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逃生安全知識教案(精選5篇)
防震逃生安全知識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讓幼兒了解火災發生的幾種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初步掌握方法,學習按游戲和音樂的要求,相應的按節奏變換動作,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圖片、毛巾、電話、幾種防火安全標志。
活動過程
一、以提問方式導入活動:
在哪里看到過火,火有什么用處,它能干什么?
教師小結:火有很多的用處,能燒水做飯,能照明,能取暖
二、觀看火災圖片,引導幼兒說出火災的危害。
師:可是火也有它的壞處火不僅能燒毀房子,燒傷人,還會燒毀森林,污染空氣,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引導幼兒說出預防火災的方法。
1、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們的幼兒園或者家里著火了怎么辦?
師:如果著火了我們要找消防叔叔,并且給他們打電話119,讓他們來幫助我們。
2、那著火的時候,消防叔叔還沒到,我們自己要做些什么呢?讓幼兒自己思考并說出自救辦法
師小結:
、兕A防火災,小朋友們不能隨便玩火。
、谖孟悴荒芸拷菀字鸬奈锲贰
③不能隨便燃放煙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滅的煙頭,見了沒熄滅的煙頭應及時踩滅。如果著火了我們要找消防叔叔,并且給他們打電話119,讓他們來幫助我們。如果消防叔叔還沒到,我們可以用濕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貓著腰從安全出口離開。
四、出示防
火安全標志圖片,引導幼兒認識并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與技能。
五、游戲:
"安全防火自救"游戲。通過游戲培養幼兒遇火不懼怕、不慌張,提高幼兒防火自救的能力。
活動反思
本節課我首先用談話的方式引出生活中的火,然后讓幼兒觀看視頻,讓幼兒從真實的圖像和聲音中感受火災的危害及危險,讓幼兒從內心中知道不能玩火,孩子們觀看視頻很認真,回答問題也很積極。
特別是在思考火災逃生時,孩子們的活躍性就更加明顯,在這節課中孩子們不僅知道火的用途,更加注意了火的危害及防火措施,更讓幼兒知道了自救的方法,我想我們的孩子在日后生活中如果遇到災難一定能夠鎮定的面對。
防震逃生安全知識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遇到地震時能聽從老師的指揮,做出基本的自救行為。
2、了解防震減災的一些基本常識,培養幼兒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
重點
掌握基本的自我保護行為。
難點
了解防震減災的一些基本常識,培養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地震前后的圖片;地震時的視頻動畫,震后現場圖片;救生物品若干。
活動過程
課后反思和建議
一、講解地震的有關知識。
1、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中的現象。提問:圖片一中人們和房子怎么了?圖片二中發生了什么事?圖片三中人們都怎么了?
2、小結:原來是發生了地震,房屋都倒塌了,很多都受傷了,還有的人沒有逃出來被被埋在房子下面。
3、結合地震動畫,讓孩子更加形象的觀看到地震造成的危害,幫助加深幼兒理解并引發思考: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你會怎么做?
4、小結:當我們遇到地震的時候,首先不能害怕,要知道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在一些被人們經常開采的脆弱地方就會發生破裂,使地表下降,就會形成地震。我們要冷靜下來及時做出正確的反應,躲避到空地或是緊貼墻根,等主震過后,趕緊撤離到空地去以防余震帶來的傷害。
二、交流總結防震減災的知識和方法。
1、了解一些地震的前兆:動物們有異常反應,也會出現地光、低聲、天氣異常等現象。
2、鞏固避震的有關知識。
。1)強裂地震發生時,在家中的人可暫躲較堅實的家具如床、桌旁邊(注意不是下面)、或躲在跨度小、剛度強的小房間暫避,如廚房、衛生間等處。
。2)主震后應迅速撤離到戶外,撤離時要注意保護頭部,可用枕頭等軟物將頭部護住。
(3)住在高層建筑里的人不能使用電梯,也不要跑到陽臺上,尤其是不能跳樓。
。4)正在上課的小朋友應躲在課桌和小床旁邊(注意不是下面)。要聽從老師的安排,不要亂跑。
防震逃生安全知識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一些和父母一同出游時的安全常識。
2、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
3、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核心要素:游玩時應注意跟爸媽不遠離陌生地不亂去為安全要牢記
活動準備:兔子頭飾提前組織幼兒排練情景劇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1、今天,我請來了兔媽媽和她的孩子(小灰、小白),她們要給小朋友們表演節目,請大家一定要仔細看喔。
2、邀請一位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表演。
(二)關鍵步驟:
1、情境表演:
兔媽媽帶兩只小兔去森林里采蘑菇。媽媽告訴孩子們一定要在自己身邊,不要獨自到危險的地方去。小灰兔在媽媽的身邊采蘑菇,小白兔悄悄地離開了。它只顧自己去捉蝴蝶了,最后迷了路。兔媽媽找了很久才找到它,小白兔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錯了。以后,我再也不離開媽媽了。”
2、討論:
(1)兩只小兔誰做得對?
