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優質課公開課教案(精選9篇)
幼兒園小班優質課公開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小螞蟻坐車》,懂得尊敬老人,待人熱情。
2、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討論,在公共汽車的不同情境中應該怎樣做。
3、感受故事中小動物們之間互相幫助、相親相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小動物圖片:小猴、小豬、小羊、小狗、小熊、小螞蟻。
2、小椅子擺成汽車樣,紅綠燈的指示牌,塑料圈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活動,引出課題:
你們坐過公共汽車嗎?在公車上發生過什么事情?
(二)出示小螞蟻的圖片和汽車圖。
1、你們看,誰來了?今天,小螞蟻要坐公共汽車到森林里去看外婆,請小朋友猜一猜在汽車上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2、教師操作圖片講述故事前半段至熊婆婆說:“我坐到你們的位置上,你們不就要站著嗎?”
3、提問:
A:最后誰上了公共汽車?小羊對熊婆婆說了什么?小狗又說了什么?還有誰說了話?
B:熊婆婆坐了嗎?為什么沒有?那怎么辦呢?你有什么好辦法?
4、教師講述故事的后半段:
小螞蟻想出了什么辦法?你喜歡這個辦法嗎?為什么?
(三)創設情境,組織幼兒討論:
1、假如你和媽媽或爸爸兩個人乘公共汽車的時候,看到了一個位置,你會怎么辦?(引導幼兒遷移小螞蟻的經驗,和媽媽一起坐位置,坐在媽媽的腿上)
2、假如你坐在公共汽車的位置上看到爺爺、奶奶站在一起,你怎么辦?
3、假如你坐在公共汽車的位置上看到有一個比你小的弟弟、妹妹,你會怎么辦?
(四)游戲:紅綠燈。
請幼兒人手一個塑料圈,當小司機。教師當交警,看紅綠燈自由的游戲。紅燈停,綠燈行。
幼兒園小班優質課公開課教案 篇2
目標:
1.觀察小老鼠在看望奶奶途中所發生的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2.知道夏天天氣炎熱,吃西瓜可以防暑降溫。
準備:
大圖書一本,多媒體課件,西瓜。
過程:
一、情景導入師(出示課件):你們瞧!誰來了?猜猜小老鼠出門要去干什么?
幼:小老鼠要去旅游。
幼:小老鼠要去超市買東西。
幼:小老鼠要到草地上去玩。
師:讓我們一起問問小老鼠好嗎?(出現小老鼠回答畫面)師:原來小老鼠聽說奶奶生病了,心里很著急,他急急忙忙要去看望奶奶。那么,一路上會發生什么事呢?
二、觀察體驗
(一)觀察多媒體畫面第1~5幅師:你們看到些什么?
師:夏天的太陽火辣辣地照著,小老鼠怎么樣了?
師:還有半個西瓜,小老鼠怎么不吃了?
師:太陽火辣辣的,吃完了半個西瓜,小老鼠是怎么做的?
(幼兒看到小老鼠戴著西瓜帽都笑了起來。)師:小老鼠戴上西瓜帽,這下可涼快多了。它繼續往前走。咦,它怎么停下腳步了?
師:小老鼠不會游泳,這可怎么辦呢?(幼兒為小老鼠想辦法。)
(二)觀察多媒體畫面第6幅師:小老鼠想了什么辦法?
(三)觀察多媒體畫面第7~9幅師:發生什么事了?
師:狐貍要干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師:小老鼠怎么辦?你有什么辦法幫助小老鼠?
幼:我去請獵人來,把狐貍打死。
幼:小老鼠可以去找一根棍子,狠狠地打狐貍。
幼:讓小老鼠抓一把沙子,朝狐貍的眼睛扔過去,狐貍就會叫起來“哎唷,哎唷,我的眼睛看不見了”,這時小老鼠趕緊逃跑。
師:我們來看看小老鼠是怎么做的。
師:最后狐貍怎么樣了?
