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畫楊桃》教案(精選13篇)
部編版《畫楊桃》教案 篇1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楊桃嗎?誰吃過?今天想不想嘗嘗?
生:想吃。(有的見過,有的沒見過。)
師:這節課只要你用心讀書,積極思考,大膽發言,課后就有楊桃吃了,能做到嗎?
生:能。ㄅd奮地)
師:(出示楊桃)看,小楊桃來啦!
請大家仔細觀察,說說坐在你的位置上,看到的楊桃是什么樣子?
生:在我的位置上,看到的楊桃是像橢圓形的。
生:我也看到的是橢圓形的,但還有一棱一棱的突出。
師:那就是一棱棱的果肉。這幾個同學看到的就像是我們平時一般情況下看到的楊桃的樣子。(板書:平時的樣子)。
還有不同的發現嗎?
生:在我的位置上看到的楊桃是像個五角星的樣子。
師:在她旁邊的同學,你看到的呢?
生:也是像五角星的樣子。
師:哦,他們看的樣子挺特別的。(板書:像五角星的樣子)。
師:同學們,同樣的楊桃你坐在不同的位置上,看到的樣子就不同。大家觀察真仔細。有一個小朋友像你們一樣也在認真觀察楊桃,并畫下來了,他看到楊桃又是什么樣的呢?
這節課學習11課《畫楊桃》(板書課題)
生:11《畫楊桃》(齊讀)
師:看到這個題目,你想提什么問題呢?
生:是誰畫楊桃?
生:通過預習,我來解答,主要講“我”畫楊桃。
生:“我”怎么畫楊桃?
師:這個問題需要我們讀書解決,老師幫你們記下來。(板書:1、怎么畫?)
生:“我”把楊桃畫成了什么樣?
生:我來解答,“我”把楊桃畫成了像五角星的樣子。
生:謝謝你的解答。
生:我想知道,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事?
師:這個問題也可以讀書解決。(板書:2、發生了?)
生:通過寫畫楊桃這件事,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師:記下這個問題。(板書:3、道理?)
同學們,你們很會讀書,也越來越會問了,像這樣的以事件作題目的文章,我們在讀題的時候,就應該多問幾個為什么:這件事是誰做的?怎么做的?結果如何?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清楚了嗎?
生:清楚了。
二、初步感知,了解內容。
師:現在我們要開始讀課文了,請大家端好書,認真讀一遍譚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困難可以查字典或問同桌,讀完課文后再來讀生詞,開始吧!
生:(自讀課文,生詞)
師:(出示課文6個生字詞)生詞會讀嗎?
生:會。
師:(指生領讀,其他生跟讀)
生:我來給劉晉銘糾正,“叮囑”的囑不念shǔ,要讀zhǔ,請跟我讀“囑”“叮囑”。
生:謝謝你,我會讀了。
師:看這節課生字,在認讀和寫法上你有什么困難或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嗎?
生:我提醒大家,“半晌”的“晌”不要與“響亮”的“響”混了,“晌”是日字旁,請大家跟我讀“半晌”。
生:我提醒大家“教誨”的“誨”要讀“四聲”不要與“悔”混了,請跟我讀“教誨”。
生:我提醒大家“嚴肅”的“肅”,下面的撇和點寫時要朝外,不要寫錯了。
師:許瀛徹提到了,“肅”的寫法,老師想問問你們,“肅”的筆順怎么寫?
生:橫折、橫、橫、豎、豎撇、撇、點、豎。
師:請注意他寫的最后四筆,有不同寫法嗎?
生:我認為應該是豎撇、豎、撇、點。
師:老師贊同你的寫法,應該是豎撇、豎、撇、點,記住了?
生:記住了。
師:請大家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寫“肅”字
。◣煼秾懀鷷眨┱埻瑢W們認認真真在本上寫一個。
。ㄉ诒咀由蠈懽郑瑤熝惨曋笇В
師:同學們字寫得很認真。下面請同桌倆檢查朗讀課文,同時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生:(同桌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師:課文朗讀上還有問題嗎?
生:沒有了。
師:誰來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生:課文寫了美術課上,老師讓我們畫楊桃,我仔細觀察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老師到我的位置上審視了一下,然后同學輪流到我座位上看,同學們不笑我了,老師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
生:王杜若,我給你糾正一下,不能說畫成五角星,而是畫成了像五角星的樣子,另外,你說的太多了,能簡單點嗎?
師:對,誰能幫她再說簡單點?用我們以前學過的方法。
生:這篇課文講我在美術課上,把楊桃畫成了像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嘲笑我。
師:結果呢?老師引導我們?
生:老師引導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
師:對,結果這樣說就可以了。同學們,像這樣寫事的文章,我們就可以用“誰,什么時候,做了什么,結果如何?”的方法學習初步掌握課文主要內容。
師:就按這樣的方法,同桌再互相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生:(同桌之間說課文主要內容)
三、品讀課文,解決問題。
師:課文內容我們清楚了,下面請大家帶著你們提出的“我是怎么畫楊桃?”這個問題默讀課文,畫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有想法了小組里交流交流。
生:(默讀課文,圈畫句子,小組交流)
。◣熝惨,了解,點撥)不動筆墨不讀書,要邊讀邊想,邊讀邊畫。
師:誰來回答?
生:請大家看課文第二自然段,“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我認為作者是認認真真地畫。
師:好,你說的不錯,請大家把這句話多讀幾遍。(ppt出示句子)。
你能抓住重點詞說說作者是怎么畫的嗎?
生:(讀了幾遍句子)我抓住了認認真真看,真真實實的畫這兩個詞理解的。
師:大家同意嗎?
生:同意。
師:請大家聯系上文再讀讀這句話,想想作者是怎樣認真看,老實畫的?
生:(讀了一遍一、二自然段)請大家看第一自然段,“父親經常叮囑我要看到什么就畫什么”。
師:孩子,你找的挺認真,但是你聽清老師的問題了嗎?美術課上,作者是怎樣認真看,老實畫的?應該在第幾段?
生:在第二段,“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角星的什么東西。”我覺得作者是相信了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畫了什么。
師:你講得真好。
同學們,作者坐在了前排靠邊的位置上,看到的楊桃是像五角星的什么東西,(生答),就把楊桃畫成了像五角星的樣子(生答),可見,作者是看到什么,就畫什么(生答)。(板書:看到什么,就畫什么)。
師:認真看,老實畫,你們讀懂了嗎?
生:讀懂了。
師:同學們,作者和你們一樣是看到什么就說什么,看到什么就畫什么,讀到這兒,你能用四個字概括一下“我”是怎么畫的嗎?
生:我是“實事求是”的畫。
師:說得好!(板書:實事求是)
“我”是怎么畫的這個問題解決了嗎?
生:解決了。(師擦掉問號)
師:現在老師有一個問題,作者為什么會這樣做呢?請同學們聯系課文,繼續讀書,找到相關句子,多讀幾遍。
生:(讀書畫句子,小組交流)
生:請大家看第一自然段,“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我覺得是父親教導作者要相信自己的眼睛,所以他才會這樣做。
師:你很會讀書,抓住了重點句子。請同學們讀幾遍這句話。(ppt出示句子)
(女生讀,男生讀)
請大家再讀一讀這句話,抓住重點詞,聯系上下文,你能理解父親的話嗎?
生:我抓住了“叮囑”這個詞,“叮囑”的意思是反復的提醒,父親反復提醒“我”這一句話,說明這句話很重要。
師:沒錯。“叮囑”這個詞還可以換成什么詞。
生:告訴。
生:囑咐。
生:叮嚀。
生:囑托。
師:這些問都可以。
生:老師“催促”行嗎?
師:哦,“催促”可不行,它們意思不一樣,叮囑沒有催的意思。
生:知道了。
師:同學們,我們在讀課文時,遇到重點詞,也可以像這樣用換詞的方法理解內容,這也是一種讀書的好方法。
誰還想說?
生:我抓住了,“不要想當然”來理解,“想當然”的意思是憑著自己的想法去看事物,父親說不要想當然,就是告訴作者不能憑著自己的想法去看一件東西,那樣做會畫變樣的。
師:你挺會思考的,是聯系實際理解了父親的話。同學們,“想當然”是憑著自己的主觀想法去看待事物,這樣做行嗎?
生:不行。
師:那作者是怎樣做的呢?
生:作者是看到什么,就畫什么,實事求是的畫。
師:這樣一對比,“想當然”這個詞理解了嗎?
生:理解了。
師:好,讓我們齊讀父親的話,把它牢牢記在心里。
生:(齊讀兩遍父親的話)。
師:同學們,之所以作者會這樣做,正是因為從小父親對作者的教導要實事求是的作畫。正如開課時,你們坐在不同的位置上看到了楊桃不同的樣子,我們就應該看到的是什么,就說什么;看到的是什么,就畫什么;看到的是什么就堅持什么。孩子們,老師相信實事求是這種思想,一定會走進你們的心里,落實到你們的行動里。能做到嗎?
生齊答:能!
四、全課總結,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這篇課文這節課先學到這,請大家對照板書,想想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ㄐ〗M內先交流,再指生說)
生:我學會了六個生字的認讀。
生:我知道了“肅”的正確筆順。
生:我知道了“叮囑”的近義詞和“想當然”的意思。
師:這些都是知識上的收獲。
生:我知道了要實事求是的做事。
生:我還知道了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畫什么。
師:這些是思想上的收獲。
生:我知道了以事件為題目的文章的質疑方法。
生:我學會了寫事文章的把握主要內容方法。
生:我還學會了換詞法和抓重點方法理解文章內容。
師:這些是讀書方法上的收獲。
師:同學們這節課收獲可真多呀!看小楊桃在向你們招手啦。ㄖ笚钐,學生笑)
現在老師考考大家,行嗎?
生:行。
師:請同學們打開檢測小卷,“過三關”三分鐘能完成嗎?
生:能。
。▽W生答小卷,完成后集體匯報,訂正。)
師:看來同學們對這節課的知識掌握挺牢固的。
現在請大家打開書,看看課文,你還有什么問題想問?
生:請大家看第11自然段,“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了”,我想問為什么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了呢?
生:再請大家看第18自然段,這里老師同學們回到座位后,為什么神情又變得和顏悅色了呢?
師:你們抓住了人物的神態變化來提問,很好。
生:請大家看第12自然段,這里有個破折號,還有14、16自然段的省略號,它們的作用是什么?
師:你抓住了標點符號來質疑。
生:為什么同學們一開始看到作者的畫后哈哈大笑,后來卻不笑了呢?
生:請大家看最后一段,為什么說“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師:你是從課文重點句質疑,你也很會思考。(還有學生在舉手)
師:還有不少同學想提問,因為時間關系,就不一一發問了。
老師發現了咱們班同學不但愛問問題,而且也越來越會問了,老師真替你們高興,你們這樣會讀書會思考,把鼓勵的掌聲送給自己吧!
