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金木水火土》教案(通用16篇)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金木水火土》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15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金木水火土》教案(通用16篇)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金木水火土》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基本筆畫“豎”。會寫“二、三、上”。

  2.理解背誦韻文。

  教學重難點

  1、認識筆畫“豎”并能正確書寫。

  2、會正確美觀地書寫“上”。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鞏固認識田字格,指名上黑板前書寫“一”。

  2、開火車給生字組詞。

  【設計意圖】

  新課標提倡語文教學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用玩游戲的方式復習生字,擺脫了以往刻板單調的一遍又一遍的重復性地機械性地認讀,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提高了識字效率。

  二、背誦韻文

  1、把生字放回課文,再讀課文。

  讀準字音,師要正音,同桌之間可指讀,讓同桌認讀。

  2、師生對讀,男女生交換讀。

  3、鼓勵背誦。(鼓勵學生展示讀)

  三、指導書寫“二、三”,注意“二”的讀音。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筆畫“橫”,誰來說說寫橫的要領。今天還要學會寫“二、三”兩個字。

  2、展示儀出示“二、三”兩個字,并引導學生觀察異同。

  橫有什么不一樣?規則:從上到下

  3、生觀察后說值得注意的地方。師重點指導橫畫的長短變化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變化來指導。

  漢字二:書寫從上到下,兩橫上短下長。上橫在上半格,下橫在下半格,字要居中。

  漢字三:有三橫,橫與橫之間的間距要相等,第二橫要寫在橫中線。

  4、教師在田字格中示范書寫,幫助學生加深印象。

  5、學生描紅,練習

  6、作業展覽,評議

  四、指導書寫“上”

  1、“上”字里有個新筆畫叫“豎”,豎從上到下要寫直,中豎中正。不帶針尖的,叫垂露豎。師范寫,重點講解寫“豎”的要領。

  2、“上”:先豎再橫,豎要垂直,第二橫從中心點處起筆,稍微向上傾。第三筆是長橫。口頭組詞。

  3、師范寫講解。學生根據課本中的田字格生字書空筆順。

  4、寫字操調姿(師巡糾姿)生描紅,再寫三個,師巡指導。展示評議。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金木水火土》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聽讀、聯系生活、看圖想象等方法,認識“一、二”等7個生字。

  2、認識田字格,會寫“一、二”等4個字和橫、豎2種筆畫。

  3、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通過聽讀等方法,認識生字。

  2、識田字格,學寫漢字。

  教學難點:

  1、讀準“三、四、上”的字音。

  2、學習正確的執筆和寫字姿勢,觀察、仿照范字,能在田字格中寫準位置。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學生開火車認讀識字第一課的生字。

  2、今天我們還要繼續認識一些生字寶寶,讓我們一起走進識字第二課,師板書課題。

  (二)自讀韻文,識記生字

  1、今天的生字寶寶藏在一首韻文中,看看圖,自己嘗試讀讀韻文。

  出示讀書要求:

  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讀書謠》:身坐正,腳放平。左手輕輕壓,右手慢慢點,眼睛跟著看,字字都過目。

  2、學生自由朗讀兒歌,遇到讀不準的生字,先圈起來,再請教老師或者同學,反復讀幾遍。

  3、引導學生在韻文中圈出這課7個生字。

  師:圈完生字你發現什么?

  生:前五個是數字,后兩個是反義詞

  4、游戲: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地方用上了這課的生字,比比誰找的多。

  5、生字寶寶送回韻文中,再讀韻文。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現,在自主探究、游戲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性。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必要的點撥、引導、總結,能促進學生學法的習得。

  (三)學習韻文,拓展識字

  1、指讀韻文,想想韻文什么意思?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2、根據學生質疑,學習韻文。

  (1)出示“金木水火土”的圖片。老師講述神話故事:傳說天地未分之時,是一種被稱為混沌的狀態,天地乾坤混在一起,沒有日月星辰,也沒有晝夜寒暑,沒有風雨雷電,沒有草木山川人禽蟲獸,這時候一股靈氣在里面盤結運行,才生出五行,也才有了盤古開天辟地。

  (2)這首詩還很特別,是一首對子歌。師簡單介紹對子:字數相等、內容相關,是古時候的孩子每天上學必做的功課。

  引導學生簡單了解:“一二三四五”對應的是“金木水火土”;“天地”對應的是“日月”;“上下”對應的是“今古”。

  3、結合板書,師生互動背誦韻文。

  4、復習會認字。生字寶寶從韻文中跑出來了,你們還認識這些漢字嗎?想一想,自己試著讀一讀。

  5、小伙伴互相讀一讀,你指我讀。

  6、出示含有數字的成語:一心一意、一清二白、一石二鳥、一干二凈、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光十色、五顏六色、五花八門、七上八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在質疑交流中獲得對韻文內容的大致理解,再針對重點和難點加以點撥,這樣的教學更有實效。

  (四)認識田字格,學寫生字

  過渡:生字寶寶也有自己的家,它的家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田字格。有了它,我們就能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1、輕輕把書翻到語文書第8頁,認識田字格。

  出示田字格,拍手唱唱田字格歌謠: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2、學寫“一、二、三、上”。

  (1)分三步觀察生字,同時認識筆畫“橫、豎”。

  首先,觀察生字筆順。然后,觀察筆畫在田字格的占格。最后,觀察每個字的特點,例如橫、豎的長短和布局。

  (2)師范寫每個生字。

  (3)學生完成書中寫字練習,先書空筆順,再描紅,最后練習書寫。(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姿勢)

  【設計意圖】本節課是一年級學生的第一次書寫,教師的引導尤為重要。在本環節采用分步觀察、自主探究、教師示范、自由練寫等方法指導學生書寫,使學生扎實掌握生字學習的方法。

  (五)課后延伸

  1、學生談這節課的收獲。

  2、出示古詩:鄭板橋的《詠雪詩》。學生誦讀。感興趣的同學回家以后可以找一找其他含有數字的古詩讀一讀。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結合課文學習及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課下收集有關數字的古詩,進一步深入接觸中國傳統文化。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金木水火土》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初步理解兒歌的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展示圖片: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圖片,這些圖片分別代表什么意思?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顯示課題:金木水火土,板書課題(2金木水火土)。

  2.古人認為,萬事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基本物質構成的,自然界中各種事物的運動變化都是這五種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同學們,我們快去認識一下吧!

  3.出示本課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設計意圖:出示圖片,導入課題,引起學生學習興趣,自然過渡到課文的學習中來。】

  二、初讀感知

  1.聽范讀。

  出示朗讀視頻,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

  自讀提示:要求: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努力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自讀情況

  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設計意圖:范讀引領,初讀感知,掃除閱讀的障礙。】

  三、學習字詞

  1.認讀生字

  出示三個會認生字“四、五、下”的組詞、識記等,讓學生認讀,識記生字。

  你還有什么好辦法識記這3個生字?

  鼓勵自主識記生字:

  (1)聯系生活識記:一、二、三、四、五。

  (2)組詞法識字:“四個四只五人五個”。

  (3)簡筆畫識記“上、下”。

  2.學生玩識字游戲

  摘蘋果游戲,學生先讀生字,誰讀對了蘋果就歸誰,看誰的蘋果最多。

  3.認識田字格

  出示田字格,這就是漢字的家。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田字格。

  (1)課件演示。

  認識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稱:橫中線、豎中線、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學生說一說田字格中各部分的名稱。

  (3)教師小結:寫字時,要注意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指導書寫“一、二、三、上”。

  (1)動畫展示“一”“二”“三”“上”的筆順,學生一邊觀察一邊用右手模仿書空。

  (2)書寫時注意:

  “一”寫在橫中線上,字要居中。書寫時從左到右,要寫平穩。

  “二”上橫短,寫在上半格;下橫長,寫在下半格。字要居中。

  “三”中間的橫最短,橫與橫之間距離要勻稱。第二橫在橫中線上,比第一橫略短,第三橫最長。

  “上”豎寫在豎中線上,短橫寫在橫中線上方,下橫要長一些。

  學生完成書中寫字練習,先書空筆順,再觀察每一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點看清難寫筆畫的寫法,然后描紅,最后練習書寫。

  (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姿勢:執筆要做到“指實掌虛”,就是手指執筆要實,掌心要空,虛圓,指關節略彎曲,這樣寫起來才能靈活運筆。腕關節與手臂呈一條直線,不能彎曲。執筆位置離筆尖一寸,胸離桌子一拳,眼離桌面一尺。)

  (3)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予以指導。

  (4)利用投影儀進行書寫展評,鼓勵學生多觀察,掌握“橫”“豎”的寫法。

  “橫”的寫法:從左到右,起筆時稍重,收筆時向右稍按一下。

  “豎”的寫法:從上往下,起筆時稍重,收筆時從重到輕。

  【設計意圖:生字的教學,從認讀,到識記,再到書寫。注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生字,以學定教,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

  四、課堂小結

  本課學習,我們認識了很多生字朋友,掃除了閱讀的障礙,積累了字詞。

  五、當堂檢測

  六、課后作業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金木水火土》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田字格,會寫“一、二”等4個字和橫、豎2種筆畫。

  2、過程與方法:通過聽讀、聯系生活、看圖想象等方法,認識“一、二”等7個生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聽讀等方法,認識生字。認識田字格,學寫漢字。

  教學難點:

  讀準“三、四、上”的字音。觀察、仿照范字,能在田字格中寫準位置。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范讀,學生傾聽。學生回答聽到什么。

  2、出示課文,逐句朗讀。學生自己嘗試讀一讀。可以采用各種形式朗讀,如按順序讀、倒序讀、打亂讀、“開火車”讀。指名學生朗讀。重點正音,把生字“三、四、上”讀正確。

  引導學生選生字把課文補充完整。

  一二三( )( ),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 )( ),日月照今古。

  二、學習“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出示阿拉伯數字的1~5,與漢字的一至五進行對照,還可以出示畫著不同數量(少于5)動物的圖片,讓學生數一數,幫助學生理解字義。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理解“金木水火土”。

  木:出示樹木的圖片和象形字,告訴學生“木”指的就是樹木,說說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木頭做成的。

  水:出示水的圖片。水是大自然的生命之源,引導學生說說水的用處。

  火:出示火的圖片,引導學生說說火的作用和危害。

  土:出示土的多種形式,了解植物生長需要土壤。

  重點理解“金”,出示各種金屬制品圖片,了解“金”可以泛指金屬。

  3、 小結:金木水火土是大自然中最基本的事物。

  三、學寫筆畫,練寫生字“一、二、三”

  1、教師講解田字格。

  (1)出示帶有“上”字的田字格,教師講解田字格的作用,目的在于書寫的工整美觀。引導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字,字要寫在田字格的中間,上留天,下留地。

