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精選4篇)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各種音樂活動體現歌曲趣味性,近而培養學生群體意識及協調合作能力,為學習輪唱打好基礎。
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關愛小動物的思想品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再來模仿一下不同同形態的鵝。(游泳的鵝、胖胖的鵝、)(放伴奏音樂學生模仿。)
二、舞蹈動作,解決難點。
看,一只懂禮貌的鵝,正向我們問好呢!(模仿走路的樣子,同時邊走邊說,在有空拍的地方不出聲只點頭)
八分休止符處理
X X X X X | O X X X O | X X X X X | O X X X O ||
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三、聆聽旋律,記憶歌詞
1.這么多可愛的鵝是誰為我們帶來的呢?讓我們一起跟著老爺爺趕鵝吧!(放伴奏音樂學生模仿。)
2.誰來說說發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啊?按節奏讀歌詞。
四、學唱新歌,體驗感受。
1.聽范唱,說感受
2.學唱歌曲。
五、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能用詼諧、幽默的情感演唱歌曲。唱準二聲部輪唱。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復習引入(齊唱歌曲)
二、介紹什么是輪唱及輪唱的要求和方法。
三、學唱新歌,練習輪唱。
1.輕聲演唱,注意強弱。
2.跳音演唱,速度加快。
3.視唱曲譜。
4.(播放帶二聲部輪唱的歌曲范唱帶,學生聽出輪唱部分)
跟著范唱帶,模唱輪唱部分的二聲部。
分成兩組進行二聲部演唱練習。
四、小結。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小小羊兒要回家》,能用流暢、優美的聲音表現放牧晚歸的情景。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對歌曲的表演創作能力。
3、通過歌曲學習,能了解掌握全音符和延長記號。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學會歌曲,表現歌曲。
2、教學難點:掌握全音符、延長記號。
三、教學準備:
圖片數張、小羊標志數個、答題紙各組一張、磁帶等。
四、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全音符x———)
1、客人引入:
師:今天,老師請來一位客人,瞧,(出示小牧童圖片,并與大家打招呼)猜猜他是干什么的?
師:小牧童聽說我們小朋友很聰明,想考考咱們!小朋友,你們有信心嗎?
2、復習舊知:(出示寫有各種音符的小羊圖片)
師:瞧,這些羊兒多可愛啊!咦,它們身上還有好多符號呢?小朋友你們認識嗎?這兒有幾個羊圈,請小朋友把同一符號的羊兒趕進一個羊圈,并給羊兒的家選擇正確的名字!——小組合作完成,給正確的小組發小羊標志
3、引出新知:(出示寫有全音符的小羊圖片)
師: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羊兒都回到自己家了,瞧,這兒還有兩只呢?它們的家在哪兒呢?你知道這個音符叫什么嗎?學生討論
師:它叫全音符,那請小朋友想想如果四分音符唱一拍,全音符唱幾拍啊?(暗示得出四拍)
4、鞏固新知:
⑴、出示歌譜,找一找有幾個全音符,并指出。
⑵、唱一唱,鞏固四拍的感受。⑶、連貫的逐句跟唱歌曲旋律。(為歌曲學唱作鋪墊)
二、寓教于樂
走進草原,學唱歌曲《小小羊兒要回家》
1、初聽音樂,體驗音樂情緒
恭喜你們,闖關成功。
(多媒體)你瞧,有白、有黑、有花的小羊都出來和我們做朋友了呢?
你想變成一只小羊和他們一起玩耍嗎?趕快帶上你們的親自做的小羊頭勢吧!
身體隨著音樂扭動,手上打四拍字的節奏。
誰能說說剛才聽到的這段音樂情緒怎樣?速度呢?
2、初聽歌曲《小小羊兒要回家》
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小羊兒要回家》
我們不是和他們玩的很快樂嗎?它們怎么要走回家呢?回哪個家呢?
認真聽歌曲,聽完告訴我答案好嗎?
3、學歌譜
讓我們先學會這首優美的歌曲,然后送小羊回家好嗎?
(1)輕聲用“‘LA”跟唱
(2)找找歌曲中有幾處全音符。
(3)解決歌曲的難點。
(4)加上節奏念歌詞。
4、學唱歌曲
(1)輕聲唱(2)注意“延長音”,請學生說說用在歌曲后面的用處?
