期是人生中身心都有大幅度變化的時期,隨著內抑制和自我控制能力的發展,中學生的反應能力也在逐步提高,情緒正日趨豐富而強烈。情緒調節和利用得如何,影響著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所以,要幫助和指導中學生調節好自己的情緒,掌握情緒自我調節的方法,努力培養積極的情緒,使消極的情緒向積極的方面轉化,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赫爾(G.S.Hall,1916)提出了“風暴與壓力”的青春期人格理論。他主張青春期劇烈的身體變化會導致重大的身心變化。在這時期的青少年會充滿強烈且不定的情情緒。但是我們可以試著先協助青少年減輕這風暴所帶來的不好影響(情緒不定)并提供他們更多處理情緒策略的支持,協助他們度過彷徨不安的青年期。
理性情緒療法,由美國心理咨詢專家艾利斯(AlbertEllis,1913-)創立于50年代,他認為一個人的情緒好壞是由自己的想法所決定。在誘發事件(Activatingevent)、個人對此所形成的.信念B(Belief)和個人對誘發事件所產生的情緒與行為后果C(Consequence)這三者關系中,A對C只起間接作用,而B對C則起直接作用。影響我們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此事的解釋,因此即使發生的事情相同,若我們所持的信念不同,便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
要想做自己情緒的主人,關鍵在于掌握情緒自我調節的方法。一方面,努力培養起積極的情緒狀態,另一方面,則盡量把消極的情緒狀態引導和調節到積極的方面來。
【設計思路】:通過暖身活動“快樂木頭人”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出主題“做自己情緒的主人”。主體活動中,環節一“趣味圖片”,用圖片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出同一個事物換個角度看可能會有不同的發現。環節二“智慧沖浪——解讀情緒ABC”,結合ABC理論,通過經典故事分析事件、想法、情緒之間的關系,說明情緒是可以通過改變想法來調節,并聯系實際進行運用。環節三“自助沙龍”,以小組內相互采訪的方式進行,讓學生分享各自的情緒調節方法,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方法。環節四“快樂大發現”,通過圖片“快樂”讓學生領悟發現快樂的重要性,并且分享生活中快樂,培養積極的情緒狀態。
【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一些情緒自我調節的方法,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本課難點之一是如何讓學生樹立起主動調整情緒的意識。另外一個難點是,ABC理論的引入如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了解這一理論的核心內容并學會運用,避免說教和一味灌輸理論知識。
【活動形式】
游戲、小組討論
【活動準備】
了解情緒管理相關理論,準備課件。
【適合對象】
高中一年級
【活動課時】
1課時
【活動過程】
大家聽說過“情商”(EQ)這個詞嗎?
一些學者發現,社會上成功的人,不一定擁有最高的智商(IQ),但是他們有著較高的IQ,也就是有較好的情緒管理能力,特別是對一些負向情緒的管理。
我們今天要和大家一起來討論如何管理我們的情緒,讓生活更加地快樂。首先,讓我們做個快樂的游戲,回憶一下兒時的歡樂時光。
一、暖身活動“快樂木頭人”
1、目的: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出下面討論的主題。
2、操作步驟:
(1)前后桌組成一個四人小組,圍坐在一起,眼睛看著組員。
。2)老師喊口令“一、二、三,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時大家可以任意做動作,說完口令后,就變成木頭人不能動了。
。3)看誰先笑或者先動。先動的同學要負責把你的其他組員從“木頭人的狀態”中解救出來,引他發笑。
大家做木頭人感覺如何?(同學自由回答)
木頭人雖然沒有痛苦,但是也沒有快樂,而我們都是人,有喜怒哀樂懼各種情緒。我們向往快樂的生活,也有能力讓自己快樂,我們今天的口號是“我的快樂我做主”。(讓同學們看幻燈片喊出口號)
二、主體活動
那快樂我真的可以做主嗎?我可以掌握自己的情緒嗎?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先來看看些圖片和故事。
(一)趣味圖片
1、目的:圖片展示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出同一個事物換個角度看可能會有不同的發現。
2、操作步驟:
(1)從圖一中你看到了什么?
