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住宅教案(精選12篇)
蟋蟀的住宅教案 篇1
教學內容:《蟋蟀的住宅》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
3、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4、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
教學難點: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
2、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
1、學生搜集有關蟋蟀的圖片、資料。
2、教師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本課12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
教學難點:
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
教學準備:課件等。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在一個晴朗的夜空動物們開音樂會,青蛙打鼓,蝴蝶跳舞,百靈鳥唱歌,一片歌的海洋,其中有一位小提琴王子非常惹人注目,小提琴拉得很棒,孩子們想知道他是誰嗎?我們這節課去它舒適的家做客,了解關于它的一些秘密好嗎?
課件出示課題:蟋蟀的住宅。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通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語句(不會讀的字作標記,查字典自學)
2、檢查字詞認讀及朗讀情況。
(1)出示課件:詞語。用多種方式認讀。
(2)師生相互強調難寫字,并適當寫一寫,加深記憶。
(3)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結合學生的回答,出示課件:特點、建造)
三、小組合作,梳理課文。
同學們,讀了課文后你想解決哪些問題,在小組內提出來,經過整理后匯報上來。
1、交流、梳理問題。
2、小組合作討論:
出示課件: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點?蟋蟀是怎樣建造自己的住宅的?
交流學習成果。(出示課件:慎重選擇、向陽、隱蔽、干燥、有門、有平臺、簡樸、清潔、衛生;加深加闊、不斷修整)
四、小結課文,課堂練習。
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現與感悟呢?你對蟋蟀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嗎?下一節課我們再走進課文。
1、抄寫生詞,把你認為難寫的字提出來。隨機指導“搜、拋……
2、選擇正確讀音。(出示課件)
洞穴(xué xuè) 粗糙(zàocāo)
慎 (shèn sèn) 重即(jí jì )使
3、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出示課件:
隱蔽——柔弱——簡樸——慎重——
五、作業布置:(出示課件)
1、帶著你的疑問再讀課文。
2、搜集關于描寫昆蟲的文章讀一讀,并寫讀書筆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
2、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3、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它修建的經過,學習抓住特點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
教學難點:
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教學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題質疑。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第7課《蟋蟀的住宅》(出示課件:課題),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小蟋蟀那舒適的家。上節課新學的字詞大家還記得嗎?課件出示詞語。大家對字詞掌握的真棒,相信在這節課里我們一定會有更好的表現。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圍繞蟋蟀的住宅都寫了哪些內容?誰能簡單地說說。(出示課件:特點、修建)
2、咱們再認真默讀這兩方面的內容,相信你們會有進一步的了解和新的發現。邊讀邊做批注。
3、你有什么新的發現和感受呢?從住宅特點和修建這兩方面中,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到小組中交流一下。
二、研讀“住宅特點”部分。
1、(出示課件)“在朝著陽光的堤岸上,青草叢中隱藏著一條傾斜的隧道,即使有驟雨,這里也立刻就會干的。隧道順著地勢彎彎曲曲,最多不過九寸深,一指寬,這便是蟋蟀的住宅。”
驟雨?知道什么是驟雨嗎?
又大又急的雨。這里竟然立刻就干了,怎么會這樣呢?再讀讀這兩句話,體會一下。
向上傾斜,利于排水。驟雨襲來,小家伙在這九寸深、一指寬的安樂窩里高枕無憂。有個安穩的住宅多好哇!
誰想讀讀這兩句話?
誰來比劃一下九寸是多長?大約30厘米。“九寸深,一指寬。”兩個簡單的數字,讓我們一下子就明白了這樣的隧道對身長只有2、3厘米的小蟋蟀來說,真夠寬敞舒適的了!誰再讀讀這兩句話,抓住關鍵詞讀出你的感受。
這樣一處遮風避雨的好去處,怎么被蟋蟀給找著了呢?聯系上下文看看。(課件對比顯示第二自然段整段。)
這兒正好符合他的選址要求:排水優良,陽光溫和。兩個條件缺一不可。而別的昆蟲可不會這樣,他們……(找個臨時的隱蔽所。)
不會精挑細選,隨隨便便找個窩就住下來,這就是隨遇而安,可蟋蟀和他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一定要慎重選址……)
原來小蟋蟀之所以能有這樣的住宅,和他不肯隨遇而安、慎重選址是分不開的呀。而且這樣寬敞舒適的住宅是他一點一點挖掘的。自己試著讀讀第二自然段,感受一下這與眾不同的小蟋蟀。誰讀給我們聽聽。
正因為如此,它才會有這樣寬敞安穩的家,咱們一起讀:(出示課件:“在朝著陽光的堤岸上,青草叢中隱藏著一條傾斜的隧道,即使有驟雨,這里也立刻就會干的。隧道順著地勢彎彎曲曲,最多不過九寸深,一指寬,這便是蟋蟀的住宅。”)
咱們將前后文聯系起來學,把蟋蟀和其他昆蟲這么一比較,就覺著這小家伙和咱們人一樣,很有頭腦嘛,它給房子選的地段、環境還真不錯!而且還是自己親手打造的呢。難怪法布爾稱這里是住宅!
3、關于住宅的特點,還有同學想說說自己的發現和感受嗎?
房子內部情況。(出示課件:簡樸、清潔、干燥)住在里面肯定很舒服。咱們一起讀讀這兩句。(出示課件)
門前的平臺。
勞累了一天的小蟋蟀,他也懂得要放松放松呀。(出示課件)讀讀吧。
月夜彈琴,多么會享受生活的情趣呀。想象一下,他會唱什么呢?
多么愜意的生活!多么舒適溫暖的家呀!
學生談到門前半掩的草。
噢,打了個比方,這叢草不正像咱們房子的門嗎?多么形象呀!
蟋蟀為什么只吃周圍的嫩草,決不去碰這一叢草呢?這叢草怎么不全部遮掩而要半掩呢?別人什么都看不見,不是更安全嗎?大家讀讀書,(出示課件:插圖)能解答嗎?(出入方便、通風、利于光線投射,也好排水。)
高,實在是高!這“半掩”的學問還真不小啊。難怪他再餓也絕不去吃這叢草,連碰都不碰。明白了嗎?小小一叢草,安全護家門。住這兒真夠安全、真夠隱蔽的。
小結:瞧瞧這小家伙,他這房子地兒選得好,屋外屋內安全舒適,更能享受生活的樂趣。這和我們人的住宅可有異曲同工之妙呀!
讀到這兒,我們不由產生這樣一些疑問:蟋蟀怎么會有修建住宅的才能呢?他有特別好的工具嗎?一起讀第三自然段。
三、研讀“修建”。
1、蟋蟀就用這樣柔弱的工具修建了安逸舒適的住宅,怎能不讓人感到驚奇?那蟋蟀又是怎樣用這柔弱的工具修建出這么好的住宅呢?課文8-10自然段著重寫了這方面的內容,快速瀏覽一下,談談你的發現和感受。
2、學生讀句子說感受。
(1)第8自然段。
請大家畫出表現蟋蟀修建住宅的動作的詞語。(課件出示)
這個小不點,就是這樣,用他柔弱的工具,“一點一點挖掘,從大廳一直到臥室”,修建了是他身長10倍的住宅,工作強度可想而知。大家一起讀讀,感受感受。
(2)第9自然段。
多么勤勞的小家伙!你能讀讀這段嗎?
(3)第10自然段。
法布爾還觀察到主人靠這柔弱的工具用一生的時間來修整住宅。這小家伙真的是“不肯隨遇而安”。誰想讀讀最后一段?
3、教師小結:蟋蟀,這個不起眼的小精靈,僅僅靠它簡單的足,完成了扒土、搬土、踏地、推土以及修整、加深加闊等一系列繁重的工序,修建了這樣精致舒適的住宅,對于這么柔弱的小生命來說,這的確可以稱得上是偉大的工程呀!難怪法布爾在文中寫到出示課件:“假使……偉大的工程”。全班齊讀(出示課件:偉大的工程)
四、讀寫結合,拓展延伸。
1、其實我們很多人并沒有親眼見過蟋蟀的住宅,那為什么讀了這篇課文之后我們就如同親眼所見而且興趣盎然呢?
2、大家再讀讀這三句話(課件出示),同樣都是指蟋蟀的住所,作者卻用了不同的詞語表達。你能體會出這樣的表達,作者的感情有什么不同嗎?
