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活動:人類的好朋友教案(精選4篇)
大班社會活動:人類的好朋友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在孩子們的眼中,鳥有著漂亮的羽毛,有著令人羨慕的翅膀,鳥能在藍藍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然而,鳥有許許多多的事對孩子們來說是陌生的、新奇的。我們的這一活動就是要帶領孩子們到鳥的世界去,了解關于鳥的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情,從而使孩子們更加愛護鳥類,并用行動來保護鳥。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能有目的地.較持久地進行持久性觀察。
2.激發幼兒用語言表達對鳥的情感。
3.了解鳥與人類的關系,懂得愛護鳥類。
4.試著動手為小鳥造個家。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協助孩子搜集有關鳥的圖片及資料。
2.小鳥孵蛋的幻燈片。
3.用于手工制作的廢紙盒.白紙.剪刀.膠水等。
活動一:小鳥的巢。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小鳥巢,了解小鳥巢的各種造型。
2.介紹兩種不同尋常鳥巢的趣事:
a:分工合作鐘形巢。
b安全保險的喇叭形巢。
3.說說自己知道的小鳥的窩是用什么筑成的?
小結:稻草.羽毛.樹枝.樹葉.泥土.紙等都能被不同的鳥筑成巢。
4.小制作
用廢紙盒制作鳥房子,并結合愛鳥同將鳥房子掛到小樹林里。
活動二:鳥媽媽的孩子
1.討論:鳥寶寶是從哪里來的?
借助圖片或幻燈使幼兒知道鳥媽媽的孩子是鳥蛋孵化出來的。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說鳥蛋的大小和顏色。
小結:因為鳥本身大小不同,所以鳥蛋的大小差異很大。峰鳥蛋非常小,而鴕鳥蛋.象鳥蛋則非常大。而且鳥蛋殼帶有保護色,有的鳥蛋殼上還有鵝卵石的花紋或植物樣的花紋。
3.介紹一些鳥媽媽生蛋的趣事:不同的鳥,生蛋的時間和生蛋的多少也不相同。鳥一窩蛋有多有少,有的鳥生完第一個蛋,過幾天再生第二個蛋。有的鳥媽媽將自己的蛋偷偷生在別的鳥窩里,讓別的鳥代替孵出鳥寶寶。如:杜鵑鳥。
4.觀看小鳥孵化過程的錄象。
活動三:各種各樣的鳥嘴。
1.說說鳥嘴的形狀。
引導幼兒談談自己見過的鳥嘴的摸樣,并把它畫下來。
2.觀察圖片:
說說不同形狀的鳥嘴象什么,每種鳥嘴有什么特殊的本領。
活動四:鳥和人
1.聽故事,讓幼兒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
小燕子能邊飛邊吞食空中的飛蟲。啄木鳥是替大樹干看病的好醫生。漂亮的鸚鵡會學人說話,給人帶來快樂。貓頭鷹能消滅田鼠,保護莊稼。鴿子能認路,為人們送信。
2.出示圖片,說說鳥兒喜歡的生活環境。
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說出:注意保護的自然環境和被污染破壞的環境有什么不同?鳥兒為什么喜歡生活在沒有污染的環境里?
3.談話:我們為保護小鳥的生存該做些什么?
效果分析:
如果你要問孩子們是否喜歡鳥,那回答一定是肯定的。因為喜歡,所以只致極高。有的孩子請爸爸從網上下載了很多精美的圖片;有的全家一起去郊游,把尋找到的小鳥的巢拍了照片;還有的把爺爺養的會說話的鸚鵡也帶來了……….孩子們紛紛把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關于小鳥的趣事講給大家聽,認真地觀察,聆聽自己不知道的。
活動延伸:
參觀公園鳥館.看廣場鴿。
大班社會活動:人類的好朋友教案 篇2
目標:
1、知道水是沒有味道的。
2、知道水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
3、知道要多喝白開水,環境創設每人一杯白開水。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過程:
1、進行活動前組織幼兒到操場進行體育活動,使幼兒感到口渴,回到教室后穩定情緒,然后開始進行此活動。
①"小朋友,你們在操場活動后,現在有什么感覺,需要什么?"
②給每位幼兒倒滿一杯涼開水,讓幼兒喝,喝完水后,提問:"水是什么味道的?"
2、知道自來水的來源。
①我們喝的水、用的水是從哪里來的?
