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洋務運動》教案模板(精選11篇)
八年級歷史《洋務運動》教案模板 篇1
教學目標
1、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有:洋務派和頑固派的出現及爭論;洋務運動興起的時間、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動;洋務運動失敗原因;評價洋務運動
2、通過學習洋務派發動洋務運動的目的、洋務派的活動,使學生認識到洋務運動是地主階級在外國資本主義侵華加劇的情況下進行的一場自救運動,雖以失敗而告終,但它引進了近代生產方式,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通過分析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使學生認識到不徹底變革封建制度中國是無法走上獨立富強之路的;列強不愿見一個強大的中國,對中國的自救運動只會起消極作用。
3、通過對洋務派和頑固派爭論的分析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洋務派和頑固派觀念上的異同與時代變革的關系,從而對學生進行發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通過對洋務運動的評價,使學生科學地認識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的積極與消極作用,從而對學生進行辨證地看待歷史事物的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紀60-90年代的洋務運動,是地主階級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為旗號進行的一場自救運動。它引進了西方國家的近代生產方式,培養了一批技術人員,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也對外國經濟勢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是,由于洋務運動并沒有從根本是變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著各種消極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終以失敗而告終。雖然這次自救運動失敗了,但是因它而產生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和受過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為接下來的中國革命奠定了基礎。
重點分析
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是本課重點。洋務運動是晚清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而進行的一場自救運動,對近代中國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要正確地評價洋務運動和分析其失敗的原因,必須較全面地了解洋務運動的概況,因而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是本課重點。
重點突破方案
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閱讀課文中有關“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的內容,經小組討論制作洋務運動活動一覽表和洋務運動分期示意圖。之后,各組學生派代表展示本組所做的表與圖,大家共同討論,制定最為合理的表與圖。
難點分析
對洋務運動的評價是本課的難點。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洋務運動也不例外。雖然洋務運動的興起是封建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其統治而進行的,具有消極影響,但是,它對中國近代歷史所起得積極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的觀點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還不是很強,因此,在評價洋務運動時會有一定的困難。
難點突破方案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洋務派和頑固派的異同,慈禧支持洋務派的原因,“師夷長技以自強”的含義,洋務派興辦民用工業的根本目的,洋務運動中的成就和存在的困難、問題,新式學校的興建會產生的影響等問題,使學生能正確的評價洋務運動以及分析出導致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
課內探究活動
、抛寣W生仔細觀看“江南制造總局”和“開平煤礦”兩張圖片,通過比較兩者建筑物外觀的特點的異同,分析洋務派的思維方式,以及這種思維方式會導致的后果。
、圃斠姟爸攸c突破”。
教學設計方案
一、導入
讓學生回憶“19世紀60年代的清政府面臨什樣的局面?面對這樣的局面,清朝政局出現了怎樣的變化?”由此導入新課。
二、洋務派與頑固派
讓學生閱讀“洋務派與頑固派”一目,回答:面對如何解決內憂外患的問題,清政府內部出現了怎樣的變化?各派的代表人物是誰?他們的主張是什么?最高統治者慈禧在這件事上采取了什么樣的態度,為什么會采取這種態度?
引導學生分析洋務派和頑固派的主張,討論他們主張的異同,并根據當時的社會狀況比較兩者哪一個較進步。并思考為什么會在19世紀60年代興起洋務運動,即洋務派掀起洋務運動的前提條件。
三、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組織學生分組學習討論“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一目,制作洋務運動活動一覽表和洋務運動分期示意圖,并記錄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
由學生概括“洋務”和“洋務運動”的概念,教師進行總結。
各組展示本組所做的洋務運動活動一覽表和洋務運動分期示意圖,集各組所長,總結出最佳的洋務運動活動一覽表和洋務運動分期示意圖。
各組提出本組的問題,教師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或由學生自己回答,或由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答案,或由教師講解。
引導學生分析“師夷長技以自強”的含義,強調“長技技”主要指西方的先進技術,“自強”體現強兵、創辦軍事工業。對比“師夷長技以制夷”與“師夷長技以自強”的異同,并分析出現這種不同的原因,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清政府對待列強侵略的態度由堅決抵抗轉變為妥協求和,認清清政府逐漸被洋人控制的時代特征。并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洋務派以創辦近代軍事工業為洋務運動的開始?
出示“江南制造總局”和“開平煤礦”兩幅歷史照片,讓學生分析兩張照片中的建筑物外觀的特點的不同之處,由此深入分析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在其活動中的體現。簡單介紹洋務運動的基礎理論-“中體西用”論。
由學生回答:洋務派興辦近代民用工業的根本目的。并向學生介紹,此時李鴻章等人已經認識到:西方列強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生產商品,并以高價出售給中國。因此,洋務派此時興辦近代民用工業也有抵制外國商品傾銷的意圖。
引導學生分析歸納洋務派創建近代工業過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遇到哪些困難、存在哪些問題?并使學生認識到,洋務派在興辦近代工業和建立近代海軍時,是地方的幾名大員干吏各自為政并無領導核心。通過讓學生分析興建近代海軍的目的,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抵御列強入侵也是洋務派掀起洋務運動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洋務運動的破產
在分析列強對待洋務運動的態度時,教師要強調列強一方面希望中國創辦近代工業,這樣有利于其商品在中國的傾銷(中國的自給自足自然經濟使其商品在最初一段時間很難在中國打開市場),另一方面,他們不希望中國富強,因而,只向中國提供已經落后的技術和淘汰的產品。其他導致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和正確評價洋務運動,學生可以根據對前面兩目的分析得出。
教學設計思想
通過學生閱讀課文、制作洋務運動活動一覽表和洋務運動分期示意圖等,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洋務派和頑固派的異同、洋務運動失敗原因、評價洋務運動,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八年級歷史《洋務運動》教案模板 篇2
一、教材地位:
新編教材《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第二章“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共有8節,反映了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初中國社會的歷史進程,這個階段,是中國近代社會急劇變化的時期。教材主要涉及中國社會的政治格局、經濟結構、階級關系的新變化;中國人民的抗爭;列強對中國侵略的加劇等方面內容。頭緒多,內容豐富。
《洋務運動》是本章的第二節。洋務運動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產生,進行了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實踐,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對中國社會的軍事、經濟、教育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學習本節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國近代新的生產方式的產生,以及早期維新思想的出現、抵御外來侵略等內容。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和理解洋務派、頑固派、洋務運動的時間、主要代表、口號、主要內容,洋務運動破產的原因等基本內容。
2、德育目標:
通過對洋務運動發展過程的了解,認識順應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過理解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培養學生的開拓創新意識。
3、能力目標:
通過對洋務運動產生的背景的歸納,培養學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過對洋務派和頑固派的對比,培養學生比較事物異同的能力;通過對洋務運動的評價,培養學生運用辨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重點: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主要內容和失敗原因。
難點:全面、正確地評價洋務運動。
四、教具:
學生學習提綱,自制課件。
五、教學方法:
主要采取“導讀—共析—鞏固”的互動式教學方式。教師以設疑、析疑為主;學生以閱讀教材、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為主。在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的多邊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
六、教學過程:
1、問題導讀:教師依據教材,設計了幾個問題,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
①洋務運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務派與頑固派的主張有什么不同?
