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怎樣保護自己大班教案(精選5篇)
動物怎樣保護自己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由來:
在我們開展的《認識解放軍》的活動中,幼兒對解放軍的不同顏色的衣服感興趣,從而了解三軍衣服的特點同時也了解到衣服具有保護的'作用。幼兒對動物怎樣保護自己很感興趣,動物在大自然中只靠一身皮毛,它們靠什么來保護自己的生命?于是我和孩子們一起開展了有關《動物怎樣保護自己》的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問題板塊
主題墻飾
區域游戲相關內容
家園合作
資源利用
1、 知道動物為了生存,保護自己,有各種不同的辦法。
2、 萌發幼兒喜歡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3、 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交流自己。
1、 動物怎樣保護自己?
2、 它們用什么方法保護自己?
3、 它們沒有多余的皮毛,怎樣換?
4、 它們是不是碰見兇猛的動物就逃跑呢?
墻飾:動物怎樣保護自己。
家長欄:家長提供的有關動物保護自己的知識。
新聞關注:有關動物知識的介紹。
圖書區:有關動物保護自己的書,有關動物方面的書。
美術區:報紙,吸管,大塊電光紙,膠條,剪刀,皺紋紙。
表演區:孩子做好的道具,斑馬的紙服裝,小花,樹枝。
1、 向家長介紹活動的目的及家長需要配合的方面。
2、 請家長將自己有的資料或知識講給孩子們聽。
請家長帶孩子上動物園,了解動物知識。
動物怎樣保護自己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發現“保護色”對動物生存的價值。直到有些動物只有一種保
護色,有些動物有幾種保護色。
2、通過對保護色的認識,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欲望。
二、活動準備
多媒體圖片
三、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引出主題
提問:小灰兔為什么沒有被發現?
教師小結:原來他身上的顏色跟泥土的顏色很像所以沒有被發現
2、出示圖片
師:小動物在跟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看你們找找看,他們是什么小動物?(師逐一出示圖片)
師:你們在這些圖片中發現了什么?他們的顏色為什么跟周圍環境這么像?有什么用處嗎?
師小結:這些顏色是用來保護自己的,我們叫它保護色。
師提問:那你們還知道有什么動物他們有保護色?(幼兒講述)
3、出示圖片請小朋友找找,誰使用了保護色
師小結:一些動物只有一種保護色,有些動物有幾種保護色,他們會隨著環
境的變化而變化。環境也保護了動物。
4、出示圖片,看看環境的破壞,說說這樣對小動物有什么影響?激發幼兒保護環境。
5、結束
我們要保護環境,不僅要告訴別人保護環境,而且要自己用行動告訴大家保護環境。
白色污染帶來的危害
1、組織幼兒討論:
(1)白色垃圾好不好,為什么?
(2)怎樣才能使我們的環境變漂亮呢?我們該怎么樣做呢?
(3)怎樣使更多人知道減少白色垃圾,要保護環境呢?
2、老師小結。
四、請幼兒來當小小采訪員,并分發減少白色污染傳單。
動物怎樣保護自己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動物為了生存而采取的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
2.感受“保護色”的神奇,萌發探究動物保護色的愿望.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在家長的幫助下搜集動物自我保護的方法,并記錄在調查表格中.
2.《隱身妙招》教師教學資源及教學掛圖4幅。枯葉蝶、北極熊、竹節蟲、蚱蜢、蜥蜴、青蛙、黃鼠狼、斑馬、刺猬、烏賊、烏龜、壁虎、長頸鹿等動物圖片以及背景圖一張.
3.“關于保護色在不同領域的發明”ppt課件。
三、活動過程:
1.交流:你會隱身嗎?怎么做到的?小動物們有這樣厲害的辦法。
2.請幼兒聽故事《隱身妙招》,初步了解保護色
(1)出示枯葉蝶、蜥蜴、青蛙等圖片請幼兒猜一猜它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幼兒自由發言)
(2)教師講故事并進行提問,初步了解保護色
(3)教師小結:枯葉蝶、青蛙等都躲在與自己身體顏色很像的地方,所以老鷹不容易發現它們。
3.請幼兒觀察枯葉蝶、北極熊、竹節蟲、蚱蜢等動物圖片,感受保護色的神奇。
(1)請幼兒說一說哪些動物用保護色來保護自己?(幼兒發言)
(2)教師小結:
在大自然中,有些動物為了保護自己更好的生存,它們身體的顏色與斑紋,與它們生活的環境十分相似,用來隱蔽自己不被敵人發現,這就是動物的保護色。
4.觀看教師教學資源《隱身妙招》,拓展幼兒經驗。
(1)請幼兒觀看教師教學資源,了解壁虎、長頸鹿、斑馬、刺猬、烏龜、黃鼠狼、烏賊等更多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
(2)教師小結: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有很多,有些動物靠放臭氣保護自己,有的靠自身的刺保護自己,還有的靠多在硬殼里來保護自己,動物們有自己保護自己的方法。
5.分組進行游戲:“捉迷藏”
(1)不同的小動物躲在哪里最安全?
(2)如果是你會穿什么顏色的保護衣躲在哪里?
6.聯系生活,拓展幼兒經驗。
(1)幼兒討論:生活中人們也很聰明,根據動物的保護色想到了保護人類自身,小朋友想一想人類會怎樣利用呢?