三、完整欣賞
師:小老鼠來到奶奶家,把西瓜切成一片片給奶奶吃,奶奶夸小老鼠真是個好寶寶。
幼兒園小班優質課公開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水的特性、變化。
2、體驗嬉水的快樂。
3、樂于探索水的奧秘。
【活動準備】
1、大水池(水池中水沒過幼兒小腿),各類大小不同的容器。
2、充氣玩具、救生圈、球若干、鈴鼓一個。
【活動過程】
1、活動身體:穿上泳衣、泳褲,做腰部、膝部的活動。
2、嬉水活動。
(1)幼兒先把腳上的鞋放在一邊,然后從樓梯上一個跟著一個下去。
(2)自由玩水:幼兒自由在水池里玩水、踩水。教師引導幼兒感受水的特性。“你身體進水里有什么感覺?水能抓住嗎?看得見你的腳嗎?”
(3)提供材料,幼兒探索。幼兒用各類大小不同的容器盛水、倒水,觀察水的流動。在水中玩充氣玩具、救生圈,觀察其在水中的情況,感受水的浮力。
3、嬉水游戲。
(1)推球水中走:每人一個球,推球走、踢球走。
(2)學小動物走:教師扮大象,敲擊鈴鼓,并不斷改變站立的位置。幼兒扮小動物聽信號向教師扮的大象走去。
4、放松活動。
幼兒依次爬出水池,用毛巾擦干身體,換衣服和鞋子。
幼兒園小班優質課公開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小肌肉群,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2、培養幼兒喜歡包糖果的欲 望,感受包糖。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各種紙質的"糖果紙"若干;紙團、橡皮泥、繩子、吸管若干。
2、事先準備好一盤糖果,用手巾蓋著。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電話鈴響:"喂!您好!是山羊媽媽呀,哦!好的,我一定幫忙。"原來是山羊媽媽開了一個糖果店,它店里的糖果賣完了,要我們小朋友幫忙做一些糖果,送去給山羊媽媽。你們愿意幫助它嗎?
2、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各樣的糖果包裝。
(二)嘗試操作
1、"老師這兒有一些糖紙、糖果、繩子、吸管,現在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糖果包裝起來,誰先來試試看?"請一至二位幼兒示范,其余小朋友仔細看,他們是怎么包的?小朋友,他是怎么包的?"(把糖果用吸管穿起來,再用糖紙包起來,就是一顆棒棒糖了。)"還有誰包得和他不一樣?試試看。"(請另一幼兒示范)小朋友,他又是怎么包的呢?"(把糖果放在糖紙的中間,然后在上面用繩子一擰,就像一顆扎了辮子一樣。)
2、現在讓我們一起幫助山羊媽媽吧!(幼兒進入糖果店)
(三)結束活動電話鈴再次響起,"山羊媽媽,糖果包好了,我們這就給您送去!"10:05-10:15盥洗。
幼兒園小班優質課公開課教案 篇5
活動名稱:
會跳舞的彩帶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引導幼兒觀察和發現各種不同方向的曲線,體驗曲線帶來的美感發展想象力和肢體動作的表現力。
2、引導幼兒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學畫不同方向的曲線并進行添畫,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大膽作畫,互相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會扭動爬行的動物如:蛇、蚯蚓、蝌蚪、毛毛蟲的課件。
2、彩帶人手一條(彩帶的一段系在木制的竹棍上)
3、舒緩音樂、歡快音樂各一。
4、幼兒用的記錄紙人手一份(紙中央畫有小娃娃代表小朋友自己)
5、貼有小魚、綿羊、毛衣的大畫紙若干。
6、水彩筆、油畫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線上律動:《三條魚》引導幼兒用軀體動作大膽表現小魚游的動作(舒緩音樂)
一條魚,水里游,孤孤單單在發愁,
二條魚,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
三條魚,水里游,快快樂樂做朋友。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提問:
1)小朋友,你們剛才扮演的是哪一種小動物呀?(小魚)
2)小魚游得真好!小魚是怎樣游得啊?(引導幼兒再一次表演小魚在水里快活的游來游去的動作)豐富詞匯:扭來扭去。
用筆記錄小魚在水里游的樣子:
3)還有什么小動物走路的樣子是一扭一扭的?請幼兒大膽講述。
2、播放課件請幼兒認真觀察各種小動物的身體運動的`樣子讓幼兒觀察和體驗“扭“的概念。
用筆記錄各種小動物身體運動的樣子:
3、游戲活動:扭一扭(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小動物扭的樣子)
4、談話:老師扭的好看嗎?你覺得自己扭的像什么呢?(請幼兒充分發揮想象說出:如毛毛蟲,蚯蚓,蛇)
5、觀察曲線的畫法,引出彩帶跳舞,
教師:小朋友,我們一起請彩帶寶寶跳舞吧!