(1)現在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們的巢穴來。
(2)隧道順著地勢彎彎曲曲,最多不過九寸深,一指寬,這便是蟋蟀的住宅。
(3)蟋蟀鉆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勞,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門口休息一會兒,頭朝著外面,觸須輕微地擺動。
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詞語表達,情感也會不一樣。這就是語言的魅力!而法布爾對蟋蟀的喜愛之情就流露于這字里行間啊。
五、作業。(課件出示)
(1)用以下小動物編個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螞蟻、蜜蜂、蟋蟀、蝗蟲、螢火蟲、蝴蝶、螳螂、蜈蚣。
(2)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寫一篇短文。寫出這種小動物的特點。
板書設計:
7 蟋蟀的住宅
特點:慎重選擇 建造:加深加闊
向陽、干燥、隱蔽…… 不斷修整
簡樸、清潔……
吃苦耐勞 不肯隨遇而安
偉大的工程
蟋蟀的住宅教案 篇2
【課 題】:
蟋蟀的住宅
【教 學 目 標 】:
1、朗讀課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蟋蟀怎樣建造住宅的。
2、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重 難 點關 鍵】:
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蟋蟀是怎樣建造住宅的。
【教 具 準 備 】:
教學掛圖、 投影片、
【教 學 內 容 】:
一、激趣設疑,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蟋蟀的住宅》。當你看到這個題目是,你想說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瀏覽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些什么?
2、交流讀書所得。
三、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畫處你喜歡的,或者你認為有意義的、有價值的句子,或者你不懂的地方。并說出理由。
2、同桌或前后鄰居交流自己畫的句子
3、集體討論匯報。
4、出示掛圖,讓學生看圖結合課文內容說圖的內容
5、指名說蟋蟀建造住宅的過程以及蟋蟀住宅的特點
6、指名讀有關蟋蟀建造住宅過程和蟋蟀住宅特點的句子
在朝著陽光的堤岸上―――――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
屋子內沒什么布置――――――很衛生
蟋蟀蓋房子―――――傾斜地鋪開
工作做得很快――――看得有些不耐煩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拋出泥土來。
7、你覺得蟋蟀有一種什么精神?
(吃苦耐勞、不隨遇而安)
四、指導朗讀
1、指名讀在朝著陽光的堤岸上―――――――很衛生
2、范讀
3、再指名讀,師生評議。
五、創設情境、體會重點
這么偉大的工程是非常值得驕傲的。如果你就是蟋蟀,你怎么想大家介紹自己的建造過程呢?
1、指名說。
2、評議。
六、回顧整體通讀全文
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板書設計 隱蔽
有門
清蟋蟀的住宅 朝陽 偉大的工程
清潔
干燥
衛生
蟋蟀的住宅教案 篇3
設計:
我是一條小小魚
點評:
梅花三弄
教學目標:
1.理解本課帶生字的詞語并能正確書寫
2.了解課文內容,并能熟練朗讀課文
3.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樣的
(個人認為前兩個目標定位比較準確)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板書課題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很高興能再次給你們上語文課,老師今天還帶了一位特殊的朋友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你聽,它來了。(播放蟋蟀的叫聲視頻)這小家伙是誰啊?
2.(出示圖片)對,蟋蟀,小朋友們最熟悉不過了,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領嗎?(會唱歌、好斗)。但是它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本領,一位昆蟲學家法布兒先生通過觀察和研究發現的。它發現蟋蟀還是一個出色的建筑師呢!今天,就讓我們跟隨法布爾先生的文字一起去看看蟋蟀的住宅。
(出示課題,齊讀課題,注意宅的讀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只看題目你猜課文主要會寫什么
2.那么讓我們進入課文去讀一讀,法布兒到底是怎么寫的。邊聽邊劃出本課文生字,新詞,還不認識的作上記號。
4.教師配樂范讀(建議改為學生自由朗讀)
3.和你們的猜測一樣嗎?課文主要寫了什么?(這個問題太深,可以改為學生自己交流自讀感受,教師做隨機引導和調控)(出示:課文主要描寫了蟋蟀的住宅是怎樣的,以及蟋蟀又是怎樣修筑住宅的。)(個人認為沒必要出示,上課不是作報告)
三、再讀課文,朗讀體會
1.同學們我們知道蟋蟀的住宅其實就是指蟋蟀的——巢穴。那么蟋蟀的巢穴究竟是怎樣的呢?又是怎樣修筑成的呢?我們不妨再來看看課文,法布爾正在向我們介紹呢!仔細默讀課文,把有關的詞語或句子用喜歡的符號畫出來,遇到不懂的也做上記號。(教師這時候沒必要說那么多,在上面隨機引導的環節中就可以自然引出“蟋蟀的巢穴究竟是怎樣的呢?”這個問題)
2.蟋蟀的住宅是怎樣的呢?你找到了那些詞語和句子(這個環節建議省去)
學生邊說,教師即使(及時)板書:
傾斜的隧道、干燥、隱蔽、九寸深、一指寬、平坦、簡樸、干燥、衛生(學生一般找的肯定是句子,不會是詞語)
預設:
1.老師從你的匯報中得到蟋蟀住宅有多大?九寸是多少?這里作者通過用什么來說明蟋蟀的住宅大小(數字)。(對于說明方法的滲透建議納入第二課時的范疇)
2.“在朝著陽光的堤岸上,青草叢中隱藏著一條傾斜的隧道,即使有驟雨,這里也立刻就會干燥的。”
當學生說到這一句時出示
(1)誰能再來讀一讀
(2)老師這兒有副圖片正好與這段文字相配。這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是啊,這里有溫暖的陽光,有綠綠的青草,地方又隱秘,住在這里你會感覺怎樣?(舒服、愜意)請你帶著這種感覺來讀一讀。全班齊讀。(圖文結合比較可取)
(3)可是老師還有一個疑問,發布爾發現“別的昆蟲大多在臨時的隱蔽所藏身”,蟋蟀為什么會選擇這樣的地方住下呢?(因為它不肯隨遇而安)(這個環節引的痕跡太重,相信學生會找到)
①你知道隨遇而安是什么意思?
②從哪里可以看出它隨遇而安
③出示句子:“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良,并且有溫暖的陽光。它不利用現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從大廳一直到臥室。”
A。請一個同學讀,提醒“洞穴”,“慎重”,“挖掘”的讀音
B。文中哪一個詞語特別體現出了蟋蟀不肯隨遇而安(慎重)
慎重是什么意思?(謹慎小心認真)說明蟋蟀選擇住址是——十分謹慎認真的。
你也能細心謹慎地來讀一讀這句話嗎?全班齊讀
④誰能來讀讀這句話“它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從大廳一直到臥室。”
你讀這句話時會想到什么?(蟋蟀很勤勞、吃苦耐勞)
你覺得讀的時候特別要突出哪幾個詞語?(一點一點、一直)
誰愿意來讀一讀
全班齊讀
⑤同學們,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了,當看到別的昆蟲還在為尋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卻已有一個非常舒服的住宅,你的心情是如何?(高興)
請你帶這這樣的心情讀好這段話“別的昆蟲大多在臨時的隱蔽所藏身。它們的隱蔽所得來不費工夫,棄去毫不可惜。我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我常常慎重地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良,并且有溫和的陽光。我不利用現成的洞穴。我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從大廳一直到臥室。”
還會有怎樣的心情?(自豪)也請你帶著這種心情來讀一讀
(3)蟋蟀的住宅還有哪些特點?
(4)還有平臺。平臺是怎樣的?(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蟋蟀還會彈琴?(作者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有關語言訓練的知識放到第二課時更合適)
3.老師把同學們說的進行了歸納,指著板書,全班齊讀
有沒有發現,這寫(些)詞語正是來字(自)課文的哪兩個自然段(五六自然段)誰想來讀讀(有了齊讀板書,這個環節就不必了,二選一就可以了)
4.蟋蟀怎么會有建筑這樣住宅的才能呢?它有什么特別的工具嗎?它使用的是什么工具?(板書:前足、鉗子)
老師以為它會用多么高科技的工具呢,原來工具是那么的——簡單、簡陋
5.指著板書說:用這樣的簡單的工具,造出這樣舒服的住宅,真想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說
出示: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誰還想來感嘆一下?
