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知識講座教案(精選2篇)
健康教育知識講座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懂得冬季鍛煉的好處、
2,培養學生不怕冷,不怕苦的精神,教育學生堅持參加冬季鍛煉,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長繩,短繩,體操棒,球類和投影片、
學生準備:毽子,橡皮筋,乒乓球,沙包、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講述:冬天到了,雪花飛舞,河流凍結,許多小動物都鉆到洞里睡大覺去了、你們看,小明向我們走來了。
2、表演:小明穿著厚厚的羽絨服,雙手不停地搓著,呵著氣,縮著頭,邊走邊喊:"真冷,凍死人了。"
3、小明感到十分冷,你們呢誰能想出好辦法讓小明暖和起來呢。
4、學生分組討論。
5,交流。
二、學習新課:
1、認識冬季鍛煉好處多。
(1)談話:小明穿著厚厚的羽絨服,躲在室內直喊冷,你們看(出示投影):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學生看圖交流。
(3)這群小朋友穿著薄薄的棉衣,運動衫頂著寒風在操場運動難道不冷嗎。
2、教師講述:對!最好的方法就是動起來、像踢毽,跳繩,跑步,踢球等等,不僅僅能夠使身體暖和,更主要的是鍛煉了身體,增強了我們抵御寒風的潛力,所以說,冬季要用心參加體育鍛煉,冬季鍛煉身體好。
健康教育知識講座教案 篇2
(一)流感的預防
一、教學目的:
通過介紹流行性感冒的病因,讓教師知道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傳染病。掌握流感與普通感冒是兩種不同的疾病,相比之下,流感更易引起傳染和流行。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1、流感的主要癥狀及其危害。
2、流感的傳播途徑。
3、流感的預防方法。
三、教學過程:
1、人為什么會生病,生病的原因很多,有些疾病的原因到現在還沒有研究清楚,可是傳染病的病因卻已經研究明白了,得了傳染病的人體內都含有很多病原體,是這些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病原體興妖作怪,害得人得了傳染病。不同的傳染病有著不同的傳染途徑。大多數是通過三條途徑傳染的:一是從鼻子吸進去的;二是從嘴吃喝進去的;三是從皮膚“鉆”進去的。“吸進去的得呼吸道傳染病;”吃喝進去的得消化道傳染病;“鉆進去的得蟲媒傳染病。感冒就是呼吸道傳染病。
2、人為什么會咳嗽和打噴嚏?我們每個同學都打過噴嚏,也咳嗽過,可是,我們為什么會打噴嚏、會咳嗽呢?原來打噴嚏或咳嗽都是身體的一種保護性反射功能,當我們的鼻腔受到異物或冷空氣刺激,或者在感冒或患氣管炎時就會咳嗽。一個噴嚏,一次咳嗽會把鼻腔或咽喉的細菌、病毒噴出好遠,這個是對人有益的,對別人呢?所以在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手絹或手捂住口鼻。有的同學會說:“我沒有得呼吸道傳染病,可以對人咳嗽或打噴嚏?”沒有得呼吸道傳染病不能說明你的呼吸道里沒有病原體,再說,不對人咳嗽或打噴嚏不僅是防止向外界傳染病原體,也是講文明的具體表現。
3、對人咳嗽打噴嚏能傳染什么病?對人咳嗽或打噴嚏能傳染呼吸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有很多種,如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猩紅熱、肺結核等。這些病都是通過呼吸把病原體吸入體內的。在患呼吸道傳染病病人或者雖然沒有患病卻帶有病原體的那些人的呼吸道里,有大量的病原,在呼吸、談話、咳嗽、打噴嚏時,可以把鼻子、咽部氣管的病原體,隨著唾沫星子、鼻涕沫噴到空氣中。這些細小的鼻涕沫。唾沫星帶病原的鼻涕、唾液、痰等落在地面上,干燥后病原體和塵土混在一起,在掃地、刮風時,隨著塵土飛揚到空氣中,也能被健康人吸入引起生病。
(一)、流行性感冒的特征:
流行性感冒病情較急,流感病毒易于變異,傳染性大,傳播迅速,易發生流行甚至大流行。流感主要是經空氣飛沫傳播。流感病人的鼻、口腔、咽喉等上呼吸道中存有大量的流感病毒,傳染原通過說話、打噴嚏、咳嗽等方式排出病毒,病毒隨飛沫播散在空氣中,健康人吸入這些帶病毒的空氣飛沫,就可能被感染得病。此外,被患者污染的物品,如食具、口杯、毛巾等也有可能起傳播作用。
