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一家親》教案(通用3篇)
《手指一家親》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五指,知道五指的名稱。
2.通過手偶配對游戲體驗動手操作的快樂。
重點難點:
知道五指的名稱
活動準備:
1.手指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寶寶(教師一份示范用,幼兒人手一份用于配對游戲)。
2.房子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我要帶你們去一個地方做客,看,這是誰的家?我們敲敲門問問看,咚咚咚,門開了,哦———原來是小手一家。
(出示戴好指偶的手)
二、認識五指,初步了解五指名稱。
1.師:看,小手一家住著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小寶寶)
2.介紹具有明顯特征的手指(大拇指、中指、小指)
教師拿掉大拇指上的爺爺指偶提問:爺爺住在哪個手指上?
師:看看這個手指長得怎么樣?(矮矮、胖胖)
爺爺住在矮矮胖胖的大拇指上,我們叫它大拇指爺爺,你的大拇指爺爺在哪里?打個招呼吧!
師:那寶寶又住在哪呢?這個手指長得怎么樣?(細細小小的)
寶寶住在細細的小指上,我們叫它小指寶寶,你的小指寶寶呢?打個招呼吧!
師:爸爸住在這個手指怎么樣?(高高的)
爸爸住在高高的中指上,我們叫它中指爸爸,你的中指爸爸呢?打個招呼吧!
師:媽媽住在無名指上,我們叫它無名指媽媽,奶奶住在食指上,我們叫它食指奶奶。
三、通過配對游戲,鞏固對五指名稱的認識。
師:小朋友的小手一家在哪?讓你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小寶寶住到自己的小手上吧!
(引導幼兒邊戴指偶邊說:住在手指上)
師:小手一家親親熱熱住在一起(手指收攏)
師:早上,太陽公公出來了,讓我們把小手一家叫醒吧!
大拇指爺爺醒了......
師:大家都醒了,該鍛煉身體了:大拇指爺爺彎彎腰,食指奶奶彎彎腰,中指爸爸點點頭,無名指媽媽扭一扭,小指寶寶跳一跳。
四、結束部分。
師:做了運動,好累呀,讓小手一家休息下吧。
大拇指睡了,食指睡了,中指睡了,無名指睡了,小指睡了......
《手指一家親》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有趣的游戲情境,讓幼兒了解五個手指的名稱。
2.通過活動,讓幼兒感受一家人是密不可分、親密無間的。
話動準備
材料準備:
1.五個人物的頭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朋友),教師貼在手指上;
2.大的人物頭像(同上);
3.大的手掌圖一張;
4.大的五種圖案各異的貼紙圖譜(手提包、煙斗、扇子、皮球
5.小的五種圖案各異的貼紙圖譜(與幼兒人數相等,活動前,五個一組剪開);
6.歡快的音樂伴奏磁帶。
活動過程
1.活動引出部分
用謎語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貼有圖譜的手藏在背后)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猜一個謎語,看看你們誰最聰明。“兩棵小樹十個叉,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是什么呀?(手)
師:拿出你們的小手看看,是不是這樣的?
(教師引導幼兒看看自己的手是否和謎語是一樣的)
分析:猜謎語是最能吸引幼兒注意力的一種方式。在猜謎的過程中,幼兒能把自己的思維頃刻間集中起來,對后面的內容產生無限的期盼。
2.講解部分
教師介紹五指一家。
師:小朋友們可真聰明!很快就猜出來了。
師:今天,我向大家介紹一家人,是五指一家人,他們誰都離不開誰,他們是親親熱熱的一家人。
用兒歌示范講解五個手指的名稱,教師邊講解邊伸出相應的手指。
師:你們看!(教師拿出藏在后面的手,并握拳)這家人來了。
師:食指是媽媽,媽媽有雙勤勞的手,每天都把飯菜燒!我們向媽媽問好把!(食指媽媽好)
師:中指是爺爺,爺爺天天練身體,他的本領最最大!中指爺爺好!(中指爺爺好)
師:無名指是奶奶,奶奶每天笑哈哈,經常把我夸!怎么說呀?(無名指妨奶好)
師:小拇指是我自己,我是聰明的乖寶寶,學習本領和文化!小姆指的自己棒不棒呀?(小拇指自己非常棒)
師:大拇指是爸爸,爸爸工作最辛苦,最后起床就是他!大拇指爸爸好!(大拇指爸爸好)
教師出示手掌圖譜,隨著兒歌給五指貼上相應的人物頭像。指導幼兒邊念兒歌邊隨老師伸相應的手指。
師:他們一家人特別親密,他們開開心心地度過每一天。晚上到了,他們休息了(五指教拳)?
