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前教育幼兒故事教案(精選6篇)
中職學前教育幼兒故事教案 篇1
教案目標:
1、知道天氣涼了,秋天來了,樹葉落下來了。
2、觀察銀杏樹、柳樹、梧桐樹葉子的特點,并能把同一形狀的樹葉歸類。
教案準備:
課前帶孩子先觀察的樹木、圖片(三棵樹)、三個“小傘兵”、幾片活動的樹葉
活動流程:
一、直接導入課題,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發現最近幾天我們的天氣有什么變化嗎?(天氣變涼爽了。)那你知道什么季節來臨了?(秋天)對呀,秋天來了,你發現有的樹葉怎樣了?(樹葉落下來了。)
師:對呀,天氣變涼爽了,有幾個淘氣的樹葉貪玩耍,離開了樹葉媽媽,到外面做了。
(出示圖片——三個“小傘兵”)師:我們先來認識它們。(柳樹葉、梧桐葉、銀杏葉)
師:它們玩得可開心了!到了回家的時間了,它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知道“小傘兵”的“家”在哪里嗎?(樹上)
師:可是這里有三棵樹,它們不知道自己哪個是自己的家,怎樣才能幫它找到自己的“家”呢?(請幼兒想辦法。)
二、幫“小傘兵”找“家”。
師:讓我們來幫它們找到自己的家好嗎?我們看看小傘兵的樣子,它們長得怎樣的?(請幼兒觀察葉子的形狀,說說像什么)
師:對呀,柳樹葉細細長長的像小船,梧桐葉像我們的手掌,銀杏葉像一把小扇子。哪一棵樹跟它們的樣子一樣呢?讓我們找找,把它們送到“家”里去好嗎?
。ǔ鍪救脴,請幼兒送它們回家。)
三、與“小傘兵”做
師:“小傘兵”可感謝我們小朋友呢,它的兄弟姐妹,爸爸媽媽也很感謝我們,特別是它的兄弟姐妹想跟我們一起做,幫它們找家,你想玩嗎?(把葉子分給孩子,請幼兒把同一類的葉子貼到樹上去。)
中職學前教育幼兒故事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大膽想象,嘗試用優美的語言描述自己的夢境。
喜歡聽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豐富詞匯和語言。
喜歡欣賞文學作品,感受作品帶來的優美意境和生動的故事情節。
重點難點
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感受故事的優美意境。
大膽想象,用優美的語言描述自己的夢。
活動準備
一、經驗準備
1、幼兒有做夢的體驗。
2、有繪畫的基礎。
二、教具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播放課件的電腦,投影儀,音響設備。
3、油畫棒,長廊畫畫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你們知道嗎?昨天晚上老師睡著了做了一個夢,夢見老師和你們這些小寶貝在一起玩游戲呢!老師可開心了。問:你們做過夢嗎?你們都做過哪些夢?你們喜歡做夢嗎?有許多的小動物也和小朋友們一樣可喜歡做夢了,我們一起來聽聽它們都做了什么夢吧!
二、幼兒觀看課件,欣賞故事
1.播放動畫-小松鼠聽夢部分。(小紅鳥和小黃鳥做的夢)
問:小紅鳥做了個什么夢?
小黃鳥做了個什么夢?
師:它們的夢可真美,小松鼠聽了可羨慕了,它也好想做一個夢,它做夢了嗎?我們來看一看吧。
2.播放動畫-小松鼠想夢(小松鼠回家后的情景)
師:小松鼠做夢了嗎?(沒有)沒有做夢,它的心里很難過,它想了一個什么辦法?(拿了一分錢去買夢)它會買到夢嗎?它會向誰去買夢呢?我們趕緊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
3.播放小松鼠買夢動畫幼兒情景表演:
問:小松鼠最先向誰買夢?紅鯉魚賣給它了嗎?紅鯉魚是怎么說的?接著小松鼠又遇見了誰?(白天鵝)它是怎么說的?最后小松鼠又遇見了小白兔,它又說了什么呢?
(誰來當小松鼠,學小松鼠去買夢,幼兒角色表演。)
買到夢了嗎?小松鼠買不到夢,心情會怎樣?(難過)
可是小松鼠回到家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你們想知道嗎?
4.播放小松鼠做夢的情景。
問:小松鼠做夢了嗎?他做了什么夢?小松鼠做夢了心情是怎樣的? 小松鼠的夢是買來的嗎?
師小結:原來夢是用錢買不到的,夢不是一樣東西,它不能買也不能賣,它不能借也不能送,夢是靠我們睡覺的時候自己做出來的。
5.給故事取名字。
這個故事好聽嗎?可這個故事還沒有名字呢?誰來幫這個故事取個好聽的名字?
6.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進行情境熏陶,情感教育。角色表演。
問題:小松鼠以前不會做夢,為什么現在又做夢了呢?