三、鋪墊
1.這樣偉大的工程對于一只小小的蟋蟀來說又是怎樣完成的呢?快速默讀課文7.8.9.自然段。
2.讀了這一過程你有什么話想說
3.難怪法布爾這么喜歡蟋蟀。同學們通過這節課也更多地了解了蟋蟀,至于蟋蟀的住宅到底是怎樣建成的,讓我們下節課繼續來研究。
板書:
7 蟋蟀的住宅
傾斜的隧道 干燥 隱蔽 九寸深 一指寬 平臺 平坦 簡樸 衛生
工具 簡單 簡陋(板書還需要精心設計)
總體評價:
通觀這個教學設計,較之前有了很大提高,對文本的解讀能力已經有了明顯進步,對文章的分析也是到位準確的。
下面談談個人意見。我個人認為第一課時教學已讀通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為好。因此有關語言訓練的知識和詞句的深層分析品讀,建議放到第二課時。
再者文本本是一個整體,我不主張將它分割成兩個課時來上,這樣不夠味,而且整體感不強。
有時間的話做做作業,不動筆墨不讀書。
蟋蟀的住宅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師:(拿出放大的蟋蟀圖片)認識這小東西嗎叫什么
生:蟋蟀。
[評析]放大的小東西——蟋蟀不僅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蟋蟀,而且激起平時就喜歡小昆蟲的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蟋蟀"兩字怎么寫老師忘了,誰幫老師一下
學生說字形,老師板書"蟋蟀",全班學生在手心上寫一遍。
[評析]教師大智若愚,讓學生幫助老師說字形,調動學習積極性,全班學生在手心上寫一遍,讓學生牢記"蟋蟀"字形。
2、師:小家伙雖小,但人緣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戶曉,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領(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書:"建住宅"
把蟋蟀人性化為"小東西","小家伙",為整節課的教學奠定基調。
由"住宅"一詞的慣性思維,激起學生了解蟋蟀住宅的興趣,直奔文章中心。
在課題的右邊畫出蟋蟀的住宅,直觀,形象。
二、初讀課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樣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幾層樓小東西的住宅是什么樣的讀課文,用"——"畫出有關句子。
2、討論后老師在黑板上畫出蟋蟀的住宅。
三、變換角色,再讀課文
1、師: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個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師:你了解王老師的住宅嗎(多問幾個學生)
生:不了解……
順:(驚訝)不了解王老師住的樓房一百多平方米,二層樓,比它的好多了。我的房子竟沒這小家伙的有名,我心里真不眼氣。今天就聘請我們全班同學做住宅評判委員會的委員,來評一評誰的住宅有名,好不好
生:好。
2、要做好評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家伙的住宅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點請各評委了解一下。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我想了解一下各評委的水平。
[評析]通過與老師住宅的對比,很自然地使全班學生轉換為評委這一角色。
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營造出一種人性化的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
分段讀課文,(讓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每人找一個小老師幫助糾正讀音。
四、再讀課文,找出生詞,討論
1、再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生詞,寫在黑板上。
2、討論詞義。聯系課文,你在哪個詞的詞義就講哪個詞,教師重在指導"隨遇而安"。
(1)隨遇而安,從字面看什么意思(隨便找個地方就安頓下來。)
(2)課文中誰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的誰不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的
[評析]由學生自己找生詞,討論生詞,真正調動了學生主體的學習積極性,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隨遇而安"是本課中學生最難懂的詞語,教師的指導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第二課時
一、了解蟋蟀住宅特點
1、各位評委們,你們辛苦了,通過上一節課大致了解了小家伙的住宅,它的住宅有什么特點請各評委再讀課文用"——"畫下有關句子。王老師記性不太好,麻煩各位把每一特點用一個詞概括出來。(學生自由讀課文,找特點并概括。)
[評析]一句"工作辛苦"讓學生很快進入角色。
2、請學生板書自己概括出來的蟋蟀住宅的特點。
[評析]住宅特點是本文重點,通過學生的自學找特點,畫句子,并用一個詞概括,從而突破文章重點。
3、討論,比較住宅特點。
生:小蟋蟀住宅朝著陽光(向陽)
師:我的住宅大門朝南,只要天上有太陽,家里就有陽光。
生:小蟋蟀的住宅隱藏在青草叢中(隱蔽)
師:王老師的住宅不用隱蔽。(略)
師:小家伙真不簡單,一個小洞也有這么多名堂,但是我的住宅里有電燈,電話,有線電視,有太陽能熱水器……它有嗎誰的住宅好
生:老師的住宅好
[評析]通過比較,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
二、了解蟋蟀是怎么建房的
1、我的住宅比它的好,為什么沒它的有名(引導學生再讀課文)
2、讀后再比
生:蟋蟀建房子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
師:我建住宅得請瓦工,木工,管道工等等,一個人干不了。
生:蟋蟀不斷修整住宅。
師:王老師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學習。
[評析]使學生認識到建筑專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長年累月不斷整修,認真,辛勤的勞動換來的
三、再換角色,指導說話
1、現在你不是評委了,而是建筑專家——蟋蟀工程師,現在正在參加昆蟲聯合國總部召開國際建筑經驗交流大會。下面請蟋蟀工程師介紹一下,你是如何建筑住宅的,你的住宅有什么特點。
2、學生準備后,發言。
四、深入了解,認識蟋蟀
看資料(課前同學們收集的有關圖片及其他資料),談體會。
看了圖片,資料,你又懂得了哪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識
[評析]了解了蟋蟀及其住宅特點再換角色,學生感到新鮮而又不陌生。交流發言,讓學生把課本上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將學習拓展到教材之外,擴大了學生的視野。
五、看文章,做作業
1、讀《秋蟲音樂會》(有關蟋蟀的童話)。
2、作業(以下兩題選做一題)。
(1)以《我的住宅》為題介紹蟋蟀的住宅特點,以及如何建造的等。
(2)用以下小動物編個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螞蟻,蜜蜂,蟋蟀,蝗蟲,螢火蟲,蝴蝶,螳螂,蜈蚣。
[評析]作業設計新穎,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蟋蟀的住宅教案 篇5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是19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一篇觀察筆記。在文中,法布爾介紹了自己觀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
課文在開頭點明,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還由于它的住宅”;接著作者拿蟋蟀與其它大多數昆蟲作比較,說蟋蟀的特點是不肯“隨遇而安”,“不利用現成的洞穴”,而是靠自己“一點一點挖掘”,作者的這一發現引起了我們極大的閱讀興趣;隨后,課文又向我們介紹了蟋蟀住宅的結構、特點、屋內布置;至此,作者從住宅的特點想到挖掘的工具,形成“偉大的工程”與“柔弱的工具”的極大反差,對它的勞動成果,不由得產生驚訝和敬佩之情。
作者在文章中大量采用了擬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動比作人的活動,想象非常豐富,語言十分風趣。從課文的字里行間,我們能感受到作者是通過長期深入的觀察才發現了這一昆蟲世界中不為人知的秘密。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住宅、隱蔽、毫不可惜、隨遇而安、選擇、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隱藏、傾斜、平坦、扒土、寬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激起觀察自然界的興趣。
3.積累好詞佳句,體會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通過重點語句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
2.習作者認真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富有情趣的語言來表達的。
【課前準備】
課件;搜集有關蟋蟀的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我們一起欣賞了葉圣陶筆下的爬山虎、領略了植物王國中爬山虎的奇妙。這節課我們將走進昆蟲世界,參觀一下大昆蟲學家法布爾筆下的《蟋蟀的住宅》,你們有興趣嗎?
2.板書課題,齊讀。
3.作者介紹:法國著名昆蟲學家。他出身于貧苦農民家庭,從小喜愛昆蟲。他十分勤勉,自學了高等數學,并考取了大學教授的資格。
法布爾十分喜愛文學,酷愛詩歌。在他的昆蟲學著作里,常常出現大詩人的詩句。他的主要著作是10卷《昆蟲記》,也譯作《昆蟲的故事》。第一卷于1878年問世,最后一卷在他87歲(1910年)時出版。這部杰作把科學知識和文藝非常巧妙地結合起來,用一種富有詩意的筆調,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姿的昆蟲世界。
4.介紹蟋蟀:又名蛐蛐,是一種昆蟲,身體黑褐色,觸角很長,后腿粗大,尾部有尾須一對,善于跳躍。吃植物的根、莖和種子,對農業有害。雄的蟋蟀好斗,兩翅摩擦能發出聲音。課文中提到蟋蟀會唱歌,實際上蟋蟀是不會鳴叫的,那“口瞿口瞿口瞿”的聲音是依靠翅膀摩擦發出來的。雄蟋蟀的右翅覆蓋在左翅上面,細細觀察它背上的翅膀,下面有一個特別突出的翅球。如果把翅球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發現上面有鋸齒狀的突起,這個突起叫做“弓”。蟋蟀舉起背上的左右翅,用右翅上的“弓”摩擦左翅上的細脈,便發出悅耳的鳴聲,這就是蟋蟀“唱歌”的秘密。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糾正讀音,回答課文主要內容是什么?(在文中,法布爾介紹了自己觀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
2.認讀字詞
(1)出示詞語,用多種方式認讀。
(2)師生相互強調難寫字,并適當寫一寫,加深記憶。
隨機指導“搜、拋
⒊理清內容
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板書:特點、建造)
三、朗讀感悟,交流探究
1.探究第一段
(1)蟋蟀出名的原因是什么?(一是它會唱歌,二是由于它的住宅。)
(2)若把第二句改為“不光由于它的住宅,還由于它的唱歌”行不行?
