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松鼠》教案設計(通用16篇)
關于《松鼠》教案設計 篇1
實驗中學 黃曉芳
教學目標
1. 學習體會課文生動準確地說明事物的特點。
2. 激發學生親近動物、親近自然的熱情。
教學重點
學習體會文章語言的生動、準確、形象,領悟介紹小動物的一般寫法。
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介紹動物的順序。
課前準備
課件(音箱)
教學過程
一、 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猜謎語:
像老鼠,眼睛圓,尾巴大,腿矯健,能攀爬,性溫順,特乖巧。
2.說說你印象中的松鼠。
3.展示松鼠在林中活動的短片。(要求談感受。)
要點:活潑可愛、腿腳敏捷、頭腦聰慧……
4.教師小結,并過渡到課文的學習:
看看作者布豐筆下的“松鼠”和你們說的有哪些異同。
二、 知識性內容安排:
1.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自由朗讀(大聲、小聲、無聲等)課文,標出小節,圈出生字詞,熟悉文章大致內容。
2. 請學生朗讀課件上的生字詞,集體糾錯正音。
3. 介紹文章體裁為文藝性說明文,學習第90頁關于“說明”的一段介紹。
明確:①說明文是介紹事物特點的文章。語言準確、平實、簡潔。
②文藝性說明文在內容選取和語言表達上較為生動活潑,具有文藝色彩。
三、 朗讀課文,深入思考
問題:讀讀想想,作者寫了松鼠哪些特點,從文中哪些詞句中得到體現?要求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和用詞的恰當。
難點梳理:作者在介紹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等惹人喜愛的特點時,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準確運用形容詞和動詞。作者在從面容、眼睛、四肢、面孔、尾巴等方面來說明松鼠漂亮的形體時,用了“清秀、閃閃發光、矯健、輕快、敏捷、機警、玲瓏、漂亮”等形容詞和“翹、躲、豎、坐”等動詞,形象地說明它討人喜歡的特點;二是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作者在介紹松鼠叫聲響亮時,對松鼠進行人格化的描寫:“要是被人惹惱了,還會發出一種不高興的恨恨聲”,生動地表現它豐富的情感。
四、 梳理文章順序
漂亮——面容、眼睛 身體、四肢、尾巴 坐姿、吃相
馴良——活動范圍 活動時間 尋食習慣、主要食物
乖巧——過水情景 逃跑 筑窩
文章結構:
總(1)——分(2-5)——補充說明(6)(先主后次)
小結:提醒同學們做讀書歸納卡片和說明文的一般順序模式。
板書設計:
如何寫:(1)抓住特征(2)語言生動(3)合理排序
五、 作業設計
1. 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對松鼠進行自我介紹。
2. 搜集并閱讀布豐的資料及作品若干。
關于《松鼠》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松鼠的介紹,增長學生的知識,增長學生愛護動物的好品質。
2、練習分段。
教學過程:
1.檢查字詞,復習引入。
(1)獨立準備
(2)檢查練習
(3)明確研讀目標: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松鼠的哪些特點?從哪些方面介紹的?
2.研讀全文
課文介紹了松鼠的哪些特點?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3.默讀課文,思考。
用'松鼠怎么樣的句式交流。
4、板書交流的內容(學生板書)
參考句子:①松鼠四肢很靈活。②松鼠有一對小眼睛。
③夏夜,松鼠在樹上追逐。④松鼠喜歡住在樹上。
⑤松鼠怕日光。
⑥松鼠直著身子,坐在樹枝上捧著吃。
⑦松鼠肉可以吃,尾巴上的毛可以做畫筆,皮可以做衣服。
、嗨墒笄锾靸Σ剡^冬的食物。……
5.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
A、按課文順序給上述句子標上序號,并分類。例:
(1)
(一)外形特點
(2)
(1)活動特點
(二)生活習性 (2)居住特點
(3)吃食特點
(三)用處
B、給課文分段(相近意思的段落用以加以合并)標上(一)、(二)、(三)
比較板書與課文可讀性
按順序讀板書
比較原文,你愿意讀哪種,為什么?]
舉例比較異同:
松鼠有一對小眼睛。
松鼠的小面孔上嵌著一對閃閃發光的小眼睛。
(重點體會嵌、閃閃發光兩詞)
夏夜,松鼠在樹上追逐。
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樹上高興地跳者叫著,互相追逐。
松鼠喜歡住在樹上。
松鼠喜歡住在高大的樹上。(體會老樹。)
你認為哪些句子也寫的好?說說好在哪兒?
美美地讀讀課文,你覺得松鼠怎樣?
6、觀看錄像,以景促情。
1、觀看錄像
2、你喜歡松鼠嗎?你想對圖中的松鼠說些什么?寫下來?
要求:
(1)、用書上的語句表達對松鼠的感情。
(2)、有能力的同學用書上沒有的、有創造性的語句和松鼠交流。
3、流句子。
4、簡單小結。
關于《松鼠》教案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學生觀察事物的特征
二、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小動物的情操
三、學習說明文如何合理安排說明順序
四、學習科學小品文準確而生動的語言
教學難點:
一、引導學生學生觀察事物的特征
二、學習說明文如何合理安排說明順序
三、學習科學小品文準確而生動的語言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同學們喜歡小動物么?講一講你和動物朋友之間的故事吧。
同學們說的小動物各有各的特點,都特別的討人喜歡。今天,老師再 介紹一位動物朋友給大家認識。(板書松鼠)
二、預習檢查
1.作者簡介
布豐,法國博物學家,作家,進化思想的先驅者。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自然史》。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類史》、《鳥類史》、《爬蟲類史》、《自然的分期》等部分。
2.生字詞
馴良xùn 帽纓yīng 榛子zhēn 櫸實Jǔ 蟄伏zhé 苔蘚tái 馴良:和順善良。
乖巧:合人心意,討人喜歡;機靈巧妙。
三、快速閱讀課文
1.思考:文中的小松鼠有什么特點?你喜歡它嗎?
明確:漂亮、馴良、乖巧(第一小節)
2.三個詞語能否顛倒?為什么?
提示:a.文章結構上(總分和下文一一對應)
b.人的認知規律(由外到內)
四、精讀第二小節
1.給松鼠畫像
面容—清秀 玲瓏
眼睛—閃閃發光
身體—矯健
四肢—輕快
尾巴—帽纓似的
吃相—用前爪送東西吃
小結:第二小節用優美的詞語和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來描寫松鼠漂亮的外行。
2.比較閱讀一
松鼠面容清瘦,眼睛有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比較敏捷,比較機警。一條粗大的尾巴向上翹起來。它們直豎著尾巴吃東西 。
思考:哪個版本好?為什么?
明確:該段文字和文中文字相比,既不生動也不準確。
五、比較閱讀二
松鼠亦稱灰鼠。體長20—28厘米;尾蓬松,長16—24厘米。體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林棲;用樹葉、草苔筑巢,或利用鴉、鵲的廢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實,有時食昆蟲和鳥卵……年產1—4窩,每窩5—10仔。分布于我國東北至西北,以及歐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筆。
思考:和課文中的語言有什么異同?你喜歡哪一種?簡要說說你的理由。
明確:雖然準確性有了,但是沒有文中的生動。
小結:我們可以發現對于科學小品文語言來說,準確性和生動性都是不可或缺的。
六、閱讀3、4、5三小節
思考:結合具體的語句簡析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松鼠馴良和乖巧的特點的? (提示:語言的準確生動)
七、問題探究
文章2-5小節寫了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那么文章最后一小節寫的什么內容呢?
有人說文章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對于小松鼠的喜愛之情,最后一段放在最后不和諧,應該去掉。你是怎么看的呢 ?
八、小結
《松鼠》一文緊緊抓住了松鼠漂亮、馴良和乖巧的特點,合理安排文章的結構,運用大量準確生動的詞語和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把小松鼠這樣的一個形象活靈活現的展現在了讀者面前。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哪些有關小品文(說明文)寫作方面的啟發呢?
