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思品優(yōu)秀教案(精選4篇)
小學思品優(yōu)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認知:
1.懂得知錯要及時改正。
2.知道知錯就改才能不斷進步。
情感:
愿意及時改正錯誤。
行為:
做了錯事能主動及時地改正。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jù)課程標準一、二年級“誠實勇敢”德目中的有關(guān)要求設(shè)置的,與“勇于認錯”一課同屬一個德目,是在要勇于認錯教育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教育學生,知道自己犯了錯誤必須及時改正,才能不斷進步。小學生由于年齡小,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在日常生活中犯錯是難免的。但是,如果不能正確對待,不能知錯就改,就會助長錯誤的發(fā)展,影響個人的成長和進步。因此,對他們進行“知錯就改”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課文講的是小學生孫芳和周麗知道自己做了錯事,立即改正的故事。這個故事情節(jié)比較簡單,孫芳和周麗犯的錯誤也是生活中常見的錯誤,而她們能夠主動改正。故事中人物的年齡與二年級學生接近,這樣利于學生體會教材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利于指導學生的道德行為。
教法建議
1.備課時,教師應(yīng)對學生中“知錯就改”利于進步的事例有所了解,以便課上有的放矢地進行引導,提高教學效果。
2.本課第一個欄目“想一想”,可以讓學生對“勇于認錯”一課有所回憶,這樣利于引出本課的教學目標,也使教學增強連續(xù)性。
3.教學中應(yīng)該注意引導學生體驗教材中的'角色,體驗孫芳、周麗急于練習跳皮筋準備參加比賽時的心情;聽了李爺爺?shù)膭窀媪⒓锤恼e誤后的心情。這樣有利于完成教學目標。
4.“讀一讀”欄目中的名言和諺語,讓學生抄寫在功課表旁,或制成書簽,時刻提醒自己。
5.建議將“議一議”“講一講”欄目中的插圖制成幻燈片教學中使用。“講一講”欄目可以讓學生為故事配畫外音,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檢驗學生對“知錯就改”“小錯不改會犯大錯”道理的理解。
第六課知錯就改
教學目標
認知:
1.懂得知錯要及時改正。
2.知道知錯就改才能不斷進步。
情感:
愿意及時改正錯誤。
行為:
做了錯事能主動及時地改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前課,導入新課。
1.提問:
(1)上節(jié)思想品德課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
(2)能承認錯誤是具有什么好品質(zhì)的表現(xiàn)?
(誠實、勇敢)
(3)能承認錯誤對自己有什么好處?
(是改正錯誤的前提)
2.小結(jié)并過渡(要點):
(1)小學生年齡小,懂得的道理不多,控制自己的能力不強,犯點小錯誤是難免的。關(guān)鍵是怎樣對待這些錯誤。
板書:錯誤
(2)能承認錯誤是誠實、勇敢的表現(xiàn),是一種好品質(zhì),并且承認錯誤是改正錯誤的前提,犯了錯誤首先要承認。
(3)我們犯了錯誤不能只停留在認識錯誤、承認錯誤的階段。
板書:認錯
(4)請同學們想一想,承認錯誤以后又應(yīng)該怎樣做呢?平時,同學們是怎樣做的?
板書:及時改慢慢改不改
二、打比方,喻明道理。
1.引言。
同學們在認識錯誤也就是知錯以后,往往有這樣三種不同的表現(xiàn);第一種是及時改正;第二種是準備慢慢地改;第三種是不改。下面,我們就打幾個比方,看看這三種不同的做法可能會產(chǎn)生怎樣的結(jié)果呢?
2.《小蟲和大船》的啟示。
(1)邊講故事邊演示投影片。
故事內(nèi)容同教材“講一講”欄目文。
投影片共2組活動抽拉片。
第一組:①木板上有一些小蟲眼。②釘在木船底。③木板上的蟲眼變大,變多。④蟲眼連成一片。⑤形成大洞。
第二組:①木船在海上航行。②木船沉入大海。(同“講一講”欄目圖)
(2)討論:
①大木船為什么沉了?
②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用蟲眼比做我們身上的缺點、錯誤,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小結(jié)要點:
①開始時船上的蟲眼很小、也很少,后來發(fā)展到很多,連起來就變成大洞。海水涌進來船就沉沒了。這說明小問題不解決,會釀成大禍。
②我們身上的錯誤、缺點也是這樣,如果不及時改正,也會由小變大、由少變多,“小錯不改,釀成大錯”,像船沉沒一樣,還可能毀掉自己的一生。有錯不改多么危險!
