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范文(精選13篇)

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范文

發布時間:2023-08-11

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范文(精選13篇)

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范文 篇1

  教學目標

  1、借助熟悉的物體,使學生正確用數表示20以內這些物體的個數。

  2、使學生根據11至20個數的組成,掌握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進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動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小捧等。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觀察思考解決問題。

 。ㄒ唬┐罘e木(出示圖片:說一說1)

  1、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搭積木的游戲嗎?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兩摞積木在列算式時遇到了困難,你們能幫幫他們嗎?

  3、根據圖意誰能列出相應的算式?

  教師板書:10+5=15 16-2=14

  4、為什么這樣列算式?說一說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兩摞積木,左邊一摞是十塊,右邊一摞是三塊,明明又放上了兩塊一共是十五塊,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兩摞積木,左邊一摞是十塊,右邊一摞是十八塊,拿走了兩塊是十四塊,所以就是16-2=14。

 。ǘ┬〗Y

  我們通過觀察畫面,動腦思考幫助明明和丁丁解決了他們搭積木情況,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積木的塊數。你們真聰明。

  二、活動二:動手操作學習新知識。

 。ㄒ唬﹦邮植僮

  1、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表示一個十(畫圖、用學具盒里的東西或其它物體都可以)。

  2、請你任意添加一個圖或其它物體的個數,組成一個算式,看誰組的多。

  3、小組內交流,說一說圖意和算式是怎樣組成的(出示圖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任意舉出一列說一說計算的方法

  一個十添加一個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個十和一個一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組成的,拿走了一根還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組成的,拿走了十根還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ǘ┙處熜〗Y

  我們通過動手操作,列出這么多的加減法算式,這充分體現了你們善于動腦思考的結果。

  三、活動三:整理歸類。

  (一)找規律

  1、根據我們列出的算式進行整理,你們能找到這些算式計算的規律嗎?

  2、小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體反饋。

  4、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ǘ┙處熜〗Y

  通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發揮集體的智慧,同時找到了這些算式計算的規律及方法,你們真了不起,希望你們繼續發揚這種探索精神。

  四、活動四:結合實際鞏固練習

  (一)出示圖片:說一說4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會得到什么結果?

  2、根據相碰的情況列出加法算式。

 。ǘ┏鍪緢D片:說一說5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會得到什么結果?

  2、根據相碰的情況列出減法算式。

 。ㄈ┙處熜〗Y

  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高興嗎?我和你們一樣高興,因為,我們在玩中也學到了

  一些數學知識,可見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范文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搭積木》一課是北師大版《數學》第一冊《加減法(二)》中的'第二課時。這一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10以內數的認識、10以內數的加減法以及2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是學生學習20以內加減法的第一課時,主要是要學會2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這些知識都是學習其他計算知識的基礎,對以后的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系列的學習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明確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谶^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計算方法,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合作意識。

  ③情感與態度目標: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3、重點:學會2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4、難點:明確計算方法,了解計算算理。

  5、教學準備:積木(教師用)、計數器(每個學生一個)

  二、學生情況

  學生基已經可以比較準確地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十加幾的加法,知道11~20各數的組成,還認識了數位中的個位和十位,對數位有了初步的了解。

  學生學習本課內容已經有了比較好的基礎。但入學只有三個月的一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識,他們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學設計中借助課件輔助教學,借助教具積木創設情境,借助學具小棒和計數器讓學生動手操作并學著解決數學問題。

  三、教法方學

  教法:自主探究與范例教學相結合。

  學法:發現法。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利用卡片進行口算練習,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通過看圖列式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3、通過填空讓學生復習11~20的數的組成。

  (二)探究新知

  1、教學課本70頁“說一說”。

  (1)導入新課,引導學生探究13+2的計算方法

  教師搭積木演示,學生利用計數器動手操作。

 。2)引導學生探究18-2的教師方法。

  教師搭積木演示,學生利用計數器動手操作。

 。3)教師小結優化算法。

  2、反饋練習

  課本第70頁“試一試”和“說一說”。(學生在書上和草稿本上完成)

  (三)課堂總結

  (四)課堂作業 (學生在書上完成)

  課后反思:

  本節課是十幾加幾的不進位加法和十幾減幾的不退位減法。通過搭積木的情景讓學生仔細觀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在玩中也能學數學,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由于學生沒有準備積木,我讓學生利用計數器撥一撥、想一想、說一說等活動,引導學生從數的組成的角度理解計算的方法,通過計算進一步理解數的組成。

  為了照顧幾個接受能力較慢的學生,課堂進度稍慢,沒能滿足接受能力較快的學生。所以,自我感覺課堂效過良好,但是課堂效率不高,學生鞏固練習的時間不充足。

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范文 篇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1個生字,會寫“業、本、平、書” 4個生字。認識“雙人旁”1個偏旁。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問句。

  3.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讓他們從小就要懂得關心別人。

  教學重點:

  認識12個生字字、書寫4個生字以及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自讀自悟,懂得課文中所包含的道理,讓學生被“心中有他人”這種美好品質感染。

  課時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小貼畫

  課時計劃: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檢查預習情況,識記12個生字,指導朗讀。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質疑引趣

  1.白板出示積木,同學們瞧,這是什么?你搭過積木嗎?你都搭過什么?

