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數學三年級《買礦泉水》教案(精選11篇)

數學三年級《買礦泉水》教案

發布時間:2023-07-31

數學三年級《買礦泉水》教案(精選11篇)

數學三年級《買礦泉水》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素材,展示實際生活中的計算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2.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讓學生嘗試根據鋪墊內容類推,獨立探究。在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時,相互啟發。在尋求不同方法時,根據情況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帶動全組成員,齊心協力,攻克難關,讓學生經歷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并體會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策略,使獨自無法解決的問題在集體的力量下迎刃而解,從中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學情檢測卡

  學生準備積木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師:同學們,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粉筆。

  師:你們能用最快的速度數出這盒粉筆一共有多少支嗎?

  生:24支。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數出來的?

  生:這盒粉筆有4行,每行有6支。所以一共有4×6=24(支)。

  師:那么5盒這樣的粉筆有多少支?

  生:24×5=120(支)。

  師:誰能完整地敘述剛才這道題目?

  生:1盒粉筆有4行,每行有6支。5盒這樣的粉筆一共有多少支?

  師:列式計算,并說一說每步解決了什么問題。

  生:4×6=24(支),求出1盒粉筆有多少支。

  24×5=120(支),求出5盒粉筆有多少支。

  師:類似剛才這樣的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會經常出現,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應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對眼前的實物先數后算,將學生引進學習新知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習新知理清思路,做好準備。

  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62頁情境圖,根據信息提出問題。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情境圖,你們從情境圖中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預設

  生1:張老師要買2箱礦泉水。

  生2:一箱礦泉水有24瓶,每瓶3元。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同桌間交流)

  師:誰能完整地敘述出你得到的數學信息和根據數學信息提出的問題?

  預設

  生:礦泉水每箱有24瓶,每瓶3元,買2箱礦泉水一共需要多少錢?

  (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完整地敘述問題)

  2.估一估,150元夠嗎?

  師:請同學們估一估,買2箱礦泉水大約需要多少錢?

  (1)學生獨立思考,進行估算。

  (2)同桌間交流自己是如何估算的。

  (3)集體交流各自不同的估算方法。

數學三年級《買礦泉水》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解并掌握連乘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逐步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3、通過合作、交流,體驗估算方法的多樣化,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連乘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具準備:

  課件、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課題:

  口算10×6+2870+3×66÷2+119-42÷79×0+154×8-12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混合運算。板題

  二、情境創設,激發興趣

  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最近學校圖書室買來一批新書,那里可藏著很多的數學問題。走!咱們一起看看去。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提出問題:

  (1)誰能來說一說發現的數學信息(圖書室有200本書,2個4層的書架。)

  (2)根據圖中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可能:

  ①2個書架有幾層?

  ②一個書架可以放幾本書?

  ③平均每個書架每層放多少本書?

  2、合作探究。

  看同學們提了這么多的問題,今天重點要解決的問題:平均每個書架每層放多少本書?

  3、展示交流4種不同的解題方法。

  (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在黑板上)200÷2÷4200÷(2×4)

  =100÷4=200÷8

  =25(本)=25(本)

  200÷2=100(本)2×4=8(層)

  100÷4=25(本)200÷8=2(個)

  (這里學生先獨立思考做題,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算法和解題思路,然后在小組總結該小組有幾種方法。)

  4、匯報時追問:

  (1)200÷2求的是什么?結果再除以4是什么意思?

  (2)2×4算出的是什么?200÷8表示什么意思?

  (3)4×2是什么意思?200÷(4×2)求的是什么?去掉括號可不可以?

  師總結:第一個是按書架分先求一個書架有多少本書,第二個不按書架分,先求的總層數。然后按總層數分,雖然思路不一樣但是都是平均分,我們都能解決同一個問題。

  5、比較這幾種算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你最喜歡用哪種方法?和同桌說說看。

  師:你喜歡用哪種方法就用那種方法。

  師:(1)、(2)列的是分步算式,(3)和(4)列的是綜合算式。像這樣有乘有除的算式叫乘除混合運算。

  6、觀察算式,發現運算順序

  師:像這種連除、乘除混合運算,在算的時候怎樣判斷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

  請大家仔細觀察(3)、(4)兩個算式,比較一下,看看在計算順序上你有什么發現?

  可能情況:算式不同,得到的結果相同;(從左往右算,)

  (3)式沒有括號,先算200÷2,后算100÷4;(4)式先算括號里的,再算除法;

  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乘除屬同級運算,在沒有括號的情況下,按從左到右的順序算。如果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邊的,再做括號外面的。

  8、小結:像連除法和乘除混合運算這樣的同級運算都是從左到右一步一步計算的,如果有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的,再算括號外的。(板書)

  同時,我們知道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列出來的算式也不同,但最終都能把問題解決,希望同學們在以后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能像今天這樣多動些腦筋。

  四、鞏固知識

  師:接下來可要大家一起開動腦、動口、動手哦,準備好了嗎?

