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主題教案(精選12篇)
托班主題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愿意參加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2、能區分顏色、表情,學習配對。
活動準備:
1、蘋果圖片若干
2、(不同顏色、不同表情,其中有的2個相同,有的3個相同)《找朋友》音樂
活動過程:
1、聽《找朋友》音樂引題:玩找朋友的游戲入坐
2、出示一個紅色蘋果圖片:紅蘋果今天要來找朋友,找一個跟它穿一樣顏色衣服的朋友,大家幫它找一找。請一幼兒在筐中找。(出示綠色的蘋果,再次找)
3、變化找朋友的要求:如笑的`、哭的……再次找朋友。
4、集體活動:幼兒自由選擇一種顏色、表情的蘋果卡片掛在身上,請一個幼兒來找和他身上卡片一樣的朋友(朋友可以好幾個)。
5、蘋果朋友回家。(卡片送回筐)
評價要求:
1、愿意參加游戲。
2、能區分顏色、表情。
特別提示:
1、鼓勵每一個幼兒積極、大膽地參加游戲
2、可以加深蘋果圖片的難度(如蘋果的形狀不同)
托班主題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兒歌的名字,能連貫地念兒歌。
2、愿意和同伴分享蘋果,感受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片一張(兩個娃娃分蘋果,你一個,我一個,突出娃娃的笑臉),蘋果若干個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題: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請幼兒猜想。
2、教師念兒歌,再次提問:小朋友在干什么?
3、出示蘋果,邊念兒歌邊做動作,請幼兒跟念。
4、分享蘋果:邊念兒歌邊分蘋果。
評價要點:
1、能夠說出兒歌的名字。
2、能夠感受分享的快樂。
特別提示:
在分蘋果時可以讓幼兒來分,活動可安排在午點前進行。
托班主題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戶外游戲,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
2、練習雙腳向上一起跳起。
活動準備:
1、用報紙做成的蘋果若干、紙做小樹;
2、每人一個布袋、袋鼠頭飾;鮮明而歡快的2拍子節奏的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蘋果,以到樹林里摘蘋果的情節引起幼兒興趣。
2、 教師做袋鼠媽媽,帶幼兒一起做簡單的準備活動:動動手,動動腳
3、教師摸自己的肚子,再摸幼兒的肚子,告訴幼兒:肚子餓了,我們去摘蘋果吧。
4、教師帶幼兒摘蘋果:聽音樂,雙腳起跳上樹摘蘋果。
5、幼兒“吃”蘋果,游戲再次進行。
評價要求:
1、愿意參加游戲,游戲過程中情緒愉快。
2、能完成練習雙腳起跳的動作。
特別提示:
在布置場地時,應多些果樹,以減少幼兒間的碰撞。
托班主題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自由涂鴉,體驗涂鴉的樂趣。
2、嘗試用棉簽畫畫。
3、不把顏料弄在身上。
活動準備:
紅色顏料、棉簽若干,沒有顏料的笑臉蘋果輪廓圖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沒有顏色的蘋果畫一張,引出課題:大蘋果沒穿衣服會感冒的,請大家幫忙給大蘋果穿上衣服。
2、教師示范:用棉簽蘸上顏料在畫好的輪廓畫里由中間往外畫圓。
3、幼兒作畫:指導幼兒涂色方法,提醒幼兒不把顏料弄在身上。
4、結束活動:把蘋果送給爸爸媽媽。
評價要求:
1、愿意用棉簽畫畫。
2、能學習教師的方法來作畫。
特別提示:
鼓勵幼兒大膽作畫,準備足夠的輪廓圖。
托班主題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初步學唱歌曲,愿意跟著音樂的節奏做相應的動作。
準備:
用硬紙盒做的玩具汽車一輛(可套在司機身上);磁帶;錄音機;
過程:
1、出示汽車,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小汽車在說什么?”