  2.今天,老師要介紹一位新朋友給大家認識,他最會搭積木,是個高手呢!

  3.揭題,板書,齊讀課題。老師書寫,學生豎空。引導識字:平、積。

  4.質疑引趣: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平平用積木搭了什么?他為什么要搭房子?)

  二、自讀課文

  1.學生帶著上面的問題反復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本課的生字詞。

  2.借助拼音把畫出來的生字多讀幾遍,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師強調:輕聲音節:呢、啊“呢”:一般用在句尾。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怎么不讀書呢?“啊”:一般用在句尾。表示贊嘆的語氣。如:還有一間啊!

  3.邊讀邊想:平平搭了幾間房子?都給誰?

  4.同桌互查,注意檢查課文會認的生字,每個字帶拼音讀一遍。

  三、自主識字,檢查落實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讀,糾正讀音。開火車讀、指名讀。

  2.教師示范,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出示生字:平搭間這些都住呢啊沒很注意前后鼻音:間、很、平輕聲音節:呢啊

  3.學生自由拼讀,讀準字音。

  4.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各自識記字形的方法。(如加偏旁、換偏旁、編字謎等。)加一加生字:搭間這些都住呢啊沒很

  討論后小組匯報,全班交流。適時認識新偏旁“雙人旁”。

  注意:門子框里換一換變成間閃問

  5.游戲鞏固生字:小兔上山

  開火車、雙排火車、指名讀。

  6、擴詞

  用剛剛認識的新字組詞

  7、練一練

  一房子兩蘋果三桃子四小鳥

  四、指導朗讀

  1.出示課文插圖,讓學生觀察:圖中的兩個人在干什么?臉上的表情怎樣?

  2.從圖上看,奶奶和平平在說話。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用橫線畫出奶奶說的話,用波浪線畫出平平說的話。

  3.指導學生讀奶奶的話。

  想一想,平時你的奶奶是用什么口氣對你說話的?(奶奶的話要指導學生讀得親切,讀出疑問的語氣。)

  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全班齊讀。

  4.指導學生讀平平的話。

  平平的心里可能在想什么呢?他的話要怎么讀?指名讀,師范讀,學生自由練讀。

  5.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全文。

  男女生分角色朗讀,師生分角色朗讀

  五、作業布置

  1.認讀11個生字,口頭組詞。

  2、回家讀給爸爸媽媽聽。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生字,感悟課文,說話訓練,指導書寫。

  一、復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詞的認讀。

  開火車認讀,齊讀“平、搭、這些、四間房子、都、沒有、啊、業、書、本、很、呢”。

  2.開火車給生字口頭組詞。

  二、感悟課文內容全班齊讀課文

  1.你想對平平說些什么?

  2.你喜歡平平嗎?為什么?

  3.如果你有許多房子,會怎么安排?

  三、說話訓練,擴展延伸

  1.課件出示課后“讀讀說說”一題。

 。1)讀上面的短語。(指名讀、齊讀。)

 。2)思考填空。

  很紅很紅的很大很大的

  很很的路很很的雨

  2.看圖畫說句子,用上下面的短語。

  很白很白的云很綠很綠的小草

  很紅很紅的花很大很大的風箏

  四、指導書寫

  1.復習生字“業、本、平、書”。

  2.觀察“業、平”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豎筆的位置及長短的變化。

  3.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4.再觀察“本、書”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書”字點的位置。

  指名學生上臺書寫,評議指正。

  5.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檢查。

  6、展臺展示書寫較好的生字

  五、總結

  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可愛的平平用積木搭了很多房子,要把房子給那些需要的人住。他從小就懂得關心別人,真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六、作業設計

  1.把田字格里的生字522,展筆畫一行。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一讀,說一說。

  很美很美的花很遠很遠的路

  很粗很粗的___________很甜很甜的__________________很_____很______的火車很_____很______的__________

  七、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完成擴展練習,講解《小狀元》練習題、教學過程:

  一、課堂拓展

  1、填空。

  “業”字共畫,第二畫是“本”字共畫,第四畫是“平”字共畫,第三畫是“書”字共畫,第二畫是

  2、給音節加聲母

  íngāiānèièōuù

  平

  搭

  間

  這些

  都

  住

  3、給音節加韻母。

  nmhpjzhxd

  呢

  沒

  很

  平間

  這

  些

  都

  二、講解《黃岡小狀元》有關習題。

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范文 篇4

  教學目標:

  1、借助熟悉的物體,使學生正確用數表示20以內這些物體的個數。

  2、使學生根據11至20個數的組成,掌握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進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動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小捧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為新課做鋪墊。

  前一段時間我們已經學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昨天我們又學習了10加幾的加法,下面我們先復習一下,同學們看卡片口算:

  6+10=  5+3=  9-2=  8+10=  9+10=  6+3=

  10+3=  2+7=  8-6=  10+7=  10+5=  10+10=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搭積木活動:

 。1)同學們,你們喜歡玩積木嗎?(生說)那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搭積木。(板書課題)

  (2)請你們用手中的積木玩積木增減游戲(采用猜剪刀、石頭、布的方法),一邊玩一邊說:“再放( )塊或拿走( )塊!