三、創造表現
1、聆聽澳大利亞民歌《剪羊毛》填寫表格
2、創編歌曲,進行表演。
四、完美結課
教后反思:
本課是一首較慢的歌曲。學習這課需要學生氣息長,所以在學歌之前要做好氣息的練習,并且每句歌詞旋律大,音域跳度也很大,需要分開小節學習,由慢漸快。歌曲情緒的把握還需要教師語言鋪墊,生動的描述才能讓學生體會歌曲意境。樂理知識學生結合原來的知識很簡單就掌握,教師語言很關鍵。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感受歌曲雄壯、神氣的進行曲風格。
2.能用飽滿的熱情、奮發向上的情緒演唱歌曲《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課前播放歌曲伴奏,創設情境。
二、新授:趣學新歌
1.初聽歌曲第一段,感受歌曲的情緒。
2.復聽歌曲,感知情緒和音樂節拍特點。
3.教師范唱(或播放音頻)
同學可以選擇喜歡的伴奏方式,比如拍手跺腳踏步等等。
4.看課本或者音頻讀歌詞跟錄音唱
5.編排形式表演歌曲
三、拓展欣賞《閃閃的紅星》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很高興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讓我們向著美好的明天,好好學習,前進前進吧!下課!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唱——北京民歌《對鮮花》
聽——黃梅戲《對花》
創編活動——對花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活潑歡快的聲音演唱北京民歌《對鮮花》,唱出民歌特有的韻味。
2、通過欣賞黃梅戲《對花》,初步感知戲曲的風格特點,感受民族音樂與民俗風情的豐富多彩,增添對民族民間音樂的喜愛之情。
3、能認識并唱出附點四分音符,了解并會運用“對唱”這一演唱形式。
教學重點:能夠用一問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現歌曲活潑、詼諧的情趣。
教學難點:指導唱準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以及第三、第四樂句的音高。
教具準備:花卉圖片、玫瑰花一支、裝飾教室的鮮花、卡片、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激起共鳴
引導學生觀察教室的變化,揭示“花”的主題。
1、導入
師:同學們一定發現了今天我們的教室里多了許多繽紛的鮮花,沒錯,今天我們要學的歌曲正是與“花”有關。
2、交流
師:春天到了,百花爭奇斗艷,你們知道哪些花兒呢?請說出花名。
(學生自由回答)
師:同學們知道的還真多,每種花都有獨特的外形和生長特征,老師還想考考大家——
什么花開在水里呢?(荷花、水仙)
什么花長得像木耳呢?(水仙)
什么花紅滿山?(山茶花、杜鵑花)
什么花的枝干上長滿了刺?(月季、薔薇、玫瑰)
3、聽賞歌曲《對鮮花》
師:下面我們來聽一首歌,聽聽歌中是怎么回答的。
A、播放錄音《對鮮花》
B、聽完老師用有節奏的語言提問,同時指導學生按歌詞中的句子有節奏地回答
師問:什么呢│開花兒│在水│里─│生答:菱.角│開花兒│在水│里─│
師問:什么呢│開花兒│像木│耳─│生答:鳳.仙│開花兒│在水│里─│
師問:什么呢│開花兒│紅滿│山─│生答:山.茶│開花兒│在水│里─│
師問:什么呢│開花兒│滿干│刺─│生答:薔.薇│開花兒│在水│里─│
C、出示花卉圖片(鳳仙、山茶),通過視覺讓學生感受其外形特征。出示玫瑰花,介紹屬于薔薇科,讓學生親手摸一摸枝干上的小刺。
二、新歌教學
1、揭題
師:剛才這首歌正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北京民歌《對鮮花》。讓我們一起來學唱吧。
2、學唱歌曲
A、認識附點四分音符(借助卡片)
先出示四分音符并說出名稱,再介紹“附點”,認識附點四分音符。
B、老師唱譜,學生跟著哼唱旋律并找出歌譜中的附點四分音符。
C、著重練習帶有附點音符的樂句。
D、分句教唱歌詞,注意反復練習難點句子,比如第三樂句。
3、介紹“對唱”的演唱形式
師:這首歌跟我們以往學的歌曲不一樣,它的歌詞中多了雙引號,同學們發現了沒有?有幾個呢?(兩個)它表示什么意思?(兩個人唱)
師:對了,歌曲中一人問一人答,這樣的演唱形式叫對唱,是一種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對歌。下面我們來用對唱的形式把歌詞的第2、3、4段練習一遍。
在唱好第一段的基礎上,演唱歌詞的其他三段。教師指導學生用正確的唱歌姿勢和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
三、創編歌詞
師:我們還可以繼續編歌詞,比如(唱)“什么呢開花兒白有香?”(生唱著答出來:茉莉、梔子)
學生自由創編,并用對唱的形式唱出來。
四、欣賞黃梅戲《對花》
師:其實這種對花的形式不僅在北京有,其他地方也流行,不僅民歌里有,戲曲里也非常精彩。下面我們再來欣賞一段黃梅戲里的《對花》,聽聽有什么不一樣的感受。
揭示欣賞題目,播放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