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圖形教案(精選4篇)
大班圖形教案 篇1
目標:
1、能根據圖形的特征,在交集圖中為各種圖形找出合適的位置。
2、發展幼兒的辨別能力和推理能力
準備:
每人一套操作材料大的操作材料
過程:
(一)圖形寶寶找家
1、(教師出示各種形狀的圖形)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的圖形寶寶,你們來看一下,它們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用兩個詞來說,如紅色的三角形等)
2、現在這些圖形寶寶想回家了,我們一起來幫助他們找家吧!
3、(出示圖)這就是它們的家。你在幫它們分的時候要說出你自己的理由,為什么這樣分?(······)
4、分好后請幼兒說說為什么?(······)
5、你對他的分發同意嗎?為什么?
6、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回答,將他們分的情況進行記錄。
7、(出示紅色三角形)現在有個圖形寶寶很急,它不知道哪個是它家了?因為它既是紅顏色又是三角形,你們說它應該到哪個家?(······)
6、不如我們給它造個新家吧!
7、教師將兩個圓圈集合在一起,將三角形放入。
9、小結:兩個家中都有著它的共同點,而兩個圓圈集合的地方交集,也就是它們共同的家。
(二)送圖形寶寶回家
1、給每人提供一套操作材料,先仔細觀察里面的圖形,在確定圖形寶寶應該放在哪個家中。
2、教師進行指導
3、請個別幼兒上來說一說。
4、請小朋友看一看,自己分得對不對,做的不對的就改一下。
(三)游戲
在幼兒的額頭上貼上圖形寶寶,并請這些圖形找到自己的家。
大班圖形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能用數字符號記錄操作結果。
2.通過讓圖形站起來的探究游戲,發展幼兒的空間知覺和想象力,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豌豆、牙簽、統計工具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老師想和你們作個游戲,我來當總設計師,你們當小設計師,好嗎?
幼:好。
師:看看我給你們準備了什么呢?
幼:豆子、牙簽、紙、筆。
師:對,給你們準備了豆子、牙簽和統計工具。我們要用豆子和牙簽來設計圖形。
二、第一次嘗試
1. 出示圖一:這是什么形狀?
幼:三角形
師:請你用豆子和牙簽做一個三角形。做完之后請你不要發出聲音坐好,我就知道你已經完成了。好,開始。
大部分幼兒好了以后,請幼兒自己數數:你用了幾顆豆子,幾根牙簽?
幼:3根牙簽和3顆毛豆
師:你用了3顆豆子、3根牙簽做成了三角形。有沒有跟他不一樣的?
沒有的話,教師臨時制作一個如:直角三角形。
師:沒有,好,那我總設計師來做一個。大家一起數數用了幾顆豆子,幾根牙簽。
師:注意數的方法。第一個作好標記。(我們可以從“上往下”數,引號中的讓幼兒說)
師:好,剛才大家都數的不錯。我們想把它記錄下來。拿出我給你們準備的統計表。哪位設計師能看懂?
請一幼兒說說。或再請幼兒補充。
師:好,用圓點表示毛豆,用一豎表示牙簽,我們把它記錄下來。(請孩子們和老師共同記錄,老師在黑板上的樣紙上寫,接著讓幼兒完成)
2. 出示圖二
師:來看看第2個圖形。
幼:正方形
師:請你用毛豆和牙簽做出正方形。好了請坐好。
師:請數數:你用了幾顆豆子,幾根牙簽?
幼:4根牙簽和4顆毛豆
師:請做好記錄(一幼兒上黑板做)
師:還有不同的嗎?
有不同(方式拼圖形)的請幼兒上前數并在黑板上做記錄。
3.出示圖三
師:再看看第3個圖形。
幼:長方形
師:請開始。看誰的動作快。
師:請你數數,并作好記錄。
師:你用了幾根牙簽、幾顆毛豆?
幼:6根牙簽和6顆豆子。
師:有不同的嗎?請不同的幼兒上來數并作記錄。
(少了個教師小結:原來拼圖形可以有很多方式,我們的數數和統計內容也更豐富了。好我們再來挑戰更有難度的圖形好嗎?)
剛才你們表現都非常不錯。現在先請你們把這些圖形拆開送回盤中。不要讓它跑到外面哦!
