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戶外游戲教案范文(精選13篇)
幼兒園戶外游戲教案范文 篇1
游戲目標:
進行拋、接、跳、投等多種動作技能的練習,發展幼兒的上、下肢力量和身體協調等多種素質,激發幼兒的練習興趣。
游戲準備:
利用廢舊布的邊角余料,縫制成拳頭大小的圓體,里面填充棉花、碎布條等軟物,縫合成“布球”。人手一個或兩個。(可根據游戲需要制成不同顏色的“布球”,增強趣味性。)
游戲玩法:
1.進行個體或協同地拋、接、跳、投等多種動作練習。
(1)雙手向上連續拋、接球。(適應球性,提高身體的本體感覺和判斷力。)
(2)雙手向上拋球擊掌接住球。(發展上肢拋球力量,提高對接球時機的預判能力。)
(3)雙手交替向上拋、接球。(發展單臂拋、接球的靈活性,提高左、右腦神經協調支配肢體運動的能力。)
(4)兩人相對,間隔一定距離,雙手向上相互拋、接球。(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培養合作意識。)
(5)兩人相對蹲立,間隔一定距離,沿地面雙(單)手向前相互推滾、接球。(發展手臂力量和上肢動作的協調性。)
(6)兩人相對,間隔一定距離,用腳相互夾拋球。(要求兩腳用力蹬地,腰腹協同用力。)
(7)布球置地面,雙(單)腳向前、后、左、右越球跳。(發展彈跳能力。)
(8)頭頂布球的各種走步練習。如:直體走、蹲著走、走圖形等。(提高走步能力,發展平衡能力。)
(9)雙腳夾布球向前連續兔跳。(發展跳的.能力,提高腿部力量。)
(10)球置地面等同間隔,單(雙)腳連續向前或向側跳。(發展腿部力量,提高跳遠能力。)
(11)布球擲準、擲遠游戲。如進行一定距離固定靶的“投籃比賽”,或者活動靶“獵人打狐貍”等游戲。(發展上肢力量,提高擲準、擲遠能力。)
小布球投籃比賽:
準備等同規格的紅、藍兩種小布球若干,球數是參加游戲人數的倍數,桌子2張,籃筐2個。籃筐置桌面用膠帶或其它方式簡單固定。場地布置如圖:
將幼兒均分成兩隊,分別站在圓線外,每人手持兩個布球。當聽到開始音時,小朋友迅速向本方的籃筐里拋投布球。投中球數多的隊為勝,反之為敗。
游戲規則:擲完球后,要迅速回到站位線上,如兩隊投中球數相等,以站隊快者為勝。如有投錯球筐的,球為另一隊所有。
獵人打狐貍:
游戲準備:小布球若干,球數是參加游戲人數的倍數;小狐貍頭飾人手1個。場地布置如圖:
游戲玩法:將幼兒均分成兩隊,一隊扮“獵人”,一隊扮“狐貍”。“獵人”隊的小朋友每人手拿兩個(或多個)布球,站于游戲直線上,“狐貍”隊戴好“狐貍”頭飾站在規定的區域一端。開始后,扮“獵人”的小朋友用手中的布球,擊打規定區域內跑過的“狐貍”。然后雙方輪換身份再游戲,看哪一隊打中的“狐貍”多,打中多的隊為勝。
游戲規則:扮“獵人”的小朋友用布球擊打扮“狐貍”小朋友的髖以下部位。“狐貍”和“獵人”都不能越線。
2.小布球游戲與其它游戲結合:
(1)與兒歌(表演)游戲結合。(適合小班)
游戲準備:每人手持一(兩)個“布球”;兒歌一首。
游戲玩法:
兒歌詞 說明
我有 原地左手持“布球”于胸前,右手五指并攏
屈臂向內擺至胸前,身體稍右轉,眼看手。
一個 右手食指朝頭上斜前方點,眼看指尖。
小布球, 右手下劃,食指觸布球,同時換右手持球,眼看布球。
拍一拍, 右手持布球,仿拍球狀,按節奏蹲起2次。
跳一跳, 雙手持布球,按節奏上跳2次。
用腳踢, 兩腿半蹲,右手持球左腿前(低姿),放球同時左腿
由后向前踢布球。
它就跑。 小朋友隨球飛出去的方向快速跑去撿球。
游戲效果分析:
此活動是身體與語言活動相結合的游戲。發展身體動作能力的同時提高語言能力,培養幼兒兒歌、動作一致的節奏感。游戲簡單,活動中有聲有色,效果好。具有一定的表演和觀賞性。
(2)小布球游戲與智力(分辨顏色)游戲結合。(適合中、大班)
游戲準備:
以20人參加活動為例。分別縫制或包裹成紅、黃、綠、藍四種顏色各10個布球(共40個),按顏色平均將球裝入兩個筐里,即每筐20個球。場地布置如圖:
游戲玩法:
將幼兒均分成兩隊,分別站在游戲線兩側。每隊第一個幼兒聽到游戲開始音后,快速跑至裝有布球的筐,拿一個規定色的布球,繼續向前跑將球放至圓圈內,迅速回跑,拍第二人的手,游戲依次進行。以速度快,辨別顏色正確的隊為勝,反之為敗。
游戲規則:
1.每組幼兒必須按老師規定的顏色拿球。回跑時不拿球。
2.拍手交換游戲時要在起跑線后,不能越線。
游戲效果分析:
此活動是身體練習與智力性活動相結合的游戲。在發展幼兒快速跑能力的同時,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和辨別能力。
幼兒園戶外游戲教案范文 篇2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能把一張大的報紙折成"細尾巴"的樣子。
2.幼兒在活動中能感受到踩"尾巴"的興趣。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每人一張大的報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示范折"尾巴"。把一張大的.報紙,對折,折成"細尾巴"的樣子。
教師講解游戲規則:要求幼兒把折好的"尾巴"放在腰間,兩個小朋友做游戲,互相逐看誰先踩下"尾巴"來,誰就勝利。
二、基本部分
折"尾巴":幼兒每人一張報紙,按老師折的樣子開始折,先把紙平放在桌子上,一次性折成細"巴"的樣子。
幼兒先把折好的"尾巴"放在腰間,倆倆交朋友,找到朋友以后,教講解游戲規則:游戲時幼兒不能推自己的朋友,誰先踩下"尾巴"來誰就勝互相追逐小心不要摔倒。
開始游戲。
教師發口令幼兒互相追逐踩"尾巴"。游戲連續進行3-5遍。
游戲時教師要保護好幼兒的安全,分組游戲。
三、結束部分
分散游戲。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甩著自己的"尾巴"在場地上自由活動。
4:00-4:15離園準備(入廁、整理衣服)。
反思:
這個游戲小朋友十分喜歡,只是不知道正確的玩法。今天我們利用體育活動時間玩玩這個游戲,這個活動主要是訓練幼兒靈活性,讓孩子們自主探索。在觀察到一些現象后給予特別指點,并和全班幼兒共同欣賞幼兒的新經驗,通過一步步分享新經驗,層層遞進,自然地達到了教學目標。孩子們在玩中學習,智力得到了提升,身體得到了鍛煉,情感得到了升華,達到了健康教育的目標。
幼兒園戶外游戲教案范文 篇3
設計意圖:
本節體育游戲課,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鍛煉幼兒手膝著地協調地爬行,設計了本節活動《螞蟻搬豆》,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引導幼兒經過手腳一致爬行,發展幼兒身體的協調本事,來滿足孩子們對爬的興趣和需求,從而使孩子們喜歡游戲,體驗游戲的歡樂。
活動資料:
螞蟻搬豆(體育游戲)。
活動目標:
1、練習手膝著地向前爬行,鍛煉動作的靈活和協調。
2、體驗成功帶來的樂趣。
3、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活動準備:
沙包(豆子)通透的紙箱、墊子、音樂、螞蟻胸飾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會學小動物走路嗎?幼兒學動物走路。
2、師出示螞蟻圖片,讓幼兒認識并提問,小螞蟻怎樣走路?
3、幼兒自由學螞蟻走路,選做的好的幼兒進行示范。
二、游戲活動準備:
1、準備運動:跟螞蟻媽媽做運動
(下蹲運動、上肢運動、腹背運動、跳躍運動)。
2、你們都明白螞蟻怎樣走路了,我們一起來爬行吧!
