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小學三年級數學《乘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系》教案模板(通用8篇)

小學三年級數學《乘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系》教案模板

發布時間:2023-08-18

小學三年級數學《乘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系》教案模板(通用8篇)

小學三年級數學《乘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系》教案模板 篇1

  教學目的:

  1、記住求總價和總產量的數量關系。

  2、能正確運用數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培養學生自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4、通過歸納揭示數量關系,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具準備:投影儀、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認定目標

  1、"小小售貨員"游戲。(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感知乘法應用題的一些數量關系。)

  2、教師小結:從上面的游戲我們可以看出,乘法應用題與我們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那么同類型

  乘法應用題又有什么關系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問題(板書課題)。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要完成以下兩個任務(口頭展標l、2)。

  [評析:通過游戲把學生要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和強烈的學習興趣,為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展標及時合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二、導學達標

  1、求總價數量關系的教學。

  (1)出示例1。

  例1、解答下面各題(投影出示相應的圖)

  ①鉛筆每支8分,買3支用多少錢?

  ②籃球每個70元,買2個用多少錢?

  ③魚每千克9元,買4千克用多少錢?

  (以上三道題讓學生自己解答)

  (2)討論(出示討論題,四個小組討論)。

  ①例1中的三道題都說的是哪一方面的事?

  ②題里已知條件有什么共同點?

  ③要求的問題又有什么共同點?

  (3)單價、數量、總價含義的教學。

  根據學生討論回答的結果進一步說明:像這樣,每件商品的價錢或單位重量的價錢;我們就把它們叫做單價(板書"單價"):買商品的件數或重量,我們就把它們叫作數量(板書"數量");買商品一共用多少錢叫做總價(板書"總價")。請你再舉出一些生活中的單價、數量、總價的實際例子來。

  (4)引導學生總結數量關系。

  根據例1的三道題的解題規律,請同學們總結出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關系。(學生總結,教師板書總結出的數量關系。)

  (5)看教材,勾畫重點句子。

  (6)做一做

  ①指出例l各題中的單價、數量、總價各是多少?

  ②舉出生活中像例1這種求總價的應用題。

  [評析:通過讓學生觀察、比較、分組討論和總結,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重視了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創設情境,讓學生有成功的機會和產生成功的愉快感。

  2、自學求總產量數量關系。

  (1)按照老師教同學們求總價的方法,請你們帶著以下思考題自學例2

  出示例2(投影出示三個思考題)。

  例2、解答下面各題(投影出示相應的圖)。

  ①每棵蘋果樹平均收蘋果25千克,3棵蘋果樹收多少千克?

  ②菜園每畦地產萊150千克,4畦地產菜多少千克?

  思考題(四人小組討論)

  ①兩道題都說的什么問題,它們的條件和問題有什么共同點?

  ②什么叫單產量?什么叫數量?總產量?

  ③知道單產量和數量怎樣求總產量?

  (2)檢查自學情況(投影出示檢測題)。

  ①例2的兩道題都是求的應用題。

  ②每棵樹收蘋果的重量或每哇地產菜的重量叫做,有多少棵樹或有多少波菜叫做,一共收多少菠菜叫做。

  ③寫出求總產量的數量關系:

  ④例2中的單產量、數量、總產量各是多少?

  ⑤舉出生活中像例2這種求總產量的應用題。

  [評析:學生帶著思考題進行自學,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體驗到自己也會學習知識的快樂,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3、小結。

  以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求總價和總產量的數量關系。知道單價和數量,用單價乘以數量就可以求總價;知道單產量和數量就可以求總產量。

  三、達標測評

  1、將題中已知條件和問題與相應的數量名稱連起來。

  (1)皮球每個35元,買4個皮球一共用多少錢?

  數量總價單價。

  (2)每只母雞平均每月下蛋20個,有5只母雞。每月共下多少蛋?

  總產量數量單產量

  2、先說出數量關系,再解答。

  (1)學校買了4個排球,每個23元。一共用去多少元?

  (2)畜牧場平均每頭奶牛每天產奶15千克,20頭奶牛每天產奶多少千克?

  3、編一道已知單價和數量求總價的應用題。

  4、編一道已知單產量和數量求總產量的應用題。

  5、把下列應用題補充完整,并解答。

  (1)葡萄園每畦產葡萄200克,有3畦葡萄。 ?

  (2)每雙童襪2元,,應付多少元?(補充不同的條件,用不同方法解答。)

  6、一個水果店運來150千克蘋果,平均放在6個筐里,每千克蘋果2元。每筐蘋果多少元?(用不同的方法解)

  [評析:測評題有密度,有梯度,既體現了基礎知識要求,又體現了對學生能力的要求,1、2題是檢查學生對今天所學內容是否都掌握;3、4題不僅要求學生要有這節課的基礎,而且還要會"選材"和"組裝";5題的第(2)題補充不同的條件,要求學生思路要廣,思維要靈活;6題要求學生用不同方法解答,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目的。]

  7、全課總結(略)。

小學三年級數學《乘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系》教案模板 篇2

  教學目的

  通過實際的例子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數學術語表達常見數量關系,并能在解答應用題和實際問題中加以運用,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數學術語表達常見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掌握用數學術語表達常見數量關系。

  教學關鍵

  常見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談話。

  我們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存在著各種數量關系,這些數量關系在以前解答各種應用題時都已經遇到過,只是沒有加以概括總結。今天我們來學習常見的幾種數量關系。

  二、新授。

  1、揭示課題:來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系。

  2、教學例1。(題略)

  (1)分別出示例1的3道題。

  ①分別出示每道題。用幻燈投影每道題的題意圖。

  ②要求全班學生默讀并想一想各題的兩個已知條件是什么?問題是求什么?