  1、說出下列的運算順序,不計算。

  144÷3÷6420÷(3×2)556÷4×8

  84×5÷4742÷(63÷9)464÷(4×2)

  1、基礎練習

  700÷7÷5624÷6×2800÷(2×4)120×6÷8

  2、小馬虎做的題對嗎?

  60÷(3×2)7×80÷10350÷7×5

  =20×2=7×8=350÷35

  =40=56=10

  3、深化與拓展

數學三年級《買礦泉水》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發展繞障礙跑的能力。提高動作的`靈敏性。

  2、訓練奔跑速度。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

  3、培養積極探索及合作的精神。

  4、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裝有彩色顏料水的小礦泉水瓶每人一只。

  活動過程

  一、利用彩色水瓶跟著音樂做準備活動

  師:寶貝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水瓶,今天我們就和水瓶一起來做游戲吧!

  1、上肢運動:雙手上舉頭頂換瓶。

  2、下蹲運動:雙手側平舉下蹲于身前、后換瓶。

  3、擴胸運動:雙手前平舉換瓶。

  4、環臂運動:分別單手甩瓶。

  5、腹背運動:分腿腹背繞雙腿換瓶。

  6、手腕運動:分別單手轉瓶。

  7、踝關節運動:瓶倒置于地,活動踝關節,分別并腿向前跳、向后跳。

  8、輔助練習:握瓶原地擺臂,高抬腿。

  二、自由探索活動

  1,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彩色水瓶,大家自己動腦筋,試試看有哪幾種有趣的、不同的玩法。(幼兒自由玩瓶子,教師巡回指導,讓幼兒充分發揮自主性,大膽地創造玩法。)

  2,幼兒分成兩隊面對面站好。請不同玩法的幼兒做示范,大家跟著學。(玩法舉例:玩保齡球、拋接瓶子、夾著瓶子跳、踢瓶子、頭頂瓶子、模仿炮彈、置于頭頂練平衡、繞瓶順跑逆跑等。)

  三、游戲

  1、“種蘿卜”,巧妙布置場地。

  2、“巡邏兵”,啟發幼兒創想出不同的路徑。

  (1)組織幼兒參看示意圖并討論巡邏路徑;

  (2)幼兒成一路縱隊,讓提出方法的幼兒排頭,帶領隊伍繞“蘿卜地”進行巡邏。

  3、“接力跑”,訓練曲線奔跑的速度(約2~3次)。

  幼兒每人收一個“蘿卜”,成兩橫隊面對面站好,教師講解示范游戲玩法:游戲開始時,幼兒成兩路縱隊站在起跑線前。聽到信號后兩組幼兒沿箭頭方向,繞瓶做S形向前跑,到最后一個點便從兩旁直線跑回起點線。最先跑完的一組為贏。

  4、摘蘋果

  師:老師這里有一個非常好玩的游戲,想不想和小伙伴們一起來玩呢?

  幼:好啊,老師我們玩什么游戲啊?

  師:這個游戲啊,只有跑得快、有團結精神和聰明的小朋友才會勝利喲!下面老師就來看看,是哪些小朋友最先完成任務。

  玩法:組織幼兒站成兩列縱隊,把瓶子放好,在瓶子的終點放一籃子蘋果(沙包)幼兒繞瓶呈“S”行跑,跑到最后一個水瓶,在筐里拿上一個蘋果(沙包)從兩邊的直線跑回起點,拍下一位幼兒的手,下一位幼兒繼續。以幼兒全部跑回速度快,用時最少的一組為勝利。

  四、放松活動

  做模仿動作:穿衣服-刷牙-洗臉-梳頭等。

  五、整理活動場地

  教師:我們一起用瓶子玩了那么多開心的游戲,現在我們該去休息一下了,把我們玩的東西都收起來。我們一起帶回教室去。

  活動延伸

  自由探索活動

  1、讓幼兒探索彩色水瓶的其他玩法。 (幼兒自主探索,注意安全。)

  2、幼兒分成兩隊面對面站好。請不同玩法的幼兒做示范,大家跟著學。(玩法舉例:玩保齡球、拋接瓶子、夾著瓶子跳、踢瓶子、頭頂瓶子、模仿炮彈、置于頭頂練平衡等。)

  活動反思

  礦泉水瓶是幼兒身邊常見又熟悉的物體,幼兒喜歡把喝完的礦泉水瓶扔掉,在幼兒的眼里就是一種不起眼的東西。在這次活動中,我就是利用了幼兒的好奇心,讓他們自由探索。這不僅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也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

  活動中,我讓孩子們自由探索水瓶的玩法,同時引導他們分組活動、個別活動。在活動中相互交流與合作,而且孩子們也積極參與到其中認真的在思考。只是我覺得在幼兒自由探索的時候,我不能很快讓他們回到這次活動中來,這點是我以后需要改進的地方。總的來說,這堂課還是達到了本次活動的目標,更是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到了與同伴合作的重要性。明白了變廢為寶的道理。