  (2)引導學生識記“橫中線、豎中線”。教師帶領學生跟讀田字格拍手歌。

  2、講解筆畫橫。

  講解:中國字又叫作方塊字,它由一筆一筆的筆畫組成,每個筆畫都有自己的名稱。引導學生說一說“一、二、三”中的筆畫。跟讀筆畫名稱“橫”。

  3、學寫漢字“一、二、三”。

  (1)出示田字格中的“一、二、三”。講解:寫字要注意

  寫字姿勢、寫字位置、筆畫筆順。

  教師講解寫字姿勢,分兩步邊講解邊示范。執筆時大拇指和食指臉對臉,中指指節抵后面。執筆位置離筆尖一寸,胸離桌子一拳,眼離桌面一尺。寫字要一筆一筆寫。教師帶領學生書空。

  (2)引導學生從書空“二、三”中了解寫字時筆順是有規律的:從上到下。

  (3)學生嘗試寫漢字“一”。

  教師范寫“一”,邊寫邊說書寫橫的要領。學生嘗試寫漢字“二”,教師重點指導上橫短,下橫長。學寫漢字“三”,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比較三橫的長短有區別,強調中間一橫最短;三橫之間要等距。

  (4)在學生寫完一個字后,教師要進行及時點評,學生再練習,爭取一個比一個寫得好。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金木水火土》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運用生活中認識的字,以及請教老師同學或猜讀等方式方法,學習用普通話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插圖和生活實際,了解詞句意思和課文內容,感知我國古人對世界的認識。

  3.正確認讀“一”等7個生字。

  4.認識田字格,知道寫字要注意筆畫在田字格位置的要求,感知一看二寫三對照四改正的書寫要求;學習在田字格上寫字,努力按照書寫要求以及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做。

  5.認識筆畫“橫”“豎”和知道筆順規則“從上到下”,正確書寫“一”等4個生字。

  教學重點:

  1.學習用普通話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正確認讀“一”等7個生字。

  3.認識田字格,知道寫字要注意筆畫在田字格位置的要求,正確書寫“一”等4個生字。

  教學難點:

  1.結合插圖和生活實際,了解詞句意思和課文內容。

  2.學習在田字格上寫字,努力按照書寫要求以及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做。

  教學準備:

  教師:“一”等7個生字字卡,傅抱石國畫PPT,四幅傅抱石國畫的小畫。

  學生:每人一套“一”等7個生字字卡。

  教學時數:

  兩~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激趣導入,明確主要教學目標。

  (一)復習(PPT示):

  1.認讀以下生字。

  天你他地人我

  2.示傅抱石紙質圖畫,指名在上面擺放“天、地、人”三個生字。

  3.朗讀課文《天地人》

  (二)激趣導入,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教案# 導語:同學們真聰明,通過學習課文《天地人》,不但會認讀了6個字寶寶,還結合自己生活的體驗了解了“天、地、人”的意思,知道了“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間,“人”與“天、地”共生共長,和諧發展。那么,這個世界宇宙除了有天地人以外,你們還知道有什么呢?(學生發言、小結)同學們知道得真多,在古人眼里,這世界宇宙萬物是由什么構成的呢,我們學習了這個單元的第二篇識字課文,再認識一些字寶寶,就能知道了,有興趣了解嗎?請看老師板書課文題目。

  (三)板書課題,要求學生留心觀看。(板書:②金木水火土)

  (四)學習讀課題。

  1.出示任務:這個課題由5個字寶寶組成,同學們看看這5個字寶寶,有哪個字寶寶你會讀,輕聲讀一讀。

  個體嘗試讀。

  2.反饋指導:

  指名匯報會認讀的字,正音,范讀帶讀。如有學生不認識的,教師直接范讀帶讀。

  3.帶讀課題:②金木水火土

  4.齊讀課題,要求注意停頓。

  (五)小結:剛才我們學習了讀課題,接下來,我們就要通過學習讀課文繼續學習生字寶寶了。

  二、集中識字,學習朗讀。

  (一)嘗試讀文,學習生字。

  1.出示任務:翻開課本第6頁,自己讀讀課文(提示課題下面的就是課文。)除了剛才已經會讀的5個字寶寶外,看看自己還會讀哪個字寶寶,不會讀哪個字寶寶,在不會讀的字寶寶下面點上小圓點,然后請教同桌。

  個體嘗試讀文,同桌互教。

  2.反饋指導:

  指名匯報會認讀的字,正音,范讀帶讀。如有學生不認識的,教師直接范讀帶讀。(相機出示字卡:一、二、三、四、五、上、下)

  3.小結:這7個字寶寶,就是我們通過這篇課文要能認讀的字寶寶了,課文下面用兩條橫線告訴我們,讓我們把它們再讀一遍吧。

  4.看黑板字卡,指名讀,齊讀。注意提示正音:“二、十”翹舌音,“四”舌尖前音。

  (二)會認字的音難字教學。

  1.出示任務:剛才我們已經讀準了課文的7個生字寶寶,下面請你將課文讀給同桌聽,要把字的讀音讀準;同桌要留心聽,如果有哪個生字寶寶讀不準,你就在哪個生字寶寶下面畫個三角形,同桌讀完后告訴他正確的讀音。

  同桌互讀互糾。

  2.反饋指導:

  指名匯報幫助同學讀準的字。

  預設:音難字:二、四、上。

  相機進行音難字教學。

  用多種形式認讀7個會認讀的字。

  (三)讀準課文,了解會認字意思。

  #教案# 導語:同學們真用心,很快就把7個生字寶寶讀準了,那么你們能把課文讀準嗎?知道這些生字寶寶在兒歌里是什么意思嗎?我們繼續學習。

  1.出示任務: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寶寶的讀音。

  個體練讀。

  2.反饋指導。

  指名朗讀課文,相機指導讀準會認讀的字和課文。

  個體自由練讀。

  3.連一連,了解“一、二、三、四、五”。

  (1)出示任務:(PPT示“一、二、三、四、五”)這五個字,是我們漢字表示數字的字,同學們在數學課上和生活中,也學習認識了1—5這些表示數字的字(PPT示打亂順序的1—5數字)你能分別把它們用直線一一對應連起來嗎?(視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提供范例:用直線把“五”與“5”連起來。)

  個體思考操作。

  (2)反饋指導。

  指名匯報,教師相機指導并通過PPT呈示。訂正后齊讀一次。

  (3)小結:“一—五”是漢字表示數字的字,“1—5”是數學上表示數字的字,也叫阿拉伯數字。表示數字的字在不同語言有不同的書寫形式,有興趣的同學課外可以搜一搜、找一找,了解了解。

  4.口頭組詞,了解“上、下”。

  (1)(呈示復習時貼上“天、地、人”的傅抱石畫)出示任務:在課文《天地人》的學習中,同學們知道了“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間,“人”與“天、地”共生共長,和諧發展。那么,在生活中,你們還知道“上”和“下”還會與哪個字寶寶做好朋友,組成詞語呢?

  個體思考后,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①逐一反饋,學生組詞正確的,就以字卡為中心板書成詞語;如學生用同音字組詞的,則把這個詞語板書在副板書位置,以示區別和糾正。

  ②如果學生組的詞語是日常常用詞語,可相機讓學生口頭用詞語說一句話。(注意說話數量的把控,不要喧賓奪主。)

  ③將學生組的詞語帶讀一、兩遍。

  ④小結:通過組詞,同學們了解到“上”和“下”在課文里表示位置、方位的意思了。同學們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詞語,其實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我們可以通過生活認識很多字,知道很多詞語的。接下來有信心把課文讀好嗎?

  (四)嘗試有節奏朗讀課文。

  1.出示任務:課文是一首兒歌,朗讀兒歌就像我們唱歌一樣要有節奏,請同學們一邊擊掌一邊朗讀課文,看看自己能不能有節奏地讀這首兒歌。

  個體嘗試擊掌有節奏讀文。

  2.反饋指導。

  指名擊掌讀文,相機指導。

  3.一齊擊掌有節奏朗讀課文。

  (五)會認讀的字認字的初步評價。

  1.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2.游戲認字

  (1)我說號碼,你讀字。(將生字編上序號,老師說序號,會讀的學生站起來讀。通過是否站起來或站起的快慢觀察學生掌握的情況,對沒有站起的或站起慢的,指名再認讀。)

  (2)我舉字卡,你讀字。(老師舉起呈示字卡,會讀的學生站起來讀。通過是否站起來或站起的快慢觀察學生掌握的情況,對沒有站起的或站起慢的,指名再認讀。)

  三、了解課文內容,背誦課文。

  (一)了解第一、二行兒歌,并背誦。

  1.(PPT示兩行兒歌)出示任務1:“一、二、三、四、五”我們已經知道是漢字表示數字的字,也知道了它們對應的數字了。那么,在古人眼里,這世界宇宙萬物是由什么構成的呢?答案就在這兩行兒歌里。朗讀這兩行兒歌,想一想:你知道什么事物是由“金、木、水、土”做成的,或者含有“金、木、水、土”的?

  個體朗讀思考,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采用邊讀邊說、邊說邊讀的策略進行。)

  (1)相機指出“金”指的是“金屬”,如,金、銀、銅、鐵等。

  (2)相機指出“木”指的是“植物”,花草樹木。

  (3)相機指出不但植物要依賴“土”生存,人和動物實際也是依賴“土”才能生存。

  3.出示任務2:朗讀這兩行兒歌,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生產中做什么要用到“火”呢?

  個體朗讀思考,同桌交流。

  4.反饋指導。(采用邊讀邊說、邊說邊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煮飯炒菜,冶煉鋼鐵……

  5.小結:在古人眼里,“金、木、水、火、土”形成了宇宙的萬物,并且相互聯系作用構成了我們這個大千世界。

  6.背誦第一、二行兒歌。

  個體試背。指名檢查指導。

  (二)了解第三、四行兒歌,并背誦。

  1.(PPT示兩行兒歌和復習時貼上“天、地、人”的傅抱石畫)出示任務1:朗讀這兩行兒歌,結合課文的這幅插圖,你從“天地分上下”里知道了什么?

  個體朗讀思考。

  2.反饋指導。(采用邊讀邊說、邊說邊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天在上,地在下,是分開的。(學生答案,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要求相同,不再說明。)

  3.出示任務2:朗讀這兩行兒歌,想一想:“今”和“古”分別指的是什么?