6、教師在優美的音樂中隨著節奏的變化用彩帶示范各種各樣方向的曲線,并賦予一定的意義(水草,波浪,花邊,彎彎的頭發)
7、教師與幼兒一起手持彩帶隨著音樂有節奏的舞動在游戲中感受曲線。
8、請幼兒觀察彩帶是怎么樣跳舞的,
談話:你覺得你扮演的像什么呢?幼兒:老師,我扮演的是蚯蚓;老師我扮演的是小蛇;老師我扮演的是波浪和水草;老師,我覺的我的彩帶像小尾巴,一擺一擺……
9、請個別幼兒說說彩帶是如何跳舞的,幼兒每說出一種,教師請大家模仿。
10、幼兒記錄自己舞動彩帶時彩帶的樣子請小朋友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跳過的,和老師一起畫下來,好嗎?(發放記錄紙)
11、教師小結小朋友畫的各種曲線和圖案。
12、教師請幼兒找一找在教室里、自己身上有沒有曲線裝飾的物品,充分感受曲線帶來的美感,
活動結束:
分組活動:引導幼兒把自己體會的各種類型的曲線,以組畫和添畫的行式表現在紙上,完成紙上的作業。
第一組:作業小魚游(完成添畫波紋,小魚身上的花邊,水草)
第二組:作業小綿羊(完成小綿羊身上的添畫,卷卷毛)
第三組:作業小毛衣(完成毛衣花邊的添畫)。
幼兒園小班優質課公開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基本掌握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含義;
2、能在理解歌詞后在原歌詞上進行創編,并樂意創編歌詞;
3、知道身邊有哪些危險,并學會保護自己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活動準備】
1、打火機、插座、暖水瓶、藥瓶圖片各一。一個幼兒被火燒手指、一個幼兒被電到、一幼兒被燙到、一幼兒倒下的圖片。
2、圖的注釋。如:打火機(圖片)X、一幼兒被火燒手指(圖片)。
3、三只小猴子的圖片,音樂、黑板、紙張和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幼兒練聲,復習歌曲《三只小猴》,熟悉歌曲旋律。
1、幼兒跟音樂用唱的方式同老師和小朋友問好!練聲!1234|5—|5432|1—||
教師指#教案# 導語:“平時我們都在向老師和朋友打招呼,今天我們要換個不同的打招呼的方法,仔細聽。”(教師唱,引導幼兒回答。也可以幼兒同幼兒打招呼)
2、教師出示三只猴子,引導幼兒復習歌曲《三只小猴》;
教師指#教案# 導語:“瞧,今天我們請了三只小猴子來做客,小朋友還記得他們的歌怎么唱的嗎?請你們用好聽的聲音唱出來!”
(二)基本部分:幼兒聽教師范唱,幼兒根據圖飾來學習教師改編的歌詞并跟學和創編。
1、教師范唱改編歌詞后的歌曲《三只小猴》,引導幼兒仔細傾聽;
教師指#教案# 導語:“老師覺得《三只小猴》的曲子很好聽,于是我也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歌曲,你們仔細聽聽歌曲里都講了些什么?”