2.探究第二段
(1)自主讀文,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之處?
(2)感悟探究
①蟋蟀選擇住址與別的昆蟲有什么不同?(不隨遇而安,不用現成的巢穴。)
②理解“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一句。(“隨遇而安”是指適應周圍的環境,不論環境如何都能滿足。對于一般的昆蟲來說,只要能找到一個臨時隱蔽的藏身之地就滿足了,而蟋蟀卻不同,它不愿利用現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擇址,自己一點一點地挖掘。“不肯”二字說明不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即將就對付。這是法布爾發現的蟋蟀與別的昆蟲的不同之處。這句話也照應了課文的題目,讓讀者知曉,為什么把蟋蟀的藏身洞穴稱為“住宅”。)
③蟋蟀在選擇住址上有哪些特點?(排水優良,陽光溫和)
③理解“它不利用現成……到臥室”一句。(前半句是突出它一點一點挖掘,后半句進一步補充與強調它“從大廳一直到臥室”都是一點一點挖掘的,突出了它是靠辛勤勞動才建成住宅的。)
④人們為什么對它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理解兩個問句的句式和作用?(作用:承上啟下)
(3)小結。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蟋蟀的住宅教案 篇6
一、思維體操,巧揭課題
1、龍住的地方龍潭虎住的地方虎穴(龍潭虎穴)
馬、豬羊、牛、雞的呢。狡兔呢?(狡兔三窟)
2、你知道這是哪種昆蟲/它住的地方又叫什么?(蟋蟀洞穴)
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的這篇課文叫《蟋蟀的住宅》板書,教學新詞住宅音義:人住的房子。齊讀
3、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想問,想了解的嗎?(引導學生就好奇的、感興趣的地方發問,能使其讀書時有目標、方向,也是自學能力的體現)
二、階梯檢驗,整體感知
1、學生帶問題自讀課文,師巡視。
2、反饋效果
①讀音穴
巢穴
洞穴
朝著陽光
②出示第5自然段(要求讀準、讀順)
③檢查第2自然段
先讀詞,后讀文
(注意隱蔽所)
3、默讀第2段,想想這段在寫什么?
什么是慎重?誰很慎重?它怎么做的?
誰又不慎重呢?他們怎樣做?文中用一個詞就形容了他們不慎重、隨意的態度,你知道是哪個詞嗎?(隨意而安)
指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隨意而安。同時滲透對比這一方法。
4、課文除寫蟋蟀慎重選址外,還寫了哪些內容?趕快在文中找找。師歸納板書特點、修建,分別在課文的哪些自然段?
三、研讀特點,品位語言。
1、重點默讀第五七自然段,想想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點。有些特點,課文直接告訴了我們;有的特點,要聯系上下文。
學生劃找,師巡視,指生回答
提醒: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加以概括和理解。
例如:
隱蔽青草叢中隱蔽著一條傾斜的隧道。
干燥即使有驟雨,這里也立刻就會干的。
不深不寬最多不過九寸深,一指寬。
彎曲順著地勢彎彎曲曲。
平臺那微斜的門口,經過仔細耙掃,收拾得很平坦。這就是蟋蟀的平臺。
2、畫出蟋蟀住宅的剖面圖(或簡單的示意圖),再指著圖介紹住宅的特點。
3、用自己的話把蟋蟀住宅的特點完整地說一說(蟋蟀的住宅具有這樣一些特點:形狀像隧道,是傾斜的、彎曲的,九寸深一指寬;它修在向陽的地方,干燥;有出口,出口處有平臺;內部墻壁光滑,地面平整,簡樸、清潔、衛生)。
4、看,蟋蟀對藏身的`洞穴是這樣講究,簡直能和我們人類造房子相提并論了,怪不得,作者法布爾要稱它為蟋蟀的住宅了。
題目在修辭手法上是用了什么的方法?(擬人)這樣把蟋蟀當做人看待的,文中還有不少地方,請趕快找出來,美美地讀一讀。
5、學生品讀擬人句,感受法布爾這樣寫的用意。
6小結:是的。法布爾對蟋蟀充滿了敬意,不僅在介紹選址、特點時有提到,在修建時,更把它的住宅稱為偉大的工程。這部分,我們下節課再繼續學習。下課。
板書
洞穴選址慎重不隨意而安
蟋蟀的住宅?特點:向陽隱蔽排水優良
修建
蟋蟀的住宅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習本課生字8個,理解重點詞語及句子。
2.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是怎樣建造的。
3.學習作者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敘述的方法。
4.練習抓住特點寫一種小動物。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
2.抓住事物特點進行寫作的能力。
3.繼續培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理解語言文字,引導學生學習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了解蟋蟀是怎樣建筑住宅的,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二)解決辦法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觀察圖片,抓重點語句,通過分組討論,學生自悟,教師及時點撥歸納,從而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三、課時安排
三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一)自學、同桌討論與集體討論三者有機結合
(二)學生自由讀,理解內容
(三)結合實物進行觀察,講述,寫作
五、教具準備
(一)生字生詞卡片
(二)幻燈、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幻燈片
(三)掛圖
(四)錄像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板書課題
1.同學們你們認識蟋蟀嗎?誰能簡單說說蟋蟀有什么特點?
2.蟋蟀不僅會叫、好斗,而且有高超的建造住宅的本領。今天我們來學習《蟋蟀的住宅》。(板書:15蟋蟀的住宅)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本課生字詞,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提出學習任務,明確目標)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依次按自然段讀課文。
2.出示生字卡片,指導讀準生字的音,注意“宅”、“慎”、“扯”、“驟”是翹舌音。“擇”是平舌音。
3.出示帶生字的詞語。“慎重”、“選擇”、“住宅”、“挖掘”、“驟雨”、“鉗子”、“住址”。
(三)默讀課文,思考并討論
1.哪部分寫了蟋蟀住宅的特點,哪部分寫了蟋蟀住宅是怎樣建成的?
(2—7自然段講蟋蟀住宅的特點,8—10自然段講蟋蟀住宅的建造過程)
2.課文可以分幾段?
(三段,第1自然段是第一段,2—7第二段,8—10第三段)
教師邊聽邊做總結性板書(一、蟋蟀的出名。二、住宅特點。三、建造過程)
(緊緊抓住本文的主要內容,和預習提示問題緊密結合起來,便于學生理清文章條理)
(四)學習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思考蟋蟀出名的原因?
教師板書(唱歌、住宅)
2.(指板書)問:結合生活實際談一下蟋蟀為什么因唱歌和住宅而出名?
同學們很熟悉蟋蟀的歌聲,但對它們的住宅了解不多,下文著重介紹蟋蟀的住宅為什么有名。
(五)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其它同學邊聽邊思考這一部分分幾層意思寫蟋蟀住宅的特點?
(分三層意思講的:一是住址的選擇;二是使用的工具;三是屋內屋外的情形)
2.逐層深入理解:
(1)第一層
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投影儀顯示)
①提問:“隨遇而安”是什么意思?(指適應各種環境,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滿足)
②以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
(一是慎重選址,二是自己挖掘)
③說說“慎重”的意思,并找出蟋蟀“慎重地選擇住址”體現在什么地方?
(慎重:謹慎、小心。一是“排水優良”;二是“有溫和的陽光”。)
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它有特別好的工具嗎?(沒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術的專家,它的工具是那樣的柔弱。)
教師板書(柔弱的工具)
(2)第二層
①指名朗讀,讓學生觀察蟋蟀的形體,體會人們對他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的原因。(出示蟋蟀掛圖)
②自由說說蟋蟀的挖掘工具怎么樣。
(3)第三層
①圖文對照,默讀思考:蟋蟀的住宅從外部到內部給你的印象是什么。(出示巢穴投影片)
②師生交流歸納:(從外部看:向陽、隱蔽、干燥、彎彎曲曲、有門、有平臺。從內部看:墻壁光滑,簡樸、清潔、干燥、衛生。總的印象是“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
板書:偉大的工程
③指名讀第三層。
④討論:
假設我們想到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投影儀出示)
為什么說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蟋蟀挖掘巢穴用自己的足和腿)
“偉大的工程”對什么而言?(柔弱的工具)
蟋蟀挖掘巢穴是用自己的足和腿,靠這樣簡單工具,竟把粗糙地方修理平整,筑成那樣好的住宅,所以作者發出感嘆,稱贊蟋蟀住宅是偉大的工程。
3.指導學生用贊嘆的語氣朗讀第二段。
(六)小結
讓學生對照板書總結蟋蟀住宅的特點。
第二課時
(一)啟發談話
上節課我們了解了蟋蟀住宅的特點,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蟋蟀怎樣建造住宅的。
(二)檢查復習
1.檢查生字詞。(棄、住宅、慎重、選擇、挖掘、住址、驟雨、鉗子)
2.蟋蟀住宅的特點。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
2.(幻燈出示)作者寫蟋蟀怎樣建造住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先寫動工時間,再寫怎樣挖掘,最后寫不斷整修)
3.出示思考題,學生自學,同桌討論。
(1)讓學生勾劃出描寫蟋蟀建造住宅過程中表示動作的詞語。(分別在扒、搬、踏、推等詞下面加點引導學生把這些詞語聯系起來,體會蟋蟀建造住宅時全身使勁,很吃苦耐勞)
(2)“休息一會兒”和“不大一會兒”說明什么?“‘我’看得有些不耐煩”又說明什么?