、跉w納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
③洋務運動為什么會破產?如何評價洋務運動?
2、異同比較:
①在閱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歸納洋務運動的背景:
a、內憂外患,為維護清朝封建統治;
b、外國技術逐漸傳入;
c、慈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
d、總理衙門的推動。
、趲熒餐治鲅髣张珊皖B固派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a、不同點:對西方先進生產技術的態度不一樣;
d、相同點:都是為了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
。3)補充說明洋務派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3、學生歸納:檢查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筆記,對洋務運動的“分期、口號和主要內容”是否完整歸納出來,并請學生簡要回答:
。1)兩個階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強”;70至90年代“求富”。
。2)主要包括創辦軍事工業、創辦民用工業、籌劃海防、舉辦新式教育等四個方面。然后教師扼要地點明軍事工業的性質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業具有一定的資本主義性質。
4、深入分析:依據教材內容的提示,要求學生結合已知知識,對洋務運動破產的四個原因展開分析,重點理解“不徹底變革封建制度就讓國家富強起來,這是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進一步認識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勢力和中國封建頑固勢力的阻撓和破壞,是推進中國近代化進程的障礙。
5、客觀評價:洋務運動最終是破產了,但它對中國近代社會所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引導學生客觀地、辯征地對洋務運動加以評價,這是十分必要的。教師重在提示:要從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兩方面去分析;切入點是洋務運動的目的、實踐及其影響。
六、板書設計:(略)
七、練習鞏固:
i、小結:目的——主要內容——結果。
ii、布置作業:P39問。
答題第二題、P40閱讀與思考。
八年級歷史《洋務運動》教案模板 篇3
[課標內容]
(1)列舉洋務派為“自強”“求富”而創辦的主要軍事工業的民用工業。
(2)評價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理解洋務派、近代企業、新式海陸軍的內涵,培養理解歷史概念的能力。
。2)通過分析洋務派創辦近代企業會遇到哪些困難及思考當時中國除向西方學習外還有沒有別的強國之路的問題,培養切入歷史情景進行合理想象的能力。
。3)通過對洋務運動中軍事工業與民用工業的對比,培養學生比較思維能力。
。4)通過評價洋務運動與李鴻章,培養辯證思維能力與創新思維品質。
二、過程與方法
。1)感知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創辦、新式海陸軍建立、介紹西學與興辦新式學堂等史實,積累對洋務運動的認識,理解洋務運動為民族自強做了努力并啟動了中國近代化。
(2)學會從生產力標準和從人類文明演進高度運用歷史標準去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中國由封建王朝發展模式向工業化發展模式的社會轉型中,洋務運動作了最初的努力,啟動了中國近代化。由此培養順應歷史潮流、積極追求進步的精神。
。2)學習洋務派敢于改革的勇氣、面向世界的開放態度,追求民族自強的愛國主義情感。
。3)洋務運動的失敗在于改革未觸動封建體制,由此認識到實行體制創新和建立近代企業制度的重要性。
[重點和難點]
重點:洋務派的出現;近代工業的創辦。
難點:洋務運動為什么會失?對李鴻章的評價。
[課時]
1課時
[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一、洋務派的出現
1、洋務派產生的時間
2、洋務派的`代表人物
3、洋務派的主張
4、洋務派與頑固派的區別
二、近代工業的創辦
1、近代軍事工業的創辦
2、近代民用工業的創辦
3、新式海陸軍的建立
4、介紹西學與興辦新式學堂
三、洋務運動的作用
1、洋務運動的失敗及其教訓
2、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小結]
以師生互動方式進行。
提問1:什么時候,洋務派出現,洋務運動興起?
提問2:洋務派代表人物有哪些?洋務派的主張是什么?
提問3:洋務派創辦近代工業可以分哪兩個階段?各階段分別提出了什么目標?創辦哪些著名企業?
提問4:洋務派除了興辦近代工業外,還開展了哪些方面的活動?
提問5:洋務運動有哪些進步作用?
[作業]
指導學生獨立完成課內習題。
八年級歷史《洋務運動》教案模板 篇4
新編教材《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第二章“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共有8節,反映了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初中國社會的歷史進程,這個階段,是中國近代社會急劇變化的時期。教材主要涉及中國社會的政治格局、經濟結構、階級關系的新變化;中國人民的抗爭;列強對中國侵略的加劇等方面內容。頭緒多,內容豐富!堆髣者\動》是本章的第二節。洋務運動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產生,進行了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實踐,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對中國社會的軍事、經濟、教育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學習本節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國近代新的生產方式的產生,以及早期維新思想的出現、抵御外來侵略等內容。
二、 教學目標
1、掌握基礎知識:通過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和理解洋務派、頑固派、洋務運動的時間、主要代表、口號、主要內容,洋務運動破產的原因等基本內容。
2、加強思想教育:通過對洋務運動發展過程的了解,認識順應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過理解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培養學生的開拓創新意識。
3、強化能;力培養通過對洋務運動產生的背景的歸納,培養學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過對洋務派和頑固派的對比,培養學生比較事物異同的能力;通過對洋務運動的評價,培養學生運用辨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方法:
主要采取“導讀—共析—鞏固”的互動式教學方式。教師以設疑、析疑為主;學生以閱讀教材、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為主。在師生多邊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
四、教學過程:
1、問題導讀:教師依據教材,設計了幾個問題,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
、傺髣者\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務派與頑固派的主張有什么不同?
