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小青蛙》教案(精選16篇)

《小青蛙》教案

發布時間:2023-07-25

《小青蛙》教案(精選16篇)

《小青蛙》教案 篇1

  四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文本閱讀能力和技巧。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閱讀文章,體會人物情感,感受溫暖的友情,同時,作者的創作手法高超,可引導學生體會優秀作品的表達魅力。

  教學目標:

  1、通過文本細節,感受青蛙與蟾蜍間溫暖的友情。

  2、讓學生感受作者創作手法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班里你和誰是好朋友?你曾經為你的好朋友做過什么?或者好朋友為你做過什么?

  今天,我們也來讀一讀一對好朋友——青蛙和蟾蜍的故事。(出示青蛙和蟾蜍的圖片)問:你能認出誰是青蛙,誰是蟾蜍嗎?

  二、默讀故事、體會友情

  1、兩個故事中,青蛙和蟾蜍分別為好朋友做了哪件事?

  請兩位同學分別講述兩個故事

  2、這兩個故事,給你什么感受,哪個細節給你感受最深?說說為什么?

  (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再次回到文本,抓住細節體會人物形象、情感,抒發自己的獨特感受。)

  3、你覺得青蛙和蟾蜍彼此為對方做的事真的很傻嗎?

  4、如果青蛙和蟾蜍來到你的身邊,你愿意和它們交朋友嗎?為什么呢?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思考、體會,在生活中,朋友不一定要很聰明、很優秀,待人真誠、甚至愿意為你做些看似很傻事情的人,也是可以做朋友的。)

  5、你們成為好朋友了,你會以什么方式對待他們呢?

  三、體會寫法

  兩個好玩的故事,給我們介紹了兩個好玩的朋友。我們再讀讀故事,其實作者寫故事的手法也很有意思。

  1、出示文字:

  青蛙望望蟾蜍窗外的信箱。蝸牛還沒有到。

  “蟾蜍,”青蛙說,“說不定有人會寄信給你呢。”

  “不可能,不可能的,”蟾蜍說,“絕對不會有人寄信給我的。”

  青蛙又望望窗外,蝸牛還沒有到。“可是,蟾蜍呀,”青蛙說,“也許今天就有人寄信給你呢!

  “別傻了,”蟾蜍說,“以前從來沒有人寄信給我,今天也不會有人寄信給我!

  青蛙望望窗外,蝸牛還是沒有到。

  (1)請學生分角色來讀。

  (2)問讀“青蛙”學生,你為什么讀得這么“著急”?

  我沒看到一個“急”字,你從哪體會出來的?

  老師點撥:作者很高明,從一次次地寫青蛙“望望”這個動作,讓我們感受到青蛙著急的心理。這樣的寫作方法在平時寫日記時,我們也可以試試。

  2、在《等信》的故事中,青蛙和蟾蜍等了四天,蝸牛才遲遲把信送到。如果換成讓兔子來送信,故事的結局會很不一樣,你喜歡哪個呢?

  (這是個開放性的問題,學生說出自己的理由即可。設計這個問題,是想讓學生會體會作者讓蝸牛送信的用心,進而體會作者創作手法的魅力,體會這種“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驚喜。)

  四、介紹作者和《青蛙和蟾蜍》的系列作品

  1、介紹作者:

  這兩個的作者是美國當代最尊重兒童智慧的作家艾諾·洛貝爾(Arnold Lobel)。他1933年5月29日生,1987年12月4日離開這個世界。他離開這個世界時,在紐約時報登了一則啟事,大意是說:“如果你想念我,請不要設立什么基金會、獎學金、紀念碑之類的,請您看我的書,因為我就在里面”。。

  艾諾·洛貝爾曾經說,創作對他而言非常不容易,但是想到每天在這世界上,都有人坐在那里讀他的書,欣賞他的故事,他就非常地高興,他熱愛為孩子做書

  2、《青蛙和蟾蜍》系列共有四冊,分別是:

  《青蛙和蟾蜍──好朋友》,榮獲1971年凱迪克銀獎

  《青蛙和蟾蜍──好伙伴》,榮獲1973年紐伯瑞銀獎

  《青蛙和蟾蜍──快樂時光》、《青蛙和蟾蜍──快樂年年》,榮獲1976年美國圖書館協會杰出童書獎

  每冊書各有5個小故事,總共有二十個小故事。

  五、結語:

  今天,我們認識了兩個好朋友——青蛙和蟾蜍,也認識了一位了不起的作家——艾諾·洛貝爾。如果,你喜歡他的故事,想知道青蛙和蟾蜍還發生過什么有趣的事,請你自己找來這些書來讀讀吧。

《小青蛙》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雙腳并攏向前跳、連續跳的技巧。

  2、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及勇敢、關心他人的品質。

  活動重點:

  學習雙腳并攏向前跳、連續跳的技巧。

  活動難點:

  能有意識地控制身體的平衡,保持身體動作的協調靈活。幼兒有序地進行游戲。

  活動準備:

  1、方墊十二塊,筐子三個。

  2、玩具拼成的草地,上面有蟲子(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

  3、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小蝌蚪長大了——熱身運動

  師:寶寶們,今天天氣真不錯,我們一起出去游玩好嗎?(好。┰跉g快的音樂聲中,幼兒與老師頭戴青蛙頭飾雙腳跳入場地,一起做熱身運動:頭部運動、伸展運動、下蹲、跳躍運動及整理運動。小青蛙練本領——練習雙腳并攏輕輕跳。