  個體朗讀思考。

  4.反饋指導。(采用邊讀邊說、邊說邊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今”指的是現在;“古”指的是古代。

  5.小結:是呀。天在上面,包裹著大地;大地在下面,繁衍著萬物;太陽、月亮從古到今一直映照著大地萬物。

  6.背誦第三、四行兒歌。

  個體試背。指名檢查指導。

  (三)背誦課文。

  出示任務:剛才我們把兒歌分成兩部分分別背誦下來了,合起來,能背誦嗎?同學們試一試。

  個體試背。指名檢查指導。班級齊背誦。

  四、認字評價

  (一)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二)游戲認字。(方法見上。)

  五、寫字指導。

  1.認識田字格。

  (1)#教案# 導語:從這一課開始,我們就要學習寫字了。要把字寫好,寫漂亮,我們就要清楚一個好幫手——田字格。(PPT示田字格)因為這個格子像田字,所以叫“田字格”。

  (PPT示帶有各方位名稱的田字格)講解田字格各方位名稱。

  (2)帶讀、誦讀《田字格拍手歌》

  田字格拍手歌

  田字格,四方方,

  寫好漢字它來幫。

  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橫中線、豎中線,

  各個方位記心間。

  2.回憶并練習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

  3.指導寫“一、二、三”。

  (1)認識筆畫“橫”,指導寫“一”。

  ①學習及書寫“橫”。

  A.#教案# 導語:(PPT示“一、二、三”,齊讀后)這三個字都是由一個筆畫構成的,這個筆畫叫做“橫”。“橫”怎么寫才能寫好呢?看老師寫。

  范寫,邊寫邊解說書寫方法——起筆輕按成點,再迅速向右運筆,到達終點停住筆,輕按成點,筆尖倒回來從橫里提離紙面。

  B.學生在桌面用食指按方法嘗試寫“橫”。

  ②指導書寫“一”。

  A.(PPT示教科書“一”田字格學寫部分)出示任務:觀察“一”在田字格起筆和收筆的位置,說一說。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

  B.小結并范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請看老師寫。“一”在橫中線左下格的中間位置起筆,到橫中線右上格的中間位置收筆,稍稍有點斜。

  C.學生先描后寫。(學生動筆寫字前,先提醒執筆和寫字姿勢,做好后才讓動筆寫。以下相同,不再說明。)

  D.反饋指導。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錯誤,然后學生修改。

  (2)認識筆順“從上到下”,指導寫“二、三”。

  ①學習筆順“從上到下”。

  A.#教案# 導語:“二、三”是由兩個以及以上的筆畫組成,寫的時候,就會有一個書寫筆畫順序的要求了。“筆畫順序”我們簡稱為“筆順”(學生跟老師讀一次“筆順”)根據這兩個字,今天我們學習的筆順是“從上到下”,也就是說要先寫上面的筆畫,才接著寫下面的筆畫(學生跟老師讀一次“從上到下”)。

  B.范寫“二”,邊寫邊解說筆畫和筆順:先寫上面的短橫,再寫下面的長橫。學生接著邊說邊書空。

  C.范寫“三”,邊寫邊解說筆畫和筆順:先順序寫上面的兩個短橫,再寫下面的長橫。學生接著邊說邊書空。

  ②指導書寫“二”。

  A.(PPT示教科書“二”田字格學寫部分)出示任務:觀察“二”各筆畫在田字格起筆和收筆的位置,說一說。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

  B.小結并范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請看老師寫。“二”上橫短,寫在上半格;下橫長,寫在下半格,兩橫斜度一致,與橫中線距離相等。字要居中。

  C.學生先描后寫。

  D.反饋指導。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錯誤,然后學生修改。

  ③指導書寫“三”。

  A.(PPT示教科書“三”田字格學寫部分)出示任務:觀察“三”各筆畫在田字格起筆和收筆的位置,說一說。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

  B.小結并范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請看老師寫。“三”第二橫最短,寫在橫中線上;三橫斜度一致,距離相等。字要居中。

  C.學生先描后寫。

  D.反饋指導。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錯誤,然后學生修改。

  (3)認識筆畫“豎”,指導書寫“上”。

  ①學習及書寫“豎”。

  A.#教案# 導語:(PPT示“上”,齊讀后)“上”字除了有筆畫“橫”之外,還出現了一個新筆畫,這個筆畫叫做“豎”。“豎”怎么寫才能寫好呢?看老師寫。

  范寫,邊寫邊解說書寫方法——輕按成點再快速直往下,筆尖順勢離開紙面。

  B.學生在桌面用食指按方法嘗試寫“豎”。

  ②指導書寫“上”。

  A.(PPT示教科書“一”田字格學寫部分)出示任務:觀察“上”各筆畫在田字格起筆和收筆的位置,說一說。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

  B.小結并范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請看老師寫。“上”的“豎”寫在豎中線上;在豎中線上半部分起筆,到下半部分收筆。短橫寫在橫中線上方,稍稍離開。長橫左下格的中間位置起筆,右下格的中間位置稍上收筆,稍稍有點斜。

  C.學生先描后寫。

  D.反饋指導。

  出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錯誤,然后學生修改。

  六、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二篇的識字課文,結合生活實際,認識了7個生字寶寶,背誦課文;學習了兩個筆畫“橫”“豎”以及一個寫字的筆順“從上到下”,學寫了四個字。(注意總結學生學習的課堂常規、守紀、讀書握筆等情況)

  七、寫字練習。

  作業設計:

  (一)向家長匯報背誦課文。

  (二)請家長用字卡考考自己對7個生字寶寶的認讀。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金木水火土》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 通過運用生活中認識的字,以及請教老師同學或猜讀等方式方法,學習用普通話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插圖和生活實際,了解詞句意思和課文內容,感知我國古人對世界的認識。

  3.正確認讀“一”等7個生字。

  4.認識田字格,知道寫字要注意筆畫在田字格位置的要求,感知一看二寫三對照四改正的書寫要求;學習在田字格上寫字,努力按照書寫要求以及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做。

  5.認識筆畫“橫”“豎”和知道筆順規則“從上到下”,正確書寫“一”等4個生字。

  教學重點:

  1.學習用普通話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正確認讀“一”等7個生字。

  3.認識田字格,知道寫字要注意筆畫在田字格位置的要求,正確書寫“一”等4個生字。

  教學難點:

  1.結合插圖和生活實際,了解詞句意思和課文內容。

  2. 學習在田字格上寫字,努力按照書寫要求以及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做。

  教學準備:

  教師:“一”等7個生字字卡,傅抱石國畫PPT,四幅傅抱石國畫的小畫。

  學生:每人一套“一”等7個生字字卡。

  教學時數:

  兩—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激趣導入,明確主要教學目標。

  (一)復習(PPT示):

  1.認讀以下生字。

  天 你 他 地 人 我

  2.示傅抱石紙質圖畫,指名在上面擺放“天、地、人”三個生字。

  3.朗讀課文《天地人》

  (二)激趣導入,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三)板書課題,要求學生留心觀看。(板書:② 金木水火土)

  (四)學習讀課題。

  1.出示任務:這個課題由5個字寶寶組成,同學們看看這5個字寶寶,有哪個字寶寶你會讀,輕聲讀一讀。

  個體嘗試讀。

  2.反饋指導:

  指名匯報會認讀的字,正音,范讀帶讀。如有學生不認識的,教師直接范讀帶讀。

  3.帶讀課題:②金木水火土

  4.齊讀課題,要求注意停頓。

  (五)小結:剛才我們學習了讀課題,接下來,我們就要通過學習讀課文繼續學習生字寶寶了。

  二、集中識字,學習朗讀。

  (一)嘗試讀文,學習生字。

  1.出示任務:翻開課本第6頁,自己讀讀課文(提示課題下面的就是課文。)除了剛才已經會讀的5個字寶寶外,看看自己還會讀哪個字寶寶,不會讀哪個字寶寶,在不會讀的字寶寶下面點上小圓點,然后請教同桌。

  個體嘗試讀文,同桌互教。

  2. 反饋指導:

  指名匯報會認讀的字,正音,范讀帶讀。如有學生不認識的,教師直接范讀帶讀。(相機出示字卡:一、二、三、四、五、上、下)

  3.小結:這7個字寶寶,就是我們通過這篇課文要能認讀的字寶寶了,課文下面用兩條橫線告訴我們,讓我們把它們再讀一遍吧。

  4.看黑板字卡,指名讀,齊讀。注意提示正音:“二、十”翹舌音,“四”舌尖前音。

  (二)會認字的音難字教學。

  1.出示任務:剛才我們已經讀準了課文的7個生字寶寶,下面請你將課文讀給同桌聽,要把字的讀音讀準;同桌要留心聽,如果有哪個生字寶寶讀不準,你就在哪個生字寶寶下面畫個三角形,同桌讀完后告訴他正確的讀音。

  同桌互讀互糾。

  2. 反饋指導:

  指名匯報幫助同學讀準的字。

  預設:音難字:二、四、上。

  相機進行音難字教學。

  用多種形式認讀7個會認讀的字。

  (三)讀準課文,了解會認字意思。

  1.出示任務: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寶寶的讀音。

  個體練讀。

  2.反饋指導。

  指名朗讀課文,相機指導讀準會認讀的字和課文。

  個體自由練讀。

  3.連一連,了解“一、二、三、四、五”。

  (1)出示任務:(PPT示“一、二、三、四、五”)這五個字,是我們漢字表示數字的字,同學們在數學課上和生活中,也學習認識了1—5這些表示數字的字(PPT示打亂順序的1—5數字)你能分別把它們用直線一一對應連起來嗎?(視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提供范例:用直線把“五”與“5”連起來。)

  個體思考操作。

  (2)反饋指導。

  指名匯報,教師相機指導并通過PPT呈示。訂正后齊讀一次。

  (3)小結:“一—五”是漢字表示數字的字,“1—5”是數學上表示數字的字,也叫阿拉伯數字。表示數字的字在不同語言有不同的書寫形式,有興趣的同學課外可以搜一搜、找一找,了解了解。

  4.口頭組詞,了解“上、下”。

  (1)(呈示復習時貼上“天、地、人”的傅抱石畫)出示任務:在課文《天地人》的學習中,同學們知道了“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間,“人”與“天、地”共生共長,和諧發展。那么,在生活中,你們還知道“上”和“下”還會與哪個字寶寶做好朋友,組成詞語呢?

  個體思考后,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①逐一反饋,學生組詞正確的,就以字卡為中心板書成詞語;如學生用同音字組詞的,則把這個詞語板書在副板書位置,以示區別和糾正。

  ②如果學生組的詞語是日常常用詞語,可相機讓學生口頭用詞語說一句話。(注意說話數量的把控,不要喧賓奪主。)

  ③將學生組的詞語帶讀一、兩遍。

  ④小結:通過組詞,同學們了解到“上”和“下”在課文里表示位置、方位的意思了。同學們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詞語,其實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我們可以通過生活認識很多字,知道很多詞語的。接下來有信心把課文讀好嗎?

  (四)嘗試有節奏朗讀課文。

  1.出示任務:課文是一首兒歌,朗讀兒歌就像我們唱歌一樣要有節奏,請同學們一邊擊掌一邊朗讀課文,看看自己能不能有節奏地讀這首兒歌。

  個體嘗試擊掌有節奏讀文。

  2.反饋指導。

  指名擊掌讀文,相機指導。

  3.一齊擊掌有節奏朗讀課文。

  (三)會認讀的字認字的初步評價。

  1.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2.游戲認字

  (1)我說號碼,你讀字。(將生字編上序號,老師說序號,會讀的學生站起來讀。通過是否站起來或站起的快慢觀察學生掌握的情況,對沒有站起的或站起慢的,指名再認讀。)

  (2)我舉字卡,你讀字。(老師舉起呈示字卡,會讀的學生站起來讀。通過是否站起來或站起的快慢觀察學生掌握的情況,對沒有站起的或站起慢的,指名再認讀。)

  三、了解課文內容,背誦課文。

  (一)了解第一、二行兒歌,并背誦。

  1.(PPT示兩行兒歌)出示任務1:“一、二、三、四、五”我們已經知道是漢字表示數字的字,也知道了它們對應的數字了。那么,在古人眼里,這世界宇宙萬物是由什么構成的呢?答案就在這兩行兒歌里。朗讀這兩行兒歌,想一想:你知道什么事物是由“金、木、水、土”做成的,或者含有“金、木、水、土”的?