三、第二次嘗試
1.師:現在請你用豆子和牙簽搭一個你最喜歡的圖形。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并發現一些新的圖形搭建。
個別交流:說說你用了幾根牙簽,幾顆豆子。
2. 如何讓你搭建的圖形站起來?
大家都想看到你的圖形,你能讓它站起來給大家看看嗎?
師:請你試試。
師:你是怎樣讓它站起來的?
幼:加一些毛豆加一些牙簽。
師:(現在)總共有多少毛豆、多少牙簽?你覺得他像什么?
好了的小朋友可以和邊上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四、展示
師:我們的小設計師都非常不錯。先做好的可以向客人老師介紹一下。
師:設計師們,把你設計的圖形拿上來。
請個別幼兒大聲的介紹一下他的設計成品。
好的小設計師們,讓我們來完成個大工程吧,將你們剛才立起來的作品都拿上來,我們組成個濱江新城區模型好嗎?
五、結束
(好棒的模型,拿給其他小朋友去看看我們的成果好嗎?老師帶著孩子輕松愉快地出活動室。)
大班圖形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用比較的方法認識橢圓形和半圓形。
2、能通過身體造型進一步了解橢圓形和半圓形。
【活動準備】
1、圓形、半圓形、橢圓形貼絨教具各一。
2、直徑相等的圓形、半圓形、橢圓形紙每人一張,放入每組的小筐內。
3、畫有各種圖形的材料《涂圖形》,幼兒人手一份,水彩筆。
4、三種形狀的硬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一、認識橢圓形。
1、整理隊伍,放音樂,〈火車鉆山洞〉進入教室。
2、師幼問好,談話:圖形寶寶,他們想跟你們交朋友。”教師出示圓形和橢圓形擬人化教具,讓幼兒找出圓形、橢圓形。并引導幼兒說出平時在日常生活中見過有那些物體像圓形?(幼兒回答:輪胎、車輪、方向盤、大西瓜等)哪些東西像橢圓形?(幼兒回答:嘴巴、芒果、雞蛋等)
3、幼兒在桌上的筐中找出圓形和橢圓形進行比較,說說兩種形狀有什么不一樣。
4、教師啟發幼兒交流經驗,談談自己的發現。(幼兒發現:這兩個圖形一個長一個短,一個扁扁的一個胖胖的等)
5、教師示范,啟發幼兒用上下對折、左右對折的方法,觀察比較兩個圖形,知道圓形兩條折痕一樣長,橢圓形兩條折痕不一樣長。幼兒同教師一起操作。
6、談話:“孩子們,你們認識了圓形、和橢圓形,能用身體來“塑造”橢圓形嗎?”(幼兒在教師得引導下用身體塑造橢圓形,如:蹲在地上,上部身體盡量橫向拉開,使身體看上去像橢圓形等。
7、教師啟發幼兒想出盡量多的辦法來,如有需要,可以找其他伙伴合作表現。
二、認識半圓形。
1、出示“半圓形寶寶”教具。談話:“瞧,還有一個圖形寶寶呢,它已經等不及了,它的名字叫什么?這是什么形狀?(幼兒回答:半圓形。)
2、師:孩子們,你們再從自己的小組的筐中找出半圓形并與圓形進行比較,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幼:幼兒知道半圓形是圓形的一半,兩個半圓形就是一個圓形。
3、啟發幼兒交流比較中的發現,知道半圓形只有圓形的一半。
4、師:引導幼兒用身體來“塑造”半圓形。
幼:身體下蹲,雙臂在頭頂搭成拱形狀,幼兒想出其他表現方法來。
5、師:孩子們,圖形寶寶光顧著跟你們玩了,忘記回家了,圖形媽媽等不及了,你們可以把圖形寶寶送回自己的回家嗎?
幼:幼兒把自己小組的圖形送回家。
三、給圓形涂色。
1、師:老師知道你們是樂于助人的好孩子,你們能幫它們也土上漂亮的顏色嗎?
2、教師出示畫有各種圖形的材料。并提出要求:給圖形分好類,一種圖形涂一種顏色。
3、幼:在活動材料的畫面上找出圓形、半圓形、橢圓形,并用三種不同的顏色的筆涂色區分。
4、幼兒涂色,教師做指導。
四、游戲:有趣的圖形
1、師:你們都很能干,給圖形寶寶涂上了漂亮的顏色,它們可高興了,他們還想跟你們做游戲呢?
