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教案拜年(精選2篇)
中班社會教案拜年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過年的熱鬧、歡樂,養成講禮貌的好習慣。
2.學習一些做客、拜年時的禮儀,會使用禮貌用語。
3.了解中國特有的春節習俗,并能圍繞拜年主題大膽表述。
4.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收集有關過年的圖片資料;活動前練習拜年的情景表演。
2.教學掛圖《拜新年》;閱讀材料1《新年》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學掛圖,請幼兒看一看,說一說。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這是什么時候?他們去干什么?
--教師小結:原來這是什么時候,大家在堆雪人、放鞭炮、準備去親朋好友家拜年。
--集體討論:過年的時候有沒有出去拜年?去哪拜年?怎么拜年。
--向幼兒介紹春節拜年的禮儀。
2.觀看情景表演:我們去拜年。
--學習一些做客的禮節,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向幼兒介紹表演者的不同角色。
--請幼兒思考:爸爸媽媽帶小朋友去誰家拜年?小朋友是怎樣做客的?他們之間說了哪些祝福的`話?
3.分組表演,感受也節日氣氛。
4.教師帶幼兒到其他班,想其他班的老師、小朋友拜年。
活動建議與提示
1.建議家長提醒孩子走訪親友時注意使用禮貌用語。
2.提供表演的道具,鼓勵孩子自選角色扮演拜年。與幼兒一起進行環境創設,增添教室的節日氣氛,感受過年的樂趣。活動后,提供閱讀材料1《新年》,指導幼兒閱讀并仿編,感受新年的歡樂氣氛。
教學反思:
1、可以在開始部分加如一些關于新年的故事,讓幼兒更深的了解新年.
2、可多滲透新年的習俗,豐富教學內容.
中班社會教案拜年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以過年活動為背景。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重新體會過年愉快的情景。
2、讓幼兒養成講文明,有禮貌的習慣。
3、讓幼兒懂得拜年體現我們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一種美德。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如何培養幼兒尊敬長輩和學會感恩。
活動準備
1、糖、餅干若干。
2、錄音機一臺。
3、紅包若干個。
活動過程
1、分組:第一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第二組:敬老院的爺爺、奶奶。
第三組:爸爸、媽媽、孩子。
2、活躍氣氛:
師問: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過年嗎?喜歡去拜年嗎?
今天,我們一起來做個“拜年”的游戲。
3、游戲開始,各組各就各位。
放鞭炮錄音,小朋友們一起喊“過年啦!”
在喜慶的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中,小朋友們喜笑顏開。
爸爸、媽媽、孩子拿著糖、餅干去拜年,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把紅包發給了孩子。
小扮演者們在一片祝福聲中樂開了懷。
于是,爸爸、媽媽領著孩子拿著禮物走向敬老院,看著他們和爺爺、奶奶擁抱在一起,活脫脫的一副家庭祖孫歡樂圖。
4、游戲結束。師幼交流游戲的心得:
尊敬長輩,對人有愛心,有禮貌。
5、小結:點評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表揚認真扮演角色的幼兒,激發幼兒的表演興趣。
教學反思
老師的經驗水平不夠,沒有更高層次的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沒有更深刻的讓孩子懂得回報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