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文明懂禮貌》幼兒園教案(精選3篇)
《講文明懂禮貌》幼兒園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素質高低的主要體現,也是一個人良好個性品質的重要標志。3-6歲是幼兒個性開始形成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如果幼兒養成了文明禮貌的意識和行為,對改善他們人際關系質量,順應社會產生重要影響,因而,通過本活動讓幼兒體會文明禮貌給人帶來的愉快。
[活動目標]
教給幼兒日常禮貌用語,培養幼兒初步的文明禮貌意識和行為。
[活動準備]
動畫片、錄音
[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
老師給小朋友播放動畫片了,請小朋友快快坐好,認真看。
[畫外音,明明到強強家去玩,篤!篤!篤!強強聽到輕輕地敲門聲,開門看見強強說:“請進”,明明和強強玩玩具,明明想玩強強手里的搖控汽車,說:“請給我玩一玩好嗎?”強強說:“好吧!”明明說:“謝謝”他們玩的可高興了,明明不小心用搖控汽車碰倒了強強的積木城堡,明明馬上說:“對不起”強強說:“沒關系我在拼座更漂亮的城堡”。]
2、展開部分:
提問:
1、你喜歡明明和強強嗎?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明明和強強有禮貌,所以才喜歡)
分段落看動畫片,注意片中的詞語“請”“謝謝”“對不起”
師:生活中好多地方如果使用了“請”“謝謝”“對不起”會帶給人喜悅,它們是一些神奇的字,再請幼兒看下面的動畫片:
片段一:
[畫外音:毛毛和濤濤在操場上騎自行車,毛毛在拐彎時把濤濤別在地上,濤濤連同自行車都摔倒了,最后毛毛和濤濤成了好朋友。]
請小朋友想一想,毛毛和濤濤說了什么,不但沒有打架,反而還成了好朋友呢?
(引導幼兒說出“對不起”“沒關系”禮貌用語)
片段二:
[畫外音:紅紅今天來幼兒園帶來了她告別喜歡的布娃娃并一刻也不肯放手,一會兒親親它,一會兒摟摟它,蘭蘭看到這個布娃娃也特別想玩,最后她們兩個一起高高興興的玩了起來]
再請小朋友想一想,蘭蘭是怎樣得到的布娃娃?她說了什么?
(引導幼兒說“請”“謝謝”禮貌用語)
師:小朋友都知道了世界上有這幾個神奇的字,它們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幸福,請幼兒欣賞詩歌《神奇的字》(省編教材,大班下冊)
3、延伸部分
請幼兒到其它的班里找一找,誰還在使用這幾個神奇的詞語?
《講文明懂禮貌》幼兒園教案 篇2
一、活動目的:
1、使學生懂得講文明、講禮貌是小學生必須遵守的日常行為規范。
2、培養學生講文明、講禮貌的好品質。
3、使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講文明禮貌的好孩子。
二、活動準備:
搜集關于文明禮貌的知識和名言。
三、活動過程:
導入:春風吹,陽光照,語言美,行為美,尊師長,敬父母,友同學,愛朋友。讓我們從小講文明,講禮貌,五年級(1)班《懂禮貌,講文明》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請各小隊長講講文明禮貌的方面的內容。
1、舉止言談講文明
2、人人文明講衛生
3、不讓陋習漫天行
4、禮儀學校文明情
5、爭做文明小主人
四、欣賞小品
《禮貌待客》
五、小記者采訪
1、小顧客:假如我是小顧客
(買東西,按先后;說話時,先說請,尊重售貨員,不給別人添麻煩。)
2、小乘客:假如我是小乘客
(上汽車,不擁擠;在車上,不搶座;車到站,他先下,和和氣氣不爭吵。)
3、小觀眾:假如我是小觀眾
(看電影,講文明,守秩序,講衛生,不吐痰,保持安靜不起哄。)
4、小游客:假如我是小游客
(上公園,看美景,愛花木、護文物、見外賓、不圍觀,文明游客我做到。)
六、《文明禮貌用語新解》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作為新世紀的小學生,作為新中國的小主人,更應該把這中華傳統美德發揚光大。現在請欣賞《文明禮貌用語新解》
文明禮貌很重要,講文明,講禮貌,禮貌用語要記牢。“謝謝,再見,對不起”,還有“請”字和“您好”。
七、教師總結
從我做起,懂禮貌,講文明,樹新風,堅決向不文明言行告別。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團結友愛,言語文明,健康上網,講究衛生,愛護公物,衣著得體,舉止大方。我們順手撿起是的一片紙,純潔的是自己的精神;我們有意擦去的一塊污漬,凈化的是自己的靈魂。讓我們用自己的責任感和愛心,一起來創造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做合格的學生,做優秀公民。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講文明懂禮貌》幼兒園教案 篇3
班會目的:
講文明、懂禮儀是同學健康成長的需要,是走向社會進行交往的必備素養,針對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行為,采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對同學進行禮貌用語,文明行為的教育。通過討論,使同學明白講文明禮貌的意義,并懂得哪些是應該做到的文明禮貌行為,哪些是不應該做的行為。通過對現實生活中一些不文明行為的批判,使同學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
班會方式:
預先做好課件,將主持學生的對白同步顯示;學生表演小品;將學生討論的話題同步顯示。
過程:
一.主持人解釋什么是“禮”,以及“禮”的現實意義
中華民族歷來就是禮儀之邦,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新世紀的今天文明禮儀又被時代賦予新的含義。在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中明確規定:明禮誠信。所以在中學生中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具有重大意義。
“禮”乃規定社會行為的法則、規范、儀式的總稱。簡言之,即凡事以禮相待,對人要表示敬意。與之同義的還有禮貌、禮節等。漢代給《孟子》作注的趙岐給“禮貌”作注時說:“禮者,接之以禮也;貌者,顏色和順,有樂賢之容。”(對人要以禮相待,同時要和顏悅色,從心理尊重有才能的人)“禮節”,即以禮待人,能約束自己。竹子的“節”不是約束竹子的嗎?見著有才能的人不僅不嫉妒,還要和顏悅色,不約束自己能行嗎?
今天,我們提倡這些“禮”的新的內容,則有利于團結,有利于治國。真可以說有‘禮’(理)走遍天下,無‘禮’(理)寸步難行啊!
二.展示反映學校及社會上一些不禮貌的行為;
由學生表演小品(關于學校內的一些不禮貌現象)。
三.同學們討論得出禮貌的重要性,并引出應該具體怎樣做。
四.展示學習禮儀常規
五.班主任總結:
班主任語:同學們,這次主題活動,大家表現得很積極,很活躍,通過活動,我們增強了文明禮儀意識。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重任。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學生,成為新世紀的好青年!希望同學們互相幫助,互相監督,為了自己的前途,為了學校的榮譽,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人人講禮貌,處處講文明。更希望同學們在校慶中,注重文明禮貌,用我們的文明禮貌為學校發展多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