師小結:夢和我們自己的生活聯系在一起的,和我們白天發生的事情有關,小松鼠才開始一個人,所以就沒有夢,后來它看到了許多的伙伴,所以就有夢了。
三、延伸活動
1.小朋友說夢;
小朋友們有夢嗎?你們都做過什么樣的夢,快來和我們分享分享。
2.小朋友畫夢。
我想我們每一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五彩夢,那我們都來動手把自己的夢畫下來吧。
四、活動結束
幼兒趁著歌聲的翅膀放飛自己的夢想。
中職學前教育幼兒故事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安靜地傾聽故事內容,理解故事情節;
2、學習用較連貫的語言講述水果屋的組成。
3、感受秋天水果豐收的喜悅,體驗設計水果屋的樂趣。
活動重點:
幼兒能注意傾聽故事內容,理解故事情節。
活動難點:
幼兒會用連貫的語言講述水果屋的組成。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PPT。
2、未涂色的各種水果圖片;
3、蠟筆、膠水。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幼兒觀看"果園",感受秋天水果豐收的景象。
1、出示P1,提問:"果園里有哪些水果?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以"這是誰的果園?(熊貓媽媽的)"引出故事。
。ǘ┻吙碢PT,教師邊講述故事。
1、教師講故事:從開頭講至"…… 怎么辦呢?"
2、提問:"誰來幫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想辦法"?
引導幼兒大膽講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師出示水果屋圖片。
引導幼兒觀察"屋頂(墻上)上有什么?用什么做的門(窗)?"啟發幼兒講述。
4、教師繼續講故事,"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蓋了間水果屋,還做了什么事情?"
。ㄈ┯變和暾蕾p故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2、提問:"熊媽媽和熊寶寶蓋了間什么?他們是怎樣蓋的水果屋?"引導幼兒完整學說"用做屋頂,用做墻,用做門,用做窗,蓋了一間美麗的水果屋。"
。ㄋ模┯變悍纸M設計水果屋并大膽講述。
1、出示水果圖片讓幼兒根據水果特點涂色。(播放故事錄音)
2、教師出示房子圖片,讓幼兒根據故事內容粘貼相應的水果貼片。
附:故事《水果屋》
秋天到了,水果豐收了!熊媽媽的果園里到處都是水果,紅紅的蘋果、碧綠的西瓜、黃黃的梨、粉色的桃子……真是好看極了,熊貓媽媽樂得嘴巴都合不攏了。
一天,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早早的來到果園里采摘水果。它們摘了一個又一個,裝了一車又一車。熊貓寶寶在前面用勁地拉,熊貓媽媽在后面使勁地推,"嘿呦嘿呦、嘿呦嘿呦",他們高興的把一車車的水果運回了家。熊貓媽媽看到有這么多的水果,高興得說:"今年可有水果吃了。"可是,水果好多呀,屋里塞得滿滿的,連院子里堆得也到處都是。
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沒地方住了,只好睡在外面。天好黑好冷,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都凍得睡不著覺,在院子里走來走去。小熊貓著急地說:"媽媽,我們沒地方坐、沒地方站,也沒地方睡覺,這可怎么辦呢?"熊貓媽媽想了想,大聲說:"有了,有了,我們用水果蓋間屋子吧。"第二天一早,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就忙開了。
他們用紅紅的蘋果做屋頂、用碧綠的西瓜做墻、用黃黃的梨做門、用粉紅的桃子做窗……蓋了一間美麗的水果屋。熊貓媽媽還把許多水果分給了鄰居們,熊貓寶寶又請來了小兔子、小花狗到家里來做客,他們圍著香甜的水果屋吃著水果、跳著舞,高興極了。
中職學前教育幼兒故事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喜歡做模仿動作,喜歡鍛煉身體。
2.學說兒歌,用肢體動作表現。
【活動準備】
課件、公雞、小花貓、小黃狗、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今天老師特別高興,要帶小朋友去一個美麗的地方,小朋友愿意嗎?打開課件圖片,讓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地方?這些人在干什么?他們為什么要鍛煉身體?(身體健康。)這些人鍛煉身體起的早不早?今天我們學習兒歌《起得早》。
2.播放課件:讓小朋友聽聲音說一說是哪只動物起的早?接著出示公雞圖片,提問大公雞起得早干什么?教師引導。附兒歌:大公雞起的早,伸著脖子喔喔叫。
3.播放課件:讓小朋友在聽一聽聲音說一說又是哪只小動物起的早?接著出示小花貓的圖片,讓小朋友觀察小花貓起得早在干什么?附兒歌:小花貓起的早,舔舔爪子理理毛。
4.播放課件:讓小朋友再聽一聽聲音說一說哪只小動物又起的早?接著出示小黃狗的圖片,讓小朋友觀察小黃狗起得早干什么?附兒歌:小黃狗起的早,追著主人跑呀跑。
5.播放課件:聽又是誰起床了,他們為什么起的早?看圖第一個小女孩在干什么?第二個小女孩在干什么?附兒歌:小朋友起的早,伸伸臂彎彎腰,一二一二做早操。
6.說兒歌。
——教師說兒歌引起幼兒的興趣,帶領幼兒說兒歌。
——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兒歌,帶領幼兒表現兒歌中動物的特點。
7.說兒歌做操。
——教師演示說兒歌做操
中職學前教育幼兒故事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看圖了解輪子的演變過程,感知科技的進步。
2、仔細觀察圖片,并分析每一階段輪子演進的好處。
3、大膽發揮想象,設計自己心中未來輪子的樣子,并說出設計理由。
活動準備:
1、白紙、筆每人一份。
2、幼兒用書、教學掛圖60-29、練習冊。
活動過程:
一、設置疑問,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出示一個比較重的玩具箱,引發幼兒思考,如何能輕松地搬動箱子。
教師:如果讓你將這個重的大箱子從教師的一遍移到另一邊,用什么辦法比較省力呢?
