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端午節包粽子親子活動教案(精選11篇)

端午節包粽子親子活動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01

端午節包粽子親子活動教案(精選11篇)

端午節包粽子親子活動教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通過開展一些列既具有傳統文化內涵又體現時代特色的富有創意的趣味活動來吸引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不但能達到活躍身心、聯絡鄰里感情、增強社區凝聚力的作用,更能寓教于樂,增進大家對端午節傳統文化的了解,深刻體驗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歷史意義,從而使民族精神得以傳承。

  二、活動主題

  “品味端午,傳承文明”——端午節系列趣味大賽

  三、活動時間

  端午節前夕

  四、活動地點

  門口

  五、活動內容

  (一)“包粽子、獻愛心”比賽

  在活動當天舉辦包粽子比賽,社區干部和居民齊參與,以拉近社區與居民之間的距離,增進鄰里感情。在活動結束后,將包好的粽子送給轄區孤寡、空巢及殘疾家庭。

  參與對象:社區干部和社區居民

  活動方式:

  1、在5分鐘之內,看哪位參賽者的粽子包得又快又好。

  2、由居民代表評出前三名及最上鏡“粽子獎”。

  3、向得獎者頒發相應“禮品”。

  4、凡參加比賽者都送一份紀念品。

  5、比賽結束后,將所完成的.粽子送給轄區孤寡老人、高齡老人及殘疾人。

  (二)端午飄香、釣香粽比賽

  社區居民分小組參加比賽,按照游戲規則在規定的`時間內釣粽子,每人限釣一次,獎品即所釣得的“粽子”。

  參與對象:社區居民

  (三)蛋體彩繪

  參加活動的居民或小朋友每人持一個鴨蛋,自由發揮,在蛋殼上現場作畫,一展身手,最終由居民評委評選出前六名,頒發獎品。

  (四)趣味有獎知識競賽

  設置有關端午節的來歷、習俗方面的題目,邀請居民參與答題,答對者獲得禮品一份。

端午節包粽子親子活動教案 篇2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但在孩子們對于它的認識僅僅停留在“粽子”是可以吃的上面,而對“端午節”這個節日的名稱、來歷和相關的風俗都不了解,因此,要幫助幼兒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我準備結合3—4歲孩子具體形象思維的年齡特點,通過故事、品嘗等多種形式,讓幼兒在體驗中了解端午習俗,同時滲透愛國主義的情感。

  活動目標

  1.感受端節的文化氣氛,萌發愛國主義情感。

  2.知道吃粽子、劃龍舟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3.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圍繞端午節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教師準備:知道端午節的來歷以及相關的民風民俗。

  幼兒準備:吃過各種口味的粽子,見過不同形狀的粽子。

  2.物質準備:粽子實物,《賽龍舟》視頻。

  3.環境準備:在娃娃家和手工區投放收集到的艾葉及粽子、香包等。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粽子,知道端午節快到了。

  1.教師出示粽子引導幼兒回憶與粽子相關的已有經驗。

  2.了解端午節的節日名稱。

  二.聽故事《屈原的傳說》,了解端午節習俗的來歷。

  1.播放《賽龍舟》視頻,了解龍舟與一般船樣式和劃船方式的不同。

  2.再次播放《賽龍舟》視頻,請幼兒模仿劃船的動作,感受氛圍。

  3.老師講故事

  在古時候有一個楚國人講屈原,他呀很能干,也很熱愛自己的國家,幫助楚王治理國家,楚王很信任他,可是有一些壞人不喜歡他,總是到楚王面前說他的壞話,漸漸的.楚王就不相信他了,讓屈原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不準他回來,但屈原還是非常擔心自己的國家,每天睡不好覺,當屈原聽到楚國與秦國打仗后沒有了,便非常傷心,農歷五月初五這天,他來到汨羅江邊,跳了下去。人們聽說了后就劃著船去救他,還用竹葉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讓魚吃飽了不要傷害屈原,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叫做端午節,劃船救屈原的活動變成了賽龍舟,竹筒子盛米改成用柴葉包粽子。

  三.嘗一嘗:粽子真好吃

  1.引導幼兒觀察粽子的形狀。

  2.引導幼兒說說粽子的味道。

端午節包粽子親子活動教案 篇3

  活動時間:

  6月10日-6月12日

  活動目的:

  1、希望通過本次活動增進的.美譽度

  2、創和諧社會、辦文明活動給常州市民提供一個輕松、愉快的購買環境,讓和市民面對面,贏得更好的口碑營銷。

  3、迎接端午,鄰里互動。

  活動對象:

  周邊居民、路過市民

  活動形式:

  包粽子大賽、戶外文藝演出、車展

  活動流程:

  7:30-8:30進場布置

  14:30-17:30包粽子大賽

  18:00-20:30歌舞表演(中間穿插互動環節)表演

  活動流程:

  1、節目表演(拉丁)

  2、節目表演(歌曲)

  3、互動節目及禮品贈送

  4、節目表演(舞蹈)

  5、節目表演(歌曲)

  6、互動節目

  7、節目表演(歌曲)

  結束

  互動環節送小禮品

  大賽流程:

  1、比賽選手一共:42人1、6人一組,分7組

  2、每組比賽前材料整理1分鐘,比賽看選手包5個粽子需要多少時間。

  14:30-14:40主持人介紹

  14:40-15:00第一組

  15:00-15:20第二組

  15:20-15:40第三組

  15:40-16:00第四組

  16:00-16:20第五組

  16:20-16:40第六組

  16:40-17:00第七組

  3、每組比完后就速度和美觀進行評比。

  全部比賽結束后,評出單組速度勝出者:7人

  美觀勝出者:7人

  最快包粽手:1人

  最美觀包粽手:1人

  比賽規則:

  1、選手必須為70歲以下,并且身體健康。

  2、包之前有1分鐘的準備時間,主持人喊開始才能開始包。

  3、粽子漏餡的不算。

  4、裁判有3人,對美觀度進行10分制評分,所有選手的3個成績的平均分數為最后美觀比賽成績。

  5、比賽結束后10分鐘內主持人要公告出各選手獲獎情況,并由領導當場頒獎。

  6、所有選手自己包的粽子都可以帶回家。

端午節包粽子親子活動教案 篇4

  一、背景材料: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于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于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環境創設:

  1、科學區: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區:放置制作長命縷和紙粽子的材料。

  3、閱讀區: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4、表演區:提供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四、家長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鴨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4、參加班級的包粽子活動。

  五、活動安排:

  活動一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幼兒表現:

  當我在給孩子講《屈原》的故事時,他們都聽得非常的'認真,睜著大眼睛滿臉一副敬佩的樣子。當聽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時,都不約而同地發出“啊”的驚嘆聲和遺憾聲。有的孩子還爭著要把自己從家長處聽到的關于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說出來。

  活動二艾草和菖蒲

  目標:

  觀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們在端午節期間的.特殊用途。

  幼兒表現:

  班上有四個幼兒特地讓家長去市場購買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掛在教室內外。孩子們感到很新鮮,他們以前看到過,但是卻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實際含義是什么,所以都紛紛問我。我向他們解釋和介紹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稱和端午節用來辟邪的用意。對于辟邪孩子們都不太懂,但他們知道這肯定是一種挺厲害的東西,就象一把劍一樣。關于名稱,有一個幼兒問我:哪一樣是艾草?哪一樣是菖蒲?我當時一下子蒙住了,的確課前我沒仔細去查過資料,于是我就請小朋友幫忙去問問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小朋友們樂意地接受了任務,下午當大人來接孩子時,他們都急著詢問,但當時家長們也都被問住了。

  活動三粽子香袋

  目標:

  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在探索中學習疊制錐體技能。

  3、養成做事細心的習慣。

  幼兒表現: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結實了。”

  幼:“我們的粽子五顏六色的真漂亮,啊嗚!咬一口。”

  幼:“哇!老師把我們紙做的粽子串起來了,好漂亮啊!”

端午節包粽子親子活動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幼兒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班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活動內容:

  活動一:社會領域《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使幼兒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能積極、大膽地與同伴進行交流和討論。

  3.知道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進一步培養愛國主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進行過端午節的調查。根據幼兒的問題設計、制作有關端午節經驗的調查表,鼓勵幼兒廣泛收集資料、積累經驗。自帶各種口味的煮熟的粽子。

  活動過程:

  1.了解端午節的由來,介紹端午與屈原的故事。提問:今天是什么節?大家一起念兒歌《五月五是端午》

  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撒白糖,門插艾香滿堂,龍船下水喜洋洋。

  2.老師給孩子講《屈原》的故事,屈原是如何愛他的國家,又是怎樣投江的。

  3.介紹端午節兩項主要慶祝活動棗包粽子、劃龍舟的意義。

  4.組織幼兒品嘗粽子,觀察粽子外形、講述粽子的口感味道。

  5.活動結束,收拾材料。

  活動二:藝術領域《包粽子》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集體討論,分工合作,以捏橡皮泥的形式學習包粽子,使幼兒進一步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產生興趣。

  2.讓幼兒通過美術活動,、增強幼兒合作性、創造性、動手能力。來體驗勞動和分享的樂趣

  活動過程:

  1.結合端午節的粽子,引導幼兒根椐自己的已有經驗說一說粽子的`.基本特征(幼兒也可自由討論)。

  2.引導幼兒想想用什么橡皮泥做粽子?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怎樣包粽子、特別是粽子的形態。

  3.幼兒分組制作粽子,采用各種已學的技能進行活動。教師重點引導幼兒做粽子的形狀,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

  4.啟發幼兒可大膽設計不同的粽子。

  5.將幼兒自己制作的粽子放在活動室的周圍,并讓幼兒互相參觀、交流、評評誰的粽子最有特色、最有創新。

  6.活動結束,收拾材料。

端午節包粽子親子活動教案 篇6

  一、活動意義: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文化中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一年的這一天,許多人家都會包粽子,許許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種類的粽子,都會在這個粽香的'季節紛紛涌現。為了弘揚民族精神,傳承端午節傳統文化,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感受悠久歷史文化,同時為了促進家庭成員的和諧相處,在親子互動中感受節日的.快樂,體味美好生活,學校大隊部特舉辦“端午粽飄香”包粽子親子活動。

  二、活動時間

  5月18日中午1:00

  三、活動地點

  多功能廳

  四、活動內容

  1、節日民俗知多少。

  由主持人現場提問端午節為主等其他民俗節日的風俗,現場發小獎品。旨在普及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時間約(10——15分鐘)

  2、以家庭為單位,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比賽(10分鐘)比賽包粽子。一~~三年級每個學生至少包1個,四~~六年級每個學生至少包2個,最后與家長的粽子一起計入總數。(注:粽葉、米、繩子等材料選手自備)

  3、評分標準:以參賽人員包粽子的數量、質量、美觀為標準,漏米、形狀過差、過松的不計數,按數量高低排名,如出現數量相同,按外形美觀程度排名。

  4、按參賽家庭的40%設獎,比賽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7名。

端午節包粽子親子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熟悉包粽子過程的基礎上,嘗試創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粽子動作,并隨音樂合拍地進行表演。

  2、能根據音樂節奏及旋律等變化,匹配相應動作。

  【活動準備】

  1、音樂。

  2、幼兒觀察過包粽子,了解包粽子的過程。

  【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激發創編興趣。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

  聽了這段音樂有什么感覺?你想干什么?

  (2)隨著音樂自由地表現包粽子的過程。

  這段音樂表現了包粽子的'過程,怎么包呢?我們聽著音樂試著做一做。

  2、遷移包粽子經驗,嘗試創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粽子動作。

  包粽子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用什么動作表現洗葉?用什么動作表現裝米?

  3、嘗試隨音樂合拍地表演包粽子。

  (1)聽音樂自由匹配動作。

  (2)交流隨音樂表演時的經驗與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節奏及旋律等變化匹配動作。)

  (3)聽音樂,完整進行表演。

端午節包粽子親子活動教案 篇8

  為了將“鄰居節”活動持續展開,宣傳民俗文化,在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之際,南山社區決定舉辦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包粽子大展示競賽系列活動。

  一、指導思想:

  本年度“鄰居節”以“和諧鄰里,美好家園”為活動主題,宣傳民俗文化,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不斷加強兩個文明建設,促進鄰里友愛團結,達到和諧持續發展。

  二、活動主題:

  同行動,共愛國;同包棕,共歡樂;同奉獻,共發展。

  三、活動時間:

  1.報名時間:20xx年5月28日至6月2日前;

  2.參賽時間:20xx年6月8日9:00時。

  四、活動地點:

  

  五、活動內容:

  (一)包粽子比賽:

  1.參賽選手自備新棕葉和純棉線繩;

  2.社區居委會為選手提供糯米、紅棗、花生材料;

  3.每位選手將參賽作品的50%讓家人品嘗,另外50%由社區贈給百歲老人、軍烈屬、老黨員、殘疾人品嘗評價。

  4.由組委會評選優勝者;