  個體朗讀思考,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采用邊讀邊說、邊說邊讀的策略進行。)

  (1)相機指出“金”指的是“金屬”,如,金、銀、銅、鐵等。

  (2)相機指出“木”指的是“植物”,花草樹木。

  (3)相機指出不但植物要依賴“土”生存,人和動物實際也是依賴“土”才能生存。

  3.出示任務2:朗讀這兩行兒歌,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生產中做什么要用到“火”呢?

  個體朗讀思考,同桌交流。

  4.反饋指導。(采用邊讀邊說、邊說邊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煮飯炒菜,冶煉鋼鐵……

  5.小結:在古人眼里,“金、木、水、火、土”形成了宇宙的萬物,并且相互聯系作用構成了我們這個大千世界。

  6.背誦第一、二行兒歌。

  個體試背。指名檢查指導。

  (二)了解第三、四行兒歌,并背誦。

  1.(PPT示兩行兒歌和復習時貼上“天、地、人”的傅抱石畫)出示任務1:朗讀這兩行兒歌,結合課文的這幅插圖,你從“天地分上下”里知道了什么?

  個體朗讀思考。

  2.反饋指導。(采用邊讀邊說、邊說邊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天在上,地在下,是分開的。(學生答案,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要求相同,不再說明。)

  3.出示任務2:朗讀這兩行兒歌,想一想:“今”和“古”分別指的是什么?

  個體朗讀思考。

  4.反饋指導。(采用邊讀邊說、邊說邊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今”指的是現在;“古”指的是古代。

  5.小結:是呀。天在上面,包裹著大地;大地在下面,繁衍著萬物;太陽、月亮從古到今一直映照著大地萬物。

  6.背誦第三、四行兒歌。

  個體試背。指名檢查指導。

  (三)背誦課文。

  出示任務:剛才我們把兒歌分成兩部分分別背誦下來了,合起來,能背誦嗎?同學們試一試。

  個體試背。指名檢查指導。班級齊背誦。

  四、認字評價

  (一)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二)游戲認字。(方法見上。)

  五、寫字指導。

  1.認識田字格。

  (PPT示帶有各方位名稱的田字格)講解田字格各方位名稱。

  (2)帶讀、誦讀《田字格拍手歌》

  田字格拍手歌

  田字格,四方方,

  寫好漢字它來幫。

  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橫中線、豎中線,

  各個方位記心間。

  2.回憶并練習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

  3.指導寫“一、二、三”。

  (1)認識筆畫“橫”,指導寫“一”。

  ①學習及書寫“橫”。

  范寫,邊寫邊解說書寫方法——起筆輕按成點,再迅速向右運筆,到達終點停住筆,輕按成點,筆尖倒回來從橫里提離紙面。

  B.學生在桌面用食指按方法嘗試寫“橫”。

  ②指導書寫“一”。

  A.(PPT示教科書“一”田字格學寫部分)出示任務:觀察“一”在田字格起筆和收筆的位置,說一說。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

  B.小結并范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請看老師寫。“一”在橫中線左下格的中間位置起筆,到橫中線右上格的中間位置收筆,稍稍有點斜。

  C.學生先描后寫。(學生動筆寫字前,先提醒執筆和寫字姿勢,做好后才讓動筆寫。以下相同,不再說明。)

  D.反饋指導。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錯誤,然后學生修改。

  (2)認識筆順“從上到下”,指導寫“二、三”。

  ①學習筆順“從上到下”。

  B.范寫“二”,邊寫邊解說筆畫和筆順:先寫上面的短橫,再寫下面的長橫。學生接著邊說邊書空。

  C. 范寫“三”,邊寫邊解說筆畫和筆順:先順序寫上面的兩個短橫,再寫下面的長橫。學生接著邊說邊書空。

  ②指導書寫“二”。

  A.(PPT示教科書“二”田字格學寫部分)出示任務:觀察“二”各筆畫在田字格起筆和收筆的位置,說一說。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

  B.小結并范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請看老師寫。“二”上橫短,寫在上半格;下橫長,寫在下半格,兩橫斜度一致,與橫中線距離相等。字要居中。

  C.學生先描后寫。

  D.反饋指導。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錯誤,然后學生修改。

  ③指導書寫“三”。

  A.(PPT示教科書“三”田字格學寫部分)出示任務:觀察“三”各筆畫在田字格起筆和收筆的位置,說一說。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

  B.小結并范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請看老師寫。“三”第二橫最短,寫在橫中線上;三橫斜度一致,距離相等。字要居中。

  C.學生先描后寫。

  D.反饋指導。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錯誤,然后學生修改。

  (3)認識筆畫“豎”,指導書寫“上”。

  ①學習及書寫“豎”。

  范寫,邊寫邊解說書寫方法——輕按成點再快速直往下,筆尖順勢離開紙面。

  B.學生在桌面用食指按方法嘗試寫“豎”。

  ②指導書寫“上”。

  A.(PPT示教科書“一”田字格學寫部分)出示任務:觀察“上”各筆畫在田字格起筆和收筆的位置,說一說。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

  B.小結并范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請看老師寫。“上”的 “豎”寫在豎中線上;在豎中線上半部分起筆,到下半部分收筆。短橫寫在橫中線上方,稍稍離開。長橫左下格的中間位置起筆,右下格的中間位置稍上收筆,稍稍有點斜。

  C.學生先描后寫。

  D.反饋指導。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錯誤,然后學生修改。

  六、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二篇的識字課文,結合生活實際,認識了7個生字寶寶,背誦課文;學習了兩個筆畫“橫”“豎”以及一個寫字的筆順“從上到下”,學寫了四個字。(注意總結學生學習的課堂常規、守紀、讀書握筆等情況)

  七、寫字練習。

  作業設計:

  (一)向家長匯報背誦課文。

  (二)請家長用字卡考考自己對7個生字寶寶的認讀。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金木水火土》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聽讀、聯系生活、看圖想象等方法,認識“一、二”等7個生字。

  2、認識田字格,會寫“一、二”等4個字和橫、豎2種筆畫。

  3、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聽讀等方法,認識生字。認識田字格,學寫漢字。

  教學難點:

  讀準“三、四、上”的字音。觀察、仿照范字,能在田字格中寫準位置。

  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本課以朗朗上口的兒歌形式,引導學生學習漢字“一、二、三、四、五”和“上、下”。要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在聽讀課文中識字正音。

  通過聽讀兒歌,讓學生說說詩中有哪些事物和數字。7個生字中,“三、四”的聲母是平舌音,“上”的聲母是翹舌音。由于學生還未學習拼音,需要教師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日常用語,在多種語境中正音,激發學生認讀的興趣。

  (1)逐句聽讀。教師逐行示范讀,引導學生逐行傾聽并跟讀,隨機出現四行對韻歌。在聽讀中,可以采用全班讀、同桌讀、個人讀等多種形式,教師及時糾正生字讀音。

  (2)語境誦讀。采用播放錄音、師生對讀、拍手對讀等多種語境誦讀方式,如教師讀第一行,學生讀第二行;教師讀第一句,學生讀第二句。在語境中鞏固讀音,激發學生誦讀的興趣。

  教師可以借助圖片、做動作等方式,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幫助學生理解字義,識記字形。“一、二、三、上、下”這5個漢字學生熟悉,“四、五”的字形相對復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聯系生活識字。“一、二、三、四、五”是常見字,可聯系生活多認讀。有的學生學前已認識這些字,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在什么地方看到過這些字,還可以讓會認的同學帶大家認讀。

  (2)簡筆畫識字。學習“上、下”時,可以提供大地、綠樹、小鳥和蚯蚓的圖片,引導學生認識大地、樹干和樹根,最后通過找鳥和蚯蚓的位置,理解字義,識記字形。

  (3)語境識字。可以用熟字組成新詞的方法,引導學生鞏固生字、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如“天上、地下、上下”等詞語。

  2、寫字。

  認識田字格。本課是學生首次學寫漢字,要讓學生認識田字格的橫中線、豎中線,可以用《田字格拍手歌》幫助認記。

  田字格拍手歌

  田字格,四方方,

  寫好漢字它來幫。

  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橫中線、豎中線,

  各個方位記心間。

  培養良好習慣。寫字教學要注意良好寫字習慣的培養。本課是學生第一次動筆寫字,寫字姿勢很重要,要關注每個學生執筆和寫字姿勢。執筆方法的掌握是難點,有些學生在幼兒時期已形成了不規范的執筆方法,需要教師手把手地教,一對一地去糾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我愛學語文”中了解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對照圖片擺好執筆和寫字姿勢,并要求學生在動筆前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不同筆畫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本課要求寫的都是結構簡單的獨體字,結合“一、二、三、上”的書寫,認識橫、豎兩種筆畫,并按“從上到下”的筆順規則學習書寫。教學時,可讓學生觀察獨體字的筆畫占位,然后教師范寫,同時讓學生也跟著書空,幫助學生鞏固筆畫名稱,記住筆順。

  本課4個字書寫要點:

  二、課文學習

  1、朗讀指導。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在語文課上學習兒歌。教學時,教師要重視示范和帶讀,引導學生能根據兒歌的節奏讀正確,讀流利,不唱讀,不拖調。

  在聽讀、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試著自己讀一讀,鼓勵學生看清文字后,把每個字讀準確。這時允許學生以較慢的速度讀,以認讀漢字為主,重點是讀正確。本課語句排列整齊,朗朗上口,具有韻律美。朗讀時,可以按兒歌的特點適當停頓,句末稍延長,第二行“金木水火土”可以讀得略重。

  2、理解運用。圖文結合,在語境中理解詞句。文中先后出現“金、木、水、火、土、上下、日月”等詞語,其中“金木水火土”可以利用圖片和生活實際,讓學生初步感知,請學生在圖中和生活中找一找有關的事物,了解生活中和它們相關的事物。“上下”可以利用事物之間的位置關系加以理解,如“鉛筆在桌子上”“凳子在桌子下”,學生知道天在上、地在下即可。“日月”不僅可以理解本意,還可以聯系生活說說今天是“×月×日”,明天是“×月×日”,昨天是“×月×日”。

  對于“金木水火土”的理解,要避免對五行的介紹。重在讀讀背背中識字、積累,適當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相關的事物。

  3、課后練習。課后安排了兩道練習題。第一題“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提出了本課的閱讀要求,引導學生在語境中識字,在讀讀背背中積累。課內要采用多種方式朗讀,從熟讀到背誦,做到不漏字、不添字,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第二題“認識田字格”,這是第一次練習寫字,教材呈現了一個帶生字“上”的田字格,并注明田字格中關鍵的兩條線,幫助學生借助“橫中線”和“豎中線”來把握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導學生按照規范認真寫好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問題提示

  雙橫線中的字和田字格中的字要求有什么不同?