2、引導幼兒熟悉歌曲的歌詞。帶領幼兒有節奏的學念歌詞,一拍拍一下手。
3、欣賞歌曲,在教師的帶領下,學歌曲,可邊唱邊拍節奏。
4、歌表演。
教師將玩具汽車套在身上當司機,幼兒當乘客,邊開車邊唱歌。
活動延伸:到室外繼續游戲。
評析:這首《小汽車》歌曲,節奏歡快,易學易懂。幼兒有興趣學習,能主動跟教師拍節奏、唱歌。總的來說,幼兒表現不錯。如:戚海睿,吳小藝等小朋友。
托班主題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愉快的情緒中學唱歌曲,能初步學會歌曲。
2、愿意表演歌曲,感受集體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朋友掛圖一幅、蘋果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蘋果,引起幼兒的注意:你們看,這是什么?有一首歌也叫《大蘋果》,我們來聽聽吧!
2、幼兒與教師圍坐在一起,聽教師演唱歌曲:演唱時表情夸張,加入動作。
3、問幼兒:你到歌里唱些什么?幫幼兒理解“小朋友常常吃,臉兒也像紅蘋果。”讓幼兒知道多吃水果身體好。
4、大家一起學唱歌曲。
5、和老師一起邊唱邊表演。
評價要求:
1、夠跟學唱歌曲。
2、愿意集體表演。
特別提示:鼓勵幼兒響亮地演唱、大膽地表演。
托班主題教案 篇7
目標:
感知顏色的變化
材料:
幼兒用書《好看的小手印》、4K鉛畫紙、水粉顏料若干種、抹布等
過程:
1、教師在4K鉛畫紙上演示手印的方法,激起幼兒的興趣:
——“誰愿意來試一試?”
2、鼓勵幼兒在鉛畫紙上玩印手印的游戲。
3、告訴幼兒:每種顏色印完以后要用抹布將手擦干凈。
4、每人在自己的幼兒用書上嘗試印各種顏色的手印。
5、教師引導幼兒數一數:自己印了幾只手印?
提示:
1、教師要將4K鉛畫紙裁剪為長條形,避免幼兒在集體印手印時,發生擁擠。
2、水粉顏料要放在盤子里,盤子底面積的大小要足以放得下幼兒的一只手掌,否則,印出的手印是不完整的,
3、水粉顏料要保持一定的濃度。
托班主題教案 篇8
目標:
聽懂指令,拖拉物體身體平衡地向前走
材料:
舊紙盒穿上繩子替代的小車、4—5座小房子、沙袋替代糧食若干袋
過程:
1、教師在場地上布置一個情景:離幼兒約10米的地方有4—5座小房子。
2、告訴幼兒游戲的方法:每人手拉一輛小車,到糧食的“倉庫”里取一袋糧食,放在自己的小車里,運到前面的小房子后,卸下糧食,再繼續到倉庫運糧食。
3、游戲反復多次,教師提醒幼兒在運糧時,注意相互之間要學會躲避不碰撞。
提示:
1、運糧的數量可以有變化,從一袋過渡到兩袋等。
2、要指導幼兒拖拉著物體向前走,不要倒著走。
3、注意引導幼兒學會躲避,不碰撞。
托班主題教案 篇9
目標:
學習區分明顯的不同點
材料:
掛圖、幼兒用書《找一找》
過程:
1、教師出示掛圖:
——“你們知道圖片上有什么?”
2、幼兒一起識別圖片上所畫的不同物體的名稱。
3、教師根據圖片提出相應的問題:
——“這三只小兔中,有哪一只與別的小兔不一樣?”
