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游戲教案:好玩的毛線(精選6篇)
中班美術游戲教案:好玩的毛線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習用毛線做畫提高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大膽做畫。
2、能獨立完成作品。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白紙每人一張紅、黃色顏料抹布毛線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播放磁帶幼兒跳舞
――現在請寶寶休息一會,看誰來了?(出示毛線)
――這是毛線,毛線也想和寶寶一起跳舞。
――請寶寶看老師是怎樣和毛線跳舞的。
2、教師示范用毛線做畫
――毛線穿了件紅色的衣服(蘸上紅色顏料)在紙上走一走(拖拉毛線)跳一跳。
――毛線又穿了件黃色的衣服,在紙上走一走跳一跳。
――跳完了把毛線送回家,寶寶擦擦手。
教:寶寶看毛線跳的舞漂亮嗎?/你們想不想和毛線一起跳舞?
3、組織、指導幼兒做畫
――任意彎曲毛線,大膽表現富有創意的造型。
――嘗試運用多種材料讓毛線畫豐富起來。
――培養幼兒(幼兒食品)大膽嘗試、勇于探索與表達的精神。
4、評講幼兒作品
活動反思:
用毛線軟軟的,用來繪畫會發生什么樣的情況呢?孩子帶著疑問開始了嘗試性的繪畫。大家都笑了,作品中大多都是線條組合的,也有個別幼兒有色塊。呈現的作品很有現代元素的感覺。
中班美術游戲教案:好玩的毛線 篇2
設計意圖:
幼兒時期是想象發展的黃金時期,幼兒喜歡想象,善于想象。特別是在大班下學期,幼兒想象能力空前高漲。抓住最佳時期充分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將使幼兒終身受益,對培養創造性人才很有意義。因此,我充分挖掘和利用環境中的教育因素,利用幼兒熟悉的事物——毛線來作教材、教具,利用毛線形象各異、變化多端的造型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想象,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效率,設計了這節語言活動“好玩的毛線條”。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操作中,對線條圖展開想像。完整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 、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想像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3、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色毛線人手一份,視屏轉換儀一臺線條圖兩張
活動進程:
一、看線條圖談話。
1、出示粘在紙上的線條圖,激發幼兒想象。
師:昨天,小朋友帶來了許多漂亮的毛線,我發現毛線可以組成許多圖案。你們看看,覺得它像什么呢?
2、轉動線條圖,變換線條的方位,激發幼兒新的想象。
橫著看線條像什么?豎著看線條像什么?倒過來看又像什么?
二、引導幼兒操縱絨線形成線條圖,進行想像的發散。
1 、你們想玩這些毛線嗎?請你們在紙上自由玩一根毛線。
看看它能變成什么?
2 、剛才,你玩的線條像什么?它是怎樣的?你能再變一個出來嗎?
3 、原來,線條能變出這么多好玩的圖案出來。
我們再來變一變吧。看誰變的多,并能用好聽的詞來說一說。
4 、剛才,你最后變的是什么?能用好聽的詞形容嗎?
三、分散玩線條游戲。
1、這次可以拿一根毛線繩,也可以拿兩根毛線繩操作;邊操作邊輕聲講講它像什么,在干什么或是什么樣的
2、現在請你繼續玩毛線,需要幾根便拿幾根。看看這回它又象什么,然后把它們編成一個小故事。講講故事發生在什么地方?有誰?它們在干什么?結果怎樣?編好后講給旁邊的小伙伴聽。
四、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跟毛線做游戲,有趣嗎?小朋友們都很會動腦筋,編了許多好聽的故事,我想小、中班的弟弟妹妹也一定很喜歡聽,我們一起去講給他們聽,好嗎?
中班美術游戲教案:好玩的毛線 篇3
活動目標:
1、在玩一玩,變一變、畫一畫活動中了解毛線的特性。
2、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各色毛線(長40厘米--80厘米不等)黃紅藍水彩顏料、調色盤、灰畫紙、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
1、出示漂亮毛線衣
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這些漂亮的毛衣是用什么織的嗎?
2、出示各種毛線,請幼兒自選一根。在輕快的音樂聲中,幼兒捏住毛線一頭,甩一甩、轉一轉、抖一抖、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變一變
1、把毛線擺成“~”,引導幼兒說說像什么。
2、啟發幼兒將毛線隨意彎擺成各種形狀,說說它們像什么。
3、引導幼兒互相欣賞毛線。
三、畫一畫
1、毛線除了擺造型,還會跳舞呢!請他們在紙上跳個舞好嗎?
