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題祖國,生日快樂教案(精選4篇)
大班主題祖國,生日快樂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祖國媽媽要過生日了,面對生活在“甜蜜生活”的幼兒來說,“十月一日”只是一個盛大的節日,可以休息七天,有好吃的、好玩的,到處都很熱鬧。但是對這一節日的實際意義還不能深入了解。對于大班幼兒,我們應該讓他們適時了解一些歷史,讓幼兒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旨通過此次活動,培養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目標:
1、知道“十月一日”是“國慶節”,是祖國媽媽的節日,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2、通過老師講解,看圖片、自己動手制作等一系列環節讓幼兒感受節日的熱烈氣氛,培養幼兒熱愛祖國,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3、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節日前收集在班上展出家鄉和祖國建設成就的各種圖片
2、通過散步組織幼兒觀察人們為迎接國慶節所進行的準備活動和環境布置
3、材料:彩紙、大白紙、剪刀、油畫棒若干。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齊唱國歌。
2、介紹“十月一日”是“國慶節”,是祖國媽媽的生日。
3、通過圖片、故事講述,讓幼兒了解國慶節的來歷,教育幼兒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4、分組讓幼兒用自己方式“慶祝十月一日”。
一組:添畫煙花。
二組:自制彩旗。
三組:創作畫《娃娃慶十月一日》。
5、師生共同裝飾教室。
6、齊唱歌曲《祖國,我愛你》。
活動延伸:
1、請家長在節日晚上帶幼兒去看焰火。
2、組織幼兒節日后的談話。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開展比較順利,目的基本達到,幼兒興趣很高。幼兒們大多已知道“國慶節”的實際含義,了解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幼兒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非常豐富,通過他們的小手剪、添畫、粘貼來裝飾我們的教室,共同慶祝“十月一日國慶節”。
大班主題祖國,生日快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10月1號是國慶節,理解國慶節的含義。
2、感受祖國的巨大變化,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經歷過國慶節,對國慶節有一定的印象。
課件準備:《開國大典》紀錄片視頻;“祖國的過去和現在”組圖;《歌唱祖國》歌曲視頻。
活動過程
師幼談話,幫助幼兒回顧國慶節的已有經驗。
——小朋友們都記得自己的生日嗎?
——你知道10月1日是誰的生日嗎?(祖國媽媽)
——這一天是什么節日?(國慶節)
——在國慶節這天,大家是怎樣為祖國媽媽慶祝生日的?
小結:每年的10月1日是祖國媽媽的生日——國慶節。在國慶節這天,街上會掛著好看的裝飾;人們會舉行升旗儀式,一起唱國歌;我們還可以從電視里收看精彩的國慶晚會……這些都是大家為祖國媽媽慶祝生日的方式。
播放紀錄片視頻《開國大典》,引導幼兒了解國慶節的含義。
——你在視頻中看到了什么?
——毛主席說了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是什么意思?
小結:這個視頻記錄了我們國家成立時的真實畫面,在這個視頻中,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代表了新中國的誕生。為了紀念我們的國家成立,把每年的10月1日定為國慶節。國慶節是紀念一個國家成立的日子。
出示組圖“祖國的過去和現在”,引導幼兒感知祖國的變化,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從過去到現在,祖國媽媽發生了什么變化?
——看到這些變化,你有什么樣的感覺?(自豪、開心)
小結:從過去到現在,我們的祖國媽媽經歷了巨大的變化,變得越來越好。我們能夠擁有現在的幸福生活,離不開祖國媽媽的發展,我們應該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開心和自豪。
播放歌曲視頻《歌唱祖國》,引導幼兒感受、欣賞,萌發愛國情感。
——歌曲中都唱了什么?
——聽完這首歌,你有什么感覺?
