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手》活動教案(精選3篇)
《有趣的手》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手影表現動物形象。
2、根據故事情節,恰當的運用形容詞、動詞等較生動的續編、表演故事。
3、在手影表演中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手電若干、幕布4個、白紙若干、課件PPT。
活動過程:
一、自主探索,嘗試用手影表現動物形象。
1、請小朋友看看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什么?
2、請你們2人一組用手電、白紙和小手玩游戲,看看你們會有什么發現?(幼兒合作探索)
3、小結:光源照射在手上,在手下面的白紙上就會出現影子,這種影子叫做手影。
4、請大家來看一組手影圖片(出示PPT)。
5、請你嘗試用你的小手表演手影動物。
二、欣賞手影故事。
1、我們的小手做了這么多有趣的手影,它還會講故事呢!
(教師幕后表演手影故事)
2、手影故事里都講了些什么?(幼兒自主發言)
三、續編故事。
1、還有哪些小動物去參加運動會?它們遇到大石頭會用什么辦法過去呢?接下來我們就用手影表演故事。
2、幼兒分組討論,嘗試三人一組分工合作表演。
3、集體展示小組的表演。
四、欣賞視頻,拓展經驗。
老師帶來一段精彩視頻,我們一起來欣賞,看一看與我們的表演有什么不同?
附:故事:
今天天氣真好!森林里的小動物要去參加一場盛大的運動會。
一只可愛的大白鵝搖搖擺擺的走來了,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去路。大白鵝東瞧瞧,西看看,要怎么過去呢?它想了想,小心地從石頭的后面繞了過去。
一只小蝸牛也來參加運動會,它慢慢地爬呀爬呀……咦!大石頭,怎么過去呢?哦……它努力的從石頭上面爬了過去。
《有趣的手》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玩手形游戲,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創新能力。
2、嘗試在手套上畫,貼的技能。
重點:
培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對手形象的造型能力。
難點:
能力的培養和發揮,即在對手的造型進行大膽夸張的裝飾、涂畫,能打扮出美觀,鮮艷的圖案。
活動準備
1.課前教幼兒學做好玩的手形游戲。
2.手套每人2個(事先打足氣) 記號筆每人一支。 3手工紙若干,鐵絲若干,牛皮筋若干。
活動過程
1、 游戲導入
(1) 聽音樂做音樂游戲進入教室就坐。
。2) 師:咦,這是什么?這是一只手。這只手會變魔術呢。老師變一個魔術。
。3) 小朋友想不想試試看?
。4) 小朋友變魔術,用手套做各種不同的造型。讓幼兒說說自己做的造型是什么,怎么變的。教師讓幼兒一起來學一學。
2、明確特征 豐富表象
(1) 老師也來變變魔術。小兔(粘貼沒用的手指,指出兩個手指是小兔的耳朵。畫五官)章魚(用鐵絲纏住,手指是章魚的腳,畫五官。)螃蟹(粘貼兩個手,畫五官)孔雀(畫五官,粘貼手工紙)
3、創設情景,聯想創作
(1) 鼓勵幼兒大膽創作,設計別人不一樣的手套畫。教師可進行適當的啟發和指導
。2)提示幼兒可以利用左右兩個手套拼在一起作畫。
。3)讓形象更美麗
4、綜合總結
。1)師:來看看小朋友的作品。引起幼兒對老師的注意。 (2)師:手除了變魔術外,它還能干什么呢?(穿衣,扣紐扣,吃飯做作業,寫字,畫畫等等,原來手還有那么多的用處啊。)
。2) 師:讓我們帶著打扮得很漂亮的動物到教室里去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吧!唱著歌一起出教室。
《有趣的手》活動教案 篇3
游戲目標
1.通過游戲,訓練幼兒聯想能力和表達的流暢性。
2.引導幼兒學習仿編詩歌,發展想像力和創造力。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游戲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 學會一些物體、動物的手影方法,同時已熟悉詩歌《手影游戲》。
物質準備 投影儀。
游戲方法
1.提出游戲主題,幼兒自由分組。
2.幼兒在投影儀前表演手影,并仿編句子。例如:變蝴蝶穿花衣,變松鼠大尾巴,變小熊真可愛……幼兒輪流往下接,所接的句子不能重復,小組成員如果有人1分鐘接不上就結束。手影句子最多的一組為優勝組并獎勵大紅花。
3.按程序開展游戲。
4.從中選出恰當的句子,并整理成詩歌,如:
變灰狼,詭計多。 變鴨子,呷呷呷。
變蝸牛,到處走。 變青蛙,呱呱呱。
變剪刀,本領大。 變小人,哈哈哈。
變太陽,紅彤彤。 變小狗,汪汪汪。
......
游戲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的氛圍都很好,并且興趣也很濃厚,但唯一有個不足的地方就是我在備課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孩子們的想法,在學習手影游戲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會這些手影了,有個別的孩子就在旁邊自顧自的玩了,根本沒有集中注意力在聽我講。要是我事先多考慮這方面的問題,也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
另外這節課雖然給我的感覺還是不錯的,但讓幼兒講故事的部分,很多幼兒就不知所措了,不知道該如何用手影來表現故事情節中的小動物,有些小朋友把小動物的樣子表現出來了,但表情動作就不是很豐富。需要在這方面加強努力。
以激發幼兒興趣的課,我覺得可以讓幼兒多上幾次,并且還是以手影的方式來講述故事情節,我覺得在平時可以多多加強孩子這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