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留守兒童活動教案(精選3篇)
關愛留守兒童活動教案 篇1
一、活動主題:
“情暖中秋愛在校園” ——關愛留守兒童活動
二:時間:
xx年9月中旬至10月
三:背景:
中國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外出務工,成為城市里的“農民工”,用汗水與智慧換取家庭收入,從事最臟、最累的工作,為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他們的孩子卻留在了農村的家里。與父母相伴的時間微乎其微,這些本應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孩子,因為相似的經歷,集體變成了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留守兒童。留守少年兒童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隔代教育及無法享受父母在思想認知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過程中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呵護與交流關注,極易產生人生觀、價值觀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異常,一些孩子甚至因此走向犯罪道路。由于親情的.缺失,這些處于發育期的孩子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嚴重的陰影,很大一部分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懦弱、性格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溝通能力,甚至脾氣暴躁、沖動易怒。
目前留守兒童關鍵問題體現為以下四點:
1、心理問題(由于單親監護、隔代教育,家人無法充分了解、及時關注到孩子的心理變化而產生)
2、學習問題(學習方面監督減少、基本處于無人問及狀態、產生厭學情緒、上課不專心、逃課)。
3、生活問題(留守兒童家庭經濟一般都較困難,父母外出后,農忙時常成為勞動力補充,又處于長身體的階段,祖輩的節儉習慣和營養知識的缺乏,難以為孩子們提供健康充分的營養)。
4、社會關愛不足(易受到普通孩子的另眼相待,受到委屈或挫折時無處傾訴),“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青少年問題事關重大,民間公益對此責無旁貸。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他們缺失的親情,幫助他們渡過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讓祖國的花朵開得更艷,更芬芳!
四、目的:
溫暖孩子心靈,彌補缺失的親情,讓更多人關注留守兒童,加入到關注留守兒童的公益活動中來。
五、活動前準備:
1、確定關愛對象:xx小學共計6名留守兒童。
2、宣傳階段:9月中旬
3、實施階段:9月下旬至10月
六、活動內容:
1、9月下旬中秋前夕組織留守兒童“‘月圓中秋,千里共嬋娟’——家人視頻面對面活動”,為孩子搭建與父母溝通的橋梁,連接孩子與父母寶貴的親情,讓他們過一個“團圓”的中秋節。
2、“心手相牽,感恩父母”——寫一封給爸爸媽媽的信。讓留守兒童向父母傾訴自己的心里話,講述留守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及對未來的憧憬,感受家長的艱辛。
3、“留守之家,愛在校園”——召開中秋聯歡活動。通過唱紅歌比賽,讓留守兒童感受到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對他們的關愛。
關愛留守兒童活動教案 篇2
一、活動主題:
為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同學們的校園生活,促進同學們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營造以校為家的`溫馨情懷,我校將舉行“不再讓你孤單”中秋關愛留守兒童活動。
二、活動時間:
xx年9月4日(星期四)晚上
三、活動地點:
籃球場
四、活動程序:
1、校長講話
2、林汀同學演唱“開學第一課”主題歌《努力》
3、蘇鐿同學鋼琴演奏《四小天鵝舞曲》:
4、翁嬌嬌老師朗誦《鄉愁》
5、莊劍平老師口琴演奏《沈陽啊,我的故鄉》
6、雷其順老師介紹中秋節的名稱、起源及節目風俗習慣,以及有獎問答。
7、六年級同學表演廣場舞《北江美》
8、陳開平老師二胡演奏
9、夏慶飛老師演唱《但愿人長久》
10、游戲環節(獎品為棒棒糖、面包、蘋果、香蕉)
11、在夢想中心分發月餅、集體合影
12、自由賞月
五、活動安排:
顧問:
主持人:
場地衛生:
氣球布置:
盆景布置:
燈光控制:
網絡伴奏:
物品采購:
活動拍照:
學生紀律:
分發月餅:
安全保障:
策劃通訊:
關愛留守兒童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父母的關愛
2、學會體諒父母、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熱愛父母、回報父母
3、通過本次主題班會讓同學們懂得道留守兒童也需要關心和關愛
活動形式:
聽歌、朗誦、寫紙條
活動對象:
四年級
活動時間:
40分鐘
活動準備:
歌曲《留守的孩子》 日記紙條朗誦詩歌
活動設計思想:
“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名詞,更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近些年來由于留守兒童的問題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關注,漸漸地被提上議事日程,這些有著完整家庭的孩子,由于生活的需要,卻無法完整地擁有家庭,他們必須提前過著獨立的生活,看似是能使他們更加鍛煉自己的獨立性,實際上,這些孩子過早地成為家庭的“勞動者”使他們失去了原本應該輕松快樂的童年,失去父母親的陪伴,他們孤獨,甚至是孤僻,使他們性格形成了無法與社會融洽相處的孤單。父母無法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一個原本完整的家庭,卻在各自孤立地延伸著,沒有交集,很多的父母對孩子的情況一無所知,孩子對父母甚至感覺陌生。特別是在十二三歲這個特殊的時期,正是孩子叛逆因子活躍的時期,家庭的“不完整”、父母對他們的不關注,使得他們完全也不把自己當一回事,隨意,邋遢,不愿意和在城市打工的父母扯上關系……所以,便有了很多的“問題學生”,讓老師和學校頗為費神。基于上述種種因素,我們組織這次活動,意在讓孩子和父母之間有更多的了解,拉近一個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讓孩子更加了解父母,讓父母更多陪伴,讓學生和父母之間有更加親近的交流,能幫助孩子們更加健康的成長。
活動過程:
1、開場白
師生問好
最近以來,同學們在某些方面表現得不錯(學習方面、禮貌方面、安全方面(今早主動給老師打電話請假)(何利輝、袁國翠聽到有人要打她們主動給老師說)),但是,在此期間,有許多的同學也表現出了許多的不良行為習慣(上課講笑話、玩東西、打瞌睡、不按時完成作業、撒謊、出口成臟、個人衛生方面、打牌、購買零食、丟垃圾、亂吐痰等),最為嚴重的是在此期間,也發生了許多違反校紀校規的事件(打架、上網等)
(1)、上網:
(2)、離家出走:)
(3)、打架
通過這些情況的分析,我們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參加這些不良行為習慣和違反校紀校規的同學里,大多數的同學都屬于特殊的家庭(離婚、單親、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為此,我們就針對我們班的具體情況開一個主題班會———關愛留守兒童
2、播放歌曲《留守的孩子》
下面有請兩位同學來朗誦一首詩歌——《留守兒童的心聲》
3、朗誦
同學們,聽了這首歌和這個朗誦后你們對留守兒童有什么看法呢?
下面我們一起來傾聽他們的心聲
4、留守兒童的心聲
:爸爸媽媽總是說我們不理解他們,一味地指責我,但是我們的爸爸媽媽有沒有理解過我們?我們需要什么?
:我不喜歡看月亮,因為月亮每個月的十五都會圓,而我的家人卻沒有團圓。我是那么的希望父母能夠和我一起吃團圓飯,一起看月亮。
:我們需要你們的'時候,你們在哪里?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跟你們的父母表達過你們的這些想法呢?你們又是怎樣看待父母對你們的關心呢?
:我沒有跟我的父母表達過這些。因為我覺得他們的眼里只有工作、只有錢,他們對我的關心除了給錢、買東西給我之外,沒有其他的了。這樣的“愛”我寧可不要!
:我有跟我的父母提過,但是他們卻沒有認真地對待我的想法,認為我還小,還不懂社會上的人情世故。只用了一句“你長大了之后就會明白的”。
主持人:聽了他們的心聲,對父母都有著不同的看法,根據這幾位同學的發言,接下來我們就分組來討論一下留守兒童的好處與弊端
5、分組討論(留守兒童的利與弊)
各組代表發表意見
小總結:
利:堅強、獨立自主、獨當一面、成熟早
弊:感情、教育、心理
(1)、農村留守兒童,隔代教育,在感情上和父母疏遠,隔代教育,爺爺奶奶或姥爺姥會溺愛他們,造成不良后果。
(2)、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知識跟不上,在學習上不能很好的給予輔導。
(3)、缺乏必要的心理輔導,容易造成心理問題。
(4)、小孩過早失去父母之愛,性情變得孤僻
(5)、留守兒童早當家,過度的負擔影響他們的學業
(6)、留守兒童霸王思想嚴重
(7)、留守兒童的防范意識很差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的心情我特別能理解!你們有什么話想對你們的父母說嗎?
6、寫紙條
(1):爸爸媽媽,對不起!我總想故意惹你們生氣,其實是因為我想讓你們多打幾次電話回來,但是,我現在知道了這樣的我好自私!你們肯定很擔心我了吧?我以后不會這樣了!
(2):爸爸媽媽,你們出門在外要注意身體哦!我也會好好地照顧好自己!認真地生活,好好地學習!等你們回來!
(3):爸爸媽媽,我以后會不再埋怨你,不再惹你們生氣,不再讓你們擔心了!你們放心地工作吧!我會好好的!
(4):其實,我也很想我的爸爸媽媽,我也知道他們為了我們幾個孩子辛苦奔波。他們在外面打工也很不容易。
(5):每次見到從外面打工回來的父母,我都非常開心,可是看到他們漸漸變老的樣子,其實我也很心疼,雖然從來沒有跟他們說過,但是我是愛他們的。
7、總結 “同學們,雖然你們以前有過自己的情緒不穩定而造成的錯誤,但我相信經過老師們的教導和自己的努力,發揮自己的優勢,在今后的日子里,雖然你們的父母大都不在你們的身邊,但是他們對你們的愛一樣濃厚!希望你們能面對現實,更加勇敢地生活!而且,老師和同學們仍然會相伴左右,做你們的朋友,希望你們積極主動地學習,學會交往,學會生活!”
你們留守不流淚,留守更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