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大自然教案(通用4篇)
美麗的大自然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學生充分理解“畫圖”軟件中的繪畫工具。
技能目標——進一步掌握“刷子”工具。學會利用“噴槍”“顏色填充”工具畫圖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用計算機進行畫畫的興趣,提高繪畫能力。滲透美育教育。
教材分析
《描繪美麗的大自然》是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術》(小學三年級下)中第5課的教學內容。本課讓學生學會使用“噴槍”、“顏色填充”工具,并要求學生接合前幾課學過的工具,繪制出一幅漂亮的圖畫來。
該課第一部分是學會兩種小樹的畫法,重點①是畫樹的順序,②是工具的應用。其中工具的應用主要是講“噴槍”和“顏色填充”工具。第二部分是學會畫草和花,這一部分是讓學生進一步學習前面學習過的“刷子”工具。第三部分是學會畫太陽、云彩和山水,這部分是綜合剛學過的工具來畫一幅完整的畫來
學情分析
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學生已對畫圖軟件有了一定的認識:畫圖軟件中的16種工具以學會了4種,本課的學習對學生來說是又學會了2種工具。教學時可采用邊講邊練的方法,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嘗試操作。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學會觀察現象、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噴槍”和“顏色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學準備:
1、計算機、網絡及輔助教學軟件。
2、范圖。
教學程序
一、新課導入
出示下列圖形。
提問:同學們知道圖1是怎么畫的嗎?
請同學們嘗試用畫圖軟件中的工具將這些圖形畫出來。
學生嘗試練習,教師巡視。
二、新課
要點:
①如何選擇“刷子”工具大小和樣式。
②“噴槍”工具色點大小、疏密的應用。
③在使用“顏色填充”工具時會出現的問題。
講述:為了使同學們的畫更美,今天我們要學習一些基本圖形的畫法。
提問:請同學們想一想畫(圖1)的樹干和樹葉用工具箱中的那幾種工具畫好?
學生回答:
講述:畫樹干用不同形狀和寬窄的“刷子”工具畫出。樹葉可以用不同疏密色點的“噴槍”噴出。“噴槍”工具的色點大小、疏密是在工具欄下面的選擇窗口中選擇。色點越大“噴槍”噴出的色點越稀疏。要達到色點又大又密的效果可以在一個地方多噴幾次。果實可用大小不同的“刷子”點出來,也可以用“橢圓”工具。
(教師在講述的同時進行演示)
學生嘗試練習,同時要求學生練習完圖1后,參照本課圖5-3中所標示的順序試一試,教師巡視。
教師單獨出示圖2
講述:“顏色填充”工具只能夠對完全封閉的區域進行填色。
(教師在講述的同時進行演示)
提問:那么沒完全封閉的區域進行了填色會是怎么樣呢?這種情況又如何復原到填充之前的樣子呢?
學生嘗試練習,找出答案。
教師評點:
教師出示圖3、圖4
請同學們利用剛學過的工具自己動手上機試一試。
學生嘗試練習,教師巡視。
講述:畫小草的葉,可以用不同形狀、不同寬窄的“刷子”來畫,花瓣用大圓點“刷子”點出,也可以用較窄的“刷子”畫花瓣,或用小橢圓小花瓣。
提問:同學們想一想云彩和遠山的倒影應該怎么畫?
同學們回答:
三、鞏固練習
讓學生自自己選擇練習課后“畫一畫”1、2的內容。
四、小結
教師講評學生的練習情況,根據具體情況可以展示部分學生的優秀作品。
美麗的大自然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使學生發現大自然的美,并結合自己的認識和聯想,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2、通過課堂活動的參與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在活動過程中感受發現美的愉悅,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欣賞、感受、了解大片段的美,增強環保意識,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熱愛祖國之情教學難點:
如何啟發引導學生用簡短的語言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及愛護的方法。
課前準備:師準備一些自然風景的圖片
生準備油畫棒、彩色水筆等繪畫工具
課堂教學:
一、引導、欣賞階段:
1、問:小朋友們,爸爸媽媽經常帶你們到大自然去玩嗎?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風景有哪些?請小朋友來說說
2、生發言
3、師小結:大自然的風景里藏著許許多多的顏色和形狀,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4、師引導學生從圖片中找顏色如樹的綠、天的藍、太陽的紅、沙的黃等;另外啟發學生說說景物中隱藏著的形狀和形狀,生表達不清師可提示。
5、美麗的風景需要大家一起來保護,你會用什么辦法來保護它呢?
二、發展、創作階段:
1、大自然中有這么美麗的景色,你們想不想把他們畫下來?