(黑色部分是個吹樂器的男人,白色部分
是個女人的臉)
。2)從圖二中你看到了什么?
如果把它旋轉180度你又會看到什么呢?
。ɑ脽羝@示圖三)
圖一圖二圖三
。ǘ┲腔蹧_浪——解讀“情緒ABC”
1、目的:結合ABC理論,通過故事分析事件、想法、情緒之間的關系,說明情緒是可以通過改變想法來調節,并進行運用。
2、操作步驟:
。1)故事“開拓鞋業市場”:鞋廠市場部的兩名職員到一個島上考察,看到島上居民沒有穿鞋子的習慣,男女老少一律打赤腳。一個很沮喪地回來了:“島上的人都不穿鞋子,所以根本沒有市場前景”。而另一個職員卻很高興地說:“此島上居民都沒鞋子穿,這里大有市場”。
故事中,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事情和情緒之間不是一一對應的,不是說因為這件事我就不開心了,當中似乎還有一座橋梁,它讓我們對同一件事有了不同的反映?是什么呢?
。2)ABC理論的解讀
心理學家艾利斯提出的情緒ABC理論。A是指事件,B是信念或想法,C是情緒與行為。
艾利斯認為人應該為他們的情緒負責,因為情緒是由他的想法制造出來的。一個人的情緒好壞是由自己的想法所決定,如果能改變一個人的不正確想法,就能改變他的情緒,甚至行為。
。3)運用。聯系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討論如何通過改變想法來改變情緒。比如,考試考的不好,你會怎么想?如果有同學覺得“太好了,我還以為我都學會了,這次考的恰恰是我不會的,這下我要把這些不會的都弄懂。”
教師總結:我們并不是要逃避現實,而是對于無力改變的現實,換一種心態去面對。
(三)自助沙龍
1、目的:調節情緒的方法不止改變想法一種,讓學生分享各自的情緒調節方法,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2、操作步驟:
。1)請學生在小組內相互采訪一下,對方有些什么調節情緒的方法。
(2)然后請幾位學生報告一下自己的采訪結果。
教師總結:希望大家可以找到最適合你自己的方法,學習把消極的情緒狀態引導和調節到積極的方面來。
(四)快樂大發現
1、目的:讓學生領悟發現快樂的重要性,培養積極的情緒狀態。
2、操作步驟:
。1)展示圖四,問同學們在圖上看到了什么?
這幅畫的名字叫做“快樂”,很多人從這幅畫上都只
看到了一個黑點。
這黑點就是生活中的痛苦,而畫里面大片的白色部分
就是快樂。聯系自己的生活,我們常常也像看這幅畫一樣
只看到生活中的痛苦,有時還會放大痛苦,而忽略了生活
中的許多快樂。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發現快樂,分享快樂。
圖四
老師的快樂:上課說話不緊張了很快樂;上街看到想買的衣服正在打折很快樂;回家吃到媽媽燒的飯菜很快樂……
。2)我生活中的快樂
由一個同學做記錄員,記下小組成員的快樂,請小組選出代表到講臺上宣讀他們的快樂。
結束語:原來快樂是如此簡單,我們生活中其實不缺少快樂,而是缺少發現。希望同學們能夠學會讓自己快樂,做自己情緒的主人,記住我們今天的口號是“我的快樂我做主”(全班一起喊出口號)。
【給老師的建議】
1、上課時提到“情商”,發現許多同學對“情商”有一定的誤解,以為就是戀情的“情”。老師可事先查閱資料,如遇到這樣的情況可給學生做一定的解釋,情商(EmotionQuotient)的“情”,是情緒的“情”。
2、“快樂木頭人”游戲的次數看學生反映程度決定,一般進行兩三次,第一次可能有些同學沒有準備好或者沒有按規則進行,效果不一定能達到,第二次時感覺就很好了,次數多了學生反而覺得無趣。
3、ABC理論的講解有一定的靈活性。高中生能夠接受一定的理論知識,不過心理輔導活動課注重分享和體驗,講解理論不需要講得太多太深,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即可。如“你的想法是一副眼鏡,它決定了你看到的世界樣子,控制著你的情緒!換一副眼鏡、得一副好心情”,再結合后面的運用環節再加深理解。