3、幼兒嘗試手腳一致爬行的`動作。
三、游戲活動過程:
1、孩子們,媽媽發現前面不遠的地方有很多豆子,可是媽媽年齡大了,搬不回來,你們愿意去把豆子搬回來嗎?
2、師講游戲規則:將幼兒分數相等的兩組,幼兒鉆出“螞蟻洞”(前后通透的紙箱),爬過前方的墊子,搬一顆豆子從場地兩側走回,把豆子放在筐里,幼兒一個之后一個爬過去,依次進行,哪組先搬完豆子,哪組獲勝。
3、師組織幼兒進行游戲。
4、表揚獲勝的小組。
5、放松活動:孩子們你們真能干,幫媽媽搬了這么多豆子,你們很累了吧!我們休息一會兒。引導幼兒甩小手,揉揉腿。
四、游戲活動延伸:
回家和家長一起玩這個游戲。
活動結束:
寶貝們,天快黑了,我們把豆子搬回家吧!
幼兒園戶外游戲教案范文 篇4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在游戲中感受與同伴游戲的樂趣,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2、提高幼兒的應變能力和游戲動作的敏捷性。
3、經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本事,鍛煉他們的個人本事。
5、使小朋友們感到歡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哨子一個,大紅蘋果卡片若干
2、自制帽子若干
活動過程:
教師帶幼兒到戶外操場,慢跑一圈,指導幼兒做簡單的.熱身動作。
1、導入游戲
小朋友們,今日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好玩的游戲,它的名字叫“傳帽子”,我們今日要看看那位小朋友表現最好,今日教師就獎勵給他一個紅紅的大蘋果,給幼兒出示大蘋果卡片。你們可要好好的參與啊!!
2、首先說明游戲的規則和過程,并和部分幼兒一起模擬表演其他幼兒認真看。
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排成八字形,各行派頭的幼兒前面有10頂帽子,游戲開始后,各行派頭的幼兒將第一頂帽子戴在頭上后,第二個幼兒立即從第一個幼兒頭上把帽子摘下來戴在自己的頭上,后面的幼兒以此傳下去。當第一名幼兒帽子被摘下后,他立刻又拿起了放好的第二頂帽子,同樣依次傳下去,直至10頂帽子傳完為止,傳得快的小組為勝。
3、開始游戲
將全班幼兒分成兩個小組,以教師的口令為信號,游戲開始。幼兒緊張而忙碌起來,看到帽子快速而緊張的在幼兒手中傳遞著,孩子們也充斥在游戲的氛圍中。
活動反思:
幼兒都十分喜歡傳帽子這個游戲,在游戲中,感受了大家一起努力,大家一起做游戲的氛圍,并且都在為本小組的勝出做出了自我的努力。在這個游戲中,幼兒學會了團體合作,理解了團體合作的重要性。也進一步獲取了游戲的歡樂,鍛煉了自己的自信心。
幼兒園戶外游戲教案范文 篇5
活動目標
1、發展自身的耐力、速度和靈敏性。
2、對對跑步感興趣,能體驗到跑步活動中運動、競賽和交往的'樂趣。
3、訓練往返跑的動作。
活動準備
1、分別放置1、2、3、4標志物。
2、設計場地,設置起、終點。
活動進程
一,活動開始
觀察場地,啟發幼兒想出玩法:如:跳、跨、繞著跑等。
在教師帶領下作熱身運動,活動全身關節。
二、游戲活動
1、教師組織幼兒學習往返跑是動作。
2、比較動作,掌握要領。
(1)教師示范一次,請幼兒看教師是怎樣做的?
