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花園》教案與反思(精選3篇)
《春天的花園》教案與反思 篇1
設計意圖:
小班下學期的幼兒還處在涂鴉期即將向象征期過渡的階段,缺乏繪畫經驗與繪畫技能,因此,此時培養幼兒繪畫興趣顯得尤為重要。本次活動是在幼兒對春天有了一定認識和感受的基礎上進行,并選擇了孩子們生活中常見的材料(蔬菜、水果、紙團、玩具、瓶蓋等),讓幼兒嘗試印畫,在“蘸一蘸”、“印一印”的活動中,感受美、創造美,體驗成功的快樂。
一、活動目標:
感受春天色彩鮮艷、形態各異的花的美。
嘗試用生活中的材料,使用蘸、移、印的方式表現春天花。
體驗創作活動的樂趣,喜歡參加美術活動。
二、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輕音樂、《春天的花》ppt。
2、學具準備:畫有草地水粉顏料、塑料盤、印畫材料、玩具車輪、積木、濕抹布、各種玩具模型、棉簽。
三、活動過程:
1、感知與體驗環節
欣賞ppt《春天的花》,鼓勵幼兒從顏色、形狀等方面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喜好。
師:春天來了,各種各樣的花都開了,我們來看看這些是什么花?它們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你喜歡哪朵花?
2、教師示范印畫,激發幼兒作畫興趣。
師:春天的花園多美啊!我們來給小花園添上美麗的小花吧!看看老師是怎么印花的。
(教師一邊示范印一朵一朵的花和一團一團的花,一邊講解印畫過程:
(1)選一個喜歡的材料,想好花的顏色,輕輕在喜歡的顏色盤里蘸一蘸顏料。
(2)將蘸好顏料的材料慢慢移到畫紙上,輕輕按壓,印畫自己喜歡的花的造型。
(3)將印過的材料拿起放回同色的盤里,方便別人使用。
(4)選擇其他的材料印畫美麗的花。
探索與發現環節
3、請一個幼兒嘗試印花,教師引導幼兒按照印畫步驟印畫,再次激發幼兒作畫的欲望。
4、創作與表現環節
提出活動要求:
(1)盡量不要將顏料弄臟手,一旦弄臟可用紙擦干凈。
(2)想想怎樣印出一朵一朵的花,和一團一團的花。
5、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創作,教師分層指導。
(1)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大膽印畫花。
(2)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印畫出一團一團的花。
6、欣賞與評價環節
(1)說說你喜歡的花。
師:現在我們的草地變成了春天的小花園,是誰把它變成這樣的?你喜歡哪朵花?你是用什么材料印的?
師:春天里還有許多花,等我們下周去春游的時候再去找找吧!
活動反思:
本節課我覺得幼兒的積極性高,也根據本節課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和創造能力,但是還是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在幼兒觀察圖片時可讓幼兒側面的了解認識一下花朵;在幼兒操作時要注意觀察個別幼兒的作品要抓住有特色的幼兒作品進行解說,在欣賞作品時要將有特色的作品突出講。
《春天的花園》教案與反思 篇2
設計思路:
春天吸引著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為了讓幼兒感受春天的美麗,開展了本次活動《春天的花園》。讓孩子們觀察圖片、視頻等方式,發現平時看不到的一些春天的秘密,從而進一步感知春天的美。激發幼兒對春天植物、動物的生長興趣。
活動目的:
1、認真觀察圖片和視頻,發現春天的秘密。
2、感知春天的美,喜歡春天,感受大自然的變化。
活動準備:
PPT、視頻、音樂。
活動過程:
一、 情景激趣
1、 演唱歌曲“春天”。
2、 現在是什么季節?歌曲中的春天太美了,有花,有樹,蝴蝶,蜜蜂,還有可愛的小兔子,小朋友你們喜歡春天嗎?
二、 觀察體驗
1、一起看一看春天花園的美麗景色。
2、你看到了什么?
3、重點觀察。
1)種子
你們見過種子發芽嗎?種子是一下子長大的嗎?科學家叔叔發明了一種神奇的機器,這種機器可以把種子發芽長大的過程拍下來,現在我們就來一起看看種子到底是怎么發芽的?
小結:花園里種子是一天一天慢慢發芽長大的,種子發芽長大的秘密我們還是第一次看到呢,真是要謝謝聰明的科學家叔叔們了。
2)小花
春天的花園里開了這多么多花,你知道這些花是怎么開的嗎?接下來我們要認真看哦,看看到底花園里的小花到底是怎么開放的?
