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一個數除以小數》教案(精選9篇)

《一個數除以小數》教案

發布時間:2023-07-28

《一個數除以小數》教案(精選9篇)

《一個數除以小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小數除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根據乘、除法互逆關系,求乘、除法的末知項;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乘、除法互逆關系,求乘、除法的末知項。

  教學過程:

  一、練習

  1、口算,課本P22的第11題

  復習小數四則運算的計算方法

  2、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第一組第二組

  49.3÷1712.6-3.79

  5.6+13.870.138×0.12

  91.2÷0.0246.298÷0.47

  二、新課練習

  1、課本P22第12題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第一欄右面各欄中已填出的`被除數、除數和商與第一欄中對應的數有什么變化?再考慮空缺的欄內應填什么數?

  2、求末知數x

  0.4=1x÷0.35=4.8

  0.36÷x=0.225x+0.842=1.5

  根據加與減、乘與除的互逆關系,求末知數x(四人板演)

  3、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

  45分=小時4小時42分=小時

  小時=18分分=2.15小時

  (注:提醒學生時和分之間的進率是60)

  三、綜合練習:課本第23頁第18~20題

  (根據課堂的時間而定)

  四、課堂作業

  課本第23頁第14題部分,第15題、第16題、第17題(填入書上)

《一個數除以小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人教版五年級上冊p21 ̄22例5、例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基礎自主探索“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在探究、交流的過程中體驗利用轉化的思想和方法解決問題的策略,理解除數是小數除法的算理。

  2、讓學生經歷算法的比較、分析過程、體會算法優化并進行選擇,進而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初步學會并掌握除數是小數除法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體驗探索成功的成就感。

  教學重點:

  掌握除數是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為整數除法的道理。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五環節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目標導學。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小數除以整數,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小數除法中的情況,看看今天我們又遇到什么新的情況,老師也要看看大家又是如何解決遇到的新問題,有沒有信心解決今天課堂中遇到的困難呢?

  生:有

  師:中國結非常漂亮,奶奶給小明編中國結,編一個要用0.85米絲繩,奶奶有7.65米絲繩,可以編多少個?

  師:請大家思考,并列出算式

  生:7.65÷0.85

  師:大家看看,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被除數和除數都是小數,以前除數不是小數。

  師:對,今天看看大家能不能學會這種情況的計算方法。

  二、自學研究。

  師:下面每個人先想想該如何計算這道題。然后同桌兩個人或前后四個人可以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為什么可以這么計算。想不出來的,可以先看看課本p21的提示。

  (師巡視)

  提示:

  t:這道題難在哪里?

  與以前的知識有什么不同?

  你希望這道題中的除數是什么樣的?

  如果把除數擴大100倍,商會怎么樣?怎么才能讓商不變

  …

  三、互動展示:

  組1:

  因為除數是小數,我把除數變成整數:

  7.65÷85=0.09 除數擴大100倍,商就縮小到原來的1/100,再把商擴大100倍。0.09*100=9

  組2:

  因為除數是小數,我把除數變成整數,0.85*100=85,如果只把除數擴大,商就和原來不一樣了,必須把商和除數同時乘相同的數,商才不變,所以,把7.65*100=765,

  計算765÷85=9

  師:也就是說 7.65÷0.85=765÷85,誰能說說這是根據什么?

  生:除法商的不變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師:大家看看這兩個同學的計算過程和方法,哪一種更合適?

  第二種方法直接計算出正確的商,比較好。

  …

  師:誰來說說,一個數除以小數時,該如何計算。

  生:一個數除以小數,可以把除數轉化成整數,(把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以相同的數),

  師: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要根據哪個數來確定移動幾位小數呢?

  生:除數。(因為我們的目的是把除數轉化成小數)

  四、反饋練習:

  p22做一做1。

  豎式計算:5.98÷0.23 (一人板演,其他人在練習本上完成)

  集體訂正。

  嘗試練習:12.6÷0.28

  集體訂正:

  師:應該把除數的小數點向哪個方向移動幾位?

  生:右移兩位,

  師:被除數應該變成多少?