  (2)學生默讀題目后,把3道題獨立地解答出來。

  (3)指名講述解答方法,然后板書算式。

  ①鉛筆3支用:8×3=24(分)=2角4分

  ②籃球2個用:28×2=56(元)

  ③魚4千克用:3×4=12(元)

  答:(略)

  (4)提問:

  ①同學們觀察這3道題所說的事情都是哪一方面的?

  ②3道題中的已知條件有什么共同點?

  ③3道題中的要求問題有什么共同點?

  引導學生說出這3道題都是說購買商品的事,都知道每件商品的價錢和買多少,求一共用多少錢。教師進而指著3道題的第一個條件。告訴學生“每件商品的價錢”。我們叫它單價。(板書:單價)接著指第二個條件,告訴學生“買了多少”,我們叫它數量。(板書:數量)。“一共用了多少錢”,我們叫它總價。(板書:總價)

  ④再問:單價是什么意思?總價是什么意思?知道了單價和數量怎樣求總價?

  引導學生回答后,根據這3道題的實際找出三種量之間的關系,總結出:

  單價×數量=總價

  ⑤再問:請同學們想一想每道題中的單價是多少?數量是多少?總價是多少?

  指名學生回答。

  小結: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都要遇到買商品的事,掌握了“單價×數量=總價”這種數量關系后,買東西時只要看商品的單價和我們買的數量,就可以用單價乘以數量求出要付的總價了。

  3、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25頁“做一做”的題目。

  ①讀題。理解題意:符合例1所說的數量關系,也就是說已知條件是單價和數量,去求總價的實際計算的問題。

  ②指名學生口述例舉的問題,并解答。

  (2)講出下面各題中的單價、數量、總價各是多少?

  ①每個保溫瓶20元,買3個用:

  ②每千克豬肝16元,買5千克用:

  ③每千克大蔥2元,買12千克用:

  ④每套同樣的童裝50元,買4套用:

  (2)乘法應用題和物價、產量數量關系

小學三年級數學《乘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系》教案模板 篇3

  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對已學過的除法關系應用題的解答,引導學生自己概括整理出常見的除法數量關系式,掌握并靈活地運用這些常見數量關系式解決實際問題、

  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運用數學術語進行歸納概括的能力,發展抽象思維、

  通過學生對一些數量關系的掌握,加深他們對日常各種數量及相互關系的理解,體驗探索的樂趣,感受數學的實用性、嚴謹性和結論的確定性、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具體情境的實際問題,抽象概括出常見的除法數量關系式,加深學生對日常各種數量及相互關系的理解、

  教學過程

  鋪墊準備、【演示課件“除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系”】

  出示:

  根據24×6=144,列兩個除法算式、

  144÷6=24,144÷24=6

  根據230÷5=46,列一個乘法算式和一個除法算式、

  46×5=230,230÷46=5

  觀察以上兩組算式,你有什么發現?說說乘法各部分之間存在什么關系?

  出示:被乘數×乘數=積

  積÷乘數=被乘數

  積÷被乘數=乘數

  提問:我們學過的乘法數量關系有哪些?

  板書:單價×數量=總價速度×時間=路程

  單產量×數量=總產量工效×時間=工作總量

  探索新知

  1、【繼續演示課件“除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系”】

  教師結合課件問:動畫看完了,你想到了什么?(要想知道帶的錢是否夠用,可以估算一下,還可以先算出買鼓共需要多少錢?)學生結合課件演示敘述題意、

  出示:(1)學校鼓樂隊要買8個鼓,每個9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問:這個問題中存在哪些數量關系?你想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后板書:單價×數量=總價

  98×8=784(元)

  解決動畫中“錢是否夠用”的問題。

  2、根據“學校鼓樂隊要買8個鼓,每個9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這個問題,誰能聯想出兩道除法計算的應用問題來?

  學生討論編題,然后口述題意。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

  (2)學校鼓樂隊要買8個鼓,一共需要784元,每個鼓多少元?

  (3)學校鼓樂隊買鼓需要784元,每個98元,一共可以買幾個?

  分別讀題,列式解答,訂正并板書:

  (2)784÷8=98(元) (3)784÷98=8(個)

  3、觀察三個算式,聯系題意,推出數量關系式。

  (1)觀察98×8=784(元) 784÷8=98(元) 784÷98=8(個)三個算式之間有什么區別和聯系,想784、98、8分別代表哪一數量?問:你發現了什么?

  (2)學生討論、“單價、數量、總價”之間除了有乘法關系外,還有什么關系?