  5.設立前六名選手獲獎,頒發證書表彰。

  (二)包粽子比賽規則:

  1.每位選手將5市斤糯米準確包完50個粽子;

  2.在規定時間內,優先包完粽子,質量保證合格。

  (三)現場贈送五色祈福線:

  1.為現場參加者講述五色線由來及佩系方式方法;

  2.五彩線由居委會提供,專人服務。

  (四)制作端午節荷包表演:

  1.服務人員現場表演交流制作方法;

  2.服務人員介紹荷包的作用。

  (五)參賽范圍:

  1.邀請上級領導參賽指導;

  2.邀請本社區全體居民參加;

  3.歡迎駐轄機關單位、學校派員參加。

端午節包粽子親子活動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和2個偏旁;會寫7個生字。

  2、通過圖文結合、聯系實際,了解“箬竹葉、糯米、掀開、剝開、裹著”等詞語的意思;積累“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子;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心情朗讀好課文。

  4、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來歷。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子。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吃過粽子嗎?粽子什么樣子?吃起來味道如何?

  2、板書課題,學習“端、粽”和這兩個字的偏旁。

  二、認讀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1、教師指導學生認讀生詞。

  2、學生認讀生字。

  三、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2、指名分節讀課文。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總會”說明了什么?

  2、“盼著”又說明了什么?

  五、學寫生字“午、節、葉、米、分”

  1、觀察字形結構。

  2、師范寫生書空。

  3、描紅練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

  齊讀、開火車讀詞語。

  二、誦讀課文,品味內容

  1、抓住重點語句,指導朗讀。

  (1)品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樣的。

  (3)學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4)指導學生按照從外到內的順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點。

  預設: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5)詞語填空讀課文。

  ①課件出示: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________糯米,中間有一顆________棗。

  預設: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

  ②教師追問: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紅的”?

  ③課件出示兩個句子,朗讀比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的棗。

  ④指導朗讀:這樣AAB式的重疊詞更能體現出粽子的特點,各種顏色相間,色香味美。朗讀時仿佛讓人品嘗到了香甜的味道。

  ⑤學生匯報朗讀第二自然段。

  2.品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課件出示:依據課文內容,說一說,端午節為什么會有吃粽子的習俗?

  預設:

  ①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②指名學生匯報詩人屈原的歷史事跡。

  ③教師總結屈原的人物事跡,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三、指導觀察,正確書寫

  1.創設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師今天帶來了幾個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學們想不想吃?

  (2)課件出示:寫有生字的粽子圖片。

  (3)導學:你們認識它們嗎?我們來學寫這幾個生字,寫得好的同學會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

  2.教師指導學生學寫生字

  四、總結全文,情感升華

端午節包粽子親子活動教案 篇10

  一、活動背景:

  以民族傳統節日為基本載體的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標志,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動力。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清明、中秋、端午等作為中國的一個個傳統節日,從來沒有被人遺忘。由中宣部等聯合發出的《關于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的`實施意見》中指出:“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是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寶貴資源。……要把傳統節日教育納入學校教學活動之中,推動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進課堂、進教材。上級要求我們:“要利用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陽等民族傳統節日,為了弘揚民族傳統節日,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民俗風情和傳統美德。學校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根據學生實際,制定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端午節系列活動方案

  二、活動目的:

  活動目的是:

  x月xx日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端午節,在端午節我們民間要吃粽子、掛香袋、系長命五采線、房前屋后掛上象征祝福的葫蘆、愛蒿、柳枝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我們小學生來開展教育活動,既能鍛煉和發展我們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也是紀念屈原等先輩的`特殊日子,我們也借此,向屈原進行緬懷,從而使民族精神得已傳承。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提高對端午節認識與了解,用節日的傳統文化哺育同學們健康成。

  三、活動主題:

  “快快樂樂過端午”

  四、活動時間:

  6月9日——6月xx日

  五、活動內容:

  形式、及要求

  1、“小手動起來,七采端午亮起來”活動:收集端午節由來的知識,自己動手制作象征祝福的七采葫蘆、紙鶴,幫助爸爸媽媽布置自己家,或與爸爸媽媽學包粽子!