  本冊教材在課后安排了兩類字,雙橫線中的字只要求認識,田字格中的字要求會寫。要求會認的字,結合語境能正確認讀、換一個語境也能認讀就可以了,不要求書寫。

  本冊教材寫字部分出現了筆順跟隨,對它的學習要求是怎樣的?

  從本課開始,教材對每一個要求寫的字都標注了筆順跟隨,用顏色的變化動態呈現每個字的筆順。筆順是用來指導和幫助學生正確寫字的,不要當作考試內容,以免給學生增加額外的負擔。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金木水火土》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四、五”等7個生字,會寫“一、二”等4個字。學習筆畫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數字兒歌的特點。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尤其對朗朗上口的兒歌更是充滿興趣,韻文內容簡單。本節課是一年級學生第一次書寫,因此教師的書寫指導必須到位。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四、五”等7個生字,會寫“一、二”等4個字。學習筆畫橫

  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數字兒歌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金木水火土》

  師:小朋友喜歡兒歌嗎?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介紹一首小小的兒歌。不過,小朋友要見到兒歌,得闖一個小小的關。

  活動2【講授】識字、讀文、寫字

  師:闖關游戲誰最棒?(生:我最棒)

  師:老師這兒有幾個字寶寶想跟小朋友打個招呼,想看看那些小朋友最先認識他們。(老師教讀生字卡上的生字,每個3遍。)

  師:小朋友們記住它們了嗎?(師出示生字卡,生每個齊讀3遍。)

  師:我請一個小朋友來當小老師。(請一個孩子到臺前當老師教讀。(把掌聲送給她)

  師:這些字寶寶覺得太孤單了,想找到他的好朋友,現在請一組的小朋友拿著桌上的生字卡,一起商量商量給每個字寶寶組組詞。(小組活動)每個字寶寶都組好了,就靜息。

  生:(小組展示:請一小組小朋友上臺,臺上說一個,臺下重復兩遍)

  (二)讀文

  師:小朋友的“識字關”闖得可真棒。老師獎勵大家看大屏幕。(課件出示)

  師:小朋友們太厲害了,完整的兒歌出來了。

  (三)指導書寫,掌握筆順

  1、認識田字格:

  (1)師: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要練習寫字了!我們先來認識一個寫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

  (2)動畫展示田字格,學生一邊觀察PPT,一邊傾聽田字格的自我介紹

  我叫田字格,我中間的橫線叫“橫中線”,橫中線把我均勻地分為上下兩部分。我中間的豎線叫“豎中線”,豎中線把我均勻地分為左右兩部分。橫中線和豎中線交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

  (3)請小朋友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說一說它們的名字。

  (4)教師小結:寫字時,要注意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導書寫“一、二、三”

  師:老師要給小朋友介紹一個新筆畫“-”(出示PPT),請舉起右手跟老師書空~~~~

  師:PPT出示(“一、二、三”),請大家觀察一下這三個字,你發現了什么?(都是由橫組成)

  師:小朋友真聰明!再觀察每一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一樣嗎?

  生說到“一”:起筆稍微重一點,漸漸向右傾斜一點點,收筆的時候頓頓筆。

  生說到“二”:上短下長,兩橫飯別再橫中線上下。

  生說到“三”:第二橫最短,寫在橫中線上,第三橫最長。

  (每寫一個,生也寫一個。最后再把這三排寫完。

  (四)獎勵做找一找的游戲。

  (五)布置作業下課。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金木水火土》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聽讀、聯系生活、看圖想象等方法,認識“一、二”等7個生字。

  2、認識田字格,會寫“一、二”等4個字和橫、豎2種筆畫。

  3、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聽讀等方法,認識生字。認識田字格,學寫漢字。

  教學難點:

  讀準“三、四、上”的字音。觀察、仿照范字,能在田字格中寫準位置。

  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本課以朗朗上口的兒歌形式,引導學生學習漢字“一、二、三、四、五”和“上、下”。要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在聽讀課文中識字正音。

  通過聽讀兒歌,讓學生說說詩中有哪些事物和數字。7個生字中,“三、四”的聲母是平舌音,“上”的聲母是翹舌音。由于學生還未學習拼音,需要教師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日常用語,在多種語境中正音,激發學生認讀的興趣。

  (1)逐句聽讀。教師逐行示范讀,引導學生逐行傾聽并跟讀,隨機出現四行對韻歌。在聽讀中,可以采用全班讀、同桌讀、個人讀等多種形式,教師及時糾正生字讀音。

  (2)語境誦讀。采用播放錄音、師生對讀、拍手對讀等多種語境誦讀方式,如教師讀第一行,學生讀第二行;教師讀第一句,學生讀第二句。在語境中鞏固讀音,激發學生誦讀的興趣。

  教師可以借助圖片、做動作等方式,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幫助學生理解字義,識記字形。“一、二、三、上、下”這5個漢字學生熟悉,“四、五”的字形相對復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聯系生活識字。“一、二、三、四、五”是常見字,可聯系生活多認讀。有的學生學前已認識這些字,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在什么地方看到過這些字,還可以讓會認的同學帶大家認讀。

  (2)簡筆畫識字。學習“上、下”時,可以提供大地、綠樹、小鳥和蚯蚓的圖片,引導學生認識大地、樹干和樹根,最后通過找鳥和蚯蚓的位置,理解字義,識記字形。

  (3)語境識字。可以用熟字組成新詞的方法,引導學生鞏固生字、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如“天上、地下、上下”等詞語。

  2、寫字。

  認識田字格。本課是學生首次學寫漢字,要讓學生認識田字格的橫中線、豎中線,可以用《田字格拍手歌》幫助認記。

  田字格拍手歌

  田字格,四方方,

  寫好漢字它來幫。

  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橫中線、豎中線,

  各個方位記心間。

  培養良好習慣。寫字教學要注意良好寫字習慣的培養。本課是學生第一次動筆寫字,寫字姿勢很重要,要關注每個學生執筆和寫字姿勢。執筆方法的掌握是難點,有些學生在幼兒時期已形成了不規范的執筆方法,需要教師手把手地教,一對一地去糾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我愛學語文”中了解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對照圖片擺好執筆和寫字姿勢,并要求學生在動筆前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不同筆畫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本課要求寫的都是結構簡單的獨體字,結合“一、二、三、上”的書寫,認識橫、豎兩種筆畫,并按“從上到下”的筆順規則學習書寫。教學時,可讓學生觀察獨體字的筆畫占位,然后教師范寫,同時讓學生也跟著書空,幫助學生鞏固筆畫名稱,記住筆順。

  本課4個字書寫要點:

  二、課文學習

  1、朗讀指導。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在語文課上學習兒歌。教學時,教師要重視示范和帶讀,引導學生能根據兒歌的節奏讀正確,讀流利,不唱讀,不拖調。

  在聽讀、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試著自己讀一讀,鼓勵學生看清文字后,把每個字讀準確。這時允許學生以較慢的速度讀,以認讀漢字為主,重點是讀正確。本課語句排列整齊,朗朗上口,具有韻律美。朗讀時,可以按兒歌的特點適當停頓,句末稍延長,第二行“金木水火土”可以讀得略重。

  2、理解運用。圖文結合,在語境中理解詞句。文中先后出現“金、木、水、火、土、上下、日月”等詞語,其中“金木水火土”可以利用圖片和生活實際,讓學生初步感知,請學生在圖中和生活中找一找有關的事物,了解生活中和它們相關的事物。“上下”可以利用事物之間的位置關系加以理解,如“鉛筆在桌子上”“凳子在桌子下”,學生知道天在上、地在下即可。“日月”不僅可以理解本意,還可以聯系生活說說今天是“×月×日”,明天是“×月×日”,昨天是“×月×日”。

  對于“金木水火土”的理解,要避免對五行的介紹。重在讀讀背背中識字、積累,適當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相關的事物。

  3、課后練習。課后安排了兩道練習題。第一題“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提出了本課的閱讀要求,引導學生在語境中識字,在讀讀背背中積累。課內要采用多種方式朗讀,從熟讀到背誦,做到不漏字、不添字,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第二題“認識田字格”,這是第一次練習寫字,教材呈現了一個帶生字“上”的田字格,并注明田字格中關鍵的兩條線,幫助學生借助“橫中線”和“豎中線”來把握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導學生按照規范認真寫好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一、問題提示

  雙橫線中的字和田字格中的字要求有什么不同?

  本冊教材在課后安排了兩類字,雙橫線中的字只要求認識,田字格中的字要求會寫。要求會認的字,結合語境能正確認讀、換一個語境也能認讀就可以了,不要求書寫。

  本冊教材寫字部分出現了筆順跟隨,對它的學習要求是怎樣的?

  從本課開始,教材對每一個要求寫的字都標注了筆順跟隨,用顏色的變化動態呈現每個字的筆順。筆順是用來指導和幫助學生正確寫字的,不要當作考試內容,以免給學生增加額外的負擔。【3】2 金木水火土

  設計說明

  這是一篇短小的兒歌,前兩行數字與五行相對,后兩行天地與日月相應。朗朗上口的誦讀極易引發學生的興趣,本課堪稱識字小文的典范。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獨立識字的能力,是課程標準著力強調的基本理念。因此,本節課教師以自主交流、小組互動為主體,努力將學生的識字愿望與課程標準理念相結合,引導學生“學習獨立識字”,獲得識字過程的豐富體驗。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師生)

  2、本課生字相對應的圖片。(教師)

  3、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音頻激趣,誦讀導入

  1、導言:聽,一群小朋友在誦讀什么呢?

  2、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頻文件,組織學生認真傾聽3遍。

  3、交流:你聽清小朋友誦讀的內容了嗎?你能嘗試著說一說嗎?

  4、播放《金木水火土》視頻文件(帶有字幕),學生看著文字,跟著聲音誦讀。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尤其對朗朗上口的兒歌更是充滿興趣,上課伊始,就將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學內容上,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自主交流,了解韻文

  1、自由朗讀兒歌,遇到讀不準的生字,先圈起來,再請教老師或者同學,反復讀幾遍。

  2、指名朗讀,集體訂正后齊聲誦讀。

  3、小組合作:

  (1)自由朗讀小文,一邊讀一邊想一想:每一句話講了什么內容?

  (2)你讀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訴小組同伴。

  4、集體匯報,教師相機指導,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第一行中“一二三四五”是數字。除此以外,你還知道哪些數字?(六七八九十等)

  (2)第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教師講解:古代的人喜歡用五行代表自然萬物,他們認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關。

  (3)第三行中“天地分上下”,“天地”指的是“天和地”,頭上為天,腳下為地。我們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間。

  (4)第四行中“日月照今古”,“日月”指的是“太陽和月亮”,太陽和月亮從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變。

  5、齊聲誦讀。

  設計意圖:韻文內容簡單,教師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展開小組合作,在互動交流中獲得對韻文內容的大致理解,教師再針對重點和難點加以點撥,必然實現水到渠成的教學效果。

  三、合作學習,識記生字

  1、小組合作:仔細觀察老師發給同學的7張字卡,怎樣能又快又準地記住它們?