  在玩積木時,你發現了什么問題?

  再放( )塊 多 +

  拿走( )塊 少 -

 。3)下面按老師的要求擺積木:(引導學生根據書中的圖意擺)

  先擺13塊積木,再放2塊。

  2、結合動手操作并根據所用積木的數量,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你們能根據剛才擺積木的過程提出數學問題嗎?先想一想,同桌之間再互相說一說。

 。ㄖ笇W生說)學生提出的問題應該是:一共擺了多少塊積木?

  三、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1、求一共擺了多少塊積木,用什么方法?應該怎樣列式呢?

  指名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13+2=

  2、13加2等于多少呢?小組內互相研究一下該怎樣算?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算法)

  3、試一試:

  14+5=□ 16+3=□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匯報結果,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四、教學20以內不退位的減法。

  1、按書上圖意擺積木,根據擺積木的過程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2、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并研究計算方法。

  3、試一試:

  17-6=□    18-5=□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匯報結果,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五、算一算:

  1、電腦先出示“相碰的做加法”的四輛車。4輛車中兩兩相碰共有幾種可能?你能得到哪些結果?引導學生先在小組內說一說,再進行匯報。

  學生邊匯報教師邊電腦演示,隨機出示算式和得數:

  12+6=18 12+4=16 12+3=15

  6+4=10 6+3=9 3+4=7

  2、電腦再出示“相碰的做減法”的四輛車。(方法同加法)

  六、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71頁第1、2題。

  2、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卡片)

  14+4=   13+5=   19-8=   15+4=

  17-6=   12+7=   16-3=   19-3=

  18-2-4=       10+5+2=       7+3+8=

  5+5+6=        8+2+4=        10+8-2=

  3、在○里填上“+”或“ – ”。

  12○7=19 4○14=18 17○2=15 18○3=15

  10○6=16 11○5=16 19○4=15 3○11=14

  3○3+12=18 19 - 8○3=14 10○3=15○2

  4、完成教材第71頁第3題。

  5、在○里填數,要使每條線上三個數的和都等于9。

  七、回顧小結。

  這節課快要結束了,說說你們的收獲吧!

  板書設計:               搭 積 木

  13+2=15        18-5=13

  ∨           ∨

  5                3

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范文 篇5

  看圖講述《搭積木》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看圖理解圖意。

  2、教育幼兒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

  3、學習短句:“請你給我一塊積木,好嗎?”

  活動準備:圖片

  活動過程:一、導入部分

  師:(出示圖片)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圖片,請小朋友看一看圖上有誰?(我們給他們取個名字:一個叫紅紅,一個叫冬冬)他們在干

  什么?

  二、看圖學短句

  師:這兩個小朋友在玩積木,看看紅紅搭的是什么?她搭好了嗎?你知道她問冬冬什么?(放錄音)

  師:紅紅是怎么說的?你們會說嗎?(幼兒集體說幾遍)

  三、聽故事,理解圖意

  師:紅紅和冬冬真是有禮貌的好寶寶,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是怎樣記的。(教師講述故事一遍)

  四、總結師:紅紅沒有積木,她沒有去搶別人的,她是問別人借的。我們小朋友以后沒有玩具玩,也可以向別人借,借到東西還要說“謝謝”,會懂得謙讓人,做個人人喜歡的好孩子.

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范文 篇6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詩歌,講的是平平用積木搭了四間房子,他想把房子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沒有房子的人住,還要搭很多的房子給大家住。

  課文小中見大,從搭積木生發開去,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心靈。內容和語言都貼近兒童生活實際,對學生有很好的啟發和教育作用。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業、本、平、書”4個字。認識新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讀中積累詞句。

  3、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就要關心別人。

  4、培養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5、通過游戲過關鞏固生字,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讓學生感受理解課文。

  教學重點:

  認識11個生字,會寫“業、本、平、書”4個字。認識新偏旁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情引趣,揭題導入

  激情引趣,揭題導入。(出示積木)你們瞧,這是什么?你搭過積木嗎?你都搭過什么?

  過渡:真棒!小朋友都是搭積木的能手。今天,老師要介紹一位新朋友平平跟大家認識,他可是搭積木的高手!

  揭題。(出示課題:平平搭積木)誰能把課題讀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用自己熟悉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

  再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

  三讀課文,邊讀邊想:平平搭了幾間房子?都給誰。

  2、讀準字音,再讀句段

  讀準字音

  學生找出難讀的音,會讀的學生教讀。

  學生讀詩句:“平平搭積木,搭了四間房子。”“平平還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給大家住。”

  反饋,交流: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讀準輕聲音節:呢、啊。

  學生讀詩句:“平平,平平,還有一間呢?”“還有一間啊,給沒有房子的人住。”

  說一說: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讀其他的字。

  3、指導看圖

  平平,這些房子給誰住?

  “還有一間啊,給沒有房子的人住!