。▽W生面帶笑容,興奮地鼓掌)
師:請大家帶著這些沒解決的問題,回家繼續讀書,下節課我們再繼續交流,好嗎?
生:好!
部編版《畫楊桃》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師:同學們,你們好,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歡吃水果,那你有沒有看到過一種叫楊桃的水果呢?
生:沒有
師:楊桃啊,是一種南方的水果,在課文的44頁上,給我們做了比較具體的介紹,那誰能夠給大家把資料袋上的介紹給大伙讀一讀呢?
生1讀楊桃。
師:讀得不錯,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楊桃有關的課文,請大家一起來讀一讀課題
生齊讀課題:《畫楊桃》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課文,標一標自然段的序號,不懂的詞語可以查查字典,或者聯系上下文來理解,難讀的句子還可以多讀幾遍
生自讀課文。
師:剛才大家都自學得很認真,那么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看這兒的詞語,把這些詞語每個讀兩遍。
多媒體出示:叮囑,審視,嚴肅,半晌,教誨,和顏悅色
生讀詞語
師:在這些詞語中,有哪些讀音要提醒大家注意,
生1:我要提醒大家,半晌的晌不要讀成響,請大家跟我讀,晌,半晌
師:那半晌又是什么意思,誰知道呢?
生2:半晌是不是指中午呢?
師:他說得對嗎?請同學們在課文當中去找一找這個詞在什么地方,
生在課文中找帶有半晌的句子。
生3:在第42頁倒數第四行,“老師的神情……”
師:那半晌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生4:是一會兒的意思
師:對了,半晌就是指一天當中的一段時間,也就是一小會兒。小包能夠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詞語的意思,真會學習。再來看看還有沒有哪些字的讀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2:嚴肅的肅是平舌音,教誨的誨是第四聲,請大家跟我讀。肅,嚴肅,誨,教誨。
師:真好,接下來請同學們再來讀一讀這些詞語,
生齊讀詞語
師:學完了詞語,我們再來讀讀課文,這篇課文比較長,我想請四位同學輪流來讀,請其他同學仔細聽聽,在他們結讀的地方做一做記號。
四位同學輪流讀課文。(1,2—5,6—18,19)
師:現在,請同桌分部分輪流讀一讀課文,然后說一說每一部分的內容。
同桌分部分輪流讀課文。
師:誰來說說第一部分的內容呢?
生1:這一部分主要講了父親經常叮囑我。
師:不錯,那第二部分呢?
生2:這一部分主要講了有一次上圖畫課,我認認真真地畫楊桃。
師:不錯,請來說說第三部分的內容
生3:這一部分主要是說,同學看了我畫的楊桃像五角星,笑話我,教師教育了哪些笑話我的同學。
師:說得很好,誰來說一說第四部分的內容
生4:這一部分是說老師和父親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師:你們說得都很好,那在剛才讀課文的時候,有沒有覺得哪些地方比較難讀。
生1:第一段我想再來讀一讀。讀一段。
師:想當然是一個詞語,要連著讀,你能不能再讀一遍。
生1再讀第一段。
師:這遍讀對了,那想當然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2:是按著自己的想法。
師:說得沒錯,誰能把父親叮囑我的話再來讀一讀。
生3再讀你親叮囑我的話。
師:說得挺不錯的,那還有沒有覺得比較難讀的地方呢?
生4:我覺得倒數第二段比較長,有點難讀。
師:那好,我們就一起來讀一讀課文的倒數第二段。
生齊讀倒數第二段
師:讀得還是挺通順的,這篇課文比較長,請同學們再次認真地默讀一遍,想一想,(多媒體體出示:課文圍繞著“畫楊桃”這件事,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最后寫什么?)
生默讀課文,同桌交流
師:好了嗎?那我們交流一下
生1:課文先寫了圖畫課上,老師要我們畫楊桃,我畫了一個五角星,同學們笑話我。
師:說得不錯,
生2:課文接著寫了,老師的神情變嚴肅了,他讓同學們坐在我的座位上看楊桃,結果,同學們看到的楊桃的確很像五角星。
師:說得真好?最后又寫了什么
生3:最后又寫了老師告訴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
師:大家說得都很有條理,那在剛才讀書的過程當中,有沒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1:我不明白同學們為什么要笑話“我”
生2:當同學們笑話“我”時,老師的神情為什么變得嚴肅了
生3:當老師看到楊桃真的像五角星,為什么不直接告訴同學們呢?
師:你們的問題都提得特別好,這些問題我們放到下節課去研究,好嗎?在這節課上,我們還要學習書寫十二個生字,請大家看一看這些帶有生字的詞語,我們來讀一讀。
多媒體出示:叮囑,前排,靠邊,審視,嚴肅,半晌,熟悉,教誨,一幅畫,和顏悅色。
生齊讀詞語
師:請大家來看一看,有沒有什么字形,要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1:熟悉的熟右上部分不是九。
師:對了,它還要多一點呢
生2:嚴肅的肅筆順是怎么樣的,老師,您能夠寫給我們看一看呢?
師:當然可以,師范寫“肅”字。知道了嗎?還沒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3:叮囑的囑筆畫較多,最后三筆是豎、提、點。
師:那我們一起把這個字書空一下。
生書空“囑”字
師:說得不錯,那接下來我們該做做作業了,今天請同學們把這些生字每個抄寫兩遍,(多媒體出示:肅,悅,熟,誨)再把這些生字每個組兩個詞。
生寫生字。
師:誰來選其中的一個生字給它擴擴詞呢?
生1:我選擇悅,有賞心悅目,心悅誠服。
師:這兩個詞組得真不錯。
生2:我選擇肅,有肅靜,肅立,嚴肅。
師:不錯。
生3:我選擇熟,有熟悉,生熟,熟練,還有熟能生巧
師:你一口氣組了那么多詞,真了不起。
生3:我來說誨,有教誨,后悔
生4:不對,后悔的悔是豎心旁,而教誨是誨是言字旁。
師:小杰說得對,教誨是用語言來說的,而后悔是心里面想的。在這節課后,請同學們再來讀讀課文,把詞語抄寫一遍。今天的這節課就上到這兒,同學們再見。
第二課時
師:同學們好,今天的這節課我們要繼續學習11課《畫楊桃》,還記得讓節課我們學過的詞語嗎?我們來聽寫一下
生聽寫詞語:叮囑,審視,教誨,和顏悅色
師:請同學們看著大屏幕上的答案和同桌交換來批改。
生批改
師:全對了嗎?真不錯,這兒有一個詞叮囑,你們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生1:在再三地說,反復囑咐的意思
師:你說得沒錯,那在什么情況下,誰會叮囑你呢?
生2:每天上學,媽媽常叮囑我“小樣,過馬路要小心”
師:媽媽對你可真關心
生3:每天上學前,媽媽總叮囑我“學習要認真,上課發言要大膽。”
師:說得不錯。
生4:我和同學去郊游,奶奶再三叮囑我,“對同學要大方,帶去的食物要分給大伙吃?刹荒苄⌒膯!”
師:說得真不錯,上節課我們初步學了課文,還記得課文圍繞著畫楊桃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嗎?
生1:課文主要寫了我認認真真地寫,同學們都笑話我,老師卻說畫得好。
師:說得不錯。
生2:我要補充,老師說我畫得對,還告訴別的同學,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老老實實地畫。
師:那我又是怎樣畫楊桃的呢?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課文第二段,在課文中去畫一畫,想一想。生自讀課文的第二段。
師:我是怎樣畫楊桃的,誰來說一說。
生1: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ǘ嗝襟w出示句子: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生2:小作者看到楊桃像五角星,所以把楊桃就畫成五角星的樣子。
師:說得沒錯。
生3:我覺得作者畫畫的時候,非常認真,一絲不茍。
師:你說得沒錯,在上節課上,就有一位同學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既然我畫得那么認真,那么好,為什么同學們還要來笑話我,你知道為什么嗎?
生1:因為他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的形狀,同學們都笑話他畫得不像,
師:說得對
生2:在其他同學看來,楊桃不可能是五角星形狀,所以就嘲笑。
師:是啊,小作者認認真真,老老實實地來畫楊桃,卻遭到了同學們紛紛嘲笑,在同學們說笑的時候,老師又是怎樣做的呢?請同學們認真地說一說課文的第三部分,畫下老師和同學的對話,然后同桌合作分角色再來讀一讀。
生自讀課文的第三部分,然后分角色讀
師:好,我們來交流一下吧,哪組來讀,好,第一小組兩位同學們來讀,其他同學認真聽,想一想老師說的每一句話都是什么用意。
兩位同學分角色讀
師:讀得真好,那讀了對話以后,你們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呢?
生1:我覺得這是一位認真的老師,老師先坐到了我的座位上,來看看楊桃,他親自來看看楊桃是不是真是像五角星
生2:我覺得這位老師很好,他讓每位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看看楊桃是不是像五角星的。
師:是啊,老師并沒有批評這幾位同學,而是讓他們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來。老師也想和你們分角色來讀一讀這一部分的內容。想一想同學們的態度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師生分角色讀課文。
師:同學的態度發生了哪些變化。
生1:剛才還大聲說笑的同學,現在說話一個個變得吞吞吐吐的。
生2:在事實面前,他們感到難為情了。
生3:我有一點不明白,老師應該早就知道小作者的畫是對的,為什么不直接告訴那些同學們答案呢?
師:小杰的這個問題提得很好,誰能來談談自己的體會,
生1:老師這么做,是要同學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真實的情況
生2:老師希望同學們相信自己的眼睛,老老實實地畫畫。
生3:我懂了,只有同學親自去看了,才能明白自己看到的角度是會和別人不同的。
師:你體會得真好。
生4:老師,還希望同學們不要急著做判斷,要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師:同學們都挺聰明的。接下來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的第十八段,
生齊讀課文的第十八段。
師:老師剛才的這番話是和顏悅色地說的,那你知道什么叫做和顏悅色嗎?
