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六年級的語文教案(精選6篇)
我的六年級的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讓學生用筆記錄下小學六年級這段美好的時光。同時,也借此復習和鞏固在小學階段學習的記敘事情的方法,也可學習用列小標題的方法寫幾件事。
教學重難點:
復習和鞏固在小學階段學習的記敘事情的方法。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內容:作文指導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憶。回憶在六年級的學習和生活中印象最深,感觸最多的事。讓一件件,一樁樁往事涌上心頭。
2、議。相互聊一聊,師生討論,相互啟發。在眾多的材料中,找出最感興趣,最想寫的事。
二、再讀要求,明確方向。
1、出示習作要求,明確寫作內容。
2、師生交流習作要求和寫作手法。
(1)列出你難忘的幾件事,從中選擇你最想寫的內容。
(2)可以用一首小詩開頭,也可以用名言警句開頭。
(3)如果你想寫幾件事,可以給每件事列一個小標題。
(4)這一件事或幾件事為什么會令你難以忘懷?
(5)注意記敘文的順序,做到主次分明,詳略得當。
(6)寫完后,讀給老師和同學們聽聽,請他們提出修改意見。
三、對比感悟,提煉方法。
1、欣賞范文。
2、全班交流,小結。
3、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的?我們還可以按怎樣的順序寫?
四、小組講議,互教互學。
1、把自己要寫的那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在小組內交流。
2、指名2——3人集體交流,討論問題,提出建議。
(1)寫清楚了事情的經過嗎?
(2)有沒有交待難忘的原因?
(3)開頭處理得怎樣?
3、教師相機小結。
五、學生根據自己的口述開始寫作,教師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第二課時
內容:修改與謄寫
一、講明本次習作修改的要求,強調修改的方法、符號。
二、組內互改互評。
三、推薦組內同學讀習作,大家共同欣賞。
四、針對某些問題,有目的地講評,集體修改。
五、先自改,然后互改,發揮同學之間互助的作用,可用鉛筆留下修改的痕跡。
附:修改作文“五看”。
一看是否文從字順。語言通順,用字(標點)正確。
二看是否言之有物。內容具體,人物細節描寫生動,躍然紙上。
三看是否言之有理。有中心,有情感。避免不知所云。
四看是否言之有序。條理清晰,詳略得當。
五看是否有可讀性。選材新、角度新、語言新。
六、將修改好的作文謄寫在作文本上。
第三課時
內容:作文講評
我的六年級的語文教案 篇2
單元教學內容
1.唱歌:《我愛銀河》《藍天向我們召喚》。
2.欣賞:《木星──歡樂使者》《啊,高山》。
單元教學目標
1. 通過對有關星空暢想的歌曲、樂曲的演唱和聽賞,啟迪學生的想象力,激發他們學習科學的熱情,繼續培養合唱能力和聽賞器樂曲的興趣。
2. 能自主學唱歌曲和處理歌曲,歌曲合唱部分做到聲音和諧優美。能用優美、抒情的聲音演唱《我愛銀河》,用自豪的聲音演唱《藍天向我們召喚》。通過學唱歌曲,啟發學生的想象力,樹立學生為實現夢想努力學習的決心。
3.初步學會八六拍的指揮圖式,感受節拍優美抒情節奏平穩悠蕩的感覺。
單元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學會兩首音樂情緒不同的合唱歌曲;初步理解器樂曲所表達的音樂情緒并能用課堂樂器將其表現出來。
教學難點:
兩首合唱歌曲的合唱部分要求音調準確、和諧。
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1.歌曲《我愛銀河》的每句起始都是弱起,這是歌曲的一個特點。可以隨錄音學唱第一樂段的歌譜及歌詞,注意弱起樂句的起始,尤其要注意第二樂句的準確起唱,還要注意第一、三樂句的前半句相同,后半句不同,用劃拍的方法幫助學生演唱。
2.歌曲《藍天向我們召喚》第一樂段的歌譜旋律節奏比較多樣,其中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和頓音的運用使旋律更加生動,但也增加了學唱的難度,可多隨錄音模唱,最后隨琴劃拍學唱。歌曲合唱部分的第二聲部,學習的方法同第一聲部,但要特別注意“#4”和“#5”的音準。兩聲部合唱練習時,做到節奏音準基本準確,能夠在唱自己聲部的同時關注其他聲部演唱。
單元主要教學方法
聽唱法和教授法、模唱、劃拍法、旋律記憶法、聽賞音樂法、律動教學法。
我的六年級的語文教案 篇3
一、揭題導入,激發興趣
1. 學生讀課題,然后說說讀后的發現或想法。
2. 請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概括大意
1. 學生讀課文兩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3. 請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體驗心情,展開辯論
1. 老師用抒情的語言把學生帶回到作者的童年。
2. 指名讀課文第1~14段,然后集體評議,并在評議的過程中指導朗讀和滲透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 請學生用兩個詞分別概括當巴德聽了父母截然相反的評價之后的心情,并說明理由。老師根據學生發言板書并相機指導朗讀。
