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天氣和氣候教案(通用6篇)

天氣和氣候教案

發布時間:2023-07-29

天氣和氣候教案(通用6篇)

天氣和氣候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根據本節教材對知識、能力和價值觀念的要求本課將重點安排在對讀圖技能的訓練,以及人地協調觀念的樹立等方面。讀圖技能的訓練主要通過氣溫垂直分布圖完成,無論是了解大氣的組成還是大氣的垂直分布,還是大氣的受熱過程都注意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從感性知識入手,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并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分析大氣各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各層大氣氣溫分布特點以及大氣運動狀況、大氣的受熱過程與人類的關系等。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低層大氣的組成成分及其所起的作用;大氣垂直分層的依據以及各層大氣的特點;能說出大氣的受熱過程及保溫作用的道理

  2.能力目標:通過對圖表的分析,訓練學生閱讀圖表分析問題的技能;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人類活動對大氣的影響,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初步樹立人地協調的觀念。

  三、教學重點難點:

  大氣的受熱過程及保溫作用的原理

  四、學情分析

  本節課內容理論性較強,所以對知識點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學時可借助教具或電腦模擬演示,使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并啟發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

  五、教學方法

  1.學案導學:見后面的學案。

  2.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布置預習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大氣圈的組成與結構與大氣的受熱過程、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后延伸拓展學案。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教師首先提問:[導入]探究1:讀P36圖2-2-1回答問題;(學生回答較多的是飛機飛到了云的上面。教師設問為什么下面由云雨而上面沒有呢?)

  教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大氣圈的組成與結構與大氣的受熱過程、

  我們來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強調重難點。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個問題,已經布置學生們課前預習了這部分,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并讓學生把預習過程中的疑惑說出來。

  設計意圖:步步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明確學習目標。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導入]探究1:讀P36圖2-2-1回答問題;(學生回答較多的是飛機飛到了云的上面。教師設問為什么下面由云雨而上面沒有呢?)

  (板書課題,以及一、大氣圈的組成與結構)

  (一)、大氣圈的組成與結構

  1、含義:

  2、組成:

  3、低層大氣的組成及作用:

  組成主要作用

  干潔空氣N2

  O2

  CO2

  O3

  水汽和固體雜質

  4、大氣圈的結構——大氣垂直分層

  (教師點撥,學生閱讀課文和圖2-2-2大氣的垂直分層,完成表格。)

  依據分層溫度變化大氣運動對人類的影響

  學生回答探究1;點評略。

  探究2:人造衛星為什么能安全的運行在高空大氣層?

  探究3:在“大氣的垂直分層”圖中,氣溫隨高度的變化為什么會呈現出這樣一種豎起的“W”的形狀。(由探究3引導學生理解大氣的溫度變化取決于大氣的受熱狀況。引出下文)

  (二)、大氣的受熱過程根據課本圖2-2-4,分析說出

  探究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有哪些?南極地區臭氧層空洞的出現,對當地有何影響?

  探究5:大氣的受熱過程

  探究6:解釋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是如何實現的。

  探究7:在圖“2-2-4大氣的保溫作用”上,標出長波輻射,解釋保溫作用的道理。

  探究8根據活動題2-2-5溫室保溫示意圖,試解釋溫室保溫的原理

  集體討論:根據所學的知識解釋自然現象:

  1、在晚秋和寒冬,為什么霜凍出現在晴朗的夜晚?

  2、初春的早晨,為什么農民在田埂上放煙霧驅趕昨夜的寒氣?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教師組織學生反思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并進行當堂檢測。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并對所學內容進行簡單的反饋糾正。

  (五)發導學案、布置預習。

  我們已經學習了大氣圈的組成與結構與大氣的受熱過程,那么,大氣受熱后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在下一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大氣的運動。這節課后大家可以先預習這一部分,著重分析熱力環流的成因和不同條件下風的變化。并完成本節的課后練習及課后延伸拓展作業。

  九、板書設計

  大氣圈的組成與結構與大氣的受熱過程

  (一)大氣圈的組成與結構

  1、含義:

  2、組成:

  3、大氣圈的結構——大氣垂直分層

  4、低層大氣的組成及作用:

  (二)、大氣的受熱過程

  1、大氣的受熱過程

  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十、教學反思

  本課的設計采用了課前下發預習學案,學生預習本節內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課堂上師生主要解決重點、難點、疑點、考點、探究點以及學生學習過程中易忘、易混點等,最后進行當堂檢測,課后進行延伸拓展,以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天氣和氣候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天氣與氣候的區別,并能在生產、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兩個術語;識別常用天氣符號,看懂簡單的天氣圖;認識氣候與人類生產、生活的相互關系,形成保護大氣環境的意識。

  2、通過閱讀地圖,小組討論的方式,學生能夠正確的區分天氣與氣候的概念,認識基本的天氣符號,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和信息提取的能力。

  3、形成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一思想觀念,同時樹立人地協調的理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天氣和氣候的概念、區別,學會閱讀簡單的衛星云圖和天氣預報圖。

  【難點】

  理解天氣和氣候的概念、區別。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生活實例導入。通過提問學生“今天你們覺得外面怎么樣?陰?晴?冷?暖?這些都是描寫哪些方面的知識?”并與學生互動,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常說的天氣與氣候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點?它們有區別嗎?”導入新課。

  環節二:講授新課

  1、天氣和氣候

  結合教材,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學習,教師講解補充共同完成下列表格。

  【練一練】下列詞語哪些描述的是天氣,哪些描述的是氣候?

  “風和日麗”—天氣、“四季如春”—氣候、“東邊日出西邊雨”—天氣

  2、天氣預報和常見天氣符號

  【過渡】那么怎樣才能準確知道每天的天氣狀況呢?(多媒體播放收看天氣預報)

  【問題】

  (1)通過什么來知道天氣狀況呢?

  (2)衛星云圖上的藍色、綠色、白色分別代表什么?

  (3)在天氣預報圖上怎樣識別天氣情況呢?

  【學生活動】

  (1)看衛星云圖。

  (2)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云區。

  (3)根據天氣符號識別天氣情況。

  【教師活動】投影“常見天氣符號”圖,指導學生逐一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

  【學生活動】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記憶天氣符號的比賽,看哪一組記得又對又快。

  (2)選擇幾個天氣符號,看誰畫得好。

  【教師活動】展示“沙塵暴”、“風”的符號。

  【提問】

  (1)結合“沙塵暴”的符號,思考我國西北地區為什么經常發生沙塵暴?應采取什么措施?

  (2)如何識別不同的風呢?

  【學生活動】

  (1)干旱、風力大、植被稀疏;防風固沙。

  (2)第一,風桿、風尾、風旗。第二,風向的判斷。第三,風級的表示方法。

  環節三:鞏固提高

  展示“世界主要城市天氣預報圖”,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城市,充當播報員,發布天氣預報。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

  【作業】

  思考問題:氣候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的?我們和氣候變暖有關系嗎?如何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

  四、板書設計

天氣和氣候教案 篇3

  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為了在各種氣候下生存,初步學會了一點看天知識,到了奴隸社會,人類對天氣變化的認識發展了,殷代甲骨文中就有雨、雪、風、云、虹、暈等天氣現象。到了春秋戰國時代,二十四個節氣開始產生,它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觀察天氣季節變化的總結,是人類文化的瑰寶,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盡管氣象科學已進入高科技現代化時代,但24節氣知識在了解、掌握天氣變化規律,預測天氣方面仍有其獨特的作用和特有的應用價值。同時也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順應天時,敬畏自然,企盼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美好情感。同學們:你們知道24節氣產生在哪個地區嗎?

  學習重、難點:

  繪制、分析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熟練運用地圖分析氣溫、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其分布。運用綜合比較的復習方法,歸納影響氣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實現知能、知情的遷移。

  學習過程:

  一、24節氣產生在哪個溫度帶?