②歸納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
、垩髣者\動為什么會破產?如何評價洋務運動?
2、異同比較:
、僭陂喿x的基礎上,讓學生歸納洋務運動的背景:
a、內憂外患,為維護清朝封建統治;
b、外國技術逐漸傳入;
c、慈 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
d、總理衙門的推動。
②師生共同分析洋務派和頑固派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a 、不同點:對西方先進生產技術的態度不一樣;
b、相同點:都是為了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
(3)補充說明洋務派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3、學生歸納:檢查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筆記,對洋務運動的“分期、口號和主要內容”是否完整歸納出來,并請學生簡要回答:(1)兩個階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強”;70至90年代“求富”。
。2)主要包括創辦軍事工業、創辦民用工業、籌劃海防、舉辦新式教育等四個方面。然后教師扼要地點明軍事工業的性質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業具有一定的資本主義性質。
4、深入分析:依據教材內容的提示,要求學生結合已知知識,對洋務運動破產的四個原因展開分析,重點理解“不徹底變革封建制度就讓國家富強起來,這是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進一步認識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勢力和中國封建頑固勢力的阻撓和破壞,是推進中國近代化進程的障礙。
5、客觀評價:洋務運動最終是破產了,但它對中國近代社會所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引導學生客觀地、辯征地對洋務運動加以評價,這是十分必要的。教師重在提示:要從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兩方面去分析;切入點是洋務運動的目的、實踐及其影響。6、練習鞏固:
小結:目的——主要內容——結果布置作業:P39問答題第二題、P40閱讀與思考
八年級歷史《洋務運動》教案模板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掌握洋務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口號、內容、對洋務運動的評價;通過對洋務運動的分析,評價,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全面、發展地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老師講解洋務運動的知識重點,難點;組織學生運用分組討論評價洋務運動,通過分析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學會從圖片等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認識洋務運動發生在中國近代社會新舊交替的特殊歷史階段中,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的自救運動,同時也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教學重點:洋務運動的內容
教學難點:洋務運動的評價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1分鐘)
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又受到太平天國運動的沉重的沖擊,統治已是風雨飄搖,面對殘酷的現實,統治集團內部出現了分化,一部分有識之士為了富國強兵進行了近代史的探索,這就是我們這一節所要學習的內容:洋務運動。
二 洋務運動的過程和內容
首先學生帶著以下問題看總理衙門部分 (2分鐘)
看第一段和小字部分的“自強”的雙重含義,思考洋務運動的含義
從李鴻章的奏折中找出相應歷史信息,思考洋務運動發生的背景條件;
從知識鏈接中從“夷務”到“洋務”的轉變說明了些什么問題。
從對總理衙門的相關介紹找出其職能,影響和地位。
老師問答學生上述問題,通過ppt展示相關內容和答案(10分鐘)
洋務運動的定義:
十九世紀后半期,面對內憂外患,地主階級洋務派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尋 求自強振興的自救運動
洋務運動發生的背景和條件:
背景:1、西方軍事力量的沖擊
2、借師助剿中的認識
3、寓華西人的勸誘
4、外資的刺激
5、軍購的失敗:阿斯本事件
條件:1、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中外和好局面
2、湘淮軍的成立及地方士紳的支持
3、同治中興,政局穩定。
夷務到洋務反映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對洋人觀念的改變,從不對等地位逐漸上升為平等的外交。
總理衙門的職能,地位和影響
職能:主管一切和外國發生聯系的事務
地位:準外交機構;洋務運動最高行政機構
影響:清朝中央機構的半殖民地化,以后逐漸成為清政府另一個綜合性的中樞機構
學生繼續帶著問題看從“自強”到“求富”和京師同文館(3分鐘)
洋務運動前期和后期口號是什么,轉變的原因
洋務運動創辦了哪些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這些工業的地理位置
思考洋務運動軍事工業和和民用工業的性質有什么不同
洋務運動在培養人才方面采取了那些措施
老師問答學生上述問題,通過ppt展示相關內容和答案(15分鐘)
洋務運動前期和后期口號
前期:“自強”。后期:求富
軍事工業的性質和影響
地主階級主導創辦的封建性質的企業
一定程度抵御外國入侵,軍事近代化開端
民用工業的性質和影響
官督商辦的帶有資本主義性質的企業
抵御外資入侵,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誘導民族工業誕生。經濟近代化
洋務運動在培養人才方面措施
創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教育近代化
洋務企業分布的特征極其原因
三、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和如何評價洋務運動(9分鐘)
洋務派為了振興清王朝,采取了創立軍工廠,建立海軍,創辦了民用企業,創辦了新式學堂,還派遣留學生出國,但是隨著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洋務運動也宣告破產,這僅僅是軍事方面原因嗎?結合剛才學過的課本知識和以前學過的知識,請找出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以及如何評價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
1、中體西用的制度
2、官辦企業的問題
3、外國人才的攜技居奇
4、全球的軍備競賽
5缺乏健全、有力的領導核心。
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推動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第一,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近代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第二,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第三,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洋務運動只是掌握實權的封疆大臣為首進行挽救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管理制度落后,生產效率低下,封建體制注定洋務運動不可能走向成功。嚴重依賴外國資本和技術,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地主階級不可能挽救中國的民族危機,實現獨立自強
四、縱橫聯系(課后思考)
戊戌變法,明治維新
板書設計
洋務運動
定義
背景
內容
總理衙門
軍事工業(19世紀60——70年代)
創建三只海軍
民用工業(19世紀70——90年代)
培養人才(新式學堂,留學生)
評價洋務運動
縱橫聯系
明治維新,戊戌變法
八年級歷史《洋務運動》教案模板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洋務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口號、內容及對洋務運動的評價等歷史知識;通過對洋務運動的作用的客觀分析,提高學生運用辯證發展的觀點看待歷史事件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在掌握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學習的方法,感知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為口號,辦洋務以維護清朝封建統治為目的,進而創辦軍事工業、民用工業、籌劃海防、興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雖未達到富強,但卻使中國邁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培養學生史論結合、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歷史知識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認識到洋務派既要維護封建專制統治,又阻擋不了外國的侵略,結果導致洋務運動的破產。洋務運動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本國封建經濟起到了一定的解體作用,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本課重點
洋務運動的概況: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創辦軍事工業、創辦民用工業、籌劃海防、培養人才、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本課難點
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教學資源
多媒體教學課件(ppt演示文稿和視頻)
教學方法
1、師生互動交流法。
2、說、評、議結合法。
3、系統知識歸納法。
4、中外歷史聯系法
學習準備
閱讀收集洋務派和洋務運動的人物、事件資料。
板書設計
第6課 洋務運動
一、“自強”與“求富”
1、洋務派出現的背景、代表
2、洋務運動出現的目的、時間、口號
3、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
。1)前期:創辦近代軍事工業
。2)后期:開辦民用工業
。3)籌建海軍
(4)開辦新式學堂
二、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1、洋務運動的破產
2、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教學過程
[導入]
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又受到太平天國運動的沉重的沖擊,統治已是風雨飄搖,面對殘酷的現實,統治集團內部出現了分化,在19世紀60年代,出現了一次統治階級內部的自救運動。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6課:洋務運動。
[新課內容]
一、“自強”與“求富”
師:要了解洋務運動,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洋務派?