4、游戲和活動中規則的強調很重要,如果事先沒有明確了規則,課堂上就會出現一些混亂,影響該活動的效果。比如木頭人游戲中,有些同學動了之后就沒事情做了,氣氛一下冷清很多,如果事先說明了還要解救其他“木頭人”,接下來又是一個高潮。
情緒管理班會課教案范文 篇2
教學背景
孩子的問題大多發生在理解、接納和處理他人與自己的情緒上。孩子們在面對情緒沖突時常常束手無策,甚至還會有孩子將沖突升級,將矛盾激化。
教學目標
1、理解沖突中雙方的情緒,學會從多個角度看待、理解接受沖突情緒。
2、了解角色書信技術,抒發自己真情實感的同時也能考慮沖突對方的想法和情緒。
3、通過自己和他人的分享,對系統處理情緒沖突的理解更加深化。
教學準備
1、提前印制附件1信紙。(每人1張)
活動流程
教學環節
教學流程
第一部分觀看視頻(10分鐘)
觀看《系統管理情緒沖突:12秒原則》
第二部分情緒沖突情景引入(5分鐘)
1、呈現同學間的情緒沖突情景,提問學生情景中雙方的情緒分別是什么,請學生分別站在雙方的角度理解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緒。
教師需向學生呈現的情緒沖突場盡量結合班級學生實際情況,盡量舉出較真實的案例,例如:這天李元不小心撞到王麗麗,王麗麗非常生氣,覺得李元是故意的,但李元說王麗麗自己沒長眼睛,于是兩個人爭辯起來,發生沖突。
2、對全體學生提問:兩人分別會是什么情緒?他們的情緒背后是什么想法?
在提問時,要盡量引導學生思考情緒產生的原因,如:王麗麗生氣的原因時因為認為李元是故意的,李元生氣的原因是覺得不是自己的錯。
3、提示學生在今天的課程中,要帶著這種思考方式,嘗試找到事件中的情緒與情緒背后的想法
第三部分角色書信技術練習(15分鐘)
1、請老師念出附件1中的第一部分指導語,組織同學們回憶自己最近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發生的沖突,指導同學們根據附件1的引導,給沖突中的對方寫一封信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思維想法,。
老師在念指導語時,請盡量做到情感飽滿,能夠引導學生進入回憶和思考的狀態。
在同學們寫信時,老師可以巡視看是否有同學存在困難,適時予以指導,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學生不愿意展示自己的書信內容,請尊重學生意愿,不要強求。
2、絕大部分同學完成第一封信時,請老師暫;顒樱x出第二封信指導語并提出寫信要求:接著讓同學們站在對方的角度給自己回信,回信時要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立場考慮實際情況和對方的所思所感。
提出要求時請強調以下要點:
1)這封信要求真情實感,直抒胸臆。
2)寫回信時要結合對方的立場和身份,考慮自己作為這個人時的實際情況來寫。
3)本著解決矛盾沖突的方向去回信?梢曰叵胍曨l里提示的方法。
3、學生寫第二封信時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請老師在此過程中巡視并對需要幫助的學生提供指導。
如果有同學分享自己寫信過程受阻,及時關注,鼓勵引導他可以先說出對方的情緒,然后運用“我理解……”“我知道……”“我接受……”這樣的句式。
第四部分分享與總結(10分鐘)
1、請老師提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分享自己通過剛才活動后的思考與收獲。
1)自己在寫第二封信時是否遇到什么困難?