  自由朗讀

  男女生比賽。

  自主識字

  游戲:摘蘋果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談話導入:小朋友,你們喜歡當個小小的建筑師,建設美麗的家園嗎?

  我們知道,造房子之前要先選材料。瞧!老師這里的材料真不少,如果你能叫出名字,那它就是你的了!

  二、復習生字

  分角色朗讀課文

  學生自由讀課文,并思考:哪些話是奶奶說的?哪些是平平說的話?

  小組內分角色朗讀

  三、談話

  你知道平平為什么要這樣安排嗎?你喜歡他嗎?

  全班分角色朗讀

  四、寫字指導

  學生觀察,小組內討論

  教師范寫(引導學生注意“業”的筆順。)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五、說話練習,擴展延伸

  結合畫面,配樂朗讀

  很多很多的房子,很高很高的山。

  很清很清的河水,很綠很綠的樹。

  看畫面天空,

  很紅很紅的很大很大的,

  很很的路,

  六、看畫面說句子,用上下面的短語

  很美很美的花,很長很長的火車

  很綠很綠的小草,很小很小的珍珠

  七、說話練習

  以“我長大了干什么”為題進行說話比賽。

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范文 篇7

  教學目標

  1.借助熟悉的物體,使學生正確用數表示20以內這些物體的個數.

  2.使學生根據11至20個數的組成,掌握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進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動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小捧等.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觀察思考解決問題.

  (一)搭積木(出示圖片:說一說1)

  1.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搭積木的游戲嗎?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兩摞積木在列算式時遇到了困難,你們能幫幫他們嗎?

  3.根據圖意誰能列出相應的算式?

  教師板書:10+5=15 16-2=14

  4.為什么這樣列算式?說一說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兩摞積木,左邊一摞是十塊,右邊一摞是三塊,明明又放上了兩塊一共是十五塊,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兩摞積木,左邊一摞是十塊,右邊一摞是十八塊,拿走了兩塊是十四塊,所以就是16-2=14.

 。ǘ┬〗Y

  我們通過觀察畫面,動腦思考幫助明明和丁丁解決了他們搭積木情況,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積木的塊數.你們真聰明.

  二、活動二:動手操作學習新知識.

 。ㄒ唬﹦邮植僮

  1.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表示一個十(畫圖、用學具盒里的東西或其它物體都可以).

  2.請你任意添加一個圖或其它物體的個數,組成一個算式,看誰組的多.

  3.小組內交流,說一說圖意和算式是怎樣組成的(出示圖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任意舉出一列說一說計算的方法

  一個十添加一個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個十和一個一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

  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組成的,拿走了一根還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組成的,拿走了十根還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ǘ┙處熜〗Y

  我們通過動手操作,列出這么多的加減法算式,這充分體現了你們善于動腦思考的結果.

  三、活動三:整理歸類.

  (一)找規律

  1.根據我們列出的算式進行整理,你們能找到這些算式計算的規律嗎?

  2.小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體反饋.

  4.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二)教師小結

  通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發揮集體的智慧,同時找到了這些算式計算的規律及方法,你們真了不起,希望你們繼續發揚這種探索精神.

  四、活動四:結合實際鞏固練習

 。ㄒ唬┏鍪緢D片:說一說4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會得到什么結果?

  2.根據相碰的情況列出加法算式.

 。ǘ┏鍪緢D片:說一說5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會得到什么結果?

  2.根據相碰的情況列出減法算式.

 。ㄈ┙處熜〗Y

  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高興嗎?我和你們一樣高興,因為,我們在玩中也學到了

  一些數學知識,可見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教案點評

  通過讓學生自己觀察動手操作,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含義,引導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采用多種表示數的方法(如:圖形、小木棒等),讓學生任意選擇,以達到理解和掌握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含義為目的,打破了學生的思維定勢,發展了思維、培養了創新意識。教學中以聯系生活實際入手,結合學過的知識,學以至用,把數學知識中數學問題以問題情境的方式呈現,使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感受生活中數學的存在,以及發展數學知識,培養各種能力,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探究活動

  成雙配對

  游戲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2.使學生能夠熟練計算2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游戲準備

  將所有2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

  游戲過程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

  2.組長任意說一個數字,其他學生就從口算卡片中拿出得數等于組長所報數字的口算卡片.

  注意:口算卡片不能重復使用.如組長說“14”,第一次可以拿出“13+1”這個卡片;第二次組長再說“14”的時候,可以拿“12+2”“15-1”等等,但是不能再拿“13+1”這個卡片.

  3.每次第一個拿出卡片的學生獲得獎勵(小紅花,小星星等等),最后獲得獎勵最多的學生就是優勝者.

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范文 篇8

  學習內容

  -P78(2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教學目標

  1.結合搭積木等活動,進一步體會簡單的加減法的實際意義。

  2.使學生根據11至20個數的組成,掌握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進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動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理解不進位加減法的算理。

  養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小捧等。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觀察思考解決問題.

  (一)搭積木(出示圖片)

  1.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搭積木的游戲嗎?