  1、師:寶寶們,你們知道我們小青蛙平時是怎么走路的呢?(幼兒邊說邊跳)

  2、教師示范一次,雙腳并攏連續向前跳的技巧。

  4、請個別幼兒示范。

  5、幼兒自由練習青蛙跳(雙腳并攏跳)

  二、游戲:快樂的小青蛙

  1、讓幼兒了解游戲規則。

  師:寶寶們,你們瞧!田埂那邊有許多小蟲子,我們一起去抓小蟲子送給奶奶好嗎?(好。┎贿^,你們可要記住要從河邊出發,跳過許多的田埂(墊子),到草地上才能抓到蟲子,然后沿著另一邊田埂跳回來,把小蟲子放進筐子里。

  2、教師示范一次,

  3、請個別幼兒示范。

  4、集體進行游戲,教師用語言提醒幼兒要注意游戲規則。小青蛙們在跳的時候一定要雙腳并攏跳到墊子上,不能調到水溝里哦。

  四、放松活動

  師:剛剛寶寶們都很棒,身上都出汗了,現在我們一起來洗個澡吧。ǚ潘苫顒樱。

  師:今天我們抓到了許多小蟲子,現在我們就把小蟲子送給奶奶去吃好不好?(退出場地)

《小青蛙》教案 篇3

  青蛙與蟾蜍是兩個外表相似而個性迥異的好朋友,他們時刻都為對方著想,共同分享著成長中的點滴歡樂與憂傷。作者洛貝爾在形象塑造是,把青蛙和蟾蜍塑造成兩個充滿孩子氣的大人,它倆會做出一些看似很傻、很可笑的事,可是它們做出的事卻讓人覺得溫暖且感動。《講故事》和《等信》這兩個小故事就是兩篇充滿了幸福友情的幽默小故事。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青蛙和癩蛤蟆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和成長過程。

  2、使幼兒了解青蛙和癩蛤蟆都是人類的朋友,教育幼兒要保護他們。

  重點幼兒認識青蛙和癩蛤蟆。

  難點幼兒認識青蛙和癩蛤蟆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和成長過程。

  【活動準備】

  采集蛙卵,青蛙和癩蛤蟆圖片。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自由探索材料。

  引導幼兒觀察蛙卵。

  --說說蛙卵是什么樣子的,是哪兒來的?它會變嗎?變成什么?應該怎樣喂養小蝌蚪?

  請幼兒觀察并記錄小蝌蚪的變化。

  2、引導幼兒回憶講述青蛙的生長過程。

  --青蛙和癩蛤蟆是怎么變的?

  出示青蛙生長圖片及幼兒的記錄本,引導幼兒回憶講述。

  3、引導幼兒講述青蛙和癩蛤蟆的外形特性和生活習性。

  出示青蛙、癩蛤蟆的圖片。

  --這是什么?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它們生活在哪里?喜歡吃什么?

  --請大家想一想,青蛙和癩蛤蟆有哪些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4、幫助幼兒了解青蛙和癩蛤蟆都是人類的朋友,要好好保護它們。

《小青蛙》教案 篇4

  目的:①培養寶寶的耐心和觀察能力,點數練習,美術教案-小青蛙捉蟲。

 、谶\筆練習。

  準備:每個寶寶:①一張畫在綠色卡紙上的圖,圖上有許多大葉子,零星分布著6、7條白顏料涂成的蟲子;

 、诰G色水彩筆兩只。

  方法:①發放圖,引導寶寶說:白色的小蟲子在綠色的菜地里吃菜(提問顏色),寶寶是小青蛙,要把這些蟲子捉住吃掉,數數有幾條蟲子,幼兒教案《美術教案-小青蛙捉蟲》。

 、诎l放水彩筆,姐姐演示涂一條蟲子,此時要給家長講明,此游戲要鍛煉寶寶的耐心,所以要讓寶寶把蟲子的身體涂至什么也看不見為止。

  指導時要給寶寶說:如果涂不干凈就是蟲子沒吃完。

《小青蛙》教案 篇5

  活動來源:

  1、養殖角的小蝌蚪都變成了小青蛙,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孩子們都興高采烈的告訴我他們的驚人發現,與我共同分享他們的快樂。

  2、在一起觀察的過程中,孩子們興奮的告訴我:“老師,小青蛙的腳長得真好玩,像個大叉子!”有的又說:“老師,小青蛙走路總是一蹦一跳的!”還有的說:“老師,小青蛙的叫聲可真好聽!”

  針對幼兒對小青蛙產生的濃厚興趣,又和孩子們一起對小青蛙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準備進行繪畫。

  目標:

  1、了解和掌握小青蛙的外型特征并進行繪畫。

  2、能夠畫出小青蛙的不同形態變化并豐富畫面的背景。

  準備:

  1、范畫若干。

  2、在班里養殖角放一些小青蛙供幼兒欣賞。

  過程:

  一、感知欣賞:

  1、歌曲《小青蛙你唱吧》導入。

  2、仔細觀察,說一說小青蛙長什么樣?

  3、誰來學一學小青蛙是怎樣跳的?捉蟲子時是什么樣的?它怎樣叫呀?

  4、小青蛙生活在什么樣的地方呢?

  5、(出示范畫)圖片上都畫了什么?小青蛙在哪里?在干什么?做了哪些動作?

  二、討論并繪畫:

  1、你想畫幾只小青蛙?它們在干什么?

  2、你畫小青蛙的什么地方?做了哪些動作?