流感發病急,開始有畏寒,繼而發熱,體溫39—40,同時有頭疼、眼結膜發紅,極度乏力,肌肉酸痛,尤其腰背部及腓腸肌最明顯。有輕度呼吸道炎癥癥狀,表現為鼻塞、流涕、噴嚏、咽痛、干咳。可有胸骨后灼熱或疼痛。患者面頰潮紅。一般經過3——5天各種癥狀隨體溫下降而逐漸好轉或消失,唯全身無力,咳嗽可持續1—2周。全身癥狀比較重,呼吸道癥狀相對較輕。
患流感時,人體抵抗力降低,一些寄生蟲在鼻、咽喉中的細菌趁機繁殖,易引起一些繼發感染,如引起肺炎、心肌炎、等等。要引起高度重視。
(二)、流感的預防原則
第一,控制傳染源,對流感病人做到五早,即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第二、切斷傳播途徑。在流行期間不去公共場所,以減少傳染的機會。打噴嚏、咳嗽時用手絹捂住口鼻,防止飛沫傳染,還可以用3%來蘇水、食醋蒸氣或紫外線燈對教室、辦公室等場所空氣消毒。第三、藥物預防。可選擇大青葉、板藍根等煎服。每日一劑;蘆根10克、茅根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劑。還可口服一些抗病毒的沖劑。第四、積極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機體抵抗力。
(三)、學校、班級應如何做好流感的預防工作。
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時期,對傳染病的抵抗力差,對絕大多數傳染病都比較易感,年齡越小越容易被感染,所以流感和感冒對小學生絕大多數是易感者。在學校、學生之間接觸密切,一旦發生流感,就可能造成流行,甚至暴發,對學生的身體和學習勢必會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在學校和班級做好流感和感冒的預防工作,對保護同學的身體健康,意義重大。尤其在冬春季學校、班級應做好積極的預防工作。
每天的值日工作應實行濕式打掃,防止塵土飛揚。室內應加強通風換氣。冬季天氣寒冷,有些班級怕冷,就整天門窗緊閉,這樣做是不對的。冬季仍要做好室內通風換氣工作,班上可指定值日生負責此項工作,下課把門窗打開,上課把門窗關上。這樣做既保持室內有一定的溫度,又使室內空氣流通。是保證同學們不得流感和感冒以及其它呼吸道傳染病的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學校還可以定期用紫外線燈消毒空氣。也可用3%來蘇溶液噴灑或擦洗地面,擦洗桌椅等。另外還可用食醋蒸氣對教室空氣消毒。每個同學都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咳嗽、打噴嚏用手帕捂住口、鼻,不隨地吐痰。在流感流行季節,不去或少去公共場所,也可口服一些抗病毒類藥物如板藍根、抗病毒沖劑等。
患流感時,要多飲水,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臥床休息。
室內環境污染對健康有害
與夏季相比冬季室內環境污染具有以下“三多一少”的特點:
1、室內空氣中的污染物質多了。除了建筑、裝飾和家具產生的有害氣體甲醛、氨氣、苯系物和放射性物質氡以外,由于燃燒和取暖,室內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可吸入顆粒物都比夏季高;
2、人們在室內活動的時間增多了。由于冬季寒冷,大多數人特別是老人兒童和體弱者在室內活動的時間增多,戶外活動時間大大減少,致使室內污染物質對人體的傷害程度比夏季增高;
3、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增多了。冬季又是各種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季節,人們的免疫力相應比較抵,而空氣中甲醛、苯、氨等污染物質主要對人體的呼吸系統和黏膜有刺激,使人的免疫力下降,對人們健康的危害更大;
4、室內通風換氣的機會少了。由于大家注意室內保暖而減少了室內通風換氣,從而造成室內污染物質大量積聚,據調查,在通風不好的情況下,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