  總之,體育活動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一項有意義的活動,幼兒在體育活動中不僅提高了身體的素質和動作的發展,還培養了創新能力,提高了體育活動的質與量,充分實現了體育活動對幼兒的教育作用。

數學三年級《買礦泉水》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應用連乘計算的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理解估算的過程,逐步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3.體會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4. 培養學生愛校護校的主人翁情感。

  教材分析:

  在二年級時學生對連乘的運算順序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定位于運用連乘方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并結合具體情境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本節課的原內容是北師大版數學教材三年級上冊的“買礦泉水”,在 “試一試”中有一道題“估計你們學校大約有學生多少人”,本節課的實際教學內容正是因此所得到的靈感。備課時我考慮到估計學校約有學生多少人,必須基于學生對學校基本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恰逢我校正在開展“我愛我校”的活動,于是我靈機一動,將教學的具體內容換成了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題材,在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學校的了解,在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同時增強學生愛校護校的情感。

  教學重點:

  征對具體題目進行正確估算,哪種類型的題目要用連乘來計算。

  教學關鍵:

  找關鍵字句解決連乘問題。估算找類型。(看哪個數最接近哪個整十整百:一類要多估,如:帶錢買東西,買布做衣服等;另一類可少估,如:計算題。)

  教學教法:

  分析法、情景教學、啟發式教學、講解鼓勵等教學方法。

  教學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傾聽等學習方式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目的以“了解學校”為主線,使學生被熟悉的校園景象所吸引,從而主動地投入到發現數學信息和提出數學問題、解決問題的數學學習中。)

  師:孩子們,你們已經在杭西小學學習生活了兩年多的時間,你們對我們學校都有哪些基本了解?誰愿意說給大家聽一聽?

  生1:我們的學校很大。

  生2:學校有兩棟教學樓,舊樓有3層,每層有4間教室,還有一棟“逸夫樓”,里面有專用多媒體教室和老師辦公室、校長室以及學生教室。

  師:同學們對學校的建筑了解得真清楚,舊樓就是我們的教室所在的教學樓。(小黑板出示:舊教學樓有3層,每層有4間教室,每間教室有4盞燈。)

  師:看了這段話,你知道哪些數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能提那些數學問題? 生1舊教學樓一共有48盞燈,我是用乘法算出來的。……教師將學生回答的相關信息板書)

  (繼續出示小黑板:三(2)班教室,老師說道: “歡迎參觀三(2)班教室,我們的教室里有4組,每組有5套課桌椅,每套課桌椅148元”。)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生1:我們班的課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錢? ……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將問題“我們班的課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錢?”展示出來。) 師:估計一下,我們班的課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錢??

  (評析“了解班級”的教學情境一下就激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板書學生對自己班級所在教學樓進行了解所發現的數學信息,啟發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出發提出問題,引發了學生的數學思考。)

  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目的解決“我們班的課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錢?”的問題要用連乘的方法,這是本節課的一個新知識,對此結果進行估算是給孩子們提出的一個更高的要求,此處選擇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一方面讓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和進行估算的方法,另一方面也給每一個孩子提供交流的機會。)

  1.分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在小組內討論怎樣估算“我們班的課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錢?”讓每個孩子都有交流的機會。

  2.全班交流,請代表說說自己小組的估算方法。

  生1:我們組是這樣估算的,一組有5套課桌椅,4組就有20套課桌椅,我們把每套課桌椅148元看作150元,20×150=3000元。

  生2:我們組是這樣估計的,一個組有5套,1套148元(看作150元),1組就是750元,4組就是750×4=3000元。

  師:大家的方法都很好,看來同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估計教室里的課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錢?,可以先估計一組花多少錢,再估算4組花多少錢;還可以先算出本班4組共有多少套課桌椅?,再估算本班一共要花多少錢?

  全班學生獨立列式計算“我們班的課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錢?”,然后請不同方法的同學介紹自己的算法并闡述理由。

  師小結:雖然同學們思考問題的過程各不相同,有的同學列的是分步算式,有的同學是一個綜合算式,但這些方法都有一個共同之處。你發現了嗎?

  生:都是用連乘的方法。

  (評析新課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給每一個孩子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今天的學習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教師在新的問題出現時,沒有直接灌輸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讓學生在小組中探索交流、合作學習,這是“以人為本” 的表現。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因希望對自己的學校有更深入的了解,熱情很高。值得提出的是,教師在學生全班交流后引導學生發現這些方法的共同之處,增進了學生深層的思考,保證了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三、聯系實際,拓展延伸

  (目的緊密聯系學校實際,引導學生開展數學學習活動,使學生的數學思維進一步拓展,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感受幸福舒適的學習條件來之不易,感受學校對自己的關懷,對學生進行愛校護校的品德教育。)

  1.課桌椅問題。

  師:同學們 “學校為我們準備舒適的課桌椅一個班大約要花3000元錢。”(桌上亂涂亂刻的痕跡。) 那全年級2個班呢?全校呢?那該要花多少錢啊。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同學們,現在你知道該怎么做了嗎?