  2.淘氣和笑笑搭好了兩摞積木在列算式時遇到了困難,你們能幫幫他們嗎?

  3.根據圖意誰能列出相應的算式?

  教師板書。

  4.為什么這樣列算式?說一說你的想法。

  學生有可能是:

 。1)笑笑左邊一摞搭了十塊,右邊一摞是三塊,笑笑又放上了兩塊一共是十五塊,所以就是10+5=15.

  淘氣也搭了兩摞積木,左邊一摞是十塊,右邊一摞是八塊,拿走了右邊兩塊,右邊剩下8-2=6,現在共有10+6=16。

  (2)笑笑本來一共搭了13塊積木,再放2塊,算式為13+2=15,。

  淘氣本來一共搭了18塊積木,拿走2塊,算式為18-2=16。

 。3)數數的方法。

  借助書上的毛毛蟲幫學生理解數數的方法。

  (二)小結

  我們通過觀察畫面,動腦思考幫助淘氣和笑笑解決了他們搭積木情況,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積木的塊數.你們真聰明.

  二、活動二:動手操作學習新知識.

 。ㄒ唬﹦邮植僮

  1.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表示一個十(畫圖、用學具盒里的東西或其它物體都可以)。

  2.請你任意添加一個圖或其它物體的個數,組成一個算式,看誰組的多。

  3.小組內交流,說一說圖意和算式是怎樣組成的(出示圖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說一說計算的方法

  一個十添加一個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個十和一個一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組成的,拿走了一根還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組成的,拿走了十根還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二)教師小結

  我們通過動手操作,列出這么多的加減法算式,這充分體現了你們善于動腦思考的結果.

  三、活動三:整理歸類.

 。ㄒ唬┱乙幝

  1.根據我們列出的算式進行整理,你們能找到這些算式計算的規律嗎?

  2.小組合作交流。“相同數位上的數字相加減”。

  3.指名列出算式,集體反饋.

  4.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ǘ┙處熜〗Y

  通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發揮集體的智慧,同時找到了這些算式計算的規律及方法,你們真了不起,希望你們繼續發揚這種探索精神.

  四、活動四:結合實際鞏固練習

  (一)出示圖片:練習第5題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會得到什么結果?

  2.根據相碰的情況列出加法算式.

 。ǘ┩瓿删毩暺渌},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對個別進行輔導。

 。ㄈ┙處熜〗Y

  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高興嗎?我和你們一樣高興,因為,我們在玩中也學到了一些數學知識,可見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板書設計

  搭積木

  13+2=? 3+2=5 所以13+2=15

  18-2=? 8-2=6 所以18-2=16

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范文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游戲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學習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能力目標:

  通過情境,使學生感受教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進一步體會20以內數的順序用數位意識。初步學會在合作環境中自主學習計算,體會計算的多樣化。

  情感目標: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難點:

  由搭積木來體會加減含義,進一步鞏固數位關系。

  通過實際教學,反思如下:

  1.由于我對教材的理解不夠深刻,在教學時僅僅是以書本上呈現的各種例子進行講解。在幫助學生建立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運算模型時沒有用到直觀模型,因此學生在理解這一部分時就缺少了橋梁,課堂也因為這個原因一度很沉悶。課后和其他老師交流時發現用小棒或者是計數器等等都可以很形象的向學生解釋清楚。這也讓我更清楚的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從生活中尋找模型對學生的理解是最有用的。

  2.在講課過程中學生自主交流的機會幾乎沒有,學生由于沒有親身的體會,所以對所講的內容就沒有自己的想法。以后要多給學生一些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學會從自我發現觀察中學到屬于知識。

  3.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憊。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的興趣,學習也就成了負擔!钡,怎樣才能讓學生在上課時處于精神振奮的狀態呢?這是我一直都在思索的問題。講課時的聲音要有磁性、要抑揚頓挫、要對學生有吸引力,我要學會用自己的聲音為學生營造一個有親切感和興奮感的認知環境。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我還要認真學習教材,多像有經驗的教師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教學反思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搭積木》這節課,主要意圖是讓學生在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基礎上,讓學生擺一擺、推一推、搭一搭等實踐活動進一步來了解它們的特征。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愛玩,好動,根據學生這一特點,我創設了多種教學情境,緊緊圍繞“以學生發展為主體”的新理念,讓學生真正地獲得成功的體驗和探索的樂趣。生動活潑、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易于造成一種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環境,進而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無限熱情,將緊張的學習過程變成愉快的學習活動。例如:在課的伊始,由圣誕老人給孩子們送禮物來引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讓學生迫切地想知道都有哪些禮物,從而大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有,在學生動手擺一擺時,我以平等的身份來和同學們做游戲,師生融為一體,關系非常融洽,學生感到很愉快。在“推一推”

  環節中,我做了手偶—兔博士,讓學生和兔博士打招呼,并向它介紹朋友,這樣課堂氛圍不僅活躍起來,還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數學源于生活。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認識數學,感受數學,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教學過程中,我將生活與數學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數學。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布置了這樣的作業:讓學生收集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這四種形狀的物品。同學們找來了許多東西:牙膏盒、醒目瓶、露露瓶…可見,學生們能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分辨出這四種形狀來,但里面還存在知識性的誤差:醒目瓶是圓柱嗎?當時由于我的疏忽,未能及時糾正。

