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勞動教育班會課優質教案(精選2篇)
小學生勞動教育班會課優質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認真值日是愛勞動的表現,也是對班集體盡職盡責,教育學生熱愛勞動。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引入活動
①同學們,你們看一看我們教室的環境怎樣,你感覺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這是一個干凈整潔的教室。在這樣的環境里上課,心情舒暢,感到很愉快。)
②今天哪幾個同學值日?你們給大家說一說是怎樣值日的?今天值日生對工作負責嗎?(同學們討論后,引導學生說出:值日生同學愛勞動、對工作認真負責,關心班級,不怕臟和累,為班級盡職盡責)
③小朋友們猜一猜今天班會活動的主題是什么?
(板書:我們愛勞動)
2、情感教育(投影情境畫)
圖①地面有果皮、紙屑、泥塊等;
圖②桌雅得很亂、黑板沒擦;
圖③笤帚、拖把、水桶等亂七八糟堆在一起;
同學們,從這幾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學生邊看圖邊找問題,最后引導學生說出:衛生又差又亂,在這樣的教室里上課,心里很不舒服,會影響學習和身體健康等)
3、怎樣勞動?
①出示掛圖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
(有的灑水、有的掃地、有的拖地、有的擦桌椅、有的擺桌椅)物,運用樸實平易的語言進行敘述描寫的方法。
2、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文中所體現的師生之間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的深厚感情。
3、引導學生體味并學習文中山鄉學生的刻苦、頑強、樂觀的精神,以培養其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重點:
師生之間的深厚情誼。
難點:
文中兩處對豆芽菜描寫的內容在文中的深刻含義。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片比較淺顯易懂的記敘文,沒有什么文字障礙,文章思想內容都比較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可以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來進行自主閱讀。在教學設計上主要加強師生、生生、學生語文本之間的對話活動,注重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對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積極主動地進行表達交流,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其自主意識、主動探究、合作學習等新課標精神,
教學進程:
一、導入:
你覺得現在學校的伙食怎樣?說好的是因為飯菜花樣較多,味道可口;說不好的當然是對這些花樣和口味還不夠滿意。那么,如果讓你每天都以豆芽菜為菜,你覺得怎樣?
下面咱們就看看文中的這些學生在學校的伙食如何,并看看圍繞著豆芽菜發生了怎樣感人的故事。
(以設問的方式導入,激發學生了解課文內容、閱讀文本)
二、范讀課文(緊承導入進行朗讀,使學生的求知欲得到滿足,對文章有個整體感知,并調動自身情感體驗,產生強烈的心靈震動)
三、請學生結合文本談談自己的感受。小組內部交流,每組推選代表在班內交流,不同小組間感受相同者不再重復。(剛剛讀完課文,學生對文章內容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并會產生表達交流的想法,此時積極引導,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使其體驗表達交流的快感。)
四、進一步對文本進行探究,提出自己的疑問,小組共同討論、解決,然后班內交流。(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合作探究精神。)
五、針對學生疑問進行適當引導、補充。(使學生在解決自身疑問的同時,對文本有更全面的認識、更深刻的挖掘,不斷提高其閱讀理解能力和欣賞品位。)
補充問題:
1、結合全文,你來分析一下,這位老師抓質量的經驗是什么?
2、豆芽菜是再普通不過的菜了,為什么要耽誤考試去搶呢?從文中找出你的答題根據。
3、老師的關愛,學生們是怎樣回報老師的呢?重考消息宣布時,幾個女孩為什么哭了?
4、文章開頭對小溪的描寫及有關小溪的故事有何作用?
5、文中對豆芽菜的描寫有何深意?
