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重陽節的教案(通用3篇)
幼兒園大班重陽節的教案 篇1
教學根本目的:
1、讓孩子明白重陽節是民間傳統節假日之一,有其奇特的教學與習俗習慣。
2、明白“重陽節”的來源。
3、讓孩子明白“敬老愛老”是祖國的`光榮傳統,要敬愛長輩。
教學預備:
1、VCD碟片“;丶页虺颉
2、剪輯中央電臺夕陽紅欄目里,百歲長輩美好生活的絕妙片斷。
3、計算機教學課件《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課前與幼兒園退休幼兒教師劉子平長輩(孤寡長輩)獲得聯系,到重陽節這一日將她請來。
5、孩子一人一份自制禮品
教學過程:
一、請孩子看VCD碟片“;丶页虺颉
交流:
1、剛剛你看見的是啥?(激起小孩們的感情共鳴)
2、片中表現的是啥內容?
(小孩與大人一塊兒探望長輩,回家團聚的場景)
3、導出長輩節:我們孩子有自個兒的節假日,長輩亦有自個兒的節日,推薦(農歷九月九日)即是長輩節。
4、你們明白長輩節是怎樣來的嗎?
二、推薦重陽節的來歷:
1、長輩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古時候有一個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一天,全家一塊兒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那時聽說這樣可避邪。所以,重陽節登高之后就漸漸構成一種習俗。打那之后,在九九重陽這一日有很多詩人都做詩來紀念。
2、播放
教學課件: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他鄉為異客,每到過節就更加地想家;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萸少1人。”讓孩子感受詩中重陽節插的習俗與詩人背井離鄉的兄弟牽掛之情。
幼兒園大班重陽節的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體驗與老人同過節的快樂,培養幼兒關心老人的情感,增進藝術表現能力,學習運用學過的技能,合理地安排畫面,畫出爺爺奶奶的形象。
教學準備:
幼兒事先排練表演的節目,請爺爺奶奶來園參加教學,幼兒自備自己制作的小禮物,紙筆幼兒人手各一份。
教學過程:
1、節日引題。
以“今天是重陽節”為話題,引發幼兒關注老人、開展教學的興趣。
2、引導幼兒討論:與爺爺奶奶過節要準備什么?
教師總結,如帶上小禮物,準備好表演的節目等,會說關心和祝福的話語。
3、啟發幼兒與老人們交談,了解老人的生活。
4、舉辦聯歡會。
、、請爺爺奶奶講講他們年輕時的故事。
、、組織幼兒將自己制作的禮物送給爺爺奶奶。
、邸⒐膭钣變簽闋敔斈棠瘫硌莞栉。
5、繪畫教學:我為爺爺奶奶畫張相。
引導幼兒合理布局畫面,可以畫出爺爺奶奶的模樣,自己來打扮爺爺奶奶,也可以把爺爺奶奶的工作或干家務的情況畫成連環畫。幫助能力差的幼兒構思畫面。
6、教學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為爺爺奶奶做件事,如捶背、講故事等。
、凇⒄堄變汉图议L協商,全家人陪老人一同看戲、郊游等,滿足老人的心愿。
幼兒園大班重陽節的教案 篇3
一、幼兒發展目標:
1、初步知道重陽節的基本習俗,愿意和老人一起歡度節日。
2、激發幼兒尊老愛老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禮物、幼兒手工作品、幼兒節目、和光榮院聯系
三、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
。1) 老師引出重陽節主題師: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它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爺爺奶奶的節日。今天,我們小朋友到光榮院看望那里的爺爺奶奶,和她們一起過節老過節,開心嗎?
。2)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二、互動環節
1、給老人們獻上精心編排的歌曲、舞蹈等節目今天是爺爺奶奶們的節日,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些節目給他們看,好嗎?
2、歌曲:"我上幼兒園"、律動:"我的小手"、歌表演:"小豬吃的飽飽"、兒歌:"拍皮球"
3、聽老人們講革命故事讓爺爺講講自己革命故事,使我們永遠記得優秀的革命傳統。
4、愛你一家親為老人捶背,整理床鋪、推輪椅等等,伸出自己的小手,獻出自己的一點愛,使老人感覺到親人的溫暖。
5、 贈送禮物給爺爺奶奶將自己畫的,粘貼的,剪的精美愛心賀卡等作品送給自己的爺爺奶奶,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本領,認識到我們在長大。
三、活動結束。
四、活動反思:
九月初九是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重陽節,又叫老年節。作為大班的老師,通過參與幼兒園組織的"重陽節"活動,見證了孩子在活動中能積極主動地孝敬老人,并能分享她在活動中的歡樂體驗,讓我們切身感受到孩子們成長的可喜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