  這節課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

  1、教師在課堂上出現了知識性的錯誤。如:有位同學說:能滾的就是球。輪胎能滾,它是球嗎?當時我沒有給予指正。課后查找了一原因:在這一環節上,我備課備得不夠充分。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由于備得不夠詳細,心里沒底,心情就緊

  張,從而未能很好的傾聽學生的想法。

  2、整節課的教學評價比較單一,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之間互評。

  3、教師今后要學會傾聽,以便提高自身在課堂上的應變能力。

  4、媒體運用還有些欠缺。作為青年教師,今后還要多加練習,更好的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范文 篇10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加減法(二)70、71頁的內容。

  教材分析:

  本課時的內容主要是20以內兩位數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在之前學生已學過10以內的加減法,再加上上一課時剛剛對11—20各數的認識,學生已建立了十個一捆的觀念,進而也建立了11—20各數的表象,同時借助計數器表示數初步建立了數位的概念,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必要的基礎,也為理解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算法掃除了障礙。切實理解本節所學內容將為后面的計算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實際意義。

  2.理解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算法,并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學具教具準備:

  小木棒 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師:聽說我們一(1)班的同學特別聰明,老師想考考大家,我有一些小木棒,(投影儀出示一捆和3根小木棒)誰能很快說出它有多少根嗎?(指名說)你是怎么知道的能給大家說說嗎?你也擺個13。

  師:你能把這個數寫出來嗎?對照擺的小木棒說說13中的1和3分別指的是什么?

  師:下面跟著老師做再擺2根,(出示2根)現在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讓學生說一說)你能用一個算式把它記錄下來嗎?(學生同桌交流,記錄,并指名板演)

  當學生寫出算式后,讓學生指著算式把計算的方法再說一下。教師幫助并板書:13+2=15

  在計數器上先撥13,再撥2,進一步體會13+2的方法及算理。

  二、 自主擺小棒:

  師:請用最快的速度擺出16,然后拿走2根,看看還有多少根?(學生動手擺)請把剛才擺的用一個算式來表示。(教師指名一人擺,一人寫算式)

  讓學生指著算式把計算的方法再說一下。教師幫助并板書:16-2=14

  在計數器上撥一撥。

  三、 1、擺一擺或撥一撥完成70頁的“試一試”。

  2、出示70頁下面的圖:你們玩過碰碰車嗎,先看第一副圖中四輛車身上的數字是多少?他們相互碰撞,誰和誰相碰作加法。第二副圖相碰做減法。(先指名舉例,而后讓學生獨立完成)。

  四、練一練:

  1、讓學生看圖獨立完成下面的算式,而后指名展示交流,可以啟發學生以講故事的形式敘述。

  2、以競賽的方式完成,同桌相互檢查,改正。

  3、讓學生理解題意后,獨立填寫,教師指導。

  五、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范文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業、本、書”4個字,認識“彳”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就要關心別人。

  課前準備

  有條件的小朋友在家時學習搭積木。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提示課題。

  1、出示彩色的積木。

  師生交談:你喜歡搭積木嗎?你能搭出什么來?

  2、板書課題并帶課題。

  3、師: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那就讓我們快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

  1、學生借債拼音讀課文。

  2、師:誰能靠著拼音朋友的幫助,把課文讀通,讀準?

  三、認讀生字。

  師:想讀好課文真不容易!有一個新朋友我們還不太熟悉!

  1、出示要認識的11個生字,讓學生開火車認讀。重點指導“平、這、住、呢”的讀音。

  2、出示沒有拼音的漢字,現在,你還認識這些新朋友嗎?

  3、小組交流: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有什么好辦法?

  全班交流記字方法。

  師適時點撥:你們發現了嗎,“很”字的偏旁很特別,它叫——“雙立人”。

  4、出示句子(無注音):

  (1)平平搭了四間房子。

 。2)這些房子都給誰。

  (3)給沒房子的人住。

  比賽讀句子,看誰讀得正確。

  四、再讀課文。

  1、在小組里輪流朗讀課文,互相正音、評議,看誰讀得正確。

  2、指名朗讀課文,集體評議。

  3、交流: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五、指導寫字。

  出示“業、平、本、書”:

  1、師: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四個字,發現了什么?

  寫這樣的字,要怎么寫才漂亮?

  2、師在黑板上田字格里示范寫“平”字。強調豎筆要寫直,而且要寫在豎中線上。

  六、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出現生字詞。指名讀。

  二、指導朗讀。

 。ㄒ唬┡e行朗讀比賽。

  1、你覺得哪幾句話特別需要老師幫助?

  老師指導讀好“這些房子都給誰住?”“還有一間呢?”“還有一間啊,給沒有房子的人住!比渲械摹澳亍、“啊”和問句的語調。

  2、各自練習朗讀,進行準備。

  3、比一比誰讀得好,

 。ǘ﹩l想像讀。

  1、師:你們看,這圖上畫的不就是平平和奶奶嗎?他們倆會說些什么呢?