2、教師捏住毛線的一頭或中間,放到水彩顏料里浸濕,然后在紙上拖形或抖動。
3、請幼兒欣賞教師的作品,產生繪畫欲望。
4、幼兒作畫,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5、展示作品,請幼兒說說有關毛線跳舞的故事。
活動反思:
用毛線軟軟的,用來繪畫會發生什么樣的情況呢?孩子帶著疑問開始了嘗試性的繪畫。大家都笑了,作品中大多都是線條組合的,也有個別幼兒有色塊。呈現的作品很有現代元素的感覺。
中班美術游戲教案:好玩的毛線 篇4
一、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由內到外一圈一圈畫螺旋線,表現一團一團的毛線團。
2、借助兒歌語言和動作,感知用曲線的軌跡表現毛線團。
3、敢于用多種色彩來表現毛線團,養成正確取筆、放筆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小貓圖片若干 紙 油畫棒 毛線團
三、活動過程
1、講故事,引起幼兒興趣小貓今天自己在家玩,它在家里找啊找,突然它發現了一個很好玩的玩具。是一團毛線。小貓開心地玩著毛線,一會,它把毛線扯了一大堆出來。毛線就亂成了一團,小貓沒辦法把毛線繞回去了,小貓可著急了,但它想不到好辦法,于是很不開心。
師:我們一起來想想好辦法,幫幫小貓吧。
幼兒:好的,我們一起來幫幫小貓。
幼兒:我們把這些毛線收起來。
幼兒:我們把這些毛線繞起來吧。
師:這是一個好辦法。那你們會怎么繞毛線嗎?
2、幼兒嘗試。
(1)我們一起來幫幫小貓的忙,把這里的毛線繞回去吧。
——教師把毛線繞回去,幼兒跟著教師的動作用小手學習繞毛線的動作。
——教師邊繞毛線邊念兒歌“繞線團,繞線團,一圈一圈往外繞,越繞越大哦,越繞越大,毛線團繞好了。”
讓幼兒打練習幾遍在進行實物操作繞毛線
(2)幼兒用筆自己嘗試從里到外繞圈的方法進行繪畫。
師:剛剛我們幫小貓繞了一些毛線團我們能不能再多幫小貓繞幾個呢?我們在紙上幫小貓繞幾個毛線團好嗎?
用筆在紙上找到一點,從里向外畫螺旋線一圈一圈往外面畫越來越大,在畫毛線時要花的均勻一點,不要把毛線弄亂了。
——我們一起來繞毛線。看看誰把毛線繞得最好。
——引導幼兒邊繞毛線邊念兒歌。增加趣味性。
四、作品欣賞。
我們一起來看看寶貝們繞的毛線吧。你們都很棒,來看看我們畫的毛線團像什么?
(棒棒糖、太陽、餅干……)看看誰畫的毛線團最好看?哪個毛線團又被弄亂了?
五、結束部分
我們幫小貓繞了這么多毛線團,小貓真高興,他很感謝我們想請我們和他一起玩游戲,我們一起到樓下和小貓做游戲吧。
中班美術游戲教案:好玩的毛線 篇5
一、教學目標:
1、嘗試用紙杯進行設計、制作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感受紙杯的多變性、易操作性,進而提高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2、體驗制作活動帶來的樂趣,激發環保意識。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點:
用紙杯進行小制作三、教學難點:
自己在紙杯上設計造型四、教學準備:
1、一次性紙杯。
2、剪刀、雙面膠、即時貼、彩紙、水彩筆等。
3、教師用紙杯制作的成品,如白鵝、金魚、小青蛙、小烏龜等組成的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請幼兒欣賞作品。
小朋友們,看看老師把誰請來啦?(出示教師作品,用紙杯制作的故事情景《小蝌蚪找媽媽》)幼兒說一說都有誰。
2、以小客人的口吻說:小朋友們好!很高興認識你們,請你們看看我們是用什么做的呢?(幼兒回答:紙杯。同時滲透環保教育)二、教師示范設計制作。
1、這些小動物真可愛,你最喜歡哪個呀?(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2、以小青蛙為例,教師進行示范制作。
師:看老師手里有一個完整的紙杯,現在我要將它變成一只可愛的小青蛙,仔細看老師是怎么做的。
(1)以杯底作為身體,用鉛筆在紙杯壁上描畫出青蛙四肢和嘴巴的輪廓。
(2)用剪刀沿著所畫線條進行剪裁,剪時要注意力道,不要把四肢剪斷了。(可邊剪邊說兒歌:小剪刀,真靈巧,沿著線條跑呀跑,直著跑,彎著跑,慢慢跑,跑呀跑,跑呀跑,一只青蛙出來了。)(3)剪完將四肢整理好,添畫眼睛,然后用彩筆進行上色,涂色要均勻。
3、師:我喜歡的小青蛙就這樣做出來了,你喜歡什么小動物?現在你們就是小小設計師,好好設計一下你喜歡的小動物。(引導幼兒想好自己要做什么小動物)三、我的紙杯變變變。
1、操作前,教師講清制作要求: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和他人;正確使用雙面膠,不要到處貼;每人完成一件作品,剪裁后的下腳料要放進桌子上的小筐里。
2、四人一組,每人一份制作材料,分組進行制作活動。
3、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采用直接介入指導、建議性指導、(同伴借鑒)及練習法的指導方式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設想大膽、自主的完成作品。