2、出示圖飾,教師第二次范唱,引導幼兒自己觀察圖片并理解歌詞含義。
教師指#教案# 導語:“剛才朋友們都說道歌曲中唱了些什么,那現在看看黑板上老師的圖飾,在聽老師根據圖唱一次,會唱的朋友可以小聲的跟唱。”
3、幼兒分組或分男女跟老師邊看圖飾邊唱歌曲,讓幼兒熟悉歌詞和歌曲旋律。
4、引出歌曲名字《危險的東西不要碰》,引導幼兒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危險;
教師指#教案# 導語:“這首歌曲的名字可不在叫《三只小猴》了,名字是《危險的東西不要碰》。那朋友們在想想,生活中除了這些危險,還有哪些?如果不小心保護自己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5、幼兒將找到的危險和不小心會發生的事情記錄在紙上,教師此時清唱歌曲;
教師指#教案# 導語:“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張紙和一只筆,請小朋友將你們找到的危險和會發生的事情記錄在紙上。”
6、教師小結幼兒的記錄,并選擇兩三個有特色的幼兒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導幼兒唱自己的所畫內容;
教師指#教案# 導語:“老師選了三個朋友的畫,咱們來聽聽他們是怎樣告訴我們危險的東西不要碰的?”
7、幼兒將自己的記錄唱給身旁的朋友聽同朋友分享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教師指#教案# 導語:“朋友們都想做安全小衛士,那現在就把你創編的歌曲唱給身旁的好朋友聽吧,用你們的歌聲告訴他們這些是危險的東西不要碰。”
(三)結束部分:
教師引導幼兒將自己創編歌曲唱給同齡班的幼兒聽,教師小結此活動。
幼兒園小班優質課公開課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觀察圖片的"肚臍眼",說出圖片的名稱,了解其主要特征。
2.看圖講述畫面內容,培養幼兒大膽表述與創意想象的能力。
3.懂得穿褲子時將內衣塞到褲子里,保護自己的肚臍眼。
活動準備:
PPT繪本;將幼兒用書放大制作成教具書;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書封面,采用提問的形式,引起幼兒觀看興趣。
老師這本書有個小洞洞,你能猜猜這個小洞洞里的是什么嗎?
(讓孩子猜猜)
二、播放PPT,放大洞洞,并出示下一張圖片。
1.教師:原來這是寶寶的肚臍眼啊,你有肚臍眼嗎?你的肚臍眼在哪里?
2.寶寶有肚臍眼,其他東西也有肚臍眼的呢,我們來看看,這個肚臍眼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樣子的?它會是誰的肚臍眼呢?
二、觀看PPT依次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看圖猜測認識實物。
1.教師邊指畫面邊提問:這是誰的肚臍眼?猜中的小朋友有獎品的哦。
(讓幼兒先看圖猜一猜,鼓勵幼兒觀察并說出實物名字。)
2.教師可采用放慢語速的方式,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看圖提問:這是誰的肚臍眼,猜測并說說這是誰的肚臍眼。
三、出示教師用書,師邊翻書邊完整講述繪本內容,出示教師用書,師邊翻書邊完整講述繪本內容,鼓勵幼兒一起說。
四、組織游戲活動:猜一猜,這是誰的肚臍眼?
1.教師任意翻出一個肚臍眼畫面,鼓勵大家一起問:這是誰的肚臍眼?然后請一個小朋友回答。
2.加入圖書外的"肚臍眼",鼓勵幼兒積極參與猜測活動。
3.幼兒人手一張圖片,找朋友。
五、引導幼兒保護自己的肚臍眼,平時要塞好衣服。
1.寶寶的肚臍眼露在外面了,這樣好不好?為什么不好?
2.那我們怎么樣才能把自己的肚臍眼藏起來呢?
