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音樂課程教案范文(通用4篇)
幼兒園音樂課程教案范文 篇1
設計意圖:
目前幼兒音樂教學中的節奏練習形式比較單一,教學效果也不是很明顯。我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能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表現方式鞏固節奏、表演歌曲,避免一些簡單機械的復習訓練。
《一個一個說》是一首歌唱與獨白并存,節奏強的音樂,活動內容很符合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發展特點。我設計的是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幼兒對歌曲的學習已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我想在第二課時中幼兒能夠按照要求進行表演唱,同時嘗試加入樂器進行演奏,體驗合作表演的快樂。
目標:
1、在音樂會的游戲化情境中,鞏固歌曲中四種不同的節奏,并能按要求演唱歌曲。
2、嘗試用樂器演奏,體驗合作的快樂。
準備:鴨子、青蛙、公雞、烏鴉圖片,節奏圖譜,打擊樂器。
過程:
(一)問好
1、小朋友們已經學了《一個一個說》這首歌了,這首歌里面有哪些小動物呢?(請小朋友說一說
2、這四位小動物想用他們的表演方式跟我們來問好,歌曲里面他們各自是怎樣表演的呢?(請幼兒說一說四位小動物不同節奏的的表演方式)
3、我們也用他們的方式跟他們打打招呼吧。(師出示節奏圖譜,引導幼兒鞏固四種不同節奏的表演方式)
(二)彩排音樂會
1、這四位小動物想要用這首歌曲來舉行一個小小的音樂會,所以音樂會之前他們必需先彩排一下。第一次彩排請所有的小動物一齊唱,我們來表演一下吧。(幼兒齊唱歌曲一遍)
2、第二次彩排開始了,這次他們想一個一個地來,就是:鴨子叫的部分由鴨子表演,青蛙叫的部分由青蛙表演,公雞叫的部分由公雞表演,烏鴉叫的部分由烏鴉表演,其他地方一起唱。(幼兒按座位分成四組,分角色表演唱)
3、 第三次彩排的任務會艱巨一些,不僅需要大家動腦、動口,還需要大家動動手。今天小動物們還各自帶了一樣樂器,我們來看看(介紹四種不同的樂器:圓舞板、雙響筒、手串鈴、鈴鼓)。
4、小動物們想在自己表演的那個部分用自己的樂器來配上好聽的聲音。我們先用拍手的方式來試試這幾個節奏,然后再把樂器和進去。(加入樂器鞏固四種不同節奏)
5、 加入樂器演奏,演奏會變得更好聽!我們完整地來試一次。(嘗試加入樂器完整表演)
(三)舉行音樂會
1、 彩排圓滿結束了,下面我們就要開始舉行音樂會了,請各位小動物將座位向后轉,面朝我們的客人老師,音樂會馬上就要開始了。(加入樂器演奏,幼兒進行分角色表演)
2、我們再嘗試表演一下別的小動物吧。(幼兒自主選擇不同角色進行表演)
(四)音樂會結
幼兒園音樂課程教案范文 篇2
活動名稱:蟲蟲歷險記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很熟悉故事中的小動物。
物質準備:CD、故事圖片、頭飾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進行故事引導
冬天的天好冷啊,寶寶著涼感冒了,只好在家休息,他的布偶玩具小熊、兔子、松鼠、青蛙都在身邊陪伴著他,寶寶想,要是這些玩具能動起來,來陪他一起玩該多好啊,想著想著寶寶睡著了,夢見一個小仙女手拿魔棒輕輕一點,哇!動物們真的動起來了。
2、聽辨音樂,感受樂曲中的音樂形象
分段放音樂(師分別一段一段放音樂,讓生感覺聽到的音樂形象是什么動物。若幼兒聽辨有困難,師還可變化語氣,代表小動物說話,提升幼兒識別能力。由此,幼兒會知道,緩慢笨重的音樂代表的是體型較大的動物,比如熊、大象等,在本音樂情境中是指狗熊,歡快輕巧的音樂可能是兔子、青蛙、松鼠等小動物,以此種方法類推出其他五種動物形象)
你聽音樂中是哪種小動物呢?