生1:我查過字典,意思是說話時態度和善。
師:說得沒錯,老師的這番話一共有四句,請四位同學每人讀一句,要讀出態度的各善,再來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生1:“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第一句話的意思是說大家都很熟悉楊桃。
生2:“但是看的角度……五角星”第二句的意思是有時候楊桃看起來很像五角星,那是因為看的角度不同。
師:說得很好。
生3:“因此……什么角度看的。”第三句的意思是當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笑話別人。
生4:“我們應該……”最后一句話的意思是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
師:說得很好,讀完了老師的話,讓我們再來看看第一段中父親的叮囑,誰來讀一讀。
師:小杰讀,其他同學們認真聽一聽,想一想父親的話到底包含了哪些意思。
生1:“你看見一件東西……畫走了樣”
師:讀得不錯,誰來說一說
生2:父親告訴我,畫畫時,看見他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
生3:父親告訴我,畫畫時,要實事求是的畫,不要憑空想象,畫走了樣。
師:是的,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父親的話,記住他的叮囑。
生齊讀父親的話。
師:請同學們再自由地讀一讀父親的話和老師的叮囑,想一想它們之間有什么地方是相似的。
生自讀父親的話和老師的叮囑。
。ǘ嗝襟w出示:
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提起楊桃,大這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 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親,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因此,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
師:好,誰能來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生1:父親和老師都說了,畫畫要實事求是,不要想當然。
生2:他們都說了,畫畫要認認真真。
師:他們僅僅在說畫畫嗎?為什么說他們的教誨讓我一生受用。
生1:我覺得不只是說畫畫的事,我懂得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實事求是。
生2:我發現課文中的我和老師,都是認認真真做事的人。
師:是啊,父親的叮囑和老師的言行給我們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呀,最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兒的習題,這兒一共有三題,請同學們任意地來選一題來做一做。請一位同學們來讀一讀題目。
。ǘ嗝襟w出示:(請任選一題)
1.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課文倒數第2段。
2.抄寫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寫一段話,學了《畫楊桃》,我感觸很深……)
生做習題。
師:完成了嗎?那我們來交流一下,
生1:我選擇的是第一題,我來讀一讀倒數第二段。(讀第二段)
生2:我選擇的是第二題,我抄寫了這句話。“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生3:我選擇的是第三題,學了課文,我感觸很深,父親和老師不但教我畫畫,還教我做人,那只像五角星的楊桃,它將時刻提醒我,要踏實做人,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生4:我也選做了第三題,像五角星的楊桃,你是我成長中道路上的一面鏡子,能照出我的缺點,幫助我認認真真地學習,老老實實地做人。
師:你寫得太好了,《畫桃楊》這篇課文帶給我們很多的啟示,讓我們受益非淺,這節課就上到這兒,同學們再見。
部編版《畫楊桃》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蘊含的道理;領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有關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詞,出示課件“我會認”學生開火車讀。
2、過渡語:在“畫楊桃”的課上究竟發生了什么事,老師說的哪段話包含了怎樣的意思呢?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找出爸爸的叮囑我的話來讀,并找出“叮囑”的近義詞。
3、課件出示爸爸的話,要學生說說從中體會到什么?(板書:是就)
4、理解“想當然”
5、過渡:父親平時對我畫畫的要求這么嚴格,我在畫畫時有沒有按照父親的叮囑去做呢?
6、學習2~18自然段。
。1)快速瀏覽,找找哪幾段具體寫了畫楊桃時發生的事。
。2)自由讀第2個自然段找出我畫楊桃時動作、神態的句子,從中你體現出什么?{“我”記住父親的話,對待畫畫一絲不茍}(齊讀父親的話)
思考:我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呢?(找出有關句子后用實物演示)
小結:
“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不僅是因為我看的角度不同,還因為父親平時對“我”嚴格的教育。
。3)我把畫交上去時同學們為什么嘲笑我呢?
。4)討論:老師的兩次發問與學生的兩次回答為什么使用不同符號?
出示課件: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
不像!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它像什么?像五五角星
像五角星
。ㄓ^察前用嘆號說明學生自以為是嘲笑我)(觀察后用省略號,說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再也神氣不起了。
。7)分角色表情朗讀。
(8)體會老師的“神態”動作。
多媒體出示第6個自然段理解“審視”一詞。
a.為什么老師要對楊桃審視?
“審視”是仔細地看的意思,老師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桌上的楊桃,是因為他是一個嚴謹認真的老師,不會想當然地評價學生,他要根據事實進行評價。
b.為什么老師變得嚴肅起來?“半晌”的近義詞是什么?(半天)
因為老師發現我的畫畫得很準確而同學們又不知道,反而在笑。
c.為什么老師發現“我”的楊桃畫得很正確時不直接告訴嘲笑“我”的學生,而是讓他們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呢?
因為老師是讓大家親身感受一下看的角度不同,結果是不一樣,可謂是用心良苦!
d.后來,老師為什么變得和顏悅色呢?
因為老師已經知道同學們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哪里了。
e.多媒體出示老師的話,并讓大家說說其中的意思。
7.學習第19個自然段。
多媒體出示父親的話,比較他們的話的相同和不同點。(練習背誦)
說說為什么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找“教誨”的近義詞{教導}
因為父親和老師教“我”做人實事求是、不想當然,這是做人的根本!從畫楊桃一事中,讓我明白了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會看到不同的結果,這種科學的思想方法,對我來說終身受益。
部編版《畫楊桃》教案 篇4
一、我會感悟。
復述課文時,重要的內容要講得詳細些。我認為《畫楊桃》這篇課文中( 。┻@些內容非常重要,復述時一定要講進去。
二、指出標點符號在文中的作用。
1、“好——笑!”破折號的作用是( 。
2、“不……像”省略號的作用是( )
三、按要求改寫句子。
1、改成疑問句:( 。
2、改成雙重否定句:( 。
3、改成反問句:( 。
四、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我的老師
最使我難忘的,是我的女教師蔡蕓芝先生。
她是我的二年級、三年級和四年級前一學期的教師,F在回想起來,她那時大約有十八九歲。右角嘴邊有榆錢大小一塊黑痣。在我的記憶里,她是一個溫柔而美麗的人。
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敲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并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們是多么善于觀察這一點呵。
在課外的時候,她教我們跳舞。我現在還記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舞蹈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們帶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園子里,她還讓我們觀察蜜蜂。也是那時候,我認識了蜂王,平身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愛詩,并且愛用歌唱的音調教我們讀詩。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她讀詩的音調,還能背誦他教我們的詩:
圓天蓋著大海,
黑水托著孤舟,
遠看不見山,
那天邊只有云頭;
也看不見樹,
那水上只有海鷗……
今天想來,她對我的接近文學和愛好文學,是有著多么有益的影響!
像這樣的教師,我們怎么會不喜歡她并且愿意和她親近呢?
1、作者用極簡短的話對蔡蕓芝先生的外貌作了介紹。請劃出有關句子。
2、比較《我的老師》和《畫楊桃》在選取材料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我的老師》:
《畫楊桃》:
3、結尾“像這樣的教師,我們怎么會不喜歡她并且愿意和她親近呢?”是什么意思?從短文看,“這樣的老師”是指怎樣的老師?
一、給加點字注音。
審視 半晌 嚴肅 教誨 熟悉 一幅畫
二、讀拼音,寫詞語。
dīnɡ zhǔ shěn shì yán sù hé yán yuè sè shú xī bàn shǎnɡ jiào huì
( ) ( ) ( ) ( ) ( ) ( ) ( )
三、寫近、反義詞。
近義詞:準確( ) 教誨( 。徱暎ā 。
反義詞:熟悉( 。∠嘈牛ā 。¢_始( 。
四、比一比,再組詞。
審( )海( )脫( )叮( )彩( )*( )響( )福( )
宙( )誨( )悅( )盯( )悉( )排( )晌( )幅( )
五、選詞填空并用帶點詞造句。
①是……就…… ②不像……而像……、鄄灰
1.同學們要記。悍艑W后( )在外面玩,( )及時回家。
2.人們常說“十月有個小陽春”,這時候的天氣有時( )秋天,( )是回到了春天。
3.媽媽常說,犯了錯誤,要勇于承認。( )怎么做的,( )怎么說。
六、讀句子,想想帶點詞的意思再選擇。
1.老師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皩彙钡囊馑加校(1)詳細,周密認真;(2)知道;(3)一定,果然;(4)審問。在句中應選第( )種意思。
2.老師總是和顏悅色的對我們說話!皭偂钡囊馑加校(1)高興、愉快(2)使愉快。在句中應選第( )種意思。
3.爸爸對我畫畫要求很嚴!皣馈钡囊馑加校(1)嚴格(2)嚴密。在句中應選第( )種意思。
七、按課文內容填空,回答問題。
“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 不同, 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 。因此,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 ,要 。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 就 !
1.老師說了( )句話,用“||”給這段話分層,寫出層意。
2.讀了這段話,你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部編版《畫楊桃》教案 篇5
設計說明
《畫楊桃》取材于兒童的真實生活,貼近兒童心理,在平常的小事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學生閱讀本文,既能發展語言能力,又會受到啟發和教育。因此,本課教學設計緊緊圍繞“畫楊桃”的故事,組織學生研讀文本,補白對話的提示語,達到以讀促講、讀中頓悟的目標。同時,通過品讀文本積累學習語文的多種方法,再通過認識作者生平了解到一種不一樣的人生態度,以求達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最終目標。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搜集有關楊桃的資料。
2.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1.熟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2.搜集楊桃的資料,如楊桃的形狀、生長特點、產地、營養價值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題質疑,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生齊讀。(課件出示實物——楊桃)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水果嗎?(指名簡單介紹楊桃,課件出示相關文字:“楊桃”,學名“五斂子”,又名“羊桃”“陽桃”。)
2.教師介紹楊桃。
3.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教師提煉并梳理主要問題。
預設:
(1)誰畫楊桃?
。2)怎樣畫楊桃?畫成了什么樣子?
(3)在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事?
。4)畫楊桃這件事包含了怎樣的道理?
4.過渡:畫楊桃還包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呢,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兒嗎?讓我們一同走進課文吧!
設計意圖:學貴有疑,培養思考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大膽質疑。此處設計關注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梳理出與文本相關聯的幾個主要問題,既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為新課的學習設置了目標。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請同學們自由練習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將含有本課生字的詞語讀準確。
2.小組同學互相交流識字經驗,并提示易錯字。
3.匯報交流結果:
。1)“室、審、視、晌”是翹舌音!懊C”是平舌音。
(2)“倒”在本課讀dào,另一個讀音是dǎo。
聯系生活適當拓展詞語,讀dào時,可組詞倒水、倒立、
倒車;讀dǎo時,可組詞摔倒、不倒翁。
。3)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①用形聲字識記法識記。
“靠”上表聲,下表義;“審”上表義,下表聲;“哈、晌、搶、嘻、悅、誨”左表義,右表聲;“視”左表聲,右表義。
、谟米掷碜R字法識記。
班:會意字,從玨從刀,意為用刀分玉。本義是分割玉。
頁:象形字。甲骨文形體像一個夸大了頭部的人,表示人的頭。本義是人頭。借指篇、張。
而:象形字。像胡須形。假借為虛詞。
③擴詞識記。
將生字與熟字組成常用的詞語進行識記。
靠:靠近可靠依靠
肅:肅靜嚴肅
4.將生字放回課文,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5.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小組合作交流前面預設的問題。
設計意圖:此環節注重引導學生集中識字,然后讓生字回文,使學生在語境中鞏固生字,既不干擾識字的學習,也沒破壞閱讀的情境,做到識字促進閱讀,閱讀鞏固識字。
三、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圖、座、室、交、頁。
2.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結構特點。
圖:全包圍結構。
座:半包圍結構。
室:上下結構,撇折上一點不要丟。
交:上下結構。
頁:獨體字。要寫在田字格中間,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3.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筆畫特點。
4.教師邊指導邊范寫重點字。
圖:最后一筆是橫。
交:在田字格居中的位置,第一筆從豎中線起筆,最后兩筆撇、捺要舒展。
頁:起筆橫寫在田字格上格的中間。第二筆撇的長短、角度要適當。最后一筆是點,不要寫成捺。
5.學生先描紅,再書寫這幾個生字。
6.展示匯報,師生共同評議。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書寫時,注重引導學生先觀察,分析字形,這既是寫對生字的前提,也是識字教學的重點。
四、回顧總結,鞏固練習
1.說說這節課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2.抄寫生字、新詞。
3.正確、流利地讀課文,注意人物說話的語氣。
設計意圖:意在培養學生具有歸納總結的意識,并使課內所學得到鞏固。
第二課時
一、回顧內容,質疑導入
1.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畫楊桃》。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請同學們翻開書,快速瀏覽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課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物?(“我”、同學們、老師。)
2.上節課我們留下了什么問題沒有解決?(畫楊桃這件事包含了怎樣的道理?)