(說明蟋蟀連續幾個小時不停地干,很有耐心)
(3)蟋蟀是隨什么來對它的住宅進行長時間的修整?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這個洞可以隨天氣的變冷和它身體的增長而加深加闊)
(4)“即使在冬天,只要氣候溫和”說明了什么?
(在別的季節里,更不會放松整修住宅了,說明蟋蟀建筑住宅非常認真,一點兒也不馬虎,也說明蟋蟀不肯隨遇而安。)
4.檢查自學情況。
5.讓學生總結第三段內容,并讓學生用簡煉的詞語進行板書:(初寒動工、不懈工作、長期整修)
(扶放結合,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6.教師歸納講解。
蟋蟀建筑住宅非常認真,一點兒也不馬虎,可見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長年累月不斷整修,認真,辛勤的勞動換來的。
(板書:辛勤勞動)
(四)(放全文錄像片)思考:這篇課文是怎樣介紹蟋蟀住宅的?
(五)朗讀全文
找出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巢穴比作人的住宅的句子,并討論其妙處。
(“不肯隨遇而安”“專家”“主人”“大廳”“臥室”“平臺”“彈琴”“唱歌”“修理”“休息”等,這種擬人手法,可以使語言生動形象,增加讀者的閱讀興趣。)
第三課時
(一)檢查朗讀
(二)識記字形
有的學生從形近字的角度認識了“掘”與“倔”、“宅”與“它”、“址”與“扯”的區別。
有的通過分析字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憶了“驟”。
(三)練筆
1.(幻燈出示)練筆要求。
運用在本組課文中學到的觀察方法,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然后寫一篇短文。要把這種小動物的特點寫清楚,做到內容具體,語句通順、連貫,不寫錯別字。
2.回憶《鯨》、《蟋蟀的住宅》抓住動物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1)通過哪些方面寫鯨的外形的?(出示《鯨》的幻燈圖片,學生口答,教師板書內容)。
(2)怎樣寫《鯨》的生活習性的?
(3)作者是運用什么方法來說明鯨的特點?
(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
師生小結:通過分析《鯨》這篇課文,我們體會到,抓住動物的外形和生活習性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4)《蟋蟀的住宅》抓住什么特點來寫的,作者運用什么方法來描寫具體的?(出示板書)
我們就運用課文中觀察方法和抓住事物的特點的方法進行一次練筆(引導學生回想本組課文中學列的方法為學生練筆作鋪墊)
3.讓學生讀并理解要求
(1)運用本組學到的觀察方法。
(2)抓動物的特點。
(3)內容具體、語句通順、連貫、不寫錯別字)。
4.讓學生觀察動物說特點
(1)師準備小動物,生四人一組觀察討論抓什么特點來寫?
(2)運用說明方法再說。
5.學生自己動手練筆。
6.指名讀,酌情表揚。
(四)小結
七、布置作業
蟋蟀的住宅教案 篇8
設計理念:
緊扣文本,以讀為主,領悟表達方法:通過品讀,品讀重點字詞,領略文章內涵:享受語言文字之美,激起觀察大自然的好奇心,達到學以致用。打破老師獨攬課堂的方式,開放學生的思路,培養問題型的學生,以激起求知欲望,并合作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并正確讀寫課文出現的部分生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激起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3、積累好詞佳句,體會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
4、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蟋蟀住宅是怎樣建成的,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重點詞句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教學準備:師生共同搜集有關蟋蟀的資料,有條件的學生可以閱讀《昆蟲記》這本書或觀察蟋蟀及它的巢穴。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對于蟋蟀,你了解多少?師生交流,匯報搜集資料情況。(大屏幕展示蟋蟀圖片)
上節課,我們一起欣賞了葉圣陶筆下的爬山虎、領略了植物王國中爬山虎的奇妙。這節課我們將走進昆蟲世界,參觀一下大昆蟲學家法布爾筆下的《蟋蟀的住宅》,你們有興趣嗎?(板書課題并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通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語句(不會讀的字作標記,查字典自學)
2、檢查字詞認讀及朗讀情況。
(1)出示詞語,用多種方式認讀。
(2)師生相互強調難寫字,并適當寫一寫,加深記憶。
(3)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板書:特點、建造)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概括出哪幾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合理有效的銜接下一個環節,同時強化基礎知識的學習,達到在語境中認讀字詞的效果,又增強了學生的記憶力。)
三、小組合作,梳理課文。
師:同學們,讀了課文后你想解決哪些問題,在小組內提出來,經過整理后匯報上來。
1、交流、梳理問題。
(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很多,能在組內解決的盡量解決。整體上圍繞上個環節的兩方面提出。)
2、小組合作討論:
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點?蟋蟀是怎樣建造自己的住宅的?
交流學習成果。(教師隨機板書:慎重選擇、向陽、隱蔽、干燥、有門、有平臺、簡樸、清潔、衛生;加深加闊、不斷修整)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合作解決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好勝心;引領學生梳理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使之能駕馭課文,為今后的運用打下基礎。)
四、小結課文,課堂練習。
師: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現與感悟呢?你對蟋蟀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嗎?下一節課我們再走進課文。
1、抄寫生詞,把你認為難寫的字提出來。隨機指導“搜、拋……
2、選擇正確讀音。
洞穴(xué xuè) 粗糙(zào c?o)
慎 (shèn sèn) 重即(jí jì )使
3、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隱蔽——柔弱——簡樸——慎重——
(設計意圖:此環節引出懸念,銜接下課;鞏固基礎,使學生學有所得)
五、作業布置:
1、帶著你的疑問再讀課文。
2、搜集關于描寫昆蟲的文章讀一讀,并寫讀書筆記。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聽寫生詞,同位互相檢查,及時改錯,必要時集體訂正:
住宅、隱蔽、毫不可惜、棄去、隨遇而安、選擇、住址、洞穴、挖掘、搜索、傾斜、扒土、拋出
回顧上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設計意圖:從整體入手,回顧上節課學習內容,為下一課學習打下基礎,提出疑問,激發學生善于發問、善于思考)
二、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師:同學們能提出問題,說明你們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下面請大家細讀課文,找出答案并在小組內交流。
互動研討:
1、作者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稱做是“住宅”呢?這是運用了什么修辭寫法?
2、“隨遇而安”什么意思?(指導學生讀第二自然段的前三句話)
3、“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這恰好照應了課題“住宅”一詞。讀著這句話,你還會想些什么?(隨機板書;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
4、指導朗讀,體會“不肯隨遇而安”所表達的豐富內涵。
師:作者不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說成是“住宅”,而且還說是個“偉大的工程”,你覺不覺得有點太夸張了?默讀文中相關段落,想一想為什么?(學生可能會結合蟋蟀的弱小及住宅建造方面來回答,引導學生抓住修建時的動作詞來理解)
5、你對這個工程的設計者、施工者怎樣評價呢?(學生可能發出贊嘆或發表自己的感受)用什么語氣讀這句話?(指導讀)
(設計意圖:從問題入手,使學生有問題可問,有問題可想,在上一節整合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問題,達到精讀的目的。)
三、積累佳句,感悟寫法
1、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了蟋蟀的住宅,這與他的細致觀察是分不開的,文中哪些地方講述他是怎樣觀察的,找出來讀一讀,體會一下。
2、文中采用大量的擬人寫法,說明了什么?你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找出相關的語句多讀幾遍,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再摘抄下來。
(設計意圖:好的文章是與作者細心觀察分不開的,文中作者對自己是如何觀察蟋蟀做了簡要敘述,在此讓學生找出來,品味寫法,達到積累與感悟寫法想結合)
四、總結布置,拓展延伸
1、談談你讀了這篇課文后有什么感受或啟發?