1.說明文必須要有條理
2.準確生動的語言不可少
3.善于觀察、抓住事物的特征
九、作業
模仿文章第二小節的語言寫一段關于小動物的文字。200字左右。
教學反思:
我清醒的認識到這是一堂語文課而不是生物課。我緊緊抓住了科學小品文準確生動的語言展開課堂。運用了二個比較閱讀,讓學生清楚的感受到了小品文語言的特色。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們也能夠了解到關于小松鼠的一些科學知識。
整個課堂還可以算是流暢的,注重引導學生對于文本的閱讀。盡最大的努力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這堂課主要是以語言的講學為主的,涉及的其他方面不多或者說是很淺,沒有能很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另外在引導學生方面,自己的語言還不夠靈巧藝術。在課堂流程的設計上還沒能夠走出自己的特色,比較中規中矩。雖然學生很配合,但是依然不能夠激發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
關于《松鼠》教案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松鼠的特點,學習概括的方法.
2,理清課文的結構,學習說明的順序.
3,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培養關愛動物的品格.
4,學習課文生動形象的說明.
重點難點:
目標1,2,3,4都是重點;由于課文中"馴良""乖巧"的含義比較寬泛,用這兩個詞語概括課文第3,4,5段的內容,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難.
教具準備:
投影儀,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之間講自己喜愛的小動物.
2,請同學面向全體講自己喜愛的小動物的可愛之處.教師利用點評引入"漂亮""馴良""乖巧"三個詞語,為掃除難點理解課文鋪路.
3,教師提出導入性問題:課文中的松鼠怎么樣呢,它們有哪些"討人喜歡"的地方呢
二,品味松鼠的"討人喜歡",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
1,學生默讀課文,畫下文中特別表現松鼠"討人喜歡"的詞句.
2,學生讀出自己畫下的詞句,說說松鼠的"討人喜歡".教師利用點評引導學生深入品析生動準確的詞語和擬人,比喻修辭手法的妙用.
3,教師談一談自己的發現,重在補充學生發言的遺漏.順勢小結松鼠的特點.
4,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進一步體會松鼠的"討人喜歡".教師指導朗讀如下:
● 老師建議你們用贊美的語調讀第1自然段,要重讀突出松鼠特點的詞語;
● 老師建議你們用喜愛的語調讀第2自然段,要重讀突出松鼠特點的詞語;
● 老師建議你們用感嘆的語調讀第5自然段,要重讀突出松鼠特點的詞語.
5,教師根據情況范讀.
三,了解松鼠的特點,學習概括的方法
1,導入活動
● 我們做一個活動:長話短說,課文第2-6段各介紹了松鼠的一個方面,讓我們把每一個段落總結為一句話,這種長話短說是一種重要的閱讀能力,老師先做兩個示范.
2,教師以第2,6段為例,示范概括的方法:壓縮句子和句群——整合壓縮的句子.
3,學生默讀第3,4,5段,思考長話短說,教師提示學生把概括的句子寫在書上.
4,學生長話短說,教師點評時注意方法的指導.
5,教師展示一首根據課文內容寫出的短詩,進一步感知松鼠的特點,學生齊讀.
你麗質天生
模樣俊秀,
漫步林中,人們渴望與你相逢.
你爾雅溫文,
深居樹蔭
與人無擾 與物無爭
馴良秉賦,是對人類和諧的啟蒙.
你機警聰明
攀爬跳躍 架船筑巢,
技藝超群,
伶俐乖巧,源自不凡的本領和才能.
你是自然的寵兒
動物界的驕傲,
你是 人類的友朋.
四,理清課文的結構,學習說明的順序
1,教師出示活動話題:
● 有人說:這篇課文第2,3,4,5,6段各介紹了松鼠的一個方面,相互間的聯系不多,它們的位置可任意調換.你們認可這種觀點嗎
2,學生瀏覽課文,思考,討論,發表看法,教師引導.
● 解決這個問題,關鍵在于抓住課文的第1段,在第1段中,三個重要詞語的的順序是"漂亮,馴良,乖巧",而且這里沒有提及松鼠的繁殖,皮毛和用處.
● 整篇文章是由總到分的順序,2-6段是由主到次的順序(也含有由外到內的順序).
3,教師小結:
● 好文章都具有順序合理,層次清晰的特點,說明文的順序主要有空間順序,時間順序,邏輯順序三種,由總到分,由主到次就是邏輯順序.
4,請學生從第5段中找到按時間順序介紹松鼠的內容.
五,課堂總結
這堂課我們認識了"討人喜歡"的松鼠,訓練了概括文段,品析語言的能力,學習了說明文的順序,同學們很努力,謝謝你們!
板書設計:
松鼠 布豐
討人喜歡
由總到分,由主到次,時間先后
關于《松鼠》教案設計 篇5
一、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本班共有25人。其中男13人,女12人。他們思維活躍,聰明活潑,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能夠正確使用工具書。但由于知識鏈存在斷點,所以成績很難提高。
二、教學內容分析:這是一篇科學小品,它既有一般說明文的平實準確的特點,又有生動活潑描繪,所以教學難度較大。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通過多媒體教學使學生了解松鼠的特征。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體會文章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3. 態度情感、價值觀:激發對小動物的興趣,培養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學會抓住特點來說明事物的方法。
四、教學難點分析:
體會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
突破依據: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文章說明語言的準確和生動,結合內容通過討論、比較等方式加深理解。
五、教學課時: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⒉轮i揭題,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看誰能猜出來?“叫鼠不是鼠,尾巴像掃帚,喜歡樹上住,松果當食物。”(誰來說一下?)
對啦,是松鼠。(電腦出示圖片。)你們看到它的圖片,你認為它是一種怎樣的動物?用你的話來說一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松鼠這一課。
。ǘ⒊踝x課文,整體把握
1、提出自讀要求,引導學生自讀:
過渡語:課文中是怎樣描寫松鼠的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讀這篇課文,想一想,課文從那幾個方面描寫了松鼠?下面開始讀,看哪位同學學得認真,收獲最大。
2、通過讀課文,你對松鼠有了哪些了解?你認為松鼠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誰來說一下?
。ㄈ、精讀課文,感悟課文
1、學習課文的第一段:
同學們學得非常好。老師也覺得松鼠是一種美麗可愛的動物,F在教師請同學們來讀一讀課文第一段,找出課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想一想,課文圍繞這一句話從哪幾方面來描寫松鼠的?
2、學生匯報:
主要包括:面孔、眼睛、毛、尾巴等幾個方面。
3、比較句子:
剛才同學們都介紹得非常好,(出示課件)看看這段話,讀一讀,你覺得哪一種寫法更好一些。為什么?
4、指導朗誦課文第一段:
第一自然段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松鼠的美麗可愛,誰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把它美麗可愛的樣子讀出來。
二、總結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方法
同學們學得非常好,想一想,我們在學習第一自然段的時候,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學習的?誰來說一下?
課文不僅從外形上說了松鼠的可愛,還從其他方面進行了描寫,現在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小組進行討論,互相補充。
三、學生自學課文,匯報交流,教師指導
1、分組介紹課文學習情況,要求按順序說完整:
、拧〉诙沃饕v了小松鼠十分機靈(板書:活動):
① 它們是十分警覺得,只要有人稍微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② 夏夜(活動時間)。
、邸∷孟蠛芘聫娏业娜展,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
、啤〉谌沃饕f了松鼠是怎樣搭窩的。(板書:。
、佟〕鍪菊n文,學習有關順序的“先……再……然后”練習說話。并利用這些詞語說一段話。
、凇。ㄟ\用擬人化手法生動地說明事物的特征。)
⑶ 第三段主要說了松鼠主要吃些什么?
、佟∷3V必Q著身子坐著,……用前爪往嘴里送東西吃。(讓學生坐在椅子上邊介紹邊模仿。)
② 為什么說松鼠很機靈?
③ 冬天怎樣覓食?
。ㄋ模、總結歸納
1、同學們學習得非常好,下面請同學們迅速通讀全文,同桌互相思考討論:課文介紹了松鼠的哪幾個方面?全文可分為幾大部分?每部分都寫了什么?
2、今天我們從外形和生活習性方面了解了松鼠的美麗可愛,關于松鼠你還想知道些什么?誰來說一下?