3.你還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設計意圖:過渡性談話自然而巧妙地引出學生質疑中的關鍵問題,順勢揭示本課時的學習重點,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目標,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同時,學生每次讀課文都會有不同的問題產生,此處設計既關注到了兩個課時的整體性,又關注到了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
二、研讀文本,品讀課文
1.認真朗讀課文,思考:“我”是怎樣畫楊桃的?
課件出示句子: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1)指名讀,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想象“我”當時是如何觀察的,如何畫的。(師相機板書: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2)你是怎樣理解“老老實實”的?(小組交流)
。3)匯報交流結果(引導學生補充回答):
是圓的就,是方的就,不要把圓的畫成,也不要把方的畫成,否則就是。
。4)指名讀句子,評議。(注意抓住重點詞語“認認真真”“老老實實”,讀出“我”實事求是作畫的態度。)
2.過渡:“我”認真地看,老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以為能夠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卻發生了讓“我”意想不到的事,你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嗎?
。1)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
“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
“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
前句要讀出指責的語氣。后句要讀出嘲笑的語氣。
(2)同桌互讀,指名讀,讀好問句和感嘆句。
3.當同學們看到楊桃變成了五角星時,他們的反應是哈哈大笑,而老師是怎么做的呢?(相機板書:哈哈大笑)
。1)課件出示相關語句:老師看了看這幅畫,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后回到講桌前,舉起我的那頁畫紙,問大家:
……
、僬页雒鑼懤蠋焺幼鞯脑~語,再讀一讀句子,體會老師的做法。(看、到、坐、審視、回到、舉起、問)
、诶斫狻皩徱暋焙屠蠋煘槭裁匆皩徱暋薄P〗M交流后再選一選,填一填。
“審視”是指仔細看。老師之所以要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講桌上的楊桃,是因為。
a.對“我”的圖畫感到有點驚訝,也想看個究竟
b.想保護“我”的自尊心
c.對同學們的嘲笑感到不滿,想考證后教育他們
d.他是一個嚴謹認真的老師,不想想當然地評價學生,他要根據事實進行評價
。2)出示老師和同學們的對話。指名讀,讀好對話的語氣。
(3)師生互動,引導朗讀,表演對話。
過渡:正因為老師看問題的角度與同學們的不一樣,所以才有了這樣的對話: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同學們不假思索地大聲說)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
“現在你看看那楊桃,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不……像!保莻同學發現他這時候看到的楊桃真像個五角星,有點難以置信。)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保ㄋ掏掏峦碌卣f)
4.情境引入,想象說話。
老師請同學們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楊桃,是老師巧妙設計的教育學生的方法。請你想象當時的情景,同學們這一看,看出了怎樣的結果?
。1)這一看,同學們發現從“我”的角度看楊桃,它確實像個五角星。
。2)這一看,同學們知道嘲笑“我”是錯的。他們的神態發生了變化,一個個臉色通紅,說話結結巴巴的。(學生表演朗讀)
(3)這一看,同學們都不好意思了,一個個臉羞得紅紅的。他們請求“我”的原諒。他們說:“對不起,我們不應該嘲笑你。你能實事求是地畫出你看到的東西,是多么不容易。原諒我們吧!”
。4)這一看,同學們懂得了不能想當然地嘲笑別人,要實事求是、換位思考,尊重別人的看法的道理。
(5)這一看,同學們理解了“我”。他們嘲笑“我”的時候,“我”沒有流淚,而這時候,“我”卻熱淚盈眶,心里感到暖融融的,因為“我”得到了同學們的理解和尊重。
5.課件出示老師的話:
大家發現了嗎?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師相機板書:看的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一樣。)
(1)指名朗讀。
。2)說說你是怎樣理解老師的話的。
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弄懂每句話的意思。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說說這個故事給自己的啟示。
6.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理解“教誨”。
7.在生活中,如果看到別人說的、做的,與我們想的不一樣時,我們應該怎么辦?(聯系生活中的事例說一說)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朗讀,使學生在讀中理解內容,在讀中感悟文中揭示的道理。另外,“情境引入,想象說話”環節是本節課的一大亮點。通過想象說話,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升華了感情。
三、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課、擺、哈、搶、嘻。(認讀生字并組詞)
2.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特點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3.教師課件演示書寫動漫。
4.教師示范書寫,學生臨摹。
“擺”第三筆是提;“嘻”的口字旁在橫中線上收筆;“課、哈、搶”這幾個字都有撇和捺,但撇、捺位置不同。
5.師生評價。
設計意圖:在指導書寫時重視分類指導,使學生由一節課生字的書寫擴展到掌握一類字的書寫技巧。重視難點字、重要偏旁的書寫指導,加強教師的示范作用,通過觀察、臨摹、評價來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書寫能力,從而把字寫得正確、端正。
四、積累語言,拓展延伸
1.過渡:作者在老師的影響下,最后取得了成功。聽了你們剛才的話,我相信你們將來也一定會有所作為。最后,我把岑桑的一句話送給大家(課件出示:“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從自己出發,這樣你才能不斷設計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并希望同學們永遠記住。
2.學生齊讀。
設計意圖:意在使語文學習和語文積累相融合,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本文通過畫楊桃這件事來說明事理,通過一個具體的事例讓同學們領悟到抽象的道理。在學生基本掌握了課文內容后,教師緊緊抓住文中老師的話展開學習,初步感知,然后以老師的話作為本課的結尾,重點突出。不僅如此,教師還把上課初幾個學生的質疑,反饋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同時通過“想象說話”環節,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升華了感情,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部編版《畫楊桃》教案 篇6
11 畫楊桃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教學重點: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ㄒ唬┙沂菊n題 , 簡介楊桃
1、今天我們學習《畫楊桃》。
2、介紹楊桃:即羊桃 , 又名五斂子 . 常綠灌木 , 花瓣白色或淡紫色 , 漿果橢圓形 , 綠色或綠黃色 , 有五條棱 , 可以吃 。
3、讀了課題你能提出什么問題?生質疑。
(二)檢查預習情況
1. 下面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字音 , 讀通句子。
學生自讀課文 .
2. 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
有關詞語的解釋:
審視: 仔細看 .
半晌:一天以內的一段時間 . 半晌一般指半天 , 這里是好一會兒的意思 。
嚴肅:這里指神情使人感到敬畏 .
熟悉:知道得清楚 .
教誨:教訓 .
受用: 享受、得益 .
和顏悅色 :形容和藹的臉色 。
3、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字音。
4、自讀課文 ,看看課文主要寫的是什么事?(一次圖畫課上畫楊桃時發生的事 . )
5、課文中寫圖畫課上的事是從哪兒開始 , 到哪兒結束的?請同學們很快地默讀課文 .
學生瀏覽課文并回答 .
6、討論分段 , 概括段意 .
。ㄈ├首x初步指導
1、自讀全文,注意人物說話的語氣。
2、指名讀文,學生互評。
。ㄋ模┲笇鴮
注意“叮”“囑”左偏旁“口”的占格位置。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2、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一)學習第一段 .
1. 指名朗讀第一段 .
2. 提問:父親是什么時候開始教“我”畫畫的?他對“我”畫畫有什么要求?
3. “叮囑”是什么意思?父親經常叮囑我的那句話是什么意思?
(畫畫的時候應該怎樣做和不應該怎樣做 , 要實事求是 )
想當然:推想起來一定是如此的意思。
4. 齊讀第一段 .
。ǘ⿲W習第二段 .
1. 父親這樣教導作者, 作者是怎樣做的呢 , 請默讀課文第二段。
( 1 )圖畫課上 , “我”畫的楊桃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會畫成這個樣子?
。 2 )看了 “ 我 ” 畫的楊桃 , 同學和老師的態度是怎樣的?
( 3 )什么叫審視?老師為什么這樣做?
( 4 )老師的神態在這件事的過程中先是 “ 變得嚴肅了 ”, 教育學生時是 “ 和顏悅色 ” 地 , 為什么?
。 5)老師剛才的神情是嚴肅的 , 為什么這時對“我們”講話時又變得和顏悅色了呢?
。6)老師的話是什么意思?你從老師的話里懂得了什么?
當別人的看法 , 做法和自己的不同時 , 不要急于下結論 , 認為別人的錯了 , 很可能別人是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去想的 , 我們自己做事或者看問題 , 不能想當然 , 應該實事求是 , 一切從實際出發 .
6. 指導朗讀 .
。 1 )同座練讀 .
( 2 )師生分角色朗讀 .
7、背誦老師的話。
。ㄈ⿲W習第三段 .
1. 指名讀第三段 .
2. 這一自然段照應了前面的哪個自然段?
3. 老師的話和父親的話相似在哪里?為什么說使“我”一生受用?
4. 齊讀 .
。ㄋ模┛偨Y全文 .
學習了這篇文章 , 你懂得了什么?(做任何事都應實事求是 , 在自己沒弄清事情前不要隨便取笑別人 . 不要急于下結論 , 看問題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 實事求是 , 不要想當然 .)