  三、評價:

  1、請幾名幼兒講講自己的畫,其他幼兒進行評議。

  2、教師提出優點及需要改正的地方。

《小青蛙》教案 篇6

  活動準備

  24---26片荷葉、32個害蟲袋子、2面旗子、2個大網、2根平衡木、障礙物若干、青蛙手牌16個。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合作、不怕困難、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樂于幫助他人的情感。

  引導幼兒學習雙腳立定跳和縱跳觸物,發展跳躍的能力及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

  通過游戲,讓幼兒知道青蛙吃蚊子、蒼蠅、蝗蟲、青蟲等害蟲,培養幼兒保護小動物的意識及情感。

  活動過程

  一、列隊練習

  請幼兒開火車去大森游玩。

  二、韻律操:《快樂小青蛙》

  1、教師戴上青蛙吊牌變身成青蛙老師和孩子們打招呼。

  2、請幼兒說說為什么喜歡青蛙。它是怎樣跳的?小青蛙在小河里會在怎么樣?

  3、請幼兒自由選小青蛙吊牌并每人一片荷葉,變身青蛙和老師一起做韻律操。

  三、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并練習青蛙跳(雙腳立定跳)

  1、請幼兒自主探索在荷葉上青蛙的各種跳法,并請幼兒示范。

  2、教師交待規則,引導幼兒自主擺放荷葉探索新的跳法,并請幼兒說一說。

  3、教師小結青蛙跳的各種法式方法。

  四、游戲:《小青蛙運輸隊》

  1、教師請小青蛙們幫助青蛙阿姨、青蛙叔叔爺爺奶奶們運輸裝有害蟲的袋子。

  2、教師交待游戲規則,說明地情。運完害蟲后的小青蛙們可獲得一只害蟲的獎勵并回到自己的荷葉上練習捉害蟲。(練習縱跳觸物)

  3、教師示范后,開始游戲。

  4、請幼兒說說青蛙會捉哪些害蟲。

  5、教師小結青蛙會捉哪些害蟲,培養幼兒保護小動物的情感。

  五、放松活動(放輕音樂)

  六、開火車回教室

《小青蛙》教案 篇7

  大班體育教學活動:小青蛙捉害蟲

  活動目標:

  1、能協調地完成雙腳立定跳遠的動作。

  2、會自由靈活地躲閃,體驗游戲的快樂。

  3、引導幼兒知道青蛙是益蟲,應該保護它。

  活動重難點:能協調地完成跳躍動作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

  2、材料準備:音樂磁帶、不同寬度的“小河”、“稻田”若干、提前布置場地

  活動過程:

  (一)青蛙媽媽帶著小青蛙做運動,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1、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做熱身運動。2、帶領幼兒玩游戲,練習靈活的躲閃能力。

  (二)分散活動------交流與探索

  1、設計幫助農民伯伯捉害蟲的情節,激發幼兒游戲的興趣。

  2、鼓勵幼兒交流怎樣雙腳立定跳過“小河”,并樂于向小伙伴介紹自己的經驗。

  3、啟發幼兒自由練習,跨過不同寬度的.“小河”,教師給予及時的指導。

  (三)集體活動-----《小青蛙捉害蟲》1、設計捉害蟲情節,同幼兒一起討論游戲時應注意的規則。

  2、鼓勵幼兒自由選擇游戲角色,開始游戲:

  第一遍游戲,鼓勵小青蛙勇敢跳過“小河”到田地里捉到害蟲并跳著帶回家中,游戲結束時,啟發扮演“蟲子”的幼兒想一想怎樣才能躲過小青蛙,提高幼兒靈活躲閃的能力。

  第二遍游戲,增加游戲的難度,添加跳過“田埂”等情節,培養幼兒連貫、協調跳躍的能力。

  4、隨音樂做放松活動,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延伸:

  1、帶孩子出活動室,鼓勵幼兒繼續玩“小青蛙”到“菜地”里捉害蟲的游戲。

  2、飼養區中引導幼兒觀察小蝌蚪的生長變化,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培養幼兒愛護益蟲的積極情感。

《小青蛙》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 復習歌曲《小青蛙找家》,通過演唱表現自己愛小動物,保護大自然的心情。

  2、 學唱歌曲《小蜻蜓》,用身體的動作感受、表現優美、抒情的音樂情緒,并能運用打擊樂器準確的為歌曲伴奏。

  重點難點

  對歌曲的感受

  教學準備

  錄音、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小青蛙找家》

  二、學唱歌曲

  1、 生跟音樂齊唱歌曲。

  2、 師生接唱。

  3、 師生一起隨音樂跳起來,表現自己對小動物的熱愛。

  4、 班級合作:伴奏 演唱 舞蹈

  5、 利用歌曲的曲調,啟發學生“你喜歡哪一類小動物?”