生:洋務派,是指利用西方先進科技來維護清朝統治的官僚集團。
師:洋務派是怎么出現的呢?
生: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統治者在內政外交上面臨很多棘手的問題。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學習外國先進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這些官員被稱為“洋務派”。
師:洋務派的代表有哪些人?
生:洋務派在中央以奕䜣為代表,在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為代表。
師:洋務運動的時間
生:19世紀60-90年代
師:對,其中60-70年代是前期,70-90年代是后期,前期和后期的口號什么?發展的重點各是什么?
生:前期:“自強”重點發展軍事工業
后期:“求富”重點發展民用工業
師:其他還有什么內容
生:創辦新式海軍;興辦新式學堂,培養近代人才
師:洋務派首先試圖采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一批近代軍事工業,達到其維護清統治的目的。那么洋務派舉辦的軍事工業有那些?
生:(看教材小字)列舉出軍事企業的舉辦者、名稱、特點。
時間 舉辦者 企業名稱 企業在當時的特點
1861年 曾國藩 安慶內軍械所 洋務派興辦的第一個軍事工業
1865年 李鴻章
曾國藩 江南制造總局 是當時規模最大的軍事工業
1866年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清政府設備最齊全的船舶制造廠
師:洋務派在70年代以后,將重點轉向民用工業,請你列舉出幾例?
生:(結合課外收集資料)
時間 舉辦者 企業名稱 企業在當時的特點
1872 李鴻章 輪船招商局 近代第一個輪船公司
1893年
張之洞
漢陽鐵廠 中國第一個近代化鋼鐵公司
1893年 湖北織布局
師:清朝什么時候開始籌劃、有什么成就呢?
生:從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
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
師:洋務派還有一個重要的舉措──培養人才,主要措施是什么?
生:創辦新式學堂。洋務派為適應中外交涉和開展洋務運動的需要,開始創辦新式學堂。1862年成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它以培養外語翻譯和外交人才為宗旨。此后,洋務派在各地相繼開辦了一些科技學堂和軍事學堂,培養了一批翻譯、軍事和科技人才。
二、洋務運動的評價
師:洋務運動破產的標志是什么?
生:甲午中日戰爭中國的失敗。
師:原因是什么?
生:學生根據收集的材料進行討論后進行總結。
(1)西方列強并不希望中國富強。
(2)頑固派的阻撓和破壞。
(3)缺乏健全、有力的領導核心。
。4)立新而不破舊,沒有徹底變革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師:進一步闡述。
首先,指出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甲午中日戰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宣告洋務運動破產。這其中的原因固有許多,但最根本的是不觸動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舊,這是洋務運動破產的根本原因。
其次,充分肯定洋務運動的積極作用。其積極作用表現在:第一,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近代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第二,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第三,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課堂鞏固]
師:甲午中日戰爭后,李鴻章說“我辦了一輩子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請你分析李鴻章的心情如何?(放視頻)
生:甲午戰敗后,李鴻章被迫承認標榜“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失敗了的無奈心理。
總結:19世紀60-90年代,清朝統治集團內部一部分官僚先后提出“自強”、“求富”的口號,倡導和推行了以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引進機器生產為中心的洋務運動。這一運動,雖未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但它給近代中國的發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東西,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從而使古老的中國開始順應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八年級歷史《洋務運動》教案模板 篇7
一、教材內容分析
19世紀60-90年代的洋務運動,是地主階級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為口號進行的一場自救運動。它引起了西方國家的近代生產方式,培養了一批技術人員,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也對外國經濟勢力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是,由于洋務運動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封建制度,而且存在著各種消極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控制,最終以失敗而告終。雖然這次自救運動失敗了,但是因它而產生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和受過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為接下來的中國奠定了基礎。
二、課程標準
1、了解洋務派“自強”、“求富”而創辦的主要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
2、評價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局限性。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洋務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口號、內容及對洋務運動的評價等歷史知識;通過對洋務運動的作用的客觀分析,提高學生運用辯證發展的觀點看待歷史事件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在掌握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學習的方法,感知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為口號,辦洋務以維護清朝封建統治為目的,進而創辦軍事工業、民用工業、籌劃海防、興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雖未達到富強,但卻使中國邁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培養學生史論結合、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歷史知識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辯證客觀地評價洋務運動,培養創新的思維能力。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洋務運動興起和發展的概況。
難點:洋務運動的評價。
五、 教學流程:
。ㄒ唬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展示:先猜兩個謎語
19世紀晚期中國上海的一則廣告上寫道:
“勝地無須秉燭行,圓珠替月明分明。何須浪擲金錢買,海上天開不夜城。”
“東西遙隔語言通,此器名稱德律風。滬上巨商裝設廠,幾如面話一堂中。”
教師:廣告上描繪的是什么時期的什么先進的器物?