課后反思:第二課時為史老師授課。教程設計新穎,老課新上,抓住了本文的特點,引導學生找秘密(標點),學生很感興趣。在找的過程中,朗讀充分,并且談了自己的理解,完成了學習任務。
部編版《畫楊桃》教案 篇7
教學目的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使學生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2.通過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的聯系,學生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用“嚴肅”、“熟悉”造句。
4.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聯系全文內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2.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的聯系,體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教學思路:
為完成本課的教學要求,達到了解作者寫作意圖及學習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的目的。通過指導預習,初讀課文了解文章梗概。通過第1課時細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學習生字新詞。通過第2課時講讀、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使學生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學習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通過第3課時的鞏固練習,進一步對學生進行語文基本功訓練。
教學時可采用從課文最后一段入手的方法。先分析父親的話,再圍繞一節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重點分析老師說的那段話。在讀懂這段話的基礎上,把句子與句子聯系起來,理清這段話的層次,弄懂這段話的主要意思,領會其中所說的道理。
教學用具:
楊桃的實物或模型與掛圖,投影片,小黑板,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課前預習:
1.根據課題,初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當你們看到29課《畫楊桃》這個題目時,會產生什么想法呢?課文是寫誰畫楊桃?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畫?怎樣畫的?畫得像不像?
2.劃出文中的生字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記憶。3.熟讀課文,解疑設疑。
這篇課文的作者就將楊桃畫成了五角星,不僅沒有受到批評,反而得到了肯定,這是為什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情況。
1.出示楊桃的實物或掛圖,引導學生描述,并加深對楊桃的認識。
2.聯系預習中的問題,引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二、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知道文章寫的是一件什么事。
3.默讀思考討論:“我”(作者)照實把楊桃畫成像五角星可笑嗎?
4.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注意辨析“我”、“同學們”及“老師”說話時不同的語氣、語調,并注意生字的發音。
5.齊讀課文。
6.思考(也可同桌討論):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這篇課文寫的是“我”小學四年級一次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
7.以問促讀,理清文章脈絡。
(1)課文哪些段落是寫在一次圖畫課上發生這件事的?(從第2自然段到倒數第2自然段)(這是文章描寫最細致的部分,即文章的重點部分)
(2)開頭第1自然段,寫的是什么?(講父親怎樣教“我”學畫。)(這是文章的第1部分)
(3)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寫什么?(講父親和老師的話使“我”一生受用。)(這是文章的第3部分。)
小結:通過上面的閱讀和練習,我們清楚地知道這篇文章由三部分構成,且屬“總——分——總”式結構。第2部分是全文的重點。
三、細讀課文,在語言環境中識字、解詞,(也可根據預習情況,對生字詞做一強化)。
1.指名讀課文第1自然段。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叮囑:再三提醒、囑咐的意思。
想當然:指不顧實際情況,只根據自己腦子里的印象下判斷。
走了樣:失去原來的樣子。畫走了樣:畫的和本來的樣子不同。
小結:從這一段可以了解到,作者最初做畫的嚴謹態度是父親嚴格要求,多次教誨的結果。
2.分角色讀讀課文的第2部分。
(1)選擇一名學生讀旁白,另外一名學生讀同學甲,一名學生讀同學乙,其余學生讀“大家”的話,教師讀“老師”的話。
(2)教師將這部分出現的生字板書在黑板上,并指名讀一讀它們所在的句子,達到正音、解義的目的。“審”(shěn)“晌”(shǎng):翹舌音!懊C”(sù):平舌音。筆順:■(共8筆)熟悉(xǐ):知道得很清楚。
哈(hā):擬聲詞。本課指放聲大笑時發出的聲音。
3.指名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誨”:四聲(huǐ),字義是教導、誘導。受用:得到益處。
一生受用:就是對自己一輩子都有幫助、都有好處。
4.抽讀生字新詞卡片,識記生字。
5.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體會詞義,進一步熟悉課文。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細讀了課文,理清了文章的脈絡,學習了生字新詞;這節課我們要通過精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弄懂為什么作者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后沒受到老師的批評,反而受到了肯定;老師的話與父親的話有哪些相似之處。他們的話為什么能使作者終生受益呢?(也可根據班級具體情況,讓學生自己把在預習中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二、講讀課文。
1.從課文第3部分入手,達到牽動全文之目的。
(1)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理解“受用”是什么意思,“一生受用”呢?
(2)從“一生受用”這個詞中,我們能不能估計出作者寫這篇文章時,大約是什么年齡?(大約年事已高,也就是人到老年。)(從“使一生受用”這個詞還可以看出,本文是用回憶的手法,寫了發生在小學四年級一節美術課上的一件事。)
、倌苁棺髡摺耙簧苡谩钡慕陶d一定是使作者終生不忘的。是誰的教導使作者終生不忘呢?(是“老師”和父親的話。)他們講的內容一樣嗎?從哪個詞可以看出?(從“是那么相似”這個詞中看出的。他們講的內容一樣。)相似是相像或相同,前面的修辭詞“那么”怎樣理解?(特別、十分)
②請同學們找出父親與老師的話輕聲讀一讀。自己體會一下相同點是什么。
2.學習課文第1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父親的話(出示寫有父親話的投影片或小黑板)。
(2)出示投影,齊讀并思考:父親的話有幾層意思?(兩層。)
每一層各說的是什么意思?(第一層是說應該怎樣做,即要認認真真地去觀察所要畫的一件東西,畫時要按觀察到的樣子老老實實地去畫;第二層意思是說不要怎樣做。即不要不顧看到的實際情況,只根據自己腦子里對事物的印象下判斷,把畫畫得與實際觀察到的樣子不同,因為這樣是學不會畫畫的。)
小結:父親從正、反兩方面講了畫畫時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的道理。從他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父親對作畫很有研究,是作者學畫的啟蒙老師。他的話不僅使作者在學畫畫時受益,而且影響到作者一生的為人處事,即:無論畫畫還是處理其他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從客觀實際出發,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
3.學習課文第2部分。
(1)分析“老師”說的話的第一層意思。
、僦该x課文中倒數第2自然段“老師”說的一段話。(出示寫有“老師”話的投影片或小黑板。)
②“老師”說的這段話共有幾句?(五句。)
、垡龑Х治觥袄蠋煛闭f的一段話中前三句話的意思。
a.第一句說大家對楊桃“都非常熟悉”,能說明什么呢?(說明作者及他的同學都是楊桃故鄉的人;他們都非常清楚楊桃的外形。)
b.第二句話中的“但是”在這段話中起什么作用?從這句話中能想到什么?(用“但是”一詞轉到了問題的另一個方面,也就是觀察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就不一樣。)(從這句話我們可以回想起著名畫家達·芬奇的老師說過的一句話:“每一個雞蛋從不同的角度看形狀也不一樣。”既然雞蛋從不同的角度看,形狀都不一樣,更何況具有肩部肥大,底部略尖削,并有五條棱這一明顯特征的楊桃呢。)
c.第三句話中的“真像”是什么意思?(特別像。)“有時候”指什么時候?(指恰巧面對楊桃底部這一觀察點來觀察的時候。)
d.這三句話以畫楊桃為例,要說明一個什么道理呢?(說明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會有不同的樣子。)
小結:“老師”的前三句話,緊緊圍繞畫楊桃這個例子,說明: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會有不同的樣子。明確地指出換一個角度看,楊桃根本不像楊桃了,還真像個五角星,肯定了“我”觀察仔細認真。書中的第一幅插圖,就是同一個楊桃,從不同角度看到的兩種樣子。其中一種樣子還真像五角星。(板書:看的角度不同結果也不同)
④齊讀“老師”說的前三句話,加深理解。
(2)講讀課文第2自然段。
①作者在一次圖畫課上,就把楊桃真的畫成了五角星的樣子,課文的哪一自然段寫了這個意思?(指名讀)(板書:我畫成了五角星)
②作者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有幾個?(兩個。)第一個原因是什么呢?(“我”的座位在前排*邊的地方。)這能說明什么?(說明作者看楊桃的角度既與其他同學不同,也與自己平時看楊桃的角度不同。)也就是前面學的“老師”說的哪句話?(看投影讀一讀。)
、圩髡甙褩钐耶嫵晌褰切堑牡诙䝼原因又是什么呢?(是作者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的結果。)
④指導學生看文中的第二幅插圖。
小結:作者把楊桃畫成像五角星的樣子,有兩個原因。但第二個原因是最主要的!罢J認真真地看”說明他不憑想當然,既相信實際,也相信自己的眼睛!袄侠蠈崒嵉禺嫛本褪亲髡咦裾铡鞍职帧彼谀菢尤ギ。
(3)導讀分析第3至5自然段。
、佟坝袔讉同學”看到作者的畫為什么哈哈大笑?(認為作者畫的根本不像楊桃。)
、谡n文中寫了兩個學生的兩句話。一句末尾用了問號,另一句用了嘆號,表示的意思一樣嗎?(一樣。)表示出的情感程度相同嗎?(相同。都是用十分肯定的語氣,表明作者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
a.第一句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如果把它改成陳述句,表達的語氣變了沒有?
b.指導學生朗讀這兩句話,要讀出嘲笑和嘰諷的語氣。
、邸坝袔讉同學”看了作者的畫“哈哈大笑”,(板書:同學哈哈大笑)說明什么?(說明他們一是沒有考慮到作者看楊桃的角度,二是自以為對楊桃已十分熟悉。)
(4)講讀課文第6至12自然段。
、佟袄蠋煛甭犃恕皫讉同學”的議論,又看了作者的畫,與“這幾個同學”的態度一樣嗎?他先是怎樣做的?其中有一個詞語,請找出來。(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講桌上的楊桃。)“老師”為什么要坐在作者的座位上“審視”?(“老師”坐在“我”的座位上,就是要從“我”看楊桃的角度進行觀察,據此判斷 “我”畫得是否準確。)(板書:老師審視)
、凇袄蠋煛睂徱暳酥,為什么沒有直接告訴大家畫得像不像,而是舉起作者的畫去問大家像不像?(“老師”的目的,是要讓學生從他親自“審視”的做法上,悟出從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看到的結果也不同的哲理。)
、勐犃藢W生的回答,“老師”的態度變得怎樣了?(嚴肅起來。)為什么要變呢?(發現作者明明畫得很準確,但全體同學們卻說“不像”,這種現象引起“老師”的深思,他意識到不僅是“幾個”而且是大多數同學還不懂得作畫的起碼要求,更不懂得用科學思想對待事物。)從文中的哪一個詞能看出“老師”嚴肅的神情延續了很久?(半晌。)(“半晌”是過了好大一會兒。也可以說明老師對于如何處理這件事,認真地進行了考慮。)他是怎樣考慮呢?(先摸清認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好笑的是哪些同學。)
、苤笇W生朗讀“好——笑”,這里的破折號表示幾個同學故意拉長聲回答,要讀得聲調高些,聲音長些。
(5)指導學生學習第13至17自然段。
、賹τ谡J為“好笑”的同學,“老師”沒有去批評責備,而是“請他們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目的何在呢?(讓他們也從作者看楊桃的角度來觀察,使他們親眼看到事實的真相,自覺接受教育。)(板書:“這幾個”讓輪流看)
、诘谝粋同學看后,在回答“老師”的問話時,為什么中間加了省略號?(引導學生理解省略號在這里的特殊作用和所省略的內容。)
指導朗讀,聲調、聲音都要低,讀出不好意思承認錯誤的語調。與剛才“好——笑”的讀法恰恰相反。
③引導學生找出有關詞語,體會作者只寫“第一個”同學的對話,而省略其他同學對話和經過這種抓住重點,敘述的好處。
(6)繼續看幻燈片,剖析“老師”說的話。
①“老師”從學生回答的語氣中,已經知道同學們的態度轉變了,他抓住這件事因勢利導,要啟發同學們從中懂得一個道理。所以老師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他是以什么樣的態度說下面一番話的?“和顏悅色”是什么意思?