  1.甲地最熱月是月,月平均氣溫大約為,最冷月是月,月平均氣溫大約為。甲、乙、丙三地中,氣溫年較差最小的是地,位于寒帶的是地。甲、乙兩地中,地在北半球,地在南半球。

  2.連線:正確描述各地氣溫年變化特征

  甲終年嚴寒

  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

  丙全年高溫或終年炎熱

  3.24節氣產生在哪個溫度帶?

  二、填圖觀察,24節氣產生在哪種降水類型分布區?

  1.五地均位于半球(南、北)。

  2.連線:正確描述降水季節變化特征

  新加坡全年少雨區

  北京全年多雨區

  倫敦夏季多雨區

  羅馬全年濕潤區

  開羅冬季多雨區

  3.24節氣產生在哪種降水類型分布區?

  三、讀圖分析,24節氣產生在誰的家鄉?

  1.根據表格資料填繪牛牛家鄉的氣溫降水柱狀圖。

  月份56789

  氣溫

  降水

  2.完成表格:

  牛牛紅紅亮亮甜甜

  1月(℃)-12-1

  7月(℃)2625

  氣溫年較差(℃)2617

  年降水量(毫米)

  將以下年降水量數值,填入相應的四個地區中:45、450、700、1000

  3.觀察氣候差異,分析影響氣候的因素:

  需用地圖:四地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等。

  觀察一:

  ①牛牛、紅紅家鄉的1月份的平均氣溫各是多少攝氏度?造成兩地氣溫差異的原因是什么?答:

  ②閱讀課本P53“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回憶從赤道向兩極氣溫變化規律?

  從赤道向兩極氣溫越來越。

  ③回憶緯度位置對氣溫、降水各有什么影響?

  影響氣候的因素緯度因素

  氣溫高緯度地區氣溫,低緯度地區氣溫。

  降水赤道地區降水,兩極地區降水。

  觀察二:

  ①牛牛和亮亮家鄉的緯度位置相近,但兩地氣候卻有異同:

  比較牛牛亮亮

  共同點冬夏,氣溫年較差

  不同點(多、少)年降水量年降水量

  ②造成兩地氣候差異的原因是什么?答:

  ③回憶海陸位置對氣溫、降水各有什么影響?

  影響氣候的因素海陸因素

  氣溫夏季,同緯度地區陸地氣溫,海洋氣溫,冬季相反。

  降水一般來說,沿海地區降水,內陸地區降水;

  觀察三:

  ①紅紅和甜甜的家鄉緯度位置相近,觀察兩地7月份的平均氣溫各是

  多少攝氏度?造成兩地氣溫差異的因素是什么?答:

  ②回憶地形對氣溫、降水各有什么影響?

  影響氣候的因素地形因素

  氣溫隨著海拔的上升,氣溫逐漸;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

  降水迎風坡降水,背風坡降水。

  4.觀察地圖,判斷他們的家鄉在哪里?

  連線:

  牛牛華北平原溫帶大陸性氣候

  紅紅青藏高原亞熱帶季風氣候

  亮亮塔里木盆地溫帶季風氣候

  甜甜長江中下游平原高原山地氣候

  [學以致用]

  1.觀察“小雪”節氣天氣預報圖。

  ①觀察“小雪”節氣這一天我國哪些城市下雪?

  ②天津當日的最低氣溫是,大約會出現在時刻;最高氣溫是,大約會出現在時刻。

  2.大暑節氣期間你會選擇到哪里去避暑?為什么?