  學生自己提煉得出:總價÷數量=單價、總價÷單價=數量

  4、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舉出應用“總價÷數量=單價或總價÷單價=數量”的實際例子。

  發散遷移【繼續演示課件“除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系”】

  學生以小組位單位討論74頁“做一做”,得出“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除法數量關系式。

  問:根據“工效×時間=工作總量”這一乘法數量關系,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推理得出這三個量間的除法數量關系、

  全課小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談談你有什么新的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2、師帶領學生回顧全課內容,從具有乘除法數量關系的三個數量間的緊密聯系中體會“事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換”的思想。

  布置作業

小學三年級數學《乘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系》教案模板 篇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7頁上的內容,練習六的策5-9題。

  教學目的

  通過實際的例子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術語表達數量關系中,并能在解答應用題和實際問題中加以應用,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一定的數學思維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術語表達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教學關鍵

  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一定的數學思維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40×805×50300×20xx×50

  15×424×30150×8320÷2

  2、先說出下面各題的數量關系,再解答。

  (1)每個熊貓玩具15元錢,幼兒園買回5個要用多少錢?

  (2)每棵柑樹平均收柑75千克,8棵柑樹共收柑多少千克?

  二、新授。

  1、教學例3。

  (1)出示例3的兩道題。要求全班學生獨立解答后,指名學生口述解答方法,然后板書算式。

  汽車每分行750米,4分行:750×4=3000(米)

  小強每分步行66米,5分步行:66×5=330(米)

  (2)提問:這兩個問題有什么相同點呢?這兩題都是知道每分走的米數和走了多少分,求一共走多少米路。像這兩道題中第一個已知條件那樣,都是每小時(或每分。每天)行的路程,我們叫它速度。(板書:速度);像第二個條件那樣,都是知道小時數(或分數、天數),我們叫它時間(板書:時間);算出一共行多少路,我們叫它路程(板書:路程)。

  (3)再問:速度是什么意思呢?時間是什么意思呢?路程是什么意思呢?

  (4)再問:根據例3中兩道題,看出已知速度、時間怎樣求路程呢?

  引導學生回答之后,根據例3中兩道題的實際。找出三種量之間的關系,總結出:

  速度×時間=路程

  (5)誰能說一說上面每道題里速度是多少?時間是多少?路程是多少?

  小結:我們掌握了速度×時間=路程這種數量關系,只要知道了速度和時間,就可以用乘法求出“路程了。

  2、鞏固練習。

  (1)指出下面每題中的速度是多少?時間是多少?路程是多少?

  ①小華每分走60米,6分能走多少米?

  ②輪船每小時行駛35千米,2小時能行駛多少千米?

  ③聲音在空間每秒傳播400米,7秒能傳到多少米遠的地方?

  (2)完成教科書第27頁的”做一做“題目。

  問:誰能舉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例3所說的數量關系的實際計算問題?

  啟發學生可以編出:步行、自行車、汽車、火車、飛機等的速度、時間和所行路程的實際計算問題。

  (4)乘法應用題和行程、工作量數量關系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8頁上的內容,練習六的策5-9題。

  教學目的:通過實際的例子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術語表達數量關系中,并能在解答應用題和實際問題中加以應用,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一定的數學思維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術語表達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教學關鍵: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一定的數學思維方法。

  3、教學例4。

  (1)出示例4的`兩道題。要求全班學生獨立解答。學生解答完后指名口述解答方法,然后板書算式。一臺織布機每小時織布3米,8小時織:

  3×8=24(米)

  編籃小組每天編竹籃16個,5天編:

  16×5=80(個)

  (2)教師講述上面的兩道題中,每一小時、每一天完成的產品的多少,我們叫它工效[工效的意思是工作效率,簡寫為工效,是在一個單位時間里(如一分、或一小時、或一天、或一星期、或一個月)做的工作量。一個單位時間里做的工作量多,就是工效高。](板書:工效);所用的小時數、天數,我們叫它時間(板書:時間);一共完成的產品數量,我們叫它工作總量。(板書:工作總量)

  (3)提問:上面的每道題中什么是工效?什么是時間?什么是工作量?知道了工效和工作時間怎樣求工作總量呢?

  引導學生回答后,根據例4的兩道題的實際找出三種量之間的關系,總結出。

  工效×時間=工作總量

  (4)小結:我們掌握了速度×時間=工作總量這種數量關系后,只要知道了工效和時間,就可以用乘法求出工作總量了。

  4、鞏固練習。

  (1)說出下面每題中什么是工效?什么是時間?什么是工作總量?

  ①一臺碾米機每小時碾米500千克,3小時碾米多少千克?

  ②一架磨粉機每分磨粉15千克,5分磨粉多少千克?

  ③李師傅每天生產熊貓玩具7個,8天生產多少個?

