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拼盤大班教案(精選2篇)
水果拼盤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親子同樂活動,讓孩子與家長一起品嘗水果的美味。
2、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加強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3、從小教育幼兒收拾整理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在網上搜索一些水果拼盤圖片,然后自帶自己所需的水果來園。(水果要求家里已洗好)
2、每個家庭準備一把水果刀、小切板、平面的水果盤。
3、如果您想您的拼盤與眾不同,可以收集一些裝飾用的東西(比如酒店的小雨傘啦,蔬菜的造型啦,可以放在拼盤邊上增加拼盤的美觀)
4、活動結束后請您和孩子一起收拾桌上、地上的果皮,保持班級干凈。
活動時間:
1、活動準備與策劃時間:20xx年10月上旬
2、活動開展時間:20xx年10月25日星期四下午13:00——15:00
活動參加人員:
小一班每位小朋友與家長
活動負責人:
王燕平
活動工作人員:
陳歡、黃美香、徐利平
活動流程:
1、請家長們13:00到班級門口簽名。
2、游戲
活動一:你扔我接
游戲準備:自制的球數個,小框框數個
參加人員:幼兒、家長(4個家庭為一組)
游戲玩法:幼兒站在起點處,家長站在終點處,當口哨響起時幼兒開始往家長手里的小框框投球,以進框的球數為準,限時2分鐘,哪隊進球最多者為獲勝者。
游戲規則:比賽結果以框中的球數計算,多著為勝。
3、活動二:兩人三足
游戲準備:繩子、小紅旗
參加人員:幼兒、爸爸或媽媽
游戲玩法:把小朋友與家長相鄰的腳綁在一起,當口哨響起時一起向前方走直到拿到前方的小紅旗才可往回走,哪隊先返回起點處為勝出者。
4、活動后在班級門口制作水果拼盤,做好后每個家庭和自己的水果拼盤拍照留念。
4、最后請家長收拾果皮,帶回自己的水果拼盤,和家人分享。
5、頒發獎狀,結束活動!
水果拼盤大班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這次周末活動的內容原本是水果沙拉,但是我覺得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水果沙拉只是簡單的切及拌,比較簡單,而且“切”的工具也比較難提供,真的刀子比較危險,塑料刀又切不開硬的水果。水果拼盤可以讓孩子們學習用對稱或者環形的方式進行水果的擺放,而每種水果特殊的造型也可以作為特殊圖形擺放的依據(笑臉、獅子……)。
情景描述:
活動開始了,我首先提出了本次活動的主題,孩子們一聽,全都非常激動,躍躍欲試;接著,我講解了操作的要求,并且示范拼了一張笑臉;然后我分給每個孩子一個餐盤,每組分了各種各樣的水果切片;最后,我就請孩子們自由地拼水果拼盤了。一得到開始的命令,很多孩子開始從中間的水果盤中使勁地搶水果,把很多水果都放在了自己的盤子里面,然后才根據自己盤子里面的水果進行拼盤。我發現有的孩子拼出了一個圖形,有的孩子的拼盤有些許的規律,有的孩子明明已經拼好了一個圖形,但是由于還有多余的水果,于是就隨意地放在盤子里,以至于圖形不清晰;還有更多孩子就是在胡亂地拼,只是將盤子里的水果隨便地放在盤子里面。
情況分析:
今天下午由于要進行運動會開場式的彩排,因此開始此活動的時候已經3:40了,所以時間比較緊張。而且由于怕水果提前切好的話容易鈣化、變色,因此在彩排后才讓保育員切水果。時間過于倉促,保育員切水果的時候沒有切除水果的形狀(蘋果的圓片或半圓),只是將水果隨意地切開。所以后來孩子們在拼的時候,除了橘子的外形特征比較明顯以外,其余水果都已經喪失了自己原本的外形特征。其次,水果是孩子們自己帶來的,為了不給家長造成過大的困擾,因此只是讓孩子們帶一個水果,隨便什么水果都可以,因此水果的品種比較單一,形狀就更單一了。最后就是由于教師的示范、講解不到位,只是拼了一個最簡單的笑臉造型,對于如何拼環形的、如何拼有規律的拼盤,都只是簡單地用言語帶過,孩子們沒有直觀的體驗。同時由于孩子的天性使然,生怕自己不一次性把水果放在自己的盤子里面,水果就會沒有了,所以造成了拼盤目的性不強,水果拿了棄之不舍,水果不夠,無處可拿的情況。
改進策略:
開展這個活動必須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工作必須保質保量地做好,水果收集要有目的性(各種外形特征的),水果切片一定要體現水果的特征。其次就是教師的講解示范必須到位,要讓孩子有直接的感官感知,除了用水果示范拼盤外,還可以尋找一些水果拼盤的圖片,讓孩子們通過欣賞后找到規律,然后運用到自己的實踐當中。最后就是在孩子操作前必須有明確的指令,讓孩子們先想好自己要拼什么,然后根據水果的外形特征選擇適合自己的水果,切不要一次性搶那么多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