②看投影片。默讀“老師”的話。找一找第幾句是說應該怎樣看別人的畫這個意思。并指名讀這一句。這句話實際是對哪些同學的批評?
③“老師”說的話中,哪一句話是對作者繪畫態度的肯定?找出來讀一讀。
、苄〗Y:我們把“老師”說的后兩句話的意思連起來分析,不難看出這是“老師”借畫楊桃這件事告訴學生: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樣子,要學會這種看問題的方法。
⑤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總體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的含義。
a.通過對課文的精讀、品味,“老師”的話始終緊扣畫楊桃這件事敘述,是本文的重點。包含著兩層意思。前三句為第一層,說明“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樣子。后兩句為第二層,告訴我們懂得了這個道理之后應該怎樣做。
b.通過對“老師”說的五句話的學習,我們不僅明白了作者是怎樣把一段話寫得條理清楚的,而且也明白了它的含義與父親教誨的相似之處。
。ㄓ袟l件的班級,可引導學生聯系學習實際、生活實際,適當舉些例子,以拓寬思路,加深理解,并把從閱讀中得到的收獲,練習運用到實踐中去。)
第三課時
一、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二、指導完成“思考·練習”第三題。
1.讀題目,明確本題有兩點要求。
2.讀第一個例句,讓學生體會帶點詞語的意思和用法。(1)這一句講的是作者在他的座位上看到的楊桃的樣子。否定了平時看到的樣子,肯定了當時看到的樣子。(2)啟發學生聯系實際,用“不像……而像……”練習說話。如:
、傩∶鏖L得不像他的爸爸,倒像他的媽媽。
、谒倪@身打扮,不像個學生而像個演員。
、畚耶嫷倪@只天鵝一點兒也不像,倒像是一只丑小鴨。3.讀第二個例句。讓學生體會帶點詞語的意思和用法。(1)這個句子否定了忙著發笑的做法,肯定了要考慮人家是從什么角度觀察的做法。
(2)啟發學生用“不要……而要……”造句。如:①在成績面前不要沾沾自喜,而要尋找自己的不足,爭取更大的進步。
②我們不要自以為是,而要多聽聽別人的意見。三、完成課后第四題作業。啟發學生用“嚴肅”、“熟悉”造句。
四、指導學生抄寫生字(注意以下字形)。
“級”字不要丟了最后一筆“丶”。
“肅”字下面的書寫規則是先中間后兩邊。
“晌”字與時間有關,是“日”字旁,不要寫成“口”字旁。
“悉”字中間是“米”不要看成“■”字頭。
五、指導背誦課文的后兩個自然段。
六、指導學生按要求進行“小練筆”。
附:板書
教學要求:
1.教育學生做任何事都要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不為別人的評論所左右。
2.學習本課“壺、蕉、廓、嘻”等ll個生字,理解“寂寞、紊描、叮囑、輪廓、如實、橢圓、尖削、教誨、一絲不茍、面面相覷。和顏悅色”等詞語的意思。
3.學習掌握閱讀的一般步驟:
。1)初讀,了解內容,理清思路;
。2)細讀,理解重點語句的意思;
。3)熟讀,領會中心。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有步驟地讀懂課文。
2.通過“我”回想起父親的叮囑,在寫生課上如實地把楊桃畫成五角星,老師批評那些嘲笑“我”的同學,并教育大家的事,從而悟出做任何事都要實事求是,不能歪曲事實的道理。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讀題。
2.出示實物楊桃,簡單介紹。
二、自讀指導
。ㄒ唬┱w感知
1.通過預習,我們知道了文中有一句父親教育我的話。
出示:
你看見對象是怎樣的,就得把它畫成怎樣,不要想當然,畫歪了它的模樣。
2.理解這句話中的“對象”是指什么?
3.父親說的“想當然“究竟是指什么呢?出示自學課文的步驟,理解父親的話所包含的深刻含義。
(1)初讀,了解內容,理清思路;
(2)細讀,理解重點語句的意思;
(3)熟讀,領會中心。
。ǘ┌慈齻步驟學習課文
。1)初讀,了解內容,理清思路。
1.自由朗讀,讀通課文。
2.默讀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出示:
“我”在初學畫畫的時候,父親叮囑“我”畫畫要忠實于素描對象!拔摇痹谝淮螌懮n上,想起了父親的叮囑,將楊桃如實地畫成了五角星的樣子。老師看了“我”的畫后批評了那些嘲笑我的同學,并教育大家要忠實于寫生對象!拔摇币虼宋虺隽说览怼
、賹φ照n文說說主要內容。
、谶@段話共幾句?根據四句話概括小標題。
板書:學畫——畫畫——評畫——悟理
3.根據小標題給課文分段。
4.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我”初學畫畫時,父親要“我”忠實于素描對象。
第二段(2-7):在一次圖畫課上,“我”想起父親的叮囑,把所見的楊桃如實地畫了下來。
第三段(8-26):老師批評了那些對“我”習作嘲笑的同學,并教育大家要忠實于寫生對象。
第四段(27):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5.小結讀懂課文的第一個步驟。
。2)細讀,理解重點語句的意思。
自學,小組學習,體會中心
1.自學。
、趴焖偈熳x課文,用“——”找出父親教育我的這句話。
、戚p讀有關小節,想想父親的話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
要求:先核對找到的語句,讀一讀,聯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并理解。
⑶交流,父親的話在文中共出現了三次。指名朗讀句子。
、扔眯祟}形式總結出父親的話分別是在“病休學素描、復課畫楊桃、老師評我畫”時出現的。(板書)
2.小組學習
、庞谩啊闭页鲇嘘P語句,想想講起或想起這句話的原因。
、平涣鳎
第一次:
▲抓住“父親對我的要求很嚴,要我忠實于素描對象,一絲不茍,從輪廓到光線的明暗層次,都要盡量準確!
▲抓住“忠實于、一絲不茍”來理解父親說的“對象是怎樣的”、“就得把它畫成怎樣!
第二次:
▲抓住“忠實于自己的眼睛和物體的狀貌,把自己所見如實地畫出來,別人會相信那是楊桃嗎?我要不要按自己想象中的模樣去畫呢?”
▲理解“如實地畫”就是“按自己所見的狀貌去畫。”
▲朗讀:“從我所處的角度看去,那五棱楊桃的輪廓就根本不像楊桃,而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了!迸c想象中的形狀作比較,讓學生再一次理解“想當然”的含義。
第三次:
▲抓住分析老師的教導:“我們都應該忠實于寫生對象,不要惟恐別人說它不像楊桃,而故意畫成別人承認的樣子!庇们劃下。
出示:父親說的“看見的對象是怎樣的就把它畫成怎樣”就是老師說的忠實于寫生對象;父親說的“畫歪了它的模樣”就是老師說的故意畫成別人承認的樣子。
因此,老師的話和父親的叮囑意思是一樣的。
▲朗讀別人想象中的楊桃形狀與不同角度看楊桃的形狀的句子。
。3)熟讀,領會中心。
總結延伸
⑴指名讀第四段,“這道理自然不僅在畫畫?”還可以指什么呢?
、谱屛覀兝首x全文,領會文章的中心。
交流出示課文中心:
做任何事都要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不為別人的評論所左右。
師:文中父親叮囑的反復出現,對表達課文的中心思想起了強化作用。
三、總結
今天,我們通過學習《畫楊桃》,了解了讀懂課文的三個步驟:
。1)初讀,了解內容,理清思路;
。2)細讀,理解重點語句的意思;
(3)熟讀,領會中心。
四、完成課后習題2(1)
和顏悅色—面不改色:臉色
色彩:顏色。景色:景象。
略微—略有所聞:大致
侵略:掠奪。省略:省去,簡化。
五、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
詞語注釋:
寂寞——孤單冷清。
教誨——教導;教訓。
面面相覷——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驚懼或無可奈而互相望著,都不說話。
和顏悅色——顏:面容。色:臉上表現的神氣、樣子。形容態度和藹親切。
一、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本課生字詞,做到會讀、會寫、會用。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學習活動中,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構建科學有效的知識技能體系,學會系統思考。
3、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觀念、換位思考的思想觀念以及尊重他們感受的思想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第二部分
教學難點:理解教師所說的那段話。
三、教學方法:
整體閱讀法、情境教學法、討論法……
四、教具準備:
楊桃
五、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二課時:理解課文
第三課時:字詞訓練,給課文分段
六、過程設計:
第一、二課時
一、課前談話:
出示“智慧樹”,提出自我評價要求。
二、揭示課題:23、畫楊桃
三、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從流利程度展開評價。(頭兩個自然段全班合作檢查,后幾個自然段同桌合作檢查)
2、說說自己覺得在預習中遇到的困難,如:不容易讀正確的生字詞、不理解的詞語,展示在黑板上,教師權衡,能馬上解決的馬上解決,不能馬上解決的先留下來在理解課文時合作解決。
四、理解課文:
1、通過引導學生專心閱讀課文(閱讀方式可以多樣化——快讀、默讀、小聲讀、略讀),解決對文中人物的理解。
2、抓住人物對話部分,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老師說的那段話。
(1)、出示重點句子,讀一讀。
。2)、問:你認為這段話中的那部分使你印象深刻?為什么?
(3)、出示詩歌《題西林壁》,問:你能不能告訴大家,為什么老師選擇在理解完老師所說的話后出示這首古詩?
(4)、出示填空題:
看的角度不同,也就不一樣。因此,當我們看見,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我們應該?吹绞鞘裁礃拥木汀
五、拓展練習,讓學生自己上網查閱自己感興趣的與課文有關的其他知識。
第三課時(略)
板書設計:
23、畫楊桃(看的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一樣)
我 教師 幾個同學
。ㄏ肫鸶赣H的話)
認真看、老實畫 看了看 哈哈大笑
審視(?)
神情嚴肅
和顏悅色
相信自己的眼睛!換個角度看問題!