  (2)完成教科書第28頁的”做一做“題目。

  問:誰能舉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例4所說數量關系的實際計算問題。

  啟發學生說出已知工效和時間,求工作總量的題目。

  5、作業。做練習六的第5-9題。

小學三年級數學《乘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系》教案模板 篇5

  教學目的

  通過實際的例子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數學術語表達常見數量關系,并能在解答應用題和實際問題中加以運用,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數學術語表達常見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掌握用數學術語表達常見數量關系。

  教學關鍵

  常見數量關系。

  教學過。

  一、復習:略。

  1、教學例2。(題略)

  (1)教學例2的第一道題。

  ①出示例2的第一道題。

  幻燈投影:第一道題的圖,在每筐蘋果邊加畫蘋果樹一棵。教師講解每筐蘋果是從相對應的蘋果樹上采摘下來的,平均每棵采摘25千克。

  ②全班學生看題、圖后獨立解答。

  (2)教學例2的第二道題。

  ①出示例2的第二道題。幻燈投影出菜園的一排菜畦、教師講述菜畦的意思,每畦可收菠菜150千克。

  ②學生獨立解答。

  (3)指名講述解答方法,板書算式。

  2、棵蘋果收。25×3=75(千克)

  3、畦產菠菜:150×4=600(千克)

  答:(略)

  (4)提問:

  ①剛才例2的兩道題中的第一個已知條件都是講什么?引導學生回答都是講平均產量。即單產量。

  ②兩道題中的問題都是求什么?引導學生回答出都是求總產量。

  教師歸納、例2的兩道題中的“每棵樹收蘋果的重量”和“每哇收菠菜的重量”,我們叫它單產量。(板書:單產量)

  “有多少棵樹或有多少畦”,我們叫它數量。(板書:數量)

  “一共收多少蘋果或產多少萊的重量”,我們叫它總產量。(板書:總產量)

  (5)再問:已知單產量和數量怎樣求總產量?

  指名學生回答后總結出:

  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6)小結:我們掌握了“單產量×數量=總產量”這個

  關系式,平常在解答求總產量的應用題時只要找出單產量和數量,然后用單產量乘以數量就求出總產量了。

  4、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26頁“做一做”的題目。

  問:誰能舉出已知條件是單產量和數量,求總產量的實際計算問題呢?

  指名學生口述實例,并解答。

  (2)試練。解答下列各題后,再分別指出每道題的單產量、數量和總產量各是什么?

  ①每噸甘蔗可以產糖120千克,5噸甘蔗可以產糖多少千克?

  ②菜園每畦馬鈴薯收140千克,4畦收馬鈴薯多少千克?

  ③每噸海水可曬鹽2千克,1000噸海水可曬鹽多少千克?

  二、課堂綜合練習。

  請指出下面各題分別屬于哪一種數量關系?每道題中的兩個已知數分別是什么量?問題是什么量?(學生回答后,再解答出來。)

  1、每雙童襪2元,買同樣的6雙應付多少元?

  2、每只母雞平均每月下蛋20個,5只母雞每月共下蛋多少個?

  3、蔬菜小組每平方米平均收大白菜25千克,一畦8平方米的菜地能收大白菜多少千克?

  4、排球每個25元,學校買回4個用了多少錢?

  三、課堂作業。做練習六的第1-4題。

  (3)乘法應用題和行程、工作量數量關系

小學三年級數學《乘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系》教案模板 篇6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六冊第25-26頁。

  教學目的:

  1.記住求總價和總產量的數量關系。

  2.能正確運用數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培養學生自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4.通過歸納揭示數量關系,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具準備:投影儀、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認定目標

  1."小小售貨員"游戲。(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感知乘法應用題的一些數量關系。)

  2.教師小結:從上面的游戲我們可以看出,乘法應用題與我們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那么同類型

  乘法應用題又有什么關系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問題(板書課題)。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要完成以下兩個任務(口頭展標l.2)。

  [評析:通過游戲把學生要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和強烈的學習興趣,為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展標及時合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

  二、導學達標

  1.求總價數量關系的教學。

  (1)出示例1。

  例1.解答下面各題(投影出示相應的圖)

  ①鉛筆每支8分,買3支用多少錢?

  ②籃球每個70元,買2個用多少錢?

  ③魚每千克9元,買4千克用多少錢?

  (以上三道題讓學生自己解答)

  (2)討論(出示討論題,四個小組討論)。

  ①例1中的三道題都說的是哪一方面的事?

  ②題里已知條件有什么共同點?

  ③要求的問題又有什么共同點?

  (3)單價、數量、總價含義的教學。

  根據學生討論回答的結果進一步說明:像這樣,每件商品的價錢或單位重量的價錢;我們就把它們叫做單價(板書"單價"):買商品的件數或重量,我們就把它們叫作數量(板書"數量");買商品一共用多少錢叫做總價(板書"總價")。請你再舉出一些生活中的單價、數量、總價的實際例子來。

  (4)引導學生總結數量關系。

  根據例1的三道題的解題規律,請同學們總結出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關系。(學生總結,教師板書總結出的數量關系。)

  (5)看教材,勾畫重點句子。

  (6)做一做

  ①指出例l各題中的單價、數量、總價各是多少?

