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大雪中班教案范文(精選2篇)
24節氣大雪中班教案范文 篇1
【課程簡介】
本課程以“雪花飄飄,大雪來到”為主題,旨在通過開展科學和藝術領域的趣味活動,幫助大班幼兒感受冬季天變化。上海很少下雪,通過課程增加對“雪節”和雪花的相關認知,了解大雪節氣的相關習俗,增加科學小常識,提升語言表達、藝術創作、精細動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屬語言、社會、藝術相結合的綜合性課程。
【課程目標】
1.知識方面:了解大雪這一節氣的含義;了解大雪的習俗;了解雪花的特點和形成過程;
2.技能方面:能夠利用畫筆繪制雪花;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合作完成科學小實驗“制作雪花”;提升觀察力、創造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3.情感方面:深化對二十四節氣這一傳統文化的認知與認同;提升弘揚并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感。
【課程內容】
1.了解大雪節氣(10分鐘)
所需材料:視頻動畫《大雪時節,我們應該怎么吃?如何穿?》
活動過程:
(1)播放大雪節氣的趣味科普視頻;
(2)邀請幼兒分享他們在視頻中看到學到了什么,教師簡要總結。
2.認識雪花(10分鐘)
所需材料:各種雪花的圖片、雪花科普視頻
活動過程:
(1)教師組織幼兒自由講述他們印象中的雪花,引導幼兒說出雪花的顏色和形狀;
(2)展示各種雪花圖,讓幼兒仔細觀察,說出這些雪花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3)教師結合視頻《雪花是如何形成的》,向幼兒講解雪花的分子組成及形成過程。
3.科學小實驗《制作雪花》(25分鐘)
所需材料:吸水樹脂,色素,清水,一次性水杯
活動過程:
(1)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實驗
(2)教師簡單講解實驗原理:吸水樹脂有非常強的吸水性,吸水后會膨脹成水凝膠,像雪花一樣。
4.繪畫活動:制作五彩雪花口罩清涼貼(20分鐘)
所需材料:純白色口罩清涼貼;水彩筆(安全無毒)
活動過程:
教師給每位幼兒發放一版純白口罩清涼貼,幼兒利用不同顏色水彩筆,在口罩清涼貼上繪制各種形狀的雪花。
【課程延伸】
1.家園共育
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繪制一張“雪花形成過程圖”,并帶到班級中進行分享和展示。
24節氣大雪中班教案范文 篇2
活動目標
1、大雪是24節氣中第20個節氣。
2、了解簡單的大雪文化,知道大雪的由來與相關習俗。
3、理解大雪兒歌的含義,并大膽嘗試復述。
4、知道冬季如何防寒,保護自己。
活動準備
1、PPT故事《二十四節氣圖畫故事 | 第二十節大雪》或“圖片+老師講故事”的形式。
2、兒歌
大雪到,大雪到,天寒地凍開始了。
冷風吹,雪花飄,山川樹木盡蕭條。
穿厚衣,帶厚帽,加強鍛煉身體好。
3、節節蟲身體中間留出空白可添畫的部分。
活動過程
1、故事圖片(節節蟲、吉鳥、大尾魚)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2、教師講述故事內容,并通過提問幫助幼兒了解大雪的節氣特點。
(1)大雪的天氣是怎樣的?
(2)大地、樹木都有些怎樣的風景?
(3)在天冷的時候,我們要怎樣保護自己,抵抗嚴寒?
小結寒氣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無積雪,是“大雪”節氣的原本之意。大雪過后,要要添加厚實冬衣保暖,還要加強身體鍛煉。
3、添畫節節蟲:小班可以只涂色,中大班加入數物對應的內容。
4、健康領域還可以延伸,給樹木的防寒和小朋友保暖,大雪后的食物(腌臘肉、吃糍粑的風俗,不挑食,多吃黑豆、黑木耳、鯽魚等良好飲食習慣)。
活動延伸
美工區,制作節節蟲;閱讀區,自制繪本;建構區,搭建節節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