二、出示教學掛圖,理解輪子的故事。
1、鼓勵幼兒獨立看圖連接輪子的故事。
教師:圖中的輪子有什么不一樣?
請你按照箭頭的指示,仔細看圖,想想后一種輪子與前一種輪子相比,想想哪一種輪子更好,為什么?
2、幼兒獨立看圖,教師認真觀察、傾聽。
3、幼兒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看圖結果。
教師:請你將看到的輪子的故事講給旁邊的小朋友聽聽。
三、教師講述輪子的故事,幫助幼兒理解輪子演變的好處。
1、講述輪子的故事
很久以前,人們在搬運很重物體的時候,選用滾木搬運重物。后來人們想到了從滾木上砍下一節當輪子,就不用費力搬滾木了。不久以后,人們發現有輪輻幫忙分擔重力,車跑起來更輕巧。后來人們在車子上加上鐵皮,目輪子就更堅固了。接著在木輪外圈包上實心輪胎,輪子有彈性,讓車子坐起來很舒服,F在的鋼圈輪胎能隨時、快速地撤換,也越來越安全,方便。
2、教師引導又熱看圖,了解輪子演講的好處。
剛才我們聽了輪子的故事,知道了在很久以前并沒有輪子的時候,人們是用滾木來搬運東西的,后來,從滾木上砍下一節來當輪子,科技在進步,人們越來越聰明設計出現在的鋼圈輪子,鋼圈的輪子可以做各種各樣的車子,使用起來特別的安全、方便。
有了鋼圈輪子,人們可以到世界各地區旅行,輪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方便。
四、鼓勵幼兒設計自己心目中的輪子。
1、輪子是人們動腦筋設計出來的,想想未來的輪子會是怎樣的呢?如果是你,你會設計出什么樣的輪子呢?它有怎樣的好處呢?請你把它畫下來。
2、讓幼兒講述自己設計的輪子。
中職學前教育幼兒故事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熟悉和理解《小貓釣魚》的故事內容,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
2.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現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和情緒變化。
3.在分工與合作的基礎上共同完成連環畫的制作活動。
活動準備:
1. 有制作連環畫的經驗。
2. 幼兒有聽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對故事情節比較熟悉。
3. 《小貓釣魚》故事磁帶、錄音機、相關的圖片。
4. 白紙、彩色筆、油畫棒等繪畫材料。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小貓釣魚》的主要情節。
1、播放錄音,再次欣賞故事《小貓釣魚》。
根據錄音推進,教師逐漸出示《小貓釣魚》圖片,讓幼兒更好掌握故事情節和角色特征。
2、 教師提問:《小貓釣魚》故事說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它們是誰呢?發生了什么事情?(根據情節先后順序啟發幼兒回答)
二、討論:怎樣制作連環畫?
1、師:小朋友知道什么是連環畫嗎?(連環畫就是由一張張連續的畫面,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按次序裝訂起來,就成了一本連環畫。)
2、怎樣來做連環畫呢?
、.畫故事。教師:根據故事情節發展,你認為制作一本《小貓釣魚》的連環畫需要幾幅圖呢?每一幅圖上可以畫些什么?怎么畫?貓媽媽和貓寶寶有什么不一樣?怎樣讓別人分清它們?
、.把畫好的故事內容按照先后順序排列并寫上頁碼。
教師:制作一本連環畫,還需要有些什么?(封面、封底、頁碼)你想和誰一起制作連環畫?
、.裝飾封面。利用故事的名字《小貓釣魚》,畫在封面上,讓別人一看就知道這本連環畫告訴我們的是什么故事,最后裝訂好。
三、幫助幼兒分工合作畫連環畫
1、教師:前次我們畫《三只蝴蝶》時,花了好長時間,為了更省時間,今天我們采取分工合作的辦法。
2、討論分工獨立畫,小組合作裝訂成冊
。ǚ此迹哼@個環節,讓幼兒嘗試分工合作做連環畫,以幼兒為主體,在幼兒自由結合的基礎上教師介入調整,以便畫出完整的故事,避免內容重復單一;顒舆^程中發現孩子分工合作比較混亂,教師及時介入才較好完成任務,下次在這個環節中可以嘗試選個能力強的孩子負責協調組織。每個孩子完成繪畫時間不同,先完成的孩子我讓他們畫封面。)
四、 幼兒之間互相欣賞、交流、教師總結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