  2、學生匯報:大聲朗讀生字,并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這個生字的。

  預設:

  (1)“一、二、三”是三個長得很像的兄弟,一個橫就是“一”,兩個橫就是“二”,三個橫就是“三”。教師相機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動畫。

  (2)“上、下”也是兩個長得很像的兄弟,豎、短橫在“一”的上面,就是“上”;豎、點跑到了“一”的下面,就成了“下”。教師相機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動畫。

  (3)“四”和“田”長得很像,把“田”里面的“十”換成就是“四”。

  (4)“五”字可以用猜字謎的方法識記——一個“工”人腰里掛著一把折尺。

  3、出示字卡,學生領讀、自由讀、小組讀、開火車讀。

  4、生字運用,在7個生字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字,為它組詞,比一比誰組的詞語最多。如果這個字的詞語較少,可以用其中一個詞說一個完整的句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小組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撥、演示、資料補充,使學生對7個生字的字形和字義獲得整體上的認識。

  四、指導書寫,掌握筆順

  1、復習書寫姿勢:書寫時要做到哪“三個一”?(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2、認識田字格:

  (1)引言: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要練習寫字了!我們先來認識一個寫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

  (2)動畫展示田字格,學生一邊觀察動畫中變紅色并閃爍的部分,一邊傾聽田字格的自我介紹。

  我叫田字格,我中間的橫線叫“橫中線”,橫中線把我均勻地分為上下兩部分。我中間的豎線叫“豎中線”,豎中線把我均勻地分為左右兩部分。橫中線和豎中線交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

  (3)學生觀察田字格,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說一說它們的名字。

  (4)教師小結:寫字時,要注意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導書寫“一、二、三、上”。

  (1)動畫展示“橫”“豎”兩個筆畫的書寫,學生先觀察它們的筆畫走向,書空模仿,再觀察兩個筆畫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最后在練習本中練寫。

  (2)動畫展示“一”“二”“三”“上”的筆順,學生一邊觀察一邊用右手模仿書空。

  (3)觀察例字: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語文書第8頁中的書寫范例,看一看,每一個筆畫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師范寫,請同學們當小老師給老師講一講每一個筆畫應該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學生說不準的地方,教師重點講解。

  (5)學生完成書中寫字練習,先書空筆順,再觀察每一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點看清難寫筆畫的寫法,然后描紅,最后練習書寫。(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姿勢)

  (6)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予以指導。

  (7)利用投影儀進行書寫展評,鼓勵學生多觀察,掌握“橫”“豎”的寫法。

  設計意圖:本節課是一年級學生第一次書寫,因此教師的書寫指導必須到位。教師在本環節采用動畫演示、課本觀察、集中講解、教師示范、自由練寫等方法指導學生書寫,并針對關鍵筆畫進行了反復強調,使學生準確掌握所學漢字的書寫,為后續的漢字書寫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反思

  一年級的小學生剛入學,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本節課我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1、以動畫視頻化解教學難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剛入學的孩子并不是每個人都有拼音基礎,有些孩子識字量少,又不會拼音,他們讀起韻文來困難較多。小韻文音頻和視頻就解決了這一難題。另外,在寫字過程中,我利用動畫展示生字的筆順,利用動畫突出筆畫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這都起到了直觀示范的作用。學生的感知是清晰的,學生的理解是輕松的,學習的效果是實在的。

  2、注重書寫姿勢的指導和要求,為學生夯實基礎。現在的孩子大多不注重書寫姿勢,不注重握筆姿勢,寫著寫著,姿勢就發生了變化。因此,我在寫字指導過程中反復強調書寫習慣,反復糾正學生的錯誤習慣,并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金木水火土》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一、二、三三個字;認識一種筆畫一。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觀察圖畫,圖文結合,初步感受課文的意境。

  教學重點:

  難點:教學重點是認字寫字,難點是辨認金木水火土。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插圖的課件,與本課數字有關的圖片若干。

  教 法:

  培優輔差

  學 法:

  小組合作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觀察圖畫,揭示課題

  1、看圖說話。

  2、揭示課題:有一首古時候的童謠,說的就是這幅畫。出示課題一金木水火土。

  3、指名讀課題:誰能讀讀課題?你是怎么認識這幾個字的?

  4、結合具體實例,引導學生理解里。

  三、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2、全班交流:在這篇課文里,你已經認識了哪些字?

  3、讀一讀。出示生字(帶拼音),指名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變序抽取生字卡(不帶拼音),開火車讀、小組齊讀、全班齊讀。

  四、朗讀感悟

  1.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個人自由讀,同桌互相讀,指名朗讀,全班齊讀。

  2.把課文讀得有感情、有韻律。男女生分別齊讀。

  五、當堂訓練,指導書寫本課生字

  六、布置作業

  1、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2、學寫本課生字。

  第二課時

  一、鞏固生字

  1、我會認。

  變序抽取字卡,學生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2、我會記。

  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全班交流。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

  3、我會用。摘果子說詞語或句子。

  二、指導背誦課文

  1.全班齊讀課文兩遍。

  2.限時背誦課文:給5分鐘時間,學生各自試著把課文背誦下來。

  3.自由配上動作背誦課文:指名背誦,小組齊背,全班齊背。

  三、指導書寫一二三四五上下

  1、觀察課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2、說一說:通過觀察,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從橫的長短變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變化這兩方面來說)

  3、教師范寫一二三四五上下,邊寫邊講述書寫要領。

  4、學生分別描一個、寫一個,寫完后與范字對比。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5、講評:講評后,學生繼續練寫。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布置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金木水火土》教案 篇11

  教學意圖

  一、教材解讀

  (一)人文主題及教學策略

  《金木水火土》是一篇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的兒歌,揭示了古人認識世界的一種思維觀念,即以自然界的5種物質——金、木、水、火、土,開拓多種識字的渠道,鼓勵學生借助做動作想象、觀察直觀圖片形象記憶、生活中識字以及換一換等方法對漢字進行識記。

  (二)語文教學內容及策略

  1.識字、寫字板塊

  (1)識字

  字音方面:

  重點讀準平舌音的讀音,例如:“三”、“四”可以在語境中正音。

  讀準翹舌音的讀音,例如“上”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日常用語來識記。

  字形方面:

  獨體字的字形識記,例如“一、二、三”可以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思維,利用“動動手指”的方法識記;“四”可以用換一換的方法識記;“五”可以采用在生活中識字的方法識記;“上”和“下”借助直觀圖片在形象記憶過程中對漢字進行區分識記。

  字義方面:

  重點是對“上下”兩個方位的區分,通過“放卡片”的游戲活動來了解字義。

  (2)寫字

  由于是學生第一次執筆寫字,執筆方法的掌握是難點,需要一對一地關注、糾正。同時借助朗朗上口小兒歌形式幫助學生養成“先觀察后書寫”的5步寫字習慣。本課4個生字,重點寫好“橫和豎”,例如“一二三上”都有橫,但是長短不一,寫法不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寫好不同的橫。本課新筆畫豎,例如“上”,通過動態展示強調運筆的方向。

  2.朗讀積累板塊

  (1)表達特點分析

  ①文本特點分析

  《金木水火土》滲透了中華漢字文化,體現了漢字規律。可以借助做動作調動想象、換一換、觀察直觀圖片形象記憶、在生活中識字等方法對漢字進行趣味識記。

  ②語言特點分析

  本課是一首節奏明快、富有韻律的兒歌小韻文,讀起來朗朗上口,借助拍手讀的形式調動學生參與熱情,感受朗讀的節奏美,培養語感,背誦全文。

  課后習題分析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可以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在朗讀中感受朗讀的節奏美,培養語感,背誦全文。

  ◆認識田字格

  課后第二題讓學生認識田字格,目的是讓學生知道寫字時要注意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講故事和兒歌方式為學生講解田字格及書寫注意事項,栩栩如生的故事情節,生動的田字格拍手操,激發低年級學生學習興趣,從而認識田字格。

  二、單元整體架構

  三、板書設計

  四、教學評價

  教學過程

  激發興趣,巧導入

  1.導言:聰明的耳朵仔細聽,小朋友們在誦讀什么?(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頻)

  2.交流:請問你聽清楚小朋友誦讀的內容了嗎?

  3.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小朋友們誦讀的韻文兒歌,好不好?

  教師范讀,隨文正音

  1.教師范讀,學生聽讀。

  2.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3.指名朗讀,隨文正音。

  過渡:同學們把兒歌讀得基本正確了,下面讓我們再來把這課的生字寶寶認一認。

  多種方法,隨文識字

  1.學習第一行,隨文游戲識記。

  你能用小手指表示第一句嗎?伸出小手,動一動,邊伸手指邊跟著卡片數數。(大聲朗讀并識記一至五生字卡片)

  (1)你怎樣又快又準記住這五個字呢?(預設:一二三就像我們的手指)

  (2)你覺得“四”“五”像什么,怎么記?(預設:把“田”里面的十換成兒,就變成了“四”。“五”和“王”特別像,“王”加一小豎就是“五”。孩子也可以編兒歌記憶。)

  過渡:你們說的都很好,其實我們還可以在生活中識字呢。看,在這些生活場景中,你能找出“五”字嗎?(課件出示圖片)

  (3)把這五個數字再讀一遍。

  2.學習第二行:隨文看圖識字。

  (1)指名讀一讀,請你記住這幾個字。

  (2)兩人互讀。

  (3)舉行“看圖猜字”的小游戲,如果猜到了它們所代表漢字寶寶就大聲搶答出來。(課件出示圖片)

  小結:“金木水火土”這五個兄弟叫“五行”,古代的人們認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這五個兄弟變化產生的,自然界的一切都和它們息息相關。

  3.學習第三行:反義詞識字。重點區分“上”、“下”。

  (1)結合圖片,(課件出示圖片)出示漢字“上”、“下”,讀一讀,觀察這兩個字你發現了什么?(反著的“上”的橫在下,“下”的橫在上;他們是反義詞)知道為什么嗎?猜一猜。

  小結:(課件出示圖片)“上”的橫就像草地一樣,樹枝、樹葉都在地上生長。

  預設2:“下”的橫就像土地,劃分出的樹根長在地底下,往下生長。

  (2)課堂游戲,鞏固識字。

  游戲:我來說,你來做。

  小手指上,小手指下;

  請小朋友們把“上”字放在語文書上面,把“下”字放在文具盒下面等等。

  (3)師生對讀:天地——分上下

  4.學習第四行:對韻中識記。

  (1)齊讀:日指的什么?