學生:洋務運動; 電燈和電話。
(設計意圖:以猜謎語的方式導入,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
教師:洋務運動使中華民族開始了強國之夢,在中國引進了西方文明的曙光,是中國處于十字路口時歷史的選擇。那么,洋務運動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又是如何破產的?我們應該如何去評價它?讓我們一起來探究這些內容。
。ǘ┙處熞I,合作探究
一、洋務運動的背景
播放:視頻《洋務運動》。
教師:思考: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面臨什么樣的形勢?
學生:內憂: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者。
外患:西方列強侵略。
。ㄔO計意圖:通過觀看視頻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訓練學生提取歷史信息的能力。)
教師:假如你是當時的清朝官員,為了解除“內憂外患”,首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具體怎么做的?
二、洋務運動的概況
展示:目前資夷力以助剿濟運,得紓一時之憂,將來師夷智以造炮制船,尤以期永遠之利。 __曾國藩
中國欲自強,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不必盡用其人。 ——李鴻章
教師:他們的建議有什么共同點嗎?
學生:師夷長技。
教師:曾國藩、李鴻章是洋務派的地方代表。首先了解什么是洋務派?什么是洋務運動?
學生:洋務派: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統治集團內部一些較開明的官員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這些官員被稱為“洋務派”。
洋務運動:是指19世紀60到90年代,洋務派掀起的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
(設計意圖:通過對歷史史料的解讀,培養學生利用歷史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自學課本內容,然后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教師:洋務派的主張和目的?
學生: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 ,“師夷長技”。
目的:維護清朝統治。
教師:洋務運動的起止時間是什么?
學生:時間:19世紀60—90年代
教師:洋務運動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口號分別是什么?
學生:前期:“自強”;后期:“求富”。
教師:洋務派的主要代表有哪些?
主要代表:中央:恭親王奕䜣
地方:曾國藩 、李鴻章 、左宗棠 、張之洞。
展示:
教師:洋務運動的具體措施有哪些?師生共同完成。
。1)洋務運動前期創辦近代軍事工業
時間 舉辦者 企業名稱 企業在當時的特點
1861年 曾國藩 安慶內軍械所 洋務派興辦的
第一個軍事工業
1865 年 李鴻章
曾國藩 江南制造總局 是當時規模最大
的近代軍事工業
1866年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遠東第一大船廠
展示:前期的近代軍事工業
安慶內軍械所 江南制造總局
洋務派第一個軍事工業 最大的近代軍事工業
福州船政局 第一批飛機
當時遠東第一大船廠 福州船政局制造
(2)洋務派后期創辦近代民用工業
時間 舉辦者 企業名稱 企業在當時的特點
1872年 李鴻章 輪船招商局 近代第一個輪船公司
1893年 張之洞 漢陽鐵廠 中國第一個近代化鋼鐵廠
1893年 湖北織布局
展示:
輪船招商局 漢陽鐵廠
近代第一個輪船公司 中國第一個近代化的鋼鐵廠
。ㄔO計意圖:通過表格,讓學生直觀洋務運動的內容,圖片再現歷史畫面,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并探索歷史的積極性。)
。3)籌建海軍: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
(4)興辦新式學堂。
京師同文館
教師: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附屬于總理衙門。1902年并入京師大學堂(后者于19xx年更名為北京大學),它以培養外語翻譯和外交人才為宗旨。京師同文館選送學生出國留學,從而培養了一批翻譯、軍事和科技人才。
展示:
教師: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選派了120名10歲至16歲的幼童赴美留學,這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批官派留學生。在這些幼童之中,不少人成為了近代中國歷史上的佼佼者,如清末思想家嚴復,著名鐵路工程師詹天佑,礦冶工程師吳仰曾,民國政府第一任國務總理、復旦大學創辦人唐紹儀,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唐國安等。
過渡:洋務運動轟轟烈烈進行了30年,最后的結果怎么樣呢?——破產
展示:
材料一:視頻《洋務運動》片段。
材料二:
教師:閱讀材料,回答:洋務運動破產的標志是什么?失敗的原因是什么?洋務運動的性質是什么?