3.老師示范講解:先檢查自己的肚皮是不是露在外面,然后邊講解邊示范,重點講解、演示后腰部分的內衣怎么塞到褲子里。
4.幼兒動手操作:請幼兒看看自己的小肚皮,讓幼兒自己想辦法不讓它露在外面。
(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延伸活動:
分發幼兒操作小圖片,供幼兒互猜。
幼兒園小班優質課公開課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初步掌握雙腳并攏向前跳的基礎上,學習雙腳并攏跳、雙腳分開跳的動作,提高身體自控能力和平衡能力。
2、在游戲情境中體驗跳躍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學具:胸口每人一個小兔頭貼。
教具:禮物若干、小動物圖示四幅、硬紙板小路四條、熱身和放松音樂。
場地布置:四路縱隊圓點貼、即時貼適當寬度的小路、小動物家的路徑。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兔媽媽交代角色和任務,小兔們跟著兔媽媽跳躍進入場地,形成四路縱隊。
2、熱身運動:
頭部運動----上肢運動----腰部運動----下蹲運動-----腿部運動-----跳躍運動----整理運動。
二、基本部分
1、復習雙腳并攏跳
師:我們小兔有個能干的本領,是什么呢?那你們會怎么跳?
(1)原地雙腳并攏跳:雙腳并攏、屈膝、前腳掌落地、又輕又穩。
(2)指定方向雙腳并攏跳(指導個別幼兒動作要領)
2、學習雙腳分開跳
師:我還有一個特別的本領呢!你們瞧!
(1)教師示范雙腳分開跳:雙腳分開、屈膝、前腳掌落地、又輕又穩。
(2)幼兒原地練習雙腳分開跳,教師指導。
(3)指定方向雙腳分開跳。
(4)在指定的小路上,練習雙腳分開跳,教師指導動作要點。
3、送禮物
師:剛才媽媽接到一個神圣的任務,森林國王要給每個小動物去送一份六一兒童節的禮物,你們愿意嗎?可是去小動物家的路很難走,請你們看仔細了!
(1)教師介紹小路上“并攏”、“分開”的圖示
(2)教師示范過小路,并解說要點
(3)請一位幼兒嘗試
(4)分組練習兩次。
三、結束部分
師:剛才我們給很多小動物送去了禮物,他們可開心了!你們,我們都出汗了,讓我們來洗個澡吧!
1、放松運動
2、材料收拾
幼兒園小班優質課公開課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的活潑與動感。
2、能手眼協調地跟著音樂做打蚊子、搔癢癢、搽藥等動作,并嘗試大膽表現這些動作。
3、樂意參與游戲,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4、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5、初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奏既充滿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1)師:當夏天來到的時候,有一種昆蟲,盯到人的時候很癢,是什么?(蚊子)你們看到蚊子會怎么做?(打)
(2)蚊子真可惡,今天我帶來一首音樂,你們一起來聽一聽我在干嘛。(音樂1)師:這首音樂你聽起來覺得我在干嘛?(打蚊子)
2、學習不同方位的打蚊子動作
(1)那你們會打蚊子嗎?
(2)教師提驗幼兒拍打蚊子的動作,全體幼兒練習拍打蚊子的動作
師:蚊子看到這么多的小朋友可開心了,又可以飽餐一頓了,聽,蚊子飛到這里來了(耳邊)我們打了許多的蚊子,數一數,還有幾只?1、2、3、4打蚊子,4、3、2、1打蚊子。(再數一遍)蚊子好狡猾,我打不到蚊子很生氣!告訴那些蚊子,我們有多生氣!呀,還有蚊子飛來了,”1、2、3、4打蚊子,4、3、2、1打蚊子,打不到蚊子真生氣。”你們生氣了沒有?生氣了!“小小蚊子真淘氣!”
(3)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做拍打蚊子的動作。我們一起來打蚊子吧!(全體起立跟隨音樂2)師:你們打到蚊子了嗎?那我們再打一次(音樂2)
3、搔癢癢動作
(l)師:哎呀,剛剛被蚊子叮到了,好癢啊,怎么辦呢?(搔癢癢)
好癢,抓一抓,這里也被盯到了,抓一抓,討厭的蚊子,我們一起打死它。上面,下面,這邊,那邊,啪!