4. 討論:如果你是巴德的父母,你會選擇哪種方式來評價自己的孩子呢?請說說你的理由。
討論中引導學生站在家長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對巴德的父母為什么要這樣評價孩子有所體會。
四、抓關鍵詞,品讀明理
1. 老師描述第15段的內容,過渡到第16~17段的學習。
2. 課文中用了一個詞來寫成年后的巴德回顧當年父母截然相反的評價時的心情,請速讀課文第16和17段,找出這個詞。老師板書“慶幸”。
3. 看到這個詞,愛動腦筋的你會提出哪些問題來深入理解課文呢?
學生可能會提出:慶幸是什么意思?巴德慶幸什么?為什么會感到慶幸?
4. 學生各自默讀第16~17段,思考所提出的問題,并在書上作旁批。學完的同學可以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5. 老師組織全班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
老師在組織討論交流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對重點詞進行深入理解;對重點語句進行反復品讀。
五、聯系生活,交流體會
1. 學了課文之后,你對贊揚和批評是否有了新的理解?對贊揚和批評你的人是否有了新的認識?請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一聽。
2. 請把你的想法寫下來,可以模仿書上的句子寫,也可以自己寫。
六、自學生字,正確書寫
1. 師:課文中的生字,你準備怎樣記住它們而不讀錯寫錯?
2. 學生練習書寫。
我的六年級的語文教案 篇4
一、導入新課
出示常見的文言警句(投影片):
三人行,必有我師。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溫故而知新。
學而時習之。
1、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這些警句,再把你理解的意思講一講。
2、跟我們平時所用的書面語言比較一下,這些警句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總結出文言文的一般特點:有些字與現代的讀音、意義不同;言簡意賅,語意深遠……)
3、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寫成的。用文言寫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書面語體,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誦讀文言文,能提高語言的感悟能力、表達能力、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
今天我們學習的《學弈》這篇文言文,僅有5句話,70個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蘊含著警示世人的道理。
二、讀通課文,理解每句話的意思
1、師范讀課文(能有聲有色背誦更好),也可讀兩遍。
2、總結老師讀文言文的特點:一是速度比較慢,二是句中停頓較多。
3、學生小聲跟老師讀兩遍。
4、學生自由練讀,讀通為止。
5、學生邊讀邊結合文后的注釋,理解每句話。
6、討論交流。(只要能說出每句話的大致意思就行。)
三、讀熟課文,讀懂故事
1、學生自由反復誦讀,重點指導讀好“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前一句讀出疑問的語氣,后一句讀出肯定的語氣。
2、再聯系前后句子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內容。
3、同座互相說說故事的內容。
四、讀書明理
1、討論:“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從中能總結出一個什么道理?(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理解總結。)
2、大家談談自己是否有這種經歷和體會。(聯系實際談談,目的是進一步認識專心致志對待學習、工作的重要性。)
五、練習背誦
六、課后擴展
教師把以前學過的“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掩耳盜鈴”等文言成語故事,印發給學生,練習讀文言文,還可以試著背誦一篇。
七、布置作業:
1、(書面作業)抄寫課文,并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意思;
2、(表演作業)分小組、分角色,演課本劇;
3、(搜集作業)搜集文言文形式的成語故事:揠苗助長、守株待兔等。
我的六年級的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I.學習課文一、二段,了解廬山云霧的特點。
2.理解抓住廬山云霧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3.背誦2、4自然段。
理解抓住廬山云霧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背誦2、4自然段。
投影片
小黑板
錄音機
1.教學第一段。
(1)讀第一段,思考討論:文章的第一句話與課題有什么聯系?第1、2自然段是怎樣贊美廬山云霧的?