  連線:地區考慮因素

  拉薩海陸因素

  廬山地形因素

  北戴河緯度因素

  哈爾濱

  3.圖中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此時A地氣溫是20℃,C地氣溫是℃。

  1.組成氣候的兩大要素是:

  2.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天氣和氣候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主要講述了天氣和氣候這兩個不同的概念及區別,以學生的真實體會為切入點,用身邊的問題引導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聯系實際的學習習慣,體現課改中學習身邊地理知識,引導學生歸納出天氣和氣候的概念。之后用一些圖片讓學生掌握常見天氣符號、衛星云圖等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天氣預報的知識,更能培養學生讀圖識圖的能力。最后教材提供了閱讀材料,讓學生了解大氣環境檢測,引導學生關注大氣環境質量、關注健康,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過天氣和氣候的相關知識,但并不系統,并不準確。本節內容要讓學生分辨清楚天氣和氣候的概念及特點。學生可能會在它們的特點上遇到困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并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

  2、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讀懂簡單的天氣圖。

  3、能通過衛星云圖粗略的判斷近期可能出現的天氣狀況。

  4、能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媒體教學直觀展示。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節的學習,是學生關注各種地理現象,增強學生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天氣和氣候的區別。

  2、學會閱讀衛星云圖和簡單的天氣預報圖。

  難點:

  綜合分析天氣形勢圖和天氣預報圖。

天氣和氣候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課是新課程湘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一節的內容。主要涉及到天氣和氣候的定義及其區別,天氣預報等知識。通過本節課學習,為后面章節中氣溫和降水的變化與分布、世界氣候類型分布等的教學打下基礎。而且氣候是自然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章內容是學習以后各章,特別是區域地理知識的基礎之一,而且也是以后學生生活、參與生產的必備知識。

  教材以天氣與人類生活的關系為切入點,體現了地理知識來源于生活中、服務于生活的新理念。教材中以大量形象化的圖片,這些圖片也是來源于生活。圖片的使用形象易懂,避免了學生對某些天氣現象的陌生感,也便于學生理解,且培養了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教材中安排了課內活動和課外延伸活動,體現了新教材注重學生主體性和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學情分析:

  當前初一學生的思維發展主要表現為形象思維為主體,并向邏輯思維轉換的過程。因此,應重視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通過互動合作,積極動腦、解決問題,形成邏輯判斷和推理能力。

  學生在小學的自然課、語文課以及日常生活中(如,新聞聯播后的天氣預報),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但由于不同學生的觀察積累素養不同,還有原有的知識淺顯,甚至有所混淆(如類似的天氣符號和風力風向符號的辨別),所以課堂教學中要通過辨析與操練以落實清楚。

  初一學生由于生性活潑,所以課堂形式不宜單調。本節課以競賽為主的教學活動來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做好組織教學,利于他們的協作與探究。鑒于他們的知識基礎,在競賽活動的每一步展開前,要對他們作一定的知識鋪墊,幫他們掃清障礙。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并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個詞語。

  2.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3.能通過天氣圖和衛星云圖,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粗略地判斷近期可能出現的天氣情況。

  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氣預報,學會比較不同地區的天氣情況。

  5.能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天氣與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二)過程與方法

  1.借助多媒體設備應用問題導學法,對比法使學生認識天氣和氣候的區別和聯系。

  2.通過組織競賽活動游戲、角色扮演等活動,了解天氣預報,認識衛星云圖,熟悉常用的天氣符號。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2.通過收聽、收看當地電視臺、廣播電臺的天氣預報和全市空氣質量預報的節目,了解家鄉的天氣及大氣環境,培養學生關心家鄉的環境與發展,增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重點

  1.“天氣”和“氣候”的區別。采用問題導學法、表格比較法、詞句辨析來突破重點。

  2.學會閱讀衛星云圖和簡單的天氣預報圖。通過展示形象的圖片、播放天氣預報視頻,結合課堂上組織游戲、競賽活動,角色扮演,使學生在活動中突破這一重點。

  (二)難點

  綜合分析天氣形勢圖和天氣預報圖。

  解決措施:借助多媒體演示形象的圖片及播放視頻,通過讀圖分析法,讓學生模擬天氣預報員看天氣預報圖并播報城市天氣預報的體驗活動中突破難點的學習。

  教學方法:

  采用多媒體電腦教學手段,充分發揮計算機所特有的優勢,將文字、聲音、圖形、動畫和圖像等多種媒體綜合一體化,它在教學中的運用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主體作用的發揮。通過組織競賽活動游戲、小組合作、角色扮演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看一看同學們,上新課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視頻,請注意記錄你看到視頻的哪些信息。播放天氣預報視頻提問:這個視頻是關于什么內容?提到了什么?(師生小結)導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天氣和氣候。學生邊看視頻邊記錄看到、聽到的信息,討論后回答。以生活實例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關心生活、養成收聽、收看天氣預報的習慣。

  組織競賽聽一聽

  ⑴學生分成4個小組,小組為單位,組長負責收集小組成員的意見和組織大家答題。

  ⑵比賽采取積分制,每答對一個問題得50分,必答題答錯扣50分,搶答題不扣分。如部分答對給25分,只要言之有理,就是答不完整,老師也會視情況給分。

  ⑶比賽要求:必答題教師抽簽決定哪位同學回答,搶答題要先舉手。回答一個問題時,每組只能派一個代表來回答,且其他人不得在下面提示,否則扣分,如果他沒答好,那么這一題就只能讓其他小組來補充了。

  ⑷怎么獎勵:用積分評出第一名,該小組成員每人加操行分5分,并且課后可到老師處領獎品。分組學習,推組長,明確競賽規則。組織競賽,便于本節教學活動的展開。

  比一比1.搶答:

  ①什么是天氣?

  ②同學們回顧剛看的天氣預報視頻,對天氣狀況我們可以怎么描述?

  ③根據屏幕上的圖片和標注的時間,請試著總結出天氣的兩個特點?過渡:我們可以說今天的天氣是多云,但能不能說今天的氣候是多云,為什么?

  ④什么是氣候?

  ⑤根據氣候的概念總結它的兩個特點?

  ⑥誰能說出南寧是什么氣候類型?(注:這是以后學習的內容,學生不一定能回答)活動過程中教師適時:

  2.課件展示天氣與氣候概念。

  3.引導學生分析天氣與氣候的特點及區別。

  4.組織學生辨別課件的詞語是描述天氣還是氣候。(必答題)學生結合課本討論后搶答:天氣指一個地方短時間內大氣的風雨、冷熱、陰晴等狀況。不能,氣候指長期的天氣平均狀況,具有相對的穩定性。觀察,交流討論,選派代表答題。(陰晴、降水,風向、風力,氣溫變化)各組同學通過合作討論,選代表或教師抽簽學生回答。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認識有關天氣與氣候概念的內涵以及它們的區別和聯系。從總體上由抽象到具體掌握天氣預報的內容,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

  想一想為什么我們每天要收看天氣預報?(舉例說明)天氣與我們人類活動的關系?展示課件的例子。學生自由發言,談談天氣對自己上學、參加活動、生活等方面的影響。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受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

  辨一辨

  1.我們可以從哪些途徑了解天氣狀況呢?

  2.什么是天氣預報?

  3.展示衛星云圖和常用天氣符號圖。引導學生通過分類、形象記憶天氣符號。

  ①晴、多云、陰這三種符號是如何表示的?

  ②小、中、大、暴雨(雪),同是雨(雪)天,在符號表示上有什么區別?

  ③辨析幾種特殊的天氣符號。

  ④辨析風向和風級符號:風向是指風的來向還是去向?<—>西風講解風桿和風尾,學生觀察書上的圖回答,風桿中哪一頭表示風向的?風尾表示的是什么怎么表示風力的,1條風尾表示2級風,8級以上怎么表示?學生搶答:電視、上網、看報……識記、在草稿紙上畫符號,辨析與交流相似天氣符號的不同。明確風向含義及風力風向的表示方法后,每小組派1個人辨別課件上的風力風向符號。(必答題)學生組內互考識記準備一分鐘后全班蓋住課本考核。展示課前畫好的天氣符號卡片。(各考2個天氣符號,每個50分用形象化的彩色圖片,增強學生的興趣,也利于學生記憶。構建知識基礎,為下一步的應用作準備。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體現了評價模式的多元化。充分調動學生為主體的積極性。

  思一思搶答

  ①展示課件,有時同一城市有兩個不同的天氣符號,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播報?