  練習:21÷1.4

  五:自我小結:

  師:本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生:學習了除數是小數的除法。

  遇到新問題時可以想想和學過的哪些知識有聯系……

  綜合練習:

  計算62.4÷2.6時應看作( ) ÷( )來算;

  計算0.544÷0.16時應看作( ) ÷( )來算;

  計算3÷2.5時應看作( ) ÷( )來算。

  兩數相除商是1.2,如果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10倍,商是( )。

  作業:

  練習四第一題

  板書:(略)

《一個數除以小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鞏固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一個數除以小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

  位數不夠時,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

  教具學具:

  小黑板、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練習

  (1)先處理小數點,再口算:

  0.01÷0.13.6÷0.3624÷0.24

  0.28÷0.456÷0.89.6÷0.32

  1÷0.050.16÷0.020.108÷0.001

  (2)筆算:(三生板演,其余自練)

  1.0192÷0.281÷0.160.4÷1.25

  板演的學生講述計算的過程。

  二、新課練習

  1、視算,課本P22的第5題

  2、錯題醫院

  0.372÷2.42÷1.25

  15.50.016

  2.40.3721.252.00

  24125

  132750

  120750

  1200

  3、做課本第21頁第6題

  第一組算式可以讓學生根據第一小題直接填得數,右邊一組算式在學生算完后,觀察除數的小數點移動引起除數大小變化后,看看商有什么變化?

  4、課堂作業

  完成P22第8~10題

  1、第8題一半及第10題作為堂作

  2、第8題一半及第9題可作為家作,有時間第9題在課內完成

《一個數除以小數》教案 篇4

  教師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樣運用教材,引導學生搞 好學習,這是教法問題。下面是小學數學《一個數除以小數》說課稿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小學數學《一個數除以小數》說課稿

  一、 教學理念

  教師的教學方案必須建立在學生的基礎之上。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教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

  筆者認為教學中成功的關健在于:教師的“教”立足于學生的“學”。

  1、從學生的思維實際出發,激發探索知識的愿望,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存在差異,處于同一階段的不同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也存在著差異。人的智力結構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維,有的人長于計算,有的人擅長邏輯思維,這就是學生 的實際。教學要越貼近學生的實際,就越需要學生自己來探索知識,包括發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在引導學生感受算理與算法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嘗試,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并適時調動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比較方法的正確與否,簡單與否。這樣學生對算理與算法用自己的思維方式,既明于心又說于口。

  2、遇到課堂中學生分析問題或解決問題出現錯誤,特別是一些受思維定勢影響的“規律性錯誤”比如學生在處理商的小數點時受到小數加減法的影響。教師針對這種情況,是批評、簡單否定還是鼓勵大膽發言、各抒己見,然后讓學生發現錯誤,驗證錯誤?當然應該是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看法、想法。學生對自己的方法等于進行了一次自我否定。這樣對教學知識的理解就比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學生通過對自己提出的問題,分析或解決的問題提出質疑,自我否定,有利于學生促進反思能力與自我監控能力。

  數學教學活動應該是一個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并用多種數學語言分析它,用數學方法解決它,從中獲得相關的知識與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感受教學創造的樂趣,增進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獲得對數學較為全面的體驗與理解。因此,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方法,獲得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

  二、教學思路

  一個數除以小數“即”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九冊的重點知識之一。本節教材的重點是: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時小數點的移位法則。其關鍵是根據”除數、被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的性質,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

  1、 調查分析

  在教學小數除法前一個星期,筆者對曾對班內十五位同學進行了一次簡單的調查,(調查結果見附表)筆者認為學生存在很大的教學潛能,這些潛在的”能源“就是教學的依據,教學的資源。從上表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 學生對小數除法的基礎掌握的比較鞏固。

  (2) 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但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潛力。

  (3) 優秀學生與學習困難生對算理的理解在思維水平上有較大差異。但對豎式書寫都不規范。

  筆者認為小數除法如果按照教材按部就班教學是很不合理的,不僅浪費教學時間,而且不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小數除法,不利于知識的系統性的形成,更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建構。因此,筆者選擇了重組教材。(把例6例7與例8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2、利用遷移,明確轉化原理

  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的算理是”商不變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后就用”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算法則進行計算。為了促進遷移,明確轉化移位的原理,可設計如下環節:

  (1)、小數點移動規律的復習

  (2)、商不變規律的復習  (3)、移位練習

  3、試做例題,掌握轉化方法

  明確轉化原理后,讓學生試算例題。在試做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抽象出轉化時小數點的移位方法,最后概括總結出移位的法則。具體做法如下:

  ①。學生試做例題6例題7,并講出每個例題小數點移位的方法。

  ②。學生試做例8

  ③。引導學生概括總結出轉化時移位的方法,同時在此基礎上歸納出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法則。在得出計算法則后,還要注意強調:

  (1)小數點向右移動的位數取決于除數的小數位數,而不由被除數的小數位數確定。

  (2)整數除法中,兩個數相除的商不會大于被除數,而在小數除法中,當除數小于1時,商反而比被除數大。

  (3)要注意小數除法里余數的數值問題。對這一問題可舉例說明。如:57.4÷24,要使學生懂得余數是2.2,而不是22。

  4、專項訓練,提高“轉化”技能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把除數轉化成整數后,被除數可能出現以下情況:被除數仍是小數;被除數恰好也成整數;被除數末尾還要補“0”。針對上述情況可作專項訓練:

  ①。豎式移位練習。練習在豎式中移動小數點位置時,要求學生把劃去的小數點和移動后的小數點寫清楚,新點上的小數點要點清楚,做到先劃、再移、后點。這種練習小數點移位形象具體,學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②。橫式移位練習。練習在橫式中移動小數點位置時,由于“劃、移、點”只反映在頭腦里,這就需要學生把轉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  (1)判斷下面的等式是否成立,為什么?

《一個數除以小數》教案 篇5

  本學段內容為《一個數除以小數》,是人教職工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二章《小數除法》第二小節內容,包含兩個例題,題后“做一做”和后面“練習四”第1——3小題等內容,其中第二個例題是第一個例題的延伸。這個學段的內容是小數除法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小學階段除法教學的“終結”內容,非常重要,但同時它又是在學生掌握了大量除法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學生有能力自主解決,教學中要充分放手,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態度,轉化的思想和積極解決問題的品質等。

  教學關鍵: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為前面學過的除數是整數的除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法則,學會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

  2、通過新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過程,培養學生“轉化”思想和合作、探究意識。

  3、在應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愛數學、用數學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小數除數“轉化”為整數除數的過程、方法和理論依據理解和掌握。

  教法與學法:

  如前所說,這一學段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大量有關除法計算法則的基礎上的一上學習內容,因此,教學中主要使用“引導啟發”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會使用“轉化”的思想主動發現并學習和掌握新知識,形成新技能。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注意兩方面的內容:

  1、整數除小數的除法及法則;

  2、除法商不變的性質。

  二、講授新知:

  (一)講授例5。

  1、出示例5,要求學生理解題意并例式計算(含豎式)——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錄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2、探究計算法則。

  (1)教材中的問題——除數是小數怎么算?(引入)

  (2)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我們沒有學過,但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我們學過,也會算,有辦法氫小數除數“轉化”為整數除數嗎?——學生討論,并要求說出方法和理由。

  注意兩種可能:

  ①利用化單位的方法;

  ②利用商不變的性質的方法。

  (3)引導學生比較并體會“利用商不變的性質的方法”的優勢,并指導學生規范書寫格式。

  (4)小結:(注意小數點移動的方式及把小數點和沒有用的“0”劃去的要求與做法。)

  (5)鞏固練習:第22頁“做一做”第1小題。

  (二)講授例6。

  1、出示例6,并讓學生獨立完成——發現問題:被除數的“數位不夠”。

  2、解決問題:被除數的數位不哆怎么辦?——在被除數的末尾用“ 0” 補足。

  3、小結例6并全課。

  三、鞏固練習:

  1、第22頁,“做一做”第2小題。

  2、第24頁,練習四第1小題。(分組練習,集體講評)

  四、布置作業:

  第24頁,第2、3小題。(要求用豎式計算)

  總之,本學段內容我將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在自主探究中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新知,形成技能。

《一個數除以小數》教案 篇6

  關于教材: 