2、用我們的油畫棒和彩色筆就可能做到,你們找找哪些顏色可以用來畫大自然的景物?(組織學生找出顏色并說說可用來畫什么)
3、學生創作:小朋友們用自己喜歡的顏色畫一畫你喜歡的景物,也可以畫課本里圖本中的景物,可以一邊畫一邊小聲說:我用什么顏色畫什么東西,它是什么形狀的,用什么線來畫等等。
4、生創作,師指導
三、欣賞、展評:
1、請小朋友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畫,說說自己畫的是什么
2、師出示一些繪畫風景,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3、師小結:我們在美術課中可以學習很多種畫畫的方法,不同的方法畫出的景物者有美的方面,小朋友畫的也是美的,希望大家今后認真的學,勇敢的畫
四、布置下課課用具
沒有油畫棒的小朋友一定要買,跟彩色水筆一起結合用
五、下課。
美麗的大自然教案 篇3
一、 學生分析:
學生喜歡戶外活動,對大自然中的一些事物,能用自己的感官,進行觀察,但這種觀察大部分還停留在表層,需要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由于學生的生活面各不相同,因此,教師有必要在學習中,對學生的活動情況進行安全教育。
二、 教材分析
本課由“走進大自然”、“和大自然一起玩”兩部分組成。以兒童身處大自然中由五官引起的直接感受引入,從他們看、聽、聞、觸摸等各種途徑的真切體驗出發,展現大自然的美好;小調查“七彩的大自然”旨在通過觀察了解“校園內的植物有多少種顏色’’這一可操作的活動,幫助兒童關注身邊的、同時又是最易于疏忽的自然環境,體會自然的神奇與偉大,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一、教學目標
1.動用感官,欣賞大自然的美好,增強自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知道大自然中的植物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和形狀,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3、學會簡單的調查和統計方法。
二、課前準備
1、 課前發動學生通過郊游、逛公園等途徑去感受大自然、欣賞大自然。
2、 準備一些游戲的用具。
三、教學設計
課型:活動課
一、 游戲導入,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1、 猜一猜
出示一段音樂,閉上眼睛,請你猜一猜,這是什么聲音?(流水聲、下雨聲、鳥叫聲)
2、 摸一摸
用手在盒子里摸,猜一猜,這是什么?(樹葉、石頭、花)
3、 說一說:你們在哪些地方看到過它們?
4、 課件出示一些自然風光圖片:老師今天給大家準備了一些美麗的圖片,說說你看見了什么?
二、 指導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
1、 大自然是什么顏色的?
2、 大自然在我們的校園里撒下了多少種顏色?
3、 到底有多少種顏色呢?引出去實地看一看。
4、 我們應該怎樣去調查呢?
5、 討論、交流(引出分類、統計)
6、 除了顏色,你還想調查一些什么?
7、 怎樣盡可能快地將你的調查完成呢?(合作)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制定各個小隊的調查計劃。
三、 校園小調查:切實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分成幾個小隊,每隊推選一個小朋友負責安全和紀律。要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文明行為教育。
觀察活動要求指導:每個小隊記錄發現的事物,教師要指導兒童如何調動自己多方面的感觀 (如眼睛、鼻子、耳朵、皮膚等)進行觀察,有條理地分類記錄自己的感受。視覺感受中包括顏色、形狀、大小、花紋等;嗅覺感受包括了氣味的濃淡、種類等;聽覺感受包括聲音的來源、音質、節奏等。皮膚的觸覺感受又包括了光滑程度、顆粒的粗細等。
完成調查記錄表。
四、深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活動匯報
各小隊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匯報自己的新發現,如:側重于視覺感受的小隊可用相機拍攝的照片來展示大自然的絢麗多彩;側重于聽覺感受的小隊可用錄音機錄下各種聲音來反映大自然的勃勃生機;也可以用節目、詩歌等形式來匯報自己的觀察成果,教師可創設一定的情境烘托出大自然的美好,以增強感染力。
五、小結活動情況,對于在觀察中表現出來的好的地方及時加以表揚,對于做得不夠的地方,及時指出。
六、設計說明
采用學生喜歡的游戲的形式,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大自然的哪些事物讓自己感受到美好,使學生有一個感性的感念。可能一片葉子、一些水聲,讓學生的記憶的.閘門打開,帶領學生比較順利地進入記憶的提取。
以感受、體驗為主,引導學生主動觀察大自然現象的特點,用一顆童心去尋找新的發現,避免填鴨式傳授給學生。要尊重并鼓勵孩子眼中的每一個細微發現,引導孩子發現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學生在調查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不知道調查什么好,因此,嚴格地按計劃行動,可以讓學生在最有限的時間里,獲得最多的內容。因此,課中的計劃的制定必須是全員參與,讓有相同愿望的同學組成一組,對于一些能力比較弱的,教師可以參與到其中,隨時可以做一些響應的指導。
活動后,要有充分的時間做活動的總結,這有助于學生深入地體驗活動的樂趣,即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強自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七、課件
我們建議在本課教學中,可以在自己學校圖片的基礎上,在K12資源庫中下載一些大自然的音效和圖片,K12資源庫中的這些素材在本節課中已經足以選用,也可以選用音樂教材中的《自然界的聲音》,由于本節課是活動課,因此教師要作好學生的活動反饋,準備相應的實物投影、圖片展示、資料展示。
美麗的大自然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美麗的大自然》是初中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開篇課,也是第12課《感受大自然之美》中的第一個知識點。通過教學讓學生能夠感受大自然之美的表現及有益于我們的身心健康。將為本單元后面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因為只有在認識和感受大自然之美的基礎上,才能愛護大自然、保護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設計思路