玩法:先把手放在1標志物上,跑去摸一下2標志物,再跑回摸3標志物,
然后跑去摸4標志物,跑回結束。
(2)幼兒練習往返跑動作。
教師用語言提醒幼兒摸哪個點,提醒幼兒腳下動作,提示幼兒掌握動作要領。
(3)教師總結往返跑動作要領:
到達轉彎處前2――3步時步子要大,上體直或后仰,后腿蹬地用力稍小。
最后一步腳向轉身方向內扣,然后轉身180,重心移至轉身后的前腳,繼續跑動。
(4)請2位幼兒和教師一起跑,比較動作的不同。
(讓幼兒仔細觀察:提醒幼兒觀看教師轉身時腳的位置和身體的轉動)
3、比賽激趣,鞏固練習。
(1)講解比賽規則:以比賽接力進行,先跑完的隊獲勝。
(2)進行游戲2遍,隨時指導幼兒注意動作要領。
三、活動結束
師幼做放松活動,結束。講評游戲。
幼兒園戶外游戲教案范文 篇6
【活動意圖】
幼兒喜歡做游戲,邊唱兒歌邊做游戲更是孩子們樂意干的事。為了發展幼兒的跑、跳能力、培養運動的`興趣、增強其看信號標志做動作的意識,我特設計了送小動物回家這一游戲活動。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運動的興趣。
2、發展跑、跳的能力。
3、練習看信號標志做動作。
【活動準備】
頭飾(小兔、小鴨、小狗)、 貼有圖片的房子(胡蘿卜、小魚、骨頭)、拱形門、墊子、《走路》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1)幼兒隨音樂一邊唱《走路》一邊模仿歌曲里的小動物,自由地走走、跑跑、跳跳。
(2)玩猜猜猜、變變變游戲
先請幼兒猜猜小兔”、“小鴨”、“小狗”的家分別在哪兒,再引導幼兒戴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頭飾,變成“小兔”、“小鴨”、“小狗”,找找自己的家。(小兔的家貼有胡蘿卜圖片、小鴨的家貼有小魚的圖片、小狗的家貼有骨頭圖片)
幼兒園戶外游戲教案范文 篇7
活動目標;
1、在集體活動中學會輪流和等待。
2、形成同伴之間謙讓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初步了解哪些是正確的行為,那些是不安全的行為。
2、教學用圖,《玩滑梯》
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談話:“大家說說我們怎么樣玩滑梯才更安全?”
教師和幼兒討論活動情況,確定怎樣的行為最安全。
2、了解圖片內容幼兒觀察教師出示的圖片
“圖片上有什么?”
“誰玩滑梯是正確的?”
“誰玩滑梯是不安全的?”
“什么是輪流?大家一起來排隊試試看。”
理解圖片
3、師生共同理解圖片
活動評析:
玩是幼兒共有的特點,如何培養幼兒正確的玩法,是幼兒上了幼兒園基本要學的,要讓幼兒在學習,玩耍的.過程中理解并掌握知識才是幼兒來幼兒園的目的,也同時激發幼兒喜歡上幼兒園的興趣。
幼兒園戶外游戲教案范文 篇8
活動名稱:
小兔子找山洞
活動名稱:
發展雙腳向前跳的能力,培養動作的協調性和反應的'靈敏性。
活動準備:
1、事先請幼兒學會兒歌:“小白兔,沒有動,一二三、三二一,快快找個小山洞。”
2、大部分幼兒兩人一組手拉手搭成山洞,少數幼兒蹲在“山洞”里扮“小兔”。“小兔”要比“山洞”多兩個,多出的“小兔”站在場地中央。
活動玩法:
游戲開始,所有“小兔”都邊說兒歌邊按照節奏在場地上分散雙腳向前跳,說完兒歌最后一個字“洞”,“小兔”迅速跑去找山洞,鉆到山洞里蹲下。沒有找到山洞的“小兔”與做“山洞”的幼兒從頭依次交換位置,游戲繼續進行。
活動建議:
提醒“小兔”展“山洞”是注意安全,按照先后順序不爭不搶。
活動名稱:
躲沙包
活動名稱:
1、能靈活機智的投準和躲閃
2、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活動準備:
沙包一個,在場地上畫兩條平行線,兩條線之間間距五米左右。
玩法:
A、B兩名幼兒分別站在兩條線外,C幼兒站在兩線中間,面和背分別對