  ②舉出生活中像例1這種求總價的應用題。

  [評析:通過讓學生觀察、比較、分組討論和總結,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重視了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創設情境,讓學生有成功的機會和產生成功的愉快感。

  2.自學求總產量數量關系。

  (1)按照老師教同學們求總價的方法,請你們帶著以下思考題自學例2

  出示例2(投影出示三個思考題)。

  例2.解答下面各題(投影出示相應的圖)。

  ①每棵蘋果樹平均收蘋果25千克,3棵蘋果樹收多少千克?

  ②菜園每畦地產萊150千克,4畦地產菜多少千克?

  思考題(四人小組討論)

  ①兩道題都說的什么問題,它們的條件和問題有什么共同點?

  ②什么叫單產量?什么叫數量?總產量?

  ③知道單產量和數量怎樣求總產量?

  (2)檢查自學情況(投影出示檢測題)。

  ①例2的兩道題都是求 的應用題。

  ②每棵樹收蘋果的重量或每哇地產菜的重量叫做 ,有多少棵樹或有多少波菜叫做 ,一共收多少菠菜叫做 。

  ③寫出求總產量的數量關系:

  ④例2中的單產量、數量、總產量各是多少?

  ⑤舉出生活中像例2這種求總產量的應用題。

  [評析:學生帶著思考題進行自學,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體驗到自己也會學習知識的快樂,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3.小結。

  以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求總價和總產量的數量關系。知道單價和數量,用單價乘以數量就可以求總價;知道單產量和數量就可以求總產量。

  三、達標測評

  1.將題中已知條件和問題與相應的數量名稱連起來。

  (1)皮球每個35元,買4個皮球一共用多少錢?

  數量 總價 單價。

  (2)每只母雞平均每月下蛋20個,有5只母雞。每月共下多少蛋?

  總產量 數量單 產量

  2.先說出數量關系,再解答。

  (1)學校買了4個排球,每個23元。一共用去多少元?

  (2)畜牧場平均每頭奶牛每天產奶15千克,20頭奶牛每天產奶多少千克?

  3.編一道已知單價和數量求總價的應用題。

  4.編一道已知單產量和數量求總產量的應用題。

  5.把下列應用題補充完整,并解答。

  (1)葡萄園每畦產葡萄200克,有3畦葡萄。 ?

  (2)每雙童襪2元, , 應付多少元?(補充不同的條件,用不同方法解答。)

  6.一個水果店運來150千克蘋果,平均放在6個筐里,每千克蘋果2元。每筐蘋果多少元?(用不同的方法解)

  [評析:測評題有密度,有梯度,既體現了基礎知識要求,又體現了對學生能力的要求,1、2題是檢查學生對今天所學內容是否都掌握;3、4題不僅要求學生要有這節課的基礎,而且還要會"選材"和"組裝";5題的第(2)題補充不同的條件,要求學生思路要廣,思維要靈活;6題要求學生用不同方法解答,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目的。]

  四、全課總結(略)。

小學三年級數學《乘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系》教案模板 篇7

  (1)乘法應用題和物價、產量數量關系

  教學目的:通過實際的例子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數學術語表達常見數量關系,并能在解答應用題和實際問題中加以運用,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數學術語表達常見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掌握用數學術語表達常見數量關系。

  教學關鍵:常見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談話。

  我們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存在著各種數量關系,這些數量關系在以前解答各種應用題時都已經遇到過,只是沒有加以概括總結。今天我們來學習常見的幾種數量關系。

  二、新授。

  1、揭示課題:來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系。

  2、教學例1。(題略)

  (1)分別出示例1的3道題。

  ①分別出示每道題。用幻燈投影每道題的題意圖。

  ②要求全班學生默讀并想一想各題的兩個已知條件是什么?問題是求什么?

  (2)學生默讀題目后,把3道題獨立地解答出來。

  (3)指名講述解答方法,然后板書算式。

  ①鉛筆3支用:8×3=24(分)=2角4分

  ②籃球2個用:28×2=56(元)

  ③魚4千克用:3×4=12(元)

  答:(略)

  (4)提問:

  ①同學們觀察這3道題所說的事情都是哪一方面的?

  ②3道題中的已知條件有什么共同點?

  ③3道題中的要求問題有什么共同點?

  引導學生說出這3道題都是說購買商品的事,都知道每件商品的價錢和買多少,求一共用多少錢。教師進而指著3道題的第一個條件。告訴學生“每件商品的價錢”。我們叫它單價。(板書:單價)接著指第二個條件,告訴學生“買了多少”,我們叫它數量。(板書:數量)。“一共用了多少錢”,我們叫它總價。(板書:總價)

  ④再問:單價是什么意思?總價是什么意思?知道了單價和數量怎樣求總價?

  引導學生回答后,根據這3道題的實際找出三種量之間的關系,總結出:

  單價×數量=總價

  ⑤再問:請同學們想一想每道題中的單價是多少?數量是多少?總價是多少?

  指名學生回答。

  小結: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都要遇到買商品的事,掌握了“單價×數量=總價”這種數量關系后,買東西時只要看商品的單價和我們買的數量,就可以用單價乘以數量求出要付的總價了。

  3、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25頁“做一做”的題目。

  ①讀題。理解題意:符合例1所說的數量關系,也就是說已知條件是單價和數量,去求總價的實際計算的問題。

  ②指名學生口述例舉的問題,并解答。

  (2)講出下面各題中的單價、數量、總價各是多少?