這種動物怎樣走路?請你來學學它們的走路。
3、情景帶入
小動物好想和小朋友們做游戲,那樣一定會很開心。
給幼兒分發頭飾,請他們模仿動物走路。聽音樂,根據音樂律動。
4、活動延伸
根據聽到不同的音樂,想象出其他的動物進行模仿。
幼兒園音樂課程教案范文 篇3
設計意圖:
目前幼兒音樂教學中的節奏練習形式比較單一,教學效果也不是很明顯。我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能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表現方式鞏固節奏、表演歌曲,避免一些簡單機械的復習訓練。《一個一個說》是一首歌唱與獨白并存,節奏強的音樂,活動內容很符合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發展特點。我設計的是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幼兒對歌曲的學習已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我想在第二課時中幼兒能夠按照要求進行表演唱,同時嘗試加入樂器進行演奏,體驗合作表演的快樂。
目標:
1.在音樂會的游戲化情境中,鞏固歌曲中四種不同的節奏,并能按要求演唱歌曲。
2.嘗試用樂器演奏,體驗合作的快樂。
準備:鴨子、青蛙、公雞、烏鴉圖片,節奏圖譜,打擊樂器。
過程:
(一)問好
1.小朋友們已經學了《一個一個說》這首歌了,這首歌里面有哪些小動物呢?(請小朋友說一說
2.這四位小動物想用他們的表演方式跟我們來問好,歌曲里面他們各自是怎樣表演的呢?(請幼兒說一說四位小動物不同節奏的的表演方式)
3.我們也用他們的方式跟他們打打招呼吧。(師出示節奏圖譜,引導幼兒鞏固四種不同節奏的表演方式)
(二)彩排音樂會
1.這四位小動物想要用這首歌曲來舉行一個小小的音樂會,所以音樂會之前他們必需先彩排一下。第一次彩排請所有的小動物一起唱,我們來表演一下吧。(幼兒齊唱歌曲一遍)
2.第二次彩排開始了,這次他們想一個一個地來,就是:鴨子叫的部分由鴨子表演,青蛙叫的部分由青蛙表演,公雞叫的部分由公雞表演,烏鴉叫的部分由烏鴉表演,其他地方一起唱。(幼兒按座位分成四組,分角色表演唱)
3. 第三次彩排的任務會艱巨一些,不僅需要大家動腦、動口,還需要大家動動手。今天小動物們還各自帶了一樣樂器,我們來看看(介紹四種不同的樂器:圓舞板、雙響筒、手串鈴、鈴鼓)。
4.小動物們想在自己表演的那個部分用自己的樂器來配上好聽的聲音。我們先用拍手的方式來試試這幾個節奏,然后再把樂器和進去。(加入樂器鞏固四種不同節奏)
5. 加入樂器演奏,演奏會變得更好聽!我們完整地來試一次。(嘗試加入樂器完整表演)
(三)舉行音樂會
1. 彩排圓滿結束了,下面我們就要開始舉行音樂會了,請各位小動物將座位向后轉,面朝我們的客人老師,音樂會馬上就要開始了。(加入樂器演奏,幼兒進行分角色表演)
2.我們再嘗試表演一下別的小動物吧。(幼兒自主選擇不同角色進行表演)
(四)音樂會結
幼兒園音樂課程教案范文 篇4
活動目標
1、能仔細傾聽錄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說說中秋節的來歷、習俗。
3、感受傳統節日的風俗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鄉情。
4、引導幼兒在故事中學習,感悟生活。
5、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布置環境的活動。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目標1和2
難點:目標3
活動準備
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嫦娥奔月》的錄音故事
活動過程
1、導入:用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導入活動主題
2、傾聽《嫦娥奔月》的錄音故事
3、引導幼兒說說中秋節的習俗,大人,小孩怎樣過中秋節。
4、說說課本里的小動物怎樣過中秋節?并著重認識“中秋節、團圓”這兩個詞。
5、老師講解中秋節的象征意義:中秋節是一個美好、團圓的節曰。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6、結束:老師,幼兒一起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1、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對傳統節日認知的需要,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
2、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是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所選的歌曲和錄音故事作為學習的主體始終貫穿于活動的整個過程,歌曲和故事熟悉、有趣,所以幼兒的比較喜歡,參與性強。
3、幼兒能簡單、流暢講述中秋節的.習俗,很好的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目標:
1、引發幼兒觀察月亮的興趣,培養細心、持久的觀察態度。
2、了解一些中秋節的習俗,以及月亮的圓缺變化。
3、積極主動的參加有關中秋節的活動。
活動準備:
1、收集月餅盒,布置中秋圓月及嫦娥跳舞的情節。
2、集中展示幼兒“月亮上面有些啥”的創作畫。
3、在教室中擺放月餅、柿子等時令食品,了解中秋習俗。
4、將幼兒“月亮變化圖”的觀察本,展示在墻面上。
活動過程:
1、請家長協助幼兒做好每晚觀察月亮及三天畫一次月亮圖,并寫上觀察日期的工作。
2、請家長豐富幼兒有關中秋節的知識經驗,給幼兒講講月亮的傳說。
3、請家長幫助收集月餅盒及攜帶各式月餅,積極配合幼兒園的教學工作。
活動區域安排:
科學區:提供有關宇宙、太陽、行星等圖片,激發幼兒對天體宇宙的興趣。
數學區:提供月亮的變化圖以及不同大小的月亮拼圖。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