  鼓勵學生分別扮演角色,大膽想像說。

  2、師:原來呀,第3、5、6小節里就是平平的話呀!該怎么讀好它?

  男女生配合讀。(3、5、6小節男生讀,其余由女生讀。)

  (三)師生配合讀。

  第2、4小節老師讀,其余由學生讀。

  三、讀讀說說。

  1、師:為什么要說“很多很多”,不反其中的一個“很多”去掉呢?

  引導學生讀、比較、體會。

  2、師:看平平多么自豪,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你們能不能也像這樣說一說?

  3、口頭練習:

  很紅很紅的_________;很大很大的____________;

  很_______很_______的路;很______很______的_______。

  四、說話比賽。

  師:平平真是個關心別人的好孩子!他的理想多么美好啊,他要讓每個人都有房子!小朋友們,你們一定也有很多美好的想法吧。說說看,你長大了想干什么?

  1、在四人小組里輪流說。

  2、選派代表到臺上說,集體評議。

  3、小結:理想就像是這積木搭成的漂亮的房子,它可不是一下子就變出來的,要靠我們一塊一塊地搭,不斷地努力才行呀!小朋友的理想也要靠努力學習才能實現的!

  五、布置作業。

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范文 篇1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學習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2、通過情境,使學生感受教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進一步體會20以內數的順序用數位意識。

  3、初步學會在合作環境中自主學習計算,體會計算的多樣化。

  教學重點:由搭積木來體會加減含義,進一步鞏固數位關系。

  教學準備:每組20塊規則積木,碰碰車的給條。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與個人思考相結合,抓問題,重技能形成。

  教學步驟:

  一、由境生疑,引發學習興趣

  教學時先讓學生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讓學生玩積木,兩人20塊積木,學生最想玩的是積木增減游戲,可以用石頭剪子布或其它方法,讓學生盡情玩,一邊玩一邊說“再放_塊或拿走_塊”。

  1、你在玩積木時發現什么數學問題?

  在初次玩時學生是地目的的,生活的搬造,有問題后學生才發現其中也有數學問題。

  再放_塊多+

  拿走_塊少-

  2、根據發現,自己再玩積木。

  第二次玩積木是學生對加減認識的鞏固,但對其計算能力及技巧是己知的再逞現,而其中的對手進步是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二、由疑得技,獲得計算能力

  1、14+5=  17-6=

  你怎么算的?

  有了兩次合作機會,這次有學生思考更能有獨特見解。

  例:(1)14+5=19

  再拔5顆

  (2)14+5=19

 。3)14+5=19

  1個十,4個一,+5個一=1個十,9個一=19

  2、比一比誰算得快。

  19-7 13+5 16-3 15+3 14+4 12+6 5+13 16-4 15+4 17-5

  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進行計算,6至8個/分鐘。

  3、游戲:碰碰車(小組內活動)

  A、每小組選其中一組進行游戲。

  B、每小組各組成員寫一數字再組成游戲。(這次游戲由于自寫數字會出現兩數加減,兩位數進退位加減,可由小組研究獲得,也可老師告知。)

  三、實踐應用,實現課內外延伸

  1、今天小技巧:

  今天的計算,只和個位有關,和十位無關。

  自編加減20道,看看符合這節課要求。

  要求:(1)兩位數加減一位數。

 。2)加減時不進位,不退位。

 。3)可在小組中評價,通過。

  2、課內作業P71

  其中第3道題既是順序的訓練,又是培養學生觀察力和仔細寫作業的習慣,應自主完成再集中反饋。

  3、課外作業

  制作計算卡

  1、2、3后是0-9

  是各數加減兩張

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范文 篇13

  活動目標

  1、分辨各種立體形狀,說出各種立體形狀的名稱。

  2、嘗試運用單雙數的知識正確計數形狀的數量,按要求寫出相應數字。

  3、積極參與數學操作活動,體驗數積木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種形狀的積木。

  活動過程

  一、搭積木,分辨立體圖形,并說出它們的名稱。

  1、進行搭積木活動,感受各種不同立體形狀積木的特征。

  教師:小朋友,桌上有許多積木,你們選擇喜歡的積木來搭一搭。搭好后,說說你搭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形狀的積木?這些積木像什么變成了什么樣子?

  2、交流討論活動,在分辨立體圖形的基礎上,說出各種積木的名稱。

  你們在搭積木的時候用了一些什么形狀的積木(引導幼兒說出有長方形、正方形、半圓形、圓柱形、三角形等積木)3、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的積木并有重點的追問是什么積木。

  二、數積木,計數各種形狀積木的數量。

  1、計算自己所搭建的物體所需要的積木數量。

  教師:小朋友,你們數數自己的積木,看看用了幾塊長方形的積木,用了幾塊三角形積木?