  生: 這是不愛護學校財產的行為。我們發現這種行為要阻止他。……

  2.。估計學校大約有學生多少人。

  師:現在你們有這么好的學習條件,多幸福啊。每個星期一,我們全校同學都要聚集在操場舉行升旗儀式。(每個年級2個班,有6個年級。)

  師:你能估計我們學校大約有多少名學生嗎?

  生1:我們不知道每個班有多少人?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怎么辦呢?

  生2:可以根據我們班的人數來估計。

  師:這個建議不錯。下面我們分小組估算我們學校大約有多少名學生。想一想,還有什么辦法。

  學生分小組討論,再組織匯報。

  生1:1個班大約有40人,1個年級2個班大約有80人,6個年級大約有480 名同學。 生2:我們是先算出全校6個年級有12個班,再按每班40人估算全校大約有480名同學。 師:同學們的想法都很好,估計的時候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考慮,但盡可能地準確一點,要不估算結果會和實際數目相差太大。

  (評析教師在前兩部分對校本課程資源素材的挖掘和利用起到了激趣和激智的作用,這一環節則在此基礎上有了新的升華。“課桌椅問題”“燈泡問題”和“估計學校大約有學生多少人”均源于校園生活又與本課的教學目標緊密相扣,“愛護學校財產”“珍惜幸福的學習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等品德教育目標都蘊涵在這一個個數學問題之中。“潤物細無聲”正是校本課程資源利用起到的特殊效果。)(四、說回顧與總結

  (目的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過程進行反思與總結,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

  1. 師:同學們,今天的數學課,你有什么收獲?

  生1:我知道怎樣估計學校有多少同學了。

  生2:我會用連乘的方法解決問題了。

  生3:我知道了學校為了讓我們安心學習花了好多錢,我們要愛護學校財產。 生4:學校這么多同學,如果上下樓瞎瘋瞎跑該多危險呀!

  生5:要靠右行。

  生6:我對我們學校了解更多了。……

  師:今天我們知道了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估算和計算來解決同一個問題,并且對我們的學校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2.課后作業(書上)

  我們學校馬上要召開校運會了,校運會上也有許多數學問題,如:買礦泉水問題,請你們運用今天所學知識解決這類問題

數學三年級《買礦泉水》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連乘題的運算順序。

  2、通過情境進行估算,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3、通過合作、交流體驗估算的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重點:

  1、掌握連乘題的運算順序。

  2、引導學生結合具體情況,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驚醒合作學習,探索連乘題的計算方法。

  教學方法:

  探索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203= 06=

  80= 243=

  128= 124=

  224= 3004=

  2、豎式計算

  484= 3205=

  6025= 5403=

  二、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秋季運動會即將拉開序幕,同學們為了取得優異成績正積極準備著。為了咱們班的運動員在運動場上能賽出風格、賽出成績,在運動會上,邱老師給運動員們準備了兩箱礦泉水。(出示課件:師生到商場購物的情境,展示礦泉水的價格,每箱24瓶,每瓶3元)。

  1、請同學們尋找數學信息。

  (礦泉水的價格,每箱24瓶,每瓶3元)。

  2、學生自己先獨立嘗試解決。要求每位同學認真讀讀想想,在練習本上解答出來。小組進行交流

  3、探究算法

  生1:我是估算的。要比120元多。算式是20xx=120(元)

  生2:150元就夠了。算式是2523=150(元)

  生3:先求一瓶礦泉水多少錢,再求一箱多少錢,算式是

  243=72(元) 722=144(元)

  生4:我的想法和生3的一樣,只不過列了綜合算式,

  2432=722=144(元)

  師:還可以怎樣算呢?

  4、小結:同學們今天表現真棒。用了這么多的方法幫老師算出了準備的錢數,這么多的方法你喜歡哪一種方法呢?把你喜歡的方法給同位說一說。

  三、拓展應用

  鞏固提高

  1、學校要求每個班選8名運動員參加比賽,三、四年級共有24個班,每人參加三項,一共參加了幾項?

  2、二年級參加了跳繩比賽,4人一組,每組一分鐘平均跳65下,6個小組一共跳了多少下?

  3、課堂作業

  (1)試一試1。學生在書上計算。

  (2)試一試2。估算學校學生人數時,請學生討論后再交流方法。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想對大家說些什么?

  五、布置作業

  選用課時優化設計。

數學三年級《買礦泉水》教案 篇6

  設計說明

  1.創設情境,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素材,展示實際生活中的計算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2.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讓學生嘗試根據鋪墊內容類推,獨立探究。在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時,相互啟發。在尋求不同方法時,根據情況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帶動全組成員,齊心協力,攻克難關,讓學生經歷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并體會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策略,使獨自無法解決的問題在集體的力量下迎刃而解,從中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學情檢測卡

  學生準備積木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師:同學們,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粉筆。

  師:你們能用最快的速度數出這盒粉筆一共有多少支嗎?