學生:標志: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
原因:(1)西方列強并不希望中國富強。
(2)頑固派的阻撓和破壞。
。3)缺乏健全、有力的領導核心。
。4)立新而不破舊,沒有徹底變革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性質:洋務運動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設計意圖:通過對觀看視頻和對漫畫的分析,培養學生學會史論結合、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歷史知識的方法。)
三、洋務運動的評價
展示:唇槍舌戰:
辯題: 正方:洋務運動破產了; 反方: 洋務運動成功了
。ㄌ崾荆涸u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方法: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一分為二地去客觀評價。)
學生1: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引進了西方國家的近代生產方式,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學生2:興辦近代民用工業刺激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學生3:籌劃海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軍的戰斗力
學生4:創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為近代中國培養了一批科技人才
教師: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它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結局:失 敗,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
歷史局限性:重軍事 ;輕政治。沒有革除封建專制統治的弊端。
。ㄔO計意圖:通過對洋務運動的評價,培養學生學會運用辯證發展的觀點看待歷史事件的能力。)
。ㄈ┱n堂小結,提煉升華
教師:洋務運動是指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掀起的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一場自救運動。在此期間洋務派興辦了許多軍用民用工業,新式學堂,還籌建了三支海軍,雖然最終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卻促進了中國的發展. 洋務派把學習外國做為一種國策,雖然,他們只學了些皮毛,但開創了向外國探求富強之路的先河,為后人留下了富民強國的經驗和教訓。
歷 史 歌 謠
洋務運動新主張, “師夷長技以自強”。
中央代表恭親王, 地方國藩李鴻章,
張之洞 左宗棠, 興工業 辦工廠, 建海軍 開學堂, “自強”“求富”似夢鄉。
洋務運動雖失敗, 未使中國得富強,
但引科技和經驗, 客觀作用不能忘。
六、 課堂檢測
檢測題目一:
1、洋務派發起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 ( )
a.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 b.發展軍事工業
c.發展民用工業 d.維護清朝統治
2、“中國文武制度,事實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袊詮,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為此,洋務派創辦了 ( )
a.近代軍事工業 b.近代民用工業
c.近代海軍 d.新式學堂
3、李鴻章是中國近代上的一個重要人物,他鎮壓過農民起義,代表清政府與列強簽訂《馬關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但李鴻章仍有值得肯定之處,表現在( )
a、最早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 b、興辦新式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
c、擔任欽差大臣開展禁煙運動 d、率兵收復被沙俄侵占的x疆
檢測題目二:完成本課《歷史助學》。
七、 板書設計
八年級歷史《洋務運動》教案模板 篇8
第六課 《洋務運動》 學案
教學目標:了解洋務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口號及內容,掌握對洋務運動的評價等基本知識。通過對洋務運動的分析,讓學生學會辯證地看待歷史事物。
教學重點:洋務 運動的概況 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一: 課前預習
1.洋務運動創辦軍事和民用工業:從 世紀 年代到 年代,洋務派掀起了一場“ ”的洋務運動。洋務派在中央以 為代表,在地方以 、 、 、 、為代表。
洋務派創辦軍事工業: 、 、 。
洋務派創辦民用工業: 、 、 。
2.評價洋務運動: 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失敗和破產。
目的:是維護 而不是把中國引向 。
地位:是一次 運動,為中國的 開辟道路。
作用:它沒有使中國 ,但引進了 ,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 。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 ,培養了 ,在客觀上為 ,起到了作用,為 ,開辟了道路。
二:內容研討
1. 引導學生依據教學目標仔細閱讀課文內容。
2. 分組研討以下問題:
、 根據預習第一小題,理清洋務派的概念、洋務運動的時間及代表人物
、 找出洋務運動前期和后期的口號
、 從四個方面討論洋務運動:軍事工業、民用工業、海防、新式堂
④ 齊聲朗讀對洋 務運動的評價,結合預習第二小題對其分析:破產標志、性質、目的、作用
、 強調: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三:練習反饋
、. 選擇題
1.“中國文 武制度,事事遠出于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毕胍幌,這最有可能是哪個派別的主張
a.頑固派 b.洋務派 c .資產階級維新派 d. 資產階級 革命派
2.甲午戰敗后,李鴻章傷感地說:“我辦了一輩子事,練兵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 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從他的話中,我們更能看出洋務運動是
a.一次使中國走向富強道路的運動b .一次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運動c.一次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d .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3. 洋務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a.奕䜣 b. 李鴻章 c. 曾國藩 d. 左宗棠
4.洋務運動主張的“師夷長技”是指
a .學習外國先進生產技術 b. 教給少數民族先進技術
c.仿效西方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 d.將中國的先進技術教給別人
、娌牧项} (課后完 成)
八年級歷史《洋務運動》教案模板 篇9
各位評委、老師,您們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初中歷史《洋務運動》,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新課程的理念,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課進行構思和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節課介紹的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洋務運動。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盈,在歷史上曾經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隆盛時代?墒堑浇瑓s飽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統治階級為了拯救沒落的封建統治而掀起了“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這場運動持續了幾十年,它層層遞進、由表及里、逐漸深入,使中國由經濟變革發展到改變封建統治的政治變革。因此洋務運動在近代化的歷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理解洋務運動興起的原因和目的,記住洋務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務運動的起止時間,了解洋務運動的內容,掌握洋務運動中興辦的主要企業,說出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作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析洋務運動發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養學生從已學過的知識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關信息對有關問題進行分析、論證的能力;通過組織課堂辯論,評價洋務運動的歷史地位,培養學生將歷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評論的能力和訓練學生創新思維、敏捷答辯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洋務運動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國、中國開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進程,樹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化”意識;評價、辯論洋務運動的歷史地位,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念、科學價值觀念、人文價值觀念和人類價值觀念,幫助學生吸取洋務運動留下的歷史經驗和教訓。
4、教材的重點、難點
重點:洋務派創辦的軍用和民用工業,評價洋務運動的歷史地位。
難點: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
二 、教法設計
為了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高效率地實現教學目標,我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在啟發式教學原則的指導下,運用多媒體,采用創設情景法,直觀演示法、整體教學法,誘思導學法等教學方法。
三、學法指導