  2、端午節征文活動:一、二年級寫端午節日記、三、四、五年級征文活動,每班選出五篇上交。

  3、端午節頌讀活動:收集并背頌一首端午節詩歌。

  4、端午節感恩活動:5月xx日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撥一個粽子、一個雞蛋吃,送上一句祝福

  5、端午節送出的祝福活動:學校組織四、五年級各班代表到敬老院、抗美援朝老戰士家開展慰問活動!

  六、活動要求:

  四年級每班組織同學從家里帶一個雞蛋每班五年級每班組織同學從家里帶一個粽子(每班不少于10個)每班并折兩串葫蘆、千紙鶴寫上祝福卡,每班選派2名同學代表本班在學校帶領下到敬老院、抗美援朝老戰士家進行慰問!

端午節包粽子親子活動教案 篇11

  為了讓學生充分了解各地在端午節里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了解這節日的淵源,形成,民間各種不同的慶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載的中國所獨有的文化內涵,根據縣教育局相關文件和會議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此端午節活動。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故鄉,熱愛人民的情感,增進學生對文化傳統知識的探究心理,鼓勵學生不斷學習,不斷創新。

  2、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促進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

  二、組織機構

  為確保此項活動順利開展,特成立領導工作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三、活動內容

  活動分為端午節知識競賽和包粽子比賽兩個方面。

  四、參賽辦法:

  以自愿參加的方式,小組為單位,每組5名學生(男女不限,每組一名老師)組成。代表隊名單與5月20日前上報學校團委辦公室。

  五、活動時間:

  6月15日上午1:30

  六、活動地點:

  開陽縣職業技術學校食堂

  七、比賽方式:

  1、知識競賽:知識問答分為共答題和抽題答題兩種方式。

  共答題:主持人讀題后各代表隊同時答題,在規定的時間內將答案寫在答題板上。

  抽簽答題:事先將題目編上號,各校代表隊輪流抽題回答問題。

  2、包粽子比賽:規定時間20分鐘。每個粽子不少于2片粽葉,以符合質量要求的粽子的數量作為評分依據。

  八、比賽要求:

  1、包粽子比賽為學生獨立完成,3名隊員全部參與,所包粽子的質量要求為:四個角、不得露出糯米、捆扎結實無松動、外形美觀。

  2、共答題在答題板上答題時必須書寫工整規范、字體大小合理。學生答題必須在30秒內完成,超時視為自動放棄。

  3、抽簽答題在回答問題時各代表隊指定一名學生發言答題,其他同學可以做出補充或修正。隊員答題時要表情自然、口齒清晰、聲音洪亮、使用普通話。

  九、比賽的評判:

  1、包粽子比賽根據學生所包出的符合質量要求的粽子的數量進行評分。每個粽子得1分,根據外形的等級由裁判酌情扣分

  2、知識問答題根據代表隊的回答正誤主持人當場給分或不給分。

  3、把以上的`兩項得分相加為比賽最后評獎得分。

  十、獎項設置

  本次比賽設集體獎,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

  十一、參賽須知

  1、包粽子比賽的糯米、盆由中心學校提供,各校自備粽葉、剪刀、扎粽子的線繩。

  2、知識競賽的答題板、寫字筆由中心校提供。

  3、各校認真準備、積極宣傳,對學生加強包粽子的指導練習,加強對學生端午節知識的輔導,確保比賽的質量和水平。

  4、各校做好參賽學生往返途中的安全。

端午節包粽子親子活動教案(精選11篇) 相關內容:
  • 幼兒園有趣的親子活動教案(通用3篇)

    一、搶陣地1.目標:培養家長和幼兒的協作能力,發展幼兒的前庭覺2.玩法:“搶陣地”。游戲很簡單請家長和寶寶手拉手,在大圓上準備,聽到音樂聲,沿著大圓走,聽到音樂停止,家長抱起寶寶找到塑料圈站在中間。...

  • 感恩節親子活動教案范文(精選12篇)

    一、開放日時間:11月22日感恩節(本周四)上午7:40——11:00二、開放班級:托一班、小一班、小二班、小三班、中一班、中二班、中三班、大一班、大二班。三、開放要求:1、來園家長需保證身體健康。...

  • 戶外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集合(通用3篇)

    活動地點:活動時間:上午,請家長們8:10分到達人民公園,8:20分活動準時開始。活動目的:1、讓孩子到戶外感受大自然的美,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及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2、通過游戲活動,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協調性。...