  本學段內容為《一個數除以小數》,是人教職工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二章《小數除法》第二小節內容,包含兩個例題,題后“做一做”和后面“練習四”第1——3小題等內容,其中第二個例題是第一個例題的延伸。這個學段的內容是小數除法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小學階段除法教學的“終結”內容,非常重要,但同時它又是在學生掌握了大量除法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學生有能力自主解決,教學中要充分放手,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態度,轉化的思想和積極解決問題的品質等。  

  教學關鍵  

  本學段的關鍵是: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為前面學過的除數是整數的除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  

  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法則,學會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  

  2.方法與過程目標:  

  通過新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過程,培養學生“轉化”思想和合作、探究意識。  

  3.情感態度目標:  

  在應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愛數學、用數學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小數除數“轉化”為整數除數的過程、方法和理論依據理解和掌握。  

  教法與學法:  

  如前所說,這一學段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大量有關除法計算法則的基礎上的一上學習內容,因此,教學中主要使用“引導啟發”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會使用“轉化”的思想主動發現并學習和掌握新知識,形成新技能。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注意兩方面的內容:  

  1.整數除小數的除法及法則;  

  2.除法商不變的性質。  

  二、講授新知:  

  (一)講授例5。  

  1.出示例5,要求學生理解題意并例式計算(含豎式)——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錄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2.探究計算法則。  

  (1)教材中的問題——除數是小數怎么算?(引入)  

  (2)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我們沒有學過,但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我們學過,也會算,有辦法氫小數除數“轉化”為整數除數嗎?——學生討論,并要求說出方法和理由。  

  注意兩種可能:  

  ①利用化單位的方法;  

  ②利用商不變的性質的方法。 

  (3)引導學生比較并體會“利用商不變的性質的方法”的優勢,并指導學生規范書寫格式。  

  (4)小結:(注意小數點移動的方式及把小數點和沒有用的“0”劃去的要求與做法。)  

  (5)鞏固練習:第22頁“做一做”第1小題。  

  (二)講授例6。  

  1.出示例6,并讓學生獨立完成——發現問題:被除數的“數位不夠”。  

  2.解決問題:被除數的數位不哆怎么辦?——在被除數的末尾用“ 0” 補足。  

  3.小結例6并全課。  

  三、鞏固練習:  

  1.第22頁,“做一做”第2小題。  

  2.第24頁,練習四第1小題。(分組練習,集體講評)  

  四、布置作業:  

  第24頁,第2、3小題。(要求用豎式計算)  

  總之,本學段內容我將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在自主探究中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新知,形成技能。

《一個數除以小數》教案 篇7

  一、說教材。

  《一個數除以小數》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二個內容。小數除法是繼整數除法、分數除法之后數的除法的又一次擴展,分為一個數除以整數和一個數除以小數兩種情況。“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又是難點,它在計算教學中處于關鍵地位。它是綜合性最強的計算,包含了商不變的性質、小數的基本性質、試商的方法,還有商中間有零的除法、商末尾有零的除法,為以后的小數四則運算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材通過設置生活情境,引出問題,學生產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習興趣。教材在編排時重點突出運用商不變性質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將新知轉化為舊知。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并掌握一個數除以小數的算理和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是讓學生理解“被除數的小數點位置的移動要隨著除數的變化而變化”。

  二、說學情。

  小數除法是小學數與代數當中的一個重難點。五年級的學生雖然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抽象思維,但是仍然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這一內容學習比較困難。但是他們已經基本掌握了數的運算方法,特別是這之前已經學習了整數除法運算,對除法的運算法則和小數點的移動規則已基本掌握,對商不變的性質也有所了解。這些都為小數除法奠定了基礎。而且在前幾個課時已經學習了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這將更有利于一個數除以小數的學習。

  三、說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一個數除以小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筆算。

  2、經歷將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的推導過程,能正確運用豎式進行一個數除以小數的計算。

  3、培養學生分析、轉化和歸納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學重難點。

  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進行計算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但是由于五年級學生分析、推理能力的有限,理解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的算理成為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五、說教法。

  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啟發學生自主性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有效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素質。根據這樣的原則和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并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采用如下的教學方法:

  (1)創設情景法。利用猴子分桃子的故事,不但激發了學習興趣法,而且為新知做了很好的鋪墊,復習了商不變的性質。

  (2)觀察發現法。學生通過觀察算式發現其與新知識的不同之處,進而因出這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即除數是小數的除法