根據初中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敏捷的實際情況,我讓學生大膽參與課堂教學,指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法、發現法、歷史聯系法和合作學習等學習方法,從材料中獲取有效的歷史信息,深化對教材的整體認識,把握洋務運動發展的內在聯系和洋務運動的巨大歷史作用,并提倡學生與教師互動,使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融為一體,從而達到“學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四、教學流程
1、設計理念
鑒于對《新課標》的理解,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高度尊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長。我在教學中精選了教學內容,設計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問題的空間,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通過歷史學習,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養,應對新世紀的挑戰。
2、教學過程
在整個新課教學中,我以“自主學習、實踐、創新”為主線,對本課教學環節作如下構想和設計。
[ 引入新課]
在新課的引入中,我注意運用啟發式教學:先創設一個重回洋務運動的歷史現場,新穎別致的動畫片不但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針對這個動畫片我巧妙設問:“片中的曾國藩是什么時代的偉人?與他同一時代的人物還有那些?”學生回答后進一步指出:“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清朝統治階級中的有識之士,在屈辱中掀開了中國近代化的歷程——洋務運動”自然導入了本課主題。
[新課講授]
一、洋務派的產生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給學生思維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在本章內容的第一個子目的學習中,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新課標的理念,我先采用情景教學法和問題教學法,給學生放一段錄象,然后根據錄象內容和教材的內容,設計出如下問題:結合課本知識談談洋務派是在什么形勢下產生的?他們的代表人物有那些?他們推動洋務運動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處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你會怎樣做?通過情境再現,學生從歷史場景中吸取信息,然后聯系所學知識發揮想像,暢所欲言,既能深刻地理解歷史現象,又能培養豐富的想象力。在學生回答后教師展示一則材料“購買外洋器物,……尤其屬名正言順……可以剿發捻,勤遠略”來總結洋務運動的原因和目的。進一步指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統治階級內部才掀起了洋務運動,開始創辦軍事工業。自然過渡到第二個子目錄——洋務運動的內容。
二、洋務運動的內容
在第二個子目錄的教學中,主要是講述洋務運動中產生的企業,我根據課標和教學目標的要求,我采用有利于加強學生記憶的直觀演示法。首先向學生一一展示洋務派創辦的軍事企業和創立者,讓學生直觀,形象的了解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加深學生的印象和記憶。在學生認識了洋務派的軍事工業后,我設計了問題“洋務派前期創辦的企業主要集中在軍事工業,說明了洋務派是以什么為旗號?”在學生回答后,教師進一步指出,隨著洋務運動的深入發展,這些軍事工業都面臨著資金短缺,人才匱乏的窘況。然后我根據這個窘況提問:假如你是洋務派大員,你打算怎樣解決這種問題?過渡到洋務運動第二階段的內容。在學生思考回答的基礎上展示洋務派創辦的民用企業、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和創建的海軍圖片。要求學生從所給的信息中,歸納總結出洋務運動不同時期的不同內容,并探索不同時期的內容之間的相互聯系。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和推理能力。最后指出洋務派在后期創辦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民用工業說明洋務派的旗號發生了變化:由“自強”發展為“自強和求富”并存。
三、洋務運動的影響
對于洋務運動的影響,我采取情景教學法、誘思導學法和啟發式教學法等三種教學法并用的方式來處理。首先我通過關于洋務運動的影響的錄象再現歷史場景,讓學生從中獲取有關洋務運動的影響的歷史信息。然后我通過設計問題:“洋務運動為什么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假如你是一個資本家,面對洋務企業的刺激,你會采取什么行動?你采取的行動會有什么作用?”一步步誘導和啟發學生深入理解洋務運動給中國帶來的影響,培養學生從已學過的知識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關信息對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進行分析、論證的能力。最后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追問,我們應從這場運動中吸取什么教訓?通過這個問題使學生樹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化”意識和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念、科學價值觀念、人文價值觀念及人類價值觀念。
。坌 結]
深入學習后,為了體現各部分知識之間的緊密聯系,我安排了回顧全文這一重要的教學環節,將教學回到整體,師生根據整課板書總結全文,構筑本課的主體知識結構,培養學生梳理知識的能力。
。壑R鞏固與思維拓展]
為拓展思維,學以致用,在教學任務基本完成之后,我再提出兩個探究性課題,要求學生討論“1、洋務派認為‘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銓@種看法有什么評價?2、我國現在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正在大力引進外資和向西方學習,請結合洋務運動的影響,談談你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建議!睂W生的思維碰撞,相互啟發,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八年級歷史《洋務運動》教案模板 篇10
一、教材分析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節課介紹的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洋務運動。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盈,在歷史上曾經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隆盛時代。可是到近代,卻飽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統治階級為了拯救沒落的封建統治而掀起了“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這場運動持續了幾十年,它層層遞進、由表及里、逐漸深入,使中國由經濟變革發展到改變封建統治的政治變革。因此洋務運動在近代化的歷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本章知識點包括:洋務派的產生;洋務運動的內容;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
3、教學目標
⑴識記和理解
理解洋務運動興起的原因和目的,記住洋務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務運動的起止時間,了解洋務運動的內容,掌握洋務運動中興辦的主要企業,說出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作用。
、颇芰εc方法
通過分析洋務運動發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養學生從已學過的知識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關信息對有關問題進行分析、論證的能力;通過組織課堂辯論,評價洋務運動的歷史地位,培養學生將歷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評論的能力和訓練學生創新思維、敏捷答辯的能力。
⑶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洋務運動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國、中國開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進程,樹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化”意識;評價、辯論洋務運動的歷史地位,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念、科學價值觀念、人文價值觀念和人類價值觀念,幫助學生吸取洋務運動留下的歷史經驗和教訓。
4、教材的重點、難點
重點:洋務派創辦的軍用和民用工業,評價洋務運動的歷史地位。
難點: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
二 、教法設計
為了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高效率地實現教學目標,我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在啟發式教學原則的指導下,運用多媒體,采用創設情景法,直觀演示法、整體教學法,誘思導學法等教學方法。
三、學法指導
根據初中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敏捷的實際情況,我讓學生大膽參與課堂教學,指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法、發現法、歷史聯系法和合作學習等學習方法,從材料中獲取有效的歷史信息,深化對教材的整體認識,把握洋務運動發展的內在聯系和洋務運動的巨大歷史作用,并提倡學生與教師互動,使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融為一體,從而達到“學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四、教學流程
1、設計理念
鑒于對《新課標》的理解,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高度尊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長。我在教學中精選了教學內容,設計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問題的空間,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通過歷史學習,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養,應對新世紀的挑戰。
2、教學過程
在整個新課教學中,我以“自主學習、實踐、創新”為主線,對本課教學環節作如下構想和設計:
[引入新課]