2)對比寫兩封信的過程,你發現這件事情中積極和消極的部分分別是什么?
3)我們如果回到現實情境,結合視頻內容,你打算如何進一步與對方一起解決沖突?
2、請老師對同學們的發言予以積極的回應和鼓勵。
1)共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能力,所以學生能夠先準確命名雙方的情緒并思考背后可能的想法就非常值得鼓勵。
2)在聽同學分享的過程中,重點并不是關注沖突是否解決,而是重點觀察學生感他人之感、想他人之想的能力。
情緒管理班會課教案范文 篇3
【教學目的】:
培養學生正確的人際交往態度,幫忙學生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技能,提高學生與人交往的實際潛力,培養學生做一個快樂的健康的人。
【課前準備】:
1、課件設計
2、小品編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你有朋友嗎?你喜歡交朋友嗎?在生活中,有的人擁有很多朋友,與朋友一齊學習,一齊生活,遇到問題一齊商量,一齊解決,說說笑笑,真開心呀!這節課將伴隨你一齊探索怎樣才能交上更多的朋友!
二、活動:
1、找朋友游戲
要求:以組為單位,每組出一名學生,數到“一”。
第一次:3個同學一組迅速抱成團。
第二次:4個同學一組迅速抱成團。
第三次:5個同學一組迅速抱成團
。▽W生分組做“找朋友游戲”。游戲之后數一數:我贏了次,我輸了次。)
2、談一談
。1)我找到朋友時心里感到。
。2)我沒找到朋友時心里感到。
。▽W生談心里感受)
3、交朋友的秘訣
(1)仔細觀察你身邊的好伙伴是怎樣交上好朋友的?
。▽W生歸納交朋友的秘訣)
看課件:
課件1:萍萍熱情、開朗、樂于助人,同學們都愿意和她交朋友。(性格好)
課件2:周夢和胡云都是航模小組成員,他倆合作一艘小帆船,你鋸我粘,很快就做成了,共同享受著成功的喜悅。(合群)
課件3:遇到開心的事,受了委屈、遇到困難等愿意把心里話告訴朋友,增進溝通和理解。(善于開放、表露自己。)
(2)你的交友秘訣呢?
快記下大家的絕招,讓大家一齊交流分享吧!
。▽W生歸納:交朋友的秘訣。)
(3)請看小品:
問題1:請你幫幫小陳,讓他也能交到朋友。
問題2:不知你在交朋友中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呢?
問題3:請大家幫他出出主意,讓他交到更多的朋友。
。▽W生進行小品表演:
小磊和小濤是好朋友,他們互相關心、互相幫忙,說說笑笑玩得多開心!但是,小陳不敢和同學接近,他沒有朋友,一個人十分孤獨。)
三、總結:
有朋友真好!高興時,友朋友來分享。悲哀時,有朋友來分憂。困難時,有朋友來幫忙。朋友能給人帶來歡樂、帶來勇氣、帶來信心。老師相信,在你的努力下,必須會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學會寬容
【主題分析】
學生在學校生活中不可能不發生矛盾,與同學之間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產生摩擦。即使是好朋友之間,也往往會因為句話,件小事而產生不愉快,如果學生不能正確地對待這些,只要有矛盾,只要別人對不起自己,就懷恨在心,從此再也不理這個人,那么,恐怕與學生相處得來的人就越來越少了。所以,寬容地待人,在學生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寬容本身意味著原諒,而原諒又是與極大的忍耐和謙遜聯系在一齊的,原諒別人對自己所犯的錯誤,從種好處上說,最能體現自己堅強、忠厚的品行了。寬容是能夠學習的。教師應在教學、平時的事件處理中培養學生學會寬容,個性是做好具體的指導工作,鼓勵孩子要主動解決矛盾,千萬不要記恨在心,更不要時時伺機報復。
