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小學大班主題活動教案(通用4篇)
我要上小學大班主題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運用歡快的節奏演唱歌曲,表達想上小學的愉快心情。
2、初步嘗試進行卡儂曲式的音樂游戲。
活動準備:
1、小學生進入校園的一系列場景照片(見掛圖“小學的早晨”)。
2、歌曲《快上一年級》。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了解歌曲內容
1、談論:我們將要進入什么小學?家人為我們做了哪些準備?
2、觀看小學校園照片;說一說小學生怎樣上學。
3、欣賞歌曲《快上一年級》,談論各自聽到的歌詞內容。
4共同運用小學校園照片,排列歌詞的順序。
二、學唱歌曲
1、運用念兒歌的方式,跟著歌曲的節奏誦讀歌詞,把握歡快的'節奏。
2、進一步欣賞歌曲,試著將歌詞填進樂曲里。
3、在演唱中注意控制自己的呼吸,在一句結束的時候輕輕換氣。
三、《快上一年級》卡儂游戲
1、按照|x x x x|x x x | x x x x | x—|的節奏念兒歌。
背上我的小書包,快上一年級。
2、幼兒分成兩組,各圍成一個圓圈。第一隊按節奏邊轉圈走邊念兒歌,念到最后一個“級”字時,全隊蹲下。
3、第二隊在第一隊念完第一句時,接著開始按節奏邊轉圈走邊念兒歌。
4、在把握節奏的基拙上逐步減少各隊人數,將兩隊變為三隊、四隊…
5、規則:
(1)按順序在規定的時間接念,不能超前或落后。
(2)必須符合確定的節奏、不能快或慢。
我要上小學大班主題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交流與比較中感受小學與幼兒園的差異,初步了解小學的環境設施與小學生的學習生活。
2、激發幼兒進入小學當一名小學生的愿望。
活動準備:
幼兒參觀小學的記錄、反映幼兒園生活和小學生活的系列照片。
活動過程:
一、交流分享:小學什么樣
1、根據自己的調查,談談小學的校舍和幼兒園的校舍有哪些不一樣。討論:
(1)怎樣找到自己的教室?
(2)廁所在哪里?
(3)教師的辦公室在哪里?
2、從收集的照片上,看看小學的教室和幼兒園的教室有什么不一樣。
討論:
(1)小學的課桌特是怎祥排月的?
(2)小學的黑板報是怎拼的?
(3)小學的教室和幼兒園的教室還有哪些不一樣?
3、談論:小學上課和幼兒園上課有什么不一樣?學一學小學上課時師生的禮貌用語。
二、小學一年級上什么課
1、觀看小學一年級課程表。
2、了解小學課程:語文、數學、英語、品德與社會、小學探索型課程、自然、美術、唱游。(按幼兒的疑問作適當解釋。)
3、學做10道聽算練習,并對照得數,看看自己的對錯情況。
4、讀《品德與社會》中的一篇課文《我上小學啦》,思考:總是因為忘了帶文具而多次向朋友借用,朋友會怎樣想。
三、我們的疑問和愿望
1、我們的疑問:
(1)我們的座位在哪里?(由班主任確定并定期調換前后左右位置以保護我們的視力。)
(2)為什么上課要先舉手再發言?
(3)什么時候才能帶上綠領巾和紅領巾?(一年級上學期帶綠領巾,二年級下學期戴紅領巾。)
(4)什么是作業?什么時候做作業?
2、我們的愿望:
可視幼兒關注的事情,決定談話內容,進行談論。
我要上小學大班主題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小學生的書包里應帶的學習用品。
2、能根據課程表,嘗試整理自己的書包。
活動準備:
1、鉛筆、橡皮、尺、鉛筆盒、墊板、蠟筆、語文和數學課本、練習薄、羽毛球和羽毛球拍、水杯、飯盒、繩子、棋類、毽子、圖畫書、餐巾紙等的實物,以及以上物品的圖片。
2、實物書包4個、小學一年級課程表4張。
3、一年級小學生整理書包的錄像(見操作材料包“整理書包”)。
活動過程:
一、書包里有哪些朋友
1、觀察教師逐一從書包里取出的物品,說說它們的名稱,分辨它們不同的用途。
2、重點討論:練習薄和課本有什么不同的用途?什么時候需要用墊板?什么時候需要用橡皮?
3、將以上所有物品按照它們的用途進行分類(如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娛樂用品等)。
4、思考:哪些是小學生書包里必須帶的物品。
5、對有分歧的部分展開討論,并得出結論。
二、整理小書包
1、觀看一年級小學生整理書包的錄像,談論:小學生整理書包時在看什么?
2、觀看小學生的課程表,了解小學生每天都上哪些課。
3、對照小學生書包里的物品思考:明天是星期幾,并按照課程表加以證實。
4、幼兒分成4組,分別按星期二到星期五的課程表,將物品圖片放進小書包,并整理小書包。
5、檢查各組書包里的物品放得是否合適,看看哪一組整理得又快又好。
活動延伸:
將區域活動的一角布置成小課堂,放置一些小學生的課本、學習用品、小書包等,讓幼兒在游戲中可以再次嘗試整理書包。
我要上小學大班主題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小學生要合理安排時間,保證早晨準時到校。
2、初步具有按計劃做事的意識,懂得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
錄像(記錄小學生早晨上學前的生活情境,以及記錄大人一分鐘能做些什么)、課程表、書包、筆、紙張、卡片等(見操作材料包“小學生的早晨”)。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像
播放記錄小學生早晨上學前的生活情境的錄像。錄像通過一個小學生的自述,介紹了小學生從起床到出門上學做的每一件事情及花費的時間,比較早晨上幼兒園和上小學有何不同。
1、討論:這個小學生早晨做了哪些事情?
2、運算:要花多長時間?
教師將幼兒說的時間記錄下來,并出示給孩子們看;與幼兒共同進行運算,得出一共需要花多少時間。
3、早晨上幼兒園與上小學有何不同?
小結:上小學和上幼兒園有很多不同之處。上幼兒園時爸爸媽媽會為你準備好一切需要的物品,但是,上小學以后就需要自己動手做準備,因此,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十分重要。
二、共同討論
1、討論:怎樣才能合理安排時間,做到不遲到?(如鬧鐘提醒、家長提醒、晚上整理好書包等。)
2、教師小結:有計劃地做事才能保證上學不遲到,要早睡早起,合理安排時間。
3、我們每天早晨在上幼兒園前要做些什么事?怎樣安排這些事的先后順序,以保證上幼兒園不遲到?
三、向小學生學習,抓緊每一分鐘
1、體驗“一分鐘可以干什么”。
播放錄像:大人一分鐘能做些什么?(如營養員阿姨包小餛飩、警察叔叔抓壞人、醫生救病人、運動員比賽等。)
2、競賽活動:一分鐘整理書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