  2、找好朋友,計算兩人所搭物品的各種積木的數量。

  三、嘗試用單雙數記錄各積木數量。

  1、了解圖意和圖示的關系。

  教師:你們看圖上有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有積木搭的小花,蝴蝶、飛機等。)小花,蝴蝶,飛機旁邊有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有圓柱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每個立體圖形符號旁邊有什么?這些括號表示什么意思?讓幼兒知道圖意和圖示的關系。)

  2、數一數,單數就用紅筆填寫在格子里,雙數就用藍筆填寫在格子里。

  小朋友,我們可以用積木搭很多物品。這里有四幅畫,是哥哥姐姐搭的積木照片,今天,我們學學他們是怎樣搭的,并仔細數數,這四樣物品一共用了幾塊積木,如果是單數,就在相應的積木符號旁邊的括號用紅筆寫出數量,如果是雙數,就在積木符號旁邊的括號用藍筆寫出數量。

  3、交流練習結果,進行自檢,他檢。

  幼兒園搭積木教案,搭積木可以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鍛煉幼兒的邏輯思維,鍛煉幼兒的智力,讓幼兒變得更聰明,培養了幼兒動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對于幼兒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游戲。

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范文(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數學第三單元《操場上》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進一步體驗加減法的含義。2、初步學會解決“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教學重點:初步學會解決“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教學準備:投影、小圓片教學過程:一、出示情境圖1、根據圖意請學生自由提出問題。...

  •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7篇)

    預習要求:看一看教材第3頁的“拼一拼”內容,做一做練習一第4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 小學一年級數學微型課教案最新模板(通用2篇)

    教學目的:使學生學會列綜合算式解答一般的兩步計算應用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的解題能力。教學重點:會列綜合算式解答一般的兩步計算應用題。教學難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的解題能力。...

  •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7篇)

    教學內容: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試驗教材第二冊88頁例題(第一課時)教學目的: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方法。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鞏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說課稿(精選3篇)

    一、說教材:1、教材分析:蘇教版第二冊的內容。一年級兒童年齡雖小,但對于要用錢才能買到東西這一樸素的等價交換的商品意識是有的。因此我根據教材先了解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程度,緊接著來認識面值不同的人民幣的幣值,通過換算人民幣明...

  •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加減混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加減混合的意義,掌握運算順序,正確進行計算.2.初步培養學生連續看圖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3.體驗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教學重點理解加減混合的意義,掌握運算順序.教學難點正確計算加減混合式題...

  •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教案(精選17篇)

    一、本課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清晰地識別小面值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歸納出1元=10角,1角=10分。二、過程與方法:以識別過程為載體,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游戲中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

  • 小學一年級數學《統計》說課稿(通用15篇)

    以下是一年級數學《統計》說課稿,歡迎借鑒!一、說教材: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數學》一年級第二學期第四單元的《統計》。這節課是在學生對用數杠進行統計,100以內數的數數和寫數的一定基礎上進行學習的。...

  • 小學一年級數學《位置》說課稿(精選10篇)

    大家對小學一年級說課稿了解嗎?下面小編以《位置》說課稿為例,跟大家探討一下寫說課稿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一、說教材:1.教學內容:人教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位置》。...

  • 小學一年級數學暑假作業題(精選2篇)

    這篇,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認真思考,準能填好。(22分)1.2.一個一個地數,90前面的一個數是,后面一個數是。3.3個一和5個十合起來是,100里面有個十。...

  • 小學一年級數學優秀教案(通用14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湊十法的兩步思維過程.能用湊十法正確計算8加幾的式題.2.初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教學重點掌握8加幾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地口算.教學難點理解掌握計算方法.課前準備教具:磁鐵黑板、紅花、黃花...

  • 小學一年級數學的《分與合》主題教案(通用9篇)

    【教學目標】1.學會2到4的分與合,初步體會分與合的思想。(重、難點)2.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學習有條理地思考。3.體會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培養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積極情感。...

  • 最新版小學一年級數學暑假作業(通用3篇)

    一、填空:1、小星前面是小東,小東在小方的后面。從前面數小方排第,小星排第,小東排第。2、54里面有個十和個一,和它相鄰的兩個數是和。...

  • 最新小學一年級數學退位減法教案范文(通用3篇)

    教學內容:新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68頁主題圖及相關內容。教學目標:1、在具體情境中,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進一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與化。...

  • 小學一年級數學暑假作業的總結(精選2篇)

    一、口算。6+5=15—5=7+4=7+3—5=8+8=7+9=8+10=8+6—6=7+10=9+3=15—4=10—5+5=8+4=8—8=9+5=7+8—4=二、填空1、20里面有( )個十。2、個位上是8,十位上是1,這個數是( )。3、19這個數,個位上是( ),十位上是( )。...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启东市| 苍溪县| 大姚县| 灵台县| 上杭县| 阳谷县| 河源市| 武乡县| 神农架林区| 崇明县| 化州市| 谢通门县| 交城县| 木兰县| 龙泉市| 广德县| 江陵县| 濮阳县| 临朐县| 石狮市| 土默特左旗| 出国| 博客| 靖州| 固原市| 南涧| 伽师县| 克山县| 库尔勒市| 河西区| 固原市| 绵阳市| 昌邑市| 饶阳县| 泾阳县| 新田县| 松溪县| 和静县| 漳平市| 张掖市| 永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