板書:不改大錯錯多危險
3.《小樹苗》的啟示。
(1)講《小樹苗》的故事,同時演示圖片。
故事內(nèi)容略。
圖①一棵彎的小樹,一棵彎的大樹。
圖②一棵直的小樹,一棵直的大樹。
(2)討論:
①小樹苗長彎了,老爺爺是怎樣做的?
(扶直、捆好。)
②老爺爺為什么把小樹苗扶直捆好?(演示圖①)不這樣做會怎樣?過幾年再捆行不行?(演示圖②)
③從小樹苗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3)小結(jié)要點:
①小樹苗樹干細、軟,變彎了容易矯正過來。樹越長大,樹干越粗,彎曲的部分越不容易矯正。
②這和我們身上的缺點、錯誤一樣,錯誤小容易改,錯誤少容易改,初犯時容易改。所以我們改錯越及時越好。
4.“鉛筆道”的啟示。
(1)讓學生在紙上畫一條比較輕的鉛筆道,然后用橡皮擦。再讓學生在紙上同一地方反復畫鉛筆道,然后用橡皮擦。
(2)談一談體會,受到什么啟示。
引導:
①只畫一次的鉛筆道留下的痕跡和反復畫鉛筆道留下的痕跡有什么不同?
②擦起來有什么不同?擦后結(jié)果有什么不同?
③如果把這些鉛筆道比做我們身上的缺點、錯誤,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示?
(3)小結(jié)要點:
初犯錯誤,由于留下的“痕跡”淺,最容易改正,這樣才容易進步。
板書:進步快
如果不及時改,反復犯錯誤,犯得越多,留下的“痕跡”就越深,就越不容易改正。
板書:不易改
5.學生小結(jié)。
(1)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參考板書內(nèi)容。)
(2)通過比較,你知道知錯以后,怎樣做最好?為什么?
板書:就改
6.讀課題《知錯就改》,說一說是什么意思。(把“就”和“及時”用線連起來。)
三、學習課文.指導行為。
1.讀課文,看插圖。
2.討論:
(1)孫芳和周麗犯了什么錯誤?她倆原來是怎樣想的?犯錯的原因是什么?(缺乏愛護小樹的知識和保護小樹的意識;想問題不周到,只想到方便自己。)
(2)如果不及時改錯有什么危害?
(3)孫芳和周麗知道自己錯了是怎樣做的?
(4)她們能及時改正錯誤有什么好處?
3.小結(jié)要點。
(1)孫芳和周麗能及時改正錯誤,不僅保護了小樹,而且也懂得了遇事不能只圖自己方便,應(yīng)想到維護他人、社會的利益。
(2)知錯就改,才能進步。
(3)像孫芳和周麗這樣,能做到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
四、辨析練習,深化認識。
1.議一議,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為什么?
小寶和大偉在陳阿姨窗前踢球,不小心打碎了玻璃,他倆立即向陳阿姨認了錯,還給陳阿姨送來了玻璃。
從此以后,大偉再也不在別人家的窗前踢球了。小寶仍在那兒踢球。
2.答案要點。
(1)大偉做得對。他能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改正徹底,這樣進步快。
(2)小寶做得不對。他不能改正自己的錯誤。以后,他還可能碰碎別人的玻璃或惹出別的禍。這種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的思想、行為不改,不利于自己的成長,這樣下去還會犯更大的錯誤。
五、談作會,聯(lián)系實際。
1.聯(lián)系自己知錯就改的事情,說一說這樣做的好處。
2.聯(lián)系自己或別人的事例,說一說知錯不改的危害。
六、總結(jié)全課,引導實踐。
1.讀讀下面的名言和諺語,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
(1)犯了錯誤則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徹底,越好。
(2)聰明人知錯就改,糊涂人有錯就瞞。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你知道自己還有什么缺點、錯誤沒改嗎?你準備什么時候改,怎樣改?為什么?
