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貓和獅子》教案(通用2篇)
《小貓和獅子》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一定時間內,注意力比較集中地傾聽樂曲作品。
2、 在對比欣賞樂曲的情況下,辨聽樂曲中高低、快慢、強弱特征和音色的變化,感受小貓弱小與獅子威武的不同樂曲形象。
3、 樂意嘗試用身體動作模仿小貓和獅子,表現(xiàn)不同的音樂形象。
【活動準備】:
樂曲磁帶;小貓與獅子的圖片及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 聽樂曲(小貓和獅子的樂曲)做律動入活動室。
1、聽貓的樂曲時,邊做律動邊走到座位上,先不要坐下。
2、再聽獅子的樂曲,原地做律動。樂曲結束后,坐下。二、再次聽樂曲,引出小貓和獅子。
1、引導第二次聽樂曲
師:今天,森林里來了兩位小動物客人。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仔細聽聽再介紹給我。2、幼兒介紹出兩位動物客人。
三、第三次欣賞樂曲,感受小貓和獅子的不同樂曲形象。
1、師:再聽一次,誰告訴我,兩段樂曲一樣嗎?
第一段樂曲聽起來感覺怎么樣?(輕柔)
第二段樂曲聽起來感覺怎么樣?(低沉)
2、師:哪一段樂曲像小貓?哪一段樂曲像獅子?為什么?
四、教師出示小貓和獅子的形態(tài)圖片,幼兒嘗試用身體動作模仿小貓和獅子。
1、師:這兩段樂曲分別表現(xiàn)的是小貓和獅子。你覺得在樂曲中小貓是什么樣的?它在干什么?
2、請個別幼兒跟樂曲,看圖模仿小貓形態(tài)。
3、引導個別幼兒帶領其他幼兒,跟樂曲模仿小貓形態(tài)。
師小結:小貓是活潑可愛的,還喜歡蹦蹦跳跳的。
4、請個別幼兒跟樂曲,看圖模仿獅子形態(tài)。
5、引導個別幼兒帶領其他幼兒,跟樂曲模仿獅子形態(tài)。
師小結:獅子很威武的,它認為自己是獅子王,所以走起路來頭都是抬得高高的。
五、聽樂曲,玩游戲。
1、教師介紹玩法。
選一名或兩名幼兒頭戴獅子頭飾,扮演獅子。其他幼兒頭戴小貓頭飾,扮演小貓。
當聽到小貓樂曲時,“小貓們”盡情地做小貓各種有趣的動作。當聽到獅子樂曲時,“小貓們”馬上停止動作并造型。“小獅子”開始模仿獅子,大搖大擺地巡視一周,若發(fā)現(xiàn)有“小貓”在動了,將她抓出來。
2、幼兒游戲。獅子的角色可視情況而定,先由教師扮演,再有幼兒扮演。
【反思】:
本課《小貓和獅子》是一堂樂曲欣賞課,有別于其他的樂曲教學活動。由于中班幼兒聽辨音的分化能力有所提高,逐漸能辨別聲音的細微變化。因此本課就需要幼兒會傾聽,了解樂曲的名稱和特點,辯聽樂曲中明顯不同的音的高低、快慢、輕重的變化。通過幼兒熟知的兩種不同類型動物形象(一種柔和,一種威武),來對應感受樂曲中兩種不同的風格。讓幼兒知道輕柔的樂曲是代表小貓,而低沉的樂曲是代表獅子。而這些體驗強調的是由幼兒的直接經驗獲得的,不是老師間接知識的傳授。
同時,還需要多注重“整個兒童”的發(fā)展,而不是某個方 面的發(fā)展。幼兒在聽辨音時,能基本理解樂曲所表達的情緒和 情感,會由此產生一定的想像、聯(lián)想。在《小貓和獅子》的下 半節(jié)課中,設計請幼兒模仿表演、做游戲這一環(huán)節(jié)本身,就是 增加幼兒對小貓和獅子的情感體驗,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和對樂曲 的理解能力,進一步發(fā)展幼兒的思維、想象,同時也讓幼兒在 嘗試多種不同方式,表現(xiàn)對動物的認識和感受,這也是本單元 主題的目標之一。
《小貓和獅子》教案 篇2
《小貓和獅子》是中班年齡階段的音樂欣賞活動,這個活動課是在主題書里找到的,看到這兩段分明、容易辨別的的音樂時,我就決定在期中開課中就用這個活動了。關于活動目標,我也延續(xù)了主題書中所寫的兩個目標1.欣賞音樂,感受小貓弱小、獅子威武的不同音樂形象。2.樂意用身體動作大膽模仿和表現(xiàn)。但當我真正去欣賞這兩段音樂時,我才發(fā)現(xiàn)《小貓和獅子》的音樂非常短,兩段只有43秒,所以,我把兩段音樂合并并重復,加長幼兒欣賞的時間。
當我實際去開展活動時,我還是發(fā)現(xiàn)了許多需要精進的地方:一、在模仿動物形象的時候,大部分是個別幼兒模仿,集體模仿較少,導致活動氛圍比較低沉,沒有調動起全部幼兒的興趣。二、教師與幼兒的互動不夠多。因為音樂比較短,控制音樂比較難,所以我基本上坐著控制音樂,另外也為了維持常規(guī)問題所以很少與幼兒肢體上的互動。三、幼兒不合理的回答我卻還要重復一遍,導致浪費了時間。四、音樂活動中,我較注重模仿方面的而忽略幼兒模仿時節(jié)奏方面的情況。
對于以上的不足之處,我做一下改進:一、在幼兒模仿動物形象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先請個別幼兒模仿,選個別精彩的模仿,再請全體幼兒跟著音樂一起做動作。既滿足了個別幼兒的表演需要,教師又能提取需要的個案,也滿足了其余幼兒的表演欲望,調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二、關于音樂控制,可以事先請配班老師配合,或者用電視機來播放音樂。另外適時的鼓勵,表揚,讓所有幼兒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激發(fā)有效互動。三、幼兒不合理的回答我可以直接忽略,在日常教學中也要施行。而教師自己回應幼兒時,也要以簡潔、明了的話語讓幼兒明白自己的回答棒在什么地方、好在什么地方。四、在幼兒模仿時,表揚模仿好的,另外還要重點表揚在節(jié)奏上踩到點的幼兒,引導幼兒注意音樂節(jié)奏上的要求。
只有每次讀教學活動后,都要回顧一下活動中的每個細節(jié),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幼兒有什么特別好的表現(xiàn)?為什么?哪個環(huán)節(jié)孩子與預期的表現(xiàn)不一樣,為什么?說明什么問題?應該怎樣調整應對策略?促進自己的專業(yè)成長,提高自己的分享閱讀教學水平。這次開課,我又學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