  ①每個保溫瓶20元,買3個用:

  ②每千克豬肝16元,買5千克用:

  ③每千克大蔥2元,買12千克用:

  ④每套同樣的童裝50元,買4套用:

  (2)乘法應用題和物價、產量數量關系

  教學目的:通過實際的例子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數學術語表達常見數量關系,并能在解答應用題和實際問題中加以運用,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數學術語表達常見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掌握用數學術語表達常見數量關系。

  教學關鍵:常見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略。

  1、教學例2。(題略)

  (1)教學例2的第一道題。

  ①出示例2的第一道題。

  幻燈投影:第一道題的圖,在每筐蘋果邊加畫蘋果樹一棵。教師講解每筐蘋果是從相對應的蘋果樹上采摘下來的,平均每棵采摘25千克。

  ②全班學生看題、圖后獨立解答。

  (2)教學例2的第二道題。

  ①出示例2的第二道題。幻燈投影出菜園的一排菜畦、教師講述菜畦的意思,每畦可收菠菜150千克。

  ②學生獨立解答。

  (3)指名講述解答方法,板書算式。

  2、棵蘋果收。25×3=75(千克)

  3、畦產菠菜:150×4=600(千克)

  答:(略)

  (4)提問:

  ①剛才例2的兩道題中的第一個已知條件都是講什么?引導學生回答都是講平均產量。即單產量。

  ②兩道題中的問題都是求什么?引導學生回答出都是求總產量。

  教師歸納、例2的兩道題中的“每棵樹收蘋果的重量”和“每哇收菠菜的重量”,我們叫它單產量。(板書:單產量)

  “有多少棵樹或有多少畦”,我們叫它數量。(板書:數量)

  “一共收多少蘋果或產多少萊的重量”,我們叫它總產量。(板書:總產量)

  (5)再問:已知單產量和數量怎樣求總產量?

  指名學生回答后總結出:

  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6)小結:我們掌握了“單產量×數量=總產量”這個

  關系式,平常在解答求總產量的應用題時只要找出單產量和數量,然后用單產量乘以數量就求出總產量了。

  4、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26頁“做一做”的題目。

  問:誰能舉出已知條件是單產量和數量,求總產量的實際計算問題呢?

  指名學生口述實例,并解答。

  (2)試練。解答下列各題后,再分別指出每道題的單產量、數量和總產量各是什么?

  ①每噸甘蔗可以產糖120千克,5噸甘蔗可以產糖多少千克?

  ②菜園每畦馬鈴薯收140千克,4畦收馬鈴薯多少千克?

  ③每噸海水可曬鹽2千克,1000噸海水可曬鹽多少千克?

  二、課堂綜合練習。

  請指出下面各題分別屬于哪一種數量關系?每道題中的兩個已知數分別是什么量?問題是什么量?(學生回答后,再解答出來。)

  1、每雙童襪2元,買同樣的6雙應付多少元?

  2、每只母雞平均每月下蛋20個,5只母雞每月共下蛋多少個?

  3、蔬菜小組每平方米平均收大白菜25千克,一畦8平方米的菜地能收大白菜多少千克?

  4、排球每個25元,學校買回4個用了多少錢?

  三、課堂作業。做練習六的第1-4題。

  (3)乘法應用題和行程、工作量數量關系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7頁上的內容,練習六的策5-9題。

  教學目的:通過實際的例子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術語表達數量關系中,并能在解答應用題和實際問題中加以應用,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一定的數學思維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術語表達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教學關鍵: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一定的數學思維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40×805×50300×2070×50

  15×424×30150×8320÷2

  2、先說出下面各題的數量關系,再解答。

  (1)每個熊貓玩具15元錢,幼兒園買回5個要用多少錢?

  (2)每棵柑樹平均收柑75千克,8棵柑樹共收柑多少千克?

  二、新授。

  1、教學例3。

  (1)出示例3的兩道題。要求全班學生獨立解答后,指名學生口述解答方法,然后板書算式。

  汽車每分行750米,4分行:750×4=3000(米)

  小強每分步行66米,5分步行:66×5=330(米)

  (2)提問:這兩個問題有什么相同點呢?這兩題都是知道每分走的米數和走了多少分,求一共走多少米路。像這兩道題中第一個已知條件那樣,都是每小時(或每分。每天)行的路程,我們叫它速度。(板書:速度);像第二個條件那樣,都是知道小時數(或分數、天數),我們叫它時間(板書:時間);算出一共行多少路,我們叫它路程(板書:路程)。

  (3)再問:速度是什么意思呢?時間是什么意思呢?路程是什么意思呢?

  (4)再問:根據例3中兩道題,看出已知速度、時間怎樣求路程呢?

  引導學生回答之后,根據例3中兩道題的實際。找出三種量之間的關系,總結出:

  速度×時間=路程

  (5)誰能說一說上面每道題里速度是多少?時間是多少?路程是多少?