小結:這首歌曲歌唱了我們美麗的祖國媽媽。我們的祖國媽媽有著寬廣美麗的土地,有著英雄的人們。聽完這首歌,我們應該感到開心,因為我們的國家變得越來越好,所以每個小朋友都應該記住祖國媽媽的生日,在國慶節到來時為我們的祖國媽媽說上一句“生日快樂”,做一個熱愛祖國的好孩子。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美工區投放畫筆、畫紙,請幼兒用繪畫的形式慶祝國慶節的到來。
日常活動
準備裝飾材料,與幼兒一起布置教室,為國慶的到來做準備。
家園共育
請家長共同配合,給幼兒講述中國的變化,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懷。
大班主題祖國,生日快樂教案 篇3
設計理念:
《月亮,生日快樂》的教學設計,意在透過言簡意賅的文字與精致生動的圖畫,讓孩子在聽動人的故事情節的同時,引導孩子感悟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感受朋友之間那種互相友愛、互相寬容體諒、分享彼此快樂的純真友情。
教學目標:
1、培養孩子傾聽故事的能力,愿意用自己的理解去學習故事中的對話。
2、在觀察、想象、欣賞、表演中讓孩子享受作品的情趣。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學準備:
對話卡片、故事PPT、故事背景音樂、小熊和月亮卡片各一張、音樂《找朋友》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件,猜想主題。
師:今天,教師帶來了幾張照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猜一猜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教師播放PPT,請幼兒來猜想繪本內容。)
師:這是一個非常好聽的故事,名字叫《月亮,生日快樂》。聽到這個故事的名字,你會想到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二、播放課件,欣賞故事。 播放課件,播放音樂,教師有表情地講故事。
三、設計提問,理解故事。
師:第一次,月亮為什么沒有回答?
師:小熊爬到山上,和月亮說了些什么?
(教師把幼兒的回答進行整理,并以文字的形式展示出來,練習對話。)
師:(通過觀察小熊和月亮的對話)你發現了什么秘密?
師:為什么小熊爬到山上月亮就能聽見了呢?
師:你在哪兒聽到過回聲?
師:小熊是怎樣給月亮戴上帽子的?(PPT展示)小熊心情怎么樣?
師:后來發生了什么?
師:帽子吹走了,小熊心情怎么樣?
師:小熊和月亮又說了些什么?(練習對話)
四、情境表演,感受故事。
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來扮演月亮,一組來扮演小熊,教師再次朗誦故事,請幼兒配合完成對話部分。
師:故事中的什么地方最讓你感動?
師:我們班里有像小熊和月亮一樣要好的朋友嗎?
師:好朋友應該怎樣做?
小結:為朋友無私地付出,不求回報,有朋友是幸福的,為朋友付出你會覺得更幸福,讓我們像小熊一樣多為朋友付出一點愛。
(播放音樂《找朋友》,孩子們自由結伴表演,感受和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附故事:月亮,生日快樂
有只小熊明天要過生日,他想去問問月亮什么時候過生日。晚上月亮出來了,小熊爬上樹,對月亮叫:喂!月亮不回答。小熊想,我離月亮太遠了,它聽不見。小熊走到了山里,爬到了最高的一座山上,現在離月亮近些了吧,
他對月亮叫:你好!
遠遠地傳來:你好!
“你什么時候過生日?” 小熊問。
“你什么時候過生日?”月亮回答說。
“我的生日剛剛好就是明天耶!”小熊說。
“我的生日剛剛好就是明天耶!”月亮說。
“你想要什么生日禮物呢?”小熊問。
“你想要什么生日禮物呢?”月亮問。
小熊想了一會兒,然后回答說:“我想要一頂帽子。”
“我想要一頂帽子。”月亮說。
第二天,小熊在店里給月亮買了一頂最好看的帽子。晚上,月亮又升起來了,它正好停在小熊家門前的樹上,小熊爬上樹,把帽子給月亮戴好,就去睡覺了。一陣風吹來,帽子落在了地上。早晨,小熊開門,看見門口有一頂漂亮的帽子。哦,這準是月亮給我的生日禮物。它知道我也要一頂帽子的。小熊把帽子戴在頭上,出去玩了。一陣大風吹來,把小熊的帽子吹到小河里,沉了下去。小熊很難過。
晚上,它又到山里去,他站在老地方,對月亮說:“對不起,我把你送我的漂亮帽子弄丟了,”小熊說。
“對不起,我把你送我的漂亮帽子弄丟了,”月亮說。
“不要緊,我還是愛你!”小熊說。
“不要緊,我還是愛你!”月亮說。
“祝你生日快樂!”小熊說。
“祝你生日快樂!”月亮說。
小熊聽著月亮的祝賀,高高興興回家了。
教學反思:
《月亮,生日快樂》的教學設計意在透過言簡意賅的文字與精致生動的圖畫,讓孩子在聽動人的故事情節的同時,引導孩子感悟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感受朋友之間那種互相友愛、互相寬容體諒、分享彼此快樂的純真友情。
我將孩子們分成故事里的角色,用表演的形式再現故事中的對話,以此來感受故事所寄予的情感內容,進一步體會朋友之間的相互寬容。 其實,我們每組織一次活動,僅僅的30分鐘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及時指導幼兒如何與人相處,讓關愛同伴、寬容同伴真正的成為一種習慣。
大班主題祖國,生日快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欣賞《國慶好日子》了解南音的曲風特色,激發幼兒熱愛家鄉音樂文化的情感。
2、感受樂曲所營造的熱鬧,歡快的氛圍,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音樂作品。
3、通過教師講解舞蹈動作學會跳。
4、借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并記憶歌詞。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師與幼兒共同收集具有地方特色的演奏南音的各種樂器及相關資料,收集有關泉州音樂文化的資料,陳列在活動室內。
2、材料準備:演奏南音的各種樂器—洞簫、南音二弦、琵琶、南音三弦、拍板、狗叫(小鏜鑼)、木魚、四寶、銅鈴、扁鼓、響盞、扇子、獅子等。
3、邀請南音演奏樂隊。
活動過程:
1、展示自己收集到有關南音的材料,交流相關知識,同時激發幼兒欣賞南音《國慶好日子》的興趣。
2、邀請老人協會南音演奏隊完整演奏《國慶好日子》,感受樂曲的曲風特色及音樂性質。
師引導幼兒共同小結:這首《國慶好日子》它是一首非常熱鬧、歡快的曲子。
3、再次欣賞,引導幼兒了解演奏《國慶好日子》的樂器名稱,體會其音色特征,進一步感受樂曲的音樂性質。
(1)幼兒欣賞音樂
要求:①你看到哪些樂器在演奏呢?
②這些樂器是怎么演奏的,聽起來感覺怎么樣?
(2)幼兒自由探究
要求:①想知道什么,大膽請教爺爺奶奶。
②愛護樂器。
(3)分享探究成果
①你看到的樂器聽起來感覺怎么樣?它叫什么名字?
②它是怎么發出聲音的呢?
4、欣賞音樂,再次完整感知樂曲中所有樂器的音色,感受合奏的旋律美,懂得合作配合演奏的重要性。
師小結:這首好聽的南音就是由爺爺奶奶手中這么多的樂器,互相配合共同的演奏出來的,就像小朋友一樣,如果大家都表現好了,我們班就是最棒、最歷害的。
5、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這首喜慶、熱鬧的《國慶好日子》。
引導幼兒嘗試演奏自己喜歡的樂器(請爺爺奶奶教),啟發幼兒表演舞獅、跳舞等。
6、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投放南音的樂曲,引導幼兒繼續感受南音的曲風特色,鼓勵幼兒在舞臺上表演,以激發幼兒表現音樂的勇氣和興趣。
分析與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操作性強的樂器,以及南音演奏隊等來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幫助幼兒更形象、直觀、真實地學習欣賞南音《國慶好日子》,感受家鄉濃郁的民間音樂文化,從而培養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在活動中,面對真實的演奏場面,幼兒更加認真安靜地傾聽音樂,能較好地用“歡快、熱鬧、悠揚、高興”等詞來表現音樂性質、語言較豐富;在傾聽過程中,孩子們的舉手投足及臉上洋溢的表情,流露出了孩子們對民間音樂曲風特色的感受,對音樂性質的理解。在探索感知演奏《國慶好日子》樂器這個環節當中,幼兒參加活動的積極性顯得更為高漲,當問題“《國慶好日子》由哪些樂器演奏呢?……”一拋出,孩子們就急切想告訴我答案,對于孩子們的求知欲望,我順勢引導教給孩子們一些交流的技能,讓幼兒自己主動去發現、嘗試,與爺爺奶奶交流,尋找自己想知道的答案。在活動當中孩子們是快樂的、主動的,也很自然地在自覺與不自覺當中掌握樂器的名稱、演奏方式、音色等相關知識,孩子們也在已有的知識上得到不斷深化與提升。
在南音欣賞活動課中,我感觸頗深的是:要留心觀察,發現來自幼兒所喜歡和感興趣的的活動內容,幼兒所表現出來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是我們難以想象的,這時候幼兒的潛能得到真正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