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雞蛋站起來了》科學教案(精選3篇)
小班《雞蛋站起來了》科學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能感知并發現往水里加的鹽越多,水的密度就越大,雞蛋受到的浮力越大。
2、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能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的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3、樂于探究身邊事物,養成樂于提問、敢于假設、勤于實踐的習慣。
二、活動準備:
食鹽若干、溫水一杯(用透明杯子裝)、生雞蛋一個、勺子
三、實驗步驟:
1、把雞蛋放入清水中,觀察雞蛋是否沉下去。
2、用勺子裝一勺食鹽放入水中
3、用勺子充分攪拌水中的食鹽,使得食鹽完全溶于水中。
4、觀察雞蛋是否漂浮起來,如果還沒漂起來,繼續重復步驟2和步驟3。
5、雞蛋漂起來啦,實驗成功!
四、實驗原理:
在地球上的任何物體都受到向下的重力,我們可以想象成有一個重力小精靈,它把雞蛋往地面的方向拉。
在水中的物體都受到向上的浮力,我們可以想象成水中有水精靈,它把雞蛋往上拉。在清水中,雞蛋受到的重力比浮力大,也就相當于重力小精靈和水精靈拔河,重力小精靈力氣比較大,所以雞蛋往下沉到水底。
往水中加鹽會增加水的密度,相當于給水精靈增加能量,雞蛋受到向上的力更大了。當加入的鹽足夠多,雞蛋受到的浮力比重力大,簡單地說,就是水精靈力氣比重力小精靈力氣大,在拔河中贏了,雞蛋就會往上漂。
五、相關鏈接:
有一個神奇的地方,叫做“死海”,人可以躺在水中看書,而不會沉下去。這是因為水里面的鹽很多,水的密度非常大,水精靈的力氣非常大,可以把人往上托。但是小朋友要注意安全,無論任何時候,都不可以自己去游泳哦!
六、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你們可以試試把實驗中的雞蛋換成其他東西,比如葡萄,比如積木,你還可以試試把食鹽換成糖,換成咖啡粉,看看結果會怎樣?
小班《雞蛋站起來了》科學教案 篇2
教材簡解:
這是一節中班科學活動,教師運用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動手摸一摸,動腦猜一猜,動手試一試,在探究式的學習中整合已知的知識和現有的經驗,從而了解雞蛋的特征。引導幼兒主動探索,學習和區分生熟雞蛋,從而掌握雞蛋的內外的形狀及構造。運用空的蛋殼,引起幼兒強烈的好奇心,尋找蛋殼里的寶貝到哪兒去了,了解一些用雞蛋做成的菜肴及各種制品,從而產生愛雞蛋、愛吃雞蛋的情感。
目標預設:
1.幫助幼兒認識雞蛋的構造和特點,知道生熟雞蛋的區分,
2.通過動手操作,培養幼兒的探究精神。
3.知道雞蛋有營養,培養幼兒不挑食,愛吃蛋制品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操作認識雞蛋的構造和特點,知道雞蛋很有營養。
教學難點
能區分生雞蛋與熟雞蛋,并能做好記錄。
設計理念:
運用游戲,讓幼兒在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達成目標。為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在猜猜、玩玩、動手做做的過程中,激發孩子的求知欲,了解和發現雞蛋的內外構造和生熟特點,知道雞蛋除了吃還可以玩,從而喜歡上雞蛋,并愛吃雞蛋制品。
設計思路:
很多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不愛吃雞蛋,雞蛋中擁有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也是我們身邊最容易接觸到的,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很有好處,怎樣讓孩子主動地愛上雞蛋,才能愛吃雞蛋,于是我想到了讓孩子和雞蛋的親密接觸中順其自然的產生感情,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設計了這節中班科學活動《雞蛋的秘密》,讓孩子在親自動手動腦的探索發現中獲得有效地知識,整個活動貫穿在摸一摸、看一看、探一探、學一學的過程中,對雞蛋的理解和感受逐步加深,隨著幼兒發現愈來愈多的雞蛋秘密,孩子們對雞蛋的喜愛也在增加,從而達成了活動目標,秘密是無窮盡的,帶著思考,孩子會將探究進行下去。《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和能力。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問題的提出一定要符合《指南》精神,活動中時刻關注孩子,以孩子為主體,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利用實際生活的機會,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
教學準備:
1.小布袋一個,生雞蛋和熟雞蛋若干,刀,盤子和碗、蒸蛋器、
2.PPT課件(美味的雞蛋制品和蛋殼的藝術制品),空雞蛋殼,
3.背景音樂(小小蛋兒把門開開),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幼兒玩摸雞蛋游戲(生熟兩種),
1.教師引導幼兒摸一摸袋子里的雞蛋,感受雞蛋的特征。
蛋是什么形狀的?(長圓形的)它們都有一層什么?(外殼)摸一摸感覺怎樣?(堅硬、比較滑)
2.雞蛋里面有什么?(幼兒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進行講述,例如有蛋黃和蛋清)
3.教師小結幼兒的發現。
二、教師打開雞蛋,請幼兒仔細觀察。
1.教師打開熟雞蛋(用刀切開)
2.教師打開生雞蛋(用透明的玻璃碗盛蛋黃和蛋清)
3.這兩個雞蛋是用一樣的方法打開的嗎?(不是,一種用刀切,一種用敲擊的方法,力氣都不能太大。)
4.這兩個雞蛋里的東西一樣嗎?(不一樣)
5.請一名幼兒操作,用手拿一拿,并說一說自己的感受。(熟的蛋好拿起,生的蛋不好拿)(豐富液態和固態兩個新詞)
6.教師小結幼兒的發現,并引導幼兒再次觀察用手拿生蛋清的過程。(教師小結:生雞蛋和熟雞蛋都是由蛋殼、蛋白和蛋黃組成的,生雞蛋透明的能流動的蛋清煮熟了就凝固變成了白色叫蛋白。)
7.用蒸蛋器檢驗一下蛋清熟了變成蛋白的過程。(可請一組幼兒單獨觀察)
三、幼兒動手實驗,旋轉小盆里生熟兩種雞蛋(每組兩個雞蛋)
1.注意旋轉速度的快慢,做上記號。(給轉的快的打上勾,慢的打上叉叉,小組成員都要試一試)
2.教師分別打開兩種雞蛋,幫助幼兒揭曉謎底。(轉的快是熟雞蛋,轉的慢的是生雞蛋)
3.教師將幼兒的實驗結果記錄在表格里。(用圖畫表示)
小班《雞蛋站起來了》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情緒愉快地參加探知活動,培養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感知雞蛋碰撞在軟硬不同物體上的不同結果。
3、幫助幼兒學習用語言講述活動。
4、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盆、毛巾、海綿墊、沙堆、棉花、小石塊、積木、雞蛋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產生探知的欲望
1、出示兩個盆,一個盆底墊上了軟軟的毛巾。桌上有什么?兩個盆一樣嗎?
2、出示兩個雞蛋:如果把雞蛋丟在盆里會怎么樣?請兩個小朋友上來試
3、“雞蛋殼怎么會一個破了,一個沒有破?”幼兒感知兩個盆的不同及不同的結果。
(二)幼兒動手操作、感知
1、幼兒人手一個雞蛋,在周圍環境中嘗試。
2、幫助幼兒用語言講述活動。
(三)討論、擴展經驗
1、雞蛋丟在石頭上怎么就會破了?
2、我們小朋友吃雞蛋時怎么吃呀?
3、還有什么東西碰在硬的上面會碎呢?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