在新課的引入中,我注意運用啟發式教學:先創設一個重回洋務運動的歷史現場,新穎別致的動畫片不但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針對這個動畫片我巧妙設問:“片中的曾國藩是什么時代的偉人?與他同一時代的人物還有那些?”學生回答后進一步指出:“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清朝統治階級中的有識之士,在屈辱中掀開了中國近代化的歷程——洋務運動”自然導入了本課主題。
[新課講授]
1)洋務派的產生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給學生思維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在本章內容的第一個子目的學習中,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新課標的理念,我先采用情景教學法和問題教學法,給學生放一段錄象,然后根據錄象內容和教材的內容,設計出如下問題:結合課本知識談談洋務派是在什么形勢下產生的?他們的代表人物有那些?他們推動洋務運動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處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你會怎樣做?通過情境再現,學生從歷史場景中吸取信息,然后聯系所學知識發揮想像,暢所欲言,既能深刻地理解歷史現象,又能培養豐富的想象力。在學生回答后教師展示一則材料“購買外洋器物,……尤其屬名正言順……可以剿發捻,勤遠略”來總結洋務運動的原因和目的。進一步指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統治階級內部才掀起了洋務運動,開始創辦軍事工業。自然過渡到第二個子目錄——洋務運動的內容。
2)洋務運動的內容
在第二個子目錄的教學中,主要是講述洋務運動中產生的企業,我根據課標和教學目標的要求,我采用有利于加強學生記憶的直觀演示法。首先向學生一一展示洋務派創辦的軍事企業和創立者,讓學生直觀,形象的了解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加深學生的印象和記憶。在學生認識了洋務派的軍事工業后,我設計了問題“洋務派前期創辦的企業主要集中在軍事工業,說明了洋務派是以什么為旗號?”在學生回答后,教師進一步指出,隨著洋務運動的深入發展,這些軍事工業都面臨著資金短缺,人才匱乏的窘況。然后我根據這個窘況提問:假如你是洋務派大員,你打算怎樣解決這種問題?過渡到洋務運動第二階段的內容。在學生思考回答的基礎上展示洋務派創辦的民用企業、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和創建的海軍圖片。要求學生從所給的信息中,歸納總結出洋務運動不同時期的不同內容,并探索不同時期的內容之間的相互聯系。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和推理能力。最后指出洋務派在后期創辦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民用工業說明洋務派的旗號發生了變化:由“自強”發展為“自強和求富”并存。
3)洋務運動的影響
對于洋務運動的影響,我采取情景教學法、誘思導學法和啟發式教學法等三種教學法并用的方式來處理。首先我通過關于洋務運動的影響的錄象再現歷史場景,讓學生從中獲取有關洋務運動的影響的歷史信息。然后我通過設計問題:“洋務運動為什么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假如你是一個資本家,面對洋務企業的刺激,你會采取什么行動?你采取的行動會有什么作用?”一步步誘導和啟發學生深入理解洋務運動給中國帶來的影響,培養學生從已學過的知識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關信息對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進行分析、論證的能力。最后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追問,我們應從這場運動中吸取什么教訓?通過這個問題使學生樹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化”意識和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念、科學價值觀念、人文價值觀念及人類價值觀念。
[小 結]
深入學習后,為了體現各部分知識之間的緊密聯系,我安排了回顧全文這一重要的教學環節,將教學回到整體,師生根據整課板書總結全文,構筑本課的主體知識結構,培養學生梳理知識的能力。
[知識鞏固與思維拓展]
為拓展思維,學以致用,在教學任務基本完成之后,我再提出兩個探究性課題,要求學生討論“1、洋務派認為‘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你對這種看法有什么評價?2、我國現在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正在大力引進外資和向西方學習,請結合洋務運動的影響,談談你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建議。”學生的思維碰撞,相互啟發,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八年級歷史《洋務運動》教案模板 篇11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叫張。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新編教材《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第二章《洋務運動》。
一、教材地位
新編教材《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第二章“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共有8節,反映了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初中國社會的歷史進程,這個階段,是中國近代社會急劇變化的時期。教材主要涉及中國社會的政治格局、經濟結構、階級關系的新變化;中國人民的抗爭;列強對中國侵略的加劇等方面內容。頭緒多,內容豐富。
《洋務運動》是本章的第二節。洋務運動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產生,進行了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實踐,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對中國社會的軍事、經濟、教育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學習本節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國近代新的生產方式的產生,以及早期維新思想的出現、抵御外來侵略等內容。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和理解洋務派、頑固派、洋務運動的時間、主要代表、口號、主要內容,洋務運動破產的原因等基本內容。
2、德育目標:
通過對洋務運動發展過程的了解,認識順應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過理解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培養學生的開拓創新意識。
3、能力目標:
通過對洋務運動產生的背景的歸納,培養學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過對洋務派和頑固派的對比,培養學生比較事物異同的能力;通過對洋務運動的評價,培養學生運用辨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重點: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主要內容和失敗原因。
難點:全面、正確地評價洋務運動。
四、教具:學生學習提綱,自制課件。
五、教學方法
主要采取“導讀—共析—鞏固”的互動式教學方式。教師以設疑、析疑為主;學生以閱讀教材、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為主。在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的多邊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
六、教學過程:
1、問題導讀:教師依據教材,設計了幾個問題,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①洋務運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務派與頑固派的主張有什么不同?②歸納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③洋務運動為什么會破產?如何評價洋務運動?
2、異同比較:①在閱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歸納洋務運動的背景:a、內憂外患,為維護清朝封建統治;b、外國技術逐漸傳入;c、慈 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d、總理衙門的推動。②師生共同分析洋務派和頑固派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a 、不同點:對西方先進生產技術的態度不一樣;d、相同點:都是為了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3)補充說明洋務派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3、學生歸納:檢查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筆記,對洋務運動的“分期、口號和主要內容”是否完整歸納出來,并請學生簡要回答:(1)兩個階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強”;70至90年代“求富”。(2)主要包括創辦軍事工業、創辦民用工業、籌劃海防、舉辦新式教育等四個方面。然后教師扼要地點明軍事工業的性質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業具有一定的資本主義性質。
4、深入分析:依據教材內容的提示,要求學生結合已知知識,對洋務運動破產的四個原因展開分析,重點理解“不徹底變革封建制度就讓國家富強起來,這是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進一步認識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勢力和中國封建頑固勢力的阻撓和破壞,是推進中國近代化進程的障礙。
5、客觀評價:洋務運動最終是破產了,但它對中國近代社會所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引導學生客觀地、辯征地對洋務運動加以評價,這是十分必要的。教師重在提示:要從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兩方面去分析;切入點是洋務運動的目的、實踐及其影響。
六、板書設計:(略)
七、練習鞏固:
i. 小結:目的——主要內容——結果
ii. 布置作業:p39問答題第二題、p40閱讀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