著A、B幼兒輪流用沙包擊C幼兒的身體(不能擊頭部),C幼兒靈活躲閃。若C幼兒被擊中,則與A、B幼兒輪換,先后順序,游戲可反復進行。
活動建議:
1、選擇小米、小麥等填充沙包,以免擊傷幼兒。
2、熟悉游戲后,可增加躲閃的人數至2~5人。
3、游戲可以分組進行,躲閃的幼兒組成一個團隊,被擊中的幼兒下場,其它幼兒可以嘗試接住沙包,讓下場的幼兒獲得重新上場的機會。若躲閃的幼兒全部被擊中,則換另一組幼兒躲閃,游戲反復進行。
幼兒園戶外游戲教案范文 篇9
目標:
1、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發揮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2、培養幼兒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樂意與別人合作,體驗合作的快樂,探索紙球的多種玩法。
準備:
將廢舊報紙團成圓團、大小適宜,用彩色即時貼及透明膠帶包好,人手一個;紙箱球門;
玩法:
一、踢足球
將制作好的紙球作為“足球”,幼兒進行踢足球練習或者比賽,以培養幼兒的腿部力量和競爭意識。
二:拋接球
將制作好的紙球分給幼兒,進行自己練習拋接球或者兩兩結伴來玩拋接球,以鍛煉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投球
先根據班內幼兒的`實際情況設定好投籃距離,然后劃好一條線,幼兒在線外投球,在規定的時間內,進球最多的幼兒為勝。
四:傳球
讓幼兒站成不同的圖形,如:圓形、三角形等互相傳球。
五:夾球跳
在規定的起點線上統一聽口令夾球行進跳比賽。
六:曲棍球
1、設定一個球門,幼兒自行練習,用球棍將球擊入球門內。
2、根據幼兒人數分成兩隊,各隊選派一名守門員,兩隊分別向對方的球門擊球,在規定的時間內,擊入球門多的球隊為勝。
幼兒園戶外游戲教案范文 篇10
設計意圖:
貓和小鳥是幼兒喜歡的動物,模仿小鳥飛、小貓跑的動作幼兒更是喜歡。為了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鍛煉幼兒的'身體、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練習走、跑、躲、閃、蹲的基本動作。
活動準備;
歡快的音樂磁帶、花貓頭飾、小鳥頭飾、花兒頭飾,易拉罐若干(當樹林)。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播放音樂做小動物模仿操。
2、情景導入: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到樹林里去做游戲好不好。(幼兒一起說好),想不想做花貓、做小鳥、做花朵。(幼兒一起說想)
3、游戲:《花貓和小鳥》
把幼兒分成三隊,一對當花貓、一隊當小鳥、一隊當花朵,老師幫幼兒分別戴上頭飾。和幼兒一起布置場地,把易拉罐當樹林擺在活動場地上。
規則:播放音樂、扮花朵的幼兒分散在樹林里蹲著,扮小鳥的幼兒在樹林里飛來飛去,扮花貓的幼兒去捉小鳥,只要輕輕拍到小鳥就算捉到。兩人互換頭飾,但不能推、也不能拉幼兒,否則罰下。小鳥可躲在花兒下面,花貓則不能捉小鳥。音樂停止后,小鳥和花朵互換頭飾,游戲再次開始。
活動延伸: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布置個任務好不好,(幼兒一起說好),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做《花貓和小鳥》的游戲。
幼兒園戶外游戲教案范文 篇11
活動目標:
1、發展平衡能力和上下肢動作的協調性。
2、能持物走高30厘米、寬20厘米的平衡木。
3、培養幼兒的團隊意識。
活動準備:
布置場地,在場地兩端畫起跑線,相距50米,中間擺放平衡木。小型月餅盒兩個。
活動過程
1、談話:中秋節到了,小朋友們要去慰問解放軍叔叔,大家在路上要走過一座小橋才能到達目的地。你們敢過小橋嗎?