  生:24支。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數出來的?

  生:這盒粉筆有4行,每行有6支。所以一共有4×6=24(支)。

  師:那么5盒這樣的粉筆有多少支?

  生:24×5=120(支)。

  師:誰能完整地敘述剛才這道題目?

  生:1盒粉筆有4行,每行有6支。5盒這樣的粉筆一共有多少支?

  師:列式計算,并說一說每步解決了什么問題。

  生:4×6=24(支),求出1盒粉筆有多少支。

  24×5=120(支),求出5盒粉筆有多少支。

  師:類似剛才這樣的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會經常出現,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應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對眼前的實物先數后算,將學生引進學習新知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習新知理清思路,做好準備。

  ⊙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62頁情境圖,根據信息提出問題。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情境圖,你們從情境圖中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預設

  生1:張老師要買2箱礦泉水。

  生2:一箱礦泉水有24瓶,每瓶3元。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同桌間交流)

  師:誰能完整地敘述出你得到的數學信息和根據數學信息提出的問題?

  預設

  生:礦泉水每箱有24瓶,每瓶3元,買2箱礦泉水一共需要多少錢?

  (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完整地敘述問題)

  2.估一估,150元夠嗎?

  師:請同學們估一估,買2箱礦泉水大約需要多少錢?

  (1)學生獨立思考,進行估算。

  (2)同桌間交流自己是如何估算的。

  (3)集體交流各自不同的估算方法。

數學三年級《買礦泉水》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了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連乘運算,對后面學習兩、三位數乘兩位數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之前學生已學過混合運算,對連乘的順序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因此,我把這節課的重點定位于運用連乘方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而將難點定位于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理解并掌握連乘式題目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二)能力目標: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逐步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三)情感目標:通過師生合作交流,體驗估算方法的多樣化,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思考能力。

  教學教法:

  估算對學生來說比較難理解,因此在教學本節課時,我主要采取啟發式教學、小組合作、講解等教學方法,老師適時的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之后再與組員交流,最后在討論中得出結論。這樣做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的教學規律。

  教學學法:

  學生在輕松、開放的課堂氣氛中,積極參與到創設的問題情境中,開展組員間的合作學習和交流,實現智慧的碰撞,體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能夠在思考和探究中學習到新知識,讓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互相交流中共同進步。

  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中我按以下三個環節展開。

  一、復習舊知

  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一道應用題,有了前面的基礎再加以引導學生就可以列出綜合算式,為這節課的知識目標做鋪墊。

  二、探索新知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教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適逢我校組織學生到教育基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結合實際,我將教材中的運動會情境改為學生即將進行的社會實踐活動,吸引學生的眼球,引起他們的注意,接著提出問題一“買2箱大約要花多少錢”,從而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之一:估算。

  這是本節課的難點,對學生來說,估算比列式計算更有難度,他們可能會無法正確理解估算的意思而與精算混淆,因此在教學估算過程中,我先引導他們完成問題一,必要時給他們展示估算的方法之一:先估計一箱礦泉水要多少錢,再估計2箱礦泉水要準備多少錢,然后鼓勵他們思考和尋找更多的估算方法。這里還準備了第二種估算方法:先求2箱礦泉水大約多少瓶,再求2箱礦泉水大約要準備多少錢。通過這兩種方法的估算,讓學生體驗到估算方法的多樣化,結果可能不相同,但都可能是正確的。

  當然學生可能會想出異于這兩種的估算方法,只要合理我都會給予肯定,引導他們深入思考,理解估算時每一步為什么那樣想。

  接著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45頁“試一試”第2題:“估計你們學校大約有學生多少人?” 。為更深刻地體驗估算,我結合具體情境自行設計了兩道練習題:估算全班總體重;估算全校課室的風扇總數。將難點降低,旨在幫助學生深入淺出的學習和理解估算。至此完成本節課的第一個教學內容。

  探索完估算以后,再解決問題二“買2箱礦泉水共花多少錢”學生在列式計算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習慣采用分步計算,我就會讓學生回憶在復習舊知階段采用的方法,鼓勵他們嘗試列綜合算式,引入本節課的另一個教學目標:連乘式題的運算順序,并且要求學生能說明每一步計算的意義。學生普遍會先計算“1箱需要多少錢”,這時我會這樣問:“除了可以先算出1箱礦泉水的錢,還可以先算出什么呢?看誰能想出第二種方法”小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愛表現的心理會促使他們去開動腦筋,發現更多的解答方式。

  因為連乘的算式以前已經學過,只是數學比以前大一些而已,所以這里只簡要點撥后,讓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45頁“試一試”第一題,也就是進入了練習鞏固階段。

  三、練習鞏固

  從教學重點出發,我又設計了一道連乘式習題:一棟教學樓有3層,每層有3個課室,每個課室有45個座位,這棟教學樓共有幾個座位?