2、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度,堅持長期細心觀察的敬業精神給我們很大的啟發。平時,我們每一個人也要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身邊的每一件事,從小培養耐心細致的觀察習慣,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3、選擇學習;
(1)課后選一處景物進行觀察,練習寫一寫。
(2)繼續搜集關于昆蟲奧秘的相關資料
(3)有條件的讀一讀《昆蟲記》這本書。(大屏幕出示或出示小黑板)
(設計意圖:再一次從整體上感悟課文,達到讀悟共鳴,讀寫延伸,使讀能為今后的用服務,讓學生選擇性延伸學習,激發求知欲及好奇心。)
附板書:
7 蟋蟀的住宅
特點:慎重選擇 建造:加深加闊
向陽、干燥、隱蔽…… 不斷修整
簡樸、清潔……
吃苦耐勞 不肯隨遇而安
偉大的工程
蟋蟀的住宅教案 篇9
問題提出
蟋蟀的住宅為什么有名它又是如何建造的呢?
教學目的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并正確讀寫課文出現的部分生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激起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3、積累好詞佳句,體會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
4、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對于蟋蟀,你了解多少?師生交流,匯報搜集資料情況。(大屏幕展示蟋蟀圖片)
上節課,我們一起欣賞了葉圣陶筆下的爬山虎、領略了植物王國中爬山虎的奇妙。這節課我們將走進昆蟲世界,參觀一下大昆蟲學家法布爾筆下的《蟋蟀的住宅》,你們有興趣嗎?(板書課題并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通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語句(不會讀的字作標記,查字典自學)
2、檢查字詞認讀及朗讀情況。
(1)出示詞語,用多種方式認讀。
(2)師生相互強調難寫字,并適當寫一寫,加深記憶。
(3)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板書:特點、建造)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概括出哪幾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合理有效的銜接下一個環節,同時強化基礎知識的學習,達到在語境中認讀字詞的效果,又增強了學生的記憶力。)
三、小組合作,梳理課文。
師:同學們,讀了課文后你想解決哪些問題,在小組內提出來,經過整理后匯報上來。
1、交流、梳理問題。
(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很多,能在組內解決的盡量解決。整體上圍繞上個環節的兩方面提出。)
2、小組合作討論:
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點?蟋蟀是怎樣建造自己的住宅的?
交流學習成果。(教師隨機板書:慎重選擇、向陽、隱蔽、干燥、有門、有平臺、簡樸、清潔、衛生;加深加闊、不斷修整)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合作解決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好勝心;引領學生梳理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使之能駕馭課文,為今后的運用打下基礎。)
四、小結課文,課堂練習。
師: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現與感悟呢?你對蟋蟀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嗎?下一節課我們再走進課文。
1、抄寫生詞,把你認為難寫的字提出來。隨機指導“搜、拋……
2、選擇正確讀音。
洞穴(xué xuè) 粗糙(zào c?o)
慎 (shèn sèn) 重即(jí jì )使
3、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隱蔽——柔弱——簡樸——慎重——
(設計意圖:此環節引出懸念,銜接下課;鞏固基礎,使學生學有所得)
五、作業布置:
1、帶著你的疑問再讀課文。
2、搜集關于描寫昆蟲的文章讀一讀,并寫讀書筆記。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聽寫生詞,同位互相檢查,及時改錯,必要時集體訂正:
住宅、隱蔽、毫不可惜、棄去、隨遇而安、選擇、住址、洞穴、挖掘、搜索、傾斜、扒土、拋出
回顧上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設計意圖:從整體入手,回顧上節課學習內容,為下一課學習打下基礎,提出疑問,激發學生善于發問、善于思考)
二、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師:同學們能提出問題,說明你們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下面請大家細讀課文,找出答案并在小組內交流。
互動研討:
1、作者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稱做是“住宅”呢?這是運用了什么修辭寫法?
2、“隨遇而安”什么意思?(指導學生讀第二自然段的前三句話)
3、“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這恰好照應了課題“住宅”一詞。讀著這句話,你還會想些什么?(隨機板書;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
4、指導朗讀,體會“不肯隨遇而安”所表達的豐富內涵。
師:作者不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說成是“住宅”,而且還說是個“偉大的工程”,你覺不覺得有點太夸張了?默讀文中相關段落,想一想為什么?(學生可能會結合蟋蟀的弱小及住宅建造方面來回答,引導學生抓住修建時的動作詞來理解)
5、你對這個工程的設計者、施工者怎樣評價呢?(學生可能發出贊嘆或發表自己的感受)用什么語氣讀這句話?(指導讀)
(設計意圖:從問題入手,使學生有問題可問,有問題可想,在上一節整合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問題,達到精讀的目的。)
三、積累佳句,感悟寫法
1、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了蟋蟀的住宅,這與他的細致觀察是分不開的,文中哪些地方講述他是怎樣觀察的,找出來讀一讀,體會一下。
2、文中采用大量的擬人寫法,說明了什么?你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找出相關的語句多讀幾遍,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再摘抄下來。
(設計意圖:好的文章是與作者細心觀察分不開的,文中作者對自己是如何觀察蟋蟀做了簡要敘述,在此讓學生找出來,品味寫法,達到積累與感悟寫法想結合)
四、總結布置,拓展延伸
1、談談你讀了這篇課文后有什么感受或啟發?
2、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度,堅持長期細心觀察的敬業精神給我們很大的啟發。平時,我們每一個人也要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身邊的每一件事,從小培養耐心細致的觀察習慣,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蟋蟀住宅是怎樣建成的,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重點詞句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學習資源
課本,多媒體
總結反思
學生學過本課后能學會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并正確讀寫課文出現的部分生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提高了觀察大自然的興趣。會積累好詞佳句,體會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能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蟋蟀的住宅》教案(另一篇)
一、教材簡介
《蟋蟀的住宅》是人教版小學六年制四年級上冊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19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一篇觀察筆記。在文中,法布爾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了自己觀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
二、設計理念
長期以來一直關注教師的如何教,而忽視了學生如何學,在本課中將關注學生的學法,用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學生的感悟與教師、同學交流。在此設計理念的指導下采用了:情趣教學法、多媒體直觀法、以讀促悟法。
三、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住宅、隱蔽、毫不可惜、隨遇而安、選擇、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隱蔽、傾斜、平坦、扒土、寬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激起觀察自然界的興趣。
3、積累好詞佳句,體會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修建住宅的經過。
難點:讓學生感悟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吃苦耐勞的精神。
五、教具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蟋蟀住宅的資料、圖片
2、學生搜集有關蟋蟀的圖文資料
六、課時安排: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蟋蟀的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
2、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它修建的經過,學習抓住特點形象生動的說明事物。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朗讀課文,說說蟋蟀住宅的特點。
(二)、引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了解了蟋蟀住宅的特點,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蟋蟀怎樣建造住宅的。
(三)、了解蟋蟀是怎樣建房的
1、我的住宅比它好,為什么沒它有名呢?(引導學生再讀課文)
2、出示思考題,學生自學,同桌討論。
1)、勾劃出描寫蟋蟀建造住宅過程中表示動作的詞語,體會這些詞語的作用。
2)、“休息一會兒”和“不大一會兒”說明什么?“我”看得有些不耐煩又說明什么?
3)、蟋蟀是隨什么來對它的住宅進行長時間的修整?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4)、“即使在冬天,只要氣候溫和”說明了什么?
(相機出示多媒體課件,蟋蟀修建住宅的經過)
3、匯報自學情況
學生總結自學內容,并讓學生用簡練的詞語進行匯報并板書:初寒動工、不懈工作、長期整修
4、教師歸納講解:建筑專家蟋蟀住宅出名,是靠自己長年累月不斷修整,認真、辛勤的勞動換來的。
板書:辛勤勞動
5、投影出示課文中直接稱贊蟋蟀住宅的句子,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四)、換角色,指導說話。
1、下面請蟋蟀工程師介紹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特點等。
2、學生準備后,發言。(讓學生把課本上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五)、深入了解,認識蟋蟀。
1、看學生收集的圖片資料。
2、談體會:看了圖片、資料你懂得了那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識?