  ②你能說出一天中最高溫和最低溫出現的大概時間嗎?明確一天中同一地點天氣可能存在較大變化。判斷與討論,說出日常生活中對最高溫出現時間的體驗。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和引導學生認真觀察。

  播一播接下來這一關要求仿照央視氣象員對照展示世界主要城市天氣預報圖及我國部分城市天氣圖的課件進行播報。每組派一個代表讓老師和其他同學來考核,要能準確的對老師所挑的城市進行播報。(選4個城市)先在小組內討論操練,方式是:一個組員做考生,這組其他人做考官,最后推選一位代表到講臺拿著指揮棒指圖模擬預報員播報參與比賽,并評出班級的最優秀的天氣預報員。所在組加上150分。本節課的高潮,學生的互動,綜合知識的運用。采用活動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做一做展示課本第59頁練習題2的圖片及課外拓展題目。進行課堂小結。學生討論完成練習,回顧本節課知識,和老師一起總結。聯系生活常識,讓學生理解地理學科與生活的關系。養成當堂總結學習收獲的習慣。

天氣和氣候教案 篇6

  教法指導:

  1、讓學生發現問題、師生探究解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維積極性。

  2、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通過報紙、圖書、網絡等查找資料,培養比較、分析、概括能力。并通過學生播報天氣預報,讓學生體驗做天氣預報員的感受,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利用學生了解的當地素材和電視新聞中的實事,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情景設計:

  開放式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并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個詞語。

  2、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3、能通過天氣圖和衛星云圖,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粗略地判斷近期可能出現的天氣情況。

  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氣預報,學會比較不同地區的天氣情況。

  5、能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通過網絡、報紙、圖書等學會調查和分析資料,在欣賞、快樂的氛圍中對所學知識滲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節的學習,更加關注各種地理現象以及各類經濟活動,使學生逐步樹立保護大氣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天氣”和“氣候”的區別。學會閱讀衛星云圖和簡單的天氣預報圖。

  教學難點:綜合分析天氣形式圖和天氣預報圖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引入:我有個問題想要請教同學們,這個元旦我要到海南去出差,可我為帶什么服裝犯了愁,哪個同學能幫幫我,給我參謀一下?(生答略)。你去過海南嗎?(生答略)。那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帶單衣去呢?(生答略)。恩,是熱帶,氣候四季炎熱。我打算1月1日出發去海南,在去之前,我買好了車票,準備好了必需品,還要關注一下什么?哪個同學能幫幫我?(生答略)。好,我知道了,還要關注天氣預報。天氣和氣候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因此探討氣候的變化規律,對人類是很重要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與每個人密切有關的天氣和氣候。

  板書:天氣和氣候

  教師:展示課件,今天晚上到明天,北京,晴轉多云,偏北風四級,最高氣溫14℃,最低氣溫7℃。請同學們注意這則天氣消息傳達了哪些具體內容?你能說說天氣的概念嗎?

  (板書)天氣的概念:

  根據當天的天氣狀況和已經了解的天氣預報的內容請同學們描述天氣的概念。(同位交流)

  講解:天氣是短時間的陰晴冷熱風雨等的大氣狀況。是指一個地方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間內的具體狀態,可以用陰、晴、冷、熱,風力大、小等來描述。從同學們的回答看,我們不難知道天氣有兩個特點:

  學生總結:時間短、變化快

天氣和氣候教案(通用6篇) 相關內容:
  • 地形和氣候(通用3篇)

    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識記:(1)歐洲地形特征;(2)溫帶海洋性氣候特征、地中海氣候特征;2、理解: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的成因;二、能力目標:學會分析自然環境各基本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影響教學重點:1、歐洲地形特征...

  • 氣候特征(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知道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并學會分析的方法,明確我國優越的氣候資源對農業生產的影響。2、培養學生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分析能力和綜合歸納概括的能力,3、通過認識我國氣候的有利因素對農業生產的促進作用,使學生了解到我國農業...