(五)、拓展延伸
把這種美麗可愛的小松鼠介紹給你的朋友。
【板書設計】
外形特點:漂亮 可愛
松鼠 活動
生活習性:吃 住
七、課堂練習:(寫一寫)
馴( xùn )良 矯(jiǎo)健 蟄(zhé)伏 苔蘚(tái xiǎn)
八、作業安排:
完成習作《介紹一個動物》,抓住它的一兩個特點,寫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九、附錄:
運用多媒體作為直觀教具
十、自問自答:
《松鼠》是一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都很強的文藝性說明文。抓住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介紹了松鼠的外形、生活習性、性格。文中準確、生動的語言滲透著作者對說明對象——松鼠的細致觀察,字里行間充滿著作者對這小生靈的摯愛。生動的說明語言激發起讀者內心珍愛生靈的美好情愫,也進一步激發起學生閱讀說明文、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
關于《松鼠》教案設計 篇6
我的這則教學設計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注重培養學生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
一、激趣導入,激發興趣
首先讓學生猜謎:樣子像耗子,尾巴當被子,爬在樹枝上,忙著摘果子。學生一下就猜出來了,積極性很高。然后讓學生看松鼠的圖片。栩栩如生的松鼠形象,既顯示了松鼠的特點,給學生形象直觀的感受,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二、尊重個性,學會合作
這節課在識字教學環節中,讓孩子通過合作、交流,進行自主識字。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探究,讓學生在互動中促進交流,在交流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引起爭辯,在爭辯中點燃思維的火花。朗讀時,從自己的感悟出發去朗讀。
三、巧妙設疑,激活思維
在提問“松鼠怎么活動呢?同學們想知道嗎?他們吃什么呢?到哪兒去住呢?”時,讓學生去思考,使學生知道了松鼠的特點:機靈。從而又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認識到松鼠沒地方住了,沒東西吃了,體會到著急,擔心,害怕的情感,再帶著這種情感讀文。
四、課前預習,培養能力
教學本課前,先布置學生搜集相關資料,了解松鼠的有關知識,如本班學生劉書凝就查到了松鼠的.種類,豐富了學生對松鼠的認識。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就是激發學生喜愛動物、熱愛自然的感情,增強保護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但我的教學過程中,太注重知識的傳授,忽略了人文方面的教育。
關于《松鼠》教案設計 篇7
知識目標:
抓住關鍵句子,準確把握說明文說明事物的特征;
情感目標:
了解松鼠的生活習性,激發關愛,保護野生動物的興趣;
寫作目標:
學會觀察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用準確而生動的語言進行細致的描寫練習.
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感受作品中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學習準確,生動的語言.
教學難點:
1,了解松鼠的特征及生活習性,激發學生關心,愛護動物的美好感情.(難點)
抓住特征向別人做生動細致的介紹.
第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同學們,你看過《人與自然》節目嗎 你喜歡其中介紹的動物們嗎 在這些可愛的精靈中你最喜歡誰呢 用一兩句話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呢 (用"我喜歡_____的_____"句式)
可以寫出許多如:(溫順的小貓,忠誠的小狗,蹦蹦跳跳的兔子,會唱歌的鸚鵡,憨態可掬的熊貓,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老黃牛)……
2,引出新課
從剛才同學的發言中,老師感受到了同學們的一顆顆博愛之心,正是它構筑了我們這個世界的和諧與美好.
今天老師要跟大家介紹的也是一種小動物,(用多媒體播放"松鼠"影片),
看完了影片之后,用簡潔的語言告訴老師,你喜歡這位剛認識的朋友嗎 你最喜歡它什么 用一個詞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關于這位朋友的秘密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豐的一篇文藝性說明文——《松鼠》.我們先認識一下作者:(多媒體:作者簡介)
經過同學們的預習,現在還有生僻的字詞嗎 那我們就來一個課前游戲——
二,課前游戲(多媒體演示)
1,你能讀準下列生字嗎
馴良( ) 矯健( ) 帽纓( ) 榛子( )
橡栗( ) 蟄伏( ) 苔蘚( ) 櫸實( )
2,你能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嗎
馴良 矯健 蟄伏(通過叫學號等形式來檢查學生的預習.)
三,整體感知(快速瀏覽全文)
1,自由朗讀課文,帶著問題分段閱讀課文:
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2) 課文是從哪些方面描寫小松鼠的
(3) 了解說明對象的特征;
明確:第一段在全文中總寫.(松鼠是種漂亮的小動物,它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
第二個問題以小組 合作解決
1,a組:(1)你認為本文的結構層次是怎樣的
(2)你喜歡松鼠嗎 請你結合課文介紹的順序說說松鼠在哪些方面討人喜歡
b組:你在剛才的閱讀中發現了哪些問題,經過小組討論后,有沒有還未解決的呢 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互相質疑,解疑)
(a)為什么說松鼠最不像四足獸
(b)為什么說松鼠不是肉食類的動物
(c)第6自然段起什么作用
四,才藝表演
假如你就是一只最漂亮的松鼠,請你給大家展示一下自己動人的外貌,馴良的性格,乖巧的動作吧!(老師用多媒體展示松鼠漂亮的外形,指導思路:順序,語言)(寫作—交流—點評)
面容 眼睛 身體 四肢 尾巴 體態吃相
清秀 閃閃有光 矯健 輕快 美麗 坐著,用前爪送吃
(剛才同學的發言,不僅注意了語言的準確,而且還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盡量做到了生動,這也正是本文語言的一大特色.)
五,比較閱讀
下列有兩段同樣是介紹松鼠的文字,試與原文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在高處活動,因為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它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做船,用自己的尾巴當做帆和舵.它十分警覺,只要有人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松鼠的窩搭在樹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凈又暖和.它一胎能生三四個.
松鼠亦稱灰鼠,哺乳綱,松鼠科. 體長20—28厘米;尾蓬松,長16—24厘米.體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棲,用樹葉,草苔筑巢,或利用鴉,鵲的廢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實,有時食昆蟲和鳥卵.年產1—4窩,每窩產5—10仔.分布于我國東北至西北,以及歐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筆.
(讓學生了解平實的說明與用文學筆調描述這兩種說明方法的不同.)
六,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特點.
第二教時
一,閱讀感悟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特點.
勾畫一些準確,形象的詞語,然后再讓學生說一說文中其他類似的句子,特別是運用擬人寫法來說明小松鼠的句子,討論這樣寫的好處.(準確,生動,形象)
2,作者為什么能準確,生動寫出松鼠的特征及生活習性.這些寫對我們有何啟示 學生很自然得出結論:這離不開認真細致的觀察.點撥學生注意以下幾個方面:認真,細致,長時間,多方面多角度.我們寫作文也應如此.
二,遷移訓練:
以小白兔或小花貓等動物為題,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一下它的特征,快速練習口頭作文,找幾個同學代表發言即可.
三,梳理鞏固
學生談收獲,教師總結:本文用細致的描述,文藝的筆調,準確生動的說明了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表現松鼠是一個很討人喜歡的動物.
四,寫作練習
以"我最喜愛的一種動物"為題,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多方面,多角度介紹動物的特性,習性,字數在300左右①本文是按先總說,后分說的邏輯順序安排的.善于把握說明的順序,大有益于思維的條理性.
、谟^察和表達有著密切關系.只有對事物做了細致的觀察,才能用生動,準確的語言表達觀察的結果;反過來說,生動準確的表達,要依靠認真,細致的觀察.
課外活動:利用假日組織學生到動物園參觀,或就在自己家里,細心觀察某一種動物,把觀察到的某種動物的特點或可愛之處,在小組里給同學們說一說,相互交流,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下頁附教案
板書設計:
松 鼠
布豐(法)
總寫特征
臉 眼睛
漂亮—形體 身體 四肢
尾巴 吃相
活動范圍
馴良
食物
很討人喜歡
松鼠 過水 跑跳
乖巧 警覺 叫聲
搭窩 窩口設計
生殖 換毛
其他習性
用途
關于《松鼠》教案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思路,學習其合理的說明順序。
2、學習本文細致觀察事物的特征,抓住事物特征介紹事物的方法。
3、體味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提高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1、合理安排說明順序
2、對事物特征的觀察
3、形象生動的說明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喜歡小動物嗎?
生:喜歡!
師:那誰能說一說,你喜歡哪些小動物,你為什么喜歡它呢?
如果能用“我喜歡_____的_____” 例如,“我喜歡忠誠的小狗”這種句式來說,就更好了。
生:我喜歡活潑可愛的小兔子。
生:我喜歡忠誠機靈的狗。
生:我喜歡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老黃牛。
生:我喜歡身強體壯的北極熊。
師: 剛才同學喜歡的動物,老師也都非常喜歡,今天老師要跟大家介紹的也是一種小動物名字叫松鼠,我們先來看一下它的圖片。(掛圖展示小松鼠圖片)
其實把它介紹給我們的是一位法國人——布豐。哪位同學了解布豐其人的,來給我們介紹介紹。
生:布豐,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作家,還是生物進化論的先驅者。
師:很好。那么下面就讓我們追隨布豐的介紹一起去了解松鼠這種可愛的小動物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布豐筆下的松鼠有怎樣的特點。
生讀課文。
師:誰來回答老師剛才的問題?