(2)我們和父母出游時應注意什么?應該怎樣做?
活動延伸:
1、可通過游戲對幼兒進行安全意識的禮儀教育。例如:游戲《老貓睡覺醒不了》幼兒在貓媽媽身邊說兒歌:“老貓睡覺醒不了,小貓偷偷往外瞧,因為小貓愛游戲,悄悄走到外面去”小貓說完,輕輕離開媽媽,貓媽媽叫小貓,小貓快速回到貓媽媽身邊。
2、帶領幼兒出游,出游前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家園互動:
1、家長帶幼兒出游前,給幼兒提出具體要求。
2、出游時,引導幼兒要注意安全,不獨自去危險的地方。
注意事項:
外出時,要讓幼兒活動在自己的視線內。
防震逃生安全知識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地震形成的原理,懂得自救常識。
2、提高幼兒自我保護和應對地震突發事件的自救能力。
3、學會關心和關愛他人,體驗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活動準備
木偶架,布袋木偶若干,地球儀,熟鴨蛋,泡沫板,塑料罐,乒乓球等。
活動過程
一、觀看木偶表演,探討應對地震突發事件的正確方法。
以 “可可木偶劇團”演出引入,引導幼兒探討正確應對地震突發事件發生的方法。
木偶情境表演:一只小鴨唱著歌兒高高興興地往“可可木偶劇團”走去,快到劇團的時候,突然發生地震,木偶劇團的房子頃刻倒塌,房子里有許多小鴨的好伙伴,對突如其來的地震,小動物有著不同的反應,根據小動物的不同反應引導幼兒討論:
情境一:小鴨情急下想沖進房子救它的好伙伴。
師:地震發生時,小鴨能不能往里面跑?為什么?
情境二:被困的小狗慌亂中想跳樓逃生。
師:地震時被困在樓上怎么辦?能不能從樓上往下跳?
情境三:小熊貓趕緊躲到牢固的柜子邊。
師:小熊貓躲在柜子邊對不對?躲在什么地方比較安全?
情境四:小羊困在坍塌的房子里,大喊“救命啊,我要媽媽,我要死了……”,到后面聲音越來越小,最后昏倒。
師:被困時大喊大叫、又哭又鬧會怎么樣?
情境五:小雞間隔地吹響身上戴的口哨。
師:被困時怎樣向外界發出求救信號?
二、實驗演示,幫助幼兒了解地震的形成
1、出示地球儀,引導幼兒觀察地球儀,知道我們人類的家——地球,地震就是地球表面的震動。
2、了解地球的結構。出示切開的熟鴨蛋,用鴨蛋蛋殼、蛋白、蛋黃比擬地球的結構,幫助幼兒了解地球的基本結構:地殼、地幔、地核。
3、了解地震產生的原理。用泡沫板演示巖層在力的作用下變形到斷裂發出“嘣”聲音,讓幼兒感受地震的發生。
三、觀看地震短片和活動操作,學會正確的疏散方法
1、觀看5.12地震短片。
師:地震發生時房子會怎么樣?先做什么?心里會有什么感受?他們是怎么疏散的?
2、結合幼兒園地震疏散演練情境,說說以后避震演練應注意什么?鼓勵幼兒相互討論后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3、借助實驗操作,體驗爭先恐后逃生和有序疏散的不同后果
操作一:教師將四個乒乓球用線扎住放進一個開著小口的塑料罐里,線的`一頭拉出灌口,請四個小朋友分別拉住一個乒乓球同時往外拉,觀察其結果(全部擠不出來或部分擠不出來)
操作二:同一實驗,請幼兒兩兩有序將乒乓球拉出,觀察其結果(兩個兩個被迅速被拉出來)討論:如何將塑料罐里的乒乓球在最短的時間里有序地拉出,從而引伸到地震來臨時如何在老師的組織下有序地逃出。
小結:通過短片和實驗,小朋友懂得了什么道理,如:為什么會地震,地震有什么危害,地震發生后疏散應注意什么問題?