  • 氣候的威力(精選14篇)

    教學建議一、主題思想本文介紹了南極惡劣的氣候條件,并對南極影響全球氣候的幾個因素做了科的學分析,從而說明了南極在全球氣候變化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二、結構思路本文按照從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來行文的。...

  • 第四節 氣候特征(精選8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學會分析氣候特征的方法,明確我國豐富的氣候資源為發展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2.使學生能聯系實際,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 氣候特征(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知道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并學會分析的方法,明確我國優越的氣候資源對農業生產的影響。2、培養學生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分析能力和綜合歸納概括的能力,3、通過認識我國氣候的有利因素對農業生產的促進作用,使學生了解到我國農業...

  • 第四節 影響氣候的因素和氣候的地區差異(精選4篇)

    教學目的1.使學生掌握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及其對氣候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了解世界各地氣候的主要差異。2.在學習影響氣候的因素的過程中,使學生初步掌握分析氣候成因的方法。并且進一步體會各種地理要素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關系。...

  • 世界氣候和自然景觀的地區差異(通用6篇)

    教學目標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能夠利用氣溫變化曲線圖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圖,來說明氣候特征;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 短期氣候預測幫你聽風便知雨閱讀答案

    這篇《短期氣候預測:幫你聽風便知雨》寫了短期氣候預測的意義、還以、作用等等。短期氣候預測是相對于長期氣候預測和天氣預報。下面由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帶來關于短期氣候預測幫你聽風便知雨閱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短期氣候預測幫你聽...

  • 古氣候研究敲響氣候變暖警鐘實用文本閱讀原文及答案

    由于現有的氣候模型無法考慮長期反饋的影響,要獲得更確切的氣候敏感性,唯一的途徑是研究過去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對地球氣候的影響。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的《古氣候研究敲響氣候變暖警鐘》實用文本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

  • 氣候與季節

    教學目標知道氣候特征是一定地區的規律性天氣現象。知道季節是根據特定氣候劃分的時間段。了解四季的氣候特征。知道一些動植物的季節性變化。教學準備準備有秋季特征景致的圖片或錄象資料。...

  • 《世界氣候》的

    作者:唐玉蓮來源:哈爾濱市31中學發表時間:學設計展示唐玉蓮 哈爾濱市第三十一中學【教材分析】本節內容是在以學完氣溫和降水兩個氣候組成要素基礎上,從聯系生活、生產實際出發,使學生理解氣候有關知識。...

  • 第四節  世界氣候

    第四節 世界氣候教學過程導入新課:上幾節課,我們了解了天氣是經常變化的,而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個地方的氣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變化不大。...

  •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2)

    [學習目標]1、扎實掌握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及其特點。2、通過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學會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坐標圖的判讀方法。 3、用極度熱情投入學習,全力以赴體驗學習的快樂。...

  • 氣候復雜多樣

    本學期第 17 課時本單元第 17 課時授課日期10、16課題氣候復雜多樣(2)課型新授教 學 目 標 知識目標 從氣溫入手了解我國溫度帶的劃分 能力目標 學會分析氣溫對農業的影響 情感目標 使學生了解氣溫與人類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培養學生愛...

  • 三、溫濕的氣候

    1、在“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上“,查找一下日本屬于什么氣候類型? 2、設問:我國東部地區也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日本的季風氣候和我國的相比,有什么顯著的特征呢?3、展示緯度相近的東京和北京的氣溫、降水資料進行比較,...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节县| 莱西市| 寿光市| 德清县| 南木林县| 涡阳县| 龙泉市| 宕昌县| 遂昌县| 梅河口市| 东乌珠穆沁旗| 新宁县| 太原市| 天长市| 蒲城县| 突泉县| 沂源县| 葫芦岛市| 台东市| 广昌县| 罗江县| 东阳市| 浦县| 静安区| 扶绥县| 焦作市| 囊谦县| 丰县| 克山县| 兴国县| 昔阳县| 遂昌县| 江西省| 维西| 古蔺县| 疏附县| 汉中市| 正宁县| 措勤县| 桂阳县| 揭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