幼:幼兒非常愿意。
2、教師講解游戲規則與要求: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進行行進跑,教師敲小鈴,鈴聲停止,教師出示圖形牌,幼兒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場地中央相應的幾何圖形那里。游戲反復進行。
結束部分:幼兒聽音樂出活動室,把游戲叫交給其他班的好朋友。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找找周圍環境中像圓形、橢圓形、半圓形的物體。
大班圖形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移動、翻轉、拼接感受三角形拼搭組合的變化。
2.體驗圖形變化的樂趣。
重點難點
通過移動、翻轉、拼接感受三角形拼搭組合的變化。
活動準備
等腰三角形卡片人手一份、各組正方形、長方形、大三角形各一、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說說圖形、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一)出示圖形,鞏固已知圖形的同時豐富平行四邊形知識
1.師:小魚和烏龜上都有哪些圖形?請你上前用手指把你認識的圖形拖動到小動物的上方。
2.轉動圖形,變換圖形方向,了解圖形方向可變但形狀不變的知識
師:轉一轉你還認識這些圖形嗎?轉一轉三角形還是?
小結:原來呀,我轉動圖形,雖然這些圖形的方向改變了,但形狀是不會改變的,三角形還是三角形。
二、拼搭圖形、感受圖形拼搭組合的變化
(一)游戲:圖形碰碰樂
1.師:你聽到什么?誰和誰碰在一起?
2.教師用兩個三角形演示。
(1)師:是這樣碰在一起嗎?要怎么碰才會完全碰在一起?這兩個三角形有什么相同點?
小結:原來呀這是兩個相同大小的等腰三角形,兩條短邊是一樣長的,兩個底角也是一樣大小的。碰的時候要長邊碰長邊,短邊碰短邊,碰到的邊要重合在一起。
(2)幼兒進行第一次拼搭。
(3)幼兒第二次嘗試拼搭
(二)游戲“智慧闖關”
1.第一關(大三角形)
(1)教師說明規則
師:這是什么圖形,要用幾個等腰三角形碰?
2.第二關(長方形)
師:我們來聽一聽看第二關的通關寶典是什么?
(2)幼兒操作(計時一分鐘)
(3)展示幼兒作品
3.第三關(從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中選擇一個喜歡的圖形拼出來)
師:你用幾個等腰三角形怎么碰出這個圖形的?碰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你是怎么解決的?
(1)幼兒操作(計時兩分鐘)
(2)展示幼兒作品
小結:真神奇,4個相同大小的等腰三角形能碰出大一點的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而且不同數量的等腰三角形也能碰出一模一樣的圖形。
三、送圖形回家、運用圖形拼搭經驗解決問題
(一)出示圖形底板(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
1.師:這里有三個家,每一個家住的三角形數量都不一樣,請以小組為單位,把桌上的三個家拿出來,把你手中的等腰三角形送回到適合的家里,最后,數一數每一個家住了幾個等腰三角形?
2.幼兒操作。
3.師幼共同驗證。
四、活動延伸
師:長方形是6個三角形的家,其它的圖形可以是6個小三角形的家嗎?比如梯形、平行四邊形行不行呢?我們在班級區域活動里去試一試。
活動總結
活動的導入部分我采用希沃白板中的放大鏡及關燈功能,輔以海浪拍打的聲音,給幼兒營造一個神秘的氛圍,再通過幼兒上前互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然后開始游戲“圖形碰碰樂”,讓幼兒在游戲中操作,感受三角形的拼搭變化,收獲兩個相同大小的等腰三角形可以碰出一個正方形、一個比自己大一點的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知識點。由于幼兒注意的時間短,興趣的穩定性差,所以我設計了“智慧闖關”比賽,讓幼兒在緊張刺激的比賽中通過移動、翻轉、拼接等腰三角形,在學習到知識的同時感受到比賽的趣味性,激發幼兒繼續活動的興趣;最后,通過請幼兒送圖形回家,運用圖形拼搭經驗解決問題,不斷深化、鞏固幼兒獲得的知識。
但是在我小結知識點時,我會接幼兒的話,導致語言冗長,不夠精煉,而且在設計“智慧闖關”比賽時,在題目設計上難度不夠,沒有顯現出由易到難的遞進,其次是競賽形式單一,今后可以嘗試小組答題、搶答題等其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