  • 端午節親子活動教案(精選8篇)

    一、活動名稱:“粽葉傳情,粽子飄香”――親子包粽子比賽活動目標:1.弘揚民族精神,繼承中華傳統,使家長、孩子能在包粽子中感受節日的快樂,體味美好生活。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 幼兒園母親節親子活動教案(精選9篇)

    一、活動時間20xx年5月11日(周五)——20xx年5月13(周日)二、活動地點小三班活動室三、參與活動人員1、小三班全體老師2、幼兒以及幼兒的媽媽或者奶奶、姥姥。四、活動內容(一)5月11日上午1、講母愛的故事。...

  • 關于親子活動教案(精選16篇)

    教師:小鴨子游泳真快樂,咦,怎么不見了一只?媽媽說算了,我們繼續往前走,又走丟了一只?都去哪里了?教師表演手指小鴨。聽著音樂做表演。教師介紹:這個環節是對前面感受5以內數的鞏固。(六)操作活動教師:鴨媽媽叫小鴨子快回家呢。...

  • 冬至的親子活動教案范文(精選4篇)

    一、活動意義冬至,既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晝最短,夜最長,過了這一天,白天就會一天天邊長。...

  • 親子活動大班教案(精選2篇)

    一、律動蹦嚓嚓1、小花狗2、走線(音樂自己找)二、親子小魔方:孩子馬上進入幼兒園了,要過集體生活,作為家長應作好以下工作:1、了解幼兒園的教學形式,幫助寶寶熟悉幼兒園的老師和環境;2、多帶寶寶外出和同伴交往,增強寶寶對集體生...

  • 親子活動教案(通用17篇)

    親子教育在兒童成長發展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親子活動教案又是親子教育表達形式。親子活動教案設計時是以孩子為主體,父母為主導,家庭為單位而進行的。...

  • 幼兒園圣誕節親子活動教案(精選3篇)

    一、活動名稱:快樂的圣誕節二、活動目標1、了解西方的傳統節目——圣誕節。2、體驗與老師、父母在一起歡度節日的幸福和快樂。3、培養幼兒能勇敢的在集體面前展示和表現自己。4、訓練幼兒的觀察能力及動手的靈活性。...

  • 幼兒園父親節親子活動教案(精選7篇)

    【設計意圖】1、讓孩子知道6月份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理解爸爸的工作辛苦。2、通過親子活動增進父子間的感情,讓爸爸明白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多留點時間陪孩子。...

  •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精選6篇)

    活動來源:小班幼兒能力有限,自制玩具比較困難,為讓幼兒感受國慶氛圍,特邀請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制作。制作內容結合各年齡班幼兒的特點而定,考慮到孩子年齡小,固制作物均為軟性玩具。...

  • 戶外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精選4篇)

    一、連體人游戲目的:訓練幼兒方向感,鍛煉幼兒后退走的能力,同時讓父母和幼兒在親子互動中感受到游戲的別樣樂趣。適宜年齡及游戲人數:適合4歲~6歲孩子及其家長,共10人左右。游戲準備:一塊較平坦的空場地,幼兒熟悉自己父母的姓名。...

  • 幼兒園父親節親子活動教案(精選4篇)

    【活動準備】袋鼠跳袋6個、皮球四個輪胎兩個幼兒制作好的禮物——領帶【活動過程】1、送給爸爸禮物2、親親爸爸說說悄悄話親子游戲:1、親子接力賽。2、游戲方法:每個爸爸背著自己的寶貝,全班分成兩組。...

  • 親子活動教案八則(精選13篇)

    蹦蹦兔班 (1)一、走線活動目的:1、增強身體的平衡力,控制力。2、培養幼兒能隨音樂節奏,安靜地進入課堂。活動準備:1、幾圓形的蒙式線,及與幼兒人數相等的腳丫。活動過程:1、讓幼兒分別站于線圈上,聽令做相應的動作。...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丽市| 铜鼓县| 宁河县| 涞源县| 呼和浩特市| 开封县| 宜良县| 洪雅县| 道孚县| 辽源市| 高淳县| 界首市| 阿拉善右旗| 昌吉市| 巧家县| 广元市| 手游| 九龙县| 喀喇沁旗| 安龙县| 色达县| 静安区| 石景山区| 山阴县| 勃利县| 东方市| 江孜县| 延庆县| 三门峡市| 年辖:市辖区| 新乡市| 桦甸市| 德安县| 炉霍县| 边坝县| 阿拉善左旗| 娄烦县| 苍梧县| 开江县| 萨嘎县| 板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