(2)密切關注動手能力弱的幼兒,如果他們有需要提供必要的幫助。
(3)對于能力強的幼兒如果完成的快,有再制作的欲望可以滿足他。(提醒幼兒在制作結束后,把多余的東西整理好)四、作品展示與評價。
幼兒完成后,把作品陳列在玩具櫥上,同伴之間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一說小朋友的作品,你最喜歡誰的?為什么喜歡?教師根據情況,簡單的總結一下制作過程中出現的共性問題和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
四、活動延伸。
1、將制作好的玩具投放到語言區,供幼兒進行創編故事、角色表演。
2、在美工區多投放一些紙杯,供幼兒進行設計制作更多種類的玩具作品。
中班美術游戲教案:好玩的毛線 篇6
設計意圖:
小班 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喜歡與小動物、毛絨玩具交流、以幫助他們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以此表達自己的情感。圍繞藝術領域(二)表現與創造中目標2“具有初步的藝術表現與創造能力”下的.子目標:能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彩大體畫出自己想畫的物體,與幼兒共同確定藝術表達和表現的主題,引導幼兒圍繞主題展開想象,進行藝術表現。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油畫棒由內到外一圈一圈畫螺旋線,表現一團一團的毛線球。
2、在看看、說說、畫畫、講講的過程中,體驗作畫的樂趣與情感,滲透三原色 —紅、黃、藍。
3、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熱愛集體活動。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借助兒歌,能由內到外一圈一圈畫螺旋線。
活動難點:嘗試畫一個一個圓圓的、繞的密密的毛線球。
活動準備:
1、小熊、小豬、小貓手偶各一個;情景圖——小熊的家。
2、油畫棒、畫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 猜一猜
1、出示小熊的家情景圖,師戴小熊手偶出場:“媽媽今天要送我一個球,會是什么球呢?你們幫我猜一猜。”
2、幼兒:“皮球”、“籃球”、“足球”“氣球”......
3、師小結之后神秘地告訴幼兒:“這個球很特別哦,是用毛線繞成的。”
二、 說一說
1、 示范過程:師用紅色粉筆在黑板上邊“繞”邊說兒歌:繞啊繞,繞啊繞,一圈一圈往外繞;圓圓的,紅紅的,繞成一個毛線球。 幼兒邊念兒歌邊用手指空畫。
2、 引導過程:
(1)引話題:出示小豬手偶:“這么好的毛線球,我也想玩。”; 出示小貓手偶:“這么好玩的毛線球,我也要玩”。
(2)拋問題:(小熊無奈):小豬想要玩,小貓也想要,可是我這里只有一個毛線球,該怎么辦呢?
(3)想辦法:“小熊送給他們吧”; “不行,只有一個怎么送”;“小豬玩一會,小貓玩一會 ”;“我還想玩啊。”“我送一個給小豬”、“我送一個給小貓吧”。
(4)解決問題:好啊,那我們一起用油畫棒來“繞”毛線球送給 小豬和小貓,好嗎?
(5)討論新問題一:可是他們喜歡什么顏色呢?幼兒與小豬、小貓對話后決定:小豬——藍色毛線球;小貓——黃色毛線球。 (6) 討論新問題二:先給誰繞毛線球呢?幼兒思考后決定:分成兩隊——藍隊先給小豬繞;黃隊先給小貓繞。這樣他們就可以同時都有了喜歡的毛線球了。
三、畫一畫:
(1)藍隊幼兒用藍色油畫棒給小豬畫,邊“繞”邊說兒歌:繞啊繞,繞啊繞,一圈一圈往外繞;圓圓的,藍藍的,繞成一個毛線球。黃隊幼兒用黃色的油畫棒給小貓畫,邊“繞”邊說兒歌:繞啊繞,繞啊繞,一圈一圈往外繞;圓圓的,黃黃的,繞成一個毛線球。
(2)師巡回觀察指導,鼓勵幼兒要“繞”的又圓又大才好玩,小動物才會喜歡的。
四、講一講
1、藍隊幼兒“繞”好毛線球趕緊跑到小豬的面前:“小豬,我送你一個大大的毛線球,你和小熊一起玩吧。”“小豬,我送你一個藍藍的毛線球,你喜歡吧”;
2、黃隊幼兒不甘示弱,“繞”好毛線球趕緊跑到小貓身邊:“小貓,我送你喜歡的黃色毛線球,一定高興吧” ....
3、幼兒在給小動物送毛線球的過程中就自己做了評價,藍隊和黃隊之間、幼兒之間互相做了評價。
活動小結:
師、幼兒、小動物在一起說兒歌,評論毛線球;感知三原色的美;體驗幫助他人的愉悅心情。
延伸活動:
滿足幼兒的興趣,繞各種顏色的毛線球,送給更多的小動物和小朋友。
活動反思:
我們知道在小班孩子眼里,路邊的野花是有生命的,可愛的毛絨玩具是有感情的。在活動中我就是給孩子們創設了一個“有生命的情景”,將孩子們平時最喜歡玩的手偶玩具賦予角色并與此互動,激發了孩子們內心的一份好奇與興趣,符合了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滿足了孩子們的心理需求,整個過程很投入,在與小動物對話過程中學會了關心他人并愛上集體活動,使整個美術活動充滿了興趣點,整個活動涉及到了五大領域的某個目標并有機的結合與促進,高效的完成了活動目標并且達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