課后反思:
應該說今天這兩節課還是給我帶來了快樂,因為它使我有了很強的成就感,我終于敢上自己以前不敢上的“以事述理”的課文了。雖然還存在一些缺陷,但起碼在設計和操作上比以前有進步。我覺得自己在這節課做得比較好的是:1、能始終把學生放在學習活動主人的位置上;2、能根據新課程標準創造性的處理教材; 3、評價用語比較到位,所以學生能順著我的思路“走”。需要改進的地方是:1在質疑的環節中教師應有效引導學生提問有研究價值:以后可以想這樣,讓學生把自己提出的問題寫下來,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歸納出幾個有研究價值的問題;2、有些學習活動沒有做到有始有終:如提出讓學生合作學習,但在匯報交流時卻沒有引導學生以合作形式交流;3、教師對教材的深挖還是不夠,對一些重點詞匯自己都沒有仔細琢磨,心中沒有明確的定義,導致在引導時不明確。
只關注大處,不琢磨小節,始終是我性格的弱項,這也反映在我的課堂教學行為當中。以后我要從關注細節這方面完善我自己的思維和行為。
部編版《畫楊桃》教案 篇8
教材簡析:
這篇精讀課文主要講的是在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這篇課文的特點是從一件事情中引出一個深刻的道理。弄清事,清的來龍去脈是領悟其中道理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2、通過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中旬與句的聯系,學習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寫句子。
4、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第一自然段
1、上節課我們已經學了第一自然段,這段講的是什么?(講父親怎樣教我畫畫。)
2、今天,“我”有機會畫畫了,又發生了什么事呢?
二、深入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1、在圖畫課上,老師讓我們畫什么?我的座位在哪兒?有什么感覺?(老師把兩個楊桃擺在桌上,要同學們畫。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我感覺看到的楊桃不像平時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
2、從哪些詞語看出,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3、當我把這幅圖交出去的時候,同學和老師的表現怎樣?
4、老師是怎樣做的?
5、老師在這樣做的過程申,神情有些什么變化?請找出重點詞語。
6、讀老師說的話,看看告訴了我們什么?
7、把老師和顏悅色講的那段話和父親說的話找出來讀一讀,你從中懂得了什么。
三、理解最后一段。
1、讀課文,這段講了什么?
(講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2、找出重點詞語,體會在句中的作用。(教誨、一生受用。)
四、總結課文。
1、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要說明什么?
2、怎樣背誦最后兩個自然呢?
3、先口頭練習說句子,在說的基礎上再寫句子。
五、鞏固練習
1、同桌互背課文,再請幾位同學背給大家聽。
2、怎樣做寫句子的練習呢?
作業設計:
A、把自己學習課文后的感受與體會盡可能詳細的寫下來。
B、說說學習課文后的感受與體會并完成句子練習。
C、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完成句子練習。
板書設計:
5
畫楊桃
我看
不像……而像……
角度不同
同學
大笑
相信自己的眼睛,
父親叮囑
不要想當然
是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
老師
嚴肅
和顏悅色
部編版《畫楊桃》教案 篇9
教材簡析:
這篇精讀課文主要講的是在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這篇課文的特點是從一件事情中引出一個深刻的道理。弄清事,清的來龍去脈是領悟其中道理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2·通過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中旬與句的聯系,學習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寫句子。
4·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第一自然段
1·上節課我們已經學了第一自然段,這段講的是什么?(講父親怎樣教我畫畫。)
2·今天,“我”有機會畫畫了,又發生了什么事呢?
二、深入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1·在圖畫課上,老師讓我們畫什么?我的座位在哪兒?有什么感覺?(老師把兩個楊桃擺在桌上,要同學們畫。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我感覺看到的楊桃不像平時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
2·從哪些詞語看出,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看見的是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
3·當我把這幅圖交出去的時候,同學和老師的表現怎樣?
(同學看到我的畫哈哈大笑;但是老師的態度不一樣。)
4·老師是怎樣做的?(首先,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接著,請覺得好笑的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讓他們也從我看楊桃的角度去觀察,使他們親眼看到楊桃真的像個五角星;最后,老師抓住這件事因勢利導,啟發同學們從中懂得一個道理。)
5·老師在這樣做的過程申,神情有些什么變化?請找出重點詞語。(神情嚴肅,半晌,和顏悅色。)
6·讀老師說的話,看看告訴了我們什么?(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樣子;懂得了這個道理后,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
7·把老師和顏悅色講的那段話和父親說的話找出來讀一讀,你從中懂得了什么。(應該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堅持這種科學的思想方法。)
三、理解最后一段。
1·讀課文,這段講了什么?
(講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2·找出重點詞語,體會在句中的作用。(教誨、一生受用。)
四、總結課文。
1·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要說明什么?(寫課上對著實物做寫生練習。說明看的角度不同,觀察的結果不一樣,甚至不像原來的物品,是合乎情理的。)
2·怎樣背誦最后兩個自然呢?(先熟讀課文;再抓住兩段中的重點詞語,深入理解;最后,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就不難了。)
3·先口頭練習說句子,在說的基礎上再寫句子。
五、鞏固練習
1·同桌互背課文,再請幾位同學背給大家聽。
2·怎樣做寫句子的練習呢?(先讀課文中的句子,體會一下帶點詞語的意思和用法;然后考慮要寫的內容;最后再動筆寫。如:不像……而像…不要……要……都是從兩種事物中否定一種,肯定一種。)
作業設計:
A:把自己學習課文后的感受與體會盡可能詳細的寫下來。
B:說說學習課文后的感受與體會并完成句子練習。
C: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完成句子練習。
板書設計:
5
畫楊桃
我看
不像……而像……
角度不同
同學
大笑
相信自己的眼睛,
父親叮囑
不要想當然
是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
老師
嚴肅
和顏悅色
部編版《畫楊桃》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知道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樣子,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2、體會老師循循善誘的教學態度。
3、體會課文哪些地方寫得真實具體。
4、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詞句,會用“叮囑”說話。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課件出示,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學習課文《畫楊桃》,讀題。(出示課題)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楊桃是什么樣子的?)
3、老師準備了一些楊桃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戳诉@些楊桃,你想說什么?還有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接下來就請大家到課文中去找答案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感受深的段落多讀幾遍,并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把自己感受深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談理解。
3、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集體合作,理解內容。
1、我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呢?大家從課文中找一找原因,可以小組合作。
2、交流。
。1)“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
位置不同,看到的不同,你能舉個例子嗎?
(2)“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
為什么會這樣?
。3)“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4)“我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父親開始教我畫畫。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樣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子,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什么是“叮囑”?誰在什么時候叮囑過你,叮囑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爸爸的話的?什么是“想當然”?能不能舉個例子說說什么是“想當然”?
3、我老老實實地畫,卻換來了同學們一陣嘲笑,讀讀同學們的話。我心里會怎么樣?想些什么呢?
4、老師是這樣做的嗎?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老師,找找。
課件出示: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后回到講臺,舉起我的畫問大家: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師為什么要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什么是“審視”?你能表演一下“審視”嗎?
5、當老師問大家的時候,同學們這樣回答,是帶著怎樣的語氣的?(嘲笑)我們讀讀。
發揮想像,當時我的心理會怎么樣?想些什么?
6、(課件出示)于是,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對第一個坐下的同學說:“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這兩個省略號,表示什么?怎么會斷斷續續的呢?他的心理會想些什么?(很慚愧)讀一讀這段對話。
7、同樣一個問題,同學的態度為什么會發生變化?(用上因為……所以)
8、如果你是這位老師,這時你想對你的學生說什么?
9、我們來看一下,“我”的老師是怎么說,怎么做的?(生讀該自然段。)
什么是“和顏悅色”?用這樣的語氣讀一讀。
有沒有人對你說過,或你對別人說過“不要……要……”,說一說。
舉例子說說什么是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一樣?
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
10、老師的話,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幾句?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覺得對你有幫助嗎?背一背你認為對自己有幫助的話。
四、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1、談。課文共有幾個人物,你最喜歡誰?談一談。你在生活中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嗎?有沒有這樣的事?
2、讀。老師學完這篇課文有一些體會和大家一起分享,出示:
3、編。學生自編學完課文后的一則格言,寫在書本插圖五角星旁。交流。
4、小結:當別人的想法、看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妄下結論,認真分析,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要實事求是。
部編版《畫楊桃》教案 篇1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理解“叮囑”、“審視”、“和顏悅色”、“教誨”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3、知道做人、做事都要實事求是。
二、教學設計
(一)、自讀自悟初步理解
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課前談話:請自我介紹一下,說說你的名字、愛好,也請告訴我你的好朋友是誰?
(2)“畫”字導入,書空一遍
(3)板書“楊”字和“桃”字,學生認讀;出示楊桃;然后,齊讀課題。
2、讀通課文,說說收獲
。1)過渡:大家一定都仔細認真地讀過課文了,現在想再讀一遍嗎?請自己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大聲朗讀,可以無聲默讀,可以兩個人讀,可以小組讀,可以找好朋友一起讀,不會的讀的地方,請同學幫幫忙,讀不通的地方,請多讀幾遍,開始!
。2)再讀一遍課文。
。3)當時的我坐在什么地方?請大家齊讀那句話。
。4)誰來說說,按咱們現在的座位,我可以是咱們班的誰?
(5)咱們繼續往下讀3——18自然段,這一回,我們要分角色朗讀,三個同學或四個同學一組,請把角色分清楚,合作開始。
。6)檢查一個小組。其他小組一定要認真聽,看看他們讀得怎么樣?
。7)咱們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8)默讀課文,要求邊讀邊想,邊讀邊劃,邊讀邊寫,做到有所收獲。
(11)交流學習體會或提出不同的問題。
3,前后對比,了解內容
。1)這篇課文,寫得非常的巧妙,前后對比非常強烈,大家想把它的巧妙對比之處找出來嗎?什么是對比,黑與白、對與錯、得意洋洋與滿臉慚愧就是對比。本文有3處對比,請大家找一找,找到一處,了不起!找到兩處,不簡單,找到三處就ok!
。2)老師給點提示:當我畫好楊桃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畫得怎樣?而同學卻認為怎樣?老師的前后態度有什么變化?同學的前后態度有什么變化?
(3)理解嚴肅與和顏悅色,請用臉部表情來告訴大家你理解了這兩個詞語。
。4)理解下面一段話:
【齊讀】
老師回到講臺,舉起我的畫問大家: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師對第一個坐下的同學說:
“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練習】
同學們( )地說:“不像!”
同學們( )地說:“像五角星!”
那個同學( )地說:“不……像!
那個同學( )地說:“像……五……五角星。”
詞語庫
七嘴八舌 指手畫腳 有聲有色 繪聲繪色 理直氣壯 得意洋洋
神氣十足 自以為是 脫口而出 喜笑顏開 搖頭晃腦 吞吞吐吐
結結巴巴 支支吾吾 難為情 不好意思 慚愧 羞愧 羞怯 ……
【體會】
同學們的前后態度變化。
【感悟】
這里省略號的作用。
3、再讀課文,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通過一堂課的學習,大家對我有點熟悉了嗎?請告訴我,在你心中我是怎樣一個老師?