(2)請一幼兒幫老師搔癢癢,老師指出自己很多地方都被叮到了,請幼兒幫他在不同搔癢。請老師幫忙一起撓癢,另一個老師也說癢,你們仔細看我們是怎樣撓癢的。“好癢,抓一抓,”找小朋友說一說,做一做。
(3)請幼兒找到自己好朋友,做互相搔癢癢動作。
除了可以自己撓癢癢,還可以找好朋友幫忙,找你旁邊的好朋友一起撓撓癢。
一起做,好癢,抓一抓,(再來一遍)快速說一說(快點哦),好癢,抓一抓。撓完癢癢上面還有蚊子,上面,啪,下面,啪,這邊,啪,那邊,啪
(4)師:搔了癢癢還是癢啊,怎么辦呢?(搽藥)幼兒一邊搽藥,教師一邊用兒歌和音樂清唱導入)小蚊子最愛跑老跑去,擦擦藥,睡覺去。給朋友擦擦藥。擦擦藥,好舒服,(抱一抱)睡覺吧
(5)請幼兒做互相搽藥的動作。
我們一起來撓癢癢,然后擦藥睡覺好嗎?(音樂3)睡覺了真舒服,要不要再來一次?我們再來一次。(音樂3)
4、完整進行蚊子舞游戲寶貝們真棒,我們一起來打蚊子吧!(音樂1)我們再來一次吧!(音樂1)
今天,我們打到了許多蚊子,真厲害,給自己鼓鼓掌吧!
活動反思
結合我們的主題教學和音樂教學活動方法應用的研究,我設計并組織了這次活動,讓幼兒在“打蚊子”的`游戲中,不僅強化了對于長音與重音的感知,而且還讓幼兒體會到了音樂活動本身帶來的快樂。
1、在活動中,我注重教學手段的游戲化和關聯性
游戲是幼兒園活動的基本形式,教師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嘗試適合的游戲方法,調動幼兒多感官參與,遵循活動環節間的相互關聯和層層遞進,這樣才能使教學過程更加自然流暢,幼兒參與性更高。本次活動中,我利用圖譜、多種樂器和肢體動作表現,幫助幼兒對長音與重音的學習。此外,我還注重通過多種游戲樣式的設計,如幼兒個別游戲、師幼共同游戲、小組游戲,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完成了較為復雜的音樂學習。
2、注重音樂活動中的規則
音樂活動中的規則一直是個有爭議的話題,有了規則,有的教師感到太多規則會限制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表現,于是規則漸漸地“讓位”于幼兒的自由。缺少規則的音樂活動的確能夠讓幼兒更自由自在地表現,但音樂技能的缺失卻成為必然的結果。但是音樂中游戲的貫穿,無形中讓我們這看似有規則又似無規則的活動有效開展。由此我認為,在音樂活動中必然要遵循一定的規則,這是保障音樂活動有效性的前提。在本次活動中,雖然我們給予幼兒自由的表現空間,但規則卻是貫穿于整個音樂活動的。
3、在活動中,我還要進一步得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當幼兒不能準確表現重音時,教師該怎么做?在活動中,我們要求幼兒用各種方式表示聽到的重音,但幼兒實際表現總慢半拍,如果過于強調表現結果,可能會削弱幼兒學習的熱情,所以當幼兒不能準確表現重音時,我并未加以干預,這使幼兒在音樂表現上過于隨意。其實,作為教師并不一定要刻意回避,當幼兒出現錯誤時,如果及時將問題呈現出來,讓幼兒自己通過討論來解決,可能更利于強化幼兒的有意傾聽和記憶音樂的能力。
4、中班幼兒在初次學習新的內容時,可以進行合作嗎?音樂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供交往的機會,因此我們在音樂活動中常會設計滿足交往需要的合作游戲環節。在活動中,當幼兒間合作玩游戲“打蚊子”時,之前有序的狀態完全被打亂,“蚊子”在教室亂飛,“打蚊人”奮力追打,音樂反而被他們拋在腦后。中班幼兒自我控制能力、心理調節能力較弱,特別是當他們在學習新的內容時,合作對他們來說可能不太適宜。
所以說,在進行音樂活動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幼兒的游戲能力和活動游戲的方式,注重結果,更要注重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