四、聯系5.12汶川地震事件,引導幼兒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愛。
1、師:汶川地震發生后,那里的人們失去了家園,失去了親人,我們應該怎樣幫助他們?
幼兒討論:怎樣幫助災區小朋友,奉獻我們的一份愛心。
2、以一首《讓世界充滿愛》讓幼兒暢想心中的情感。全體幼兒攜起手來,人偶同臺表演《讓世界充滿愛》。
活動延伸
觀看去年5.12地震發生后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獻愛心活動照片、小朋友繪制的百米長卷“我們與災區小朋友心連心”。
防震逃生安全知識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對能夠了解一些基本常識。
2.結合“全國防災減災日”開展教學,進一步強化學校安全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保證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健康有序的開展。
教學重點:
知道“防災減災日”意義。
教學難點:
了解常見災害及預防自救、自護常識。
教學過程:
一、地震時該怎樣辦
1、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地震晃動時間約為1分鐘左右。首先,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緊緊抓牢桌子腿。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也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
2、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
地震發生后,慌慌張張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頂上的磚瓦、廣告牌等掉下來砸在身上,是很危險的。此外,水泥預制板墻、自動售貨機等也有倒塌的危險,不要靠近這些物體。
3、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鋼筋水泥結構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動會造成門窗錯位,打不開門,曾經發生有人被封閉在屋子里的事例。請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4、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
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在樓區時,根據情況,進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較安全。
5、地震發生后應當采取哪些自救措施?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壓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體沒有重大創傷,都應該堅定獲救的信心,妥善保護好自己,積極實施自救。
a.要盡量用濕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頭部,防止灰塵嗆悶發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進一步倒塌造成的傷害。
b.盡量教學手、腳,清除臉上的灰土和壓在身上的物件。
c.用周圍可以挪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方的重物,避免進一步塌落。擴大教學空間,保持足夠的空氣。
d.幾個人同時被壓埋時,要互相鼓勵,共同計劃,團結配合,必要時采取脫險行動。
e.尋找和開避通道,設法逃離險境,朝著有光亮更安全寬敞的地方移動。
f.一時無法脫險,要盡量節省氣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計劃著節約使用,盡量延長生存時間,等待獲救。
g.保存體力,不要盲目大聲呼救。在周圍十分安靜,或聽到上面(外面)有人教學時,用磚、鐵管等物敲打墻壁,向外界傳遞消息。當確定不遠處的有人時,再呼救。
二、火災逃生小常識
一般來說,在高層建筑中遭遇火災時,首先應該防止窒息和中毒,從消防通道及時逃生。如果火勢太大,可以選擇衛生間等地方躲避,等待救援。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貿然跳樓。
1.衛生間是個避難所
如果房間內起火,且門已被火封鎖,室內人員不能順利疏散時,可另尋其他通道。如通過陽臺或走廊轉移到相鄰未起火的房間,再利用這個房間的通道疏散。發生火災時,實在無路可逃時,可利用衛生間進行避難。因為衛生間濕度大,溫度低,可用水潑在門上、地上進行降溫。
2.如果房間外面起火,且火勢較大,可將門縫用毛巾、棉被等封死,不斷往上澆水進行冷卻,防止外部火焰及煙氣侵入。如果是晚上聽到報警,首先要用手背去接觸房門,如果是熱的,門不能打開,否則煙和火就會沖進臥室。如果房門不熱,火勢可能還不大,通過正常的途徑逃離房間是可能的。如在樓梯間或過道上遇到濃煙時要馬上停下來,千萬不要試圖從煙火里沖出。
3.濕毛巾捂嘴匍匐前進
在疏散過程中,應采用濕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防止吸入毒氣。由于著火時煙氣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間,因此在逃生時,不要直立行走,應彎腰或匍匐前進,但石油液化氣或城市煤氣火災時,不應采用匍匐前進方式。
4.迫不得已不要跳樓
如果多層樓著火,樓梯的煙氣火勢特別猛烈時,可利用繩索、消防水帶,或者用床單撕成條連接起來,一端緊拴在牢固的門窗上,再順著繩索滑下。
如無條件采取上述自救辦法,而時間又十分緊迫,煙火即將威脅生命時,較低樓層(如二樓)可以選擇跳樓逃生。但是一定要先向地面上拋下棉被、沙發墊子等物品,以增加緩沖,然后手扶窗臺往下滑,以縮小跳樓高度,并保證雙腳首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