教師提醒幼兒,人或月餅不能從平衡木上掉下來,違反規則要重新走。師幼一起練習,教師示范講解平衡木的動作要求,幼兒依次練習,教師指導。
2、游戲:過小橋,送月餅。
玩法: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分成兩組,分別站在場地兩端的起跑線上,游戲開始,兩隊第一組的排頭手體月餅盒,跑到小橋前,走過小橋,跑到本隊另一方,將月餅盒交給第二組的排頭,站到隊尾。第二組排頭按上述方法過小橋送月餅,依次進行。先完成任務的隊為勝。
規則:一是在小橋上只能走,不許跑。如果人或月餅盒從平衡木上掉下來,要從掉下之處重走。二是等待跑的幼兒不能跑出起跑線接月餅盒。
4、游戲結束。
收拾物品,歸放到原來的地方。帶領幼兒一起走出游戲場地。
幼兒園戶外游戲教案范文 篇12
設計意圖:
為幼兒供給趣味的生活活動情景及玩教具,讓幼兒在歡快的游戲中掌握基本的技能,是我們寓教于樂的基本原則。為此,我選擇了這一常見又好玩的圈圈和孩子們一齊玩耍游戲,在玩中學會并鍛煉了基本的技能。
活動目標:
1.對玩圈感興趣,嘗試使用多種方法玩圈。
2.練習鉆、跳、平衡等基本技能,培養合作本事。
活動準備:
1.幼兒用的小圈、沙包若干、平衡木四條、小椅子兩把、紙箱一個。
2.歡快的背景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師幼共同做圈操。
師幼每人一個圈,引導幼兒隨音樂一齊做操,活動身體各關節。
2.指導幼兒玩圈。
(1)請幼兒自由玩圈。
請幼兒說一說師怎樣玩圈的并演示玩法。
(2)鼓勵幼兒探索圈的多種玩法,引導幼兒相互學習。
(3)引導幼兒合作玩圈。
3.組織幼兒玩“運糧食”的游戲。
玩法:各組幼兒手拿沙包從起點出發,依次鉆過“山洞”,跳過“小土坑”,走過“小橋”,將手中的“糧食”(沙包)送到“糧倉”,然后跑回起點。(情景:用兩把小椅子輔助將圈立起來——山洞,兩個圈緊挨著依次擺好——小土坑,平衡木——小橋,紙箱——糧倉。)
4.提醒幼兒聽音樂做放松運動。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繼續探索圈的各種玩法。附玩圈法:
1.滾圈:將圈向前推出去再撿回來。
2.跳圈:將圈平放在地上,從圈里跳進跳出。
3.轉圈:幼兒用手轉圈,使其原地旋轉。
4.套圈:從頭套入腳下取出或從腳套入頭上取出。
幼兒園戶外游戲教案范文 篇13
活動內容
生活中的防盜
活動目標
結合生活實際,了解防盜的設施與方法。 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求知欲、創造力。 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活動準備
一幼兒收集的各種防盜設施、方法的圖片資料。
二介紹“電視監控”“報警系統”、“電子門”“保險柜”的錄象。
三畫有“住宅小區、銀行、博物館、超市、幼兒園”的圖片。
四紅色水筆人手1支,幼兒收集資料的過程同時也是經驗準備的過程,教師在交代任務時,把自己納入其中一分子,以合作者的身份介入,突出了孩子的主體性。但教師在準備時,著眼點在考慮孩子收集有難度的材料,同時盡量準備可以用不同的手段來展示的,如多媒體課件、錄象等較為生動的形式。
活動過程
一、利用生活經驗引出課題 討論:你們家有沒有被偷掉過東西,是怎么一會事?(從孩子熟悉的生活內容入手,孩子參與踴躍,描述繪聲繪色,興趣充分激發)
二、了解各種防盜方法幼兒介紹自己了解的防盜方法。(通過實物投影儀,幼兒把準備的圖片資料在電視屏幕上展示,并介紹給大家)
三、出示課件,教師鼓勵幼兒觀看并相互介紹,活動前與家長的溝通非常有效,在家長的支持下,孩子準備的材料非常豐富:有各種各樣的門、防盜窗、貓眼、圍墻以及外墻上嵌著碎玻璃的照片;有從網上下載的從古至今形狀各異的鎖包括指紋鎖、密碼鎖、插卡鎖)的圖片資料;農村雙重門的模型;密碼箱、鎖、家庭報警器等實物;在銀行工作的家長還拍攝了101運鈔車、全副武裝的防暴運鈔員的照片;公安家長提供了警車、警員的照片;外企家長打印了電子門、保安室的資料鼓勵幼兒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盜方法介紹給大家。
活動延伸
幼兒介紹自己的設計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