【活動資料】
小學生人際交往心理輔導
【活動形式】
表演法、討論法
【活動對象】
小學六年級學生
【活動時間】
40分鐘
【活動準備】
1、每人一棵心愿樹剪紙。
2、準備小品表演《真正的原諒》。
3、學生座位按馬蹄形小組排列,馬蹄形開口朝黑板。
4、學生自備彩色筆。
【活動過程】
1、導入:同學們,你們明白嗎?寬容是一個神圣的字眼,寬容是一個神圣的概念,寬容是一種人類精神。寬容是一種善,寬容是一種美,寬容是一種人性,寬容是一種胸懷和氣度,更是一種境界。只有善良的心胸中才有寬容,只有慈悲的心靈才能放下寬容。這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來研究寬容,學會寬容。
2、活動:“真正的原諒”
請學生進行小品表演《真正的原諒》(表演前,講述發生背景、簡介人物)。
然后分小組討論:“之后,這個學徒為什么能安安穩穩地把燈泡拿到了樓上?”學生自由討論,發言交流面要廣。之后請個小組代表發言,對于學生創造性的分析、評論,教師要盡量加以引導、予以肯定。
教師小結:寬容作為一種境界,是一種水平的體現,是一種對于被寬容者的理解和體諒,是一種深度與才能,是一種睿智和明達。
“自我反思”
請大家再想一想,自己以前碰到過不善待別人(同學、父母、長輩.......)的事嗎?你當時是怎樣想的?發生了怎樣的后果?此刻你對這件事又是怎樣想的?如果當時你原諒了別人,設想一下結果又會是怎樣?這一活動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再進行全班交流。
通過反思,我們更加懂得了寬容、善待別人的重要性,那么究竟如何做到原諒別人呢?首先要做到----將心比心。
“畫心愿”
“心愿樹”上有許多心愿卡,“將心比心”就是其中最大的一顆。此刻,讓我們拿起彩色的畫筆,去描繪那些寬容他人的心愿。請同學們把貼合描繪條件的果子涂上美麗的顏色。(多媒體出示心愿樹)心愿樹上的心愿有:
豁達大度斤斤計較克制忍讓
正直誠實與別人交談心平氣和抱怨奶奶走路太慢
拿別人的短處開玩笑與別人爭吵
多聽少說,自己想說時,應等別人說完了再說
故意說別人的壞話
學生各自涂色,群眾討論、交流。
“主角扮演”
同學們,剛才我們已經了解到如何原諒別人。此刻,有一位叫小雨的同學期望得到大家的幫忙。大家一齊來幫忙,好嗎?朗讀“小雨的來信”(多媒體出示):
陳老師:您好!我以前擁有一個很好的朋友。但是,之后我慢慢地發現我與這所謂的朋友之間,也沒有真正的友誼。
以前,在我的眼里,她是一個很不錯的女孩,學習好,人漂亮,開朗活潑,跟她在一齊,我很開心。但是,自從這學期她當上了班長之后,我就覺得她變了。我發現她只是向我借東西的時候對我熱情,在其它的活動中比如討論學習問題、去上早操的時候,她總是和別人在一齊。我覺得她根本沒把我當真正的朋友。我發現自己受騙了,心里痛苦極了。最后有一次,我們吵架了。
好幾次,我想和她說話。但是這有不是我的錯,我為什么要主動道歉呢.....我好苦惱。
一個求助的女孩:小雨
此刻,我們想象一下小雨會怎樣解決難題?并且表演給大家看,比一比哪組表演得最好?
主角扮演,學生按A、B、C、D四組分別上場表演各自理解的主角。
反饋討論:哪組表演得最好?為什么?