4.結(jié)束語(略)。
小學思品優(yōu)秀教案 篇2
教學設(shè)計思路
本課活動先通過“小故事:我是小小男子漢”的學習,使同學們懂得了在遇到困難或者膽怯時,一定要相信自己能行,擁有克服困難和膽怯心理的自信和勇氣,就能戰(zhàn)勝困難和膽怯。還通過讓同學們欣賞音頻、圖片等形式進行榜樣教育,加深對這方面知識的理解;然后以“說一說”的活動形式,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鍛煉機會,通過了解學生中一些勇敢者的故事,為他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最后,通過“游戲:擊鼓傳花”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自信心,鍛煉了學生們的膽量。
本課活動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我能行”的自信心和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知道不膽小是勇敢的表現(xiàn)。
(二)能力目標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做到不嬌氣,不膽怯,敢于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敢精神。
教學重點 讓學生知道怎樣做才是勇敢,不膽怯,不嬌氣。
教學難點 為什么要勇敢,不膽怯,不嬌氣。
教學方法 討論法、探究式教學法、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和感受、游戲
教學媒體 多媒體、投影儀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1.準備一個“擊鼓傳花”用的小鼓或其它代替器具。
2.通過網(wǎng)絡(luò)或其他途徑,搜集一些有關(guān)勇敢的故事資料。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老師:同學們,大家晚上敢獨自睡覺,獨自一個人在家嗎?
學生:(略)
老師:要是爸爸媽媽都有事,我們又該怎么辦呢?
學生:(略)
老師:我們下面看看小軍是怎樣做的呢?(過渡)
講授新課
一、小故事:我是小小男子漢(板書)
老師:同學們,打開課本第五十二頁,我們認真看一看書上的四幅圖,說了一個什么故事?然后給同學們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大家現(xiàn)在想一想這幾個問題:小軍自己在家還怕嗎?他告訴媽媽說沒問題時,是怎么想的呢?他用哪些辦法克服膽怯的呢?大家可以討論一下,然后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小軍自己在家他也害怕,但是他在“自己長大了,是一個男子漢”的信念下,通過采用把房間里的燈打開、看電視、聽音樂等辦法,克服了自己的不安情緒。為什么有的同學晚上不敢獨自睡覺,獨自一個人在家呢?
學生:(略)
老師:有的同學說怕黑、怕壞人,還有的說怕鬼,我們來聽一個故事。
(讓同學們欣賞音頻“怕黑的小姑娘”。)
老師:這回大家是不是明白了一些啊!害怕有時就是自己嚇自己,只要我們鼓起勇氣,相信自己,就能克服膽怯的心理,大家說是不是呢?
學生:(略)
(還可讓同學們欣賞音頻“膽小先生”、“小小男子漢”等;欣賞圖片“我不怕打針”、“走夜路,我?guī)ш牎薄ⅰ坝赂液⒆拥倪\動”等。)
老師:可見,只要我們自信了,勇敢了,膽小就會遠離我們,我們向成功就跨進了一步。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又是怎么做的呢?讓我們來說一說。(過渡)
二、說一說(板書)
老師:我們打開課本第五十三頁,認真看一看圖中的同學在做什么?然后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同學們是不是也有好多精彩故事呢?說給同學們聽,好嗎?下面大家可以自由結(jié)組,把自己精彩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學生:(略)
(還可讓同學們欣賞圖片“不懼身殘”、“摔倒了爬起來”、“我能行(二)”、“我行(三)”、“坦然面對”等;聽音頻“我選我”;或給同學們講“我能行(一)”、“我能行(二)”、“不被困難嚇倒”等故事,詳見文本資源。)
老師: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游戲“擊鼓傳花”,花傳到誰手里,可要講故事呀!(過渡)
三、游戲:擊鼓傳花(板書)
老師:游戲前,我們先欣賞一個動畫片和幾幅圖片。
(讓同學們欣賞視頻“小馬過河”;圖片“我能行(一)”、“我行”系列、“踴躍回答問題”等。)
老師:大家看完這些后有什么感想呢?
學生:(略)
老師:下面大家打開課本第五十四頁,大家認真看一看,然后我們也像他們那樣坐成一個圓周,來進行游戲,花傳到誰手里,可要講故事,準備好了嗎?
學生:(略)
(進行游戲,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多關(guān)注性格較為內(nèi)向和語言表述能力欠缺的學生,要給他們創(chuàng)造展示自己的機會,使他們能夠感覺到自己能行。)
【課后反思】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知道了不膽小是勇敢的表現(xiàn),敢于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培養(yǎng)了學生“我能行”的自信心和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
小學思品優(yōu)秀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明白集體的事應(yīng)大家商量,知道民主集中制這一民主生活中的基本原則。
2.學習一些與大家商量辦事的基本方法和原則。
3.增強學生民主協(xié)商和民主參與的意識。
4.具備有事同大家商量的能力,主動發(fā)言,學會商量。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有事大家商量
一、 創(chuàng)設(shè)情景,巧妙導入
教師向?qū)W生公布一個比較武斷,未征求學生的意見,不符合多數(shù)同學意愿的決定,以引起學生對這一決定的不滿。
1.學生談感受,道不滿原委。
2.思考:為什么集體的事要大家商量,而不能個人說了算?