  6、 將學生分組,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小動編歌謠形成一組,并說給大家聽,看哪一組創編的歌謠好。

  7、 反饋交流,評出優勝小組。

  1、 聽錄音初步感受歌曲情緒。

  2、 引導學生跟錄音輕輕地哼唱。

  3、 師范唱歌曲。

  4、 生跟琴演唱,師指導。(唱的時候應柔和、抒情)

  5、 讓學生說說小蜻蜓飛來飛去捕蚊忙的情景。

  6、 引導學生說說小蜻蜓的特征。

  7、 鼓勵學生隨音樂表演,并選擇好的動作全班一起來。

  8、鼓勵學生自己創編動作為歌曲表演,激發學生的創編熱情。

《小青蛙》教案 篇9

  教案目的:

  1、通過老師的引導,讓小朋友學習小青蛙跳躍動作,訓練小朋友的動作協調能力

  2、讓小朋友都一起來參與游戲,體會游戲的快樂。

  教案準備:

  1、準備一個空場地,當做池塘,上面放一些荷葉等裝飾圖片。

  2、和主題相關的背景音樂

  教案流程:

  1、通過一手兒歌讓把小朋友帶入到游戲情景中。(小蝌蚪游呀游,搖尾巴,搖搖頭;小蝌蚪游呀游,搖尾巴,搖搖頭。),老師引導小朋友一起做雙腳跳躍的動作,然后讓小朋友一起變學習青蛙叫邊雙腳跳。

  2、把荷葉作為目的地,先跳躍過去的小朋友就坐在荷葉上等待其他小朋友。

  3、讓小朋友來表演下,并給與鼓勵。

  4、跳躍后小朋友都累了,大家坐在地上,開始一起找小蟲子吃,看誰捉到的蟲子最多吧。

  5、最后提問大家都捉到了幾只蟲子?

  6、最后再用開始的兒歌一起結束本次教案活動。

《小青蛙》教案 篇10

  目標:

  1、學習單腳跳,練習多種形式的跳躍,鍛煉幼兒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

  2、培養幼兒規則意識,體驗有秩序共同游戲的快樂。

  準備:

  大青蛙頭飾一個,小青蛙頭飾、塑料圈同幼兒數,掛有許多蚊子、蒼蠅卡片的長繩,皺紋紙制作的“河岸線”一條。

  過程:

  1、熱身

  老師戴大青蛙頭飾,請幼兒做寶寶,青蛙媽媽帶寶寶游水,一會長出了后腿,過一會又長出了前腿,脫掉了尾巴,變成了小青蛙。發給每名幼兒小青蛙頭飾,“青蛙媽媽”帶領“小青蛙”做青蛙操鍛煉身體:前腿前腿抓抓,后腿后腿踏踏,東邊東邊瞧瞧,西邊西邊看看,水上水上劃劃,地上地上跳跳。

  2、自由探索

  “青蛙媽媽”帶領“小青蛙”去找食物,來到一片“荷塘”,“媽媽”請每一個“小青蛙”找到一片“荷葉”,嘗試用不同方法與“荷葉”做跳的游戲。

  3、集體練習

  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做不同方向的雙腳跳,單腳跳,跨跳,休息動作。

  4、游戲:小青蛙捉害蟲

  帶領幼兒來到“池塘邊”,分成四組,說明游戲名稱。

  布置游戲場地,介紹游戲場景:這有一條河,對面有許多蒼蠅,蚊子等你們喜歡吃的害蟲,河里有很多荷葉,你們可以跳過荷葉,到對岸跳起吃害蟲。

  說明并示范講解游戲玩法:每組幼兒依次向前跳圈,來到害蟲前縱跳拍一條害蟲,再從右側跑回原位。

  游戲分組進行,指導幼兒遵守游戲規則、第一次游戲雙腳行進跳、縱跳,第二次單腳跳、縱跳,第三次跨跳、縱跳。

  5、享受美味,做放松動作結束。

《小青蛙》教案 篇11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跳躍歡快的情緒,結合樂器打擊樂曲的節奏。

  2、能合拍地模仿青蛙蹦跳的動作。

  3、知道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應該保護它們。

  二、活動準備:

  1、青蛙頭飾人手1個、節奏圖譜2張、兒歌圖譜1張、彩虹傘1個。

  2、音樂《青蛙》、錄音機。

  3、小鼓一面;魚蛙鼓人手一個。

  三、活動過程:

 。ㄒ唬⿲牖顒。

  1、拍一拍節奏。

  出示鼓,師:這是什么?(鼓)它會發出怎樣的聲音?(咚咚咚),聽一聽!現在我們來做個游戲,先聽我敲鼓,再請你按照同樣的節奏拍手。X X| X—|| X X| X||

  2、唱一唱節奏。

  師:哇,節奏拍得真好!小朋友,你知道小鴨是怎樣叫的?我用鼓敲出小鴨叫的節奏,請小朋友學小鴨叫唱出來。(嘎嘎 |嘎嘎 嘎)

  那小貓是怎樣叫的?(喵 喵| 喵喵 喵)

  還有一個小動物,請你猜猜他是誰?身披綠棉襖,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蟲,豐收立功勞。太棒了,小青蛙怎樣叫的?聽我敲出節奏,請你學小青蛙叫唱出來!

 。ǘ┨剿髑嗤艿慕新暭皠幼。

  1、出示圖譜,練習節奏型。

  師:小朋友們聽鼓聲練節奏練得真好,瞧,小青蛙們排著隊來啦!(出示青蛙唱歌的節奏圖譜)

  看著圖譜能不能唱出節奏來?這些小青蛙是一樣的嗎?哪里不一樣?兩只青蛙是連在一起,它表示的節奏有什么不一樣呢?來唱一唱,(呱、呱、呱呱呱)

  加上動作練習一遍。

  2、師:

  (出示青蛙跳水的節奏圖譜)這群小青蛙在干什么?(跳水)

  跳到水里發出什么樣的聲音?用咚的音來唱出節奏。跳水的青蛙哪里不一樣?這兩只小青蛙在一起表明這個節奏是怎樣的?要快一些,來,我們練習一遍。小青蛙是怎樣跳下水的?帶領幼兒邊唱邊跳出節奏。

  3、游戲:看誰反應快。

 。1)出示任一節奏圖譜,幼兒唱出來,看誰反應快。

 。2)用小小的聲音唱一遍;用大大的聲音唱一遍;我們站起來唱一遍。

 。ㄈ┮龑в變嚎磮D譜說兒歌。

  1、出示圖譜,討論說兒歌。

 。1)出示圖譜。

  師:老師今天帶來一張很特別的圖譜。圖譜上面有什么?里面藏著一首兒歌。你能說出來嗎?