  完成之后,再進行本節課的總結,布置相關的作業。至此,完成了這節課的教學任務。

  板書設計:

  買礦泉水(連乘)

  第一種方法   第二種方法

  24×3 =72 (元)   24×2 =48(瓶)

  72×2=144(元)   48×3=144(元)

  24×3 ×2       24×2 ×3

  = 72×2      = 48×3

  = 144(元)  = 144(元)

  答:共花了144元。

  力求簡潔,突出重點。

數學三年級《買礦泉水》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理解并掌握連乘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2. 能力目標: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逐步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3. 情感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連乘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逐步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用具:

  掛圖。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掛圖出示“買礦泉水”情境圖,提出數學問題:運動會上,張老師給同學們買了2箱礦泉水,大約要花多少錢?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 請學生獨立思考,先自己結合“買飲料”這個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2. 小組中說一說各自的想法,解釋各自的估算過程。

  3. 匯報算法

  (1)一箱飲料大約70元,兩箱飲料大約140元。

  (2)一箱飲料超過60元,兩箱飲料就超過100元,但不到200元。

  4. 學生獨自解決“共花了多少錢?”。

  5. 小組內交流各自算法。

  6. 匯報算法

  (1)24 × 3 = 72(元)    72 × 2 = 144(元)

  (2) 24 × 3 × 2

  = 72 × 2

  = 144 (元)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1. 15 × 4 × 7    125 × 8 × 6    102 × 4 × 5

  2. 估計你們學校大約有多少人?

  3. 哪道題的得數大?畫“√”。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0 × 1 × 2 × 3 × 4 × 6 × 7 × 8 × 9 ( )

  4. 算一算

  15 × 6 × 8   36 ÷ 9 × 12

  32 + 17 × 3    (15 + 35)× 6

  5 × 18 × 7   105 × 2 × 5

  5. 我每分大約打41個字

  (1)小明5分能打多少個字?

  (2)一篇稿件共325個字,5分后還剩多少個字每打完?

  (3)再打3分,能打完這篇稿件嗎?

  6. 楊樹168棵,今年種的松樹是楊樹的5倍。

  (1)今年鐘松樹多少棵?

  (2)楊樹和松樹共有多少棵?

  四、小結

  在這節課中,你學會了什么?

數學三年級《買礦泉水》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連乘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逐步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連乘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逐步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運動會上, 張老師給同學們買了兩箱飲料,共花了多少錢?

  二、探索新知:

  1.請學生獨立思考,先自己結合“買飲料”這個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2.小組中說一說各自的想法,解釋各自的估算過程。

  3.匯報算法:

  (1)一箱飲料大約70元,兩箱飲料大約140元。

  (2)一箱飲料超過60元,兩箱飲料就超過100元,但不到200元。

  4.學生獨自解決“共花了多少錢?”。

  5.小組內交流各自算法。

  6.匯報算法:

  (1)24× 3   72×2=144      24×3×2

  (2)24×2     48×=144           24×2×3

  三、拓展應用

  1.15 × 4 × 7    125 × 8 × 6    102 × 4 × 5

  2.估計你們學校大約有多少人?

  3.哪道題的得數大?畫“√”。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0 × 1 × 2 × 3 × 4 × 6 × 7 × 8 × 9  (    )

  4. 15 × 6 × 8           36 ÷ 9 × 12

  32 + 17 × 3           (15 + 35)× 6

  5 × 18 × 7           105 × 2 × 5

  5.我每分大約打41個字

  (1)小明5分能打多少個字?

  (2)一篇稿件共325個字,5分后還剩多少個字每打完?

  (3)再打3分,能打完這篇稿件嗎?

  6.學校買來5個書架,每個書架有4層,每層可以放35本書,這些書架一共可以放多少本書?

  7.數豆子

  四、小結:在這節課中,你學會了什么

數學三年級《買礦泉水》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連乘題的運算順序。

  2、通過情境進行估算,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3、通過合作、交流體驗估算的方法的多樣化。

  二、教學重點:

  1、掌握連乘題的運算順序。

  2、引導學生結合具體情況,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驚醒合作學習,探索連乘題的計算方法。

  三、教學方法:

  探索式。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20×3= 0×6=

  8×0= 24×3=

  12×8= 12×4=

  22×4= 300×4=

  2、豎式計算。

  48×4= 320×5=

  602×5= 540×3=

  (二)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秋季運動會即將拉開序幕,同學們為了取得優異成績正積極準備著。為了咱們班的運動員在運動場上能賽出風格、賽出成績,在運動會上,邱老師給運動員們準備了兩箱礦泉水。(出示課件:師生到商場購物的情境,展示礦泉水的價格,每箱24瓶,每瓶3元)。

  1、請同學們尋找數學信息。(礦泉水的價格,每箱24瓶,每瓶3元)。

  2、學生自己先獨立嘗試解決。要求每位同學認真讀讀想想,在練習本上解答出來。小組進行交流。

  3、探究算法。

  生1:我是估算的。要比120元多。算式是20×3×2=120(元)。

  生2:150元就夠了。算式是25×2×3=150(元)。

  生3:先求一瓶礦泉水多少錢,再求一箱多少錢,算式是24×3=72(元) 72×2=144(元)。

  生4:我的想法和生3的一樣,只不過列了綜合算式,24×3×2=72×2=144(元)。

  ……

  師:還可以怎樣算呢?