向幼兒介紹自來水的凈水過程:"江河里的水不清潔,不能直接飲用,自來水廠將江河里的水抽上來進行加工、凈化、消毒,變成自來水,通過自來水管道輸送到各個地方,我們打開水龍頭,自來水就會嘩嘩地流出來。"
3、討論自來水與人們的密切關系。
①"你們看到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用自來水來干什么?"(讓幼兒自由討論)
②讓幼兒講出自來水與人們的密切關系。
如:我們人要喝水,要洗衣服、洗菜、洗米做飯、洗手、拖地、沖廁,沒有了水,我們就沒有水喝,就會口渴,沒有了水就沒辦法做飯,沒辦法拖地,沒水沖廁,就會很臭等。
4、讓幼兒講講應如何節約用水。
"水的用處那么多,我們應該怎樣節約用水?"
5、教育幼兒多喝開水。
"多喝水對人體有好處,我們應多喝開水,少喝飲料,因為飲料含有大量糖份,多喝會影響身體健康,對牙齒也不好。"
總結分享:
請幼兒講講還有哪些生物離不開水。
大班社會活動:人類的好朋友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仔細地觀察圖片,發現其中隱藏的線索。
根據找到的線索,創編情節合理的故事,并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教具學具準備:故事圖片若干,相關的字卡若干。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有過在河邊玩水或游泳的經歷。
活動過程
看圖猜一猜。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一說圖片上是什么地方、都有些什么人、他們發生了什么事。
操作實驗“會跳躍的襪子”——提供若干襪子和各種輔助材料(乒乓球、滾珠,泡沫塊、木塊、棍子等),讓幼兒想出可以讓襪子跳躍起來的方法。
排序講述。每人兩幅圖片,教師引導幼兒擺擺、看看,找出圖片中合理的故事線索和情節,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看圖講述。
故事分享會。請部分幼兒上前看圖講述,其余幼兒仔細玲聽,比比誰編排的故事更合理、情節內容更豐富、生動。
故事欣賞。教師展示多媒體教具,完整講述故事。
活動滲透
美術活動:折紙——青蛙蹦蹦跳。
體育游戲:“青蛙過河”。
情境滲透:
把圖卡放置到語言區域里供幼兒自由操作講述。
經常讓幼兒欣賞一些風趣幽默的故事或圖畫。
家庭滲透:
如有條件,家長可以帶幼兒到河邊玩水或游泳;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生活中有哪些物體是會跳躍的。
活動分析
本活動選擇的圖片富有生趣,也暗含“玄機”。在活動中,教師通過操作實驗,引導幼兒發現“襪子跳起來了”的“玄機”,喚起幼兒講述的積極性。講述過程以“故事分享會”的形式展開,也為講述增添了趣味性,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實施指導
活動重點:能夠仔細觀察圖片,發現其中的線索。
活動難點:能夠想出讓襪子跳躍的多種方法。
活動目標
續編故事。幼兒根據畫面內容續編故事。
將畫面內容制作成電腦課件,讓幼兒觀看。
在語言區投放一些適合幼兒閱讀的、關于邏輯推理方面的書籍。
活動目標人類的好朋友——青蛙。
注意事項
注意引導幼兒從多方面思考襪子跳起來的原因,鼓勵幼兒較有創意的想法。
引導幼兒有中心、有順序、有重點地進行講述。
大班社會活動:人類的好朋友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我們周圍有許多的動物,能講出幾種動物的名稱及其主要特征。
2.通過活動,了解各種動物與人類的關系,知道動物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3.了解珍稀動物,進一步懂得動物與環境的關系,知道關心動物、保護他們的生活環境。
活動準備:
動物園錄象,動物對人類作用的圖片,有關珍稀動物的圖片、歡快的音樂、每人動物卡片一個、幼兒人手一份調查表:動物對人類的作用。
活動過程:
一、欣賞。
小朋友去過動物園嗎?你在動物園里看到了哪些動物?(幼兒討論交流,并觀看錄象。)
二、了解。
1.了解動物的特征--你最喜歡哪個動物?它長得是什么樣子的'?你會學一學它的樣子嗎?(幼兒自由講述、表演,并戴上胸飾,跟著音樂模仿動物的樣子。)
2.了解動物與人類的關系--小動物真可愛,你們知道動物和我們的關系嗎?動物對我們人有什么用處嗎?(幼兒分組交流自己調查到的信息,教師請部分幼兒來介紹。并出示圖片,了解動物的多種作用,擴展幼兒的認知。)集體表揚小動物。
3.知道一些珍稀動物,了解保護動物的方法。
他們是誰?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你們知道它們為什么越來越少嗎?
我們怎樣來保護這些珍稀動物呢?
小結:我們不傷害動物,不破壞樹木,不往水里扔垃圾等。
三、表演
1.欣賞歌曲《我們和動物是一家》
2.老師和幼兒一同戴上胸飾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