小結:有了這么多五顏六色的小花,春天的花園美極了!
3)蜜蜂
聽,嗡嗡嗡,什么聲音?誰來了?猜猜它會在花園里干什么呢?
小結:只要我們認真看,就可以發現小蜜蜂到底在干什么了。
4)蝴蝶
春天里小花的另一個朋友也來了,是誰呢?
小結:蝴蝶姑娘說有了這兩對大大的翅膀,讓小花園變得更漂亮了。
4、感知體驗
小結:春天的花園里藏著這么多秘密,你們猜猜花園里還藏著誰呢?我們一起看看去!
活動延伸:
春天的花園里,還藏著誰呢?
圖片:有螞蟻、蚯蚓用放大鏡觀察。
活動反思:
還行內容貼近幼兒生活,教師努力為孩子創造條件,鼓勵幼兒運用自己的感官,通過看、摸、聞、聽等多種途徑與春天互動,讓幼兒能初步感受著大自然的神奇、逐步地親近和喜愛大自然,并學習用多種途徑表達、表現出自己對春天的情緒、情感、感知和體驗。
《春天的花園》教案與反思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迎春花、梅花、桃花,了解它們的外形特征。
2、根據畫紙和實物的大小比例,嘗試合理安排畫面。
3、感受春天的五彩繽紛、春意盎然和生機勃勃。
4、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認識觀察迎春花、桃花和梅花。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筆、顏料,范例畫一幅,吸管。
活動過程:
1、談話,回憶在春游時找到的關于春天的經驗。
師:春姑娘來了,給我們帶來了春天,你們找到春天了嗎?春天是什么樣子的?
師小結:春天來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小草長出了綠綠的嫩芽,樹枝上也長出了新芽,公園里美麗的花也開放了。
2、觀察畫面,了解桃花、迎春花和梅花的外形特征師:小朋友說春天到了,許多美麗的花開了,你看到哪些花開了?它們是什么樣子的?花瓣是什么形狀的?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說自己看到的花的外形特征,學習用圖形小結花瓣的外形。
師:老師這兒也有一些花的圖片,我們來看看有些什么花?它們是什么樣子的花瓣是什么形狀的?(教師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各種花)
教師小結:迎春花開在長長綠綠的枝條上,枝條長在地上,矮矮的,迎春花就像金黃色的小喇叭。桃花的花瓣有五個,形狀是圓形的,粉粉的,嫩嫩的,真美麗。梅花也有五個花瓣,形狀和桃花差不多,不過梅花有各種顏色的`,還散發著淡淡的香味。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范畫,了解吹畫和毛筆點畫的作畫過程和步驟。
師:看,老師這里也有一幅畫好的春天的花,看看是用什么畫的?怎么畫出來的呢?(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老師的范畫,了解吹畫的操作方法。)師:我們先用毛筆蘸點咖啡色的顏料,點在畫紙的下面,然后用吸管吹出樹干,然后再用毛筆蘸上顏料點畫花瓣,畫的時候可以把毛筆轉著來畫。
教師示范后,請個別幼兒上來演示。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幼兒嘗試根據實物和畫紙大小比例合理布局。
(1)了解實物大小與畫紙大小之間的比例。
(2)幼兒作畫,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分布畫面和毛筆的運用。
5、展示作品,幼兒互相評價,師將幼兒作品展覽在展板上。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對中班的幼兒來說目標要求并不太高,而且有了小班一年的繪畫功底,創作畫對孩子來說沒什么難度。但正因為以往的美術活動太注重情感體驗,忽略了基本技能的培養,使幼兒對最簡單的直線、曲線、波浪線、螺旋線等基本線條不能很好的掌握,更別說利用這些線條進行交叉組合,把簡單的圖案裝飾成美麗復雜的圖案。因此我的課題的第一課先要讓幼兒了解各種線條的名稱,并且學會怎么畫線條。本次活動,我先通過一個“小線條”的旅行過程來介紹各種線條的名稱及畫法。接著在欣賞作品之后讓幼兒自由裝飾空白的花朵,幼兒在以自己為主體的活動中,感受美、創造美。當然,活動中還有不足之處,有一些老師提出,在環節與環節的銜接處處理還不是很到位,下次選課備課的時候還應該準備的更加充分完整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