  (指圖譜)教師指著圖和字示范說出第一句“一只青蛙,跳回家”。繼續指著圖和字,第二句怎樣說呢?“兩只青蛙,跳回家”。讀出節奏圖:咚咚咚咚咚?,最后這句比較難的哦,“一只、兩只、三只、四肢、噗通、噗通跳回家”。同樣的方式引導幼兒完整說出兒歌。

 。2)集體說一遍兒歌。

  師: 哇,你們太棒啦,掌聲鼓勵一下自己!來,我們試著看圖譜表演一遍兒歌。說兒歌時,我們就拍手,當說到咚咚咚和呱呱呱時,我們就用加上身體動作來表演。

  2、引導幼兒聽音樂看圖譜說兒歌。

 。1)欣賞音樂,師:老師還帶來一首很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欣賞。

 。2)討論:你喜歡這首音樂嗎?聽了這首音樂你有什么樣的感覺呢?我們配合著音樂把兒歌說一遍吧,來,試一試!引導幼兒隨著音樂說兒歌1—2遍。

 。ㄋ模┮龑в變河脴菲餮葑唷

  1、認識樂器,探索樂器的演奏方法。

 。1)師:

  看,認識嗎?看看它像什么?(小魚)形狀像小魚卻能發出青蛙的聲音,所以叫它魚蛙鼓。下面要請大家試試看,怎樣演奏魚蛙鼓?請每個小朋友來取一個魚蛙鼓和一根小棒,男小朋友到我左邊的筐子里拿,女小朋友到我右邊的筐子里拿。

  (2)講解演奏的方法。

  討論:你是怎樣演奏魚蛙鼓的?請個別幼兒演示。引導幼兒一起學習敲魚蛙鼓,同時嘴里說節奏“咚咚咚咚咚”還可以用什么方法演奏魚蛙鼓?怎樣可以發出青蛙的聲音呢?引導幼兒學習滑奏的方法:一手握住魚蛙鼓,一只手拿小棒,從里向外劃一下,再從里到外劃第二下。同時嘴里說節奏“呱呱呱呱呱”!停止演奏的時候,兩只手各拿著樂器分別放到兩條腿上。

  2、看圖譜說兒歌,演奏魚蛙鼓。

  師:我們用魚蛙鼓伴奏說兒歌吧?說兒歌的時候,小朋友的.聲音要響亮整齊,魚蛙鼓放在腿上不演奏,說到“咚咚咚”的時候,我們敲魚蛙鼓;說到“呱呱呱”的時候,我們用小棒滑奏魚蛙鼓。

  3、聽音樂打擊樂曲節奏。

  (1)讓我們一起聽著音樂說著兒歌來演奏一遍。

 。2)根據情況進行總結。引導幼兒再來表演一遍。

 。ㄎ澹┯螒颍呵嗤芑丶摇

  1、幼兒戴青蛙頭飾做游戲。

 。ǔ鍪厩嗤茴^飾)請小朋友把樂器放回小筐里。每人來拿一個青蛙頭飾戴到頭上。呵呵,變成可愛的小青蛙了!

 。ǔ鍪静屎鐐悖﹣,把彩虹傘鋪平,這是什么?對,就是一個大池塘嘍。我們一起到池塘邊去玩吧!一起說兒歌,做動作,當唱到“跳回家”時,小青蛙一起跳進池塘里。

  2、聽著音樂進行第二遍游戲。

 。1)討論:小朋友,你喜歡青蛙嗎?為什么喜歡它呢?我還帶來一段青蛙的視頻,請大家仔細的看哦!

 。2)引導幼兒欣賞青蛙的視頻。

  (3)討論:青蛙有什么本領?我們怎樣對待青蛙呀?走,小青蛙一起跳著出去玩嘍!播放音樂,師幼學青蛙跳走出。

《小青蛙》教案 篇12

  友情提示:

  1.教師在表演的“姆嘬嘬嘬”的時候,需要夸張一些,這樣能更好的感染小朋友。

  2.場地一邊可以用五片荷葉來表示池塘邊(用軟墊、臺階式樣的物體等),最好是有_點高度:能更好的體現幼兒跳進池塘的動作。

  3.這是第一課時,重在讓幼兒以動作帶動歌唱的過程中表演、學唱歌曲,第二課時將脫離游戲,純粹的演唱歌曲。

  活動目標:

  1.基于幼兒的經驗能力,將歌曲進行有效的動作還原,在傾聽旋律、觀察動作、以動作帶動歌唱的過程中學唱歌曲;

  2.重點挖掘“抓蟲子、做美餐”的動作表現以及象聲詞“姆嘬嘬嘬、唉”的情緒表現。

  3.萌發樂唱、放聲歌唱的能力以及大膽自主的表現能力。

  活動過程:

  1.川幣幼互動模仿小青蛙的叫聲,自然出示五只青蛙站在池塘邊的背景圖,引導幼兒猜想五只小青蛙來到池塘邊會做什么事情,并以驗證猜想的方式自然引出歌曲。

  2.教師邊示范演唱歌曲邊操作小青蛙的圖片。

  3.個別幼兒講述歌曲的內容,教師幫助幼兒總結歌曲主要內容。

  4.教師加入動作演唱歌曲,重點讓幼兒觀察在“捉蟲子做美餐”的時候做的動作。

  5.結合幼兒的觀察和表現,帶領幼兒表演“捉蟲子做美餐”這一句。

  6.教師再次加入動作演唱,引導幼兒回憶除了“捉蟲子做美餐姆嘬嘬嘬”這一句之外其他的動作。

  7.幼兒表達,師生互動交流、演繹;注重尾句“唉”的情緒表現。

  8.師生完整演繹歌曲,抽提難點進行練習。

  9.面向觀眾,幼兒獨立演繹歌曲。(難度遞增,積極評價)

  10.請五名幼兒扮演五只小青蛙站在教師創設的池塘邊,師幼共同邊唱歌邊加入動作表演。

《小青蛙》教案 篇13

  設計意圖

  《小青蛙》是選自福建省中班領域教參里的一首歌曲,其詞曲天真活潑,難度適中。整個活動以“猜猜蟲子躲在哪”的猜測游戲中享受找到蟲子的驚喜,并學習歌曲。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松活潑的意境,嘗試用歌聲表達小青蛙快樂逍遙的心情。

  2.能調動情感和想象投入“找害蟲”游戲中,并根據指令要求回到原位。

  3.體驗猜測蟲子的樂趣和猜測成功的喜悅。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歌曲音樂《小青蛙》。

  2.布置三個草地,草地里藏著自制的小蟲子。

  3.寫著號數的小杯子5個,蟲子造型的糖果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歌曲。

  1.提出“咕呱”叫聲,引起幼兒對青蛙角色的猜想。

  2.完整清唱歌曲,讓幼兒初步感受歌曲及歌詞內容。

  二、提出練習找蟲子技能的游戲情景,在游戲的過程中初步習得歌曲。

  1.提出練習“找蟲子”的游戲情景。

  2.和幼兒一起玩“找蟲子”的游戲3—5遍。

  3.根據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歌唱的情況解決重難點問題。

  三、增加游戲挑戰,引出三塊草地的游戲情景,請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進一步學習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

  1.講解玩法,提出要求。

  2.跟唱歌曲,學習捉蟲。

  3.反思游戲,再提要求。

  四、引出“快樂逍遙”的歌詞,并請幼兒進一步理解和體驗,有感情的演唱。

  活動反思:

  《綱要》中曾指出“兒童是在主動獲得經驗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具有個性特點的、語言與非語言的表達和表現方式!痹谌粘5膶嵺`教學過程中,教師發現我們班的孩子在學唱歌曲的時候,對于節奏的把握有時比較模糊。這讓我想到,其實音樂教學活動不僅僅局限于歌曲的教唱、律動表現、樂器演奏等等內容,節奏在音樂教育中同樣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中班幼兒來說,掌握一些簡單的音樂符號,一方面幫助幼兒解決自身的音樂表現能力,另一方面也為他們更進一步的欣賞感受音樂作好基礎。于是,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這次以節奏為基礎,滲透簡單的音樂常識的教學活動。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能圍繞感知休止符到實踐體驗運用休止符這兩個重點內容展開,通過幾個不同的環節,層層遞進,幫助孩子們感受休止。

《小青蛙》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懂得聽故事的時候要安安靜靜的。

  2。理解新詞匯:靜悄悄、安安靜靜、又蹦又跳、一聲不吭。

  3。在活動中愿意大膽地講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音樂:月亮

  2。課件:照片—月亮,青蛙,小魚兒。

  3。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教師:你喜歡聽故事嗎?最喜歡聽什么故事呢?老師給你講一個故事好嗎?

  二、教師整體講述,幼兒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1。教師配樂講故事。

  2。提問:

 。1)故事里有誰?

 。ㄔ铝疗牌拧⑿◆~兒、小青蛙)(出示圖片)

 。2)月亮婆婆在講故事給誰聽?

  (小魚兒、小青蛙)

  三、分段講述

  1。小魚兒和小青蛙它們是怎么聽故事的?我們再來聽一聽。

  2。幼兒傾聽

  3。提問

  (1)小魚兒是怎么聽故事的?

 。ò舶察o靜)幼兒學一學。

 。2)小青蛙是怎么聽故事的?

 。ㄓ直挠痔⿲υ捯,幼兒學一學

  4。教師:想一想,我們平時應該怎樣聽故事?向誰學習?

  5。教師:喲!小青蛙又蹦又跳地聽故事,誰生氣啦?

  接下來發生了什么事,我們接著往下聽。

  6。教師講述,幼兒傾聽。

  7。提問

 。1)后來,小青蛙是怎么聽故事的?(一聲不吭)

 。2)猜猜小青蛙會對月亮婆婆和小魚兒說什么呀?

 。3)月亮婆婆和小魚兒出來了嗎?

  教師:小青蛙知道自己錯了,連忙道歉,月亮婆婆繼續講故事給它們聽。

  四、給故事起名字

  教師:這個好聽的故事還沒有名字呢,我們來想一想給它起個好聽的名字吧!

  五、音樂活動:小星星。

  教師:小魚兒、小青蛙在聽月亮講故事,小星星也來聽月亮講故事了。

  小星星要怎么聽故事呢?

