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比大小教案(精選3篇)
幼兒園比大小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尋找發現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
2、通過觀察、比較,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誰的大,誰的小”,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3、能主動參與,在活動中積極探索。
活動準備:
1、創設天線寶寶家的情景,擺放各種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碗、盤子、湯匙、玩具、衣服、鞋子等。
2、在活動周圍貼上大小不同的卡片,一樣的卡片大小各一。
3、活動室外面鋪上大地墊和小地墊,擺放大的天線寶寶、大紙箱和小的天線寶寶、小紙箱。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天線寶寶歡迎大家來到天線寶寶樂園來做客。丁丁喜歡大的東西,拉拉喜歡小的東西。(出示天線寶寶和他們喜歡的大東西和小東西)引導幼兒說一說他們分別喜歡什么?
(該環節作為引入,孩子很感興趣。但是有些孩子吸引力都在天線寶寶上,不 能聽清 老師的要求。)
二、找一找,說一說
天線寶寶樂園里還有許多有大有小的東西,請大家去看一看、找一找,回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小朋友可別亂拿東西,天線寶寶們會生氣的!
幼兒自由探索——集中個別講述:我看到什么東西大,什么東西小?(結合社會性,進行謙讓教育)。
(孩子們對桌上擺放的玩具動物很感興趣,許多男孩在玩玩具,出現了爭搶的現象。活動后的講述活動,一些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不 能傾聽 老師和同伴的話。)
三、比一比
小朋友很聰明,天線寶寶們在卡片上畫了許多的禮物送給大家。每人到周圍拿一張卡片,然后去找和你卡片上禮物一樣的小朋友,兩個人手拉手隨便找個位置坐下來,說一說:我們的禮物都是什么?誰的大?誰的小?
老師簡單示范——幼兒自由找朋友——集中講述。
(在找卡片的過程中,能力強的孩子會主動去找自己卡片上內容一樣的好朋友,能力較弱的孩子則不能,有些孩子沒有找到好朋友 。因為固定位置的影響,有的孩子找到了好朋友卻不能一起坐。)
四、延伸活動
天線寶寶要到外面去玩,小朋友們要不要一起去呀?門口有一條寶寶通道,拿大禮物的小朋友要爬過大的通道,去找大的天線寶寶;拿小禮物的小朋友要爬過小的通道,去找小的天線寶寶,然后把卡片放進他們的口袋里。可千萬別放錯了!
幼兒根據卡片上物體的大小怕地點——根據物體的大小將卡片放進大小不同的籃子里。
(孩子們對爬很感興趣, 能按 老師的要求不推不擠。有個別孩子將大卡片放進小箱子。)
幼兒園比大小教案 篇2
目標
1、運用感官感知物體的大小,發展幼兒初步的比較能力。
2、通過觀察比較大小不同的物品,初步理解物體大小的相對關系。
3、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感知物體大小的相對關系
活動準備
皮球 兔子 籃子 雨傘 等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和小朋友做游戲。
二、活動過程
1、比較皮球的大小:黃色球最大,紅色球不大也不小,藍色球最小。
2、兔子找籃子:先把4只大小不一樣的兔子和籃子貼在小黑板上,然后讓4個小朋友連線,最后老師移動籃子配給一樣大小的兔子。
3、展示掛圖:藍色云朵、綠草地、紅花、胡蘿卜、白菜、房子……
小朋友把胡蘿卜摘下來。
小朋友把胡蘿卜和籃子連線,老師把胡蘿卜放進籃子。
小朋友把大小不同的白菜放進籃子
三、拓展延伸
雨傘和數字搭配
1、小朋友上黑板連線:4把大小不同的雨傘和數字1 2 3 4連線
2、教師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張圖畫,全體操作。
活動結束時還有部分幼兒不會連線,特別是第2、3把雨傘容易連錯,下次教學應該突破這個難點。
幼兒園比大小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彩色顏料在棉紙上染色。
2.參與染色游戲,并體驗染色的樂趣。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的染紙作品、各色顏料、白色棉紙、毛筆、水、盤子
活動過程:
1.出師各種各樣的染紙作品,引導幼兒欣賞并觀察、猜測它們的制作方法。
今天我帶來一些很漂亮的東西,想不想看?它叫什么?
你知道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2.示范染紙。
3.鼓勵幼兒選擇不同顏色折疊不同的形狀進行染色。
4.幼兒互相欣賞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