師:天亮了,他們該起床了,我們一起叫他們起床好嗎?大家把手伸出來!邊說邊把他們請出來。
師幼:食指是媽媽,該起床了!媽媽有雙勤勞的手,每天都把飯菜燒!
師幼:中指是爺爺,該起床了!爺爺天天練身體,他的本領最最大!
師幼:無名指奶奶,起床了!奶奶每天笑哈哈,經常把我夸!
師幼:小擇指是我自己,起床了!我是聰明的乖寶寶,學習本領和文化!
師幼:大拇指爸爸,起床了!爸爸工作最辛苦,最后起床就是他!
請幼兒再來一次。
分析:
幼兒在教師的語言和圖譜的引導下,知道了 “手指一家人”的名字,并感受到了一家人的親親熱熱,其樂融融。由此幼兒會聯想到自己的生活,在幼兒的腦海里,一家人生活的特征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3.操作部分
以游戲的情境引導幼兒認識五指的名稱;教師邊說邊在人物頭像下面粘上相應的禮物。
師:老師帶來了禮物,送給他們每人一個精美的禮物,好嗎?
師:你們看!我們送食指媽媽一只手提包。
師:中指是爺爺,我們送他一只煙斗。
師:無名指是奶奶,我們送她一把扇子。
師:我們送小拇指一只皮球。
師:大拇指是爸爸,我送他一條領帶。
讓幼兒用貼紙自己操作。
師:小禮物都已經準備好了,請你們把禮物也送給他們吧!
師:注意!不要送錯哦!
(幼兒開始操作)
分析:游戲給幼兒帶來了許多樂趣,孩子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對前面學習的內容進一步強化,在游戲中樂此不疲。
4.結束部分
(1)總結五指名稱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五指一家,你們開心嗎?(開心)
師:他們是食指媽媽、中指爺爺、無名指奶奶、小持指自己,還有大拇指爸爸。他們一家人非常熱情。
(2) 教師帶幼兒隨音樂離開活動室
師:他們得到我們的禮物后,非常高興!他們一家請我們參加一個舞會!我們現在出發吧!
《手指一家親》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了解手指的用處。
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手指圖片、豆子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讓幼兒觀察老師身體的哪個部位在動,引出主題
二、基本部分
1、師:老師身體的什么部位在動?
幼兒:肩膀在動,胳膊在動,膝蓋在動,腳在動,腰在動,手指在動······
2、老師伸出一根大拇指——很棒
老師伸出兩根手指——耶
老師伸出三根手指——oK
老師伸出四根手指——切切切切切
老師伸出五根手指——拍拍拍(你好你你好)
3、在屏幕中出示六張圖片,讓幼兒觀察
(1)師:讓幼兒說一說有幾張圖片?(六張)
六張圖片中有一張不是用手指做的事情,是哪一張?
幼兒:是第三張,用腳在走路
(2)哪一張是用手指在動的?在干什么?
幼兒:第二張圖再用手寫字(用到了拇指,食指,中指)
第四張圖再用手拿筷子(用到了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
第六張圖再用手搭積木(五個手指都用到了)
第一張圖再用手開門
第五章圖是在用手按鈴
4、讓幼兒自己表揚自己(唱歌的方式)
5、老師講小故事——五根手指的故事
提問:幼兒喜歡哪根手指?
6、游戲:抓豆子比賽(白蕓豆)
老師先一個手指頭一個手指頭的抓豆子,讓幼兒看看能抓出幾個豆子,然后用多個手指頭去抓,看能抓幾個豆子。
讓幼自己體驗抓豆子,哪些手指合作能抓的最多?(手指全部合作,會抓的更多)
活動延伸:
學習手指操
手指操兒歌:
一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毛毛蟲,爬呀爬呀爬。
二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小白兔,跳呀跳呀跳。
三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小花貓,喵喵喵。
四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小螃蟹,爬呀爬呀爬。
五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花蝴蝶,飛呀飛呀飛。
六個手指頭啊六個手指頭啊變啊變啊變成老黃牛啊。
七個手指頭啊七個手指頭啊變啊變啊變成望遠鏡啊。
八個手指頭啊八個手指頭啊變啊變啊變成小手啊。
九個手指頭啊九個手指頭啊變啊變啊變成小鉤子啊。
十個手指頭啊十個手指頭啊變啊變啊變成好孩子坐坐好。
活動反思:
手指游戲是孩子們的最愛。活動緊緊圍繞目標來展開。引導幼兒聯系已有經驗探索未知,想象表現各種有趣的手指游戲,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積極鼓勵幼兒大膽參與,從而大大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與動手能力。發展手以及手指的靈活性,促進其智力的發展。
幼兒百科:手指是指人手前端的五個分支。手掌的五個終端部分之一,手指一般有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這五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