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年級上冊音樂《豐收的節日》教案(精選3篇)
人音版五年級上冊音樂《豐收的節日》教案 篇1
教學目標:能用輕快活潑和諧的聲音完成《豐收的節日》二聲部演唱
體會塔塔爾族人民在豐收的`節日里的喜悅情感
教學重難點:二聲部的配合
教學準備:電腦多媒體課件,鋼琴,吉他
教學過程
1.導入。
師生問好,師:同學們,老師今天想用吉他為大家演奏一首新疆塔塔爾族的民歌,大家想聽嗎?(點擊PPT出示選項圖)大家在聽的同時要想一想,選一選,究竟哪一個圖形更符合這首歌曲的情緒。
師用吉他演奏
師:同學們,你們選好了嗎A連線B四個圓點
學生選擇,并說明理由。
師:連線代表著連貫和抒情,圓點代表跳躍和歡快。
下面同學們就帶著歡快的情緒,在吉他的伴奏下跟著老師來哼唱幾句旋律吧。
把學生分成兩隊,高聲部和低聲部(在學唱歌曲之前先解決合唱部分)
師:低聲部的同學跟著老師唱一唱——335 3216 11 1和661 6163 55 5
學生分辨兩句旋律哪句高哪句低,模唱,并輕輕拍手表示跳躍的節奏
人音版五年級上冊音樂《豐收的節日》教案 篇2
奧爾夫音樂——豐收的果實
【活動目標】
1、通過歌曲問答感受勞動號子的.音樂節拍與旋律。
2、念讀秋天的水果蔬菜名訓練節奏,并嘗試用各種樂器進行合奏。
3、體驗奧爾夫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樂器、蔬菜水果。
【活動過程】
一、出示繪本,情境導入。
二、語言與歌唱。
1、引導幼兒用語言來形容繪本的內容,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什么樣的季節果實成熟了?農民伯伯都要去勞動了?
2、幼兒學念“嘿呦嘿呦嗬”。
3、師幼演唱。
教師領唱每樂句前兩小節,幼兒合唱后兩小節。
三、隊形與律動。
師幼跟著歌曲做摘果子的動作。
重點:引導幼兒利用上下左右的空間意識進行律動。
人音版五年級上冊音樂《豐收的節日》教案 篇3
歌曲《豐收的節日》是一首新疆塔塔爾族民歌,歌曲為c大調,2/4拍。為兩聲部合唱歌曲。運用了明快的節奏和鮮明的民族韻律,描繪了少數民族慶豐收時載歌載舞的熱鬧場面,表達了他們分享勞動成果的喜悅心情。
[教學目標]
1、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在歌聲中體驗人民豐收后載歌載舞的喜悅心情,抒發對美好生活的贊美和熱愛。
2、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在聽辨、觀察、分析、對比、學唱的過程中感受極富舞蹈性的節奏和同一主題旋律在歌曲中的不同變化,從而感受塔塔爾族音樂的風格特點,
3、初步感受二聲部的豐富性,為歌曲二聲部的學習打下基礎。
[教學重點]
能用輕快、活潑、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在音樂實踐中體驗歡快的節奏和重復的旋律感受塔塔爾族民歌的`音樂性。
[教學準備]
多媒體、手風琴,
[教學過程]
一、感受歌曲
1、出示塔塔爾族樂器手風琴,并用其為學生演奏歌曲旋律,學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簡介塔塔爾族,引出并聆聽歌曲《豐收的節日》,學生感受歌曲內容情緒。
二、學習歌曲
(一)節奏練習。
1、聆聽范唱,引導學生找出音樂具有舞蹈性的原因。
2、觀看塔塔爾族舞蹈視頻,感受舞步的歡快。
3、節奏練習
4、在歌曲中加入節奏練習,通過實踐進一步感受極具舞蹈性的歡快節奏。
(二)學習旋律
1、學生觀察聆聽找出重復性的樂句。
2、出示主題樂句,引導學生唱好兩個主題樂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