生: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
師:不錯,松鼠是漂亮的。(師板書“漂亮”)
師:松鼠還有哪些特點?我來請同學完成老師的板書。
生上黑板補充兩點:馴良、乖巧。
師:松鼠的這些特征你們是從哪兒找到的?
生:課文第一段。
師:那么第一段的這三個詞語能不能顛倒位置?為什么?
生:不能。下文具體介紹的時候也是按照漂亮、馴良、乖巧的順序寫的,如果這兒顛倒順序,就和下文不對應了。
師:這位同學很細心,看到了這段與下文的對應關系。也就是說,這篇課文的寫作順序是——
生齊:由總到分。
師:不錯。(板書“由總到分”)除了這個原因,還有沒有其他因素了?
生:漂亮是指松鼠的外表,而馴良、乖巧則是在講松樹的性格。
師:非常好!先寫外表,再寫內在的性格,這樣才符合人們由表及里的認識規律。(板書“由表及里”)
師:松鼠的漂亮顯而易見,那么它的馴良和乖巧分別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再讀課文,思考這個問題。
生:“它們雖然也捕捉鳥雀,卻不是肉食獸類,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櫸實和橡栗!币驗樗运,顯得很善良。
師:嗯,松鼠的食譜里面可不包括莊稼糧食,對于人類來說,它是馴良的。
生:“在晴明的夏夜,可以聽到松鼠在樹上跳著、叫著、互相追逐的聲音。它們好像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彼辉谕砩铣鰜砘顒,不打擾人類的生活,也能體現它的馴良。
生:“它們在樹上做窩,摘果實,喝露水,只有樹被風刮得太厲害了,才到地上來!彼苌俚饺松畹牡胤絹,不打擾人類,也是馴良的表現。
師:同學們找得非常全面。那么哪些方面能體現松鼠的乖巧呢?
生1:第四段。松鼠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它還十分警覺;
生2:它動作輕快敏捷;
生3:它的叫聲響亮,而且它還會生氣。
生4:還有第五段,寫了松鼠搭窩。從地址的選擇、搭窩的過程、窩口的設計等幾方面說明松鼠是乖巧的小動物。
師:布豐除了說明松鼠的漂亮、馴良、乖巧之外,還有沒有寫松鼠的其他方面?
生1:還寫了松鼠愛干凈。
生2:還有松鼠的用途呢。
師:這些都在課文的哪一部分?
生:最后一段。
師:對。作者在介紹完松鼠的主要特征后,又補充說明了松鼠的其他特征及其用途,這樣使整個文章顯得更完整了。(板書“用途”)
師: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馴良、乖巧,而且還很有用。這樣的小動物實在是——
生齊:很討人喜歡。
師:文章中有哪些語句讓你覺得松鼠很討人喜歡呢?
生1: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
生2:它們好像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
生3:有人說,松樹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做船,用自己的尾巴當做帆和舵。
生4:要是被人家惹惱了,還會發出一種不高興的恨恨聲。
師:同學們又沒有發現,這幾位同學所找的語句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生:運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
師:不錯。這些擬人還有比喻的修辭手法,使得文章生動形象體現了科學小品文語言的生動性。咱們同學能不能也來試一試,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來描寫你熟悉的動物——狗。想象一下,一只狗看見馬路對面有一根它最愛的肉骨頭,它會怎么辦?又或者,狗在自己的地盤上發現了一個陌生人,它又會有什么表現?自己動手寫一寫。寫完后小組交流一下。
生做片斷練習,師巡視。
師:寫好了吧,咱們來交流。
生讀習作,師做適當的點評。
師:看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的運用是能夠增強文章的生動性、可讀性。不過不要忘了,本文是篇科學小品文,它的語言特點除了具有生動性、趣味性,還應該具有說明文語言的共同特點——準確性。你能從文中找出一些能體現說明語言準確性的句子或詞語嗎?我舉個例子:“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边@句中在“觸動”這一動詞前加上一個副詞“稍微”,以表示這種“觸動”程度之輕,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
生1:“它們的爪子是那樣銳利,動作是那樣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樹,一忽兒就爬上去了。”這句話中連用兩個“那樣”,強調了松鼠爪子的銳利和動作的敏捷,用“很光滑”來修飾高樹,更能襯托出松鼠爬樹技巧的高超。
師: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同學們課后可以再交流交流。今天這堂課就上到這兒,課后請同學們將這次課堂上的片段練習再修改修改,謄寫到小作本上。下課!
生:起立!敬禮!
師:休息。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屬于科學小品文,知識性較強,一不小心,就會把這堂語文課上成生物課。在備課時,我盡可能地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把重點放在本文極富感染力的語言上,引導學生分析欣賞文章生動形象的語言。同時,讓學生在賞析完富有生動性、趣味性的語言后,能夠學以致用,在實際寫作中學會運用這樣的生動說明語言。
我的初衷是好的,可在教學過程中,我仍在課文內容分析上花費了較多時間,這樣留給語言賞析、寫作片斷練習的時間就有些捉襟見肘了,這樣也就導致了我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個較嚴重的問題:學生活動太少,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有些本來設計了小組交流的環節被迫減掉,例如從文中找出讓人覺得松鼠討人喜歡的句子,先讓學生討論交流一下再回答應該會更全面。還有最后學生寫完片段后本應再交流的,也因時間關系被我跳過了。
語文課堂應是讀、說、寫有機結合的和諧課堂,是學生發揮其主體作用的天地,本堂課從這兩方面來看是不夠成功的。讀書聲不夠多,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未能體現,還停留在問答式的課堂模式中。在今后的教學上,我要努力克服這一弊病,爭取做到真正地還課堂于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關于《松鼠》教案設計 篇9
我今天說的課題是習作看圖編故事《小松鼠》說課稿。下面我從五個方面說這堂課的設計:
一、說教材
本次習作內容是看圖編故事《小松鼠》,是一種“給材料作文”,是換一種表達方式的練筆,進行這種形式的練習,要尊重畫面的原意,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用生動活潑的語言把圖畫情節具體化。在練筆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自己當做故事里的一個角色,去構思故事情節,想象人物的語言、動作等,看得出來,學生非常喜愛這種練筆形式,覺得不難,容易成功,越寫越有自信。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三年級習作教學要求:“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要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及本冊教材的特點,我上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引導和鼓勵學生仔細觀察、大膽想象,編故事。
2、技能目標:通過談話交流,先引后放,培養學生學寫想象作文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獨立構思和認真修改習作的良好習慣。并愿意將自己的文章讀給他人聽,共同提高作文水平。
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學生學寫想象作文的能力。
2、培養學生獨立構思,相互評改和認真修改習作的良好習慣。
二、說學情
針對三年級學生剛由低年級的寫話轉向中年級的習作,對習作還頗具陌生感,學生一下子還不能轉變,我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讓學生去發現圖中景、圖中物,圖中事鼓勵學生寫想象中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
三、說設計理念
本課的設計,我通過展示圖片創設情境,點撥引路,自選材料等一系列充滿童心童趣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完成“思維—文字”的轉化,做到“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通過語言的訓練,鍛煉他們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的表現能力,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四、說教法、學法
(一)說教法
為了創設一個良好的說、學氛圍,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激趣法。通過談話、圖畫激發學生的興趣。
2、觀察法。指導學生觀察圖畫,開拓學生思路,為編故事作鋪墊。
3、點撥法。學生在說的過程中適當點撥、誘導。幫學生指出、歸納編童話的方法,而不是將寫作方法強加給學生。
4、分組合作法。學生分成4人小組進行交流,暢所欲言。
。ǘ┱f學法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完成這次寫作任務,我將采用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1、自主學習法。教師盡量少說,大量讓學生說,給學生營造一個自由寬松的氛圍。
2、互說互評法。學生講好的故事,無論句、段、篇,哪怕是一個詞,教師也應該及時予以表揚鼓勵,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
3、學生修改法。說中改、評中改,提高學生口頭修改作文能力,在相互修改中進一步錘煉自己的語言,提高自己的寫作表達技巧。
4、聯想法。鼓勵學生寫想象中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要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