(二)、親身實踐思考體會
過渡:上午我們反反復復地讀了課文,我聽到了教室的朗朗書聲,看到了大家高舉的小手,燦爛的笑臉,放光的兩眼,還有挺會說話的小嘴。這一切都告訴我,大家已經把書讀懂了,對不對?對!那,咱們考試,大家敢不敢?別怕,咱們今天考畫畫。咱們畫楊桃。你畫正確了,就表明你讀懂課文了,課文中講的道理你也讀懂了。畫畫時間5分鐘,只畫輪廓,不必細描,但要仔細觀察。開始。
學生畫畫。請大家寫上自己的大名。
。ㄈ┫嗷ピu價深入領悟
1、現在,我們來看幾位同學畫的楊桃,我們不管他畫的技術好不好,只是通過他的畫評價他讀懂課文沒有。聽懂了嗎?大家在評價的時候請引用課文的有關語句,用課文中的話來說他理解了,或沒有理解。
2、想要正確評論人家的畫,應該怎么辦?【老師為什么要走到那個畫楊桃的同學的位置上?】
3、理解“審視”
4、評價另一張畫!締枺耗銥槭裁串嫷眠@么準確?請引用課文的話來說】
5、再評價一張畫。
6、出示教師自己的畫:請同學們用課文中的話指出這幅畫錯在哪?
(四)把握重點跳出課文
〖小結〗這次考試大家都優秀。愿不愿再考一次?這一次,咱們不考畫畫,而考大家的發現、概括能力。我們讀書學習,必須抓住重點,概括要點。
1、出重點段落
本文有三個自然段最重要,請大家火速找出來,并用圓點標出。
第一自然段寫什么?【父親的話】
第二自然段寫什么?【我畫畫】
第十八自然段寫什么?【老師的話】
2、理解重點句子,概括重點詞語。
理解了重點段還不夠,還需要找出重點句子,概括重點詞語。請大家劃出每一自然段的重點句,點出重點詞語。
3、邊說邊板書!夹〗Y〗真了不起!咱們第二次考試又是全優!
4、看板書,問:老師的話與父親的話為什么會如此相似?
5、是!因為他們說的是同一個道理啊!這個道理是什么呢?【咱們進行第三次考試,請聽故事,然后回答問題】
6、跳出課文,感悟哲理。
教師講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事,請大家說:孔子會怎么說?引出“做人、做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締枺涸鯓硬拍茏龅綄嵤虑笫牵俊
7、請大家說一說,我們的身邊的人是怎樣做到實事求是的?
8、非常不錯,我們又通過了一次考試,因為我們都知道了課文講的道理。小作者知道了嗎?課文是怎么說的?請齊讀最后一段!締枺簽槭裁此麄兊慕陶d使我一生受用?】讀懂為什么他們的教誨使小作者一生受用了嗎?
【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老師有一個美好的心愿:愿今天的兩堂課使大家一生受用!老師的愿望能實現嗎?謝謝!
部編版《畫楊桃》教案 篇12
妙析教材
這篇課文講的是圖畫課上同學們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拔摇备鶕约嚎吹降,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告訴我們做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于下結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應當訓練學生圍繞課文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另外,在畫楊桃這件事中,老師教會了“我”怎樣面對同學們的嘲笑。這樣的經歷,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能遇到。要使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教學建議
1.朗讀體會法。讓學生在多種讀書形式中,感悟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2.角色體驗法。教學中,建議教師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角色感受,角色體驗,進而理解課文,獲得情感。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
3.朗讀并積累一些詞語。
【過程與方法】
采用朗讀體會法、角色體驗法讓學生在體會、體驗中感悟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
難點
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詞卡,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13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
難點
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三、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喜歡畫畫嗎?誰畫得最漂亮?要畫得漂亮首先要畫得像,要畫得像就要做到:一件物品,是什么,就畫成什么樣。對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畫畫的文章。(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四、自讀課文,識記生字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畫出本課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認讀。
教師重點講解“倒”的讀音,“倒”是一個多音字,在本課讀“dào”,它還有另一個音“dǎo”。
3.學生“開火車”讀生字。(發現不正確的地方及時糾正)
4.課件出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請學生在課文中找一找,讀一讀。(指名讀,全班齊讀)
五、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教師指名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想,如: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1)小組交流。
。2)各小組推薦代表匯報,老師點撥。
。3)小結:課文講了“我”在圖畫課上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
六、學習“畫楊桃”這一部分(第1~4自然段)
1.默讀第1自然段,畫出描寫“我”觀察楊桃和畫楊桃的句子。
2.理解“我”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說明了什么?
3.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什么是“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4.出示討論題:同學們為什么會笑“我”畫的楊桃?
5.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再想想“我”聽到同學們的笑聲后會怎樣想。
(老師重點講解在讀人物的對話時,要讀出說話人相應的語氣。)
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你在學習生活中是否遇到像作者一樣難堪的情形呢?當時你是怎樣想的?
八、梳理板書
畫楊桃
“我”:畫成了五角星
同學們:哈哈大笑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寫9個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寫9個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難點
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三、觀察實物,從多角度看
教師拿一個幾何形體,讓幾名學生坐在不同位置進行觀察。然后讓他們匯報看到的物體的樣子。
四、學習第5~17自然段
1.指名讀,教師相機指導。
2.學生自讀這一部分,思考:
。1)開始同學們認為這幅畫畫得怎么樣?后來又有什么變化?
。2)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把相關的句子畫出來。
3.小組討論交流。
4.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
五、學習第18自然段
1.全班齊讀這一自然段。
2.什么是教誨?為什么老師的教誨讓“我”終生難忘?
六、指導寫字
1.出示會寫的字:
圖課擺座交哈頁搶嘻
2.學生認字,給生字注音。
3.學生給生字找詞語朋友。(指名組詞)
4.教師范寫,學生觀察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5.學生說一說怎樣把字寫規范、寫美觀。
6.學生書寫。
7.展示交流。
七、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分角色朗讀,老師也參與朗讀。
八、教師總結全文
我們在做事或看問題時應該實事求是,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于下結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就能使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九、梳理板書
畫楊桃
老師親自審視讓大家輪流看和顏悅色地說看的角度不同,結果也不同應該怎樣做。
十、教學感悟
《畫楊桃》一文語言淺顯,但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如何把握文本,讓學生在課堂上投入到文本呈現的語言材料中去,并且又出乎其中,這是本課的難點。教育即生活,課堂教學要聯系生活。入文是其一,出文是其二。在學生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順勢將學生面前的文本材料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畫楊桃是這樣,那么做其他事呢”自然地引向學生的生活。
部編版《畫楊桃》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學習用“不像……而像……”說話。
2、通過默讀、朗讀自學課文,理解句子之間的聯系,能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3、培養學生讀中自我感悟的能力,感情朗讀能力,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
【教學重點】聯系全文內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教學難點】初步體會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教學準備】課件、音樂、楊桃。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1、同學們,上個星期我們在班隊課上舉行了水果拼盤賽,后來葉老師幫你們把最后的成果拍成了照片,想不想看看?(一起欣賞照片,思考為什么同一盆水果拼盤會給人不同的感受?)
2、我們再來欣賞幾幅畫好嗎?(多媒體出示幾幅相關圖,大家說說看到的是什么)引用到蘇軾的《題西嶺壁》一詩。
二、揭示課題,質疑導入
。ǔ鍪緱钐覉D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果實嗎?(指名簡單介紹楊桃,結合出示相關文字:“楊桃又名羊桃,五斂子。酢漿草科。常綠或半常綠喬木。奇數羽狀復葉,小葉卵圓至橢圓形,頂有短尖頭;ㄐ。娦,紫紅色。漿果橢圓形,長5~8厘米,有五棱,間或三到六棱,未熟前果皮青綠色,熟時黃色。一年內開花數次,自夏至秋相繼不絕,秋冬果熟。性喜高溫多濕,好陰。分布于熱帶亞洲。我國華南地區均有栽培。果質生食或制成各種加工品,也供藥用,能生津止渴。葉有利尿,散熱毒、止痛、止血作用!保┙裉,我們要學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板書:畫楊桃)
1、齊讀課題!
2、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預設學生可能會提的問題)
⑴ 誰畫楊桃?
⑵ 怎樣畫楊桃?
、恰‘嫍钐业倪^程中發生了什么事?
⑷ 作者為什么要寫畫楊桃這件事?
三、初步感知,了解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看能讀懂多少。
2、檢查生字詞。出示后讀一讀。
3、學生交流讀懂些什么,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4、質疑。(過渡)
四、再讀課文,從課文第3部分入手,達到牽動全文之目的
1、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理解“受用”是什么意思,“一生受用”呢?
2、從“一生受用”這個詞中,我們能不能估計出作者寫這篇文章時,大約是什么年齡?(大約年事已高,也就是人到老年。)(從“使一生受用”這個詞還可以看出,本文是用回憶的手法,寫了發生在小學四年級一節美術課上的一件事。)
、拧∧苁棺髡摺耙簧苡谩钡慕陶d一定是使作者終生不忘的。是誰的教導使作者終生不忘呢?(是“老師”和父親的話。)他們講的內容一樣嗎?從哪個詞可以看出?(從“是那么相似”這個詞中看出的。他們講的內容一樣。)相似是相像或相同,前面的修辭詞“那么”怎樣理解?(特別、十分)
⑵ 請同學們找出父親與老師的話輕聲讀一讀。自己體會一下相同點是什么。
多媒體出示這兩句句子,練習朗讀。同時理解“想當然”“畫走了樣”等詞的意思。
過渡:那么我究竟是怎么畫楊桃的呢?
五、學習第2、3自然段
1、默讀第2 自然段,邊讀邊想圖畫課上“我”畫的楊桃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會畫成這個樣子?畫出有關句子。
2、重點理解作者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
出示重點部分:“我的座位在……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根據學生發言隨機:
、拧↑c紅句子:“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
指名讀句子后,先用“不像……而像”說話,再討論:為什么圖畫課上作者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呢?
、啤↑c紅“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這說明什么?(動畫播放,演試當時的情景。)讀句子。
、恰∽髡邽槭裁礇]有按照他平時看到的楊桃的樣子畫?點紅句子“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聯系前文想想,“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是否還有其他原因?結合父親的話(出示,再讀)說說什么是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是通過提示,幫助學生理解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第二個原因。)
3、讓學生把兩個原因結合起來講。(再一次加深理解。)
4、看了“我”的畫,同學們有什么反映?
⑴ 出示句子,指名讀后問“同學們為什么會笑小作者畫的楊桃?”
、啤≡傧胂胱髡呗牭酵瑢W們的笑聲會怎樣想?(補白)
5、回歸到父親和老師說的兩段話,齊讀。那么老師又是怎么做怎么說的呢?
六、小結后學生畫楊桃,為第二課時重點理解態度轉變做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