4、幼兒共同找出不同的兔子。
5、教師依次類推進行其他內容的識別。
6、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操作《找一找》的內容。
提示:
1、教師在引導幼兒識別不同的過程中,在識別的時間把握上,可以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由長到短。
2、幼兒用書《找一找》可以在區域活動中繼續使用。
托班主題教案 篇10
一、主題說明:
家是一個寧靜的港灣,常常是每個人一生中魂牽夢繞的地方。濃濃的親情,會使幼兒感到安全,得到溫暖。刻意渲染這種本已存在的氛圍,為的是強化親情呵護在幼兒成長中的積極影響。家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們的集合,孩子從出生起就和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孩子渴望媽媽溫暖的懷抱,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戲。幼兒在家里常常有著特殊的地位,是被寵愛、被保護的對象。然而,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也應學會感激、學會報答、學會關心、學回關愛。讓每一個幼兒從小就成為和諧家庭中的一員,也是讓他們學習做人的一個良好起點。
二、主題要求:
1、知道家庭成員及稱謂,初步了解三八節是媽媽的節日。
2、觀察并能說一說爸爸、嗎及長輩如何關心自己,如何愛護自己,體會到成人對他們的愛。
3、通過兒歌、情景表演、故事、歌曲等多種形式培養幼兒關心長輩,在家愿意幫助長輩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4、學習禮貌用語,并初步學習能在不同的情景下較好地使用禮貌用語。
5、集體中能用好聽的聲音進行演唱(不要大聲叫或聲音很輕地唱)。
6、學習大片大片涂色。
7、根據指令慢走和快走。
8、隨意玩泥。
9、喜歡粘貼活動,初步形成規則。
10、學習單手拍球1~2個。
11、認識“1”、“2”,數數“1”、“2”。
12、鞏固聽信號自然地進行個環節轉換的規則意識。
三、環境創設:
1、布置一棵沒有樹葉的親情樹。進行完“親情樹”活動后,幼兒制作的親情樹葉來裝飾這棵情樹。
2、收集爸爸的領帶,把爸爸的半身自畫像布置成“我的爸爸”專欄。完成美工活動“爸爸的領帶”以后,幼兒給爸爸戴上自己裝飾的領帶。
3、引導幼兒各自從廢舊雜志上剪下房子、房間用品、家具等圖片,粘在大的鉛畫紙上,再添加封面裝訂成“我喜歡的家”畫冊。將這些畫冊放入活動區內,供幼兒翻閱、交流。
四、家園共育:
1、加強與個別家長溝通與交流,了解孩子的生活情況,幫助孩子穩定情緒,適應集體生活。
2、飯后、臨睡前是最適合與孩子談心的一段時間,有利于建立相互信賴的親子關系,促進親子間的情感,發現、處理孩子的問題。
3、建議家長帶孩子走親訪友時或接待親朋好友時,把孩子作為加重平等的一員他人介紹。這樣做是一種民主的做法,可以使孩子從小就樹立起一種尊嚴,并大方、友好面對客人。
4、爸爸當著孩子的面把手印印在紙上,并沿輪廓剪下,讓孩子帶到幼兒園去。
5、與孩子一起畫爸爸的半身自畫像,為活動“爸爸的領帶”作準備。
6、家長與孩子共同進行家務勞動。為了吸引幼兒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家長可采用一些有趣的名稱。如把擦玻璃說成是“擦亮家的眼睛”。當孩子樂于參與時,家長要給予充分的肯定、鼓勵;當孩子偶爾出現失誤時,家長也不要過多的指責,應鼓勵孩子自己收拾。這樣,孩子逐漸會變得聰明能干。