  鼓勵幼兒用自然、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歌曲的美好意境。

  故事《小青蛙聽故事》

  夜,靜悄悄的,月亮來到小河邊,瞧瞧小魚兒有沒有睡覺。小魚兒看見月亮,可高興了。一群小魚兒圍著月亮聽故事,月亮給小魚兒講故事。小魚兒安安靜靜地聽呀聽呀。

  忽然,從草叢里蹦出來一只小青蛙。小魚兒叫到:“呱呱呱,我也要聽故事!毙◆~兒對小青蛙說:“別吵。聽故事要安安靜靜的” 小青蛙不理睬小魚,還在“呱呱呱”地又蹦又叫。

  月亮生氣了,皺起了眉頭,躲進了云朵里。小魚兒也鉆進水草里不見了。小青蛙知道自己錯了,忙說:“對不起,我錯了,我會安安靜靜地聽故事的。小魚兒、月亮快出來吧!” 小青蛙蹲在荷葉上,睜著大眼睛,一聲不吭。

  月亮鉆出云朵,露出了笑臉。小魚兒也游回來了。月亮又接著給小魚兒和小青蛙講好聽的故事了。

《小青蛙》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樂意模仿池塘里的小動物,圍繞小青蛙的叫聲想象小青蛙的開心事。

  2、感受并熟悉歌曲中快樂的小青蛙。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1、主題相關的經驗。

  2、多媒體課件、歌曲錄音快樂的小青蛙。

  活動過程:

  一、進入小池塘,伴隨著樂曲,模仿各種小動物的動作

  春天到啦,池塘里的水變暖和了,游來了許多小動物,它們是誰呀?

  二、聽賞與感受歌曲旋律、想象小青蛙的開心事并隨節奏表達,小青蛙在唱什么呀?

  咕呱呱呱,小青蛙們好像在做什么?說什么話呢?

  (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并遷移已有的認知經驗,跟著樂曲有節奏地說唱,進行音樂節奏練習)

  三、欣賞音樂課件快樂的小青蛙,進一步感受歌曲的快樂情緒

  小青蛙真快樂啊,它們的歌唱得真好聽,舞蹈跳得真快樂,讓我們和小青蛙一起來唱唱跳跳吧!

  四、音樂游戲好朋友,愉快地唱唱跳跳

  活動反思:

  《綱要》中曾指出“兒童是在主動獲得經驗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具有個性特點的、語言與非語言的表達和表現方式!痹谌粘5膶嵺`教學過程中,教師發現我們班的孩子在學唱歌曲的時候,對于節奏的把握有時比較模糊。這讓我想到,其實音樂教學活動不僅僅局限于歌曲的教唱、律動表現、樂器演奏等等內容,節奏在音樂教育中同樣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中班幼兒來說,掌握一些簡單的音樂符號,一方面幫助幼兒解決自身的音樂表現能力,另一方面也為他們更進一步的欣賞感受音樂作好基礎。

《小青蛙》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學習彈跳的方法,練習跳的動作。

  2、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動作進行跳躍。

  3、喜歡參與活動,能遵守游戲的規則。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活動準備:

  1、在室外選擇較平整的場地,用粉筆或其他記號筆在地上畫若干類似荷葉的圈。

  2、運用呼啦圈作為荷葉,可以根據孩子的彈跳能力適當改變圈之間的距離。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教師編兒歌《小青蛙》“我是一只小青蛙,捉蟲本領大,手兒伸一伸,腿兒蹬一蹬,蹲下――找一找小蟲,跳起來――吃掉它!”(活動四肢,鞏固向上跳的動作。)

  2、進行游戲:請幼兒分成男孩和女孩。

  “青蛙哥哥和青蛙姐姐今天我們要到河對岸去捉害蟲,看誰能從荷葉上跳到對岸!

  ①請孩子從起始線開始,從一個圈跳到其他圈里,一邊跳一邊說,“小青蛙,要回家,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回到家!”

  ②引導幼兒互相學習小青蛙的跳躍動作,說說那一只小青蛙跳的遠,他是怎樣跳得?(請幼兒個別示范)幼兒集體學習彈跳的動作,了解手臂和腿的動作要配合才能跳的遠。

 、壑笇в變涸俅螄L試運用手臂和腿的配合進行彈跳的動作,進行游戲《小青蛙跳荷葉》;

  ④可以根據孩子的活動情況,改變增長圈和圈之間的距離;

  3、放松活動:《小青蛙游泳》模仿小青蛙的動作進行腿部放松活動,(抖腿、捶腿)。

  活動反思:

  小班是發展幼兒跳躍能力的極佳時期,而且多以雙腳跳的動作為主。對于幼兒來說,模仿小動物是他們很喜歡的事情。小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慣是他們所能理解、喜歡的,賦予幼兒“小青蛙”角色來練習跳的動作,符合雙腳跳動作的特點。青蛙跳活動還能滿足幼兒運動、娛樂、交往、創新等多種需要,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促進幼兒以體能為主的身心和諧發展。

《小青蛙》教案(精選16篇) 相關內容:
  • 《小青蛙》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 能獨立、自信、準確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 能在音樂戲劇表演《小青蛙找家》中擔當一個角色,邊唱邊進行表演。3、 在音樂戲劇表演中能與其他同學協調配合,并體驗到與他人合作表演的快樂。...