(六)、朗讀全文
1、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
的精神,體會作者對這種精神的敬佩贊揚的思想感情。
2、找出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巢穴比作人的住宅的句子,并討論其妙處。
(七)學習“資料袋”
讀“資料袋”的內容,談一談自己的體會和收獲。
(八)、布置作業
運用在本組課文中學到的觀察方法,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然后寫一篇短文。寫出這種小動物的特點。
蟋蟀的住宅教案 篇10
課題:《蟋蟀的住宅》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住宅、隱蔽、毫不可惜、隨遇而安、選擇、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隱蔽、傾斜、平坦、扒土、寬敞”等詞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讀懂蟋蟀的“住宅”的特點。
3.初讀課文,疏通文理,了解大意。教學重點:
1、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
2、通過重點詞句體會蟋蟀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教學過程:
一、初讀:
1、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昆蟲嗎?你們捉過蟋蟀養過蟋蟀嗎?你聽到過蟋蟀的鳴叫嗎?哪位同學能把自己了解的情況說一說。(生發言)
2、自由讀文,解決生字、生詞。
師講解:注意“蔽、搜、毫”的寫法。 注意“傾、即”的讀音。
解詞:隨遇而安、慎重的意思。
3、以自己喜歡的形式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4、全班學生交流、匯報,后老師總結。
二、再讀:
(一)分段朗讀課文、明確文章層次。
1.分別朗讀“蟋蟀住宅的特點”和“蟋蟀是怎樣建造自己住宅的”兩部分。
2、討論分段:
第一段:(1)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還由于它的住宅。
第二段:(2——6)蟋蟀住宅內外的特點。
第三段:(7——9)蟋蟀建造住宅的過程。
3、選擇自己喜歡的語段讀一讀。
(二)學習:蟋蟀住宅的特點:
1、師:蟋蟀的住宅不就是一個小洞嗎?到底有什么了不起啊?法布爾眼中的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樣子的,具有什么特點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讀讀二至六自然段,看看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蟋蟀住宅的特點。
2、學生合作學習。
3、交流、匯報,總結:(選址、建造工具、內外情形)
4、請學生分別朗讀相應的內容,看看作者是怎樣向我們介紹其特點的。
(1)選址。
A、齊讀有關這一內容的段落。(第二自然段)
B、比較一下蟋蟀和別的昆蟲選擇住宅的住址有什么不一樣呢?
(別的昆蟲:臨時的隱蔽所。 蟋蟀:不肯隨遇而安)
C、老師重點指導學習“隨遇而安”,你是怎樣理解“隨遇而安”的意思呢?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課文中誰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的?誰不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的?
(隨便找個地方就安頓下來。)
D、老師:大家知道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地選擇住址,那它是怎樣地選擇的呢?誰來說出相關的句子來。
(慎重地、排水優良、溫和的陽光)
E、蟋蟀和別的昆蟲不同,那你們喜歡哪個呢?為什么呢?
F、板書:選擇住址
蟋 蟀: 不肯隨遇而安――慎重地、排水優良、溫和的陽光
別的昆蟲: 臨時隱蔽所
G、蟋蟀不肯隨遇而安,那么它是怎樣做的`呢?(自己一點一點、)
H、同學們,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的時候,你看見別的昆蟲在為尋找安全的住宅而忙碌的時候,自己卻有一個非常舒服的住宅時,你的心會是怎樣的呢?(學生自由想象、發言)
(2)工具。
為什么人們對它們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呢?
(3)內外情形。
A、你對蟋蟀住宅內外的哪一特點感受最深,談談體會。
B、蟋蟀用如此柔弱的工具,挖掘出這樣的住宅,作者看后由衷地稱贊這是偉大的工程,你有同感嗎?
C、用自己的話贊美蟋蟀。
(三)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生字和新詞,了解了蟋蟀是怎樣選擇住宅的住址的和它住宅的特點。這么了不起的住宅它又是怎樣挖掘的呢?讓我們下一節課再來探討吧。(四)作業:
畫一畫蟋蟀住宅內外的樣子。
蟋蟀的住宅教案 篇11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住宅、隱蔽、棄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驟雨、粗糙、簡樸、干燥、鉗子、耐煩、寬敞。
2、朗讀課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拿出一個方陣的塑料蟋蟀)認識這小東西嗎?叫什么?
蟋蟀。對,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蛐蛐)
師:“蟋蟀”兩個字怎么寫,老師忘了,誰來寫一寫?(一名學生到黑板上來寫,其余學生書寫)
師:小家伙雖小,但人緣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戶曉,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領?(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書:蟋蟀的住宅
二、初讀課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樣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幾層樓?小東西的住宅是什么樣的?讀課文,用“—”畫出有關句子。
2、討論后教師在黑板上畫出蟋蟀的住宅。(在課題的右邊畫出蟋蟀的住宅,直觀、形象)
三、變換角色,再讀課文。
1、師: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個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你們認識王老師的住宅嗎?(不認識)
師:(驚訝、不認識)王老師住的樓房100多平米,二層樓,比它好多了。可我的房子竟沒這小家伙的有名,我心里真不服氣。今天就聘請我們全班學生做“住宅評判委員會的委員”來評一評誰的住宅有名。好不好?
2、要做好評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家伙的住宅什么樣?有什么特點?請各評委了解一下。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我想了解一下各評委的水平。
分段讀課文(讓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每人找一位小老師幫助糾正讀音。
四、再讀課文,找出生詞,討論。
1、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生詞,寫在黑板上。隱蔽、棄去、慎重、挖掘、搜索、驟雨、粗糙、簡樸、干燥、耐煩、寬敞。
2、討論詞義。聯系課文,學生理解哪個詞義就請他講哪個詞,老師重點指導學習“隨遇而安”。
(1)隨遇而安,從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隨便找個地方就安頓下來)
(2)課文中誰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來的?誰不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的?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
2、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3、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它修建的經過,學習抓住特點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
教學難點:
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
1、師: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點呢?請各位評委再讀課文,用“—”畫下有關句子,并能把每一個特點用一個詞概括出來。
2、學生自由讀課文,找特點并概括。
3、請學生板書自己概括出來的蟋蟀住宅的特點。
4、討論、比較住宅特點。
生:小蟋蟀住宅朝著陽光(向陽)
小蟋蟀的住宅隱藏在青草叢中(隱蔽)
師:小家伙真不簡單,一個小洞也有這么多名堂,但是我的住宅里有電燈、電話、有線電視、電腦等等,它有嗎?誰的住宅好?(當然老師的好)
二、了解蟋蟀是怎樣建房的
1、我的住宅比它好,為什么沒它有名呢?(引導學生再讀課文)
2、讀后再比。
生:蟋蟀建房子是一點一點挖掘的。
師:我建住宅得請瓦工、木工、電工、水工等等,一個人干不了。
生:蟋蟀不斷修整住宅。
師:老師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學習。
……
通過比較,讓學生認識到建筑專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長年累月不斷修整,認真、辛勤的勞動換來的。請你找出課文贊揚蟋蟀的語言,讀一讀,體會作者的情感。
投影出示課文中直接稱贊蟋蟀住宅的句子:
(1)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還由于它的住宅。
(2)它的工具是那樣柔弱,所以人們對它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
(3)假使我們想到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體會作者對這種精神的敬佩贊揚的思想感情。
三、換角色,指導說話。
1、下面請蟋蟀工程師介紹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特點等。
2、學生準備后,發言。(讓學生把課本上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四、深入了解,認識蟋蟀。
1、看學生收集的圖片資料。
2、談體會:看了圖片、資料你懂得了那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識?