二、出謀劃策,排憂解難
1.出示教材P.28圖,并附動畫配音。
師:這些小干部其實很想為大家做些事情,不辜負同學的信任,但他們遇到了難題,不知道怎么辦才好。我們幫他們出出主意吧。
2.討論:怎樣才能做出一個讓大家滿意的決定呢?
3.交流、匯報,總結(jié)、提煉。
(1) 大家共同商量。
(2) 班委會商量決定。
(3) 人人參與商量決定。
(4) 少代會商量決定。 ……
4.動畫介紹“少代會”概念及職責。
三、 商議決定,達成共識
師:集體的事情不能一人說了算,應(yīng)該人人做主人,群策群力、集思廣益。
1.討論:你們班在商量事情的時候,是不是每個同學都能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有些同學不愛發(fā)言怎么辦呢?
2.現(xiàn)場采訪:
(1)在班級商量事情的時候,你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嗎?
(2)你不愛發(fā)言的想法是什么?
3.討論:怎樣讓不愛發(fā)言的同學也能把他們的想法說出來?
4.商議決定,達成共識
問:大家各有各的意愿和想法,商量時采用什么方法最后做出決定?
(1) 舉手表決,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
(2) 班委會討論做出決定
(3) 小組長討論決定
第二課時 學會商量
一、 生成問題
1.逐一出示P.32、33圖,并配以場外音。
2.討論:同學們,你們在商議班級事情時,還會遇到哪些問題?
二、 解決問題
1. 思考明理。
想一想:
(1)假如我在發(fā)言,別人打斷我的話,我有什么感受?我希望別人怎么做?
(2)假如因為沒有采納自己的意見就生氣,周圍人會有什么感受?
(3)如果只顧自己說,不給別人說話的機會,別人會怎么想?
(4)怎樣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說服別人呢?
2.制定“規(guī)則”。
師:如何進行商量呢?針對以上討論時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大家一起來制定一個“聽說守則”。
(1)八人小組討論,每組制定一份“聽說守則”。
(2)各小組守則匯總,篩選制定出全班“聽說守則”。
(3)抄寫“聽說守則”,讀熟記住。
三、 學會商量
1.全班商量:為下周班會選擇一個大家感興趣的活動內(nèi)容。(按照“聽說守則”進行)
2.在協(xié)商中做出決定。
附:聽說守則
(1)尊重別人的發(fā)言權(quán),不隨便打斷或輕易否定別人的發(fā)言;
(2)在民主協(xié)商中能做到求同存異,學會傾聽和吸納別人的意見;
(3)能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學會說服他人;
(4)當自己的意見不被別人采納時,要胸開闊,做到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
小學思品優(yōu)秀教案 篇4
教學設(shè)計: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引入新課
請同學們聽故事《立木為信》。(見課前準備中閱讀材料)
你們佩服商鞅嗎?你們覺得他變法成功的關(guān)鍵是什么?
(引導學生認識季布是一個特別守信用,答應(yīng)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的人。得到別人的信任是他變法成功的關(guān)鍵)
小結(jié):象商鞅這樣,說話、做事表里一致,不虛假,不隱瞞,辦事講信用,答應(yīng)了別人的事,認真履行諾言,說到做到,就是的表現(xiàn)。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三課《誠實守信》,從而使我們懂得:對于我們有什么意義,怎樣才能做到。
二、 學習新課 引出觀點
1、 請同學們聽一個真實的故事《五毛錢丟掉的信譽》(見擴展資料)
提問:請你仔細想一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學生通過討論明確一個人不是不會得到別人的信任的。是立人之本。)
對!如果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做到表里一致,誠實待人,說話辦事講信用,就會贏得別人的信任與尊重。
出示投影片:課文第三小節(jié)
請同學們讀一讀這段話。
請同學們用自己知道的例子說一說,你是怎樣理解這一段話的。
板書:為人之本
小結(jié):看來一個人,只有能做到,才能夠受到別人的尊重。
2、請同學們看一段錄像《百年老字號同仁堂的故事》
提問:在許多企業(yè)不景氣的情況下,同仁堂藥店銷售卻直線上升,久盛不衰,原因是什么?如果不這樣做會是什么結(jié)果?