五、區域活動:
美工區:
1、提供彩色卡紙,在畫好的臉型上嘗試用多種方法(撕貼、剪貼、剪貼、彩筆)等方法畫上五官并沿邊剪下,作為面具,也可為爸爸媽媽做面具,共同游戲。
2、將紙盒去蓋,內放各種積木、小紙盒或相似物品,代替家具,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擺設,創造一個“溫馨的家”。
閱覽室
1、提供相關的閱讀材料,知道幼兒閱讀。
2、提供有關親子游戲的圖書,指導幼兒閱讀。幼兒回家后可與爸爸媽媽開展類似游戲。
角色區
1、提供餐具、食物、娃娃、家具等物,鼓勵幼兒進行角色扮演(媽媽、爸爸等)模仿成人勞動,與同伴友好游戲。
2、提供花生、毛豆、蠶豆、小石子等物,以及小碗、小勺、盤子等餐具,把紙盒裝飾成各種娃娃,幼兒扮演爸爸媽媽,用小勺舀東西喂娃娃。
3、提供各種大小的娃娃及娃娃的衣褲,幼兒扮演爸爸媽媽,給娃娃穿脫衣褲、扣紐扣。
建筑區
提供各種質地的構建材料(如紙盒、瓶、罐、積木等)幼兒嘗試建造“我家的房子”。
托班主題教案 篇11
一、主題目標:
1、認識米,了解米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愿意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剩飯,不把飯菜潑灑到桌上。
2、樂意參加操作活動,體驗動手操作帶來的樂趣。
二、環境與資源:
1、將寶寶的照片布置在“好寶寶”專欄里。
2、本主題寶寶參與的操作活動比較多,教師要及時把他們的作品貼在或陳列在活動室里,供寶寶欣賞。
3、教師用水果或蔬菜做成的水果或蔬菜娃娃,布置在自然角里。
4、請家長配合,在家里也堅持讓孩子自己吃飯,并及時把信息反饋給老師。
5、為孩子準備足夠的玩米材料。
三、指導要點:
1、教師在本主題活動中,要隨時地教育寶寶、面、蔬菜、水果都很有營養,不能偏食。挑食。
2、在寶寶操作活動只能感,教師要善于觀察,幫助寶寶、幫助寶寶,鼓勵他們大膽嘗試,對膽小,不愿意動手的寶寶,教師可以把著他們的小手和他們一道進行,讓每位寶寶都體驗到活動的快樂。
3、提供不同容器和玩具,鼓勵孩子嘗試操作,讓寶寶在玩米的過程中,不斷感知規則,學會等待。
4、在品嘗活動中,教師要做好衛生消毒工作,讓寶寶將手洗凈后再品嘗,使用餐具時,要注意安全。
四、區域活動:
閱讀區:
1、提供畫冊“樹上有個家”,讓寶寶閱讀。
2、提供畫冊“沒有牙齒的大老虎”供寶寶自由地看看、講講,培養寶寶良好的閱讀習慣,先看封面在逐頁翻書,翻一頁說一頁的內容。
3、這是誰的家。提供畫有四個小動物家的圖片,讓寶寶通過觀察動物家白天的房子、窗戶的形狀等、在夜晚的房子(黑影)圖中找到每個小動物的家,培養孩子細致觀察找出特征的能力。
生活區:
1、寶寶送蔬菜或水果回家。將紅蘿卜、綠蘿卜、西紅柿、胡蘿卜等,蘋果、香蕉、橘子、西瓜等小卡片放在多個籮筐中,提供幾個大盤子和不同顏色的小籃子。寶寶在游戲中按顏色或大小分類,紅蘿卜送紅籃子,大蘋果送大盤子……讓寶寶在的過程中學習實物分類。
2、三只熊:提供分別是小中大號的三只熊、三個杯子、三張床的小卡片若干,用蛋糕盒做小熊的家的背景,讓寶寶擺弄圖片說“熊爸爸睡大床……在游戲中感知大中小,并進行匹配。
建構區
1、繼續提供積磚讓寶寶自由拼搭小動物的家,鼓勵孩子架高時對整齊,每幢房子都要留門、或窗子,讓小動物內外能夠住進去。
2、拼圖。提供8——12張拼圖,每幅拼圖配一個泡沫底版,挖出水果或蔬菜的形狀,寶寶觀察,嘗試著引導寶寶學習在觀察圖片的基礎上拼出簡單的圖形。
美工區:
1、提供畫好的常見水果、蔬菜的輪廓圖,讓寶寶選擇適當的顏色涂色,練習順著一個方向涂色。
2、讓寶寶玩蔬菜印章,準備藕、青菜、胡蘿卜、土豆、芋頭和水粉顏料,讓寶寶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印畫,注意培養寶寶對色彩的喜愛和敏感,同時注意保持衣服和桌面的整潔。
運動區:
1、跳一跳、摸一摸。將金龍魚油桶底部剪下,用即時貼裝飾出各種動物的頭,四周裝飾小鈴,把動物的頭懸掛在場地上,高矮交錯,引導寶寶選擇頭飾跳起來摸一摸,碰到了小鈴就會響,如果幾次碰不到就換低一點的動物拍擊,通過游戲讓寶寶練習終跳摸高。
2、拉一拉。用兩個金龍魚油捅上的拉手和松緊帶自制成拉力器,讓寶寶自己拉著玩或自選同伴共同玩,鍛煉小朋友的大肌肉活動能力。
3、讓寶寶玩“小蟲爬”游戲,將空膠卷盒若干個(可長可短),用絲帶穿成串,裝飾成小爬蟲。寶寶在拖著小爬蟲自由走或跑的過程中練習平衡和走、跑的能力,寶寶也可以玩出其他方法,如:上下抖動,使小爬蟲跳起來。
托班主題教案 篇12
一、目標:
1、通過觀察、散步、春游、游戲等活動,初步感知春天的鮮花、小草、樹木、細雨、動物及與之相關的事物。
2、激發關心、愛護動植物的情感。
3、體驗參與活動帶來的身心快樂。
二、環境與資源:
1、在活動室內和孩子一起布置以“春天”為主題的墻飾。
2、選擇有花草樹木、昆蟲的場所,帶孩子觀賞、游玩。
3、發動家長和孩子一起收集春天的種子和植物,放在自然角供孩子觀賞、探索。
4、休息日請家長和孩子到公園去看看動植物、爬爬山,感知春天的特征,同時給孩子拍些照片,帶到寶寶園,讓孩子一起看看、說說。
三、指導要點:
1、利用散步,引導孩子有意識觀察園內、社區內的植物變化和小昆蟲,感受春天的氣息。
2、合理安排孩子外出活動計劃,注意動靜交替,不讓孩子太疲勞。活動中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發生。
3、活動前教師應檢查孩子服裝,帶好活動所需的物品,以保障活動的順利開展。
4、在活動中可給孩子拍攝照片、記錄孩子之間有趣的對話,收集好放在孩子的檔案袋內。
四、區域設置:
閱讀區:
1、提供一些動植物的圖書,供寶寶翻閱、認讀。
2、提供畫冊指導寶寶講故事“小豆丁去旅行。”
3、提供畫冊指導寶寶看看說說:“小貓找尾巴。”、“猜一猜”。
4、提供卡片“小白云”、“他們是誰?”供寶寶操作。
5、提供畫冊指導寶寶學講故事“蝸牛的小房子”。
6、提供卡片“穿雨披”、“找相同的雨傘”供寶寶操作。
7、在墻上張貼各種動物的家,開闊寶寶的視眼。
美工區:
1、提供顏料、棉簽、紙張等,供幼兒隨意畫。
2、將小豆丁、花傘等輪廓分別畫在16開大的白紙上,塑封好讓寶寶涂色。
3、提供畫有多個園形的作業紙,引導寶寶畫出不同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頭發,變出不同的動物及人的頭像。
4、提供畫有雨景(烏云、小娃娃打著雨傘等)的作業紙,塑封好后讓寶寶畫下雨、給小雨傘涂色。
生活區:
1、提供一些絹花、玩具小雨傘等,豐富娃娃家游戲的內容。
2、多提供一些玩具動物、小手帕、臺布、大小不同的紙盒等,供幼兒玩捉迷藏的游戲。
建構區:
1、提供雪花片學插小花、小樹,提供積木拼搭房子、花園,并引導寶寶初步學習合作。
2、提供套杯、小玩具,學變魔術“小玩具在哪里。”
3、提供正方形魔盒,每邊各種形狀的洞口,寶寶可以將三角形、方形、圓形等從相應的洞口放進去。可以邊放邊說:“ⅹ形不見了。”
提供積木、小動物、小人等,供寶寶擺弄、拼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