五、看文章,做練習。
1、讀《秋蟲音樂會》(有關蟋蟀的童話)
2、以下兩題任選一道做:
(1)用以下小動物編個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螞蟻、蜜蜂、蟋蟀、蝗蟲、螢火蟲、蝴蝶、螳螂、蜈蚣。
(2)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寫一篇短文。寫出這種小動物的特點。
反思:
蟋蟀的住宅》是法布爾寫的一篇觀察筆記。當我們沉到文本中,仔細研讀時,就會發現,這篇課文不是按照蟋蟀修建住宅的順序寫的:先選址再修建接著寫修建好的樣子;而是根據法布爾的觀察順序寫的,先發現住宅再觀察特點繼而想了解它的修建過程。而且法布爾在富有情趣的語言中,表達出了他對蟋蟀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努力改造自己生活的那種欣賞和贊嘆。葉老曾經說道“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抓住了文章的思路,就打開了窺視作品奧妙的門戶。
基于這樣的解讀,根據文本特點,為了簡化教學,我們作了一些嘗試。時間有限,簡單說三點。
1、我們抓住了題眼“住宅”,循著作者的思路,帶著學生好好地去欣賞住宅,對住宅做進一步的了解和新的發現,在不斷的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這是偉大的工程,情感的升華水到渠成。而不是給學生一個“偉大工程”的結論,要學生去論證這個結論。這樣就極大的尊重了學生的主體,真實地做到了讓學生自主探究。
2、突出重點,注重文章內在的聯系。從文本來說,主要寫了住宅特點和修建兩個方面。在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和感悟時,根據學生普遍對住宅特點感興趣的情況,我“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對課文內容作了大膽的取舍,重點研讀住宅特點,概括學習修建過程。在學習住宅特點時,學生發現蟋蟀的住宅具有朝陽、傾斜、干得快的特點,我就順勢引導學生將上下文聯系起來學,發現段落之間的聯系,感悟小蟋蟀舒適的住宅和他的不肯隨遇而安、慎重選址密不可分。通過今天的教學實踐說明,這種“舍而不棄、上掛下聯”突出了重點,揭示了文章的內在聯系,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適應孩子的需求。
3、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語文學習的過程。讀是閱讀教學最基本的方法,這節課我是非常重視讀的。除此之外,我還運用了多種方法。比如在聯系上下文讀、對比讀中抓住關鍵詞品排水優良、陽光溫和;在讀思議結合中品草“半掩”的高明;在讀寫遷移中品“巢穴”“住宅”“家”之間的不同含義及文字背后的不同情感。學生在品味語言魅力后,“體驗寫話”,在我的眼中,這里是蟋蟀的……孩子們妙語連珠,令我驚喜。就這樣讓學生在“字字珠璣”中品味語言精妙,感受這了不起的小生命以及作者、我們對這小生命的敬佩。還有教師創設情境,請學生“聽話想象”,蟋蟀會唱些什么呢?孩子們浮想聯翩,一個會勞動會生活的小蟋蟀深深印在了他們心上。還有課中及時捕捉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如質疑、批注、邊讀邊聽邊思考。及最后的“吟誦昆蟲記中的一段話”。課外學習文中的表達方法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這都是在想方設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語文學習的過程。正因為學生有了主動參與的意識,課堂顯得和諧并充滿生命的活力。
蟋蟀的住宅教案 篇12
一.教學目標:
1.多種形式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
2.抓住關鍵的詞句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3.通過學習課文明白觀察的重要性,逐漸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及修建的過程,學習抓住特點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
教學難點: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設置游戲猜一猜。通過播放蟋蟀的叫聲,學生猜測,引入課題。蟋蟀不僅是有名的歌唱家,還是著名的建筑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參觀一下蟋蟀的住宅吧!板書課題《蟋蟀的住宅》,齊讀課題。
2.開火車讀詞語,復習鞏固。
(二)品讀課文,重點探究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蟋蟀的住宅講了哪兩方面的內容?
學生通過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概括:文章是通過蟋蟀住宅的特點和蟋蟀住宅的修建過程兩個方面來寫的。(板書)
學習蟋蟀住宅的特點
1.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點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用“—”畫下有關句子,并能把每一個特點用一個詞概括出來。
學生自由讀課文,找特點并概括。板書蟋蟀住宅的特點。明確:這一部分主要從選址、工具和洞內外三方面講述了蟋蟀住宅的特點。
2.蟋蟀是如何選址的呢?作者寫出了蟋蟀和別的昆蟲不同之處,蟋蟀不肯隨遇而安。這里運用了什么手法?(對比)那么蟋蟀會慎重地選擇怎樣的住址呢明確:排水優良,并且有溫和的陽光。它不利用現成的洞穴。從這些地方上我們知道了它有一個特點就是——“不肯隨遇而安”。拓展:聯系上下文理解“不肯隨遇而安”的意思。
明確:“隨遇而安”指能適應各種環境,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滿足。課“不肯隨遇而安”是指蟋蟀對自己的住宅要求很高。
3.認真閱讀課文第5、6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下列問題。(1)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點?(2)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寫蟋蟀的?這樣寫給人什么感覺?學生通過圈畫關鍵句子,朗讀體會作者對于蟋蟀住宅的描寫。明確:外部特點——向陽、隱蔽、干燥、彎彎曲曲、有門、有平臺。內部特點——光滑、簡樸、清潔、干燥、衛生。通過作者的描寫,你想象出一個怎樣的住宅?非常安全舒適的住宅。作者的描寫非常細致,這依靠的都是作者細致地多角度的觀察。
4.朗讀描寫蟋蟀的住宅外部特點的句子,進一步體會作者生動的表達。明確:作者運用了精確地語言、生動的比喻和擬人手法,為我們呈現了一個集舒適和休閑于一體的蟋蟀的住宅。通過仿寫擬人句,進一步體會其表達的生動之處。學生想象:在明亮的月夜、蟋蟀在平坦舒適的平臺上,迎著微微的晚風,悠閑地彈起了琴,這是一種怎樣的舒適與愜意啊!
5.“蟋蟀的住宅”給你的總體印象是什么?在文中把這句話找出來。明確:“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6.為什么說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又為什么說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明確:因為蟋蟀蓋房的工具,只是簡單的四只腳和鉗子,所以說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又因為蟋蟀用如此簡單的工具,建造出平坦、清潔、干燥、衛生的住宅,所以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學習蟋蟀住宅的建造過程
1.小組學習:自由讀課文第7—9自然段,思考:蟋蟀是怎樣修建住宅的?找出描寫蟋蟀修建住宅經過的句子。明確:這一部分從建造時間、怎樣建造和整修三個方面介紹。
2.圈出表示蟋蟀挖掘動作的詞語。指導朗讀:朗讀要抓住重點的動詞,從而進一步體會:從這些動詞中,我們能體會到蟋蟀建造過程的艱辛,從而體會到蟋蟀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
3.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余下的是長時間的整修,蟋蟀是怎樣整修的呢?重點語句: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氣溫和,太陽曬到它住宅的門口,還可以看見蟋蟀從里面不斷地拋出泥土來。
4.朗讀體會,談談自己的理解。明確:蟋蟀建造住宅從秋天開始,到了冬天還在不停的整修,說明它非常的勤勞、非常的努力,我們應該向它學習。
5.學生從時間、挖掘過程、整修三個方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蟋蟀建造住宅的過程通過再次介紹,進一步體會蟋蟀的品質。學生交流,教師提示:這真是一只吃苦耐勞、不隨遇而安、具有堅持不懈精神的小蟋蟀啊!我們應該向它學習。
學習作者的觀察態度和方法作者為什么能把蟋蟀建造住宅的寫得這樣形象、具體、生動呢?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談談自己的看法。
明確:作者通過對蟋蟀蓋房子進行非常細致的觀察,才把文章寫得這樣細致入微。觀察還要做的多角度:眼看、耳聽、心想。通過分享法布爾關于觀察的名言,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其觀察的精神和方法。作者觀察昆蟲時是從外到里,不同的角度、連續不斷地觀察才能發現別人忽略的特,寫出如此動人的文章。
(三)品讀感悟,解讀重點詞句
聯系上下文理解“不肯隨遇而安”的意思。
明確:隨遇而安是什么地方都可以,都會滿足。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通過與其他昆蟲的對比,進一步突出蟋蟀對于選址的慎重。同時,通過蟋蟀會選擇排水優良、有溫和的陽光、不利用現成的住宅三個方面來表現蟋蟀的“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
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
明確:在這句話中,作者巧妙地把蟋蟀發出的聲音比喻為“彈琴”,又將蟋蟀洞穴門口的平地稱為“平臺”,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讓讀者感到,這座住宅的設計是很講究的,它不僅安全舒適,而且還具備了休閑娛樂的功能。生動的語言還蘊含著作者對蟋蟀的喜愛之情。我一連看了兩個鐘頭,看得有些不耐煩了。明確:“我”看得都不耐煩了,可蟋蟀還在認真修建住宅,更加反襯出了它修建住宅時能吃苦耐勞。抓住細節,理解反襯手法的精妙之處。
(四)疑難探究
師:作者為什么要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說成是“住宅”,而且還說是個“偉大的工程”呢?通過學生交流、教師總結明確:蟋蟀蓋房的工具,只有簡單的四只腳和鉗子工具非常簡單、柔弱。但是蟋蟀用如此簡單的工具,建造出的住宅卻是那么清潔、干燥、衛生,在這種巨大的反差中,我們體會到了蟋蟀的建造住宅簡直是一個奇跡,所以說“真可以算是一個偉大的工程了。”
(五)拓展延伸
鞏固運用
1.鼓勵學生進一步閱讀十九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撰寫的《昆蟲記》
2.學習作者認真觀察的態度,學習寫觀察日記,通過進一步交流體會細心觀察的樂趣并通過討論交流觀察的方法。
(六)課堂小結
這樣偉大的工程,作者是怎樣的觀察到的呢?就是憑借著細致地、多角度的觀察,作者才能把蟋蟀建房的特點、過程寫得如此具體生動。在這里,老師跟同學們分享一句法布爾的話,讓我們一起學習作者的認真觀察的精神,去留心身邊的事物,發現它們獨特的美!
(七)隨堂練習《蟋蟀的住宅》這篇課文的作者是_________。他通過介紹________和
__________,運用_____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蟋蟀的___________品質,表達了作者對蟋蟀的_____________!
(八)作業超市1.課后閱讀《昆蟲記》。2.嘗試連續一周觀察某種動植物,把每天的觀察發現寫成日記,一周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