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游戲找一找我在哪教案及反思(精選4篇)
小班游戲找一找我在哪教案及反思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有趣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操作中找出6-9的相鄰數。
2、學習與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戲的方法。
3、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遷移能力和逆向思維。
活動準備:
1-10數字一套;錄音帶、錄音機;幼兒學具: 1-10的紙牌。
活動過程:
1、游戲《拍手問答》復習5以內的相鄰數。教師邊拍手邊問,幼兒邊拍手邊回答。如教師問:小朋友,我問你,3的朋友是幾和幾?幼兒回答:趙老師,告訴你,3的朋友是2和4。(可請個別或集體回答)以游戲的形式復習5以內的相鄰數,不僅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通過師幼互動,縮短了教師和幼兒之間的距離,增進了師幼的友誼。孩子的積極性一下子調動起來了,連一向很被動的張瑩寧小朋友也把小手舉的高高的,我及時請她來回答,并即時表揚了她。
2、游戲《認鄰居》:請若干幼兒自選樓房居住,并認識自己的鄰居。學習6的相鄰數。知道其與前后數的關系。
實錄:"今天我們要搬新居了,請你們自選一間房子居住,住進去后要認識一下自己的鄰居是誰。"孩子們選中房子住進以后,要求幼兒互相說出自己的鄰居是誰。
孩子們完全根據自己的意愿作出了選擇,沒有一絲的強迫性,對他們來說這完全是一種游戲,而沒有老師教幼兒學的痕跡,正是應驗了"教學無痕"這句話,整個學習6的相鄰數這個過程都是孩子們自己探索游戲的過程。
3、游戲:紙牌樂,兩個幼兒為一組。游戲開始,把1-10的紙牌放在桌面上,兩個幼兒猜"剪刀石頭布",贏幼兒先取一張紙牌,輸的幼兒找出它的相鄰數。游戲再次進行,教師巡回指導。
紙牌是孩子們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也是孩子們比較感興趣的,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數學是為生活服務的。
4、小結,檢查幼兒的學習情況。《摸一摸,說一說》教師隨意抽取一個數字,比比誰能快速說出它的相鄰數。
5、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兒胸前佩戴數字卡1-10,圍成圓圈。
(1) 請個別幼兒輪流游戲:我是7,誰是我的好朋友,請快快站出來。
(2) 音樂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兒聽音樂找自己的好朋友。如:6先找5,再找7,然后站成一排。
6、小結,結束活動。
整個活動都是以游戲形式展開,孩子們樂此不彼,玩的非常開心。每個活動,只要有了興趣,孩子們才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以積極的狀態去學習,大腦處于積極的興奮,這樣的學習,不僅不感覺到厭倦和無趣,而是在興趣盎然的情景中結束了活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整個活動設計中,輕松的環境有利于幼兒進入角色,體現了幼兒快樂學習的理念要求。我覺得最可取的是交往語在活動中的運用,既使幼兒的主動性得到了發揮也提高了幼兒語言交往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要不完善和運用。
但是,如果在活動中能夠將幼兒與好朋友一起活動的形式設計的再多一些,會更好的讓孩子們動起來。并快樂的接受對方,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小班游戲找一找我在哪教案及反思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描述物體的位置。
教學重點:能夠定性描述人和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能夠定性描述人和物體的位置。
能力目標:能夠定性描述人和物體的位置,知道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參照周圍其他物體的位置來確定。
學情分析: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確定物體位置的生活經驗,但能正確定性的描述人和物體的位置,還有一定的困難。
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定性描述物體位置對我們的生活很有意義;通過描述物體位置的活動體驗到合作與交流的愉快,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服務生活。課前準備:游戲道具、圖畫紙、彩筆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感知問題
游戲導入:
1、玩貼鼻子的游戲
2、同學們齊心協力合作完成1、一名學生貼鼻子,其他同學幫忙,共同完成。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方式,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思考如何來描述物體的位置。
探索體驗解決問題1、描述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1)自由描述。引導學生以教室為活動場景,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描述自己的`位置。
(2)學習繪制平面圖。
(3)交流評價。
2、描述校園里物體的位置。
(1)指出活動指向:描述教室、操場、旗桿、實驗樓、廁所、辦公樓等的位置。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描述校園里物體的位置。
(2)總結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
(3)嘗試繪制學校平面圖。
引導學生嘗試繪制學校平面圖,強調繪制平面圖需要注意的問題。
3、小導游活動。
情景:假如今天家長要來開家長會,你如何把家長順利的引導到教室呢?
4、繪制自己家的房屋平面圖。
(1)展示樣板。為學生展示幾個簡單的房屋布局平面圖,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問。
(2)學生繪制自己家的房屋平面圖。
1、自由描述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2、學習繪制平面圖。
3、同學們交流評價。
4、描述校園里物體的位置。
5、總結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嘗試繪制學校平面圖。
6、繪制自己家的房屋平面圖。
1、目的是為了豐富和提升學生的生活經驗,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因為同學之間進行游戲,興趣比較濃,開展室內活動,學生參照物比較熟悉,且能夠全員參入,活動比較充分。
2、意在提示學生利用平面圖尋找物體所在的位置,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提高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
拓展延伸 應用創新
今天,我們研究了怎樣描述不動的物體的位置。那么,你想知道輪船在大海的位置嗎?應該如何確定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終有一天,我們回遨游太空,那怎樣描述飛船和火箭在太空中的位置呢?