  (3)合作探究法。教師通過設疑,引導學生合作學習,逐步啟發學生利用遷移,明確轉化原理來解決問題,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的算理是“商不變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后就用“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算法則進行計算。

  (4)練習鞏固法。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六、說學法。

  本節課注重調動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盡可能地增加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可以進行了以下學法指導:

  (1)觀察分析:讓學生要學會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2)探究歸納:讓學生通過探究歸納出如何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明確應用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要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以及商不變的規律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3)練習鞏固:讓學生知道數學重在運用,從而檢驗知識的應用情況,找出未掌握的內容及其差距。

  七、說教學過程。

  我將這節課的教學分為六個環節

  1、導入。

  這節課我采用猴子分桃子的故事導入,利用猴子分桃子的故事,不但激發了學習興趣法,而且為新知做了很好的鋪墊,復習了商不變的性質。

  2、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我將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圖(編中國結),讓學生觀察主題圖,拋出問題“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你可以得到哪些數學信息?”,“你從這些數學信息當中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學生提出“總共可以做多少個中國結?”,要求學生解決這個問題。課程標準指出,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或現實出發,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設置這個情景把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備感熟悉和親切,并產生要解決問題的熱情和沖動,使學生處于主動探索知識的最佳狀態。

  3、合作探討,發現算理,歸納方法。

  當學生列出“7、65÷0、85”這個算式時,學生發現這個式子是新知識,學生產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這就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我將設問引導學生把這個新知轉換成舊知,并讓同學們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讓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1)利用換單位將除數轉化成整數來算。

  (2)根據商不變性質把除數和被除數同時擴大100倍來進行計算。之前的復習導入為這里的學習埋下伏筆,學生很容易聯想到這個方法,所以在學生自主發現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要把除數和被除數同時擴大100倍,目的是為了把除數0.85轉化成整數,另外還要引導學生重點理解為什么被除數和除數要擴大相同的倍數,目的是為了不改變原題的商。在學生理解算理后,我將向學生講解豎式的書寫格式并且引導學生照樣試一試把豎式補充完整,使學生不僅明白轉化過程;又掌握了規范的豎式書寫格式。最后,讓學生總結歸納算理及計算方法。這樣的設計避免了灌輸式的教學,在探究新知時,先給學生提供思維方向,即能否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然后又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聯系舊知,適時點撥,不斷嘗試不同的數學活動,將“轉化”這一數學思想滲透于教學之中,放手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解決問題,使學生算法多樣化中細細體會這一數學思想,從而總結歸納出計算方法:一看、二移、三算。

  4、鞏固練習。

  例題講解之后,我將安排學生做練習題,并及時糾正。以此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讓學生鞏固強化算理,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5、達標測評。

  由基礎訓練和拓展應用兩部分組成,全體學生必須完成基礎訓練部分,優生完成拓展應用。

  當堂測評。

  6、結課。

  在將要結束課時我問學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由學生進行總結和互相補充,教師只做適當點撥。以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鼓勵學生從數學知識、數學方法和數學情感等方面進行自我評價。接著問學生你還有疑問嗎?通過學生的回答全面的了解了學情。

  八、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設計應該是簡潔明了、整潔美觀,突出重難點,能夠對學生理解知識有一點的強化作用。因此,我設計的板書為在黑板中央出示課題,下方出示“7.65÷0.85”這個算式,在這個算式的下面為計算這個算式的豎式。

  九、說教學得失。

  一堂好的課不在于設計的多么新穎另類,而在于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盡可能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讓學生在快樂中能夠掌握知識。我設計的這堂課雖然不夠新穎,但是通過學生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提高了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樂趣,充分體現了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主體的教學新觀念。

  通過教學我認為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很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學生都能正確的掌握除數是小數計算方法。

  2、做到了遷移、類比的數學學習方法,讓學生能更好地進行學習新知。

  有以下兩方面沒有做好:

  1、在教學時對學生現有知識掌握度估計過高,導致課堂松懈。

  2、應該注意學生的學情,根據學生的實際來輔助學生學習,使所有學生學有所獲。

  3、時間把握不夠好,后面有些緊張。

《一個數除以小數》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一個數除以小數》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小數除法”中的內容。