  小結:我們掌握了速度×時間=路程這種數量關系,只要知道了速度和時間,就可以用乘法求出“路程了。

  2、鞏固練習。

  (1)指出下面每題中的速度是多少?時間是多少?路程是多少?

  ①小華每分走60米,6分能走多少米?

  ②輪船每小時行駛35千米,2小時能行駛多少千米?

  ③聲音在空間每秒傳播400米,7秒能傳到多少米遠的地方?

  (2)完成教科書第27頁的”做一做“題目。

  問:誰能舉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例3所說的數量關系的實際計算問題?

  啟發學生可以編出:步行、自行車、汽車、火車、飛機等的速度、時間和所行路程的實際計算問題。

  (4)乘法應用題和行程、工作量數量關系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8頁上的內容,練習六的策5-9題。

  教學目的:通過實際的例子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術語表達數量關系中,并能在解答應用題和實際問題中加以應用,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一定的數學思維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術語表達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教學關鍵: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一定的數學思維方法。

  3、教學例4。

  (1)出示例4的兩道題。要求全班學生獨立解答。學生解答完后指名口述解答方法,然后板書算式。一臺織布機每小時織布3米,8小時織:

  3×8=24(米)

  編籃小組每天編竹籃16個,5天編:

  16×5=80(個)

  (2)教師講述上面的兩道題中,每一小時、每一天完成的產品的多少,我們叫它工效[工效的意思是工作效率,簡寫為工效,是在一個單位時間里(如一分、或一小時、或一天、或一星期、或一個月)做的工作量。一個單位時間里做的工作量多,就是工效高。](板書:工效);所用的小時數、天數,我們叫它時間(板書:時間);一共完成的產品數量,我們叫它工作總量。(板書:工作總量)

  (3)提問:上面的每道題中什么是工效?什么是時間?什么是工作量?知道了工效和工作時間怎樣求工作總量呢?

  引導學生回答后,根據例4的兩道題的實際找出三種量之間的關系,總結出。

  工效×時間=工作總量

  (4)小結:我們掌握了速度×時間=工作總量這種數量關系后,只要知道了工效和時間,就可以用乘法求出工作總量了。

  4、鞏固練習。

  (1)說出下面每題中什么是工效?什么是時間?什么是工作總量?

  ①一臺碾米機每小時碾米500千克,3小時碾米多少千克?

  ②一架磨粉機每分磨粉15千克,5分磨粉多少千克?

  ③李師傅每天生產熊貓玩具7個,8天生產多少個?

  (2)完成教科書第28頁的”做一做“題目。

  問:誰能舉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例4所說數量關系的實際計算問題。

  啟發學生說出已知工效和時間,求工作總量的題目。

  三、作業。做練習六的第5-9題。

小學三年級數學《乘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系》教案模板 篇8

  教學目標

  1.初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術語表達數量關系的能力.

  2.運用數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3.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自己探求知識的欲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

  教學重點

  通過實例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術語表達這些數量關系,并在解答應用題的實際問題中加以應用.

  教學難點

  使學生熟練運用這些術語和關系式.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口算:

  30×40= 6×40= 200×20= 80×50=

  12×8= 32×20= 150×4= 240÷2=

  二、探究新知.

  1.導入:在生產和生活中,有各種數量關系.在乘法應用題中有哪些常見的數量關系?板書:乘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系.

  2.數學例1: 認識:單價×數量=總價

  (1)例1.鉛筆每枝5角,買3枝用:

  5×3=15(角)

  15角=1元5角

  籃球每個70元,買2個用:

  70×2=140(元)

  魚每千克9元,買4千克用:

  9×4=36(元)

  (2)引導學生明確:以上三個問題都是買東西用錢的事.

  每件商品的價錢叫單價;買了多少叫數量;一共用多少錢叫總價.

  第一個問題里的單價是5角,數量是3枝,總價是1元5角.

  第二個問題里的單價是70元,數量是2個,總價是140元.

  第三個問題里的單價是9元,數量是4千克,總價是36元.

  從例1可以看出,單價、數量和總價之間的關系是:單價×數量=總價

  (3)反饋練習:

  ① 口答:每件商品的價錢叫( ),買多少叫( ),一共用多少錢叫( ),它們之間的關系是( ).

  ② 請你舉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以上數量關系的實際計算問題.

  3.教學例2.認識: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1)例2.每棵蘋果樹平均收蘋果25千克,3棵蘋果樹收:

  25×3=75(千克)

  菜園每畦產菠菜150千克,4畦產菠菜:

  150×4=600(千克)

  (2)討論思考:這兩個問題都是說的什么事?這兩個問題中單產量、數量、總產量分別是什么?從上面兩個問題可以看出單產量、數量和總產量之間有什么關系?

  (3)學生匯報:這兩個問題都是說有關生產數量的事情.每棵樹收多少蘋果或每畦菜地產多少菜叫做單產量;有多少棵樹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數量;把一共收多少蘋果或產多少菜叫總產量.

  第一個問題里的單產量是25千克,數量是3棵,75是總產量.

  第二個問題里的單產量是150千克,4畦是數量,600是總產量,

  從上面兩個問題可以看出單產量、數量和總產量之間的關系是:

  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4)反饋練習:

  ① 回答:每棵樹收多少蘋果或每畦菜地產多少菜叫(單產量),有多少棵樹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數量).