  4、小結:同學們今天表現真棒。用了這么多的方法幫老師算出了準備的錢數,這么多的方法你喜歡哪一種方法呢?把你喜歡的方法給同位說一說。

  (四)拓展應用。

  1、學校要求每個班選8名運動員參加比賽,三、四年級共有24個班,每人參加三項,一共參加了幾項?

  2、二年級參加了跳繩比賽,4人一組,每組一分鐘平均跳65下,6個小組一共跳了多少下?

  3、課堂作業

  (1)試一試1。學生在書上計算。

  (2)試一試2。估算學校學生人數時,請學生討論后再交流方法。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想對大家說些什么?

  (六)布置作業。

  選用課時優化設計。

數學三年級《買礦泉水》教案 篇11

  案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喜歡喝飲料嗎?你都喝過哪些飲料?(找2—3個學生說說)張老師在買飲料的時候遇到了數學問題,我們一起去幫他解決,好嗎?

  2、遇到了什么問題呢?(教師出示題目,學生觀察)這節課我們就通過解決“買礦泉水”時遇到的問題學習新知識。(板書課題:買礦泉水)

  二、自主探究新知

  1、分析題目,理解題意

  1)認真讀題,找出題目中的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同桌之間說說。

  2)請一位學生讀題,講一講題目的意思,指導學生完整介紹題意。

  2、結合情境,進行估算

  1)“張老師買2箱飲料大約需要多少錢呢?請同學們估算一下。”學生獨立估算后在小組內交流。

  2)班內交流:請小組代表在班內說說自己估算的想法,并解釋估算的過程。估計學生會出現的方法:

  A、2箱大約50聽,每聽3元,2箱大約150元。

  B、1箱超過60元,2箱大約120多元。

  C、1箱大約70元,2箱大約140元。 

  肯定學生合理的估算方法,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提問,理解估算的方法。

  3)小結學生出現的多種估算方法,總結估算的方法,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估算策略。

  3、解決問題,嘗試計算

  師:張老師到底花了多少錢呢?還需要同學們去算一算!

  1)學生獨立列式解決問題,并嘗試計算。獨立解決問題后,同桌之間說說想法。

  2)反饋:重點讓學生說說自己算式的含義和計算的過程。

  估計學生情況:

  A、24×3=72(元) 72×2=144(元)

  B、24×3×2

  =72×2

  =144(元)

  C、24×2=48(元) 48×3=144(元)

  D、24×2×3

  =48×3

  =144(元)

  引導學生結合題目,通過質疑提問,明白連乘式題的運算順序。

  3)小結連乘式題的運算順序(板書課題:連乘式題的計算)

  三、鞏固練習

  1、計算(做試一試第1題)

  學生獨立解決后班內交流,重點讓學生說說自己的計算過程。

  2、估計(做試一試第2題)

  1)讓學生理解題意后思考:“要想估計學校大約有多少人,必須知道些什么?”班內說出“每班大約40人,有39個班級”

  2)獨立估算。

  3)班內交流,解釋估算過程。

  四、師生總結概括

  回想這一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總結出連乘式題的計算順序)

  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探索連乘的估算方法和計算方法,并結合生活實際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

  創設生活情境提出數學問題,探索多樣的估算方法和計算方法.在小組中說一說各自的想法,解釋各自的估算過程,逐步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本課的教學設計,遵循了課程標準的理念.對教材的理解全面,深刻,教法選擇靈活多樣,有創新,有特色.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全課的主線.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同時,教師尊重學生的自主權,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提出多樣化的解決策略,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數學三年級《買礦泉水》教案(精選11篇) 相關內容:
  •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第一單元《乘除法》教學設計

    單元教學計劃:一、單元教學目標:1、 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一個因數是一位數的口算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夠迅速準確的計算出結果。2、 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夠迅速準確的計算出結果。...

  • 數學教案-數學三年級下學期 第一單元測試題

    單元測試一 一、填空題. 1.兩位數乘兩位數,積可能是( )位數,也可能是( )位數. 2.計算34020,先用( )和( )相乘得( ),再在積的末尾添( )個0,最后得( ). 3.在下面的( )里填上適當的名稱. ( )( )=路程 工效時間=(...

  • 數學教案-數學三年級下學期 第二單元測試題

    單元測試 1.填空. (1)6970892的商是( )位數,最高位是( )位. (2)48001200=( )12 (3)在有余數的除法中,被除數=( )( )+( ). (4)要使2D22的商中間有0,D可以填的數是( )或( ). (5)在下面的( )里最大能填幾....