五、說教學過程
。ㄒ唬、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生作文的一種內驅力,習作指導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要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一開始我興奮地告訴學生:”孩子們,聽說班上有許多的故事大王哦,看過很多的故事書,老師今天也帶了許多的故事,看看你們能不能猜出這就是什么故事!睂W生對新鮮事物是十分好奇的,興致一下子便被調動起來。緊接著,我就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畫,看看是什么故事、并說出故事的名稱。接下來我會出示一張特別的圖,這幅圖上面寫有《小松鼠》的故事名,右下角的作者正好是他們班的全體上學生!斑@本故事看過嗎?作者是你們,沒關系,沒有看過,沒有寫過我們今天就把它補上,讓更多的孩子也看看你們的故事。”這幾幅圖,既相互聯系,又相互促進,對后面的習作內容做好了鋪墊,可以說一舉多得。
(二)仔細觀察、展開想象(編故事)
1、學生的興致被調動起來后,我便出示第一幅習作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出與故事相關的地點,時間。并引導學生說出完整的一句話,一段話!昂⒆觽儯纯催@幅圖,不是說寫小松鼠的故事嗎?怎么這上面連小松鼠的影子也沒有呢?猜測一下這幅圖和小松鼠有什么關系?這個地方怎么樣?”學生在這一環節便仔細觀察圖片展開他們的想象。
2、我接下來便出示第二幅帶有主人公小松鼠的圖片,“還在們瞧瞧,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小松鼠。俊焙⒆觽儽銜f出愁眉苦臉、難過等詞語。我便追問“小松鼠發生什么事情了?”孩子們的想象便再一次得到了升華。
3、范文是最好的示范。教學中,我先引出范文,讓學生讀范文,并仔細、耐心地引導學生,通過范文點評來探究內容,了解范文先寫什么,后寫什么;用上了哪些好詞好句。從而明確編故事不但要把內容說清楚,還要把句子說通順,詞語說準確。如此層層遞進,無形中把寫作方法滲透到交流之中,充分將主動權交給學生,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于是在這我便會說“孩子們,老師看到小松鼠的表情也猜了猜他發生了什么樣事情,想不想看?”出示老師的故事。
4、我讓學生編好自己的故事,在小組內交流,說給同桌聽,接著我讓學生講故事,其它同學注意聽,并提出了說和聽的要求,學生說中評,評中說,在互議互評中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在這一環節中,我也適時提出表揚和鼓勵,增強他們編故事的自信心。
。ㄈ┢鸩莩啥、編寫故事
在學生積極構思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及時進行寫作實踐,有利于學生大膽創造,充分展示自己的獨特想象,提高書面表達能力,體驗習作的愉悅!巴瑢W們,生活是離不開想象的。在剛才的交流中,老師看到你們已經張開了想象的翅膀,接下來就把你們創編的精彩故事寫下來吧!老師期待著你們的精彩!”
2.提示:一個精彩的故事還應該有的與眾不同的題目。學生自由書寫故事,教師巡視指導。
。ㄋ模┳髌沸薷摹⒄故、分享故事
好作文有個條件,那就是要千錘百煉地改。我告訴學生要好好修改,要一遍一遍地讀。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學生完成習作后,我指名學生讀草稿,師生一起傾聽、交流、評價、修改,我適時對寫得好的地方提出表揚、肯定,繼續滲透引導習作方法。
給家長、老師、同學讀一讀自己的杰作,這樣對于激發學生寫作欲望和建立學生寫作信心都會有很好的幫助。
關于《松鼠》教案設計 篇10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海中之王”──鯨,今天又有一位新朋友想和大家見面,它是誰呢?別著急,它來了(用多媒體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請用簡潔的語言說說你認識的這位朋友,說說你最喜歡它什么?用一個詞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關于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豐的《松鼠》。請誰來給大家簡介一下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情況。
二、整體感知,明確目標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讀閱讀提示,想想:
這篇文章要我們了解什么?
反饋:(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想想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什么相同與不同?說說從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細讀課文,自主感悟
1、你能用一句話或幾個詞語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嗎?
明確:(松鼠是種漂亮的小動物,它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
2、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
第一自然段首先從總體入手,介紹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接著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來寫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出示句子,重點品讀:
它們面容清秀,眼睛閃閃發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
(這段話簡直類似于文學作品中的肖像描寫。一般“清秀”極少用來形容動物,就是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現在拿來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閃閃有光”的眼睛,寫得非常惹人喜愛。特別是在寫尾巴時,更加細致生動:先寫其形狀,把它比作“帽纓”,給人以聯想和美感,表現出松鼠尾巴的美麗;再寫具體功能,能“一直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表現出了松鼠形體的奇特之處。)
第二自然段從松鼠的活動范圍──樹上(不侵犯人類)、活動時間──夜晚(不騷擾人類)等兩個方面著重介紹了其性格特征──馴良。
第三、四自然段側重寫了松鼠的行動特征──乖巧。
、艔乃鼨M渡溪流時的情景來表現它的智慧:
出示句子,重點品讀:
有人說,松鼠橫渡溪流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
(“橫渡”是指從江河等的這一邊過到那一邊。這句話介紹了松鼠橫渡溪流的方法,兩個“當作”寫出松鼠不僅知道以樹皮為船,而且還會用尾巴“揚帆”“使舵”,乖巧不言而喻。)
、啤坝腥擞|動大樹”時的反應來表現它的警覺:
出示句子,重點品讀:
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觸動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樹,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到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這句話用“只要……就……”這一句式來表現松鼠靈敏的.反應與動作。作者用了三個動詞“跑”“躲”“逃”來表示松鼠對于微小危險的快速應變能力,從而更顯出它“十分警覺”的靈性,由此表現出它的“乖巧”。)
⑶從儲備食物過冬來表現它的聰明。
、葟谋奶膭幼鱽肀憩F它的輕快。
、蓮牟桓吲d時發出的恨恨聲來表現它豐富的感情。
、蔬列舉了松鼠搭窩的經過,從選址、建造、居住及窩口的特點等方面來表現它的聰明、勤快,進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氉x文字,從“又干凈又暖和”,“足夠寬敞、足夠堅實”,“既舒適又安全”等詞語感受窩的舒適,從而進一步感受松鼠的乖巧。)
第五自然段補充介紹了松鼠的生育情況,何時換毛及喜歡潔凈的特點。
3、感情朗讀課文:
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段落,美美地讀一讀,用充滿感情的讀書聲來抒發自己對松鼠的喜愛。
學生一起來讀一讀,誰喜歡哪一部分就站起來大聲讀哪一部分。
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用朗讀為說明文注入人文美。
四、合作學習,探究寫法
四人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比較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什么異同,完成表格。
說明角度
表達方法
說明語言
鯨
側重介紹鯨的形體特點、生活習性主要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簡單質樸平實松鼠
側重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主要采用比喻、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形象生動傳神
經過小組討論后,有沒有還未解決的呢?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
(互相質疑,解疑。)
合作學習,集體攻關,研討寫法。
五、扮演松鼠,自我介紹
你喜歡松鼠嗎?就請你扮演小松鼠,結合課文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介紹一下你們松鼠大家族。
六、小結方法,拓展延伸
1、學習了本文之后,你覺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紹動物呢?
⑴準確、生動的語言。
⑵合理清晰的結構。
、酋r明的事物特征。
、惹‘斶x用說明方法。
2、仿照《鯨》的表達方法,改寫本文或仿造《松鼠》的表達方法,改寫《鯨》。
總結方法,學用結合,以練固學。
關于《松鼠》教案設計 篇11
一、回顧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松鼠》。(板書:松鼠)
1、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你了解到課文介紹了松鼠的哪些知識?