本微課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大量的圖片讓學生直觀地走進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之美,體會大自然對我們身心健康的作用。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熱愛大自然。然后借助本地資源優勢通過視頻《美麗的安康我的家》介紹家鄉的美景,讓學生通過聽、看身邊的美景,對大自然的美麗所學、所感、所悟,對大自然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理解,在學習的基礎上增強愛自然、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目的
1、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大自然之美及家鄉美的同時,增進熱愛護大自然、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2、能力:在情境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提高欣賞大自然之美的能力。
3、知識:感受大自然之美和家鄉美的同時,了解美麗大自然的表現及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美麗大自然的表現
難點
美麗的大自然對我們身心健康的作用
課堂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時間分配
導入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的學習內容是《美麗的大自然》,首先請同學們欣賞一段視頻。(播放視頻)
同學們看到大自然的美景嗎?學生回答。
(教師)大自然美不勝收,我們對大自然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詩朗誦引出問題,激發興趣。)
2分鐘
合作與探究
熱愛大自然就要認識大自然,大自然美在哪里?請同學們欣賞三組圖片,然后歸納。(展示圖片,師生互動)
第一、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無窮。銀河里流動著閃爍的群星,有像太陽一樣發光的恒星,像地球一樣不發光的行星,太陽系的九大行星,拖著長尾巴的彗星,像雨點散落的流星雨。神秘的宇宙需要我們去探索。
第二、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紛呈。大海里的生物多種多樣,天空中蒼鷹飛翔,大地上鮮花怒放。春季萬物復蘇,燕子銜泥,夏季荷花滿塘,秋季蟋蟀歌唱,冬季紅梅傲雪。無盡的生命讓大自然絢麗多彩。
第三、大自然風光秀麗,美景如畫。浩瀚的大海,連綿起伏的山巒,藍藍的天空白云,遼闊的草原,“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底現牛羊”。“桂林山水甲天下”。“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五岳,泰山雄,東岳泰山巍峨陡峻,被尊為五岳之首。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嘆,而唐代詩人杜甫則寫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言壯語。衡山秀,南岳衡山景色幽秀,享有“五岳獨秀”的美名。華山險,西岳華山,險居五岳之首。“自古華山一條路”,不吃豹子膽,只能望峰嘆。恒山奇,北岳恒山則山勢陡峭。交通不便,偏是深山藏寶,“懸空寺”便隱匿其中。嵩山奧,中岳嵩山雄險有之,奇秀有之,似乎突出在一個“奧”字上,“山、寺、貌”互補爭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黃河瀑布。
欣賞了三組圖片,學生歸納美麗的大自然的表現。教師總結。
1、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無窮;
2、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紛呈;
3、大自然風光秀麗,美景如畫。
(設計意圖:圖片觀看直觀,激發興趣,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
8分鐘
拓展與實踐
小導游活動:請同學們當小導游,介紹自己身邊的自然之美。(學生介紹)
接下來我來當導游,帶領大家走進《美麗的安康我的家》。視頻播放《美麗的安康我的家》
我們的家鄉很美吧!我們看了這么多的美景,大家總結一下這些美麗的大自然對我們身心健康的作用有哪些?(學生總結,教師點撥)
1、使我們大開眼界,增長知識,提高欣賞和寫作能力。
2、給我們無窮的精神享受,陶冶我們的情操,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
3、培養我們愛自然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設計意圖:讓學生當導游介紹美景,然后播放視頻家鄉的美景,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并分析總結美麗的大自然的作用,讓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升華為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落實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
6分鐘
小結
(鞏固新課)學生談談收獲。
(教師寄語)“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之美,正如羅丹所說:“美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希望你我共勉,讓我們在感受大自然無盡的美中更加的親近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回顧突出重難點)
作業:同學們學過哪些描寫大自然美景的名篇名作?說出你最喜歡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