  “日月”指的是“太陽和月亮”,太陽和月亮從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變。那么“日”對——(生齊)“月”,“古”對——(生齊)“今”。

  【設計意圖】

  韻文內容簡單,在互動交流中獲得對韻文內容的大致了解,通過借助圖片、象形猜字、語境識字、對韻歌識字、聯系生活識字等多元化方式,把識字與認識事物、形成概念有機結合起來,在直觀形象的游戲里,激發學生認讀興趣,其間教師再針對重點和難點加以點撥,夯實識記生字目的`,最終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促進對課文熟讀成誦。

  傾聽故事,認識田字格

  過渡:漢字寶寶也有家,你們知道他們住在哪里嗎?他們的家就是“田字格”。(出示課件,課件中呈現田字格中的“上”,不是米字格)

  1.這里還有個有意思的故事呢:從前,每個漢字寶寶都擁有這樣一畝田,四條邊框就是警戒線,無論漢字寶寶筆畫多、少,長得胖、瘦,還是簡單、復雜,都不能觸碰或者超出四條邊框線哦,那樣太危險了。漢字寶寶們都很聽話、守紀律,只要出現就必定站在田字格的“中央”,留出四邊空地。(上留天,下留地,左右有空隙。)

  2.認識“田字格”

  田字格被“橫中線”“豎中線”劃分出的四個小格,分別是左上半格,左下半格;右上半格,右下半格。現在同桌之間,一人說名稱,一人指一指,看能不能準確找到這四個半格。

  (課件呈現田字格,分別標出四個半格的名稱)

  【設計意圖】

  以講故事和兒歌方式為學生講解田字格及書寫注意事項,栩栩如生的故事情節,生動的田字格拍手操,激發低年級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幼小銜接,符合兒童學習心理。

  培養習慣,指導書寫

  1.以兒歌形式呈現各方面習慣培養要求。(呈現自編的寫字姿勢歌、握筆歌、漢字書寫歌)

  2.以“看描寫比練”為要求,引導學生書寫課后田字格中漢字“一、二、三、上”。

  3.以“正確、端正、整潔”為三星標準評價。

  活動一:

  ◆師:孩子們,請你仔細看動畫,觀察田字格中的漢字,大膽想一想你覺得“一”字也是筆畫橫,它像什么呀?書寫時需要注意什么?

  (預設:我覺得兩頭粗中間細像個大骨頭。我覺得“一”字稍微向上翹,像放在肩膀上的扁擔,前面低一點,后面高一點。)

  師:你們觀察的真細致,看到了筆畫橫的特點,獎勵一顆觀察星。

  ◆老師指導演示——體會書寫美

  師:神奇動畫又要出現了,睜大眼睛這次請你看仔細,漢字“一”是怎么寫的呀?(看筆順)(預設:從左向右,左低右高)

  師:這就是漢字“一”的“筆順”,跟老師一起伸出小手書空吧。

  口訣——“輕起筆,斜用力,頓筆、回筆要牢記。”

  ◆師:請幫漢字寶寶“一”來看一看,它住在田字格家里的什么位置呢?(預設:它寫在田字格中間)

  ◆師:請你還要注意,“一”字寶寶在豎中線左右兩邊,長度是一樣的。

  ◆仿照學習“一”字的方法,學習“二、三”

  活動二:

  ◆學生觀察重點筆畫“豎”,再通過動態展示強調運筆方法與方向,最后說說占格位置。

  ◆學寫生字“上”(寫字小老師講解)

  一看結構:獨體字

  二看筆順:3畫(動態呈現)從上到下,先橫后豎。

  三看關鍵筆畫:豎寫在豎中線上,短橫寫在橫中線上方,下橫要長一些。

  ◆學生書寫后,教師及時反饋并開展自評與互評。

  評價標準:

  【設計意圖】

  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基礎。寫字教學首先要指導學生觀察字形,弄清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關鍵筆畫。在觀察時,培養寫字小老師進行指導,漢字字形更容易深深扎根于學生的心中。

  多種形式讀文,認形正音

  1.全班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在此過程中尤其關注“三四上”的讀音,出現問題及時糾正)

  2.同桌兩名同學一人一句順序讀。

  3.一個小組內的同學“開火車讀”。

  4.兩個小組交替讀——四個小組同學隨機讀——全班打亂讀。

  節奏朗讀,積累語言

  1.師:孩子們,兒歌我們已經會讀了,可是幾個漢字寶寶走丟了,誰來幫幫它們?(課件出示學習單)

  此時可采取“趣味游戲牌”的方式,將缺失的生字字卡作為游戲牌,同桌互補依次出牌。

  2.師:生字寶寶都回來了,讓我們通過拍手的方式,利用這首節奏歡快的兒歌一起來歡迎他們吧。(師示范拍手讀兒歌,學生模仿,繼而學生拍手接力,重復拍手誦讀)

  3.會背的同學可以把書扣在桌子上,拍手背一背。

  【設計意圖】

  本課是一首節奏明快、富有韻律的兒歌小韻文,對于初入小學的孩子們讀起來朗朗上口,把生字寶寶看作富有生命的群體,借助齊聲拍手的形式,調動孩子們參與熱情,感受朗讀的節奏美,培養語感、背誦全文。

  4.補充積累

  這些調皮的生字寶寶又藏在下面的詞語里了,你還能找到它們嗎?誰來讀一讀,找一找?

  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 不三不四 五光十色

  #小學一年級語文學習#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金木水火土》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認識基本筆畫“豎”。會寫“二、三、上”。

  2.理解背誦韻文。

  教學重難點

  1、認識筆畫“豎”并能正確書寫。

  2、會正確美觀地書寫“上”。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鞏固認識田字格,指名上黑板前書寫“一”。

  2.開火車給生字組詞。

  【設計意圖】

  新課標提倡語文教學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用玩游戲的方式復習生字,擺脫了以往刻板單調的一遍又一遍的重復性地機械性地認讀,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提高了識字效率。

  二、背誦韻文

  1、把生字放回課文,再讀課文。

  讀準字音,師要正音,同桌之間可指讀,讓同桌認讀。

  2.師生對讀,男女生交換讀。

  3.鼓勵背誦。(鼓勵學生展示讀)

  三、指導書寫“二、三”,注意“二”的讀音。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筆畫“橫”,誰來說說寫橫的要領。今天還要學會寫“二、三”兩個字。

  2、展示儀出示“二、三”兩個字,并引導學生觀察異同。

  橫有什么不一樣?規則:從上到下

  3、生觀察后說值得注意的地方。師重點指導橫畫的長短變化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變化來指導。

  二:書寫從上到下,兩橫上短下長。上橫在上半格,下橫在下半格,字要居中。

  三:有三橫,橫與橫之間的間距要相等,第二橫要寫在橫中線。

  4.教師在田字格中示范書寫,幫助學生加深印象。

  5.學生描紅,練習

  6.作業展覽,評議

  四、指導書寫“上”

  1、“上”字里有個新筆畫叫“豎”,豎從上到下要寫直,中豎中正。不帶針尖的,叫垂露豎。師范寫,重點講解寫“豎”的要領。

  2、“上”:先豎再橫,豎要垂直,第二橫從中心點處起筆,稍微向上傾。第三筆是長橫。口頭組詞。

  3、師范寫講解。學生根據課本中的田字格生字書空筆順。

  4、寫字操調姿(師巡糾姿)生描紅,再寫三個,師巡指導。展示評議。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金木水火土》教案 篇13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這是一篇短小的兒歌,前兩行數字與五行相對,后兩行天地與日月相應。朗朗上口的誦讀極易引發學生的興趣,本課堪稱識字小文的典范。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獨立識字的能力,是課程標準著力強調的基本理念。因此,本節課教師以自主交流、小組互動為主體,努力將學生的識字愿望與課程標準理念相結合,引導學生“學習獨立識字”,獲得識字過程的豐富體驗。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師生)

  2.本課生字相對應的圖片。(教師)

  3.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音頻激趣,誦讀導入

  1.導言:聽,一群小朋友在誦讀什么呢?

  2.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頻文件,組織學生認真傾聽3遍。

  3.交流:你聽清小朋友誦讀的內容了嗎?你能嘗試著說一說嗎?

  4.播放《金木水火土》視頻文件(帶有字幕),學生看著文字,跟著聲音誦讀。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尤其對朗朗上口的兒歌更是充滿興趣,上課伊始,就將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學內容上,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自主交流,了解韻文

  1.自由朗讀兒歌,遇到讀不準的生字,先圈起來,再請教老師或者同學,反復讀幾遍。

  2.指名朗讀,集體訂正后齊聲誦讀。

  3.小組合作:

  (1)自由朗讀小文,一邊讀一邊想一想:每一句話講了什么內容?

  (2)你讀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訴小組同伴。

  4.集體匯報,教師相機指導,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第一行中“一二三四五”是數字。除此以外,你還知道哪些數字?(六七八九十等)

  (2)第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教師講解:古代的人喜歡用五行代表自然萬物,他們認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關。

  (3)第三行中“天地分上下”,“天地”指的是“天和地”,頭上為天,腳下為地。我們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間。

  (4)第四行中“日月照今古”,“日月”指的是“太陽和月亮”,太陽和月亮從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變。

  5.齊聲誦讀。

  設計意圖:韻文內容簡單,教師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展開小組合作,在互動交流中獲得對韻文內容的大致理解,教師再針對重點和難點加以點撥,必然實現水到渠成的教學效果。

  三、合作學習,識記生字

  1.小組合作:仔細觀察老師發給同學的7張字卡,怎樣能又快又準地記住它們?

  2.學生匯報:大聲朗讀生字,并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這個生字的。

  預設:

  (1)“一、二、三”是三個長得很像的兄弟,一個橫就是“一”,兩個橫就是“二”,三個橫就是“三”。教師相機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動畫。

  (2)“上、下”也是兩個長得很像的兄弟,豎、短橫在“一”的上面,就是“上”;豎、點跑到了“一”的下面,就成了“下”。教師相機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動畫。

  (3)“四”和“田”長得很像,把“田”里面的“十”換成就是“四”。

  (4)“五”字可以用猜字謎的方法識記——一個“工”人腰里掛著一把折尺。

  3.出示字卡,學生領讀、自由讀、小組讀、開火車讀。

  4.生字運用,在7個生字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字,為它組詞,比一比誰組的詞語最多。如果這個字的詞語較少,可以用其中一個詞說一個完整的句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小組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撥、演示、資料補充,使學生對7個生字的字形和字義獲得整體上的認識。

  四、指導書寫,掌握筆順

  1.復習書寫姿勢:書寫時要做到哪“三個一”?(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2.認識田字格:

  (1)引言

  :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要練習寫字了!我們先來認識一個寫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

  (2)動畫展示田字格,學生一邊觀察動畫中變紅色并閃爍的部分,一邊傾聽田字格的自我介紹。

  我叫田字格,我中間的橫線叫“橫中線”,橫中線把我均勻地分為上下兩部分。我中間的豎線叫“豎中線”,豎中線把我均勻地分為左右兩部分。橫中線和豎中線交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

  (3)學生觀察田字格,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說一說它們的名字。

  (4)教師小結:寫字時,要注意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導書寫“一、二、三、上”。

  (1)動畫展示“橫”“豎”兩個筆畫的書寫,學生先觀察它們的筆畫走向,書空模仿,再觀察兩個筆畫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最后在練習本中練寫。

  (2)動畫展示“一”“二”“三”“上”的筆順,學生一邊觀察一邊用右手模仿書空。

  (3)觀察例字: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語文書第8頁中的書寫范例,看一看,每一個筆畫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師范寫,請同學們當小老師給老師講一講每一個筆畫應該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學生說不準的地方,教師重點講解。

  (5)學生完成書中寫字練習,先書空筆順,再觀察每一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點看清難寫筆畫的寫法,然后描紅,最后練習書寫。(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姿勢)

  (6)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予以指導。

  (7)利用投影儀進行書寫展評,鼓勵學生多觀察,掌握“橫”“豎”的寫法。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金木水火土》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會認“一、二”等7個生字,會寫“三、上”等4個生字;認識兩種筆畫“一”和“丨”。

  2.初步感知數字代表的意義,能將漢字“一、二、三、四、五”和表示的數量對應。

  3.初步形成對時間和空間的概念。

  4.認識五行,知道五行包括哪些元素。

  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認識本課的十一個生字,培養學生的各種識字能力。

  難點:通過這首韻文,感受漢語言文字的音韻美;能對數字有一定的認識,對時間和空間有初步的了解。

  教學準備

  圖片、課件、課文朗讀的音頻。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會數數嗎?能數到多少呢?你能把這些數字寫出來嗎?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到“五”的五個數字和相生相克的五行。另外,我們還要根據天地分清上和下,根據日月分清古今。讓我們來學習這首韻文吧。

  二、整體感知

  1.你會從“一”數到“五”,那你會寫嗎?