生回答,師板書:
外形:美麗
活動:機靈
搭窩:乖巧
吃食:有趣
2、松鼠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ㄉ涣鳎瑤煱鍟河懭讼矚g)
3、小松鼠這樣討人喜歡,你喜歡它嗎?到底是文中哪些語言文字的描寫讓你喜歡上了松鼠呢?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畫出你認為寫得最生動的詞句。
二、學生自讀理解
三、師生交流
1、玲瓏的小面孔上,嵌著一對閃閃發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過油。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總是向上翹著,顯得格外漂亮:
⑴ 重點體會形容詞的生動描寫:
玲瓏:寫出了松鼠的面孔長得小巧精致。
閃閃發光:寫出了松鼠的眼睛閃著光,透著亮,寫滿靈氣。
搽過油:寫出了松鼠的毛光滑、細膩、柔軟、干凈,惹人喜愛。
毛茸茸、翹:寫出了松鼠的尾巴又粗又長,而且總是向上翹著,非常有趣。
、啤≌Z言對比學習:
出示語段:松鼠的小面孔上嵌著一對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還有一條大尾巴,顯得格外漂亮。
比較原文和這段話,你覺得哪段寫得更好?為什么?
教師小結:
原來作者用上了⑴這些詞語,就把小松鼠寫得那么生動,那么可愛了。
、恰±首x體會:
重點指導讀好⑴中的詞語,讀出對小松鼠的喜愛之情。
2、只要有人觸動一下樹干,它們就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連蹦帶跳地逃到別的樹上去。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樹上高興地跳著叫著,互相追逐嬉戲:
、拧≈攸c體會動詞的準確描寫:
躲:寫出了松鼠行動敏捷,十分機警,動作迅速。
連蹦帶跳:寫出了松鼠十分機靈,在樹枝間飛快地跳動,會躲蔽,會隱藏,速度非?。
逃:寫出了松鼠的安全防護意識強,警覺性高。
跳、叫、追逐嬉戲:寫出了松鼠玩耍時活動自如,身輕如燕,雖然老樹枝杈縱橫,卻也能當松鼠的蹺蹺板,他們你追我趕,用我們聽不懂的語言交流著,歡笑著,十分快樂,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經跳的無影無蹤了,只有樹葉在晃動。
、啤∵@些詞語寫得多好,把小松鼠的動作刻畫得栩栩如生,你能用朗讀表現它的機靈嗎?指名讀。
、恰〗處煼蹲x,學生評價,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3、它們搭窩的時候,先搬來一些小樹枝,交錯著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蘚鋪在上面,然后把苔蘚壓緊,踏平:
⑴ 體會“先……再……然后”的寫作順序:
從這些詞語中可以看出小松鼠做事情有先有后,不慌不亂,他們真的很聰明。再讀讀這些句子,想想,你也能用“先……再……然后”造句嗎?指名造句。
、啤◇w會“搬、放、找、鋪、壓、踏”等動詞的準確用法:
這些詞語生動地寫出了小松鼠搭窩時靈巧地尋找到小樹枝,捧著搬到事先選擇好的老樹杈中間,然后還選擇干燥的毛茸茸的苔蘚鋪在上面,當松軟的被子,還會翹著大尾巴,轉著身體,跺一跺,踩一踩,踏一踏,把窩搭得那樣結實,那樣溫暖。它們多么乖巧,多么討人喜歡哪!
、恰≈笇Ю首x,重點讀好動詞和順序詞,并填空背誦:
它們搭窩的時候,( 。ā 。﹣硪恍┬渲Γ诲e著( 。┰谝黄,再( 。┮恍└商μ\( 。┰谏厦,( 。┌烟μ\( 。┚o,(。┢。
4、它們吃東西的時候,常常直著身子坐在樹枝上,用前爪捧著往嘴里送:
⑴ 體會動詞的寫法:
直、坐、捧、送:把小松鼠當成人來寫,它像人一樣直立著身子吃東西,而且吃的都是植物的果實,不像其它四足獸一樣吃肉食,那樣兇猛,它們十分溫順,吃起食物來很有趣。
、啤±首x體會。
四、領悟寫法
課文寫的多么生動有趣,如果老師請你也寫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你能像作者一樣寫得行動形象嗎?再讀讀課文,想一想,我們應該向作者學習些什么?
學生讀文后自由發言:寫作文時用上優美的、準確的詞語;把文章寫具體;要認真觀察……
五、布置作業
課后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種你喜歡的小動物,用上這節課從作者那里學到的寫作方法去描寫,相信一定會栩栩如生的。
關于《松鼠》教案設計 篇12
學習目標
1、學會根據事物特點組織材料的方法。
2、誦讀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
3、激發保護野生動物的熱情,增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學習重、難點形象生動的說明,準確運用詞語。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預習案
檢查預習(練習冊預習反饋)
二、探究案
閱讀語段并討論問題
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
它們面容清秀,眼睛閃閃有光,身體矯健,四輕快,非常捷,非常警。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A(總老)是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涼。它們B(常常通常)直豎著身子坐著,像人們用手一樣,用前爪往嘴里東西吃,可以說,松鼠最不像四足獸了。
1、根據課文,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字。
2、A、B兩處應選填:AB
3、松鼠的特點是、,第二段抓住特征來寫。
4、“漂亮”、“馴良”、“乖巧”三個詞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5、選文第一段在全文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三、小結
1、松鼠總的特點:漂亮、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先說明松鼠漂亮的形體,再說明其習性由表及里,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與下面的段落對應。
2、“漂亮”是從外貌方面來說明,“馴良”“乖巧”是從內在的習性,性格方面來介紹。
3、總說松鼠的特征(1)
具體說明松鼠的主要特征(分說)(2—5)
補充說明有關松鼠的一些知識(6)
四、課堂檢測: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并將你認為重要的字詞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馴良矯健帽纓
榛子乖櫸實
橡栗蟄伏苔蘚
2、解釋:
馴良:
矯。
蟄伏:
五、作業布置:
練習冊拓展提升部分
反思:
第二課時
預習案:
提問本課基礎知識
探究案:
①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說,松鼠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做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樣一到冬天就________(蟄伏、潛伏)不動。它們是十分________(警覺、警惕)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松鼠跑跳________(輕盈、輕快)極了,總是小跳著前進,有時也連蹦帶跳。它們的爪子是那樣銳利,動作是那樣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樹,一忽兒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聲很響亮,比黃鼠狼的叫聲還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惱了,還會發出一種不高興的恨恨聲。
、谒墒蟮母C通常搭在樹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凈又暖和。它們搭窩的時候,先搬些小木片,________(錯亂、錯雜)著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蘚編扎起來;然后把苔蘚擠緊、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寬廣又堅實,可以帶著兒女住在里面,既舒適又安全。窩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狹窄,勉強可以進出;窩口上有一個圓錐形的蓋,把整個窩遮蔽起來,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窩里。
、鬯墒笸ǔR惶ツ苌膫。它們的毛是灰褐色的,過了冬就換毛,新換的毛比脫落的毛色深些。它們用爪子和牙齒梳理自己的毛,弄得身上光溜溜的,干干凈凈的,沒有什么壞氣味。松鼠也是一種有用的小動物。它們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畫筆,皮可以制成皮衣。
1、給文中空缺處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
2、①②兩段都說明了松鼠“乖巧”的特點,請分別指出這兩段文字說明的角度。
第①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簡明的語言概括第③段的內容及其作用。
4、文中寫松鼠的搭窩過程,運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找出語言標志。
小結:
【文藝性說明文】又稱科學小品。其特點是擅于運用文學手法具體生動地向讀者介紹說明對象。它的主要表達方式是描寫性說明,是描寫與說明的巧妙聯合。這種融合與記敘文的描寫有明顯區別。記敘文運用描寫,目的是再現事物形象,把人物與事件刻畫得具體生動,從而表現文章的主題;而說明文運用描寫,目的是為了進行生動說明,它只是在介紹說明對象的過程中,借助某些形象化手法(如比喻、擬人等)對事物的特點作一些形象化描寫,從而起到具體說明事物的作用。文藝性說明文不論采用什么樣的形象化描寫手段,都要以準確性為前提,本文就是一篇說明的準確性與描寫的形象性完美結合的范例。
課堂檢測:
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國著名學者。其主要作品有,等。本文主要介紹了松鼠、和等特點。
作業布置:
《松樹金龜子》預習反饋
反思:
關于《松鼠》教案設計 篇1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馴”等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等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課文,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
3、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激發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讀中感受松鼠的特點,并通過與《鯨》進行比較閱讀,探究兩篇課文不同的寫法,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難點】激發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海中之王——鯨,今天又有一位朋友想和我們見面,請看大屏幕?催^之后,請你用簡潔的語言說說你喜歡它的什么特點。你喜歡它的什么特點?想知道松鼠更多的秘密嗎?有一位法國博物學家寫了一篇有關松鼠的`說明性文章,讓我們一起走近松鼠,去了解這種可愛的小動物。(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1、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屏幕出示生字詞,學生朗讀)
2、再讀課文,思考松鼠有哪些特點?并用文中的詞語概括出來。
(漂亮、馴良、乖巧)(板書)
(三)深入研讀
1、想想課文圍繞松鼠漂亮這個特點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的?找出你喜歡的句子,并說明理由。
(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板書
“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這句話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非常形象地寫出了松鼠尾巴美麗的特點)
2、松鼠的漂亮顯而易見,那么它的馴良和乖巧分別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再讀課文,思考這個問題。
(“它們雖然也捕捉鳥雀,卻不是肉食獸類,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櫸實和橡栗。”板書:食物;
“在晴明的夏夜,可以聽到松鼠在樹上跳著、叫著、互相追逐的聲音。它們好像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板書:活動范圍;“它們在樹上做窩,摘果實,喝露水,只有樹被風刮得太厲害了,才到地上來!)
