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信息技術教案集合(精選3篇)
關于小學信息技術教案集合 篇1
一、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會在word中設計標志
能力目標: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審美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師生協作和學生小組合作、互助,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2.激發學生表現美的欲望,使學生的審美設計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利用繪圖工具的自選圖形設計標志。
難點:繪圖工具在設計標志過程中圖形的旋轉和圖層位置的掌握。
三、教學過程
1、過程展示,激趣引課
教師展示用紙設計標志的過程(八張紙)
師:同學們你們認為用紙來設計標志有什么缺點?
生:浪費、不方便……
師:那我們用什么工具來設計標志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用電腦中的word設計標志(板書標題)
教師出示標志(圖)
師:請同學們說說這個班級標志有哪些幾何圖形組成
(圓、弧線、閃電形、五邊形)
師:在word的自選圖形中你能找出這些圖形嗎?試一試(圖)
2、主動探究,自主學習,了解用繪圖工具設計標志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一起來用word設計班級標志,教師展示用紙設計的第一步:畫圓
學生嘗試設計第一步,并填充顏色(圖)
學生展示,教師講解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打開書本P50頁完成這個標志的設計
學生自主探究,操作實踐
師:在設計的過程中,郎老師發現有些同學標志設計得很好,但有幾個小問題?我們一起幫助解決一下,請看!
師展示作品,并開展
教師出示學生設計不好的標志:
1、火箭形狀沒有旋轉的作品
2、圖層位置不對的作品
師:這兩個標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學生簡單,教師進行反饋
①選中對象,點擊自選圖形工具的左邊旋轉按鈕
②選中對象,單擊右鍵——疊放次序——置于頂層
學生完成操作
通過反饋教師講解標志的設計方法。
(文字型、形象型、幾何型、綜合型
三、展開想象,創作標志(課內延伸)
教師出示學校的運動會、圍棋隊、足球隊、等校隊的工作室的頁。
師:學校的運動會、足球隊、圍棋隊等團隊需要設計一個標志,你能選擇其中一個幫助他們設計標志嗎?
學生展開想象,利用繪圖工具自主設計標志
四、教師
師: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教學設計說明:
我這節課主要是以探究自主學習為主,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利用教材的設計內容來設計標志。
導入引課(過程展示,激趣引課)
教師通過班級博客的展示,引出標志,通過展示用紙設計班級標志的過程(八張紙),讓學生體驗到用紙設計標志的種種問題,通過電腦中word設計標志是更好的方法。
教學過程(任務驅動,小組合作)
學生通過學習圓的設置,學會基本的設置操作,然后通過自學教材、探究學習完成班級標志的設計。
在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通過開展等方式,對圖形的旋轉和圖層的位置進行重點和難點的掌握。
教學延伸(以博客為主線,開展標志設計)
班級標志設計好之后,教師展示圍棋隊、足球隊、運動會博客,讓學生給他們也設計自己的標志,激發學生的興趣。
關于小學信息技術教案集合 篇2
一、活動導入、
激發興趣。
1.有一個小朋友星期天去捉蝴蝶,玩得很高興,還寫了一篇日記,里面的畫圖非常美,想不想來看看?
播放Flash動畫。
2.復習基本鍵位
觀看Flash動畫
操作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滿自信、精神飽滿的參與到學習中來。
復習回顧
二、上排鍵的指法
1.剛才動畫片中花的英文單詞是flower,o、w、e、r都在上排鍵上,那么我們的手指該怎樣去擊鍵呢?
學生嘗試手指的按鍵。
和學生共同討論上排鍵的指法。
激發學生熱情和對電腦的興趣。
演示操作過程,對學生進行引導
歸納:出示鍵盤字母和手指的連線的課件,并且讓學生嘗試手指的按鍵方法。
學生練習
用卡通人物引起學生注意,激發自己動手的需要。
指出:“在練習上排鍵時,我們常把上排鍵和中排鍵相互結合起來,那么上排鍵上的字母Q該對應的中排鍵上哪個字母?”
學生回顧,并實踐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深入練習
1.播放事先制作好的捉蝴蝶動畫,
2.下面我們就邊聽故事邊輸入單詞吧,每個單詞輸入一行。
3.回車鍵和退格鍵的運用
學生綜合練習
培養學生發現的能力。
四、保存故事
學生先嘗試一下,再讓個別學生示范,文件名的命名以有意義為準則,可以教師和學生討論決定,一旦確定全體應一致,以養成按要求保存的習慣。
個別學生示范。
共同討論取名規則
同學進行交流,合作一起尋找解決的辦法。
五、活動總結
讓學生說說這樣練習的體會或感受
學生暢所欲言,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說出來,以后有機會,再打印出來。
培養學生與父母交流,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
關于小學信息技術教案集合 篇3
摘 要:微課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體現了信息技術手段與傳統教學相互結合。這是對教育教學手段的一種創新,也極大地增強了教學效果。
微課程在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中的運用是對傳統課堂的一種改革與創新。教師在運用電子技術手段備課、教學以及反思的時候將會更加有針對性。對于學生來說,微課程的出現使他們學習更具有靈活性。學生可以按需要去學習,減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學習環節。
一、什么是微課程
微課程指的是運用建構主義方法化成的,以在線學習或者移動學習為目的的實際教學內容。它是以視頻為載體,在10分鐘之內,有明確的主題,內容簡短,集中說明一個問題或核心內容的小視頻。它與傳統的教學方式有著明顯的不同,因為它著重在于調動人們的所有感官去參與學習。學習的內容形式也有著很大的活潑性,可以讓人隨時參加學習,而不再局限于課堂。近年來,微課程在國內教學領域也有著極大的發展。
二、微課程與小學美術教育相結合的利
1.微課程對學生的作用
微課程的特點是信息量大、操作性強以及時間簡短。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它的優點就呈現出來了。在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中,一個好的、新穎的微視頻既能激發學生高昂的學習興趣,同時又給學生搭建了一座開闊視野的橋梁。在這期間學生的學習思維、創新意識等等都可以獲得發展。小學的美術課堂著重在于體現“寓教于樂”,微課程的教學形式生動而活潑,這就體現了它在美術課堂中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學生既掌握了要學習的知識,同時他們的科學素養也獲得了很大的提高。傳統的美術教學課堂上,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搜集圖片資料,制作相關的幻燈片。同時,在講課的時候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去講解。不少的美術教師都在訴苦美術欣賞課難上,不少的學生也是覺得這樣的美術課枯燥無味,在上課的時候完全提不起學習的興趣。那么,在這個時候采用微課程的方式,美術教師可以在幻燈片之中穿插一個相關的視頻并加上一些可愛有趣的文字或者是圖片說明,課堂的效果也就顯而易見了。學生也會積極起來樂在其中。比如,我在上五年級《鳥語花香》一課中需要欣賞到林風眠的《白鷺》的時候就制作了一個淺顯生動的視頻資料再配上解說,學生的理解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課堂的效果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