(學生通過討論認識,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企業(yè)的信譽,產(chǎn)品的質(zhì)量,是贏得顧客信任的基本保障。也是一個企業(yè)興旺發(fā)達的重要條件。)你還能舉出類似這樣的例子嗎?
老師講:飛機送面團
提問:用一架飛機送一些不值錢的面團值得嗎?(學生討論)
小結(jié):的確送貨物的價值還不及飛機運輸費的十分之一。弗爾塞克總裁說:"我們寧可賠償高額的運輸費,也不可中斷小供銷點的供貨,飛機給我們送去的不僅是幾百公斤的生面團,而是多米諾皮公司的信譽!信譽!
該公司視信譽為生命,世界公認,有一年,多米諾皮公司的一家商店偶爾發(fā)生了一次中止供貨事件,公司買回了1000多個只在悼念死者時才佩戴的黑袖章,命令全體員工都佩戴了好長一段時間,以此表示對這類不幸事件的哀悼。
投影課文第四小節(jié)第一句話,請大家齊讀這句話。
小結(jié):在我們現(xiàn)代社會,對于小到一個人也好,大到一個企業(yè)也好,是立足根本。既是做人應(yīng)當具有的基本品質(zhì),同時也是一個企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立于不敗之地的保障 。
板書: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
2、 小組活動,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關(guān)于"只有,才能贏得市場;反之就會失去信譽,最終砸了自己的牌子"的事例。
各小組匯報。(在學生匯報過程中追問:誰都知道應(yīng)當,但是他們?yōu)槭裁床贿@樣做?使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加深認識。)
3、 其實在我國歷史上 ,也有許多這樣的故事。
下邊請聽歷史故事《誠實的晏殊》。
小結(jié):這個故事說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就把作為一個人起碼的道德品質(zhì)。
板書: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三、 聯(lián)系實際 深化觀點
1、 你在生活中有過這方面的體會嗎?
(學生結(jié)合自己個人實際,或自己的生活實際,講一講對觀點的體會。)
2、 請同學們看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1:課后討論題1
(引導學生通過討論認識到,不抄別人的答案,雖然成績一時不理想,但是一種誠實的表現(xiàn)。成績是可以改變的,人的品質(zhì)最可貴;抄襲別人的答案,即使一時取得好成績,也不光彩。不僅不利于彌補學習上的漏洞,而且還養(yǎng)成了自欺欺人、不誠實的壞品質(zhì),最終害了自己。)
板書:從小時候要求自己
小品表演2:課后討論題2
(使學生懂得"講信用要有原則"的道理。學生由于年齡所限,看問題容易絕對化。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到,講信用一定要與誠實聯(lián)系在一起。)
板書:在小事上要求自己
小品表演3:課后討論題3
(使學生懂得在生活中,事情往往是復雜的。關(guān)心、體貼他人,靈活處事,善意的謊話,也是可以諒解的。)
小結(jié):通過討論大家都認識到,是一個人重要的品質(zhì),在原則問題面前,必須以誠實為第一位。同時不能與善意的謊言混為一談。
3、 夸一夸我們班在這方面做得好的同學。
(為同學們樹立身邊學習的榜樣)
四、運用觀點 指導行為
1、 看錄像 1 (課后評議1)
你喜歡和誰交朋友?你會對小華或小明說些什么?
2、 看錄像2 (課后評議2)
如果你是張濤或方申,你會怎樣做?
3、 學習這課后,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嗎?
(引導學生說一說真實的心里話,談?wù)勛约涸谶@方面有什么真實的想法。)
4、 學習這課后你有什么新的認識?
五、總結(jié)全課。
的好品質(zhì),是為人之本,需要從小培養(yǎng)。市場競爭信譽第一,無往不勝。希望大家在平時就要嚴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言而有信。
探究活動
1.繼續(xù)調(diào)查關(guān)于方面的事例。(正反事例均可)
2.訪問身邊的人,請他們舉例談?wù)勁囵B(yǎng)品質(zhì)的重要性。
3.收集有關(guān)方面的古語、名言、警句等。
4、你認為對一個人來說重要嗎?請你舉例說明你的觀點。
5、收集靠信譽求生存的商家或企業(yè)的事跡,將給同學們聽。
6、學了本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可以是對某件事發(fā)表看法,也可概括地談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