1、思考怎樣描述運動物體的位置。意在引導學生對活動過程進行交流和總結,進一步歸納整理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初步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板書設計:
19、我在哪里
東西南北
教學反思:
主要通過對我的位置、升旗臺的位置、學校的位置在方向、距離、時間等方面進行定性地描述,知道一個物體位置的確定需要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物體有不同的參照系,就會有不同的運動情況。認識位置是研究物體運動的前提條件。
小班游戲找一找我在哪教案及反思 篇3
教材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經常會遇到需要說明物體位置的問題,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確定物體位置的生活經驗。為豐富和提升學生的生活經驗,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編寫了本課。教科書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游戲的形式,引導學生采用語言和圖畫等方式,定性地描述一個物體的位置,知道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參照周圍其他物體的位置來確定。
教學目標:
1.會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如語言.圖畫)定性描述物體的位置。
2.意識到定性描述物體的位置對我們的生活很有意義。
3.知道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參照周圍其它物體的位置來確定。
教學準備:紙張、水彩筆等。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參照周圍其它物體的位置來確定。
難點:會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如語言.圖畫)定性描述物體的位置。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喜歡做游戲嗎?喜歡做什么游戲?
二、學習新課:
1.進行蒙眼游戲。
今天這節課,我們也來做個游戲,游戲的名稱叫“蒙眼游戲”。
布置場景:把課桌根據教室大小圍成一個四邊形或圓形,供學生游戲使用。
老師站在桌子中央,誰愿意到這里和老師共同做這個游戲?
你現在開始摸你周圍的同學,看能不能摸到?
2.描述人的位置。
其他同學能說出自己的位置嗎?
同學們描述自己的位置。
我們再來做一個游戲。老師這里有幾張寫有同學姓名的紙條,請一名同學任意抽取一張,
描述一下紙條上這位同學的位置,其他同學猜一猜他描述的是誰的位置。
同學參與游戲。
同學們真棒。現在,你們能說出老師的具體位置嗎?并說出理由。
教師小結。
同學們描述得都很好,看來,描述一個人位置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3.描述物體的位置。
同學們能確定自己.同學和老師的位置了,你能描述校園里某個物體的位置嗎?請同學們走出教室,站在走廊上,選定自己喜歡的一個物體,描述它在哪里。
學生走出教室,選定物體,描述位置。
我們是怎樣描述物體位置的?
我是參照周圍的物體來描述的。
為什么我們描述自己或物體的位置時,有不同的說法?
學生討論。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描述物體位置時,由于參照物體不同,所以描述方法就不同。要說清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來確定。
課前大家已經對學校周圍的一些景物做了調查,現在請你以學校為參照物,描述學校周圍一些景物的位置。
4.自由活動。
同學們能用語言來描述物體的位置,你能用畫筆描述它們的位置嗎?
學生用畫筆來描述物體的位置。
誰來介紹一下你們描述的是什么物體。
學生踴躍描述所畫物體的位置。
老師覺得同學們都很了不起,我這里也有一張圖,你們能確定圖上物體的位置嗎?
(課件出示社區景物圖)
學生回答。
能告訴老師,你是怎么確定方向的嗎?
我看到圖上標出了方向。上邊是北,下邊是南,左邊是西,右邊是東。
在生活中,我們常需要說明物體的位置,通過游戲,我們知道了: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通過周圍其它物體的位置來確定。
5.展示交流:說說自己所處的位置。
6.拓展活動:
老師這里也有幾個問題,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
(1)怎樣確定輪船在大海中的位置?
(2)如何確定人在沙漠中的位置?
(3)在夜晚,怎樣確定天上星星的位置?
板書設計:
19.我在哪里
確定位置:東.西.南.北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知道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參照周圍其它物體的位置來確定。
小班游戲找一找我在哪教案及反思 篇4
活動目標:
1、熟悉歌詞,初步學唱歌曲。
2、運用令同伴愉快、接納的動作有節奏地向朋友打招呼。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過程:
一、律動:《春天》、《小小蛋兒把門開》。
二、練聲:《小鳥醒來了》、《好媽媽》。
三、學習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
1、小朋友你們有好朋友嗎?你的好朋友是誰?他在哪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歌,歌曲的名字叫《我的朋友在哪里》
2、教師清唱歌曲,
3、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了唱了什么?
4、再次欣賞歌曲一遍
5、提問:歌曲中說我的朋友在哪里?
6、教師帶領幼兒跟音樂旋律分句按節奏念歌詞
7、完整教唱歌曲: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把《我的朋友在哪里》的歌唱出來吧。
8、完整教唱歌曲三遍。
9、引導幼兒用愉快的聲音和表情演唱歌曲同時用動作和朋友打招呼:小朋友找到朋友后心情怎么樣?你會怎樣和同伴打招呼。
四、復習歌曲《約翰弟弟》。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音樂領域的開課,總體來說,幼兒能在輕松的氣氛中學會歌曲,并會大膽地一邊唱一邊進行表演,學會與朋友交往的能力,體驗合作與分享的快樂,較好地達到了教學的目標。不足:活動中若能再為幼兒創造一些自己游戲的空間,效果會更好。也通過這次活動,自己在今后的音樂活動教學領域里有了比較明確的目標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