  小數除法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另一種是除數是小數的除法。“一個數除以小數”是在學習了“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小數除法教學的重點,也是今后學習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重要基礎。

  2、教育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可以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的算理;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分析、推理、歸納、概括、嘗試以及創新能力,提高計算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及事物之間互相聯系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3、教學重難點

  其中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進行計算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但是由于五年級學生分析、推理能力的有限,理解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的算理成為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下面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可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二、教學策略(說教法、學法)

  由于本節課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要根據商不變性質把它轉化為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很明顯商不變性質就是新知識除數是小數除法與舊知識除數是整數除法的連結點。因此,教學新課之前首先要檢查學生對商不變性質的掌握情況,然后引導學生運用商不變性質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為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從而把新知轉化為舊知,使新知舊知融為一體,便于學生把新知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去。根據以上分析,看出本節教材屬遞進教材,適合采用“嘗試教學法”。在學生已經掌握除數是整數除法和充分復習商不變性質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嘗試學習例5,二次嘗試例6,最后達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目的。

  教學中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主線。面向全體學生,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將枯燥的計算教學至于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現實情境中,讓學生經歷從現實情境中發現問題并用計算解決的全過程。注重讓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利用舊知遷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過嘗試經歷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的過程,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思維得到碰撞,情感得到交流,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美國教育家布魯姆“掌握學習”策略的理論,根據本課教材新舊知識之間的縱橫聯系,按照“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為落實素質教育,特設計如下教學程序:

  (一)、促進知識的遷移

  數學學習的特點就是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就象走臺階一樣,有了一層的基礎就可以不斷向更高的一層邁進。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其關鍵之處就是把它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因此,除數是整數的除法計算是學習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基礎,所以課前的復習就變得非常必要。

  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的關鍵是利用“商不變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后就用“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法則進行計算。

  先利用20頁上的填表,復習被除數、除數和商之間的變化規律即商不變的性質,為“轉化”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做了鋪墊,然后引疑,造成學生認知上的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探究餓沖動。

  (二)感知身邊數學

  創設情景:羊子巷小學的“書卷羊小”讀書節活動,正如火如荼的開展,五(2)班的同學買來了一些彩色卡紙,準備制作讀書卡。(課件出示:學校校園里掛滿了學生們自己制作的漂亮的讀書卡,接著出現對話:彩色卡紙批發每張只要0.85元,買彩色卡紙共用去7.65元)提出數學問題:一共買來多少張卡紙?

  (課程標準指出,要從學生熟悉餓生活背景或現實出發,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教學中結合學校的讀書節活動,合理改編教材中的情景,既向學生進行了讀書教育,同時又符合學生的校園活動實際,把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備感熟悉和親切,并產生要解決問題的熱情和沖動,使學生處于主動探索知識的最佳狀態。)

  (三)享受探究樂趣

  第一步:嘗試學習,明確算理

  首先設問引路:這是一道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想一想,能不能用學過的知識解決。請大家獨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組同學交流。待學生完成后,師生共同討論明確算理。這時學生可能會想出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把“7.65和0.85”都換成“分”作單位來進行計算。第二種方法是根據商不變性質把除數和被除數同時擴大100倍來進行計算,這里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要把除數和被除數同時擴大100倍,目的是為了把除數0.85轉化成整數,另外還要引導學生重點理解為什么被除數和除數要擴大相同的倍數,目的是為了不改變原題的商。在學生理解算理后,教師向學生講解豎式的書寫格式。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照樣試一試把豎式補充完整,使學生不僅明白轉化過程;又掌握了規范的豎式書寫格式。最后完成“做一做”第一題。

  第二步:二次嘗試,明理得法

  在學生嘗試完成例4的基礎上,讓學生帶著成功的喜悅繼續嘗試學習例6。為了幫助學生順利嘗試學習例6,在嘗試之前,可以先讓學生聯系例5的方法,想一想該怎樣計算?有什么問題?當學生發現在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到相同的倍數時,“被除數的位數不夠”這一問題時,讓學生圍繞著這個問題討論解決方法。在討論過程中,引導學生回憶:“過去學習小數點移動位置引起小數變化時,如果原來小數位數不夠,怎么辦?”討論交流完后,教師結合學生講述板書豎式,著重說明劃掉除數中的小數點,使除數變成整數,要注意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到了幾位,被除數中的小數點也要相應地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少幾位就補幾個零。