3、同學們找得非常全面。那么哪些方面能體現松鼠的乖巧呢?
(“松鼠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它還十分警覺。”板書:過河;“它動作輕快敏捷!卑鍟壕X;“它的叫聲響亮,而且它還會生氣!钡谖宥,寫了松鼠搭窩。從地址的選擇、搭窩的過程、窩口的設計等幾方面說明松鼠是乖巧的小動物。板書:搭窩)
4、在學習了《鯨》和《松鼠》后,想想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鯨》側重于介紹鯨的形體特點和生活習性,而《松鼠》側重于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鯨》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而《松鼠》一課更多采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的說明事物。)
(四)拓展延伸
小松鼠非?蓯,相信大家都很喜歡。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眼中的小松鼠?也可以把你眼中的小松鼠話出來,給大家10分鐘時間,一會兒我們一起交流討論。
(五)小結作業
小結:小動物非?蓯,我們都非常喜歡,在生活中我們要保護它們,不能傷害它們。
作業:請同學們學習本文的寫法,生動而有條理地向同學們介紹你喜歡的小動物。
四、教學反思
真正的語文應該是通過反復閱讀來陶冶情感,塑造人格的。在本課中,我請學生反復誦讀,了解文章的寫作,同時請他們自由討論,通過對比《鯨》,進一步發掘文章寫作的特點,提升寫作能力。
關于《松鼠》教案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掌握《松鼠》一課的生字詞。
2、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學習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3、引導學生抓住抓重點詞語理解課文,積累詞匯。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5、結合語文天地,引導學生學會用表示順序的詞語說話。
【教學重點】
了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按不同方面把課文分為兩部分,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各部分寫具體的。
【教學準備】
查找有關松鼠的資料。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解決課后生字詞。
2、熟讀課文,并根據課文內容將課文分成兩個部分。
3、通過松鼠有關資料的查找活動,激發學習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導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這里有一個謎語: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誰的尾巴像把傘?
。▽W生回答:松鼠)
二、學生交流資料
你喜歡松鼠嗎?為什么?你對松鼠了解什么,知道什么?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松鼠》。(板書課題。)
三、自讀課文,說說松鼠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學生們談感受:
美麗的小動物討人喜歡。四肢靈活、行動敏捷、閃閃發光的小眼睛,全身光滑,尾巴大而漂亮。
。苷劤鲎约旱母惺芫托,不強調統一。)
四、學生通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
全文共4個自然段,可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從外形上介紹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
第二部分(2~4自然段)介紹了松鼠的生活習性。
松鼠在樹枝上跳來跳去,十分機靈。
學生總結:并板書:
1、活動:
喜歡在樹枝上跳來跳去,十分的機靈。
2、住的:
喜歡住在高大的老松樹上,窩暖和安全。
3、吃食:
松子、榛子、橡栗、鳥蛋。
四、交流
熟讀課文后,你最喜歡文中哪些詞語?
五、生字自學檢測
1、教師檢測學生自學生字情況。
2、書寫生字的練習。
六、作業
1、熟讀課文,思考課后問題。
2、觀察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及特征。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解決課后兩個思考題。
2、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連詞造句訓練,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
3、學生在體會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的同時,學習小作者描寫小動物的方法。
〖導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并板書課題
教師出示燈片(1)進行導入談話。
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讀一讀”:
、拧≈该x、評一評、再齊讀。
⑵ 回顧課文內容,填一填:
松鼠的__小面孔上,嵌著一雙的__小眼睛。身上__的毛,得好像搽過油。一條__的大尾總是__,顯得格外___。
從而進一步感受作者對于小松鼠的喜愛之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恰≌页鲎髡呤窃鯓影凑諒模ㄉ希┑剑ㄏ拢┑捻樞騺砻鑼懥怂墒蟮耐庑翁卣鳌
2、學習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小松鼠不但外形十分可愛,它的生活習性更是可愛。
小松鼠是怎樣活動的呢?
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劃記相關詞語并說一說。
看錄像感知松鼠的活動情形,從而進一步感受作者對于小松鼠的喜愛之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學習第三自然段:“說一說”:
小松鼠活蹦亂跳、連蹦帶跳,互相追逐嬉戲,顯得十分機靈,小松鼠不但機靈,還很聰明,是建筑師。
⑴ 學生帶著問題齊讀課文:
問題:小松鼠住在什么地方,窩在哪?窩是怎樣搭的?
、啤≡u一評讀得怎樣。
、恰W生復述小松鼠是怎樣搭窩的,引導學生找出表示順序的詞語,教師板書:先、再、然后、還。
結合語文天地。讓學生學習用表示順序的詞語來練習說話。
方法:教師導說──學生小組內交流──匯報。
3、學習第四自然段:“問一問”:
、拧≈该x或默讀。
、啤∽寣W生根據課文內容提問:
預設問題:
松鼠吃什么?怎么吃?秋天會怎樣?三個“它們”分別指的什么?
如果學生沒有提到三個“它們”分別指的什么,可以由老師提出這個問題。然后用燈片幫主學生推理判斷。
、恰∵m當擴展:
你對松鼠還有什么疑問想要了解的。
5、全課小結:
全文從松鼠的外形到松鼠的生活習性(活動、住、吃)描寫了小松鼠那美麗、機靈、活潑、可愛的形象。
三、習作
1、用表示順序的詞語寫一段話。
2、認真觀察動物,為作文做準備:
⑴ 外形特征。
、啤〕允澄飼r的樣子、神態動作。
⑶ 睡覺時的樣子。
、取∽鲇螒驎r的特點。
關于《松鼠》教案設計 篇15
一、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從中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及新詞,掌握多音字“晃(huàng)”,認讀3個字。
3.通過閱讀,使學生知道本文是按不同方面連段成篇的,能夠按不同方面把課文分成兩部分,并能說出理由。
4.讓學生學習作者在描寫事物時既抓住了特點,又言之有序,讀寫結合。
二、教學重點:
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產生喜愛之情。
三、教學難點:
能按不同方面把課文分成兩部分,并能說出理由。
四、教學準備:
有關松鼠的資料
字、詞、句的投影片
五、教學時間: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你最喜歡哪一種小動物?你能用一兩句話給我們介紹介紹嗎?
2.請看大屏幕,你們認識圖中的小動物嗎?[出示幾張不同種類的松鼠圖片] 請大聲說出它們的名字。(松鼠)結合你搜集的資料,能不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形容一下它?
3.看老師板書課題,注意“鼠”的筆順。[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
讓我們趕快來讀一讀課文,進入松鼠的世界,去看看這個可愛的小動物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按要求自由讀課文
①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讀音,爭取把課文讀流利。
、谟米约合矚g的方法記憶生字。
③結合上下文理解“嬉戲”、“遮蔽”的意思。
2.檢查自讀情況
。1)讀詞句
四肢 歇涼 搖晃 毛茸茸 風吹雨打 樹杈
榛子 橡栗 苔蘚 [出示榛子、橡栗、苔蘚的圖片]
灰褐色
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過油。[出示灰褐色的松鼠]
遮蔽
窩搭好了,還在上面加一個蓋,把整個窩遮蔽起來。
“遮蔽”什么意思?說說你的理解。
嬉戲
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樹上高興地跳著叫著,互相追逐嬉戲。
“嬉戲”你怎么理解?
