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有趣的滾動(通用2篇)
大班教案有趣的滾動 篇1
一、教學內容
了解帶圓的物體會滾動,有角的物體不可以滾動。
二、教學目標
1、幼兒了解物體的形體,知道哪些物體可以滾動;
2、通過操作幼兒感受可以滾動物體的特征。
3、激發幼兒樂于動手動腦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可以滾動物體的特征
難點:認識物體的形體,并可以流利地說出它的形體和特征
四、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講授法.操作練習法.引導發現法.總結歸納法
五、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啟發式教學
六、教學內容及過程
1、情景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老師:體育場今天有一場滾動比賽,我們來看一下有哪些參賽選手呢?(皮球、魔方、文具盒、報紙、八寶粥桶)
2、學習新知識:
(1)引導幼兒了解球體和圓柱體為什么會滾動?
(2)幼兒了解正方體、長方體、長方形為什么不可以滾動?
小結:它們的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沒有角,圓圓的,所以會滾動。
(3)、幼兒操作并作出判斷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物體,幼兒來動手試一試它可不可以滾動,可以滾動的打√,不可以滾動的打×。
(4)、歸納總結:它們的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沒有角,圓圓的,所以會滾動。
3、布置作業:家中尋寶
我們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家中可以滾動的物體。
大班教案有趣的滾動 篇2
活動目標:
1、對滾動的物體發生興趣,發現滾動物體的形狀特征。
2、探索滾動軌跡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系。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方形積木若干和球、木棍等各種圓的物體。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操作材料,發現滾動物體的形狀特征。
1、出示一圓形物體,操作滾動。
小朋友,這是什么?它怎么樣了?還有哪些東西會滾動呢?(幼兒自由發言)
2、幼兒自由選擇物體,進行實驗操作。
3、教師幼兒共同總結實驗結果。
〈1〉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玩的?為什么它們會滾動呢?
〈2〉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在玩中的新發現、新問題。
小朋友,在玩的時候,你還發現了什么問題?(啟發式提問:它們滾得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二)幼兒再次自由造作材料,探索圓形物體滾動軌跡的不同。
為什么有的物體滾一下不動了,有的能滾很遠。有的可以到處滾,
有的卻朝一個方向滾。為什么有的滾得很直,有的會拐彎。
(三)幼兒再次操作材料,探索滾動軌跡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系。
1、幼兒自由選擇材料進行實驗操作。
2、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為什么物體滾動的軌跡不同。
3、教師操作兩種不同的形狀的物體,驗證幼兒猜想。
4、師幼共同交流實驗結果:物體的滾動與它們的形狀有關系,茶葉筒可以滾直是因為兩頭是一樣粗的,一次性紙杯滾不直是因為兩頭粗細不一樣。
(四)幼兒滾動自己身體
小朋友,我們的身體也會滾動,大家一起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