  2.你知道五行是指哪五種元素嗎?

  3.你知道怎么區分上下和古今嗎?

  三、新知新授

  1.學寫生字

  (1)寫“一”:我們寫“一”時和我們寫橫的方法是一樣的。

  (2)寫“二”:要按照先上后下的筆順寫,上橫短,下橫長。

  (3)寫“三”:和寫“二”的筆順一樣,注意中間的橫最短,下橫最長。

  (4)寫“上”?:先寫豎,再寫上面短橫,最后寫下面長橫。

  2.你知道“金、木、水、火、土”是什么嗎?

  (金、木、水、火、土合稱五行,是指五種構成物質的基本元素。)

  3.我們可以將“金、木、水、火、土”和我們的漢字聯系,很多漢字的偏旁都和它們有關,它們對應的偏旁分別是“钅、木、氵、火、土”。

  4.同學們,當我們望天時,我們是怎么望的呢?誰來做望天的動作。我們望大地時又是怎么望的,再請一位同學來做動作。(兩位同學做動作)大家看,他們望天和望大地時時怎么望的?你知道天和地哪個在上哪個在下嗎?

  5.上和下是一對反義詞,大家快來說一說,什么東西在上,什么東西在下?老師給大家示范一下:頭在上,腳在下;太陽在上,鮮花在下;飛機在上,汽車在下……

  6.從古到今,太陽和月亮一直都在天上東升西落,所以說“日月照古今”,這下你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嗎?

  7.你知道我們是怎么根據太陽和月亮的運行來計算時間的嗎?快去問問家長或者查查資料吧!

  8.我們來學習兩組反義詞:上——下,今——古。“上”和“下”你們已經清楚了,“古”和“今”你們知道是什么意思嗎?“古”就是以前,古時候,“今”指現在,今天,它們在時間上是相對的,所以是一對反義詞。

  四、小結

  這首韻文以一到五的數字引出五行,使同學們在學習數字的同時能了解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五行的概念,能通過天地上下感知空間方位,通過日月的運行感知時間先后。

  五、板書設計

  一 二 三 四 五

  金 木 水 火 土

  天地 分 上下

  日月 照 古今

  六、課外作業

  1.抄寫本課生字,注意筆順筆畫。

  2.說一說生活中的一些反義詞。

  3.課外朗讀《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這首兒歌。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金木水火土》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一、二、上”等7個生字,會寫“一、二”等4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認識田字格,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確、美觀地書寫漢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激發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直接導入,學習對韻歌

  1.課件出示: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

  2.教師范讀一遍,簡單講解:第一句是數數;第二句講的是五行;第三句是介紹天地和上下的;第四句“日月”照應“天地”,今古押韻,介紹了時間概念。

  3.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將課文讀熟,字音讀準確。

  4.學生自己朗讀,對照生字表圈出課文生字。自己讀一讀。

  二、學習生字

  1.教師板書課文會認生字:一、二、三、四、五、上、下。

  2.認讀生字。教師范讀字音,學生認真聽,練習讀,教師指導發音。

  3.識記字形。

  (1)識記“一”,教師點撥引導:

  設置情境引導:出示一根小木棒,引導認知。(木棒豎起來是“1”,橫著也是“一”。)記憶:一根木棒“111”,一根木棒“一一一”。

  (2)一根木棒是“一”,那么兩根木棒呢?(引導學生知道兩根木棒疊加是“二”,認讀、識記。)

  (3)識記“三”。(方法同上)

  (4)那么“四”和“五”還是在上面加橫嗎?(教學“四、五”,引導識記)

  (5)“上”和“下”對比區分識記。

  4.出示會認字,指名學生認讀,鞏固字音。

  三、指導書寫

  1.出示:一、二、三、上,指名認讀,鞏固字音。

  2.我們已經會認這些生字了,并能準確地讀出來,那你們想把它們寫好嗎?

  3.認識田字格。(課件出示課后習題2中的田字格圖片,引導認識豎中線和橫中線。觀察“上”的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師在黑板上范寫“上”。(師邊寫邊提示:先寫豎,再寫右邊短橫,最后寫長橫收筆。)

  5.教學其他生字。(注意先教學筆順,然后再引導書寫。)

  6.學生自由練習,師巡視針對指導。

  四、小結

  1.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對韻歌《金木水火土》,并且會認、會寫課文中的生字了,大家真是太棒了。現在請大家再讀一讀課文,讀準、讀順。

  2.再讀課文,練習背誦。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金木水火土》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一、二、三三個字;認識一種筆畫一。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觀察圖畫,圖文結合,初步感受課文的意境。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認字寫字,難點是辨認金木水火土。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觀察圖畫,揭示課題

  1、看圖說話。

  2、揭示課題:有一首古時候的童謠,說的就是這幅畫。出示課題一金木水火土。

  3、指名讀課題:誰能讀讀課題?你是怎么認識這幾個字的?

  4、結合具體實例,引導學生理解里。

  三、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2、全班交流:在這篇課文里,你已經認識了哪些字?

  3、讀一讀。出示生字(帶拼音),指名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變序抽取生字卡(不帶拼音),開火車讀、小組齊讀、全班齊讀。

  四、朗讀感悟

  1.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個人自由讀,同桌互相讀,指名朗讀,全班齊讀。

  2.把課文讀得有感情、有韻律。男女生分別齊讀。

  五、當堂訓練,指導書寫本課生字

  六、布置作業

  1、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2、學寫本課生字。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金木水火土》教案(通用16篇) 相關內容:
  •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識字7《大小多少》課文原文及教案(精選16篇)

    課文教案1教學目標:1.認識“多、少”等12個生字,會寫“小、少”等5個生字。學習“犭、鳥”2個偏旁和1種筆畫。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激發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比較獲得對大小、多少的感性認識。...

  •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對韻歌》教案設計(通用15篇)

    教學目標:1.通過聽讀、看圖聯想、字理識字等方法,認識“對、云、雨、風、花、鳥、蟲”7 個生字。2.會寫“蟲、云、山”3 個生字和提、撇折、豎折3 個基本筆畫。3.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an en in un ün》教案及反思(通用2篇)

    教案設計說明《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

  •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b p m f》教案及反思(精選3篇)

    教案課前準備1.字母卡片、帶調音節卡片。(師生)2.畫有四線格的小磁力貼、配有課文插圖的課件。(教師)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1.游戲找朋友:10名同學書桌里藏有ɑ、o、e、i、u、ü和ɑ的四聲卡片各一張,找...

  •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秋天》教案(通用13篇)

    教學目標一、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了解秋天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4.能用一些優美詞語來描繪自己觀察到的秋天。...

  •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漢語拼音《d t n l》教案(通用15篇)

    學情分析大部分學生入學前接觸過漢語拼音,對字母的讀音和音節的拼讀有一定的基礎,只是受“先入為主”的影響個別字母和音節的發音不準確。難點:n、l的發音及n、l與韻母的拼讀。...

  •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a o e》教案(精選14篇)

    第一課時一、教學目標:1、通過多種方法的反復朗讀,學會三個元音字母的發音。2、通過教師范寫,學生書空,再由學生講解領寫的方法掌握三個單韻母的寫法。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學會三個元音字母的發音,可以任意指讀。...

  •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金木水火土》教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通過游戲、想象等方式理解課文,練習朗讀。2.學習“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一句。3.認識田字格和筆畫橫,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會寫“一、二、三”。教學過程:一、朗讀課文,初步感知1.范讀,學生傾聽。學生回答聽到什么。...

  •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漢語拼音教案大全(通用5篇)

    教學重點:1、學會z c s三個聲母,讀準字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2、學會zi ci si三個整體認讀音節,能讀它們的四聲。教學難點:區別聲母z c s和整體認讀音節zi ci si,理解它們各自的不同用處,為今后能正確拼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我上學了》教案(通用17篇)

    設計說明《我上學了》是初入校園的小學生的第一個語文學習內容,設置目的是幫助小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對學校生活產生興趣和向往,實現從幼兒到學生的角色轉換。...

  •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通用9篇)

    教學目標:1.學會前鼻韻母neninunün和整體認讀音節yunyinyun,讀準音,記清形,正確書寫。2.學習聲母與前鼻韻母組成的音節,準確拼讀音節,讀準三拼音節,復習ü上兩點省寫規則。3.能夠看圖說話,根據音節拼讀詞語和句子。...

  •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天地人》教案(精選13篇)

    教學設計要有自己的特色。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天地人》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到您!《天地人》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會認天地人你我他6個生字。2、正確、流利地讀6個生字。3、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對號入座。...

  •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拼音教案《ang eng ing ong》(精選14篇)

    一、教學目標:1、學會后鼻韻母ang、eng、ing、ong和整體認讀音節ying,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2、學習聲母與ang、eng、ing、ong組成的音節,能準確拼讀音節,正確書寫音節。3、認識9個生字,正確朗讀短文,兒歌。...

  •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漢語拼音《ao ou iu》教案(精選14篇)

    一、教學要求1、學會復韻母ao、ou、iu及其四聲,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2、學習聲母與ao、ou、iu組成的音節,能準確拼讀音節。3、認識8個生字,正確朗讀句子、兒歌。二、教材說明本課包括四部分內容。...

  •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四課《日月水火》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2個生字,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能按筆畫記字形,能結合圖理解字的意思。2.掌握1種筆畫,能按筆順規則書寫本課生字。3.繼續認識田字格,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寫字。4.會讀指定的詞語。教學重點:識字、寫字的過程。...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蕴县| 普安县| 南城县| 京山县| 田林县| 讷河市| 沙坪坝区| 盐城市| 林周县| 连云港市| 汤原县| 乐业县| 镇远县| 罗甸县| 伊金霍洛旗| 高雄市| 葫芦岛市| 万州区| 贵南县| 吉安县| 剑河县| 天峻县| 张北县| 绥滨县| 进贤县| 鄂州市| 邹城市| 石台县| 巩义市| 抚州市| 页游| 门头沟区| 凤城市| 朔州市| 万全县| 溧阳市| 满洲里市| 建始县| 登封市| 花莲市| 黄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