  完成“做一做”,第2題,讓學生通過矯正錯誤,明確計算小數除法要注意的問題。

  第三步,積極引導,總結算法。

  在學生嘗試完成例5、例6之后,引導學生對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進行小結。

  設計意圖:發揮學生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探究新知時,先給學生提供思維方向,即能否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然后又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聯系舊知,適時點撥,不斷嘗試不同的數學活動,組織、引導學生利用舊知獲取新知,將“轉化”這一數學思想滲透于教學之中,放手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解決問題,使學生算法多樣化中細細體會這一數學思想。

  (四)、體驗成功的喜悅

  練習先易后難,注重反饋中的交流,展示與評價。學生在評價中品味成功的快樂,進一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更好地促進對本節課難點的理解和應用。

  (五)、分享你我收獲

  在課堂臨近尾聲時,向學生提出,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歸納和語言表達能力,由學生進行總結和互相補充。教師只做適當點撥,以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鼓勵學生從數學知識、數學方法和數學情感等方面進行自我評價。

  四、教學設計反思

  1、貫徹一個原則——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2、突出一個思想——轉化的數學思想

  3、滲透一個意識——應用數學的意識

《一個數除以小數》教案 篇9

  一、說教材

  一個數除以小數”即“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九冊的重點知識之一。本節教材的重點是: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時小數點的移位法則。其關鍵是根據“除數、被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的性質,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

  二、學情

  1、學生對整數除法的基礎掌握的比較好,對于小數除以整數也掌握的比較好。

  2、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但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潛力。

  3、優秀學生與學習困難生對算理的理解在思維水平上有較大差異。但基本能過關。

  4、還有一點就是這兩個班一直是我帶上來的,我在平時的教學中一直都很注意學法的指導,特別是轉化這種學習方法在教學小數乘法的時候我就已經強調過了。

  三、教學方法

  由于小學生的學習總是在原有的知識框架或原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綜合以上各因素,這節課我主要是利用遷移,明確轉化原理,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自己找到解決新知識的方法。這里再補充一句,遷移包括知識的遷移和學習方法的遷移兩種。

  四、學法

  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掌握把一種問題轉化成另一種問題來思考的解題策略即我們所說的“轉化”的學習方法,通過學法的遷移以及知識的遷移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類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五、教學思路

  本課的關鍵是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前面學過的除數是整數的除法。而要理解這一計算法則的算理是“商不變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后就用“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算法則進行計算。為了促進遷移,明確轉化移位的原理,我準備設計如下環節:

  1、為了促進學法的遷移,我先讓大家回憶一下,小數乘法是怎樣計算的?讓學生回憶出小數乘法是先把它看成整數乘法來計算的,也即是把新知識轉化成舊知識來解決的。學生回答后板書8.4÷1.4,(為了讓節約計算時間,只掌握方法我將題目的數據改小了)老師可讓學生比較這道除法算式與以前學的有什么不同?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看能不能找到計算它的方法?

  反饋學生的討論,明確轉化原理,要學生說明是怎樣想的,根據是什么?讓學生在互相辯論中明確轉化的原理。也由此達到突出重點解決難點的目的。

  2、試做例題,掌握轉化方法

  明確轉化原理后,讓學生試算例題。在試做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抽象出轉化時小數點的移位方法,最后概括總結出移位的法則。具體做法如下:

  ①.學生試做例題4,并講出小數點移位的方法和理由。

  ②.學生試做例5。同上說出小數點的處理方法,然后比較例4與例5的不同,注意強調位數不夠用0補足。

  ③讓學生觀察黑板上的三道題,找出計算規律,.引導學生概括總結出轉化時移位的方法,同時在此基礎上歸納出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法則。在得出計算法則后,還要注意強調:

  小數點向右移動的位數取決于除數的小數位數,而不由被除數的小數位數確定。

  3、專項訓練,強化“轉化”技能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把除數轉化成整數后,被除數可能出現以下情況:被除數仍是小數;被除數恰好也成整數;被除數末尾還要補“0”。針對上述情況可作專項訓練:

  ①.豎式移位練習。練習在豎式中移動小數點位置時,要求學生把劃去的小數點和移動后的小數點寫清楚,新點上的小數點要點清楚,做到先劃、再移、后點。這種練習小數點移位形象具體,學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②.橫式移位練習。練習在橫式中移動小數點位置時,由于“劃、移、點”只反映在頭腦里,這就需要學生把轉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

  六、教學效果預測

  從學生已有的基礎和本課的設計出發預計應該基本上都可以掌握轉化的方法,教學效果應該會比較理想。

《一個數除以小數》教案(精選9篇) 相關內容:
  • 數學教案-一個數除以小數(通用2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法則.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3.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一個數除以小數的算理和計算方法.教學難點理解“被除數的小數點位置的移動要隨著除數的變...

  • 一個數除以小數(通用15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法則.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3.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一個數除以小數的算理和計算方法.教學難點理解“被除數的小數點位置的移動要隨著除數的變...

  • 小學數學《一個數除以小數》說課稿

    教師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樣運用教材,引導學生搞 好學習,這是教法問題。下面是小學數學《一個數除以小數》說課稿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小學數學《一個數除以小數》說課稿一、 教學理念教師的教學方案必須建立在學生的基礎之上。...

  • 一個數除以小數導學案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小學五年級 上冊第三單元“一個數除以小數”p28--29例4、例5及“做一做”練習題。【教學目標】(1)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 一個數除以小數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一個數除以小數》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小數除法”中的內容。小數除法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另一種是除數是小數的除法。...

  • 一個數除以小數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5頁例6,練習十八第1~4題。教學目標使學生理解和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法則,能正確地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教學重點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法則。教學過程1、第3題:算一算,比一比。...

  • 一個數除以小數(第九冊)

    年級 五年級課題課時教材頁碼一個數除以小數(四課時)審核修改 沈波學科數學案別主 教 案個 性 教 案教學目標 包含教材分析小數除法的試商方法,除的步驟和整數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數點的處理問題。...

  • 第4課:一個數除以小數

    教學內容p21~22教學目標初步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知識重點應用商不變的性質,掌握除數和被除數小數點的移動方法教學難點p22例子6 被除數小數位數少于除數小數位數情況的處理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入讓學生做p20頁第11題被除...

  • 第3課題:一個數除以小數

    教學內容p21例5、6一個數除以小數教學目標自主探索一個數除以小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知識重點教學難點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入1 大10倍,小數點應怎樣移動?要擴大1000倍呢?5、 學生填寫括號里的數:被除數 15 150...

  • 一個數除以小數

    課題三:一個數除以小數(a)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0~21頁的例4、例5,第21頁“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五的第1~4題.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法則,學會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教學過程一、復習教師先讓學生填寫并...

  • “一個數除以小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21、22頁的例5、例6及“做一做”,練習四的部分習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地計算。2.培養學生的分析、轉化及歸納的能力。...

  • 《一個數除以小數》說課稿

    關于教材:本學段內容為《一個數除以小數》,是人教職工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二章《小數除法》第二小節內容,包含兩個例題,題后“做一做”和后面“練習四”第1——3小題等內容,其中第二個例題是第一個例題的延伸。...

  • 一個數除以小數

    教學目標(一)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二)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三)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及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辯證觀點。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 一個數除以小數(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法則.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3.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一個數除以小數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被除數的小數點位置的移動要隨著除...

  • 一個數除以小數(二)

    教學目標 1.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數是小數的計算法則.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理解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為整數除法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一)指名板演,集...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镇县| 临泽县| 阳高县| 多伦县| 朔州市| 新绛县| 霍邱县| 巴南区| 金堂县| 房产| 龙泉市| 仁化县| 阿瓦提县| 涟水县| 远安县| 营山县| 宝鸡市| 金秀| 额尔古纳市| 军事| 和顺县| 宝山区| 突泉县| 藁城市| 海晏县| 白水县| 比如县| 台中市| 嵩明县| 白玉县| 鹤山市| 长岛县| 桦川县| 连山| 米脂县| 田阳县| 汝州市| 乌拉特后旗| 洛扎县| 岳阳县| 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