請參加表演的同學說說有什么體會,再請看表演的同學說說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3、總結和推薦:
理解別人,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寬容待人,勇敢、坦然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即時修正自己的言行,改正錯誤。
見人長處我則暗記于心從而仿效之,見人短處狹隘處我亦暗記于心并從而以之為鑒改過之,久而久之你自會對人寬之容之涵之納之。
課外作業:為了交到更多的好朋友,你將怎樣做呢?
情緒管理班會課教案范文 篇4
活動目的:
1.引導學生了解一些排解煩惱的方法,使學生知道應該笑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個快樂的人。
2.學會更好地調節自己,使自己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和情緒。
活動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體驗別人的快樂與煩惱,找到快樂的真諦。
活動難點:
引導學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尋找快樂的策略來更好地調整自己。
教學過程
暖身操
1.玩游戲:反玩“剪刀.石頭.布”(規則:不用手,而是用腳玩。兩腳前后出算“剪刀”,跳起來落下算“石頭”,兩腳分開算“布”。
2.說一說:玩這個游戲,你感覺怎么樣?高興嗎?
我的“紅綠燈”
當處在以下的情境中,你的情緒反應是什么?請為良好的情緒反應開綠燈。(生打開課本P14,填寫)
紅燈綠燈
1.早晨起來,天氣變得潮濕.陰冷了。
2.雖然媽媽做的早飯很好吃,但上學要遲到了,再吃
早飯似乎來不及了。
3.早自習時朗讀受到表揚。
4.老師公布考試成績,并說要開家長會了。
5.下課和好朋友一起玩。
6.放學遲了。
7.作業按時完成,父母允許自己看半小時電視。
情境表演《誰控制我們的情緒》(課本P15)
1.議一議,對同一朵花,他們為何會產生如此不同的情緒?
2.這兩種態度哪一種是好的.積極的?為什么?
3.如果遇到以下情況,你會怎么想?
(1)英語成績下降了10分。
想法A:
想法B:
(2)別人不在時,你把教室打掃干凈,老師卻表揚了別的同學。
想法A:
想法B:
(3)上課時你積極舉手,但老師卻總不叫你
想法A:
想法B:
(4)上街買課外書,可不小心錢丟了。
想法A:
想法B:
(5)班主任不了解情況,錯誤地批評你。
想法A:
情緒管理班會課教案范文 篇5
一、教材分析:
。ㄒ唬┚C合分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教學;讓學生嘗試以抽象的色彩和點線來表現主觀情緒,感受色彩和點線的表現性。它既是前課冷暖及冷暖色調知識的鞏固和延伸,又為以后的色彩創作奠定基礎。教材內容頗有趣味性;表現手法也可靈活、多樣;可借助音樂的抽象性更好地說明問題。
。ǘ┙虒W目標
①培養學生感受抽象美和以抽象的色彩、點線表達情緒的能力。
、趯W會用色彩表達特定情緒。
二、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n前準備:
教具:圖片、電腦課件等。
學具:水粉色、紙等。
課時:1課時。
。ǘ┰O計方案
●教學導入:
出示一幅用電腦“馬賽克”畫成一抽象畫的節日場景,請學生猜猜,它復原后是怎樣的場景,有怎樣的氣氛。學生可以感受到歡樂的氣氛。然后出示復原了的照片。
提示:有時一幅看起來沒有具體描繪什么,但它和具體的情緒仍是有聯系的,它是能表達出種情緒的。
●教學新授:
欣賞米羅等畫家的抽象繪畫,讓學生討論作品傳達了什么情緒。再欣賞課本上學生的例圖。
●學生作業:
試用色彩表達自己特定的情緒,并寫上簡單的文字說明。
●作品展示評價:
(1)為作品取個題目,或寫上簡單的文字說明。
。2)作品展覽與觀摩,并自我介紹作品和互相評論作品。
(3)評論為什么有些作品有表現力,有的作品表達的情緒不明確。
三、學習評價建議:
●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討論和制作?
●能否欣賞同學和藝術家用色彩和點線表現情緒的作品?
●你在作品中把自己想表達的'情緒表現出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