六、學生選取自己最欣賞的語段進行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深入體味文章思想內容,獲得審美愉悅,逐漸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七、總結拓展:學完這篇文章,我們一定還有許多感想沒有表達出來,那么就請你結合課文、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寫一篇隨筆,可以寫師生之間的感人故事;可以寫你對師生關系的看法、建議;也可以寫你從文中山鄉學生身上所獲得的思想啟迪……
小學生勞動教育班會課優質教案 篇2
一、教學內容:
1、 表演《洗手絹》
2、 聆聽《勞動最光榮》
3、 聆聽《三個和尚》
4、 表演《大家來勞動》
二、教學總目標:
1、 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三個和尚》感受音樂的歡快情緒和音樂所描繪的人物形象。體會本課主題—愛勞動。
2、 以不同的情感和聲音演唱《洗手絹》、《大家來勞動》,表達歌曲的內容。
3、 能夠編創歌詞、編創動作表演,以及“勞動”主題的編創嘗試,并表現勞動的主題。
4、 通過圖譜“走哦”的與實踐,掌握二拍子的時值。
三、教材分析:
1、 歌曲《勞動最光榮》
《勞動最光榮》是電影美術片《小貓釣魚》的主題歌。曾在第一次少年兒童文學創作評獎活動中榮獲音樂作品獎。歌曲生動活潑,形象鮮明,兒童情趣油然而生。開始有器樂描繪天漫漫亮起來,引出孩子活潑而有生氣的歌聲。
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讓學生想象其歡快的音樂情緒,使學生建立起從小熱愛勞動的樂觀態度。
2、 民樂合奏《三個和尚》
《三個和尚》是動畫片《三個和尚》的音樂。樂曲以民族樂器的獨特音響描繪出:“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故事經過。音樂主題是從寺院的經聲調演變而來的:1122 2222 | 3333 5555| 6661 2222 |使人聯想到寺院的鐘聲,詠經聲。二胡吟腔的手法惟妙惟俏地描繪了小和尚念經是的情景。
樂曲以簡單的三件樂器描繪了生動的三個人物形象,展現了繁忙的勞動景象,學生可以從中體會音樂所表達的不同情緒,想象所表現的基本內容。生動、有趣。
3、 歌曲《洗手絹》
《洗手絹》是一首具有民間童謠風格的歌曲。曲調短小、流暢,并具有節奏性強、運用襯腔等勞動特點的歌曲。全曲使用素材節省,旋律易唱易記,輕松活潑,生動的表現了孩子們從小熱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可愛形象。
4、 歌曲《大家來勞動》
《大家來勞動》是一首描繪勞動生活的創作歌曲,2/4拍子,五聲宮調式,四樂局一段體結構。歌曲的節奏整齊,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為主,旋律鏗鏘有力,采用重復的手法描繪勞動號子的音調,生動地描繪了大家喊著號子齊心協力,努力勞動的情景。孩子門要通過演唱來體會這種音樂情緒。
四、教學重點:
五、教學難點:
六、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 發聲練習
2. 欣賞歌曲《 勞動最光榮 》
教學目標:
1. 感受發聲練習所表現的情緒和意境,并用歡快而富有彈性聲音來演唱
2. 通過欣賞歌曲《勞動最光榮》來激發學生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1. 運用聲音、表情、肢體語言等來演繹發聲練習所表現的情緒與意境 。
2. 以歌詞內容為主開展愛生活、愛勞動的情感教育
教具準備:磁帶、錄音機、琴、動物卡片 等。
教學過程:
1. 跟著音樂《小貓怎樣睡覺》律動進課堂。
2. 導入:
師:睡覺的小貓是很可愛,但是你喜歡老是在睡覺的小貓嗎?〈生〉為什么?〈生〉
師:對,勤勞的小貓誰都喜歡,你看它肩挑著什么向我們走來了?
3. 發聲練習
①〈師作范唱,強調小貓看到魚的吃驚的表現〉
師:小貓挑著釣魚桿是怎樣走來的?
②〈練習前4小節,請4—5位學生來表演,強調腳步是輕快的聲音也應是自然而富有彈性〉
師: 看見那么多的魚,你會怎樣表現?
③〈練習5—9小節,請4—5位學生來表演,突出“唷”字的唱法,強調看見很多魚吃驚的表現〉
師:看看哪只小貓釣的魚最多了?
④〈請學生單獨或合作來表演,強調聲音、表情、動作等〉
4. 欣賞歌曲
師:小貓釣了那么多魚也該休息一下了,來聽聽音樂吧!
①〈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第1次〉
師:我又發現了一種勤勞的小動物,你發現了嗎?是誰?〈生〉
② 〈師邊作范唱同時在黑板上出示相應的動物卡片〉
師:它們當中誰是不勤勞的?〈生〉
如果是你,你最想做它們當中哪種小動物呢?為什么?〈生〉
③〈將相應的小動物標志分給學生〉
師:聽聽它們是怎么勞動的?
④〈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第2次〉
⑤〈提問學生,各種小動物是怎么勞動的?并用動作表演〉
師:小動物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來勞動吧?
⑥〈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第3次,分別用自己的動作跟著音樂一起律動〉
師:看,那么多勤勞的小動物,你最喜歡向誰學習?為什么?〈生〉
師:在生活中,你認為自己是個勤勞的人嗎?哪方面體現出來?
5. 課堂小結
師:你們都是勤勞的孩子,但老師覺得小朋友們現在最最主要任務還是學習,在好好學習之余再去勞動,那是最好的,希望我們班的沒一個小朋友都可以成為一個學習好又愛勞動的人!你們能做到嗎?〈生〉
師:今天的收獲還真不少,釣了那么多的魚,讓我們背上自己的釣魚桿一起回家去咯!
〈播放《勞動最光榮》4次,律動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