(2)請小朋友看“關于保護色在不同領域的發明”的ppt課件,拓展幼兒經驗。
四、活動延伸:
1、在圖書區投放有關動物自我保護內容的圖書,拓展幼兒經驗。
2、在科學區請小朋友為動物的保護方法進行簡單的分類,并作記錄。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從幼兒學科學、幼兒認知的特點出發,教學結構嚴謹,各環節銜接自然,幼兒在活動中積極投入,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活動中利用ppt解決難點,既符合幼兒游戲的特點,又達到教學目標,并且充分利用了電教手段,易于幼兒理解和記憶。
2、有個別孩子參與不是很積極,原因可能孩子對動物的保護色,了解不多,使他們在活動中興趣不高。但教師要注意到這些孩子,主動發問,積極互動,效果會好些。
動物怎樣保護自己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動物保護已成為世界關注的主題,動物保護意識的建立是現代人素質的重要標志,動物保護教育應從小開始。幼兒對動物的喜愛為這一主題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本活動從童話故事入手,引導幼兒模擬制作動物保護區,以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生態保護意識。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愛護小動物的責任意識。
2、綜合運用折疊、壓平、連接等美工技能,立體地表現各種動物的特征。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及想像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學會折疊、壓平、連接等美工技能。
2、紙、剪刀、膠水、水彩筆、毛線等美工工具。
過程建議:
1、出示孤獨的小鹿,引出主題。
忽忽國新修建了一座動物保護區,可是只有一只小鹿在那兒,它非常孤單,小朋友幫它想個辦法吧。
2、幼兒討論并商量出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3、教師介紹制作動物的方法和要點。
4、幼兒操作:
(1)重點指導幼兒如何使用連接的方法。
(2)對能力強的幼兒,教師可以要求他們利用輔助材料,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制作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動物。對能力弱的誘餌,教師應鼓勵并幫助他們利用連接的方法制作動物。
5、作品展示。
(1)請幼兒將制作的小動物放進事先搭建好的動物保護區中,讓幼兒充分體會成功的喜悅。
(2)參觀動物保護區,幼兒共同評價制作作品。
延伸提示:
教師組織或家長帶領幼兒參觀動物園或動物保護區。
動物怎樣保護自己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動物為了生存而采取的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
2.能積極探索、發現動物保護色以及保護色在生活中的應用,會用連貫的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3.感受動物保護色的神奇,萌發探究動物保護色的愿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動物為了生存而采取的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
難點:能積極探索、發現動物保護色以及保護色在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準備:
《熊二捉迷藏》課件、有關動物保護色及應用的課件和錄像、磁性黑板、森林背景圖、動物圖片、背景音樂等。
三、活動過程:
1.以游戲“捉迷藏”導入,在情境中激發幼兒了解對動物保護色的興趣。
1課件演示,引導幼兒說出熊二衣服的特點。
(2)繼續演示課件,以“熊二捉述藏”的形式引導幼兒說出熊二兩次躲藏的位置并進行標注。
教師小結:熊二為了隱藏自己,它躲藏的地方與身上的衣服顏色和花紋差不多。
2.動物搜尋,在探索中發現、了解并交流不同動物的保護色,感受保護色的神奇。
(1)繼續以“捉迷藏”情境引導幼兒觀看錄像,了解動物保護色。
引導幼兒觀察發現;都有誰?藏在什么地方?
教師小結:這些顏色是動物用來保護自己的,是它們的保護色。
(2)請幼兒幫小動物利用保護色玩“捉迷藏”,引導幼兒觀察、操作,進一步理解保護色。
(3)課件展示,經驗分享,引導幼兒了解其它動物的保護色。
討論: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有保護色?
教師展示各種動物課件,進一步了解不同動物的保護色,豐富幼兒對保護色的認識并進行小結。
3.視頻欣賞,在分享中提升幼兒經驗,了解動物的不同保護色。
(1)觀看視頻“變色龍”,了解變色龍保護自己的特殊方法。
(2)觀看過程中提問:它變成了什么顏色?引導幼兒觀察并表達自己的發現。
教師小結:變色龍的保護色更神奇,它的皮膚會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來保護自己。
4.播放課件,聯系生活,了解人們對保護色的利用。
(1)猜猜看:以穿不同服裝的軍隊在森林里行軍打仗為例子,引導幼兒思考:“他們誰能取勝,為什么?”
(2)播放錄像,引導幼兒通過視頻驗證自己的想法。
(3)結合課件,拓展幼兒經驗,加深幼兒對保護色的了解,并進行小結。
5.以游戲鞏固對保護色的認識,進一步體驗探索的快樂。
游戲“快樂大躲藏”,引導幼兒在活動室尋找隱藏的動物,并通過動物自身的保護色進行躲藏。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到戶外玩“捉迷藏”的游戲自然結束活動。
2.鼓勵幼兒與家長一起探索動物保護色的知識,并充分利用保護色進行奇思妙想。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從幼兒學科學、幼兒認知的特點出發,教學結構嚴謹,各環節銜接自然,幼兒在活動中積極投入,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活動中利用ppt解決難點,既符合幼兒游戲的特點,又達到教學目標,并且充分利用了電教手段,易于幼兒理解和記憶。
2、有個別孩子參與不是很積極,原因可能孩子對動物的保護色,了解不多,使他們在活動中興趣不高。但教師要注意到這些孩子,主動發問,積極互動,效果會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