  • 數學教案-數學三年級下學期 第四單元測試題

    單元測試一 一、直接寫得數. 185= 16-153= (4+6)3= 540-360= 17+132= 18-91= 3023= 840+27= (85-85)26= 590+100= 2463= 100-254= 二、填空. 1.486-3201615的運算順序是;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 數學三年級下學期 第四單元測試題

    單元測試一 一、直接寫得數. 18×5= 16-15÷3= (4+6)×3= 540-360= 17+13×2= 18-9×1= 30×23= 84×0+27= (85-85)×26= 590+100= 24÷6×3= 100-25×4= 二、填空. 1.486-320÷16×15的運算順序是;先算(...

  • 數學三年級下學期 第一單元測試題

    單元測試一 一、填空題. 1.兩位數乘兩位數,積可能是( )位數,也可能是( )位數. 2.計算340×20,先用( )和( )相乘得( ),再在積的末尾添( )個0,最后得( ). 3.在下面的( )里填上適當的名稱. ( )×( )=路程 工效×時...

  • 數學三年級下學期 第一單元測試題

    單元測試一 一、填空題. 1.兩位數乘兩位數,積可能是( )位數,也可能是( )位數. 2.計算340×20,先用( )和( )相乘得( ),再在積的末尾添( )個0,最后得( ). 3.在下面的( )里填上適當的名稱. ( )×( )=路程 工效×時...

  • 數學三年級下學期 第四單元測試題

    單元測試一 一、直接寫得數. 18×5= 16-15÷3= (4+6)×3= 540-360= 17+13×2= 18-9×1= 30×23= 84×0+27= (85-85)×26= 590+100= 24÷6×3= 100-25×4= 二、填空. 1.486-320÷16×15的運算順序是;先算(...

  • 數學三年級下學期 第二單元測試題

    單元測試 1.填空. (1)69708÷92的商是( )位數,最高位是( )位. (2)4800÷1200=( )÷12 (3)在有余數的除法中,被除數=( )×( )+( ). (4)要使2D2÷2的商中間有0,D可以填的數是( )或( ). (5)在下面的( )里最...

  • 數學三年級下學期 第一單元測試題

    單元測試一 一、填空題. 1.兩位數乘兩位數,積可能是( )位數,也可能是( )位數. 2.計算340×20,先用( )和( )相乘得( ),再在積的末尾添( )個0,最后得( ). 3.在下面的( )里填上適當的名稱. ( )×( )=路程 工效×時...

  • 數學三年級下學期 第四單元測試題

    單元測試一 一、直接寫得數. 18×5= 16-15÷3= (4+6)×3= 540-360= 17+13×2= 18-9×1= 30×23= 84×0+27= (85-85)×26= 590+100= 24÷6×3= 100-25×4= 二、填空. 1.486-320÷16×15的運算順序是;先算(...

  • 數學三年級下學期 第二單元測試題

    單元測試 1.填空. (1)69708÷92的商是( )位數,最高位是( )位. (2)4800÷1200=( )÷12 (3)在有余數的除法中,被除數=( )×( )+( ). (4)要使2D2÷2的商中間有0,D可以填的數是( )或( ). (5)在下面的( )里最...

  • 數學三年級下學期 第一單元測試題

    單元測試一 一、填空題. 1.兩位數乘兩位數,積可能是( )位數,也可能是( )位數. 2.計算340×20,先用( )和( )相乘得( ),再在積的末尾添( )個0,最后得( ). 3.在下面的( )里填上適當的名稱. ( )×( )=路程 工效×時...

  • 數學三年級下學期 第二單元測試題

    單元測試 1.填空. (1)69708÷92的商是( )位數,最高位是( )位. (2)4800÷1200=( )÷12 (3)在有余數的除法中,被除數=( )×( )+( ). (4)要使2D2÷2的商中間有0,D可以填的數是( )或( ). (5)在下面的( )里最...

  • 數學三年級下學期 第四單元測試題

    單元測試一 一、直接寫得數. 18×5= 16-15÷3= (4+6)×3= 540-360= 17+13×2= 18-9×1= 30×23= 84×0+27= (85-85)×26= 590+100= 24÷6×3= 100-25×4= 二、填空. 1.486-320÷16×15的運算順序是;先算(...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城县| 西乌珠穆沁旗| 车险| 托里县| 收藏| 开江县| 彰化市| 肇源县| 华坪县| 昭苏县| 格尔木市| 桃园县| 离岛区| 基隆市| 定安县| 漳浦县| 鸡东县| 兴海县| 龙陵县| 太仆寺旗| 五寨县| 泽库县| 黄冈市| 绩溪县| 宁武县| 石阡县| 平原县| 东丰县| 通许县| 五常市| 墨脱县| 竹溪县| 太仆寺旗| 合肥市| 公主岭市| 南部县| 湘阴县| 侯马市| 永州市| 达日县| 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