(2)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教師提示:①一開頭就講課文主要內容的寫法叫開門見山。②“不識廬山真面目”這個詩句本來是詠嘆廬山的面貌千姿百態,變化多端,此處用來說明因云霧的遮掩而不容易認識廬山真容的意思。③“一起千百里,一蓋干百峰”寫出廬山云霧的廣闊。
2.教學第二段。
(1)指名讀課文第二段,思考:第3自然段開頭的過渡句,哪句話是承上的,哪句話是啟下的?
(2)廬山云霧有哪些特點呢?請同學們邊讀邊列表,看作者是怎樣寫出廬山云霧的特點并把它寫具體的。
地點
霧名
特點
主要詞語
主要句式
九江
登山路上
牯嶺
大天池等
(3)學生匯報,教師指點。
(4)品析妙句,劃出比喻、擬人、對比句,看看這樣寫好在哪里。
(5)抓住文中的句式進行語言訓練。完成作業本第3、6兩題。
3.指導背誦第2、4自然段。
(1)指導學生將第4自然段分為3個層次,總提云海,雨過天晴后,太陽照耀下。并找出背誦支撐點“尤其”、“每當...”只見“、”青峰秀嶺“、”特別......更......“、”夕陽......將......“等詞,試背第4自然段。
(2)用同樣的方法背誦第1自然段。
4.作業:熟背2、4自然段,完成作業本第4題。
我的六年級的語文教案 篇6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你知道哪些民族古樂器?
2.課件出示編鐘圖片,問:這是什么?
學生交流對編鐘的了解。
二、設置情境,確定學習目標。
1.準備選拔最佳解說員。
請全體解說員研究要解說的材料——課文語句。討論解說稿的大致條理。列一個小提綱。
2.學生默讀課文。了解課文脈絡。
3.交流小提綱。
簡要講述編鐘的歷史由來。
具體說明曾侯乙編鐘的基本情況。
基本情況包括
(1)曾侯乙編鐘的重要價值。
(2)曾侯乙編鐘的主要特點:一是造型設計精巧。二是音樂性能良好
(3)曾侯乙編鐘的演奏效果。
4.各解說員挑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琢磨一下,把認為應該介紹的內容整理整理,最好能夠不看書向大家解說。
5.學生開始準備。
6.學生在學習小組中展示。教師隨機參與,指導評價方法。
【學生在課堂上高興地忙碌,是主動學習的最好的詮釋。而主動學習的平臺需要教師去隨手搭建,情境需要老師去精心營造。】
三、交流展示
各組選派能干的選手或有特色的選手全班展示自己的解說內容。要求大家一起注意聽,可以模擬觀眾隨時提問。
相機指導學生
1.理解生詞。
2.理解重點語句。
如:“……是我國目前出土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鐘……”從四個“最”和后一句的四個“方面”體會曾侯乙編鐘的重要價值。
關于曾侯乙編鐘的特點,課文是怎樣有條理介紹的……
通過什么方法,介紹曾侯乙編鐘的演奏效果。(舉了倆例子。)
四、拓展練讀。
1.用一句話贊美曾侯乙編鐘。
2.設計一份曾侯乙編鐘演奏音樂會節目單。
3.有感情朗讀《編鐘賦》
編鐘賦
歷史的濃煙淡了
淡化為氤氳的白煙裊裊
有雷霆從地平線滾過華夏
一縷民族的精魂
從土地里
掘起永恒
時光靜默流逝
流逝成震動著的編鐘棒
……敲……
響了龍的信念
直了龍的脊梁
有思緒從亙古反饋而至
古城踏歌起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