  ② 舉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上述數量關系的實際計算問題.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哪兩種數量關系?

  四、隨堂練習.

  1.填空:

  ( )×( )=總價    ( )×數量=總產量

  2.判斷下面各題的對錯.

  (1)知道每袋洗衣粉的價錢和買的袋數,求總價應用洗衣粉單價乘袋數.(  )

  (2)生產隊有土地20畝,每畝產糧400公斤,共產糧多少公斤,是求數量的題目(  )

  五、布置作業.

  1.編一道已知單價和數量求總價的應用題.

  2.編一道已知單產量和數量求總產量的應用題.

小學三年級數學《乘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系》教案模板(通用8篇) 相關內容:
  • 小學三年級數學《有多重》教案范文(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有多重。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3.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提高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小學三年級數學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教案(精選3篇)

    設計說明《數學課程標準》中引導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將解決問題與計算有機的結合。在本節的教學中,注重情境圖的運用,在激發學生學習欲望的同時,讓學生在探索與交流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育教案(通用2篇)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景,進一步體會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意義。2.進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準確地、比較熟練地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3.初步體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 小學三年級數學《有多重》教案(通用14篇)

    教學目標:結合具體生活情景,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體驗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就在身邊,培養應用意識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過程:創設情境,感知輕重游戲...

  • 2023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2篇)

    教學時間:累計節數:教學目的:1、使學生了解一些日常的安全常識。2、使學生學會自護自救。教學過程:一、導入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情需啊喲加倍注意和小心對待,否則很容易發生危險,釀成事故。...

  •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3篇)

    教學時間:累計節數:教學目的:1、使學生了解一些日常的安全常識。2、使學生學會自護自救。教學過程:一、導入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情需啊喲加倍注意和小心對待,否則很容易發生危險,釀成事故。...

  • 小學三年級數學日記《有趣的購物》(精選2篇)

    今天是媽媽的生日。媽媽早上去上班,晚上才能回來。等到晚上8點多,媽媽回來了。吃蛋糕的時候,媽媽對我說:媽媽來考考你,如果答對了就可以吃一塊,好嗎?我說了聲沒問題就開始答題了。...

  •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通用17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1--93的內容。教學目標:1、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 小學三年級數學暑假作業(精選4篇)

    一、計算:帶▲要驗算485 5 = 94 56 =▲498 6 = 0.6 + 4.7 =二、估算:49 21 ( )92 31 ( )66 98 ( )830 9 ( )三、應用題:1、 奶牛場每天賣奶48桶,每桶奶重45千克,每千克奶售價1元,奶牛場每天賣出多少元?2、在一塊長42米,寬35米的菜地...

  •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學期開學第一課教案

    寫好教案是上好課的前提,所以老師在上課之前要好好準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學期開學第一課教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學期開學第一課教案教學目標:1、回顧上學期知識。...

  • 小學三年級數學暑假作業練習題(周長篇)

    一、填空。1、長方形的對邊( ),四個角都是( )。2、長方形的周長=3、正方形的對邊( ),四個角都是( )。4、正方形的周長=5、正方形是特殊的( )。二、選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 )里。(1) 一個長方形的長是12厘米,寬是8厘米,計算周長是( )。...

  • 小學三年級數學暑假作業

    一、計算:帶▲要驗算485 5 = 94 56 =▲498 6 = 0.6 + 4.7 =二、估算:49 21 ( )92 31 ( )66 98 ( )830 9 ( )三、應用題:1、 奶牛場每天賣奶48桶,每桶奶重45千克,每千克奶售價1元,奶牛場每天賣出多少元?2、在一塊長42米,寬35米的菜地...

  • 2019年小學三年級數學暑假作業及答案

    小學三年級暑假就是準四年級的學生了,下面是提供的小學三年級數學暑假作業及答案,歡迎閱讀。一、填一填.(22分)1.(3分)一年中是31天的月份是大月,30天的月份是小月.考點:年、月、日及其關系、單位換算與計算.專題:質量、時間、人民幣...

  •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除法5~8課時教案

    開發區小學 三 年級 數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課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的)本課初備課時共 11課時,本課第 5課時個人復備欄教學目標: 通過操作,找出新舊知識的聯系,基本掌握首位除時有余數的除法筆算。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除法教案

    三 年級 數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整十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本課初備課時共11 課時,本課第 1課時個人復備欄教學目標:基本掌握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筆算。...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勒县| 苏州市| 阿城市| 凤城市| 汪清县| 芮城县| 苏尼特左旗| 定南县| 十堰市| 滦平县| 三穗县| 通榆县| 志丹县| 安阳县| 屏东市| 礼泉县| 五华县| 临猗县| 修水县| 加查县| 湘乡市| 乌兰察布市| 灵宝市| 永定县| 红河县| 汽车| 嘉定区| 仁化县| 海伦市| 紫云| 文昌市| 三河市| 安顺市| 怀宁县| 淮南市| 江安县| 玉林市| 常山县| 鹤庆县| 西昌市| 鄯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