  • 小學《小青蛙》教案(精選13篇)

    課題:小青蛙找家總課時數:第2節教學內容:1、歌曲學唱“小青蛙找家”。歌曲處置2、音樂游戲:小青蛙找家教學目標:1、學習用輕快、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小青蛙找家》。2、學習模仿青蛙蹦跳的動作,并準確的同音樂一起開始與結束。...

  • 小青蛙(精選17篇)

    活動目標:1、親近自然,喜歡小動物。2、初步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3、知道小青蛙是有益的,要愛護青蛙;顒訙蕚洌呵嗤軋D片一幅活動過程:一、開始部分1、游戲:小蝌蚪變青蛙2、師與幼兒一起做模仿動作:聽《小蝌蚪找媽媽》音樂,輕聲哼唱...

  • 小青蛙捉蟲(精選3篇)

    目的:①培養寶寶的耐心和觀察能力,點數練習。②運筆練習。準備:每個寶寶:①一張畫在綠色卡紙上的圖,圖上有許多大葉子,零星分布著6、7條白顏料涂成的蟲子;②綠色水彩筆兩只。...

  • 《小青蛙》教學反思(通用16篇)

    走進xx幼兒園第一次參加教研活動,我組織的是小班活動:兒歌《小青蛙》,目的是通過觀察小青蛙的模型,讓幼兒認識青蛙的外部特征,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知道青蛙是益蟲,激發幼兒愛護小青蛙的情感,會說兒歌《小青蛙》。...

  • 《小青蛙》的教學設計(精選12篇)

    目的:學習使用同類色,區別不同的綠色。根據教師教畫的青蛙畫出不同的動作。過程:1、話題:青蛙。2、學畫青蛙。3、你想畫青蛙在干什么?畫出不同動態的青蛙。4、只用綠色,能畫出青蛙嗎?使用同類色綠色畫出整幅畫,衣服用不同的顏色。...

  • 小青蛙說課稿(精選8篇)

    (一)、說教材的定位和作用1、教材基本介紹:歌曲《小青蛙找家》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一年級教材第七課《小精靈》歌曲短小,節奏簡單,通過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組成的節奏模仿小青蛙的鳴叫,表現了小青蛙活潑可愛和憨態可拘的音樂形象,其...

  • 小青蛙學本領教案(精選3篇)

    活動目標1.通過游戲,練習跳的技能。2.發展與同伴的合作意識,體驗活動帶來的成功和快樂;顒訙蕚洌簭U舊紙盒若干;青蛙頭飾;音樂;繩子兩條;顒舆^程一、開始部分:熱身活動,放音樂師幼跳“青蛙舞”。...

  • 18小青蛙(精選17篇)

    活動目標:1、親近自然,喜歡小動物。2、初步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3、知道小青蛙是有益的,要愛護青蛙;顒訙蕚洌呵嗤軋D片一幅活動過程:一、開始部分1、游戲:小蝌蚪變青蛙2、師與幼兒一起做模仿動作:聽《小蝌蚪找媽媽》音樂,輕聲哼唱...

  • 小青蛙(通用12篇)

    小青蛙活動目標:1、親近自然,喜歡小動物。2、初步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3、知道小青蛙是有益的,要愛護青蛙;顒訙蕚洌呵嗤軋D片一幅活動過程:一、開始部分1、游戲:小蝌蚪變青蛙2、師與幼兒一起做模仿動作:聽《小蝌蚪找媽媽》音樂,輕...

  • 和小青蛙做朋友

    活動名稱:活動目標:1、幼兒練習雙腳連續向前跳 2、幼兒能雙腳跳到圈中活動重難點:1、連續向前跳 2、能跳到圈中活動準備:手偶小青蛙、塑料圈活動過程:一、準備活動師:今天天氣真好,小青蛙也出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啦!...

  • 18小青蛙

    ⊙教學目標1認識13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新筆畫:斜鉤。2.自主積累詞語,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4.了解課文內容,知道青蛙是有益動物,我們應該愛護它。...

  • 體育教案  小青蛙學本領

    一、教學設計說明:本課根據新課程標準,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為目標,通過創設《小青蛙學本領》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們在愉快的“郊游”過程中,既學會了各種方式單雙腳跳的動作要領,創編了許多新的方法,又培...

  • 語言:小青蛙試飛

    童話故事《我也能飛》我 也 能 飛看見小鳥在天上飛,大家都很羨慕。烏鴉奶奶說:你們沒有翅膀,永遠也飛不起來!我偏要飛!小螞蟻說著,摘了一朵蒲公英當小傘。我能飛起來嘍!小螞蟻高興得叫起來。我也試試看!小青蛙吹了一個大氣球。...

  • 池塘里的小青蛙

    活動背景正逢春天萬物復蘇的時節,氣候的變化、動植物的生長、人們自身的感受,都使幼兒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通過對我班幼兒經驗的梳理,我發現他們所關注的春天的事物更多指向春天的植物(如草、花、柳樹等)、春天的動物(如燕子、蝴蝶...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尔山市| 漳浦县| 苍溪县| 枣强县| 繁昌县| 朝阳县| 营山县| 平顶山市| 军事| 通江县| 兰州市| 阳原县| 昭平县| 获嘉县| 花垣县| 庆阳市| 黄冈市| 上杭县| 新河县| 东莞市| 泰安市| 洛南县| 盘山县| 慈利县| 威信县| 伊金霍洛旗| 丰原市| 泗洪县| 治县。| 黄梅县| 芮城县| 馆陶县| 历史| 车险| 卢氏县| 凉山| 华亭县| 夏河县| 三原县| 瑞丽市| 犍为县|