。2)組詞[寫在練習本上]
支( ) 茶( ) 喜( ) 般( ) 敝( )
肢( ) 搽( ) 嬉( ) 搬( ) 蔽( )
耳( ) 舌( ) 秦( ) 晃 huǎng( )
茸( ) 刮( ) 榛( ) huàng( )
組完同桌訂正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默讀課文,想想松鼠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試著在括號里填個詞。
討論:( )的松鼠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3.同桌討論:如果把課文分成兩部分,該怎樣分?為什么這樣分?
全班交流,板書:外形
習性
四、細讀一段,了解外形
1.默讀,找一找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 ”劃出來。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呢?試著填一填:
在寫松鼠的外形時,作者采用 的寫法,抓住松鼠的 、 、 、 、和 的特點,把小松鼠寫得非常美麗可愛。
3.大屏幕出示:
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很討人喜歡。它四肢靈活,小面孔上有一對小眼睛,身上有褐色的毛,一條大尾巴總是向上翹著。
對比讀:男生讀屏幕上的這段話,女生讀課文第一段。
討論:你認為哪段寫得好?好在哪兒?
小結:確實是文中第一段寫得好,作者抓住了松鼠的外形特點,運用了恰當的形容詞、比喻句,把松鼠的外形寫具體了,讓我們感受到它的美麗可愛。這種寫法值得我們借鑒。
4.指名讀,讀出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五、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仿照課文第一段的寫法,仔細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介紹的外形。
第 二 課 時
一、復習導入
1.聽意思寫詞語[寫在練習本上]
動作迅速而靈敏。 (敏捷)
小巧、靈活、精細。(玲瓏)
遮住的意思。 (遮蔽)
游戲、玩耍。 (嬉戲)
2.《松鼠》一課可以分成幾部分?每部分寫什么?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了解一下松鼠有哪些生活習性?
二、精讀課文,了解習性
1.自由讀課文第二部分,和同桌說一說松鼠有哪些生活習性。
2.假如你是一只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介紹自己的生活習性?默讀課文第二部分,選擇一方面準備在全班介紹。
3.指名介紹,隨機導學:
、賹W生介紹第3自然段時,導:你們瞧,作者把松鼠搭窩的過程寫得多具體呀!你能不能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劃出來?(板書:先……再……然后……)
師生對讀這一句,感悟言之有序。
學生動筆,用上“先……再……然后……”寫一段話。
寫后交流。
②學生介紹第4自然段時,導:在寫松鼠吃東西的樣子時,作者用詞極其準確,你認為哪幾個詞用得好?請用筆劃出來。
[出示松鼠吃食的圖片]指名說哪個詞用得好?
小結:“坐”、“捧”、“送”這幾個詞都用得很好,形象生動地描繪出松鼠吃東西的樣子,你們看那樣子多有趣呀!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請2名同學分部分讀全文。
2.說一說通過學習課文和查閱資料,你對松鼠有了哪些了解?
老師也搜集到一些資料,大家讀一讀。[大屏幕出示]
松鼠的種類很多,全世界約有240種,我國有26種。其中生活在樹林里的松鼠,在我國東北和華北各地十分常見,因而又叫普通松鼠。它的身體細長,體毛為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所以也稱灰松鼠。
人們上山時,常常可以看到松鼠在松樹上竄來竄去,一條又長又蓬松的大尾巴,常常向背脊上反轉。有時候,兩只前腳捧著一個松果,用銳利的門牙啃著吃,好像寺廟里拜佛的燒香客。
松鼠在茂密的樹枝上筑巢,或者利用烏鴉和喜鵲的廢巢,有時也在樹洞中做窩;它們除了吃野果外,還吃嫩枝、幼芽、樹葉,以及昆蟲和鳥蛋。秋天一到,松鼠就開始貯藏食物,一只松鼠常將幾公斤食物分幾處貯存,有時還見到松鼠在樹上曬食物,不讓它們變質霉爛。這樣,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沒有東西吃了。
松鼠一般白天活動,清晨更為活躍。它的聽覺和視覺都很好,行動敏捷、活潑。
松鼠的毛皮又輕又暖,質量雖然比不上水獺和紫貂的毛皮,但是數量很多,是我國重要的毛皮獸之一。
3.作者把松鼠的外形和生活習性介紹得非常清楚,文中有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借鑒呢?
四、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第3題。
2.繼續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接著寫一寫它的生活習性。
板書設計:
外形 美麗(四肢 面孔 眼睛 毛 尾巴)6.松鼠
活動
習性 住 先……再……然后……
吃
關于《松鼠》教案設計 篇16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0個字。正確讀寫“敏捷、光滑、搭窩”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鼓勵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
3、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學生以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4、學習作者是怎樣把各部分寫具體的,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教學重點】
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學習作者是怎樣把各部分寫具體的。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寫小動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猜謎語,猜猜這是什么動物?
。ǔ鍪局i語:形狀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樹枝上,忙著摘果子),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松鼠。齊讀課題兩遍。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如果是你來寫松鼠,你打算從哪幾方面來寫它呢?咱們來看看別人是怎樣來寫這美麗的可愛的松鼠的。
2、自讀課文,畫出課文生字新詞,對于不懂的地方可以采用查字典,問老師和同學等方式來解決,也可以在課文中做一個標記,在課文的進一步學習中慢慢體會,慢慢解決。邊讀邊想一下作者都寫了松鼠的哪些方面?
3、小黑板出示生字,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采用多種方式進行:
(指名領讀,分男女生讀,小組賽讀,開火車讀,搶讀等方式進行。)
4、指名接讀課文,要求讀通順、流利。讀完后讓學生講價一下學生讀得怎么樣。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
課文都寫了松鼠的哪些方面?你喜歡對松鼠哪部分的描寫?學生自由讀課文,用筆圈畫出自己喜歡的詞句,對不理解的地方可在旁邊打個問號。
2、匯報交流: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講解,具體可涉及到的內容是:
、拧∶鑼懰墒蟮耐庑蔚牟糠郑ǖ谝蛔匀欢危
、佟∵@部分課文中用了一句話概括了松鼠的外形特點,誰讀給大家聽聽:
(板書重點詞:美麗,討人喜歡)
、凇∧隳茏x一讀描寫松鼠美麗、討人喜歡的句子嗎?
(朗讀指導:讀的時候要讀出那種喜歡的語氣。)
、邸】偨Y板書:
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很討人喜歡,圍繞著它的美麗,它的討人喜歡,作者寫了松鼠的“玲瓏的小面孔”,“閃閃發光的小眼睛”,“灰褐色的毛”,“毛茸茸的大尾巴”。
④ 知識積累:
指導背誦:這一段里共有5句話,依次寫了:
a、松鼠的美麗,討人喜歡。
b、四肢靈活、行動敏捷。
c、小面孔上的小眼睛。
d、毛。
e、尾巴。
⑵ 讓喜歡的學生讀一下喜歡的段落,并說一說喜歡的原因或者喜歡其中的具體的哪一點或者哪一句。
⑶ 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要求學生讀出它的靈活機敏:
(讀的方式:指名讀,范讀,男女分句接讀。)
只要有人觸動一下樹干,它們就躲到樹枝底下,或是連蹦帶跳地逃到別的樹上去。晴朗的夏夜……它們好像怕強烈的日光,白天常常躲在窩里歇涼,只在樹枝被刮得亂搖晃的時候,它們才到地面上來。
、取〉3自然段著重讓學生讀一下松鼠怎樣搭窩,體會松鼠搭窩的有條理性:
。ㄗx的方式:齊讀,指名讀。)
先……再……然后……還……
。◣熜〗Y語:多么有心機的松鼠呀,把窩搭得這樣細致,考慮得這樣周密,這樣的窩就不怕風吹雨打了,這樣的窩多暖和,多安全呀!)
、伞〉4自然段(讀的方式:指名讀)要讀出松鼠的聰明有趣:
它們吃東西的時候……直著身子坐……用前爪捧著往嘴里送。
秋天,……塞……;冬天,……扒開……
3、集體總結:
松鼠這篇課文作者都寫了松鼠的哪些方面的特點,作者是怎樣寫的。
四、品讀課文,感悟語言
你喜歡作者對哪部分內容的描寫,讀一讀。
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些句子,讀一讀。
五、積累運用
1、你喜歡哪些句子或詞語,請抄在詞語積累本上。
2、你喜歡哪種小動物,回家觀察一下,仿照本文作者的寫法把你喜歡的小動物寫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